金士顿的固态硬盘120g够用吗怎么样

稳定升级直选 金士顿UV400固态硬盘评测
 作者: 羊昱欣 编辑:
  【IT168 评测】金士顿在存储领域多年来的耕耘大家都有目共睹,而在这两年最火的SSD上它也参了一脚,推出了一系列定位入门用户升级的SSD系列,以稳定的性能表现与相当亲民的售价让需要更换SSD却又不想花很多钱去直接买高端产品的人们一个可靠稳妥的福利。此次的UV400新品SSD也延续了这个套路,这款使用了NAND-TLC闪存颗粒的产品在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做到了更加低廉的售价,成为了很多SSD入门用户的福音。  包装风格简单大方 金属外壳结实可靠  与金士顿其它产品相似,这款SSD也没有采用比较浮夸的盒子或者其它包装,而是采用了简单大方的包装形式来展现的。其正面利用标志性的红字来标注了硬盘的容量与“十倍于传统机械硬盘速度”的字样,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十分的简单直白,能够最为简单明快的了解产品特性。▲简单的产品包装,把一切成本都堆进了SSD中  UV400采用了最常见的2.5英寸规格封装,7mm的厚度让它可以轻松装进几乎一切的笔记本与台式机机箱中。全金属的外壳看上去令人放心。——因为拆解外壳就会失去三年的有限保修,所以小编建议非专业玩家就不要动手去拆解它啦。▲结实的铝合金外壳与大大的Logo,拆开就没有保修了哟▲标注了很多信息的背面  盘片正中画了大大的Kingston Logo,简单粗暴的展现了这是金士顿的产品。而背面则拥有着一些详细的盘片信息,标注了其实台湾产的血统、5V1A的工作电流电压以及串号、具体型号等等(此块SSD的具体型号为SUS37/240G)。▲2.5英寸SATA 3.0接口的设计,非常主流,无论什么电脑都能换上它  其采用了SATA 3.0的接口,6Gb/s的最大带宽让它的性能虽然虽然比普通机械硬盘提升明显,却依旧赶不上最新的m.2 接口SSD。不过这个接口作为目前所有电脑都会拥有的主流接口,也让UV400拥有了非常不错的机器适应性,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都可以轻松升级。金士顿固态硬盘怎么样?
已有1个回答
[见习专家]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金士顿的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比英特尔的稍差点,比三星之类的还是要好一些。
留下你的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查看: 1433|回复: 17
入门性价比SSD新选择——金士顿UV400固态硬盘评测
& & 笔者想起自己购买的第一块固态硬盘,是在2012年,算是当时的热门产品,镁光M4 128G CT128M4SSD2 SATA3版本,在某宝购入的价格是722元。那时候固态硬盘的选择比较少,品牌和型号也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MLC的版本。
& & 历经4年,固态硬盘已经被大家所熟悉和接受,而且价格上也已经很亲民,SSD作为系统盘和常用软件盘对电脑的提升是现今PC硬件中性价比提升最高的产品。目前,SSD的品牌和型号非常丰富,各家都在争夺这块市场。金士顿作为内存,U盘行业的知名品牌,自然也将和各大厂商在SSD领域一较高下。
& &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款SSD,就是出自金士顿旗下的新产品——UV400 240G固态硬盘。
101.jpg (321.3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二、产品规格
& & 先看下从官网下载的PDF信息表,表中详细标明了产品特色和产品规格。途中绿色框重点标注了UV400这个系列的主要特点:1、成熟的Marvell主控;2、3年保固的技术支持,可能有的小伙伴要说保固的质保的区别,我要说的是,在JD页面()上则是清楚的标注了“三年质保”。所以,在此不细究这个问题。
201.jpg (278.79 KB, 下载次数: 0)
16:06 上传
& & CrystalDiskInfo 7 读取的UV400信息图。1、红色框里的序列号和产品标签上的序列号是一致的。2、绿色框里应该标明总读取量和总写入量的,但是UV400对这一项隐藏了。3、橙色框则是产品的接口类型(注意,SATA3和USB3.0都标注为SATA/600,SATA2接口标注为SATA/300)。
202.jpg (274.36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三、产品解析
& & 金士顿UV400 SSD产品外包装和他自家的U盘相似,一个一体式的盒装透塑壳包装。产品外包装清晰的注明了型号,规格,通过塑料壳子可以清楚看到这块SSD的情况。
301.jpg (154.01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UV400 SSD的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体多语言,只有在右下角的贴纸上偶见几个简体中文字,可以看到这款UV400的品名:金士顿固态硬盘产品 白金版,白金版?倒是跟这个外壳的颜色有点相符。产地也标注了是中国台湾。
302.jpg (224.81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金士顿UV400 SSD的配件几乎为0,包装内除了SSD就是一张有害物质列表单,电子产品好多都是有的。
303.jpg (181.6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金士顿产品正面则是人头像和英文Kingston,正面还有四个螺丝,其中有一个被保修贴盖住。整个固态硬盘是枪灰色,LOGO部分则是用了凸起的黑色。
304.jpg (279.24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这边我看到这个金士顿人头像的时候,我出于对这个LOGO的好奇,查了下网上这个LOGO的由来,结果如下图,跟大家分享一下。
304-2.jpg (171.84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看下UV400 SSD的供电口和SATA口。
305.jpg (221.32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金士顿UV400 SSD背面还有一个产品标签,记载了产品型号和唯一的SN序列号。
306.jpg (324.27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 & 很遗憾的是,我用了两套螺丝刀套装,都没有办法卸下这个SSD的外壳螺丝(螺丝孔很浅,螺丝硬度偏软),看不到内部的拆解和元器件的解析了。
四、测试平台和软件
(1)测试平台
测试盘:金士顿UV400 240G SSD
CPU:Intel I7 3770(拉四倍频)
主板:MSI Z77IA-E51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 4G*2 1600 (CL-9)
操作系统:WIN7 64位原版系统旗舰版
(2)测试软件:
AS SSD Benchmark 1.7.
ATTO Disk Benchmark
Anvil’s Storage Benchmark 1.1.0
& & 将测试盘分别接在主板原生SATA3接口,SATA2接口和USB3.0接口上进行测试,测试盘为空盘状态。
五、性能测试
(1)SATA3接口上进行测试(i7 3770拉四倍频,内存启用XMP,1600MHZ):
(2)SATA2接口上进行测试(i7 3770默认频率,内存不启用XMP,1333MHZ):
(3)USB3.0接口上进行测试(i7 3770拉四倍频,内存启用XMP,1600MHZ):
& & 还是用拼图来对比看下三个测试环境下的数据变化吧。
[1]CrystalDiskInfo 7
501.jpg (283.95 KB, 下载次数: 0)
16:07 上传
[2]AS SSD Benchmark 1.7.
502.jpg (292.03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3]TxBENCH
503.jpg (421.91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4]ATTO Disk Benchmark
504.jpg (370.82 KB, 下载次数: 0)
16:05 上传
[5]Anvil’s Storage Benchmark 1.1.0
505.jpg (306.79 KB, 下载次数: 0)
16:07 上传
& & 毋庸置疑,SATA3接口上各项测试都是最好的,而且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值和产品宣传的差别不大(这里毕竟存在硬件平台和测试环境的差距)。在USB3.0接口上,读取写入速度还可以,但随机读写的性能下降严重。
& & 虽然是TLC颗粒的入门级产品,但使用了Marvell成熟的主控,使的产品展示出强劲的读写能力和随机读写性能,240G版本售价429元(JD特价时候三百多),三年的质保解决长期作为系统盘的后顾之忧,不得不说UV400是一个入门级SSD的性价比之选。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节操 + 20
" class="mtn mbn">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节操 + 15
" class="mtn mbn">
正好想买个SSD
支持支持!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请认真回帖!&节操 -1
" class="mtn mbn">
这是外设天下的中奖活动产品吧。
恩恩,是的呢。&
速度可以 性价比高 不错
感觉这个被三星入门级的秒啊。
这个鸟神说也要跑测试 还要拆,以前的V300性能太次了
这是外设天下的中奖活动产品吧。
这是外设天下的中奖活动产品吧。
恩恩,是的呢。
作为入门级主控性能没的说,就是颗粒TLC有点差,换成MLC非同步我都能忍
这个SSD也要团?
ssd我还是倾向直接升到最高级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i滴滴滴滴滴
Powered by
All rights reserved.性价比之选 金士顿MS200固态硬盘评测(全文)
迷你PC的流行,让mSATA SSD的关注度变得高涨,因为诸如英特尔NUC和技嘉BRIX这类准系统默认都是不配备内存和SSD的,这留给了消费者自己选择的空间。不过市场上的mSATA SSD数量虽然不算少但是不知选什么合适,而且因为更高规格的闪存成本,mSATA SSD也比同容量的SATA SSD更贵一些。组装迷你PC的玩家并非都是高富帅,性价比依然是抛不开的问题。
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来自金士顿的MS200系列240GB容量的mSATA固态硬盘,属于普及型的大众定位。之前在零售市场中只有60GB和120GB两种型号,随着需求的提升,推出240GB也是必然趋势。MS200采用SandForce SF-2281 VB4主控,闪存则搭载的是4颗美光64GB的20nm MLC闪存。由于SandForce主控没有外置DRAM缓存,因此可以简化PCB复杂度。
金士顿MS200系列240GB固态硬盘
mSATA的协议和SATA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外形不同而已,目前接口带宽也为6Gbps,性能上和采用SATA的版本不会有太大差别。尽管mSATA有被M.2取代的趋势,但目前的应用数量依然庞大,比如英特尔最新款NUC、包括大多数超极本,也都支持mSATA接口。
金士顿MS200系列240GB固态硬盘
SF-2281主控的特性已经不用多说,最大特点就是DuraWrite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压缩,减小实际写入SSD的数据量,主要目的就是减小闪存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至于速度的提升只是连带的好处。尽管对难压缩的数据性能较慢,但是DuraWrite的确是其他同类SSD主控难以企及的一项技术。
SandForce的DuraWrite技术
该美光闪存颗粒,FBGA代码为NW606,对应的编号是MT29F512G08CMEABH7,工作在同步模式下,因此即便是在不可压缩数据下也一样会有比较不错的性能表现。
美光闪存编号MT29F512G08CMEABH7
针对性能层面,最直观的依然是跑分。测试平台方面,我们使用酷睿i7 2600处理器,Z77主板,配合RST 12.6驱动程序,同时以三星840 PRO 256GB作为系统盘。测试过程中将处理器频率锁定在3.8GHz,关闭睿频和所有节能降频的选项,并在BIOS中开启AHCI,关闭其他第三方板载芯片。
我们依次使用常规的测试软件,包含CrystalDiskMark(测试数据样本大小设置为1GB)、AS SSD Benchmark、Anvil&#39;s Storage Benchmark(测试数据样本大小设置为1GB)以及PCMark 7,在空盘状态下,进行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
和常规的基于SandForce主控的SSD一致,金士顿MS200在可压缩数据下拥有最佳的性能表现。当然就目前来看SF-2281的性能已经稍显过时,不过对日常应用来说还是足够的。
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
数据压缩比和性能的关系
通过AS SSD Benchmark软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MS200随着数据压缩比的提高,性能的提升。
不可压缩数据下Anvil测试结果
可压缩数据下Anvil测试结果
PCMark 7依然是目前流行的整机性能测试软件,它采用脚本测试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并且存储部分针对SSD的应用做了一些多任务测试,但是不会需要很高的队列深度,对SSD不会造成太大的负载,主要基于随机读写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我们系统实际应用时的效能。
PCMark7得分5170
从结果来看,这款金士顿MS200 240GB SSD的性能表现比较符合我们对普及型SSD产品的定义,适合家用办公、普通游戏等相对轻负载的应用环境。而且可以说也是目前有打算构建一台迷你PC的用户的绝佳选择。
虽然现在SATA 6Gbps接口的SSD的价格在大幅度下降,但是mSATA SSD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迷你PC用户并不需要超强的性能,此时一款普及型定位的产品恰好正是他们所需的。此外,金士顿提供三年质保,作为大品牌售后方面不用担心。
本文来源:pchome电脑之家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士顿固态硬盘真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