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对住房的微粒贷影响住房贷款

手机软件用户使用行为实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手机软件用户使用行为实证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大多数手机用户首要选择。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能通过运行软件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满足其除开通讯以外的多种需求。正是因为这种软件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越来越成为手机用户日常生活中所不能缺少的。但与这欣欣向荣相反的是,国内外对于手机软件的研究,特别是对用户使用手机软件行为方面的研究相当缺乏。
本文在回顾了技术接受模型的发展动态,并大量阅读文献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手机软件用户使用行为模型,并借鉴了其他研究学者对移动增值服务的研究,在“娱乐经济”的背景下,将感知趣味性引入模型,以提高模型对手机软件用户使用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另外,我们知道用户的生活型态是用户影响用户是否接受新科技和新产品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本文将用户的生活型态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研究其与使用手机软件模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文本的主要贡献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手机软件的态度有正向的影响成立;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手机软件的使用行为有正向的影响不成立;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手机软件的态度有正向的影响成立;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的影响成立;感知趣味性对使用手机软件的态度有正向的影响成立;感知趣味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的影响成立;使用的态度对使用手机软件的行为有正向的影响成立。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都是通过使用态度间接影响手机软件使用行为的,使用态度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不同科技生活型态用户聚类样本研究中,本文形成了三个不同生活形态用户聚类,分别为个性独立型、价格敏感型和时尚流行型,在这三个样本类型中,不同的生活型态用户对手机软件的态度与行为有一定差异,比如假设: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手机软件的使用行为有正向的影响,对个性独立型用户有影响,对流行时尚型和价格敏感型两类用户则没有影响。而在其他假设当中,三类用户都支持假设并且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274;F426.672;F224【目录】:
Abstract6-11
第一章 绪论11-15
1.1 研究背景11-12
1.2 研究领域12-13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1.4 论文框架13-15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33
2.1 手机软件的相关情况及相关研究15-23
2.1.1 手机软件的概念界定15-16
2.1.2 手机应用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6-17
2.1.3 手机软件用户规模17-18
2.1.4 手机应用软件的产业链分析18-19
2.1.5 手机软件的商业模式分析19-20
2.1.6 手机软件的分类20-21
2.1.7 移动服务相关理论研究21-23
2.2 技术接受模型23-27
2.2.1 理性行为理论23-25
2.2.2 计划行为理论25-26
2.2.3 技术接受模型26-27
2.3 生活型态理论27-32
2.3.1 生活型态的定义27-28
2.3.2 生活型态对购买决策的影响28-29
2.3.3 生活型态的测量方法29-31
2.3.4 科技生活型态31-32
2.4 本章小结32-33
第三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设计33-43
3.1 研究模型33
3.2 操作型定义及研究假设33-37
3.2.1 预测变量33-35
3.2.2 中间变量35-36
3.2.3 结果变量36
3.2.4 干扰变量36-37
3.3 问卷测量指标及来源37-39
3.3.1 预测变量37-38
3.3.2 中间变量38
3.3.3 结果变量38-39
3.3.4 控制变量39
3.4 问卷设计39-41
3.4.1 访谈调查39-40
3.4.2 预调研40
3.4.3 形成问卷40-41
3.5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41-42
3.5.1 样本的选择41
3.5.2 样本的规模41
3.5.3 问卷发放形式41-42
3.5.4 问卷回收情况42
3.6 本章小结42-43
第四章 研究实证与数据分析43-70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43-46
4.1.1 用户人口统计特征43-44
4.1.2 用户手机软件使用情况44-45
4.1.3 描述性统计小结45-46
4.2 用户科技生活型态因子分析和聚类46-50
4.2.1 因子分析46-49
4.2.2 聚类分析49-50
4.3 变量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50-52
4.3.1 信度分析50-51
4.3.2 效度分析51-52
4.4 相关分析52-53
4.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53-63
4.5.1 结构方程结构模型概述53-55
4.5.2 结构方程结构模型实证55-59
4.5.3 研究假设的修正与检验59-63
4.6 不同科技生活型态对模型的假设检验63-69
4.6.1 不同科技生活型态用户的整合模型检验64-66
4.6.2 三个样本组的模型路径系数的差异比较66-67
4.6.3 不同生活型态比较研究结论67-69
4.7 本章小结69-70
研究结论与展望70-77
一、研究结论总结及讨论分析70-73
二、营销建议73-74
三、本研究创新点74-75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75-77
参考文献77-81
附录:调查问卷81-8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3-8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耀斌;徐红梅;;[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青平,李崇光;[J];理论月刊;2005年02期
高丙中;[J];社会学研究;1998年03期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继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郭名;叶龙;;[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赵国栋;原帅;王珠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刘洋;郭玉江;;[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李薇;龙勇;;[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刘健;;[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6期
宋爱芬;;[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杜勇;陈建英;鄢波;;[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褚荣伟;;[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鲍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龚艳萍;俞明辉;;[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陈素革;卢纪华;;[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孙健敏;马玉凤;;[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林岩;陈燕;;[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聂坪;张春锋;;[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王拓;赵曙明;;[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韩翼;;[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嘉莹;[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邹本旭;[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李秀菊;[D];南开大学;2010年
陆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彭国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龙晓枫;[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邓雪;[D];辽宁大学;2010年
尹珏林;[D];南开大学;2010年
刘向东;[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冬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阎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柳中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何婷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李国;[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牛莉霞;[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刘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孙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朱雪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沈洁;[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康;[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4期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本刊编辑;;[J];创造;2010年06期
行天;;[J];通讯世界;2006年04期
;[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7年07期
韩海潮;方义松;;[J];通信世界;2009年31期
灰鲨;;[J];通讯世界;2006年11期
;[J];软件世界;2003年11期
;[J];电子产品世界;2011年03期
罗峻;;[J];上海信息化;2006年07期
;[J];成功营销;2008年Z1期
;[J];电脑与电信;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新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姜光磊;;[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刘莉亚;;[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龙立荣;陈雪玲;;[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赵伶俐;;[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童莹娟;王乔君;;[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李素云;赵京生;;[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彭国胜;;[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何远梅;;[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李瑞;;[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孟飞鸿 缪琴;[N];成都日报;2009年
李静颖 穆一凡;[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宋道海;[N];电子报;2001年
王为民;[N];通信产业报;2006年
刘晓青;[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君毅;[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白晓倩;[N];通信信息报;2008年
李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N];国际商报;2005年
张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玲;[D];四川大学;2006年
金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杨丽丽;[D];江苏大学;2010年
王革平;[D];同济大学;2004年
蒋东仁;[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杨薇;[D];浙江大学;2007年
赫凤杰;[D];厦门大学;2008年
闫森;[D];厦门大学;2009年
崔渭;[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谭小平;[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鲁良兵;[D];浙江大学;2010年
李智雪;[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路金良;[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全悦;[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黄河;[D];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
吴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韩剑宇;[D];暨南大学;2011年
宋晓旭;[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巴志伟;[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浅议手机QQ社交软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以宿迁学院为例
当今社会,在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中,手机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手机社交软件逐渐在大学生里流行起来。本文以关心大学生更好地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为出发点,主要研究这些社交网站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带给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具体地通过大学生对手机QQ各方面功能的使用情况,总结出解决不良影响的对策,为解决大学生的社交软件对于人际关系影响的问题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
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