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智能手环比较好?!

八大知名手环大比拼,还智能手环一个真相
时间: 10:27:10&&来源:电子发烧友&&作者:孔令双
小米、bong、咕咚、华为、Fitbit、JAWBONE、三星和微软,都曾推出智能手环。而智能手环实际是否有宣传的那样有惊人效果?本文从内在出发,细扒各家手环,还大家一个真相。
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三大可穿戴设备中,属智能手环知名度最高,解决方案最为成熟,国内外知名的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公司都也相继推出智能手环产品。然而,智能手环在用户的心里没有很高的认可度,究其原因还是续航能力不强、同质化严重、外观丑陋等一些列老掉牙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会长期困扰着开发者和用户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呢?现在,我们抛开所有的偏见,把智能手环掰开揉碎了分析,还原最真实的可穿戴设备。
小米手环 VS bong II
在百元以下的智能手环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小米手环和bong II。
小米手环主芯片采用台湾的华邦电子
,传感器采用ADI的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
,蓝牙芯片采用Dialog的DA14580蓝牙SoC。小米手环更像是小米手机的延生产品,支持Android4.4及以上版本MIUI,包括小米手机4,小米手机3,红米note4G版,功能有基本的计步、睡眠监测、卡路里计算,还能通过设定目标,帮助用户完成每日的运动量。小米手环在功能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从用户的体验来看,其功能与价格做得相对平衡,对得起79元的价格定位,虽然小米手环在支持的系统上没有过多开放,不过,今日小米手环APP iOS版已经上架,支持iOS以上智能设备。总的来说,小米手环是入门级可穿戴产品一个不错的选择。
bong II售价为99元,由于和小米手环定价相似,被网友戏称为小米手环的“死对头”,那它的内部构造和小米手环相比孰优孰劣呢?bong II主芯片为Nordic nRF51822蓝牙SoC,nRF51822内置32位ARM cortex-M0处理器,没有独立的中央处理模块,传感器采用常见的ST LIS3DH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从bong II的官网上了解到,除了手环的基本几项功能外,bong能自动识别安静、散步、健走、复合运动等九种运动模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bong II手环内部方案与bong I相差不大,都是nRF51822+&
的组合,体验过的用户也表示bong II自动识别的灵敏度不高,所以官网上所称的九种模式自动识别有待商榷。
咕咚手环2 VS 华为AF500
咕咚手环2主芯片采用ST的STM32L151CBU6,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低功耗MCU,LED显示屏的控制器为ST 8位MCU STM8L101K3,传感器为ST的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蓝牙IC采用的是Nordic&
。咕咚手环2采用LED点阵显示,值得一提的是咕咚首次提出了手环ROM的概念,也就是说,用户以后可以通过给手环刷ROM给手环升级。不过,499的价格定位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些贵。
华为AF500主芯片采用的是Nordic蓝牙SoC nRF51822,LED显示控制器采用ST 8位MCU STM8L151K6,传感器同样采用ST&
。除开几项“基本功能”,华为AF500支持来电提醒、手机找回及遥控拍照功能。来电提醒不用多说,手机找回功能具体指,当手机超出蓝牙连接距离时,手环会震动并显示“LOST”,这样就能防止用户将手机丢在某处,遥控拍照功能相对其他手环来说比较独特,进入“华为运动健康”APP,点击“遥控拍照”手机会进入取景界面,然后点击手环上的圆形触碰按键即可完成拍照。
Fitbit Flex VS JAWBONE UP 24
2013年5月推出的Fitbit Flex成名较早,几乎成了健康追踪的代名词,与手环相配的还有PC蓝牙端,将PC蓝牙端插入PC机USB接口,手环在有效范围内识别之后,就可将数据自动传到PC端。不过放在现在来看,Fitbit Flex 898的定价与其提供的功能有些不匹配。Fitbit Flex主芯片为ST的32位MCU STM32L151C6,蓝牙方案采用Nordic&
,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具体哪家的芯片,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PC蓝牙端采用的是TI cc2540蓝牙低功耗SoC。另外要提的是,Fitbit Flex支持NFC识别,不过NFC只是用来触发APP,并不能同步数据,而且,目前国内智能机NFC普及程度有限,限制了此功能的发挥空间。
同样作为“老牌”智能手环,JAWBONE UP 24主芯片采用的是TI经典低功耗系列MSP430,传感器采用的是Bosch BMA222EF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芯片与大部分厂商相同,采用的是Nordic&
。JAWBONE曾经为外界称赞的一点是深入的数据分析,它可以分析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深度及浅度睡眠,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功能已经成为智能手环的标配,JAWBONE正在失去它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声音表示JAWBONE创新不再。虽然JAWBONE UP24手环定价高于1000,但它有限的功能无法与高昂的价格匹配。
三星Gear Fit R350 VS 微软band
三星Gear Fit R350其实更像一款智能手表,ST的32位MCU&
STM32L151C6
作主控,无线芯片为博通BCM4334KUBG,支持802.11n、蓝牙4.0+HS、FM,传感器有两种,分别是BCM4334KUBG和不知道厂商的心率传感器。三星结合自身在手机上的优势,将弧形1.84英寸Super AMOLED屏幕装在Gear Fit R350上,分辨率为432 X 128,作为一款手环产品来说已经是相当土豪的配置。支持多种无线技术、应美盛
&六轴MEMS以及心率传感器,再加上时尚的外观及精致的做工,三星还是对得起1098的价格定位,不过,Gear Fit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只有48小时的续航能力。
Microsoft Band同样是一款“长得像”智能手表的智能手环,其主控芯片采用的是飞思卡尔Kinetis K24,基于ARM Cortex-M4的32位MCU,无线模块为Atheros AR3002-BL3D蓝牙芯片,屏幕1.4英寸,320 X 106的分辨率,最令人惊讶的是,Microsoft Band内置了温度、GPS、陀螺仪、加速度、心率等10个传感器!同时,用户可以在band的上下载微软云端医疗服务Microsoft Health的APP,将自己的生理参数通过Microsoft Band传入云端进行分析。看明白了吧,在Microsoft Band的背后,才是微软真正想推的云端医疗——Microsoft Health!
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环总体方案一般采用“MCU+sensor+蓝牙”和“蓝牙SoC+sensor”的模式,我们也不难发现,各品牌智能手环方案高度一致,不论是MCU、传感器还是无线芯片,各厂商选择的都是那几家公司的方案。经过统计,大部分手环采用32位ARM Cortex系列芯片,其中以ST的产品居多,少部分厂商采用TI的MSP430低功耗系列芯片;手环内置最多的MEMS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基本上被ST的
与博世的BMA250垄断,少量智能手环采用ADI的MEMS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应美盛的加速度+传感器组合MPU-6500近段时间势头强劲;蓝牙方面,以Nordic的蓝牙方案居多,其中蓝牙SoC&
、nRF51822最受青睐,不过,未来手环功能越发复杂,内置蓝牙、WiFi、NFC等无线技术慢慢成为趋势,以蓝牙一招“吃天下”的Nordic能否长期保持第一的地位呢?这很难说。
总的来说,现在的智能手环不能只凭计步、卡路里计算、睡眠监测、无声闹钟这些基本功能来招揽用户,用户们也明白仅仅通过不准确的计步和卡路里计算是很难改变自己长期养成的生活工作习惯,手机APP上“今日目标”等类似功能的设定也只是告诉用户你到底有多懒。不过,这也不是说计步、睡眠监测等功能不重要,厂商要做的是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度,而不是向用户展示各种被“包装”过后的数据。市面上已经有手环采用了六轴陀螺仪+加速度计的MEMS方案,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优势互补,虽说不能完全解决计步和运动状态监测等问题,但在运动计算的准确度确实有很大提升。
三星和微软手环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手环的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逐渐趋向智能手表,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两者叫做智能手表更为合适,虽然它们和智能手表差了一个操作系统。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人们的手腕上不会同时佩戴手环与手表,手环与手表的定位基本上是手机的衍生配件,只在性能与实现的服务上有所差异,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由技术障碍所带来的“间隙”会逐渐消失,二者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另外,如果在早几年谈云端之类的概念还有些缥缈,但Microsoft Band和Apple Watch的推出让笔者确确实实感受到云端技术正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Microsoft Health和iHealth Kit短期内进军国内市场无望,但是想必那时国内巨头会推出自己的云端产品,届时,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定义——人体的云端移动入口!
关注下,有惊喜!微信搜索公众号:meitianyixi
扫一扫有惊喜&&|&&责编:王彬
1智能手环便宜了!&&&&、平板火爆之后,穿戴式智能设备成为人们又一个关注的热点。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厂商为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大量涌现,让智能终端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必须束缚你的手腕吗?&健康APP/手环比拼&&&&不久前,小米手环正式发布,79元的价格无疑成为该市场中的一枚“重磅炸弹”,随后,Bong&Ⅱ手环以99元的价格亮相。两款产品的推出,将智能穿戴设备真实的价格赤裸裸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我们看到了此前产品的暴利,也让不少朋友萌生了购买一款这样产品的想法。&&&&就在以手环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涌现的同时,利用手机不断提升的硬件配置,不少软件应用厂商也推出了类似功能的产品。不使用手环,我们同样可以监测自己每天运动的情况,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计算每天消耗的能量。&&&&面对智能手环和这类健康类的APP,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选择呢?给手腕上加一个束缚是否是明智的决定呢?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2手环&VS&APP&其实功能差别不大手环&VS&APP&其实功能差别不大&&&&目前市场中的智能手环功能最主要包括四方面:记录运动、监测睡眠、与手机互相查找、智能闹钟提醒。其中记录运动和监测睡眠是几乎都包括的功能。由于手机上安装这类APP,所以互相查找这个功能就没有必要了,记录运动、监测睡眠成为其主要功能。&&&&通过手环、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可以记录我们每天的运动量。通过输入身高体重可以计算出我们运动消耗的能量。而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将手环佩戴在手腕上可以记录下睡眠时间和睡眠状态。目前手机上健康APP中支持睡眠监测的不太多,但有专门的睡眠监测APP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于手环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从最早的Jawbone&UP到后来的bong手滑、小米手环、荣耀手环,智能手环随着价格的走低,也逐渐被用户所使用。而随着苹果&加入了M7协处理器,很多和手环功能类似的APP涌现。Argus、Runtastic&Me就是这其中两款表现比较全面应用。&&&&经过我们几天的对比测试,发现智能手环记录的运动情况与APP记录的运动情况还是有一定偏差的。我们使用Arugs、Runtastc&Me记录一天步数为,而使用bong手环一天累积的步数为7227,大概有近800步的差距。&Argus(左)和&Runtastic&Me记录的结果bong手环记录的结果&&&&智能手环集成了记录睡眠和智能闹钟提醒功能,可以记录我们的睡眠质量。Arugs提供了记录睡眠的服务,需要佩戴监测心率的装置,Runtastic&Me则要配合其自家的Orbit手环才能监测。不过专门用于记录睡眠质量的Sleep&Cycle、7/24、SleepBot也都可以直接提供智能手环中睡眠监测的功能,所以这也能够不是智能手环的杀手级应用。&Arugs(左)与Runtasic&Me支持睡眠监测iOS平台的Sleep&Cycle&&&&由此可见,目前的其实完全能够实现智能手环的功能,而通过笔者一段时间的使用,即便手机中安装了这类APP,也完全能保证从早上上班到晚上回家一天的使用,而手机一天一充在智能手机时代也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3手环APP监测是啥原理?手环APP监测是啥原理?&&&&智能手环和APP之所以能够对运动和睡眠进行监测,是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智能手环来说,其中内置了加速传感器和低功率蓝牙模块。加速传感器可以记录下用户的运动状况,通过用户提供的身高体重通过软件算法可以得出我们的运动数据以及消耗能量,然后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将数据采集到与之配套的手机APP中,将结果呈现在用户眼前。小米手环结构(图片来自于小米官网)&&&健康APP其实同理,只不过采集数据的加速传感器是手机内置的。在&中的M7协处理器,三星&、魅族中的Sense&Hub协处理器都可以为我们采集运动记录的数据。而运动类APP经过用户许可后可直接调取这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在用户面前,因此可以达到与智能手环记录数据相同的效果。小米手环监测睡眠(图片来自于小米官网)Sleep&cycle&APP也能监测睡眠(图片来自于app&store)&&&&至于监测睡眠,可能很多朋友感觉非常神秘和高端,其实这项功能也是利用传感器的感应来记录的。当我们睡觉的时候,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而当翻身、移动的时候,传感器可以记录下这些变化,再利用软件算法可以计算出我们的睡眠总时长和睡眠质量情况。当然这种记录并不是非常准确,要知道真正要做一个睡眠监测要在身上附加多种精密监测装置,并在医院住上几晚才能知道自己的睡眠质量到底如何,所以对于智能手环和手机APP所得出的结果我们不要太过认真。&4智能手环买还是不买?智能手环买还是不买?&&&&随着小米手环、bongⅡ低价手环的推出,人们对智能手环的热情越来越高,对于这类产品我们是买还是不买呢?佩戴智能手环的人越来越多了(图片来自于bong官网)&&&&通过上面的介绍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智能手环和APP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利用感应器和软件算法啦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将结果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方式。所差别的就在于各大厂商对数据分享后结果的呈现以及应用的交互。&&&&单从硬件成本上来说,小米手环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产品设计以及软件研发都需要费用,这也是为什么此前我们看到的智能手环动辄就要近千元的售价的原因。&&&智能手环其实是将手机中部分功能分解了出来,通过戴在手腕上的手环来专门记录运动和睡眠状态,同时还具有提醒功能,可以大大降低这部分功能对手机电量的消耗,单独配置的电池也可以保证更长的续航时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正处在健身减肥过程中,或者是个运动爱好者的话,那么选择智能手环可以与完美组合,让手机不至于续航时间大大降低。&&&&但对于只是行尝鲜的朋友来说,如果你的手机中拥有像M7、Sensor&Hub这样协处理器的话,那么直接通过安装APP也可以享受智能手环带来的体验。如果你真得认为这些功能你非常需要再入手手环产品也不迟。
智能手机、平板火爆之后,穿戴式智能设备成为人们又一个关注的热点。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厂商为我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这些产品的大量涌现,让智能终端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主屏尺寸 4G网络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2799589962999762888261191359102699全方位对比智能手表与运动手环 你更倾向于哪个?
> 全方位对比智能手表与运动手环 你更倾向于哪个?
全方位对比智能手表与运动手环 你更倾向于哪个?
  与作为智能可穿戴产品近些年来深得消费者青睐,然而很多人对于二者的选择产生疑问了,到底是选择呢?还是选择一款呢?下面笔者从市场价格、功能显示、品牌押注、市场销量、未来发展五个方面来详细对比下两者的差异,为你的选择提供帮助。本文引用地址:
  一、市场价格
  :市场售价大多在一千元左右,这是一般的智能手表价格。当然也有诸如苹果等主打时尚内涵的品牌在售价方面较高。今年9月7日,最新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2中铝合金材质售价为3188元,不锈钢材质售价为4588元,精密陶瓷售价为9988元。
  :低端市场是目前运动手环的主要动力,其中40%的售价低于100美元,比如国内以小米智能手环(MiBand)的价格仅为15美元。当然,这里不包含专业的运动手环产品,某种程度,智能手环已经成为了智能可穿戴市场的典型普及类产品,百元级市场成为国内智能手环的主打市场。
  二、功能显示
  智能手表:两种形态,一种是基于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同时具备独立通话和上网功能,实质上是缩小版的智能手机;另外一种智能手表,基于实时操作系统,不具有独立的移动网络模块,必须与其他智能设备连接使用,可接收智能手机的来电/短信通知,控制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两种智能手表都具有健康指标检测、运动记录等其他功能,并可利用配对的智能设备对数据进行同步和分析。
  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上,监测心率,提醒每天定时做深呼吸。 内置计步器,提醒,什么时候该运动,什么时候该休息。有的智能手表还支持移动支付。
  运动手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详细来讲,将手环佩戴在手腕上,通过运动传感器,监测用户每天的运动量、消耗的卡路里和睡眠质量。也可在平时简单训练中,为用户提供运动方面的健康建议,同时能督促运动量少的上班族定时起身运动,一般通过蓝牙将数据传送到手机上。此类产品适合上班族和运动爱好者。
  可实现对慢性病的监测(如鼾症、血压、血糖),从前期检查到后期报告在家中就可完成,然后将数据传送给医生,实现医患互动。
  三、品牌押注
  智能手表:国内,小米、华为、华硕、魅族、HTC等大品牌;国外,三星、苹果、Fitbit等主要品牌涉及。
  运动手环:国内,华为、荣耀、HTC、小米上半年最近都在更新旗下运动健康产品线正式瞄准了这个机遇,比如荣耀畅玩A1手环、HTCGrip智能手环、华为TalkBandB2智能手环、小米MI智能手环等。国外,三星、Jawbone UP、Fitbit等。
  四、市场销量
  智能手表:IDC报告指出,二季度全球智能表销量为350万只,同比萎缩了32%。IDC预测,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到2017年将会出现反弹。
  运动手环:根据相关数据机构预测,预计至2017年,智能手环全球年出货量将达到3600万支。
  五、未来发展
  智能手表:Kantar预测,最近智能手表产品价格下调,可能将明显促进其销量增长。IDC预测,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到2017年将会出现反弹。智能手表市场亟待转型,专攻时尚这一点怕是难以有很大出路。
  运动手环:手环类产品也逐渐陷入同质化,竞争趋于激烈,某些智能手环的缺陷正在让用户逃离。不过,伴随中产阶级规模的日渐扩大,消费者对于运动手环的需求也将提升。未来运动手环以低价优势将笼络一大批消费者,市场前景看好。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更多公众号:hfjd2015家电数码包打听,多快好省看这里.每期为你送上全安徽最实用、及时的电器信息,更是你有问必答的私人家电数码管家. 我们的口号是——懂科技,惠生活.您的关注让我们更专注!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如何挑选智能手环?这些你必须知道!,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环测评比较201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