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板没有电板咋办?

> 手机不能更换电池怎么办
手机不能更换电池怎么办 不可拆卸电池好吗
  手机不能更换电池怎么办?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可拆卸电池的确在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比如以前一些用户喜欢把电池取出来用万
能充充电、或者不小心购买了伪劣电池等,这些都并不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不可拆卸电池好不好。
  寸土寸金的内部空间
  要说手机最精贵的是什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内部空间,无论是集成在主板上的SoC、RAM、ROM,还是电池等,手机重要的组件都要精密地安排在 极小的手
机内部,这给厂家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一体化的设计要比可拆卸的设计给手机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极大方便了各个部件间的安排,这对现在集成度越来越
高的手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这种好处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自由拆开后盖,自然也就无法更换电池了。
  视觉先行
  目前来说,绝大部分人买手机的第一动力是外观,一款手机的工业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手机的销量,所以现在厂商们非常注重在这一块下心思,一体化设计就是这种思潮影响下的不错选择。
  自2007年iPhone开始,一体化机身的设计便逐渐在手机中流行开来,这种设计的手机最大特点就是看上去更精致,一方面是因为一体化机身带来 了紧凑
的内部空间,使整机厚度得到非常好的控制,轻而薄;另一方面是一体化成型的手机拿在手上时感觉浑然天成,完整度很高,使手机看起来没有那么廉价,颇有艺术
品的质感。
  而为了漂亮的外观,放弃更换电池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不是那么难接受了。
  更多电量和安全
  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性能、拍照、显示几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可就是在电池技术上没有明显变化,虽然说新闻上总能看到革命性的电池技术出 现,但要具
体到商用还是遥遥无期,所以说,目前想提高手机续航最现实的办法只有提升电池容量和降低手机功耗两种。而要提高电池容量,无上限的增加空间也是不现实的,实际的办法只能是采用一体式设计,这相比非一体式设计的手机可以多几百毫安的容量,可别小看了这点容量,关键时候可是足够撑上一阵了。
  当然,也有的厂商将手机设计为可拆后盖但不可换电池的设计,比如锤子的Smartisan
T1和魅族的MX2/MX3,原因则是为了不在手机侧面开孔放SIM卡从而保证手机的完整性,而魅族方面的负责人李楠还谈到不能换电池有着在&假电池横行
的市场,不可拆卸电池可以保证电池的品质&的考虑。我们必须承认,不可拆卸电池的确在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比如以前一些用户喜欢把电池取出来用万
能充充电、或者不小心购买了伪劣电池等,这些都并不安全。
  移动电源
  虽然一体化设计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但无论怎么解释,带来的不方便之处也是非常多的,特别在等重要电话或信息而手机却没有电量的情况下实在让人抓狂,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源的诞生多少缓解了这一尴尬。
  我们把移动电源叫做&充电宝&,这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而且大小、款式、容量不一,很 多重
度手机用户几乎都给自己购置了一个,这在电量不足时起到了很好的应急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给出了一种电量不够却无法换电池的解决办法。
  说到不可换电池的一体化手机,其实劣势也是很多的,除了上面说到的电量不够用外,电池的老化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锂电池的寿命有限,长期使用下来其实电量已经损耗很多,而对于可拆卸电池的手机来说换块电池就可以,而一体化的手机则麻烦许多。
  但无论如何,两种设计都各有利弊,虽然现在一体化不可拆卸的设计占据主流,但还是有厂家出于不同的思路和追求会有差异化的设计,这使得无论什么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在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手机。从某种角度上说,多样化的选择可能性远比争论出哪个更好更具现实意义。自制手机电池10分钟做好你敢用吗?
原装手机电池(左)与自制手机电池(右)。 本报记者 张靖超 摄  本报记者 张靖超
手机有山寨,手机电池竟然也有山寨。近日,有读者反映,在海口市的部分电脑城内,有店铺制售手机电池,10分钟即可完成 。可是这种山寨手机电池,用起来安全吗?
自制电池10分钟完成
记者按照读者提供的线索,来到海口市海秀东路DC电脑城。在一楼的一家手机店铺,记者以三星手机电池坏了为由,询问是否有手机电池销售时,店主表示,该店除了原装电池,还有一种自行制作的电池,每块30元。
手机电池能够自己做?店主表示10分钟就可做成。但当记者表示想观看制作过程时,店主以在仓库制作、不便参观为由予以拒绝。
记者走访发现,DC电脑城里几乎没有摊位公开打出“制作手机电池”的招牌。但随便一问,很多店主对自制手机电池都不陌生。一位店主告诉记者,这些自制电池被一层绝缘纸包着,在正负两极则接有一条长长的金属线。
电池安全性难保证
记者在DC电脑城一家手机店买下一块自制电池,并带着这块电池来到海南米井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询问能否检测电池的安全性。该公司售后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制作此类手机电池的主要原料是一块已经包装好的芯片,芯片底部的排线上有几个金属触点。只要把橡胶条粘在芯片一侧与手机电池槽贴合,再将触点对准电池槽内的金属点,粘贴固定在芯片上,和电池槽相匹配后,手机电池就能使用了。
“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手机,在电芯两侧粘上橡皮条,让电池的外形‘七十二变’。这些电池上也只印有产地等几行简单的说明,没有生产日期。”该负责人说,手机电池的制作条件是非常苛刻的,电解质材料易爆,会产生氢氟酸等对人体有害的腐蚀性气体,没有专门的生产线难以达到相关要求。如果根据手机形状来加工电池,破坏了原有电芯的密封,会使电芯里的电解质发生泄露,产生危害。此外,电池电芯的正负两极需要用一层隔热膜包住,用辅助的保护电路来提高安全性。如果采用的隔热膜耐热性能不过关,或根本没有设置保护电路,电池过度充放电或是受到外部高温的影响时,容易发生短路甚至爆炸。
记者走访得知,我省暂无机构可以检测自制手机电池的安全性。但自制手机电池的安全隐患,其他城市媒体已有过报道。
自制电池售卖属违法
据米井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加之从去年开始,各品牌的4G手机陆续上市,后续市场上的电池供应不足。为应付众多用户的需求,不少手机维修配件店便做起了自制手机电池售卖的生意。只要购买一台微电脑点焊机和一套电池芯,就能现场制作各种型号的电池,一块电池的成本也仅十几元。
店铺制售该类电池是否又合乎相关法律规定呢?工商部门回应称,由于近年来,工商部门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槛,因此企业可在资质证件获得审批前,先行获得经营许可证,但企业随后需补齐质检、安监等部门颁发的资质证照,否则将予以查处。若商户自行制售手机电池,超出了其在工商部门等级的经营范围,工商等部门也将予以处罚。
省司法厅法律援助处律师表示,我国《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国内市场上出售的手机电池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已达到标准的,电池表面都标明了品名、容量、产地、型号、执行标准、注意事项及板材等。市场上出现的这种自己制作的手机电池显然不符合国家标准,应该及时给以查处。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没用完就充,影响电池寿命吗?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电池没用完就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或容量吗?
张抗抗,电动汽车,电池,电网,3D打印
首先先直接回答问题: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然后是扩展阅读: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对于手机的使用场景来说:
过充:电子设备有电路保护,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过放: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体上而言,尽量不要在电量 20% 以下使用手机,特别不要在 5% 电量以下使用手机,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
低温:主要是指低温充电危害很大。电子设备一般也都有保护了(iPad 在低温下是充不进去电的),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大功率充放电:电子设备的放电,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就是一直玩游戏,手机也能撑个三四个小时,这最多就是 0.2C 放电,非常温和,用户也不必担心。充电呢,也是由充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路保护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正常衰退是不能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电深度的积分与静置时的电量状态。
放电深度积分:也可以称为放电循环次数,比如从 100% 放到 50%,这就算是 0.5 个循环。意思就是说,平时用得越多,那么衰退越快。但手机买来就是用的嘛,能用就用。
静置时的电量状态:这一点在学术上有争议。主流观点是,电量越高则衰退越快。意思就是,100% 的电池放一个月,与 50% 的电池放一个月,前者的容量衰退更大一些。
因此,推荐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 如下:
首先,避免滥用情况。除去电路保护的部分,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手机电量用到很低&&随身带充电宝吧。
其次,降低正常使用下的衰退。当然,该用的时候还是用,不能为了保护电池就不玩手机了吧? 这里的建议是:没事儿就把充电线插到手机上充电。这样的话,手机会从外部取电,相当于减少了放电循环次数。
最后,&最优&的使用习惯是:将手机电量维持在 30%-50% 的低电量状态,直到出门前 2 个小时,再充满到 100%。这样就降低了&高电量状态下的静置时间&。&&当然,这个策略对于手机等消费级电子设备是不适用的,付出与成本不成比例。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很大很贵,就值得开发出这样的智能充电器。事实上,很多机构正在做。
根据评论总结出了各位朋友的 3 个质疑:
1. 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说电池要每隔一段时间放光再充满,才能够保持寿命的啊!?
答: 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应该说的是上一代充电电池,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而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至今从未观测到有任何记忆效应。因此,苹果店 or 书上 or 专家的这种说明,是没有依据的。
2.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那不是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对电池的损耗更大吗?
答: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是把电池想像成了&水库&模型。水库有进口、有出口,有可能进口在进水,而出口在出水。这种模型下,就有可能水面高度不变(电量不变),而实际上流量很大的情况。而电池寿命衰减是有关的,流量大不就是衰减快吗? 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电池不是水库,它没有两个口,只有一个口:这个口中,要么在充电,要么在放电,不会出现充放电同时发生的情况。
3.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会爆炸吗?
答: 应该是存在插电玩手机爆炸的案例,但我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譬如网易手机频道,如果苹果不续费就会出现苹果手机爆炸,三星不续费就会出现三星手机爆炸的新闻&&
试着分析了一下,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使充电发热(源自于电池内阻,电能来自于充电线) 与用电发热(源自于 CPU 与屏幕,电能来自于充电线)的两种发热效应同时发生,温度会更高,从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的风险(如果电池质量不合格)。
说到底,爆炸是电池安全问题,不是电池寿命问题,有些跑题了。
@戴伟杰 质疑:&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 50% 再充电和用到 10% 再充电,结果差异很大,第一种不利于电池寿命,第二种有利。&。
答:从质疑的角度来看,我理解并同意他想表达的意思,但实际上他的看法与本回答的结论并不矛盾。之所以 @戴伟杰 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主要是我觉得知乎与学术期刊是不一样的平台,受众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推导结论时跳过了一些繁琐的分析步骤。我觉得知乎上读者最需要的是类比的机理解释与直观的结论,如果长篇大论反而达不到传播知识的效果。不过既然@戴伟杰 质疑了。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彻底答一下,以做一了结。电池寿命衰减机理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循环衰减。把电池想像成一个管状物,充电就是往上撸,放电就是往下撸。上下完整撸一次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撸到一半就是半个循环,撸久了电池就坏掉了,这就是所谓的循环衰减。而循环衰减主要是充电衰减,就是发生在往上撸的时候。
第二种为静置衰减。也就是说,把电池静静地放在那里不撸,自己也是会坏掉的。坏掉的速度取决于手的位置,手的位置越高(电量越高),坏掉的就越快。
两种衰减速度的数量级是不同的。就手机电池来说,基本上每天都在撸,循环衰减对寿命的损害比静置衰减至少要大一个数量级。那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常理,应该第一优先级做到尽量减少循环衰减,减少撸的深度与次数;其次才是减少静置衰减,即降低手的高度。讲述完以上原理之后,咱们在回过头来看看&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 50% 再充电和用到 10% 再充电&的情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指&10% 下的静置衰减速度要慢于 50%&。
对于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情景来说,当他面临 &我是让手机电池处于 50% 电量状态,还是 10% 的电量状态&的抉择时,通常是处于以下几种情况:
Case 1: &我现在手机电量 50%,虽然充电线就在旁边,我还是决定用到 10% 再去充电&。&&这相当于增加了循环衰减,而去减少静置衰减,是得不偿失的。虽然说,从 50% 往 10% 的往下撸放电是不衰减的,但放了的电肯定是要再充电撸回来的啊,是跑不掉的。
Case 2: "我现在手机电量 10%,但暂时不充电,准备等出门前 2 小时再充电到 50% 或 100%" && 这种策略,在不增加循环衰减的速度下,的确是减少了静置衰减,会优化电池寿命。这种情况我在原回答的&最优&策略中也提到了。这种&最优&策略的实施依赖于&智能充电器&,而为了保护成本只有几十元的手机电池,去增加一个智能充电器,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在市场上也是消费者不喜欢的。因此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Case 3: &我现在手机电量是 100%,今天计划用电 10%。我准备一口气用到 10%,而不是先用到 55% 充电,再用到 55%& &&诚然,&一口气用到 10%&的策略,是比&先用到 55% 充电,再用到 55%&要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的代价就是放弃了中途充电的机会,而增加了把电用光的风险。这种策略的先决条件是&我 100% 确定今天我只用 90% 的电,而不会更多&。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Range anxiety),这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因素。对于普通手机消费者来说,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以上回答也许并不是无懈可击,不过就能够提出此问题的研究者来说,已经足以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了。因此:
本答案最前面直接给出的结论是不变的。
后面只要不是非常致命的质疑,我就不详述回答了&&那就违背了传播知识的本意。手机电池真的是一枚定时炸弹吗?没那么简单
[摘要]手机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电子设备,但让人担忧的是,就是这件和我们形影不离的物品却存在着爆炸的风险。
腾讯数码讯(Eskimo)三星Galaxy Note 7电池易引发爆炸的问题如今仍在持续发酵。在短短一周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多起类似事件的报道:一名用户的Note 7在酒店爆炸并造成1400美元的财物破坏,另一名用户的手机甚至把整辆车都点燃了。而近日,又有一部Note 7在一名6岁男孩的手中爆炸。手机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电子设备,但让人担忧的是,就是这件和我们形影不离的物品却存在着爆炸的风险。手机爆炸并致使用户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些意外事件当中,引起手机保证的罪魁祸首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电池。但在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引发爆炸的原因之后你会发现,只要使用得当,手机电池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危险。
正在加载...
电池是这样工作的想要知道电池为什么会爆炸,我们需要搞清楚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都拥有正负两极,它们正好位于完全相对的两端。其中负极(阴极)负责存放带正电的离子,这里充满了锂离子,也就是存储“燃料”的地方。与之相对的是正极(阳极),用于存放带负电的离子。在充电过程当中,锂离子会从负极移动到正极。而当电池工作时,锂离子会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电池的两极之间是一种名叫电解液的化学物质,它的作用是帮助离子在两极之间穿梭。那么电池为什么会爆炸呢?实际上,虽然离子需要在两极之间移动才能工作,但电池的两极本身是绝对不应该接触彼此的,因为这样会把能量重新导向电解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电池厂商会在两极之间放置隔膜。三星Galaxy Note 7的问题就是隔膜缺陷所导致的两极接触。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电池里所有的能量都会涌向中间的电解液而非两极。而电解液本身就不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质,当承受太多能量时——不管是因为两极相接触还是外部温度过高——它们就会大量发热,与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并产生气体,然后产生更多热量。随着该化学反应的反复发生,气体就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释放热量,这个不可控的正反馈过程被称作“热失控”,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的罪魁祸首就是它。在化学过程当中,热失控指的是放热反应失去控制而导致温度升高,这也经常会引发爆炸。热失控实际上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在许多物理/化学过程当中都时有发生。电池技术的瓶颈在哪里如今的绝大多数电子设备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汽车、可穿戴设备和蓝牙音箱——这是因为锂是密度最低的金属元素,这也就意味着,厂商可以用它赋予电池相当高的容量。锂电池之所以能够如此普及,是因为它拥有如下几个优点:1.更小更轻2.能量密度高3.自放电率低4.无或低记忆效应5.充电速度快6.开路电压高7.寿命长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虽然锂电池拥有如上这许多优点,它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缺点,它们包括:1.成本高2.对高温更敏感3.老化快4.深放电5.安全(爆炸起火)隐患其实,在手机电池爆炸这类事件当中,厂商都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因为他们太急于推动电池技术的极限,或是没能确保自己的产品不会发生爆炸。由于手机屏幕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强,它们自然也需要更多的电能,但绝大多数用户并不愿意在续航或充电时间上做出妥协。电池如今已经成为拖累电子设备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它的进步角度已经跟不上其他的电子元件,这也就是为什么厂商基于推动其技术极限的原因。在去年,三星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可延长电池续航的新型锂电池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了硅作为电池的正极,和目前锂电池常用的石墨正极相比,这种材料能够进一步扩充电池容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设法解决了硅在充放电时出现的体积变化。在实验室当中,三星的研究者制作出了容量密度比普通电池大1.5-1.8倍的新型电池。在去年,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在锂空气电池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这种新型电池的重量和成本仅是目前锂电池的1/5,但容量却提升了5倍。除了扩大电池容量之外,提高充电时间也是解决续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以色列一家名叫StoreDot的技术公司就在今年展示了自己的快速充电技术。在不改变现有锂电池的前提下,这些技术可在30秒之内将一块电量耗尽的电池充满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技术都仍处于探索阶段,远未达到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子设备恐怕依然会被现有的电池技术水平所限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除了隔膜撕裂之外,造成锂电池产生热失控现象的原因还有不少,比如环境温度超过60摄氏度,反复过度充电,以及私自改装设备外壳等等。其实中,过度充电就像是给桶里装太多的水,不过水流多慢,桶里的水总是会溢出。对于电池而言,过度充电会在过多锂离子涌向正极时发生。但别担心,整晚给手机充电并不会造成电池过度充电,因为大多数电池都拥有避免该现象发生的自动保护机制。而如果发生过度充电,那就是厂商的保护机制没做好。此外,充电速度太快同样存在隐患。快速充电技术会向电池输送太多的能量,而如果充电器和电池不兼容,就容易发生短路。但只要你使用的是原装充电器,那这种情况就不大可能会发生。引发电池故障的最后一个常见原因同样在于厂商,那就是通过增加电压来扩充电池容量。电压可以被看作是瀑布的高度,而电流就像是水流——电压越高,电池里的能量也就越多。厂商可以通过添加镍等化学元素来增加电压,但电压的升高同时也增加了电解液起火的风险。归根结底,手机电池起火的主要原因是厂商没能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当中进行严格的安全把控。但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自己的手机发生爆炸起火的意外呢?其实很简单:1.避免把手机置于高温环境2.坚持使用原装充电器3.不要故意破坏手机和电池4.拒绝使用山寨电池(如果手机支持替换电池的话)只要做到上面几点,符合安全标准的手机就不会在我们的手中成为定时炸弹。备忘录:近期手机爆炸事件回顾自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以来,电池爆炸的事件就时有发生。不管是诺基亚、三星还是苹果,旗下的手机产品都曾发生过类似的爆炸事件。就在三星因为Galaxy Note 7的爆炸问题而焦头烂额时,一名用户因为自己的Galaxy S7 edge在口袋中起火而将其告上法庭。据该用户描述,自己当时正在上班,而口袋中的手机“毫无预警”地开始震动并冒烟。当他伸手去拿手机时,自己的右手也被烫伤。在今年8月份,悉尼一名36岁的自行车手就因为摔倒压迫到随身携带的iPhone而引发其爆炸,这也造成该男子大腿三级烧伤。在2010年,美国德州一名男子声称自己新买的摩托罗拉Droid 2在他打电话期间于于耳边爆炸。爆炸致使该男子左耳被缝4针,但索性没有对他的听力造成任何影响。不过由此产生4000美元医药费让他难以负担。小结综上所述,手机内部的电池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危险,只要正确使用就不会发生意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现有电池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彻底消除让用户受伤的可能性,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长时间地使用电子设备。
[责任编辑:yangzhao]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电板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