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

2013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专​用​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有效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的方法 技能,有效教学方法读书心得,有效教学方法 鲍里奇,教学方法的选择,浅谈有效教学的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有效选择教学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
    访问次数:3391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通过课程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非常关键、又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兴未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培养目标的重新厘定、与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着重阐述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才培养过程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课程的实施)。
1.确定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非常强调根据社会对人才品质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这是正确的。在过去,高校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种固定职业的人,主要关注传授给学生在以后从事这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目前情况上看,就业过程中“专业不对口”已经成为常态,学生毕业后应能从事不同的职业,高校要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职业转换的需要。如果仔细研究雇主们、就业指导机构和研究者对毕业生的建议,会发现他们期望毕业生具备以下品质:灵活性;能够并愿意革新,具有创造性;能够应付不确定性;对终身学习感兴趣并为此做准备;具备社会意识和交往技能;能与团队一起工作;愿意承担责任;能理解不同的文化,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做准备;掌握多种涉及不同学科的一般技能;掌握构成各种专业技巧的基础知识,比如在新技术方面。
要将毕业生应具有的品质转化为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适当的取舍、合并、分解和重新表述,以达到含义明确、表述清晰。
2.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确定了培养目标,下一个步骤是寻找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设置课程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此,要将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具体化,落实为课程目标。
  首先需要全面理解课程的内涵。课程不仅包括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而且包括为实现培养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等全部内容。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进行全面规划,包括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学科课程和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完成的其他课程。课程类型的选择要符合培养目标,比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交往技能、领导才能,最有效的课程形式可能不是学科课程,而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各种活动课程。
  课程编制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编制(课程设置)和具体课程的编制(课程标准)。前者主要解决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课程计划),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每门课程的大纲)。两个方面都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课程目标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3.课程的实施:教学
  课程实施的途径包括教学,也包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校园风气,但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非常正确的。教学质量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工作是学校最重要的日常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永恒话题。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招收更优秀的学生、编制好课程、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设良好教风和学风等方面入手。
  二、教学方法改革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综合工程,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三个方面。厘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项改革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机会取得成功,确立的目标不正确则会偏离改革的基本方向;不将培养目标落实为课程,就缺少实现目标的途径;而课程编制不合理,也无法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但培养目标的厘定和根据课程目标编制课程,依然只是规划,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质量是学校最应关注的问题,我们将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显然,教学质量不是一个单纯的标量,而是一个矢量。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相对于一定培养目标而言的。就像一个矢量可以分解为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一样,我们也可以将教学质量分解为程度和方向两个因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把《论语》背得很熟,是教学质量的表现;学生牢固地掌握和深刻地理解了专业知识,是教学质量的表现;学生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也是教学质量的表现。以上三种情况,从教学质量“程度”这个因素看,都是好的,但是,显然它们指向不同的方向。我们如何比较以上三者哪一个质量高呢?当然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如果方向不对,教学质量在“程度”上做得越好,可能离人才培养目标越是遥远,所做的工作不仅白费,而且可能与正确的道路背道而驰。
  一般来说,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努力程度和教学艺术,学校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是影响教学质量中“程度”的主要因素。改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健全高校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中“程度”因素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应能形成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并能提高其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按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比之下,影响教学质量中的“方向”因素,更为复杂一些。
  课程是影响教学质量“方向”的首要因素。如果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编制的课程就不能仅仅是背《论语》,也不能仅仅是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有赖于编制和实施相应的课程。
  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尽管教师教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决定学生学的方法,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指导的,所以,我们主要关注教师教的方法。
  教师教的方法,包括教师组织、呈现课程中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处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等。教学方法涉及教学过程所有重要环节,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到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等。
  只有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才是合适的教学方法;反过来,只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如果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人,熟背《大学》、《论语》、《道德经》或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如果教育目标强调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课堂讲授或许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完全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更强调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就应该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过于关注实现一些直接目标,像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以及学校能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等,殊不知如果实现这些直接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不恰当,在实现这些直接目标的同时,离教育的根本目标会渐行渐远。比如,大学英语教学专注于对学生四、六级考试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四、六级考试成绩,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却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学校顺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准备评估过程和评估过程中的一些不适当做法对学生和教师产生了不良影响,也是严重背离评估的初衷和学校的根本职责的。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实现新的培养目标,需要有与新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课程和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尤其是教师教的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三、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长期以来,一些观念在我国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头脑中根深蒂固,比如,完成一门课程,应该使学生完整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学生完整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的最有效途径,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闭卷考试是考核学生最有效的方式,考试题目要有标准答案。这些观念对教学实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高校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考核方式单一,考试成为检查学生对教材中知识掌握程度的途径。这不仅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直接障碍,而且使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当学校试图通过减少各专业课程计划总学分和课堂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时候,往往受到专业负责人和任课教师的抵制,理由是减少课程计划总学分和课堂教学学时数,将使一些课程不能列入课程计划,而列入课程计划的内容也无法完成所有课程内容的讲解。
  以上观念和做法显然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不相适应,改变这些观念和做法,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工作,也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尽管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甚至教育学专家,都非常强调系统知识的重要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和技巧也需要学习和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专注于系统知识的讲授。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寻找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把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不能只向他们讲授自然科学方法论,更应该让他们亲自参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让他们完整地经历从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提出研究假设、搜集和处理资料、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哪怕是亲自参加一些很小、很简单的课题研究,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迁移到其他课题的研究中。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指导他们就当前的社会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激发和培养的,教师的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掌握;给学生充足量的课外作业,包括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讲授知识的练习,也包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扩展学习的作业;要求学生使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阅读重要著作开展讨论,写出读书笔记,也可以实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应该与学生的课外学习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让学生独立思考,就需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探索不同的做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教学中适当地采用学生讨论的方法,鼓励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尊重学生的新观点,将原来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变成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论坛;课程考核采用开放式问题,不提供标准答案: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做法。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正在发生变化。但是,相比基础教育,这种转变要慢很多,这与高校对教师学术水平的关注超过了对其教学方法的关注有关。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非常关键、又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高校综合采用措施,包括完善教学和科研管理,改革教师考核和分配制度等,共同推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马凤岐 汕头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伟廉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3期
北京师范大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思考了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设计出一系列大教育观课程,有效地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机整合部门合力并辅以弹性教学管理,系统实践了一系列既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当前,国家对研究型大学赋予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对高水平师范大学赋予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任务。作为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肩负着双重使命。
经过跨世纪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多项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如何整合已有成果,将理念层面的改革思想、局部的试点方案在全校甚或更大范围成功推广,这也是摆在北京师范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实践命题。
  通过承担一系列重大的教育理论与教改实践课题研究,特别是对大学生就读经验的实证研究,北师大梳理出若干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和支撑体系:课程理念、学科交叉、学生个性选择等问题;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的获取、整合、共享等。同时,也发现了众多问题中的瓶颈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系统集成度较差,对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管理条块分割、教学工作系统不协调,以及教学体系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教学设计不配套等系统层面的问题。在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特点的基础上还归纳出了大学生学习动因、主体意识、学习策略、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模式等基本规律,认为大学教育对学生终身学习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是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显课程之外的潜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更加深远,教学质量的校际差异核心在于课程以外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
  因此,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涉及到思想理论、方案整体优化和制度系统保障等诸多方面,要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入到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制度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当中。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
深入探索创新型人才要素、课程设置理念、学习与教学模式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科学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传授学生广博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培养学生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应该是基于研究的教学,名师、实验室、科研任务和学术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要在学科综合和高学术水平的平台上,以一流的学科和师资、优势的科研资源、先进的管理、探究式的教学、浓郁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校园文化,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系统分析在国际竞争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下的国家战略需求、高教使命、学校定位、学生需求的关系特点,通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国内外经验调研、多学科专家参与和若干教改实验班的实践,北师大构思了一套以教育思想、多元模式、大课程观、师生互动及质量保障等为核心要素和以名师、实验室、科研任务、国际化和特色软资源等为支撑条件的创新人才培养总体框架。
培养方案中,针对开放式国际竞争态势和学生自主选择特点,构建了建立在宽厚通识教育平台之上的“开”字形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框架(图1):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形成两条培养主线――由学科方向课程模块构成的学科型培养方案、由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构成的教师教育型培养方案,分别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学科型人才的需求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国内外、校内外学习资源互通,两条主线的学习内容通过专业二次选择、主辅修、模块互选、校际交换培养等方式相互沟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养通道,实现了两类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互动,培养了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选择的两类创新型人才。
其中,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识―学科―专业教育三位一体。一、二年级以综合基础课程为主,旨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二、三年级逐渐引入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三、四年级主要开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做好走向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衔接准备。尽管大学教育各阶段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重点,但科研与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和个性化选择却是贯穿始终的。目前,体现研究型大学重要指标的全校考研与出国率已经过半,毕业生就业率高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教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宽厚的综合基础和学科基础课程之上,通过“4+X”模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教师教育体系:既可以在本科阶段,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和相关专业双学位课程的修读,或直接修读免费师范教育课程组,获取相应学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完成“4+0”模式的教师培养;也可以通过传统的“4+3”模式获得教育学硕士,走向教师职业;还可以通过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试点实践六年并取得良好社会声誉的“4+2”本硕贯通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模式,成为职业教师。该人才培养体系在年期间,已使40.77%的非师范生通过修读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或通过辅修―双学位获得教师资格认证;33%的学生通过4+2教师教育模式和4+0师范生培养模式走上基础教育岗位。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这套开放、多元的“开”字形人才培养体系,既遵循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又更好地肩负起高水平师范大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特有使命;既有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中的创新,又有教师教育理论建设与改革实践中的重点突破;既体现了学校自身发展定位、切合了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的要求,也充分发挥了学校优势和特色、有效服务了实施免费师范教育的国家战略任务,从而对国内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及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均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与实践
  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载体是课程。传统课程教学偏重课堂教学和课内经验,学科交叉融合不足,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影响学生将知识有效发展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观既要强调强化基础课程,还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更要注重开发全方位、立体化和全程式的参与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以大教育观为引导,以潜课程丰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强调让学生在学得系统的课内知识的同时具备丰富的课外经验,潜课程与显课程并重建设,整体设计课内―课外教学计划,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建成一批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在公共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中,基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认识,学校认真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将德智体美教育融于大学生四年的生活之中,实施四年不断线的思品、艺术、体育、外语、信息技术等教育,以“做中学”的思想设计“课内―课外”、“书本―实践”、“课堂―生活”有机结合的课程。代表性的创新课程出现在课内外衔接的俱乐部课程之中。
在学科和专业课程建设中,通过鼓励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使之有机沟通,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优质教学资源,开设多种学科导引课程、科研渗透课程、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等,并设立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研,在实践中体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情感,促进学生在参与中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学校已经有效地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一方面将学校丰富的学科、科研、名师、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等资源转化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培养平台,实现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广泛参与科研,养成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意志、情感。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制度建设
  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工作的系统不协调问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处)与相关部门(如人事、财经、科研、资产管理等部门)沟通不足、教改政策不配套,难以确保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教学系统内部,宏观―中观―微观的教学设计不配套,管理刚性化,师生在教与学中的互动角色体现不明。这就使得很多教改的好思路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或在局部试点,难以在全校甚或更大范围推行。
  北京师范大学以系统整合思想为指导,集全校之神、汇全校之力,各部门围绕教学改革与建设系统地建章立制,形成优质教育的系统合力。在研制课程改革方案的同时,以一把手工程统筹协调学校各方力量,合力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资源、制度、政策和环境。出台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内容、实验室开放、加大教学投入等制度,系列配套课程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教学质量监控等制度措施。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得到了加强,有效地解决了高校普遍存在的校内管理条块分割、系统不配套等问题。
  本世纪以来,为使教学管理主动适应教学建设与改革,学校先后出台了若干教学管理制度。
  1.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制度建设,加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选择,激励创新。包括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流培养制度、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公共课分层教学方案、专业二次选择条例、主辅修制度、弹性学习年限、小学期排课制度、实践周、跨校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制度等,推进学生个性化弹性学习。
  2.调动教学双主体积极性的制度建设,充分体现教授治学、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教育与学习、教学与科研等关系中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教学互动、学研互动。包括制度化的教改立项制度、导师制和导生制(高年级优秀学生为新生导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制度(明确规定实验室负有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责任)、教师教学奖励制度(与教师考核与职称评定条例密切关联)、大学生科研立项与科研学分制度(与推荐免试研究生联系)等,各种优势资源不断向教学转化,营造和谐互动的创新文化。
  3.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发展和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教学投入机制、奖励机制、质量监控机制等,实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与助教过程制度、课程责任书制度、公共课程建设委员会、教学团队建设、学生评教、学生选教师制度等,保障了课程质量和学生的选择。
  以北京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责任书》制度为例。在上课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要求教师研读《在课程中加强学生基本素养培养的建议》、《改进大学本科教与学过程的建议》和《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的建议》三份指导性文件,并填写《本科课程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职责。引导教师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加强对学生基本素养培养,注重教与学两个主体的全过程参与,鼓励教师对学生实施全程性、多元性学习评价。该制度由教务处和人事处共同出台。《本科课程责任书》的内容和执行情况是教师教学评估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
系统整合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刚性到弹性的转变、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引导的转变。形成了个性与多元相融合,弹性与开放相适应的新局面,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积极性,确保学生的选择空间和培养质量。
[论文所及成果获2009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葛岳静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1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