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普特SSD的请进.看下我如何看硬盘是不是ssd被坑了

科普特大法好,直播安装SSD_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60,580贴子:
科普特大法好,直播安装SSD收藏
刘翔镇楼怕不怕
显卡排行榜,就上京东!电脑/配件/外设/网络/游戏/办公/文具,都被我们承包啦!显卡排行榜,京东电脑办公正品低价+闪电配送+优质商品!
给我们科普特大这个大法好?
科普特大法好
流翔 直接叫拉肚电商得了 ladu
特大大法好谢科普
大家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科普特是shen me gui?
技嘉独立显卡报价「苏宁易购」城惠玩,大牌优惠领不停!低价狂欢购,嗨购11天!技嘉独立显卡报价「苏宁易购」,货到付款,百城半日达.
妈蛋,为毛把硬盘下了还是现实无法安装,难道6块钱的盗版WIN7也有假的
硬盘已拆,这。。。
应该先格式化…不然不识别
还好LZ有神器GHOST,哈哈
尼玛,GHOST把系统覆盖原来的机械盘里去了,我擦,我的C盘没了
有你这个装法的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向大家求助 科普特固态硬盘的问题_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60,580贴子:
向大家求助 科普特固态硬盘的问题收藏
一个月前某东入手的科普特m6pro128g做win7系统盘 今天用时突然停电 来电后开机发现进不了系统 BIOS检测到硬盘信息 开机就出现一大堆英文 意思是检测不到硬盘 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evice or insert boot media in selected boot device and press a key 可是BIOS能看到硬盘信息 我放入win7安装盘想修复结婚无用后 试了试重装系统看硬盘是否能找到 结果找是找到了 但m6pro的分区显示的是磁盘0未分配空间 总计大小 119.2g 可用大小119.2g
请教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呀 怎么系统盘就没了。。。还有这算是掉盘吗?有办法补救吗???听说的30分钟大法可行吗??? 还有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换货了?向大家求助。知情人请告知下嘛 感激不尽了!
显卡排名,京东低价来袭!电脑配件,品类齐全,性能优越,抢购上京东!京东品类全,折扣狠,送货更快,享受愉快购物就上JD.com!
被格式化了吧
这是掉盘吗?
求助啊请别沉
大晚上的出这事 真恼火啊
换硬盘保平安
据我所知无解
虽说同情楼主,不过喜闻乐见浦科特
这就是ssd的缺点不过有黄豆ssd 例如希捷专业版就有断电保护。你倒霉遇到了
新建分区,重装系统试试
喜闻乐见浦科特
走Rma吧。。迟早要挂的,,
傻。第一次出你再重启几下就没了
点亮12星座印记,
这就是掉盘
用pe修复分区表看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转载《科普贴:关于SSD固态硬盘寿命的谣言》极限测试tlc寿命_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转载《科普贴:关于SSD固态硬盘寿命的谣言》极限测试tlc寿命收藏
首先感谢固态硬盘吧对我的帮助,不是精华不发又是1张转载精华帖来了.本帖转载自电脑吧.@好ID都让狗使了@好ID都让狗使了
SSD(Solid State Disk)泛指使用NAND Flash组成的固态硬盘,其特别之处在于没有机械结构,利用传统的NAND Flash特性,以区块写入和抹除的方式作读写的功能,因此在读写的效率上,非常依赖读写技术上的设计,与目前的传统硬盘相较,具有低耗电、耐震、稳定性高、耐低温等优点。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拥有以下优点:  1. 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 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根据相关测试:两台电脑在同样配置的电脑下,搭载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两者几乎有将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因此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 无噪音。因为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装有风扇,因此仍会产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7.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但这一优势随容量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256GB,固态硬盘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盘轻。[1][2][3]  固态存储技术(简称为SSD),一般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基于闪存的SSD,采用FLASH MEMORY 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我们通常比较常见的SSD,象我们经常使用的U盘,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存储器及另外一些ATA、SCSI、FC接口的Flash Disk,统称为闪存盘;SSD的另一种是DDRRAM Base SSD,采用DDRRAM作为存储介质、仿效传统磁盘驱动器的设计、可被各种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服务器或存储网络的存储设备,可分为SSD驱动器和SSD盘阵列二大块,是一种真正高性能的存储,而且它的使用寿命非常长,几乎包含所有闪存盘所拥有的优点或它所欠缺的部分,美中不足的它却需要电源保护数据安全。  基于FLASH 的SSD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所以闪存盘的容量一般都非常小,上G的已经算大了,目前最大的有64G的Flash Disk。适合于个人PC用户使用,但应用到企业的存储系统就无能为力了。采用FLASH内存的SSD具备相当高的数据安全性,并且在噪音、便携性等方面都有硬盘所无法媲美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金融、电信、电子商务等部门中都有广泛的使用。  而DDRRAM Base SSD相对普通HDD硬盘的最显著优势就是速度,例如一个每分钟15000转的硬盘转一圈需要200毫秒的时间,而在SSD上由于是数据是存放在半导体内存上,能够在低于一毫秒的时间内对任意位置的存储单元完成I/O(输入/输出)操作,因此在对许多应用程序来说最为关键的I/O性能指标——IOPs(即每秒多少次IO动作)上,SSD可以达到硬盘的50~800倍。缺点就是容量小,依然不便宜,还没完全普及。(先来点没营养的废话.)
有很多童鞋对固态硬盘不了解,各种传言都有,最可笑的是一种说法,机械硬盘的寿命比固态硬盘寿命长,,,下边有个测试,,是针对最有争议性的TLC 三星840 120G的测试,,,,某个论坛有位童鞋贡献了二个多月实测,疯狂地写入,,测出了寿命最短的840硬盘的极限,,,,如果TLC是1000PE的话,按照目前的速度,大概在20天左右应该能跑完,加上一些多余的寿命,估计要在一个月左右,所以本帖大约每日更新一次当天的情况,直到跑挂为止所有图片,可以点击查看大图第一天: 10:21:12 硬盘使用时间45,测试已持续0小时测试之前用AS SSD测试了一下,TLC在读取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写入速度就惨了点,无论是持续读写,还是4K都不怎么样,Crystal Disk Info显示的,之前已经用了249GB,2个PE,WLC剩余99第二天: 11:26:57 硬盘使用时间70,测试已持续25小时已经写入了6.62TB,已写入55PE,WLC剩余95,下降4第三天: 10:45:44 硬盘使用时间94,测试已持续49小时已经写入了12.56TB,已写入105PE,WLC剩余91,下降4第四天: 10:29:23 硬盘使用时间117,测试已持续72小时已经写入了18.30TB,已写入153PE,WLC剩余87,下降4第五天: 10:29:23 硬盘使用时间142,测试已持续97小时已经写入了24.37TB,已写入204PE,WLC剩余83,下降4第六天: 11:09:45 硬盘使用时间166,测试已持续121小时已经写入了30.26TB,已写入253PE,WLC剩余79,下降4第七天: 09:25:12 硬盘使用时间188,测试已持续143小时已经写入了35.78TB,已写入300PE,WLC剩余75,下降4第八天: 09:25:12 硬盘使用时间212,测试已持续167小时已经写入了41.74TB,已写入350PE,WLC剩余71,下降4第九天: 10:25:12 硬盘使用时间238,测试已持续193小时已经写入了47.87TB,已写入401PE,WLC剩余66,下降5第十天: 10:44:30 硬盘使用时间261,测试已持续216小时已经写入了53.51TB,已写入449PE,WLC剩余62,下降4
第十一天: 硬盘使用时间285,测试已持续240小时(截图时没有注意,IE网页卡死了,时间没有走,不过可以通过通电时间判断大概时间)已经写入了59.35TB,已写入498PE,WLC剩余58,下降4第十二天: 硬盘使用时间310,测试已持续265小时(截图时没有注意,IE网页卡死了,时间没有走,不过可以通过通电时间判断大概时间)已经写入了65.19 TB,已写入548PE,WLC剩余54,下降4第十三天: 硬盘使用时间334,测试已持续289小时(截图时没有注意,IE网页卡死了,时间没有走,不过可以通过通电时间判断大概时间)已经写入了71.02 TB,已写入597PE,WLC剩余50,下降4第十四天: 09:24:44 硬盘使用时间356,测试已持续311小时已经写入了76.21 TB,已写入641PE,WLC剩余47,下降3第十五天: 10:51:23 硬盘使用时间381,测试已持续336小时已经写入了82.33 TB,已写入692PE,WLC剩余42,下降5第十六天: 8:24:53 硬盘使用时间403,测试已持续358小时已经写入了87.55 TB,已写入736PE,WLC剩余39,下降3第十七天: 硬盘使用时间428,测试已持续383小时已经写入了93.57 TB,已写入786PE,WLC剩余35,下降4第十七天: 硬盘使用时间454,测试已持续409小时已经写入了99.48 TB,已写入836PE,WLC剩余31,下降4第十八天: 11:43:17 硬盘使用时间478,测试已持续433小时已经写入了105.07 TB,已写入883PE,WLC剩余27,下降4休息,停止测试第十九天:(根据网友回复的建议,改用IOMETER随机写入,之后两个软件轮流测试) 16:48:33 硬盘使用时间486,测试已持续441小时已经写入了105.83 TB,已写入897PE,WLC剩余25,下降2
从第二十五天开始使用备用的寿命第二十五天: 13:44:44 硬盘使用时间627,测试已持续582小时已经写入了153.96 TB,已写入1289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第二十六天: 11:04:05 硬盘使用时间648,测试已持续603小时已经写入了162.91 TB,已写入1363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4月17日停测,休息一日第二十七天: 14:16:25 硬盘使用时间675,测试已持续630小时已经写入了170.10 TB,已写入1423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第二十八天: 11:27:55 硬盘使用时间696,测试已持续651小时已经写入了175.12 TB,已写入1465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第二十九天: 11:54:28 硬盘使用时间720,测试已持续675小时已经写入了180.85 TB,已写入1512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第三十天: 10:12:52 硬盘使用时间743,测试已持续698小时已经写入了186.10 TB,已写入1556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第六十九天: 15:40:40硬盘使用时间1713,测试已持续1668小时已经写入了401.26 TB,已写入3361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第七十天: 14:59:47硬盘使用时间1736,测试已持续1691小时已经写入了406.68 TB,已写入3406PE,WLC剩余1(无法预测下降,到1后数值不再下降,现在损耗的是备用的寿命) 已跑挂: 16:37:18,提示已经无法找到硬盘,重启后发现硬盘,但是在计算机中,840的E盘,过了一会又消失了,然后就再也没回来~反复重启多次,并进入PE等工具查看,硬盘已经无法识别了测试共持续1692小时写入406.68 TB3409PE
没有任何厂商公开谈论过TLC闪存的可靠程度,只能猜测编程/擦写循环(P/E)次数大概是次(20/25nm MLC大约是3000次),而且三星不像Intel那样会告诉你具体的闪存写入量,再加上写入放大的缘故,根本无从得知写入了多少数据。不过还是有个变通方法:写入队列深度1的不可压缩128KB持续数据,分别计算每次测试的损耗均衡计数(WLC,类似Intel MWC媒体损耗指示器)。如果知道了平均写入速度和持续时间,就可以大致算出写入了多少数据。另一方面,大尺寸数据是连续写入的,不存在碎片,所以写入放大系数非常接近1x。使用一块三星840 250GB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数据写入总量:92623GB- WLC消耗量:34- 估算P/E总数:1064次- 估算可写入总量:272420GB也就是说,TLC NAND闪存的确只有大约1000次编程/擦写循环,250GB的终生数据写入量也就在270TB左右。当然了,WLC走到零之后,三星840依然有机会继续服役,最多再坚持个20-30%的时间,不过前提是它得和Intel MWI差不多。1000次的编程/擦写循环确实很可怜,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没有那么可怕。一般人平均每天的写入量很少能超过10GB,那么我们就假设是10GB,写入放大系数则假定为3,那么对于128GB、256GB MLC固态硬盘来说,总的寿命大约为35.0年、70.1年,同样容量的TLC硬盘则是11.7年、23.4年。即便是每天30GB,256GB TLC硬盘也能支撑7.8年,够用不?另外,所有的S.M.A.R.T.属性都是趋于保守的,因此即便WMI、WLC都走到了零,你的硬盘也不会立刻死去,比如著名玩家论坛XtremeSystem里有一块三星830 256GB,已经累计写入了接近6000TB,而WLC早在828TB的时候就变成零了,实际寿命达到了理论值的七倍多!
正常家用..就以TLC 120g 固态的来说用个十年左右不成问题更别提很多寿命更长MLC的SSD本文与吧友共勉之
一年前就看过了
前些日子 外国测试的840 250G
写到900T才坏的
结论假设每天写入10GB
写入放大系数则假定为3
128G TLC固态寿命=11.7年128G MLC固态寿命=35.0年---------------------------------256G TLC固态寿命=23.4年 256G MLC固态寿命=70.1年 =================================================假设每天写入30GB256G TLC固态寿命=7~8年
这个⋯一一一一
爱机镇楼,虽然个人喜欢闪迪x110 sata3和 闪迪高速至尊. 可是碰到了个二手evo没忍住700入了
好帖'!!!
关于寿命,这个老课题了,现在早不像开始那样一味反感。 除了寿命,tlc相对于mlc还是有先天不足的部分,mlc于slc也是一样。
寿命不担心了。现在期望的是,TLC赶紧降价啊。成本下降了,工艺提高了,那就促销降价啊。让固态普及啊。
请问楼主闪迪高速至尊128G和科普特M6S128G那个好点?
请问闪迪高速至尊128G和浦科特M6S128G那个好点?价格相差80元,闪迪高速至尊128G 399元,浦科特128Gm6s 479元,淘宝价格
楼主,怎么听着x 110比高速至尊要好啊,淘宝靠谱吗,硬盘坏了,好像入
谢谢楼主发了这么强悍的贴! 受益匪浅~~
连续写入量只是参考
这种测试完全没有意义
来学习下tlc和mlc的寿命问题!
我想说的是120g的msata买哪个好
怎么不测下最近略火的520我想看看号称5000次pe,如果挂了可以考验下传说中牛逼的保修
掉电保持测试不测有什么意义啊?你没看到旧数据放了几个月就开始掉速了吗?
只要主控固件好,一般来说用不到寿命完蛋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c盘是不是ss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