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与什么五个字

你能看出图中的五个汉字是什么吗?
今天是12月的第一天也是2016年最后一个月的开始,那么鬼鬼和大家玩个游戏吧~看看你们能不能看出下面这张图写的汉
字!这其实是几个汉字,看出来了么?给几个提示?1.五个字,中文2.站远一点看。3.用手指把眼尾往外拉而且要眯着眼睛看。怎么样,看出来了吗?发给好友试试有多少人可以看出来?!(后台回复“汉字”获取答案)这也是鬼鬼想对各位宝宝说的5个字哦~【坏笑脸】
【亲爱的】
每天一句心情话说与你听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早安晚安心语
号:wexinyu36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理由:
清晨, 伴你从睡梦中醒来; 夜深, 陪你安然入眠; 心语, 洗涤心灵。
美胸么么哒
信号:mx395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理由:
做女人就要挺美,女性丰胸世界,爱美女性最全面的丰胸保健知识及方法,让您的在人生舞台上挺胸而立,做时尚、自信、完美女人,好身材从胸开始.
娱乐小短片
微信号:duanpian36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理由:
搜罗精彩视频,乐事、囧事、雷人、热点,你们想看的,就是我们呈现的!
没有账号请
广告位空闲中...
官方讨论群:
迅雷VIP群:
Copyright (C) , ,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QQ:
Powered by简单游戏 快乐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 >> >>疯狂猜成语五个每&一个炭字答案是什么?
疯狂猜成语五个每&一个炭字答案是什么?
作者:huke
来源:安卓中文网
发布时间: 10:44:44
  问:疯狂猜成语五个每 一个碳字答案是什么?
  安卓中文网已经为大家更新了不少疯狂猜成语答案,小编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发现凡是一张图片上只要给出一个字但是没有其他提示的话这种成语是不好猜的,就比如今天有人问疯狂猜成语五个每 一个炭字答案是什么,说实话这疯狂猜成语五个每字还好猜,但是炭字答案却是想了半天,不过最终还是想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下。
  首先为大家揭晓的是疯狂猜成语五个每字答案。通过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发现这五个每字并不是一字排开,而是逐个向下的,小编在看看到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每况愈下”,对照这张图片还是解释的过去的,意思就是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接着就是疯狂猜成语一个炭字答案了。这道题可能对于大部分的朋友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使是看了答案以后也不一定能想明白,这个炭字答案就是“头重脚轻”,意思是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
&相关文章推荐:
             
  不知道小编带来的疯狂猜成语五个每 一个炭字答案有没有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在玩游戏时还有任何疑问的话可以来安卓中文网寻找答案,本站会及时为大家带来最新的疯狂猜成语相关答案。
(收藏本站)
了解HTC最新资讯了解三星最新资讯
你有遇到过玩游戏时切换出来查看攻略,不幸导致游戏崩溃的情况吗?下载,边玩游戏边用手机看攻略,轻松愉快,大家都在用。
关注安卓中文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安卓中文网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安卓中文网”或“anzhuozww”,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24小时热点五的同音字|五字读音wu,五字五笔输入为gghg,五字组词及带五字的成语有哪些
全新改版,
五wǔ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笔画数:4;部首:二;笔顺编号:1251
五的同音字
包含五字的成语
sān wǔ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3.谓十五岁。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
6.指三王五霸。
7.指三辰五星。
8.指三正五行。
9.指三才五常。
10.指三所五位。
11.指三田五脏。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G彼小星,三五在东。"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着其名也zhōn wǔ1.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jiǔ wǔ1.《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干》:"九五o飞龙在天o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言九五o阳气盛至于天o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o犹若圣人有龙德p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2.指帝王。èr wǔ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
2.指阴阳与五行。
3.指春秋时晋献公嬖人梁五与东关五。
4.两个五,即十。
5.方言。即二百五。犹言傻里傻气。wǔ dīng/zhēng1.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
2.泛指力士。wǔ qī1.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p三七p五七等。
2.约计数目之词。wǔ zhàng1.见"五丈原"。wǔ sān1.五帝三王。
2.五星三辰。
3.约计数目之词。犹言三五。wǔ chǒu1.五类。指士p农p商(行商)p工p贾(坐商)。wǔ shì1.家族世系相传的五代。父子相继为一世。wǔ sī1.五色丝。wǔ chéng1.亦作"五承"。
2.指禹的五位贤佐:益p稷p皋陶p垂p契。
3.泛指贤臣。wǔ liǎng1.谓两只配成一双。
2.犹言五匹。
3.五兵技巧。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5.亦作"五n"。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p风力。wǔ zhōng①五脏:经脉之道,五中所主。②借指内心:感发五中。wǔ yì1.谓父义p母慈p兄友p弟恭p子孝。wǔ lè/yuè1.五种乐器。指琴瑟p笙竽p鼓p钟p磬。
2.五种乐器。指鼓p钟p铎p磬p鼗。wǔ chéng/shèng1.佛教语。谓人乘p天乘p声闻乘p缘觉乘p菩萨乘(或云佛乘)。wǔ shì1.指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谓貌恭p言从p视明p听聪p思睿。
2.使国致富的五件事。
3.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因素。wǔ yún1.青p白p赤p黑p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
3.指皇帝所在地。
4.指云英p云珠p云母p云液p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
5.见"五云体"。wǔ wǔ1.《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
2.二十五。
3.以五为行列。
4.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wǔ jiāo1.五种非正道的交友。指势交p贿交p谈交p穷交p量交。wǔ jīng1.指唐代的中京长安p东京洛阳p西京凤翔p南京成都p北京太原。
2.指唐时渤海的上京龙泉府p中京显德府p东京龙原府p南京南海府p西京鸭渌府。
3.指辽的上京临潢府p东京辽阳府p中京大定府p南京析津府p西京大同府。
4.指金的上京会宁府p东京辽阳府p北京大定府p西京大同府p南京开封府。wǔ tíng1.古迹名。白苹亭p集芳亭p山光亭p朝霞亭p碧波亭的合称。故址在今浙江湖州市白苹洲。唐开成三年杨汉公为刺史时建。wǔ cāng1.五脏神。wǔ dài1.五个朝代。指黄帝p唐p虞p夏p殷。
2.五个朝代。指唐p虞p夏p商p周。
3.五个朝代。指夏p商p周p秦p汉。
4.五个朝代。唐称梁p陈p齐p周p隋为五代,是为前五代。
5.五个朝代。宋以后称后梁p后唐p后晋p后汉p后周为五代,是为后五代。wǔ yí1.古代五等爵的礼仪。
2.五等。wǔ rèn/rén1.以五种技能服劳役的刑徒。wǔ zhòng1.指司陡p司马p司空p司士p司寇五官的属吏。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p比丘尼p式叉摩那p沙弥p沙弥尼。
3.佛教语。"五"的旧译。wǔ huì/kuài1.谓五次会盟。
2.古代医家术语。百会p胸会p听会p气会p会的合称。
3.一种大船名。wǔ chuán/zhuàn1.谓传授至第五代弟子。wǔ lún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wǔ bó1.五个霸主。(1)指夏昆吾,殷大彭p豕韦p周齐桓公p晋文公。《庄子.大宗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疏:"五伯者,昆吾为夏伯,大彭p豕韦为殷伯,齐桓p晋文为周伯,合为五伯。"(2)指春秋齐桓公p晋文公p宋襄公p楚庄公p秦缪公。《吕氏春秋.当务》:"备说非六王五伯。"高诱注:"五伯,齐桓p晋文p宋襄p楚庄p秦缪也。"明沈采《千金记.定谋》:"五伯当年势迭兴,读书牛角戴锄行。"(3)指春秋齐桓公p晋文公p楚庄王p吴王阖闾p越王句践。《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wǔ wèi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p三p五p七p九;后者为偶数,二p四p六p八p十。
2.指岁p月p日p星p辰。
3.谓五行。
4.犹言五方。
5.指五方之神。
6.九五之位,指帝位。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p大夫p卿p公p辟五种等级。
9.指宋时童贯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wǔ zuǒ1.谓佐天行德的五星。wǔ tǐ/tī/bèn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p八分书p真书p行书p草书。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p行书p草书p隶书p篆书。
4.指四肢及头。wǔ zuò1.五教。wǔ shǐ1.唐宋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wǔ lì1.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wǔ gōng/gòng1.犹五祭。汉时指祀南郊p北郊p明堂p高祖庙p世祖庙。wǔ hóu/hòu1.公p侯p伯p子p男五等诸侯。参见"五侯九伯"。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汉成帝封其舅王谭平阿侯p王商成都侯p王立红阳侯p王根曲阳侯p王逢时高平侯。见《汉书.元后传》。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东汉大将军梁冀擅权,其子梁胤p叔父梁让及亲属梁淑p梁忠p梁戟皆封侯。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汉桓帝封宦者单超新丰侯p徐璜武原侯p左∩喜毯瞟p具瑗东武阳侯p唐衡汝阳侯。
5.泛指权贵豪门。wǔ zǔ1.五样祭品。wǔ bǎo1.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2.宋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3.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p保穿p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p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wǔ jùn1.晋薛兼p纪瞻p闵鸿p顾荣p贺循五人的合称。wǔ yuán1.古代一种纪年法。wǔ zhào1.古代一种占卜法。wǔ guāng1.五色光彩。
2.借指凤凰。wǔ gōng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p杜周p萧望之p冯奉世p史丹。《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李善注:"公,御史大夫p将军通称也。《汉书》曰:'张汤为御史大夫,徙杜陵;杜周为御史大夫,徙茂陵;萧望之为前将军,徙杜陵;冯奉世为右将军,徙杜陵;史丹为大将军,徙杜陵。'"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田`p张安世p朱博p平晏p韦赏。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李贤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p子敞p孙汤pwǔ guān1.指耳p目p口p鼻p身。wǔ bīng1.五种兵器。所指不一。
2.泛指各种兵器。
3.泛指军队。
4.指战争。
5."五兵尚书"的省称。详"五兵尚书"。wǔ diǎn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
3.泛指古代典籍。
4.指《诗》p《书》p《易》p《礼》p《春秋》五经。wǔ shòu1.五类动物。wǔ nèi/nà指五脏:五内俱伤。wǔ miǎn1.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p衮冕p冕p毳冕p冕。wǔ jūn1.古代军制。春秋时晋的上军p中军p下军p新上军p新下军。
2.古代军制。汉代前p后p中p左p右五营军队之称。
3.古代军制。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成祖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p左掖p右掖p左哨p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4.泛称朝廷的军队。wǔ liáng/liàng1.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p后凉p西凉p北凉p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后借指甘肃一带。wǔ fèng1.谓凤凰五至。古以凤凰至为祥瑞之征。
2.五只凤凰。
3.古代传说的五种神鸟。《乐纬.乐叶图征》谓为凤凰ph{p发明p焦明p幽昌。
4.即五凤城。
5.楼名。即五凤楼。wǔ fú1.土质较硬的下等土壤。wǔ chū1.犹五瓣。wǔ záo/zuò1.犹五情。指喜p怒p哀p乐p怨。wǔ rèn1.五种兵器。
2.泛指兵器。wǔ fēn/fèn1.犹言五成,一半。wǔ xíng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最初为墨(将墨涂于犯人刺刻后的面额部)、劓(割去犯人的鼻子)、刖(弄断犯人之足)、宫(割去男犯生殖器,闭塞女犯生殖器)、大辟(对死刑的通称)五种。隋代至清代改为笞、杖、徒、流、死五种。wǔ zé1.指衡量事物的五个标准。
2.谓帝王应恪守的五项法则。wǔ lì1.五种利益p好处。
2.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
3.汉方士栾大的称号。wǔ jiàn1.指春秋时越王元常使欧冶子所造的五把宝剑,其名为湛卢p纯钧p胜邪p鱼肠p巨阙。见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p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wǔ jù1.谓数道交错。wǔ piāo1.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wǔ lì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p精进力p念力p定力和慧力。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p通力p借识力p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p"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p声p香p味p触五尘。wǔ gōng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的总称。指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宗教功课,即念功(念诵“清真言”);拜功(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五的聚礼、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会礼);斋功(在莱麦丹月斋戒一月);课功(纳财赈济贫困的穆斯林);朝功(赴麦加朝觐)。wǔ jiā1.亦作"五茄"。
2.灌木,有刺或无刺。掌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核果球形。根皮和茎皮称五加皮,可入药。新叶亦可食用。因以五叶交加者为上品,故名。wǔ dòng1.五种军事行动。
2.谓五种情况。wǔ láo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p久卧p久坐p久立p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
2.中医学名词。指志劳p思劳p心劳p忧劳和疲劳。wǔ shì1.指书法中钩裹p钩努p衮笔p笔p奋笔五种笔势。wǔ huá/huà/huā1.五色仙花。
2.谓五色光华。
3.道教谓五方之气。wǔ nán/nā1.江南p湖南p岭南p海南和云南的合称。泛指南方。wǔ bó1.古代博戏的一种。用木或玉p石制成五子,掷子投采以分胜负。wǔ bǔ/bo1.据以占卜吉凶的五种龟甲裂纹。wǔ wèi1.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
2.指元右卫p左卫p中卫p前卫p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wǔ yìn1.见"五印度"。wǔ è1.指书籍被焚毁的五次厄运。即:秦始皇下令焚书,坟籍扫地皆尽,此为第一厄;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此为第二厄;汉献帝移都时,吏民扰乱,图书缣帛,皆取为帷囊,此为第三厄;刘曜p石勒覆灭京华,朝章国典,从而失坠,此为第四厄;周师入郢,梁萧绎悉焚典籍于外城,此为第五厄。见《隋书.牛弘传》。wǔ yuán1.关塞名。即汉五原郡之榆柳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
2.地名合称。在今陕西省。
3.地名合称。在今宁夏境内。
4.指唐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wǔ xiàn/xuán1.指汉代长安附近的长陵p安陵p阳陵p武陵p平陵五县。wǔ fǎn1.一九五二年,在我国各城市进行的反对行贿p反对偷税漏税p反对盗骗国家财产p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群众运动。wǔ shū1.指周公的五个弟弟。wǔ gǔ“五言古诗”的简称。见“五言诗”。wǔ tái/tāi1.唐高宗龙朔中尚书p门下p中书p秘书p御史五官署均以台名,合称"五台"。
2.见"五台山"。wǔ yè/xié1.指人参。
2.五个花瓣。
3.五代,五世。wǔ hào/háo1.指天子p诸侯p大夫p士p庶人五种称号。wǔ sī1.宋代对经略使p安抚使p节度使p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
2.宋代掌管皇室庄宅p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wǔ lì1.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wǔ jūn1.指魏晋时名士阮籍p嵇康p刘伶p阮咸p向秀。南朝宋颜延之因贬官永嘉太守,怨愤而作《五君咏》以自况。五君皆"竹林七贤"人物。"七贤"中惟山涛王戎二人显达,故延之弃而咏。wǔ tīng1.审察案情的五种方法。听,判断。wǔ wèi1.指酸p甜p苦p辣p咸五种味道。
2.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佛教以乳p酪p生酥p熟酥p醍醐五者比喻华严p阿含p方等p般若p法华涅盘五时之教。见《涅盘经》卷十四。wǔ mìng1.周代官爵分为九等,称九命。五命为子男。
2.五次命令。
3.谓古代帝王按五行相胜之理承受天命。wǔ hé/hè/huó/huò/hú1.土气和顺。谓气候暖和之时。
2.政治和谐的五种表现。
3.谓五味调和。wǔ pǐn1.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
2.五常。指仁p义p礼p智p信。
3.五等。古代功勋的五种名目。
4.五等。古代贝币的五个等级。
5.九品官阶的第五级。wǔ shàn1.古代射礼的五项要求。
2.谓咨p询p度p诹p谋。
3.五戒。wǔ yē1.中医谓气噎p忧噎p食噎p劳噎p思噎五种噎塞不通之病。wǔ qì1.五等爵朝聘的礼器。
2.五木。wǔ yī1.见"五噫歌"。wǔ tú1.指《五岳真形图》。《文选.鲍照》:"五图发金记,九钥隐丹经。"李善注引《抱朴子》:"余闻郑君言:'道书之重,莫尚于《三皇文》p《五岳真形图》也。'"一说为五种采芝法。刘良注:"采芝法有五,故云五图。出《太清金匮记》。"wǔ tǔ1.山林p川泽p丘陵p水边平地p低洼地等五种土地。
2.指青p赤p白p黑p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wǔ shèng1.五个圣人。指神农p尧p舜p禹p汤。
2.五个圣人。指唐高祖p太宗p高宗p中宗p睿宗。
3.旧时江南一带所奉之邪神。wǔ dì/de1.五种土地。
2.五种地形。wǔ qí/yín1.古代都城周围的五类地域:侯圻p甸圻p男圻p采圻p卫圻。wǔ jūn1.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
2.西汉末王莽新朝依托《周礼》古五均说o置五均官。wǔ fāng/fáng1.唐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宋初始废。wǔ chéng1.神仙的居所。
2.指京城。
3.指北京城内的中城p东城p南城p西城p北城。wǔ gé1.干硬的中等土壤。塥,土坚硬。wǔ xiàn/làn1.谓色黄而多空隙的中等土壤。wǔ rǎng1.润泽的上等土壤。
2.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地。wǔ shēng1.指宫p商p角p征p羽五音。
3.汉语字音的五种声调。即阴平p阳平p上p去p入。
4.病人的五种声音。中医借以诊察病情。即呼p笑p歌p哭(或为悲)和呻。wǔ xià1.古代郊庙乐曲《昭夏》《皇夏》《诚夏》《需夏》《肆夏》的合称。wǔ yè1.即五更。
2.指戊夜,即第五更。wǔ dà/dài/tài1.指太子p母弟p贵宠公子p公孙p累世正卿等五种人。
2.指知p武p工p商p农。
3.佛教称地p水p火p风之四大与空大为五大。wǔ tiān1.见"五天竺"。
2.天。古代谓天有皇天p昊天pF天p上天p苍天等五种别号,故称。
3.指五种天色。
4.五种中药的合称。wǔ nú1.唐苏五奴妻张少娘,善歌舞,有邀迎者,五奴辄随之前,人欲得其速醉,多劝以酒。五奴曰:"但多与我钱,虽吃?子亦醉,不烦酒也。"后因称鬻妻者为"五奴"。见唐崔令钦《教坊记》。宋元时又用以称龟奴。五,为乌龟之"乌"的借音。wǔ jiān1.五种邪恶行为。wǔ shǐ1.《春秋》纪事,始以元年p春p王p正月p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
2.指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wǔ xìng1.旧时术士按宫p商p角p征p羽将姓氏加以分类,称为"五姓"。
2.指梁p唐p晋p汉p周五代。
3.犹言百姓。wǔ zǐ1.夏太康昆弟五人。《楚辞.离骚》:"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集注:"五子为太康昆弟五人。"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一说为太康弟。游国恩《离骚纂义》引王引之曰:"五子,即五观也。"参见"五观"。
2.指宋代的周敦颐p程颢p程颐p张载p朱熹。
3.谓甲子p丙子p戊子p庚子p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间有五个子年,故称。
4.树名。wǔ zì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
2.晋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命中书郎虞松作表,再呈不可,意令松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景王曰:'不当尔耶?'松曰:'钟会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3.泛指表章。
4.指五言诗。wǔ xiào1.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wǔ jì1.即后梁p后唐p后晋p后汉p后周五代。
2.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wǔ xué1.西周大学,设东学p西学p南学p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p《汉书.贾谊传》。
2.指《乐》p《诗》p《书》p《礼》p《春秋》。wǔ shú1.见"五熟"。wǔ zōng1.古代宗法,继承始祖的后人为大宗;继承高祖p曾祖p祖p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为"五宗"。参阅汉班固《白虎通.宗族》。
2.犹言五世。谓高祖p曾祖p祖p父p己身五代。
3.同母者为一宗。五宗,谓一父五母所生之子女。
4.佛教宗派名。禅宗慧能一系的南宗所分化的五个宗派。即临济宗p沩仰宗p曹洞宗p云门宗p法眼宗。
5.指五岳。wǔ guān1.五行之宫。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2.分司天p地p神p民p类物的五种官职。
3.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4.泛指百官。
5.古代宫中女官名。
6.指五官中郎将。
7.司历之官。
8.人体五种器官。耳p目p鼻p口p形。或谓耳p目p鼻p口p心。
9.人体五种器官。中医学谓鼻p目p口p舌p耳。
10.人体五种器官。指眼p耳p鼻p喉p口。
11.人体五种器官。通常指耳p目p口p鼻p身;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wǔ shì1.古人明堂内设置的木室p火室p金室p水室p土室。wǔ jiā/gū/jie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周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时齐国管仲以五家为一轨。
2.指黄帝p高阳p高辛p唐尧p虞舜五帝。
3.指黄帝p颛顼p夏p殷p周五代的历法。
4.指传《春秋》的左氏p公羊氏p谷梁氏p邹氏p夹氏五人。
5.指治《春秋谷梁传》的尹更始p刘向p周庆p丁姓p王彦五人。
6.谓五行家。
7.指北周p北齐p南朝梁p南朝陈p隋五朝。
8.今文经学家指唐p虞p夏p殷p周五代。wǔ sù/xiǔ/xiù1.住了五夜。wǔ shè/yè/yì1.古代行射礼时的五种射法。wǔ jiāng/jiàng1.古代称北极星周围五个星座为五将。wǔ chén1.佛教谓色p声p香p味p触能污染真性,故称"五尘",亦曰"五境"。wǔ shàng1.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p尚冠p尚帐p尚衣p尚席。wǔ jiù1.五匝。
2.《孟子.告子下》:"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赵岐注:"伊尹为汤见贡于桀,不用,而归汤。汤复贡之,如是者五。思济民,冀得施行其道也。"五就,五次归于。后因以借指辛劳治国的贤臣。wǔ shī1.道教谓藏于五脏中的五种邪魅。wǔ chǐ/chě1.见"五尺之童"。
2.俗称牵引畜牲的绳索。
3.指床。wǔ jú1.唐代内侍省所辖的五个机构:掖廷p宫闱p奚官p内仆p内府。wǔ shǔ/zhǔ1.五服内的亲属。
2.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wǔ shān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p员峤p方壶p瀛洲p蓬莱。
2.五座山。指华山p首山p太室p泰山p东莱。
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p东岳泰山p西岳华山p南岳衡山p北岳恒山。
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p北山景德灵隐寺p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p宁波阿育王山骞憷漏p太白山天童景德寺。wǔ wù1.见"五J"。wǔ lǐng/líng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的总称。见“南岭”。wǔ yuè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通常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说南岳为霍山。wǔ jiào/qiáo1.犹言五岭,即大庾岭p骑田岭p都庞岭p萌渚岭p越城岭。wǔ fēng1.指五个手指。wǔ zhōu1.南朝时指北方的领土。wǔ bù1.《周礼》所指市肆交纳的五种税。即a布p布p廛布p质布p罚布。wǔ dì传说中的上古五位帝王。有四种说法:(1)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见《史记?五帝本纪》。(2)指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挚)、颛顼。见《礼记?月令》。(3)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见《书序》。(4)指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见《易?系辞下》。wǔ xí1.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p缫席p次席p蒲席p熊席。wǔ cháng①古代五种道德修养。(1)指仁、义、礼、智、信。(2)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wǔ fān1.西汉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的称号。wǔ xìng1.指东汉单超p徐璜p左々p唐衡p具瑗五佞臣。wǔ kù1.古代贮藏材料的五种仓库。
2.指车库p兵库p祭器库p乐库和宴器库。见《初学记》卷二四引汉蔡邕《月令章句》。wǔ miào1.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p祖p曾祖p高祖p始祖之庙。wǔ fǔ1.指周代的太府p玉府p内府p外府p膳府。
2.即明堂。
3.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
4.传说中的仙人居所。wǔ dù/duó1.五行。
2.五级度量单位p即分p寸p尺p丈p引。
3.中医称神p气p血p形p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p脏p肉p筋p俞。
4.五次。wǔ nòng/lòng1.见"五曲"。wǔ yǐn1.古乐调名。即宫引p商引p角引p征引p羽引。wǔ xián亦作“五L”。古代乐器名。wǔ xíng1.指头和四服。泛指身体。wǔ cǎi1.见"五采"。
2.瓷器釉彩名。于已烧成之白釉瓷器上涂画釉彩,再烧而成。此工艺始于宋元,完成于明代,清以后更有所发展。wǔ biāo1.指明代宦官魏忠贤豢养的五个武臣。wǔ zhēng1.古人以雨pDp暖p寒p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征验,称为"五征"。wǔ lǜ“五言律诗”的简称。见“五言诗”。wǔ yù1.同"五驭"。wǔ dé1.古代阴阳家把金p木p水p火p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p良p恭p俭p让。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p信p仁p勇p严。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p智p义p礼p信五德。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p武p勇p仁p信五德。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p清p廉p俭p信五德。
7.东p西p南p北p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wǔ xīn1.犹言内心,心思。wǔ tài1.方言。五官。wǔ bù1.佛教指不活p恶名p死p堕恶趣p处众怯等五种怖畏。wǔ xìng1.人的五种性情。指喜p怒p欲p惧p忧。
2.人的五种性情。指暴p淫p奢p酷p贼。
3.人的五种性情。指喜p怒p哀p乐p怨。
4.指仁p义p礼p智p信。
5.五脏的特性。wǔ xī/shù1.土质细而润泽的中等土壤。wǔ gōng1.谓五种仁让行为。wǔ è/wù/ě/wū1.五种坏处。
2.佛教语。谓犯杀p盗p淫p妄p酒五戒。wǔ qíng1.喜p怒p哀p乐p怨五种情感。
2.犹言五内。
3.指五种致病因素。
4.星相家称天干。
5.佛教谓眼p耳p口p鼻p身五根产生的情欲。wǔ wù1.立春p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古时以此为春社p秋社之日。wǔ róng1.五种兵器。
2.古代泛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3.五种兵车。
4.五种导致战争之道。wǔ jiè1.五种戒令。
2.亦作"五诫"。佛教指在家信徒终身应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不杀生p不偷盗p不邪淫p不妄语p不饮酒。
3.指寺院中未经剃度的杂役p行者等。wǔ fáng1.唐宋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wǔ cái1.见"五材"。wǔ rǎo1.指马p牛p羊p犬p豕五种家畜。wǔ chéng1.见"五丞"。wǔ jì1.谓多能而不精一技。wǔ kuò/guā1.星名。wǔ zhǐ1.五个手指。
2.五个脚指。wǔ pái/pǎi1.见"五言排律"。wǔ tuī1.谓扶耒耜往还五度。古代的一种耕种籍田的礼仪。wǔ zhèng1.五辰,五星。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即指四时之政。
3.五项政治措施。
4.谓五常之政。wǔ jiào/jiāo1.五常之教。指父义p母慈p兄友p弟恭p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p始教p终教p顿教p圆教。wǔ shù/shǔ/shuò1.五行阴阳变化之数。
2.五位数。wǔ dǒu/dòu1.见"五斗米"。
2.即五星。wǔ fāng指东、南、西、北和中央。也泛指四面八方:五方之民|五方之色|五方杂处|五方风气异中原。wǔ lǚ1.周代军队编制,以五旅为一师。见《周礼.地官.小司徒》。亦泛指师众。wǔ jīng1.指印度古因明学(即逻辑学)的五段推理法,后为新学三段推理法所代替。wǔ zú1.指族诛本人p两弟及两妻家。
2.谓五服(斩衰p齐衰p大功p小功p缌麻)内的亲族。
3.辛亥革命后曾称汉p满p蒙p回p藏五个民族为"五族"。wǔ qí1.五色旗帜。wǔ rì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wǔ dàn1.古代西域曲调的五韵。
2.犹言五更。wǔ shí1.谓春p夏p季夏p秋p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p鹿苑时p方等时p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wǔ míng1.见"五明扇"。
2.梵语Pan~cavidy?的意译。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即:声明p工巧明p医方明p因明p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wǔ yì1.谓水的形p色p响p态p味五种变化。
2.谓汉字字体在历史上的五次变化。
3.谓《易》以"易"名,有变易p交易p反易p对易p移易五种意义。wǔ xīng1.指水p木p金p火p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p南方荧惑(火星)p中央镇星(土星)p西方太白(金星)p北方辰星(水星)。
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wǔ shì1.见"五韪"。wǔ xiǎo1.五更破晓时。wǔ huī1.谓五彩的光辉。wǔ bào/pù1.指军队进入敌境后的五种暴戾行动。wǔ yào1.指金p木p水p火p土五星。wǔ qū/qǔ1.古代琴曲名。相传为汉蔡邕所作。
2.古代的五种琴曲。wǔ gēng/gèng①也称“五鼓”、“五夜”。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的一夜间分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②指第五更。即天将亮时:五更斜月入空船。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员充任,受朝廷礼遇:三老五更。wǔ cáo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汉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主庶人上书事;主客曹主外国事。成帝时置五人,设三公曹主断狱事。
2.谓秤p尺p地p仓p金。wǔ yǒu1.古谓士有势而尊贵,有家而富厚,有资而勇悍,有心而智惠,有貌而美好为五有。《韩诗外传》卷二:"孔子曰士有五:有俗鸸笳撸屑腋缓裾撸凶视潞氛撸行闹腔菡撸忻裁篮谜摺"wǔ fú/fù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p甸服p绥服p要服p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p甸p绥p要p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p甸p男p采p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p诸侯p卿p大夫p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p曾祖父p祖父p父亲p自身五代。wǔ mù1.五种取火的木材。
2.古代博具。以斫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
3.古代束身的刑具。wǔ běn1.古人修身处世的五项根本要求。wǔ zhū/shú1.古钱币名。榆荚钱的一种。wǔ shā1.指墨p劓p|p宫p大辟五刑。
2.犹五行。wǔ quán1.谓治军治国应权衡之五事。
2.五种重量单位。
3.指民国时中央政府的行政权p立法权p司法权p考试权p监察权。wǔ cái1.亦作"五才"。
2.五种物质。指金p木p水p火p土。
3.五种物质。指金p木p皮p玉p土。
4.五种德性。wǔ sōng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唐诗人李白曾筑室居此。wǔ jí1.犹五刑。极o诛。wǔ guǒ1.指桃p李p杏p栗p枣五种水果。wǔ zuò/zhà1.五柞宫的省称。wǔ liǔ1.见"五柳先生"。wǔ xiào/jiào1.汉时对步兵p屯骑p长水p越骑p射声五校尉的合称。
2.西汉末高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南朝梁末亦有号为"五校"的起义军。见《陈书.高祖纪上》。wǔ zhū1.指秦始皇所封泰山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wǔ gēn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
2.佛教谓眼p耳p鼻p舌p身五种感觉器官。wǔ jié1.盐碱多而坚硬的下等土壤。桀,坚硬。wǔ guì1.旧称进士登第为折桂。五桂,对亲族五人相继登科的美称。wǔ àn1.古代的一种杂技。
2.宋代户部分掌的五种政事。wǔ mù1.车辕上用五束皮革扎成的装饰。wǔ lóu1.西汉末以张文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军的称号。wǔ héng/hèng1.指监察五官的纠察之官。
2.五种无益于国之人。指韩非在《五C》篇中所说的学者p带剑者p言谈者p患御者和商工之民等五种人。wǔ yù1.指耳p目p鼻p口p心的欲望。
2.佛教谓色p声p香p味p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p色欲p饮食欲p名欲p睡眠欲。
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p色p香p味p爱憎之欲。wǔ zhèng1.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p苍p黄p玄诸色。
2.五行官长。
3.即五政。谓神化p官治p教治p因治p事治。
4.泛指各项政治措施。wǔ cán1.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wǔ zhí/shi1.湿时粘结成粗块,干时龟裂而坚硬的下等粘土。殖,通"埴",粘土。wǔ dú/dài1.五种有毒的药。
2.古代的五种酷刑。
3.见"五毒草"。
4.五种毒虫。
5.指解放初期资本家的五种违法行为,即行贿p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p偷工减料和盗窃经济情报。wǔ shì/zhī1.同"五征"。wǔ mín1.指褊急之民p狠刚之民p怠惰之民p费资之民p巧谀恶心之民。
2.指《诗》《书》谈说之士p处士p勇士p技艺之士p商贾之士。
3.指士p农p商p工p贾。亦泛指五方之民。
4.指士p农p工p商贾p兵。wǔ qì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
3.中医谓寒p暑p燥p湿p风五气。
4.五种情感。wǔ shuǐ1.古代对今武汉市以东,长江北岸支流巴水p蕲水p希水(今作浠水)p西归水(今倒水)p赤亭水(今举水)的总称。东晋p南朝时因属西阳郡,故称"西阳五水"。wǔ wèn/mén1.山东省汶水及其上游四条支流牟汶p北汶p石汶p柴汶的合称。参阅《水经注.汶水》。wǔ wò1.沃土。土质肥沃的上等土壤。wǔ shā/shà1.沙土。细碎的中等土壤。wǔ gōu1.五重壕堑。wǔ hé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p沱prp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p沱,东南有r,东北有潼。wǔ xiè/yì1.山名。在浙江诸暨县境,因山有五瀑布而得名。wǔ fǎ1.谓规p矩p绳p权p衡。
2.谓仁p义p礼p智p信。
3.佛教谓名p相p分别p正智p真如。wǔ tài1.谓五帝。《荀子?赋》:"请占之五泰。"杨注:"五泰o五帝也。五帝:少昊p颛顼p高辛p唐p虞。"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先皇帝道该五泰o德贯二仪。"一说为神巫之名。见刘师培《荀子补释》。wǔ yáng1.见"五大洋"。wǔ jīn1.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五津皆在蜀中o因用以泛指蜀地。wǔ zhōu1.地名。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中。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洲之隔o西眺九派之分。"钱振伦注:"《水经注》:'江水又东径a县故城南o城在山之阳o南对五洲也。江中有五州相接o故以五洲为名。宋孝武举兵江州o建牙洲上,有紫云荫之,即是洲也。'"一说此"五洲"疑指"五湖"而言。见钱仲联补注。
2.见"五大洲"。wǔ liú1.谓对犯五刑之罪者从宽处理,施以流放之罚。wǔ jìng1.佛教语。谓色界四禅天中已证小乘不还果的圣者所生的"五净居天"。即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2.佛教语。特许信众食用的五种肉食。即火净p刀净p爪净p蔫干净p鸟啄净。见《毗奈耶杂事》卷三六。wǔ jiāng/jiàng1.亦作"五?"。
2.五家卖浆的。《庄子.列御寇》:"列御寇之齐o中道而反o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o而五?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o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o形谍成光o以外镇人心o使人轻乎贵老o而?其所患。'"郭象注:"言其敬己。"成玄英疏:"十家卖饮而五家先遗。"后用以比喻受到过分的尊敬。wǔ zhuó1.五种恶浊行为。
2.见"五浊恶世"。wǔ fú1.细润的上等土壤。wǔ tú1.指大小道路。 2.即五道。wǔ yè1.指汗p泪p涕p涎p唾。wǔ hú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p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p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p蠡湖p洮湖pwǔ xī1.地名。指雄溪p严p无溪p酉溪p辰溪。一说指雄溪p蒲溪p酉溪p沅溪p辰溪。汉属武陵郡,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wǔ lòu1.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2.借指一整夜。wǔ huáng/guāng1.星名。又名"五车"。共有五星,位于毕宿东北。在今御夫座。wǔ huǒ1.五种火攻战术。wǔ líng1.谓麟p凤p神龟p龙p白虎,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
2.指金p木p水p火p土五星。wǔ qì1.谓五行之气。语本《关尹子.六匕》:"我身五行之牛逍兄牛湫砸晃铩"wǔ yān1.五色云。wǔ xūn/xùn1.五辛。wǔ shú1.亦作"五孰"。
2.指烹调成的各味食物。wǔ ài中国全体公民必须共同遵循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的简称。原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现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提出)。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这方面的教育称“五爱教育”。wǔ jué1.五等爵位。指公p侯p伯p子p男。wǔ fù/fǔ1.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
2.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
3.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wǔ yá1.古战舰名。
2.道教语。指木p火p土p金p水五行的初生之气。wǔ niú1.皇帝乘舆的代称。wǔ láo1.即五太牢。牛羊豕各五头。周代宾礼中有牢礼。按照宾客的等级而陈献牢物。
2.为祭祀时的供物。wǔ wù1.指五种地形上的物产。
2.犹言五事。
4.指金p银p龟p贝p布五种货币。
5.五色,五种颜色。wǔ shēng1.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即牛p羊p豕p犬p鸡。
2.指麋p鹿pp狼p兔。wǔ zì1.指牛p马p猪p羊p驴五种母畜。wǔ yóu1.古称恶臭的下等土壤为五犹。犹,通"莸",臭草。wǔ dí1.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邢m疏引汉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wǔ gǒu1.指唐武则天当政时,其侄武三思的五个心腹。wǔ chāng1.神名。一说即五通神。wǔ xiàn1.飨礼时献酒五次。古代飨礼,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wǔ yù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即璜p璧p璋pp琮。
2.代称诸侯。
3.五色之玉。wǔ wáng1.指唐明皇兄弟让皇帝宪p惠庄太子蜘p惠文太子范p惠宣太子业p隋王隆悌。
2.指唐代张柬之p敬晖p崔玄ォp袁恕己p桓彦范。武后周天授五年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重立中宗为帝,复国号唐,以功皆封郡王。
3.复姓。wǔ ruì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
2.五种祥瑞之物。谓黄龙p白鹿p木连理p嘉禾p甘露,见《隶释.汉李翕黾池五瑞碑》。亦谓神龟p甘露p紫芝p嘉禾p玉兔,见《宋史.乐志一》。wǔ shēng1.宋元以来,每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p小豆(赤豆)p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wǔ jiǎ1.宋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三p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wǔ xù/chù1.指牛p羊p猪p鸡p狗五种家畜。wǔ zhì/chóu/shì1.又称五原,在今陕西凤翔县南。秦汉时祭祀天帝的处所。wǔ cī1.五过。wǔ jí1.五种残疾。
2.五种弊病。wǔ zhì1.五种痔疮。wǔ bái1.古时博戏的采名。五木之制,上黑下白。掷得五子皆黑,叫卢,最贵;其次五子皆白,叫白。wǔ bǎi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
2.执杖行刑。wǔ hào1.即五白。wǔ yán1.五色盐。wǔ gài/gě/hé1.佛教称贪欲p_恚p睡眠p掉悔p疑为"五盖"。谓能盖覆真性。wǔ xiāng/xiàng1.指唐代裴p王涯p杜元颖p崔群和李绛五宰相。wǔ dùn1.五种盾牌。wǔ shěng/xǐng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p南朝宋p齐p梁p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p门下省p秘书省p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p尚书省p门下省p内史省p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wǔ yǎn1.佛教语。指肉眼p天眼p慧眼p法眼p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wǔ zhī/zhì1.谓五种修身克己之道。wǔ shí/dàn1.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
2.五色琉璃。
3.见"五色石"。
4.见"五石散"。
5.容积为五石。wǔ wù1.亦作"五"。
2.山名。在今四川乐山县南。wǔ shì1.古时君主昭示臣民的五件事:《逸周书.成开》:"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宁;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wǔ lǐ1.指公p侯p伯p子p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
2.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p凶礼p军礼p宾礼p嘉礼。wǔ sì1.谓Ep郊p宗p祖p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p五祀p五岳。"郑玄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
3.(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wǔ zǔ1.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唐代弘忍禅师。弘忍俗姓周,七岁出家,改用《金刚经》传法,开"东山法门"。下传慧能p神秀,衍生南p北二宗。wǔ shén1.五脏之灵气。
2.指五脏。
3.指五帝。
5.五方之神,指勾芒p祝融p后土p蓐收p玄冥,亦称五行之神。wǔ jīn/jìn1.古中医指患气病p血病p骨病p肉病p筋病者,应分别禁食辛p咸p苦p甘p酸五类食物,谓之"五禁"。
2.即五戒。wǔ chán/shàn1.佛教禅宗所说的修禅的五个阶次。语本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真性则不垢不簦彩ノ薏;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簦薹衬眨蘼┲切员咀跃咦悖诵募捶穑暇刮抟臁R来硕拚撸亲钌铣遂"wǔ fú1.五种幸福。
2.神名。赐福之神。wǔ qín1.指鹤p孔雀p鹦鹉p白鹇p鹭鸶五种飞禽。
2.见"五禽戏"。wǔ xiù1.五行秀异之气。语本《礼记.礼运》:"故人者……五行之秀气也。"孔颖达疏:"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p义p礼p知p信。"wǔ bǐng1.《论语.雍也》:"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杨伯峻注:"五秉则是八十斛……周秦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后借指赈穷济急之粮。wǔ zhǒng/zhòng1.五种谷物。wǔ jià1.五谷。wǔ qióng1.唐韩愈作《送穷文》,谓智穷p学穷p文穷p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wǔ zhāng1.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
2.泛指五采。
3.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
4.指孔子所作刺时的乐章。
5.指五言诗。
6.指诏书。wǔ duān1.指五帝各所尚的服色。wǔ děng1.五个等级。
2.特指五等之爵。wǔ guǎn1.指五脏的腧穴。
2.指今岭南地区。唐称广p桂p容p邕p安南五府为岭南五管。wǔ jiàn1.风水家言恶风p恶水p恶土p恶石p恶木p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wǔ jí1.指五经。wǔ sù1.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wǔ jīng1.中医学名词。指心p肺p肝p脾p肾五脏的精气。
2.五方之星。wǔ tuó1.指皮n上的五个丝绳钮子。《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o索丝五F。"高亨注:"周代人的衣o一边缝上五个(或三个)丝绳的纽子o古语叫做F,今语叫做纽。"一说o"五"即"交午"之"午"。Fo缝。五Fo交织连缝之义。见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2.《诗.召南.羔羊》篇的代称。wǔ jué1.集于一时或一人的五种卓绝的技艺或才德等。(1)指南朝宋杜道鞠弹对檬倚涝赌J椋胤围托斓蓝纫绞酢K挝牡鄢浦煜"五绝"。见《南史.徐文伯传》。(2)指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郎馀令画凤,韩公武挟弹中鹤眼。时谓之"五绝"。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郎余令》。(3)指唐虞世南的德行p忠直p博学p文辞p书翰。唐太宗称之有"五绝"。见《旧唐书.虞世南传》。
2.指缢死p溺死p压死p冻死p惊死五种非正常死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五绝》。
3.见"五言~句wǔ qí1.谓目p耳p口p鼻p心五者各极其情。wǔ liǎng1.见"五两"。wǔ yáo/yóu/zhòu1.犹五卜。古代帝王巡狩,预卜五年,以占吉凶。wǔ lú1.黑色坚硬的中等土壤。wǔ jì/jǐ1.指岁p月p日p星辰p历数。
3.一纪为十二年,五纪为六十年。wǔ wěi1.金p木p水p火p土五星。wǔ chún1.宋元时掷钱赌博的用语。古钱以字多的一面称字,字少的一面称和。将六个钱掷出,等滚动停止,五个或六个钱全是字或和的,叫做五纯或六纯。wǔ xì1.指出身贱p年辈小p关系远p资历浅p地位低的五类人。wǔ jīng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wǔ kù1.亦作"五F"。
2.《后汉书.廉范传》:"z范{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以"五绔"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wǔ jué“五言绝句”的简称。见“五言诗”。wǔ cuī/suī/shuāi1.古代按居丧时间长短所分的五种丧服。wǔ fá1.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wǔ zuì1.五种过失或罪恶。wǔ yáng/xiáng1.见"五羊城"。wǔ měi1.五种美德。wǔ gǔ1.见"五l大夫"。wǔ lǎo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
2.宋杜衍p冯平p王涣p毕世长p朱贯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3.见"五老峰"。wǔ kǎo1.唐宪宗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wǔ shèng1.五行相胜。言水胜火p火胜金p金胜木p木胜土p土胜水。wǔ hú1.晋武帝死后,晋室内乱,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刘渊及沮渠氏赫连氏,羯族石氏,鲜卑族慕容氏及秃发氏乞伏氏,氐族苻氏吕氏,羌族姚氏,相继在中原称帝,史称"五胡"。wǔ mài/mò1.指五脏的正常脉象。wǔ zàng/zāng/zǎng1.指心p肝p脾p肺p肾五种器官。wǔ nóng1.犹言脓包。比喻无用的人。wǔ là/xī1.天腊p地腊p道德腊p民岁腊p侯王腊的合称。道教认为凡此五腊日,宜为修斋p祭祀先祖。wǔ chén1.五个臣子。随文所指不同。(1)舜五臣。《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何晏注:"孔曰:'禹p稷p契p皋陶p伯益。'"《旧唐书.韦凑传》:"然臣又惟尧p舜,圣君也,八凯p五臣,良佐也,犹广听刍荛之言者,盖为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也。"(2)周文王五臣。《书.君]》"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孔传:"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之任。"(3)周武王五臣。《文选.王俭》:"五臣兹六,八元斯wǔ zāng/zàng/cáng1.见"五藏"。wǔ chòu/xiù1.五种气味。
2.指五种有气味的植物。wǔ zhì1.谓志p诗p礼p乐p哀达到的最高境界。
2.五种标准。wǔ sè/shǎi1.青p赤p白p黑p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2.泛指各种颜色。
3.神色。参见"五色无主"。
4.中医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据以诊断疾病。wǔ jié1.宫p商p角p征p羽五声的节奏。
2.古代以五行配四时的五个季节。即春p夏p季夏p秋p冬。wǔ zhī1.五种灵芝。wǔ huā1.见"五花马"。
2.五加皮的别名。
3.即五行阵。wǔ cāng1.指古代五种字书。汉初合《苍颉篇》p《爰历篇》p《博学篇》为一书,统称《苍颉篇》,又称《三苍》。魏晋时,增《训纂篇》p《滂喜篇》,亦称《三苍》,又称《五苍》。wǔ kǔ1.佛教语。一般指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观无量寿经》:"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道教亦沿用此说。wǔ yīng1.亦作"五"。
2.乐曲名。相传为帝喾所作。wǔ fàn1.即五音,宫p商p角p征p羽。wǔ qié/jiā1.见"五加"。wǔ jīng1.相传为颛顼时乐歌名。
2.犹五形。wǔ róng1.春秋时吴王的猎场。又称五茸城。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松江别名茸城,本此。wǔ róng1.指忠p孝p仁p义p贤五种荣名。wǔ hūn1.即五辛。wǔ yìn1.见"五阴"。wǔ yào1.五类药物。
2.指茯苓p朱砂p雄黄p人参p赤箭。wǔ cài1.五种蔬菜。指葵p韭p藿p薤p葱。wǔ yíng1.指屯骑p越骑p步兵p长水p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
2.泛指诸军营。wǔ yùn1.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wǔ cáng/zàng中医术语。也称“五脏”。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也分属于五藏。wǔ yùn1.梵语Pan~caskandha的意译。佛教语。指色p受p想p行p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色为物质现象,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p轮回。又名"五阴"p"五众"。wǔ yǐn1.疏松p肥沃的上等黑色土。wǔ hǔ1.指明代宦官魏忠贤私党中的五个文臣。
2.指南明桂王时与锦衣指挥使李元胤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wǔ nüè1.指大辟p割鼻p断耳p宫p黥等五种酷刑。滥用五刑以残民故谓"五虐"。wǔ lǜ1.指耳p目p口p鼻p心五种器官的感觉。wǔ xū1.中医谓体虚的五种症状。
2.谓屋宅的五种弊病。wǔ chóng1.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p毛虫(兽类)p甲虫(昆虫类)p鳞虫(鱼类)p倮虫(人类),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2.泛指各类动物。wǔ shé1.喻指春秋时辅佐晋文公的狐偃p赵衰p魏武子p司空季子p介子推五臣。wǔ shǔ1.指益州(今属四川省)。汉初于蜀地置益州,统有五郡,故称。wǔ dù散文篇名。载于《韩非子》。文中以学者(战国末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侠客)、患御者(依附权贵逃避战争或劳役的人)、工商之民为“五蠹”,认为必须将其清除,国家才能免于衰落、灭亡,并提出了重视耕战之士以富国强兵的观点。体现了法家的治国原则。wǔ xíng通常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以后又有五行相互促进和相互排斥的说法。“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药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wǔ yǎn1.即五乘。wǔ qú1.通五方的大路。
2.谓枝杈五出。wǔ shuāi/cuī1.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wǔ zhōng1.同"五中"。
2.五脏。亦指内心。wǔ kù1.见"五绔"。wǔ cái1.即五禁。wǔ liè/liě1.即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wǔ kù1.见"五绔"。wǔ hú1.不耐水旱的下等薄土。wǔ yán1.五德之言。
2.五个字的句子。
3.见"五言诗"。wǔ ràng1.五次让位。
2.五次谦让。亦泛指多次辞让。wǔ shí/zhì1.佛教语。指眼p耳p鼻p舌p身五根同色p声p香p味p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
2.佛教语。指业识p转识p现识p智识p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唐元晓《起信论疏》卷上。wǔ zhěn1.中医诊断五脏病症的脉法。wǔ cí1.见"五辞"。wǔ jiè1.见"五戒"。wǔ gào1.指《尚书》中《大诰》p《康诰》p《酒诰》p《召诰》p《洛诰》。wǔ tiáo/diào1.指古乐中平p清p瑟p楚p侧五调。wǔ jiàn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汉刘向《说苑?正谏》:"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2)汉班固《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谏。谓讽谏p顺谏p窥谏p指谏p陷谏。"《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李贤注:"讽?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陷谏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汉何休注:"谏有五,一曰讽谏,孔子曰:'家不藏甲,wǔ gǔ/gǔ/yù五种谷物。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一说指稻、稷、麦、豆、麻。也用为粮食作物的总称:五谷丰登。wǔ xián1.五位贤臣。指春秋晋文公之臣狐偃p赵衰p颠颉p魏武子p司空季子。
2.五位贤臣。指宋王十朋p冯方p胡宪p查钥p李浩。
3.谓五个方面胜于人。wǔ zéi1.道教谓命p物p时p功p神为五贼。
2.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
3.五种自伤致疾之事。wǔ qǐ1.谓阐释其义,其说有五。起,阐发,阐释。
2.谓第五更时起床。
3.五批。wǔ qù/cù1.见"五恶趣"。wǔ lù1.亦作"五辂"。(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p金路p象路p革路p木路。《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澹造;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旗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文选.潘岳》:"五辂鸣銮,九旗扬洹"李善注:"《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2)古代王后所乘的五wǔ chē/jú1.见"五车书"。
2.星名。亦称五潢,属毕宿,共有五星。
3.古代统治者使用的五种车子。
4.古代的五种兵车。即戎路p广车p阙车p苹车p轻车。wǔ lún1.即五体。
2.佛教谓眼有血p风p气p水p肉五轮。因用以指眼睛。
3.指佛手掌五指。wǔ lù1.见"五路"。wǔ xīn1.五种辛味的蔬菜,也称五荤。佛教僧侣按戒律不许吃五辛。
2.指五辛菜。wǔ cí1.亦作"五词"。
2.谓诉讼时原告被告双方的述词。《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孔颖达疏:"凡断狱者,必令囚之与证,两皆来至,囚证具备,取其言语……乃据辞定罪,与众狱官共听其辞,观其犯状,斟酌入罪,或入墨p劓,或入宫|。"一说,犹言五听。孙星衍疏:"五辞,即五听也。《周礼.小司寇》职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wǔ bì/pì1.五刑。
3.五次征召。wǔ chén1.古代谓五星分主四时(木主春p火主夏p金主秋p水主冬p土分属四时),故称四时为"五辰"。wǔ dá1.通达五方的大路。
2.泛指四通八达的大路。wǔ guò/guo1.古代刑法规定可以宽恕的五种罪过。
2.五种过失。wǔ yùn1.古代据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兴替的气运。
2.金p木p水p火p土五行的运行。wǔ nì1.见"五逆罪"。wǔ tōng/tòng1.即五通神。wǔ dùn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p木(如宫室之盛)p水(如泛舟之乐)p火(如烹调之美)p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
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p木遁p水遁p火遁p土遁。wǔ dào1.五路p五个方面。
2.五种方法。
3.佛教谓天p人p畜生p饿鬼p地狱五处轮回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亦承袭此说。见《云笈七签》卷十。
4.见"五道将军"。wǔ bāng1.商代盘庚之前所迁居的五个国都。wǔ jiāo1.谓东郊p南郊p西郊p北郊p中郊。古代礼仪,帝王于五郊设祭迎气。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wǔ láng/làng1.唐武则天宠臣张易之的称号。wǔ bù1.谓金p木p水p火p土五行。
2.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p绝奴p顺奴p灌奴p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亦泛指高句骊国。
3.中医指额p颏p鼻p左腮p右腮。wǔ dū/dōu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p邯郸p临p宛p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p邯郸p临甾p宛p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p谯p许昌p邺p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p谯p许昌p邺p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wǔ yǒu1.古代传说中指龟p蛇p鱼p鳖p草木等老而成妖怪者。wǔ dòu1.酒名。唐白居易有《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H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诗。wǔ cǎi/cài1.亦作"五彩"。亦作"五彩"。
2.指青p黄p赤p白p黑五种颜色。
3.泛指多种颜色。wǔ yě1.中央与四方地域。wǔ liáng/liàng1.五种计量标准的合称。
2.五种量器的合称。wǔ jīn1.五种金属。后称金p银p铜p铁p锡为五金o亦泛指各种金属。
2.今亦用为金属制品的统称。
3.见"五朱"。wǔ fǔ1.见"五熟釜"。wǔ zhōng1.为青钟p赤钟p黄钟p景钟p黑钟五种。古代乐器。wǔ zhū1.即五铢钱。
2.见"五铢衣"。wǔ zhèn1.即五岳。
2.指五岳以外的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wǔ cháng/zhǎng1.五国诸侯之长。
2.古代守城的小吏。
3.一伍之长。古代户籍以五户为伍,一人为伍长。五,同"伍"。wǔ mén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p库门p雉门p应门p路门。
2.泛指宫城之门。
3.借指京城。
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亦称"五停心观"。wǔ xián1.见"五间"。wǔ jiān/jiàn1.亦作"五闲"。
2.五种离间方法。wǔ yáng1.谓《易》(r)中的五个阳爻(-)。
2.指城阳p南武阳p开阳p阳都p安阳五地;又指山阳p广阳p汉阳p南阳p丹阳五郡。wǔ yīn1.谓《易》剥卦中重叠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
2.中医称手太阴p手少阴p足太阴p足少阴p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
3.亦作"五荫"。即五。wǔ zhèn1.见"五陈"。wǔ jì1.汉初《诗》有齐鲁韩三家。《齐诗》学者翼奉说诗,附会阴阳五行之说,以推论政治变化,认为每当卯p酉p午p戌p亥是阴阳终始际会之年,政治上必发生重大变动。wǔ chén/zhèn1.亦作"五阵"。
2.指两p伍p专p参p偏五种阵法。wǔ yuàn1.唐称御史大夫p御史中丞p侍御史p殿中侍御史p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后代沿用其称。
2.民国时指行政p立法p司法p考试p监察五院。wǔ líng1.长陵p安陵p阳陵p茂陵p平陵五县的合称。均在渭水北岸今陕西咸阳市附近。为西汉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汉元帝以前,每立陵墓,辄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
2.指西汉高祖p惠帝p景帝p武帝p昭帝的陵园。
3.指唐代高祖p太宗p高宗p中宗p睿宗的陵园,均在长安附近。wǔ lì/dài1.指周代的五种奴隶。wǔ nán/nàn/nuó1.谓有碍养生之道的五种情欲。wǔ què/qiāo/qiǎo1.见"五雀六燕"。wǔ yǎ1.五种古代小学训诂书的合称。明毕效钦汇刻《尔雅》p《释名》p《广雅》p《埤雅》p《尔雅翼》五部小学训诂书,称为"五雅";明郎奎金易《尔雅翼》为《小尔雅》,改称《释名》为《逸雅》,亦名《五雅》。wǔ zhì1.相传少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预注:"五雉,雉有五种。"孔颖达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孔颖达疏引贾逵曰:"西方曰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T雉,攻皮之工也;伊洛而南曰雉,设五色之工也。"wǔ léi1.即五雷法。
2.雷。wǔ bà1.同"五伯"。wǔ wěi1.亦作"五是"。亦作"五氏"。
2.犹言五者。指雨pDp燠p寒p风五种气候。wǔ yīn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wǔ yīng1.见"五英"。wǔ dǐng1.古代印度童子一种结发的式样。wǔ lǐng1.见"五岭"。wǔ tí1.宋代,入翰林学士院须试内制p外制p批答p诗p赋五项,称为"五题"。wǔ fēng1.五方之风。
2.中医谓肝风p心风p脾风p肺风p肾风。
3.五日刮一次风。wǔ ěr1.《汉书.贾谊传赞》:"及欲试属国,施五饵p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因以疏矣。"颜师古注:"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p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p邃宇p府库p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p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wǔ guǎn1.南朝梁修制五礼的机构。五礼谓吉礼p凶礼p宾礼p军礼和嘉礼。wǔ xiāng1.木名。即青木香。
2.指茴香p花椒p大料p桂皮p丁香等五种调味香料。
3.指都梁p郁金p丘隆p附子p安息五种香料。阴历四月八日释迦诞辰用以溶水浴佛。wǔ mǎ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2.太守的代称。wǔ yù1.驾车的五种技术。《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o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o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o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wǔ guǐ1.指智穷p学穷p文穷p命穷p交穷五种穷鬼。
2.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
3.星命家所称的恶煞之一。取象于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星。wǔ kuí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wǔ jiū1.相传少时掌治民的五官的合称。
2.复姓。赵有将军五鸠卢。见《通志.氏族四》。wǔ lù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z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p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
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wǔ huī1.五方色之旗。即东方青旗,南方赤旗,中央黄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wǔ huáng1.美玉。
3.星名。阴阳家谓九星之一。wǔ dǐng1.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p豕p肤(切肉)p鱼p腊五种供品。见《仪礼.少牢馈食礼》。
2.见"五鼎食"。wǔ gǔ1.五种鼓。
2.五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p乙夜p丙夜p丁夜p戊夜;又云鼓,一鼓p二鼓p三鼓p四鼓p五鼓;亦云一更p二更p三更p四更p五更,皆以五为节。"亦指第五更。wǔ qí1.亦作"五{?}"。亦作"五齑"。
2.亦作"五{?}"。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wǔ jī1.见"五齐"。wǔ lóng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
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鬼谷子.本经阴符》:"盛神法五龙。"陶宏景注:"五龙,五行之龙也。"《文选.郭璞》:"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李善注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五龙,皇后君也,昆弟五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角龙,木仙也。次曰征龙,火仙也。次曰商龙,金仙也。次曰羽龙,水仙也。次曰宫龙,土仙也。"亦谓五龙的法术。
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汉公沙穆五子。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下》"公沙绍字子起,绍弟liù/lù wǔ1.《易》卦爻位名。六o谓阴爻;五o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为阴爻。
2.谓六王(夏启p商汤p周武王p周成王p周康王p周穆王)和五帝(黄帝p颛顼p帝喾p帝尧p帝舜)。cān wǔ1.见"参伍"。shì wǔ1.见"士伍"。xià wǔ1.喻文字有残缺。chǐ wǔ1.一尺五寸。极言离高处距离近。dù wǔ1.杜甫祖父杜审言,与苏味道p李峤p崔融齐名,时称"文章四友"。杜甫亦善诗,且宏扬光大,故后称杜甫为杜五。gé wǔ1.古代博戏名。棋类。bǎi wǔ1.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o故名。宋程先《锁窗寒.有感》词s"叹嘉会难逢o少年几许?纷纷沸鼎o负了青阳百五。"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s"今日正百五寒食o上坟的都是同乡共里。"清纳兰性德《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之一s"悠扬扑尽风前絮o又百五o韶光难住。"一说o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o故称"百六"。参见"一百五日"p"百六"。pò wǔ1.指农历正月初五。duān wǔ同‘端午’。dì wǔ1.复姓。东汉时有第五伦。见《后汉书》本传。shǔ wǔ1.方言。犹十五。xíng/háng wǔ1.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五同"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zhǔ/chǔ wǔ1.见"褚伍"。dùn wǔ1.《易.q》:"九五,嘉遁,贞吉。"《q》卦第五爻爻辞为赞美隐遁,后因以"遁五"指隐遁。zhèng wǔ1.唐郑綮。因排行第五,故称。
2.指郑五歇后体。zhòng/chóng wǔ1.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fēi wǔ1.指出仕。语出《易.干》:"九五o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五字详细解释
五wǔ【形】(五,会意。从二,从V。“二”代表天地,“V”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同本义〖cross〗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羔羊之皮,素丝五F。――《诗?召南?羔羊》五wu数四加一的和〖five〗五,数也。――《广韵》五载一巡守。――《书?舜典》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五战于秦。――宋?苏洵《六国论》起则五六揖。――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监五室。――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装有五车书,比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五方旗帜(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插上青、黄、赤、白、黑五色旗);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虫的合称);五木(泛指古时的形具,如枷、镣、铐等);五浮(上等土壤);五细(指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五类人);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五剽(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通“伍”五,伍与五,音同义别,官府文书五作伍。――《正字通》五wǔ【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five〗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偶;相类〖couple〗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anoteofthescaleingongchepu〗五行〖thefiveelements〗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troops〗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孟贲过于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指五帝〖fiveemperors〗。如:五三(五帝三王)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star'sname〗。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姓五霸wǔbà〖thefiveprinces〗其说法不一,一般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五保wǔbǎo〖thefiveguarantees〗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五保户五倍子wǔbèizǐ〖Cgallnut〗中药名。为倍蚜科昆虫五倍子蚜和倍蛋蚜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盐肤木或青麸杨等叶上形成的虫瘿五采wǔcǎi〖thefivecolors〗即“五色”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须臾成五采。――清?姚鼐《登泰山记》五彩wǔcǎi〖multicoloured〗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彩缤纷wǔcǎi-bīnfēn〖begancolourful〗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柔软光滑的斗篷和一排五彩缤纷的勋章五常wǔcháng〖thefiveconstantvirtues〗∶指仁、义、礼、智、信〖(infeudalChina)thefivecardinalrelationships〗∶五伦。封建宗法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三纲五常〖thefiveelements〗∶五行五城wǔchéng〖officialsoffivedistrictsincapitalcity〗指五城御史。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京兆五城不敢专决。――清?方苞《狱中杂记》五城御史司坊wǔchéngyùshǐsīfāng〖cagesoffivedistricts,ect.incapitalcity〗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有五城御史司坊。――清?方苞《狱中杂记》五代Wǔdài〖theFiveDynasties〗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公元907―960年五代时始印五经。――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五帝Wǔ-Dì〖theFiveEmperors〗传说中的五个古代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五冬六夏wǔdōng-liùxià〖alltheyearround〗冬夏不分,比喻不论季节五冬六夏,他都去烧炭五斗橱wǔdǒuchú〖chestofdrawers〗亦叫“五屉柜”。装有五个抽屉的柜子五斗柜wǔdǒuguì〖chestofdrawers〗五屉橱,几乎只是为盛放抽屉而设计的有箱盒的家具五毒,五毒儿wǔdú,wǔdúr〖thefivepoisonouscreaturesofscorpion,viper,centipede,houselizardandtoad〗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五毒俱全wǔdú-jùquán〖addictedtodrinking,smoking,etc.〗指烟、酒等各种嗜好为五毒。五毒俱全,指样样嗜好都有这些小伙子,年纪轻轻,怎么学得五毒俱全五短三粗wǔduǎn-sāncū〖(ofstature)shortandstrong〗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五短三粗的身材五短身材wǔduǎn-shēncái〖short(ofstature);beshortintrunkandfourlimb〗指四肢和躯干短小的身材五反wǔ-fǎn〖themovement,begunin1952,againstthe“fiveevils”〗指一九五二年我国在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运动五方wǔfāng〖alldirections(south,north,east,westandcentre)〗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五方土音。――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五方杂处wǔfāng-záchǔ〖placewherepeoplesfrominhabitedbypeoplefromallwalksoflife〗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五更wǔgēng〖thefiveperiodsofthenight〗∶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thefifthwatchjustbeforedawn〗∶指第五更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起五更,睡半夜五更转wǔgēngzhuàn〖wugengsong〗又名“五更调”,民间曲调的一种,每首五叠,一叠十句乐府五更转曲。――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供wǔgòng〖thefivecontainersinwhichofferingsareputinwhenofferingsacrificestoancestors〗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五古wǔgǔ〖aformofpre-Tangpoetry,usu.havingfivecharacterstoeachline〗每句五字的古体诗五谷wǔgǔ〖thefivecerealsofrice,twokindsofmillet,wheatandleans〗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五鼓wǔgǔ〖thefifthwatchjustbeforedawn〗见“五更”条戊申晦五鼓。――清?姚鼐《登泰山记》五谷丰熟wǔgǔ-fēngshú〖haveabumperharvest〗形容各种庄稼均已成熟,丰收在望。亦作“五谷丰登”有五谷之实。――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五谷不分。――《论语?微子》五官wǔguān〖fivesenseorgansofears,eyes,lips,noseandtongue〗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五官端正五光十色wǔguāng-shísè〖multicoloured〗形容色泽绚丽,种类繁多阳光照耀之下五光十色的草原五行八作wǔháng-bāzuò〖allvarioussmalltradesmen〗指各样的职业五湖四海wǔhú-sìhǎi〖allpartsofthecountry〗泛指各个不同的地区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唐?吕岩《绝句》五花八门wǔhuā-bāmén〖kaleidoscopic〗比喻花样多端种类繁多五花大绑wǔhuā-dàbǎng〖bindthecriminalhandandfootwithropes〗用绳子套住脖子并绕到背后反剪双臂的绑人的方法五花肉wǔhuāròu〖streakypork〗指肥瘦肉相间的猪肉五黄六月wǔhuáng-liùyuè〖hotthehottesttimeinlunarfifthandsixthmonths〗指天气炎热时,即农历五、六月五荤wǔhūn〖thefivevegetableswithapeculiarsmell〗五种有辛辣味的蔬菜。佛教指大蒜、韭菜、薤、葱、兴渠(根像萝卜,气味像蒜)五讲四美wǔjiǎng-sìměi〖“fivestressesandfourpointsofbeauty”―requirementsforrevolutionaryculture〗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五角大楼WǔjiǎoDàlóu〖PPentagonBuilding〗因美国国防部大楼外形为五角形,用作美国国防部的代称五角星[形]wǔjiǎoxīng〖xíng〗〖five-pointedstar〗通常由等边五角形各边的延长线相交构成,用作巫术和护身的符号五戒wǔjiè〖FiveBuddhistDisciplines〗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金wǔjīn〖fivemetalsofgold,silver,copper,ironandtin〗指金属(五金即、金、银、铜、铁、锡)五金行五经wǔjīng〖theFiveClassics〗五部儒家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五代时始印五经。――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五里云雾wǔlǐ-yúnwù〖bewilderment〗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五粮液wǔliángyè〖Wuliangye(spirit)〗以五种粮食为原料酿的酒,产于四川宜宾五陵wǔlíng〖thefivemausoleumofemperorinHandynasty〗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五陵少年争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岭wǔlǐng〖theFiveRidges〗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律wǔlǜ〖aneight-linepoemwithfivecharacterstoalineandastricttonalpatternandrhymescheme〗每句五个字的律诗五伦wǔlún〖(infeudalChina)thefivecfivecardinalrelationshipsbetweenrulerandsubject,fatherandson,husbandandwife,betweenbrothersandbetweenfriends〗封建礼教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五马wǔmǎ〖officialofacounty〗太守的代称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五马分尸wǔmǎ-fēnshī〖tcruelpunishmentofdismenberingthecriminal'sbody〗古代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别拴住人的头部和四肢,把人扯开。现多比喻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散五马六猴wǔmǎ-liùhóu〖undisciplined〗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五内wǔnèi〖viscera〗五脏,指内心见此生五内,恍惚生狂痴。――蔡琰《悲愤诗》美闻此言,五内崩裂。――黄守羲《书钱美恭寻亲事》五内俱焚五权宪法WǔquánXiànfǎ〖alegalsystemofbourgeoisdemocracysuggestedbySunZhongshanthatfivepowerandauthorityoflawmaking,administerationofpolitical,justice,examinationandsupervisingbeseparated〗孙中山提出的“立法、司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法制体制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五日京兆wǔrì-jīngzhào〖anofficialwhodoesn’texpectkingforaday〗西汉张敞为京兆尹(官名),将被免官,有个下属知道了不肯为他办案,对人说“他不过做五天的京兆尹就是了,还能办什么案子”,后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将要离职五色wǔsè〖fivecolursofblue,yellow,red,whiteandblack〗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色缤纷wǔsè-bīnfēn〖rainbow〗景色纷呈繁复,美丽悦目五声wǔshēng〖thefivenotesoftheancientChinesefive-tonescale〗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zhǐ)、羽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五十步笑百步wǔshíbùxiàobǎibù〖thepoonewhoretreatsfiftypacksmocksonewhoretreatsahundred〗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五世其昌wǔshìqíchāng〖hbeprosperousforfivegenerationsrightonend〗指子孙后代兴盛,旧时常用来做新婚颂词天作之合,五世其昌五四青年节Wǔ-SìQīngniánjié〖theMay4YouthDay〗为了使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传统而规定的纪念五四运动的节日。在五四运动中,我国青年充分显示了革命的精神和力量五四运动Wǔ-SìYùndòng〖theMay4thMovementof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运动很快扩大到全国五台Wǔtái〖Wutai〗山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五体投地wǔtǐ-tóudì〖prostrateoneselfbeforesb.inadmiration〗指两肘、两膝和头顶着地,佛教最恭敬的礼节,比喻敬佩到了极点五味wǔwèi〖thefiveflavor(sour,bitter,sweet,pungentandsalty)〗泛指各种味道(五味即甜、酸、苦、辣、咸)五线谱wǔxiànpǔ〖score〗一种记谱法,把乐谱标记在五条平行横线上五星红旗wǔxīnghóngqí〖theFive-StarredRnationalfla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长方形,长和高为三与二之比。左上方缀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行wǔxíng〖fiveelementsofmetal,wood,water,fireandearth〗∶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thefiveconstantvirtues〗∶见“五常”五刑wǔxíng〖thefivechiefformsofpunishmentinancientChina〗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通常指墨、劓、宫、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五言诗wǔyánshī〖apoemwithfivecharacterstoaline〗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与五言绝句,特点为每句五个字五颜六色wǔyán-liùsè〖witcolourful〗泛指各种颜色五液wǔyè〖fivekindsofsecretions〗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汗、涕、泪、涎、唾等五种分泌液的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Wǔ-YīGuójìLáodòngjié〖MayDay〗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五音wǔyīn〖thefivenotesoftheancientChinesefive-tonescale〗∶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zhǐ)、羽〖thefiveinitialconsonants(ofChinesesyllables)〗∶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五月节Wǔyuèjié〖theDragonBoatFestivalonthefifthdayofthefifthmoon〗端午节五岳Wǔ-Yuè〖theFiveFamousMountainsinChina〗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五蕴wǔyùn〖skandhas〗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五指山WǔzhǐShān〖WuzhiMountains〗中国海南省中部山脉,以从东南望去五峰耸立,似人五指而得名,最高峰海拔1867米。山间分布有热带雨林五洲wǔzhōu〖allovertheworld〗指世界各地五洲朋友欢聚一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字五行属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