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东西 体积小却能实现时间继电器功能一样的功能

控制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用于电路的逻辑控制,继电器具有逻辑记忆功能,能组成复杂的逻辑控制电路,继电器用于将某种电量(如电压、电流)或非电量(如温度、压力、转速、时间等)的变化量转换为开关量,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功能。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量可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电子式继电器等;按用途可分为控制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按输入量变化形式可分为有无继电器和量度继电器。有无继电器是根据输入量的有或无来动作的,无输入量时继电器不动作,有输入量时继电器动作,如中间继电器、通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量度继电器是根据输入量的变化来动作的,工作时其输入量是一直存在的,只有当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继电器才动作,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热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液位继电器等。&电磁式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用的继电器大多数是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维护方便、触点容量小(一般在5A以下)、触点数量多且无主、辅之分、无灭弧装置、体积小、动作迅速、准确、控制灵敏、可靠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低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电磁式继电器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以及各种小型通用继电器等。& & & 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主要由电磁机构和触点组成。电磁式继电器也有直流和交流两种。图1-11为直流电磁式继电器结构示意图,在线圈两端加上电压或通入电流,产生电磁力,当电磁力大于弹簧反力时,吸动衔铁使常开常闭接点动作;当线圈的电压或电流下降或消失时衔铁释放,接点复位。图1-11 &直流电磁式继电器结构示意图1、电磁式继电器的整定& & & &继电器的吸动值和释放值可以根据保护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现以图1-11所示的直流电磁式继电器为例予以说明。(1)转动调节螺母,调整反力弹簧的松紧程度可以调整动作电流(电压)。弹簧反力越大动作电流(电压)就越大,反之就越小。(2)改变非磁性垫片的厚度。非磁性垫片越厚,衔铁吸合后磁路的气隙和磁阻就越&&大,释放电流(电压)也就越大,反之越小,而吸引值不变。(3)调节螺丝,可以改变初始气隙的大小。在反作用弹簧力和非磁性垫片厚度一定&&时,初始气隙越大,吸引电流(电压)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而释放值不变。2、电磁式继电器的特性& & &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是输入-输出特性,又称为继电特性,如图 1-11(b)所示。& & & &当继电器输入量X由0增加至X2之前,输出量Y为0。当输入量增加到X2时,继电器吸合,输出量Y为1,表示继电器线圈得电,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当输入量继续增大时,继电器动作状态不变。& & & &当输出量Y为1的状态下,输入量X减小,当小于X2时Y值仍不变,当X再继续减小至小于X1时,继电器释放,输出量Y变为0,X再减小,Y值仍为0。& & & &在继电特性曲线中,X2称为继电器吸合值,X1称为继电器释放值。k=X1/X2,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它是继电器的重要参数之一。& & & &返回系数k值可以调节,不同场合对k值的要求不同。例如一般控制继电器要求k值低些,在0.1~0.4之间,这样继电器吸合后,输入量波动较大时不致引起误动作。保护继电器要求k值高些,一般在0.85~0.9之间。k值是反映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紧密程度的一个参数,一般k值越大,继电器灵敏度越高,k值越小,灵敏度越低。&中间继电器&& & & &中间继电器是最常用的继电器之一,它的结构和接触器基本相同,如图1-12(a)所示,其图形符号如图1-12(b)所示。&& &中间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起逻辑变换和状态记忆的功能,以及用于扩展接点的容量和数量。另外,在控制电路中还可以调节各继电器、开关之间的动作时间,防止电路误动作的作用。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压继电器,它是根据输入电压的有或无而动作的,一般触点对数多,触点容量额定电流为5A~10A左右。中间继电器体积小,动作灵敏度高,一般不用于直接控制电路的负荷,但当电路的负荷电流在5A~10A以下时,也可代替接触器起控制负荷的作用。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接触器一样,触点较多,一般为四常开和四常闭触点。常用的中间继电器型号有JZ7、JZ14等。& & & & & & & & 图1-12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及图形符号&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1、电流继电器& & & &电流继电器的输入量是电流,它是根据输入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入电路中,以反映电路电流的变化,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阻抗小。电流继电器可分为欠电流继电器和过电流继电器。& & & &欠电流继电器用于欠电流保护或控制,如直流电动机励磁绕组的弱磁保护、电磁吸盘中的欠电流保护、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起动时电阻的切换控制等。欠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整定范围为线圈额定电流的30%~65%。需要注意的是欠电流继电器在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正常不欠电流时,欠电流继电器处于吸合动作状态,常开接点处于闭合状态,常闭接点处于断开状态;当电路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故障现象导致电流下降或消失时,继电器中流过的电流小于释放电流而动作,所以欠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释放电流而不是吸合电流。& & & &过电流继电器用于过电流保护或控制,如起重机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过电流继电器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流过正常工作电流,正常工作电流小于继电器所整定的动作电流,继电器不动作,当电流超过动作电流整定值时才动作。过电流继电器动作时其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过电流继电器整定范围为(110%~400%)额定电流,其中交流过电流继电器为(110%~400%)IN,直流过电流继电器为(70%~300%)IN。常用的电流继电器的型号有JL12、JL15等。电流继电器作为保护电器时,其图形符号如图1-13所示。图1-13 &电流继电器的图形符号2、电压继电器& & & &电压继电器的输入量是电路的电压大小,其根据输入电压大小而动作。与电流继电器类似,电压继电器也分为欠电压继电器和过电压继电器两种。过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范围为(105%~120%)UN;欠电压继电器吸合电压动作范围为(20%~50%)UN,释放电压调整范围为(7%~20%)UN;零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5%~25%)UN时动作,它们分别起过压、欠压、零压保护。电压继电器工作时并联在电路中,因此线圈匝数多、导线细、阻抗大,反映电路中电压的变化,用于电路的电压保护。电压继电器常用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在低压控制电路中使用较少。图1-14 &电压继电器的图形符号&时间继电器&& & & &时间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用于时间的控制。其种类很多,按其动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和电子式等;按延时方式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下面以JS7型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原理获得延时的,它由电磁机构、延时机构和触头系统3部分组成。电磁机构为直动式双E型铁心,触头系统借用LX5型微动开关,延时机构采用气囊式阻尼器。& & &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可以做成通电延时型,也可改成断电延时型,电磁机构可以是直流的,也可以是交流的,如图1-15所示。现以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 & & &图1-15(a)中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为线圈不得电时的情况,当线圈通电后,动铁心吸合,带动L型传动杆向右运动,使瞬动接点受压,其接点瞬时动作。活塞杆在塔形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橡皮膜向右移动,弱弹簧将橡皮膜压在活塞上,橡皮膜左方的空气不能进入气室,形成负压,只能通过进气孔进气,因此活塞杆只能缓慢地向右移动,其移动的速度和进气孔的大小有关(通过延时调节螺丝调节进气孔的大小可改变延时时间)。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活塞杆移动到右端,通过杠杆压动微动开关(通电延时接点),使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起到通电延时作用。& & & & & & & & & 图1-15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示意图及图形符号& & & &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动铁心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释放,并通过活塞杆将活塞推向左端,这时气室内中的空气通过橡皮膜和活塞杆之间的缝隙排掉,瞬动接点和延时接点迅速复位,无延时。& & & & 如果将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磁机构反向安装,就可以改为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如图1-15(c)中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所示。线圈不得电时,塔形弹簧将橡皮膜和活塞杆推向右侧,杠杆将延时接点压下(注意,原来通电延时的常开接点现在变成了断电延时的常闭接点了,原来通电延时的常闭接点现在变成了断电延时的常开接点),当线圈通电时,动铁心带动L型传动杆向左运动,使瞬动接点瞬时动作,同时推动活塞杆向左运动,如前所述,活塞杆向左运动不延时,延时接点瞬时动作。线圈失电时动铁心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返回,瞬动接点瞬时动作,延时接点延时动作。& & & &时间继电器线圈和延时接点的图形符号都有两种画法,线圈中的延时符号可以不画,接点中的延时符号可以画在左边也可以画在右边,但是圆弧的方向不能改变,如图1-15(b)和(d)所示。& & & &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延时范围大、寿命长、价格低廉,且不受电源电压及频率波动的影响,其缺点是延时误差大、无调节刻度指示,一般适用延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常用的产品有JS7-A、JS23等系列,其中JS7-A系列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延时范围,分0.4s~60s和0.4s~180s两种,操作频率为600次/h,触头容量为5A,延时误差为±15%。在使用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时,应保持延时机构的清洁,防止因进气孔堵塞而失去延时作用。& & & &时间继电器在选用时应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其延时方式,根据延时范围和精度选择继电器的类型。&热继电器&&& & & &热继电器主要是用于电气设备(主要是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热效应原理工作的电器,它具有与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相近的反时限动作特性,主要与接触器配合使用,用于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负荷和断相保护。& & &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实际运行中,常会遇到因电气或机械原因等引起的过电流(过载和断相)现象。如果过电流不严重,持续时间短,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电流是允许的;如果过电流情况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加快电动机绝缘老化,甚至烧毁电动机,因此,在电动机回路中应设置电动机保护装置。常用的电动机保护装置种类很多,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目前,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均为三相式,有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两种。1、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 &图1-16<span style="max-width: 100%; font-family: 宋体; box-sizing电气知道(gh_7d11bb91834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关于变压器的种类有好几种,小型变压器的种类有环形变压器、方形变压器与开关电源,相信很多客户如何选择使用这几种高压用电则还应选用电压互感器。应根据计算负荷选配互感器,比如100千瓦,计算电流为100/0.38/1.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一、功率的概念功率(英语:power)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或能量转换的大小。1、视在功率:视在功率是指发电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在日常的电气维修过程中,经常遇见一些软故障,尤其是大系统设备,现场的限位,启动停止按钮,接触器电气一次回路:由电气设备(一次)相互连接,构成发电、输配电或进行其他生产过程的电气回路称为一次回路或一次接线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在国外的很多中压单芯电缆中,为了避免涡流损耗,同时保证电缆可承受一定的拉力,铠装采用的是铝丝铠装。因为在电缆普通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多,要想保证全家不触电,一定要记住三条线哦……是三道防线!能保证我们免受触电的危险。但不配电知识 开关柜:是指按一定的线路方案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组装而成的成套配电装置,是用来对线路、设备实施控制一、绝缘安全用具的检查与使用1、什么叫绝缘安全用具?它包括几类?每类又有哪些?绝缘安全用具是指用来防止工作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AAT 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AC 交流电 DC 直流电 FU 熔断器 G 发电机 M 电动机 HG 绿灯 HR↑↑↑『电工技术知识学习』关注本公众号可以免费咨询技术问题电气人必备的电工常识1、三相五线制用颜色黄、绿、红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的优缺点价格上干变比油变贵。容量上,大容量的油变比干变多。在综合建筑内(地下室、楼层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1、计算机构成保护与原有继电保护有何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原有的保护输入是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1、计算机构成保护与原有继电保护有何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原有的保护输入是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1、变压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1)变压器运行的音响是否正常;(2)油枕及充油套管中的油色、油位是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一、工艺准备
1、 按设计图纸和生产任务单,考虑最佳方案。 2、检查一次电器元件、附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gh_7d11bb91834a分享知道和不知道的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7d11bb91834a分享知道和不知道的继电器_百度百科
[jì diàn qì]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元件符号
因为继电器是由线圈和触点组两部分组成的,所以继电器在电路图中
继电器(图1)
的图形符号也包括两部分:一个长方框表示线圈;一组触点符号表示触点组合。当触点不多电路比较简单时,往往把触点组直接画在线圈框的一侧,这种画法叫集中表示法。
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
继电器触点形式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常开)(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常闭)(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继电器主要作用
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
继电器(图3)
通讯、自动控制、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继电器主要分类
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类
1)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
继电器(图4)
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2)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3)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4)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6)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7)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8)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2、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分类
1)微型继电器
2)超小型微型继电器
3)小型微型继电器
注:对于密封或封闭式继电器,外形尺寸为继电器本体三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包括安装件,引出端,压筋,压边,翻边和密封焊点的尺寸。
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
1)微功率继电器
2)弱功率继电器
3)中功率继电器
4)大功率继电器
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1)密封继电器
2)封闭式继电器
3)敞开式继电器
5、按继电器按照动作原理可分类
5)数字型等
6、按照反应的物理量可分类
1)电流继电器
2)电压继电器
3)功率方向继电器
4)阻抗继电器
5)频率继电器
6)气体(瓦斯)继电器
7、按照继电器在保护回路中所起的作用可分类
1)启动继电器
2)量度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
4)中间继电器
5)信号继电器
6)出口继电器
继电器主要元件
继电器电磁继电器
一般由、、、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图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继电器固态继电器
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热敏干簧继电器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继电器磁簧继电器
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
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
当整块铁磁金属或者其它导磁物质与之靠近的时候,发生动作,开通或者闭合电路。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组成。、干簧管固定在一个不导磁也不带有磁性的支架上。以永久磁铁的南北极的连线为轴线,这个轴线应该与干簧管的轴线重合或者基本重合。由远及近的调整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当干簧管刚好发生动作(对于常开的干簧管,变为闭合;对于常闭的干簧管,变为断开)时,将磁铁的位置固定下来。这时,当有整块,例如铁板同时靠近磁铁和干簧管时,干簧管会再次发生动作,恢复到没有磁场作用时的状态;当该铁板离开时,干簧管即发生相反方向的动作。磁簧继电器结构坚固,触点为密封状态,耐用性高,可以作为机械设备的位置限制开关,也可以用以探测铁制门、窗等是否在指定位置。
继电器光继电器
光继电器为AC/DC并用的半导体继电器,指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一体化的器件。输入侧和输出侧电气性绝缘,但信号可以通过光信号传输。
其特点为寿命为半永久性、微小电流驱动信号、高阻抗绝缘耐压、超小型、光传输、无接点…等。
主要应用于量测设备、通信设备、保全设备、医疗设备…等。
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继电器(图2)
它的种类很多,有空气型、电动型和电子型等。
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大(有0.4~60s和0.4~180s两种) ,它结构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当线圈通电(电压规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的特点:
继电器采用线圈电压较低的多个优质密封小型继电器组合而成,防潮、防尘、不断线,可靠性高,克服了电
中间继电器样本图
磁型中间继电器导线过细易断线的缺点;功耗小,温升低,不需外附大功率电阻,可任意安装及接线方便;继电器触点容量大,工作寿命长;继电器动作后有发光管指示,便于现场观察;延时只需用面板上的拨码开关整定,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可在0.02-5.00S任意整定。
中间继电器的用途:
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中间继电器的分类:
低电流启动中间继电器
静态中间继电器
延时中间继电器
电磁型中间继电器
电梯用中间继电器
导轨式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原理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一般的电路常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继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路,接触器主要用于主电路;通过继电器可实现用一路控制信号控制另一路或几路信号的功能,完成启动、停止、联动等控制,主要控制对象是接触器;接触器的触头比较大,承载能力强,通过它来实现弱电到强电的控制,控制对象是电器。  1.代替小型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具有一定的带负荷能力,当负载容量比较小时,可以用来替代小型接触器使用,比如电动卷闸门和一些小家电的控制。这样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节省空间,使电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较精致。  2.增加接点数量  这是中间继电器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电路控制系统中一个接触器的接点需要控制多个接触器或其他元件时而是在线路中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  3.增加接点容量  我们知道,中间继电器的接点容量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同时其驱动所需要的电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接点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应开关、三极管的输出去控制负载比较大的电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线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通过中间继电器来控制其他负载,达到扩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转换接点类型  在工业控制线路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触器的常闭接点才能达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触器本身所带的常闭接点已经用完,无法完成控制任务。这时可以将一个中间继电器与原来的接触器线圈并联,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去控制相应的元件,转换一下接点类型,达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5.用作开关  在一些控制线路中,一些电器元件的通断常常使用中间继电器,用其接点的开闭来控制,例如如彩电或显示器中常见的自动消磁电路,三极管控制中间继电器的通断,从而达到控制消磁线圈通断的作用。  6.转换电压  7.消除电路中的干扰
功率方向继电器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1、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和它的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线圈的阻值可以计算出它的使用电压及工作电流。
2、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时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使工作不可靠。
1、过电流继电器
过电流继电器,简称CO,是从电流超过其设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可做系统线路及过载的保护用,最常用的是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与铝或铜制的旋转盘相对,依靠电磁感应原理使旋转圆盘转动,以达到保护作用。
动作原理:
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在继电器内产生磁场,以促使圆盘转动,但流过的电流必须大于电流标置板的电流值才能转动。
2、过电压继电器
过电压继电器,简称OV,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当系统的异常电压上升至120%额定值以上时,过电压继电器动作而使断路器跳脱保护电力设备免遭损坏,感应式过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动作原理和过电流继电器相似,只有主线圈不同。
3、欠电压继电器
欠电压继电器,简称UV,其构造与过电压继电器相同,所不同的是内部触头及当外加电压时转盘会立即转动。
4、接地过电压继电器
接地过电压继电器,简称OVG,或称接地报警继电器简称GR,其构造与过电压继电器相同,使用与三相三线非接地系统,接于开口三角形接地的接地互感器上,用以检知零相电压。
5、接地过电流继电器
接地过电流继电器,简称GCR,是一种高压线路接地保护继电器。
主要用途:
1) 高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过电流保护;
2)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接地保护;
3)分相发电机的层间短路保护;
4)接地变压器的过热保护。
6、 选择性接地继电器
选择性接地继电器,简称SG,又称方向性接地继电器,简称DG,使用于非接地系统作配电线路保护作用,架空线及电缆系统也能使用。
选择性接地继电器:由接地电压互感器检出零相序电流如遇线路接地时,选择性接地继电器能确实地表示故障线路而发生警报,并按照其需要选择故障线路将其断开,而继续向正常线路送电。
7、 缺相继电器
缺相继电器,简称OPR,或缺相保护继电器,简称PHR,在三相线路中,当电源端有一线断路而造成单相时,若未有立即将线路切断,将使电动机单相运转而烧毁。
8、比率差动继电器
比率差动继电器,简称RDR,被应用做变压器交流电动机,交流发电机的差动保护,以往使用过的过电流保护继电器,是外部故障所产生的异常电流流过保护设备时,若变压器,一、二次侧电流发生不平衡或对电流互感器特性发生不一致,在这些情况下,此现象会扩延数倍,而使继电器误动作。
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
1)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
2)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3)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选用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作为选用的依据。控制电路应能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合是不稳定的。
2、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需要的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若手头已有继电器,可依据资料核对是否可以利用。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
3、注意器具的容积。若是用于一般用电器,除考虑机箱容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对于小型电器,如玩具、遥控装置则应选用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一般国产继电器的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继电器型号第一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主称类型。
JZ——中功率继电器
JQ——大功率继电器
JC——磁电式继电器
JU——或温度继电度
JT——特种继电器
继电器型号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继电器的形
C——超小型
继电器型号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用数字表示产品序号
继电器型号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防护特征。
F——封闭式
M——密封式
例如:JRX-13F(封闭式小功率小型继电器)。
JR——小功率继电器
13——序号
继电器继电器的测试
继电器是智能预付费电能表中的关键器件,继电器的寿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表寿命,该器件性能好坏对智能预付费电能表运行至关重要。而国内、外继电器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规模相差较大,技术水平相距悬殊,性能参数千差万别,因此,电能表生产厂家在继电器检测选型时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测装置,以保证电表质量。同时,国家电网也加强了智能电能表内继电器性能参数抽样检测,同样需要相应的检测设备,检验不同厂家生产的电表质量。然而,目前继电器检测设备不仅检测项目比较单一,检测过程不能实现自动化,检测数据需要人工处理和分析,检测结果具有各种随机性、人为性,而且,检测效率低,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1]
近两年来,国家电网逐步规范了电表技术要求,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技术规范,这为继电器参数检测提出了一些技术难题,如继电器的负载通断能力、开关特性测试等。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设备,实现继电器性能参数的综合检测[1]
根据继电器性能参数测试要求,测试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带负载电流的测试项目,如动作值、触点接触电阻、机械寿命;二是带负载电流的测试项目,如触点接触电压、电寿命、过负荷能力。
主要测试项目简单介绍如下:(1)动作值。继电器动作时所需电压值。(2)触点接触电阻。触电闭合时,两触头之间的电阻值。(3)机械寿命。机械部分在不损坏的情况下,继电器反复开关动作次数。(4)触点接触电压。触电闭合时,触电回路中施加一定负载电流,触点间电压值。(5)电寿命。继电器驱动线圈两端施加额定电压,触点回路中施加额定阻性负载时,每小时循环小于300次、占空比1∶4条件下,继电器的可靠动作次数。(6)过负荷能力。继电器驱动线圈两端施加额定电压,触点回路中施加1.5倍额定负载时,动作频率(10±1)次/分条件下,继电器可靠动作次数[1]
继电器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环境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在GB和SF下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最高,达到820000h,而在NU环境下,仅60000h[2]
2质量等级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当选用A1质量等级的继电器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达3660000h,而选用C等级的继电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0000,其间相差33倍,可见继电器的质量等级对其可靠性能的影响非常大[2]
3触点形式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触点形式也会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单掷型继电器的可靠性都高于相同刀数的双掷型继电器,同时随刀数的增加可靠性逐渐降低,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四刀双掷继电器的5.5倍[2]
4结构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结构类型共有24种,不同类型均对其可靠性产生影响[2]
5温度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工作温度范围在-25~70℃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逐渐下降[2]
6动作速率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随着继电器动作速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呈指数型下降趋势[2]
。因此,若设计的电路要求继电器的动作速率非常高,那么在电路维修时就需要仔细检测继电器以便及时对它更换[2]
7电流比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所谓电流比是继电器的工作负载电流与额定负载电流之比。电流比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尤其当电流比大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迅速下降,而电流比小于0.1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基本不变,因此在电路设计时应选用额定电流较大的负载以降低电流比,这样可保证继电器乃至整个电路不因工作电流的波动而使可靠性降低[2]
方明义,陈新春,刘静然,等..继电器测试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12
马存宝, 成功, 胡云兰, 等.继电器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继电器,2006
中国电子学会(Chinese Instit...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功能继电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