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0.80.6Cm

疾病名称:胃肠道间质瘤
其他名称:GIST
疾病编码:ICD-9:
所属部位:腹部,
所属科室:胃肠外科,肿瘤科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间质瘤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应该涵盖了以前所谓的“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但作为间叶组织发生的肿瘤,胃肠道平滑肌瘤或肉瘤的概念并未被排除,只不过在目前的临床病理诊断中,这类肿瘤只占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少部分。GIST病人20%~3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
该疾病的病理学特点:①大体形态:肿瘤大小不一,自0.2~44cm不等,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向腔内生长可形成溃疡,因此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可分为腔内型,壁内型,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型,大多数肿瘤呈膨胀生长,边界清楚,质硬易碎;切面鱼肉状,灰红色,中心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肿瘤数目可为多个。②组织学特点:GIST主要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两种细胞可同时出现于不同的肿瘤中,但形态学变化范围大,依据两种细胞的多少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以及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肿瘤细胞的排列也呈多样化,以束状和片状排列居多,胃与小肠的形态学变化大,直肠的形态学变化小,大部分为梭形细胞型,交叉束状排列多,肿瘤细胞分化不等,可出现核端空泡细胞和印戒样细胞。③免疫组化特点:GIST免疫组化研究表明CD117(c-kit)和CD34为其重要标志物,80%~100%的GIST CD117呈弥漫性表达,而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不表达CD117,60%~80%的GIST肿瘤细胞中,CD34呈弥漫阳性表达,并且良性的GIST的CD34表达较高,CD34表达特异性强,在区别GIST与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时具有重要价值,CD34阳性表达时,往往CD117也呈阳性表达,CD117,CD34的表达与肿瘤位置,生物学行为细胞分化及预后无明显关系,此外,GIST也可有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标记物的表达,如2-SMA,desim,S-100等,但阳性率低,且多为局灶阳性。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恶性GIST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GIST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症状。贲门部GIST吞咽不适、吞咽困难症状也很常见。部分病人因溃疡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常见症状有腹痛、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等。腹腔播散可出现腹水,恶性GIST可有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
2.并发症:并发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梗阻等。
三、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患者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
2.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对于胃GIST,胃镜可帮助明确肿瘤部位及大小。超声内镜对于胃外生性肿瘤可协助诊断GIST位置、大小、起源、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部分患者可获得病理学诊断。
3.CT检查:CT平扫发现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良性肿瘤多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极少侵犯邻近器官,可以有钙化表现。恶性肿瘤多大于6cm,边界不清,与邻近器官粘连,可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和出血,肿瘤可出现高、低密度混杂,钙化很少见。增强CT可见均匀等密度者多呈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螺旋CT尤以静脉期显示明显。这种强化方式多见于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坏死、囊变者常表现肿瘤周边强化明显。CT消化道三维重建对于肿瘤可协助诊断GIST位置、大小、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
4.其他辅助检查:X线钡餐示边缘整齐、圆形充盈缺损,中央可有“脐样”溃疡龛影,或表现为受压、移位。肠系膜上动脉DSA对于小肠GIST诊断、肿瘤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GIST大多CD117和CD34弥漫性阳性表达,SMA不表达或为局灶性表达,而平滑肌瘤/肉瘤CD117和CD34阴性表达,SMA弥漫性阳性表达。
2.胃肠道神经鞘瘤:GIST中只有少部分病例中有S-100表达,而胃肠道神经鞘瘤S-100弥漫性阳性表达,CD117和CD34阴性表达。
3.胃肠道自主神经瘤:CD117、CD34、S-100、SMA和Desmin均阴性表达,电镜下可见神经分泌颗粒。对GIST的恶性程度判断除了临床上的局部浸润、转移、复发等因素外,肿瘤部位也是一考虑因素,一般说胃、食道及直肠的GIST恶性程度较低,而小肠和结肠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数也是判断GIST恶性程度的标准之一。
五、治疗原则
传统的GIST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虽最近在GIST病理及基础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新的化疗药物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取得临床治愈的最佳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由于GIST的潜在恶性,对临床怀疑GIST均应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行,由于GIST往往质地脆,血供丰富,且通过血液及腹膜转移,手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肿瘤破溃及挤压,对肠道GIST应先结扎供应和回流血管。术中对可疑病例也不应切取活检,除非肿瘤不能根治。GIST一般不宜肿瘤摘除,胃的GIST直径<3cm的可行局部切除或行楔形切除,切缘距肿瘤至少3cm;3~5cm宜行楔形切除或胃大部切除术,切缘距肿瘤至少5cm;直径>5cm的应按胃癌D2清扫范围手术。据报道,小肠GIST淋巴结转移率达7%~14%,故主张常规行淋巴清扫,肠段切除至少距肿瘤10cm。对于直肠GIST,特别是下段GIST,有时手术处理十分困难,由于术前难以判断其恶性程度,对于直径<3cm,可考虑尽量保肛;对于直径>5cm或术后复发者,应在术前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前提下,在保肛与扩大手术中作出抉择。对于有局部浸润或远端转移的应在可根治前提下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2.化疗:传统的化疗GIST当作平滑肌肉瘤治疗,常用方案为阿霉素+顺铂(AD方案),临床缓解率<10%,疗效不佳。伊马替尼(Imatinib)化疗。伊马替尼是c-kit激酶活性抑制剂,已于2000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不能根治手术的病人,也有用于高危GIST的报道。应用方法为400~800mg/天,连续1224个月。据Ⅱ期临床研究PR达63%,SD达20%;Ⅲ期临床研究尚缺乏远期随访报道,但据报道6月的PFS超过70%。伊马替尼用于GIST新辅助化疗,也有小样本成功的报道。
GIST总的5年生存率为35%,肿瘤完全切除5年生存率50%~65%,不能切除者生存期<12个月。肿瘤位置、大小、核分裂数和年龄均与预后有关。食道GIST预后最佳,而小肠GIST预后最差。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copyright@2006- ALL Reserved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 经营许可证编号:鲁B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许可证鲁卫网审字[2007]第3号 ICP号:鲁200643细胞库/细胞培养
ELISA试剂盒
实验室仪器/设备
原辅料包材
体外检测试剂
&&GIST-T1胃肠道间质瘤细胞
GIST-T1胃肠道间质瘤细胞
&丁香通采购保障计划,让您的采购更放心。
供应商信息
商家诚信度:
成立时间:2015年
入驻丁香通年限:1年
商家等级:金牌客户
产品信息完整度:77%
联系人:万经理
若您通过QQ未能联系到商家,您可以给商家发送站内信,与其取得联系。
扫一扫微信联系商家
电话:021-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88号(万经理QQ:)
该商家已通过实名认证
数据正在加载,请稍候...
扫一扫微信联系商家
电话: 021-
联系人: 万经理
(联系我时请说在丁香通看到的)
30秒填写信息,方便商家与您及时沟通
您正在向&&发送关于产品&&的询问
登录丁香园账号即可使用多地址管理,
*&电话和Email请至少填写一项
给商家留言
我对您在丁香通发布的“GIST-T1胃肠道间质瘤细胞” 非常感兴趣。请联系我并提供报价。
点击“立即发送”后,商家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让更多商家看到我的询价
丁香通采购热线:400-
Copyright (C)
DXY All Rights Reserved.权隆芳& 田贵荣& 张亚峰&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1岁,因&肛内坠胀伴大便困难5+年,便时肛门部肿物脱出1+年&入院。患者自诉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内坠胀不适,大便排出困难,3-5天解一次大便,干结呈颗粒状,便时肛门部无明显疼痛,无肿物脱出,无大便带血,无腹胀、腹痛,未重视,未就诊,5+年以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有肿物脱出肛门,大便时及体力劳动后多见,脱出物约红枣大小,脱出物便后需手扶还纳入肛,大便便条变扁,无大便带血,肛内坠胀感,伴大便不尽感,无明显疼痛,无明显腹痛、腹胀,无畏寒、发热,未就诊。患者入院后,体格检查:T36.6℃ P72次/分 R19次/分 BP139/96mmHg,心腹肺(-),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专科检查:肛门居中,肛门缘见不规则皮赘增生隆起,皮下静脉曲张形成,部分内痔脱出肛口,指检直肠下段距肛门2-8cm扪及大小约5.0 cm&5.0 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新生物,界限尚清,无蒂,不活动,无压痛,指套未见血染,肛镜见齿状线以上内痔区粘膜部分充血水肿,以3,7,11点位为甚,直肠右侧壁新生物表面充血,堵塞肠腔。血常规见WBC11.6&109/L,N%76.2%,直肠腔内彩超距肛门约2.2cm处肛管右侧壁区查见大小约5.2cm&3.5cm的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欠规则,内可见较丰富点状血流信号,肛管向左侧推移。盆腔CT见直肠壁偏心性增厚,软组织团块影,范围为5.3cm&4.6cm&6.0cm。肿瘤标志物示CA19-9 27.5U/ml,CEA、AFP、CA125各项均正常。诊断:1.直肠包块待诊:1)直肠间质瘤?2)直肠癌?2.混合痔。与患者及家属关于术前病检风险、手术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多次沟通,患者及家属拒绝术前病检,要求在腰俞穴麻醉下行&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术中肿瘤完整包膜切除,术后完整包膜瘤体送病理检查。病检回示1、考虑为(直肠)梭形细胞肿瘤,性质及类型待免疫组化检测确定。2、(肛管部)外痔。病检及免疫组化回示:(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瘤体大小6cm&5cm&6.5cm,核分裂2个/HPF(改良NIH危险度,中度危险度)。免疫组化结果:DOG-1(部分+),CD117(灶+),CD34(灶+),desmin(+),SMA(弱+),S-100(-),Ki-67阳性率小于1%。术后患者肛门坠胀感减轻,控便功能良好,大便正常,痊愈出院。3个月后患者随访,肛门坠胀感消失,无特殊不适,未复发。
  讨& 论
  1983年Mazur和Clark首次提出了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概念[1]。近年来,GIST在诊断、治疗、研究及定义上达成共识,GIST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ll7或DOG-1表达阳性[2]。GIST的发病率占整个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3,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约为1.3:1;各年龄段皆可发病,90%以上的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40~80岁,国内中位发病年龄57岁,家族性GIST,儿童性GIST少见[3]。GIST主要发病部位为胃(50%~60%)、小肠(35%),结肠(5%)、直肠(5%)、肠系膜,盆腔及其他部位发生率较低[5]。GIST发病率约为1~2/10万,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6]。
  此案例中与老年患者及家属沟通术前活检,告知术前活检可明确诊断,但活检原则上实质性肿块可以取,混合性及囊性包块需慎重。较大直肠囊性病变的患者施行术前活组织检查的风险较大,术中需注意保持肿瘤包膜的完整性[7]。患者及家属拒绝术前活检。手术切除是直肠间质瘤获得根治的唯一手段[8]。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于一部分术前评估难以达到全部切除或手术存在较大风险的GIST,通过术前伊马替尼治疗达到肿瘤缩小降期,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根治可能性[8]。对于特殊部位(十二指肠、低位直肠)的间质瘤,术前治疗可能达到在保证治疗根治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留脏器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9]。老年患者及家属因为伊马替尼价格昂贵,拒绝术前使用辅助治疗。和老年患者及家属沟通麻醉方式和手术入路方式,要求腰俞穴位麻醉经肛门直肠肿瘤切除,术后肿瘤送病检。肿瘤的完整切除是治疗直肠间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恶性直肠间质瘤完全切除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不完全切除者[10]。由于直肠间质瘤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11]。所以术中从9点位切入,包膜完整切除肿瘤,并未淋巴结清扫尤其是直肠系膜的切除。GIST易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其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技术,近年来研究表明GIST多数表达CDll7和(或)CD34,CDll7的表达率可达95%,具体为:CD34(70%)、SMA(35%)、Desmin(6%)、S-100蛋白(5%)、结蛋白(2%),几乎为阴性;DOGI(98%),DOGl是较近发现的GIST诊断指标,在大约36%的CDll7阴性的GIST中阳性表达[12,13]。术后患者病检及免疫组化回示:(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瘤体大小6cm&5cm&6.5cm,核分裂2个/HPF(改良NIH危险度,中度危险度)。免疫组化结果:DOG-1(部分+),CD117(灶+),CD34(灶+),desmin(+),SMA(弱+),S-100(-),Ki-67阳性率小于1%。免疫组化CDll7,CD34阳性符合胃肠间质瘤表现,S-100阴性,SMA弱阳性可排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从而明确诊断。GIST对常规化疗药物高度耐药,有效率仅为4.4%[14]。直肠间质瘤完整切除后的复发率可达40%-80%,高侵袭危险度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更高达85%-90%[15]。根治性手术及应用伊马替尼能够改善晚期GIST患者的预后[16]。但是老年患者及家属仍因伊马替尼价格昂贵,表示再行考虑治疗,坚持随诊3个月,无复发,老年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满意。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因人而异,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症状、体征、年龄、一般情况以及患者本人意愿等)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只要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直肠间质瘤局部切除术既符合肿瘤治疗的原则,又能减小手术创伤和保留器官功能,是诸多直肠切除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
  参考文献
  [1]&Mazu,M.T.,H.B.Clark.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rg Pathol,):507-519.
  [2]&中国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301-307.
  [3]&茹海明,张传珉.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05-3408.
  [4]&张龙江,祁吉.胃肠道间质瘤:一种新确定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8-1001.
  [5]&Fletcher,C.D.,J.J.Berman,C.Corless,et a1.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a consensus approach[J].Int J Surg Pathol,):81-89.
  [6]&Tran T, Davila JA, El-Serag HB. The epidemiology of 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 analysis of 1458 cases from 1992 to 2000[J]. Am J Gastroenterol, : 162-168.
  [7]&姚云峰,顾晋. 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62-264.
  [8]&胃肠道间质瘤中国专家组.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536-539.
  [9]&Machlenkin S,Pinsk 1,Tulchinsky H,et a1.The effect of neoadjuvant Imatinib therapy on outcome and survival after rect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J].Colorcctal Dis,201 1,13(10):.
  [10]&Tamiolakis DJ, Venizelos ID, Cheva AD, et al.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lology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utiliz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J]. Medicina (Kau2nas), 72122.
  [11]&Chen CW,Wu CC,Hsiao CW,et a1.Surgical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gastrointestinal stremal tumo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Z Gastroenterol,):760-765.
  [12]&Liegl,B.,J.L.Hornick,C.L.Corless,et a1.Mort-oclonal antibody DOGl.1 shows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KIT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including unusual subtypes[J].Am J Surg Pathol,):437-446.
  [13]&王黔,严芝强,王海斌,等.99例胃肠道问质瘤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06):463-465,473.
  [14]&Cohen MH, Cortazar P, Justice R, et al. Approval summary: imatinib msaylote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 Oncologist, 0-307.
  [15]&Pierie JP,Choudry U,Muzlknnsky A.et a1.,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grade on outcome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Arch Surg,:383-389.
  [16]&张李,蔡明志,邓靖宇,等. 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156例临床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331-334.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间质瘤能彻底治愈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间质瘤能彻底治愈吗
||文档简介
总评分0.0|
&&胃​肠​道​间​质​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估​计​年​发​病​率​约​为0​-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G​I​S​T​大​部​分​发​生​于​胃​(0​~0​%​)​和​小​肠​(0​~0​%​)​,​结​直​肠​约​占0​~0​%​,​食​道​占~%​,​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G​I​S​T​病​人0​-0​%​是​恶​性​的​,​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7​%​已​有​转​移​,​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接​下​来​求​医​网​专​家​为​您​详​解​。​接​下​来​求​医​网​专​家​为​您​详​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四川医学2010年1月第3l卷(第1期)s如^ll(1nM,d】胁Z如m叫,2010,%f.3l,ⅣD.1?117?●医学进展●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李楠静综述;毕锋,邱萌审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四川成都610041)<
br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靶向治疗R 735.2;R 735.3【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旬501(2010)01一0117躬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问叶组 织源性肿瘤,约80%一90%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为 c-kit基因突变,导致KI,I’蛋白异常活化,引起肿瘤细 胞不受控制的增殖。5%一lO%的患者发病机制与血 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仪(PDGFRd)基因突变有关,5%的 患者没有发现基因突变(野生型胃肠道问质瘤)…。 手术切除是治疗GIST的主要手段,然而作为复发,转 移率较高,且对传统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现在已有 一些分子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并已取得较好 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此我们就胃肠道问质瘤分子靶向 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马替尼400mg/d或800mg/d剂量组,400m∥d组患者 疾病进展可以选择进入到800m∥d组。中位随访时 间为760d,结果显示两组两年总生存率相似(69%vs 74%,P>0.05),但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0%vs 56%,P=0.026),800m∥d组无进展生存时 间(PFS)比400m∥d显著延长一o。S0033共入组746 例患者,随访2年时,400mg/d组和800mg/d组无进展 生存率相似(50%vs 53%;P>0.05),2年的总生存率 相似(78%vs 73%,P>0.05),I}缶床获益率相似。106 例属于400mg/d组的患者(约三分之一)也在疾病进 展时进入800m∥d组,有7%患者达到部分缓解,32% 患者达到疾病稳定。表明部分在标准剂量下出现疾病 进展的患者仍然可以从提高剂量中获益。 法国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对进展期胃肠道间质 瘤患者随访1年后发现,中断伊马替尼治疗患者65% 出现疾病进展,而持续服药者只有15%出现疾病进 展【4]。揭示伊马替尼治疗应该持续进行直到疾病进 展或者患者不能耐受。 1.2辅助治疗与新辅助治疗:几个多中心临床试验正 在评估伊马替尼应用于手术切除后的胃肠道间质瘤患 者辅助治疗的疗效。美国ACOSOG Z9000试验是一个 II期临床试验,对Ro/Rl外科手术切除的具有高危因 素(肿瘤直径>5cm且有丝分裂指数>5个/50HPF;肿 瘤为任何大小而有丝分裂指数>10个/50HPF;肿瘤直 径>10cm且为任何有丝分裂指数)的胃肠道间质瘤患 者给予12个月的伊马替尼400mg/d治疗,经过中位 随访时间4年后,第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 99%,97%和97%,而历史对照组(未使用伊马替尼) 的中位生存时问为2年,第1,2,3年的无复发生存率 分别为94%,73%和61%。结果提示伊马替尼组与历 史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 率∞1。另一个III期随机对照试验ACOSOG Z9001中, 对于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直径>3cm的患者分别给予 伊马替尼400mg/d或者安慰剂治疗12个月,结果显 示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虽没有差别,但辅助治疗显著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伊马替尼伊马替尼(Imatinib,SⅥ57,Clivec)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能选择性地抑制KIT、BCR-ABL和 PDGFR。伊马替尼结合于胞质内酪氨酸激酶功能区 的A11P结合位点,阻断磷酸基团由ATP向蛋白质底物 酪氨酸残基的转移,底物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引起 信号传导中断,抑制细胞增殖,恢复正常的细胞凋 亡[2|。 1.1进展期GIST的治疗:2000年,一项多中心,开放 性的随机临床II期试验(CSllB2222),147例I(IT阳 性不能手术切除或转移的胃肠道问质瘤患者随机分配 到400mg/d或600mg/d组。400mg/d组的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则进人600mg/d组。中位随访时 间9个月时,总体部分缓解率(PR)54%,疾病稳定率 (SD)28%,临床获益率(PR+sD)82%。2002年美国 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伊马替尼用于不能手 术切除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剂量是400mg/d 或600m∥d。 伊马替尼标准的起始剂量是400m∥d,但最佳剂 量尚未确定。两项大型国际多中心的随机III期临床 试验评估给予进展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剂量 400mg/d或者800mg/d的疗效。EORTC62005中946 例不能手术或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患者随机分配到伊万方数据 ?118?四川医学2010年1月第3l卷(第l期)s触∞n^,以池f Joumnz,20lO.蹦.3l,胁.1提高了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当肿瘤>10cm时差异最 显著(HR=O.19,P<0.001),6一10cm差异较小(HR= O.37,尸=0.01),肿瘤大小在3―6cm时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HR=O.44,P=0.15)M J。2008年12月伊马替 尼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胃肠道间 质瘤辅助治疗用药。由于伊马替尼用于辅助治疗的时 间尚无定论,目前欧洲有两个相关的III期临床试验正 在进行中,结果尚未报道。 进行新辅助治疗的S0132研究中对于术前预测肿 瘤>5cm或复发肿瘤>2cm的患者,术前给予伊马替尼 600m∥d,共8一10周,术后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年。 随访2年时,局限性进展期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82%明显变化,在起初6个月由于肿瘤内部出血坏死等,肿 瘤体积还可能增加,这时使用肿瘤大小评价疗效准确 性不高,而肿瘤对FDG的吸收率降低,使用PET/CT 可以更敏感地反映早期治疗的效果。而采用肿瘤单径 与cT密度值评价相结合的choi标准(CT提示所有可 测量病灶最长径之和缩小10%,肿瘤密度下降15%为 部分缓解)比REcIST标准在评价伊马替尼治疗胃肠 道间质瘤的疗效上更准确。 9%一13%的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无效,治疗初期 出现疾病进展,属于原发性耐药,主要与KIT野生型, KIT9号外显子或PDGFRAl8号外显子的D842V突变 有关。40%一50%的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初期有效后 由于继发性耐药出现疾病进展。继发性耐药主要与 KITl3,14,17号外显子突变有关,KITll号外显子突变[95%可信区间(cI)68,97],总生存率93%(84,100)。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73%(54, 91),总生存率91%(79,100)¨1。 1.3伊马替尼疗效预测:GIST患者中1l号外显子突 变率最高(59.2%),然后依次为9号外显子 (18.1%),13号外显子(1.8%),17号外显子 (1.6%)。一个对127例患者进行基因分析的II期临 床试验数据表明ⅪT突变的不同位点是预测伊马替尼 治疗l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KIT 1l号外显子突变的 GIST患者使用伊马替尼部分缓解率高于KIT 9号外 显子突变的患者(84%vs 48%,P=0.0006)。无KIT 或者PDGFRA突变者(野生型)没有1例疾病出现部 分缓解。KIT 11号外显子突变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也 较长(23个月vs7个月)。对EORTC62005和S0033 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KIT 9号外显子突变者在使用 伊马替尼800mg/d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00mg/d(19 个月vs 6个月,P=0.017)旧J。基于以上结果,NCCN 和ESMO推荐KIT 9号外显子突变的进展期胃肠道间 质瘤患者伊马替尼使用剂量为800mg/d。 在对CsTIB2222临床试验分析中发现,伊马替尼 血浆谷浓度与临床获益和肿瘤进展时间(r11’P)明显相 关。KIT 1l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伊马替尼血浆谷浓 度(Cmin)低于1100ng/ml比高于1100n∥ml组的临床 获益率低(67%vs 8l%),中位TTP较短(11.3个月vs的继发性耐药发生率高于KI四号外显子突变(60%vs20%)。继发性耐药的主要机制有:新的KIrI’或PDGFRA位点获得性的突变,KIT基因扩增导致KIT 受体过表达,其他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药物输出泵蛋 白的过表达导致胞浆中伊马替尼浓度较低,伊马替尼 血浆清除率增高导致全身血药浓度降低等。2胃肠道间质瘤的二线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舒尼替尼(Sunitinib、Su011248、Sutent)是一个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多个与肿瘤 的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如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 VEGFR.2,VEGFR.3),血 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d,PDGFRB),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fma样酪氨酸激酶(Fm),集落刺激因子受体(CSF一1R)和胶质细胞原性亲神经营 养因子受体(RET)等。2.1GIST的二线治疗:随着临床使用中伊马替尼耐药问题的出现,许多研究开始将舒尼替尼应用于GIsT 的二线治疗。在一项L/II期临床试验中入组97例伊 马替尼耐药的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三个不同剂 量组分别给予患者舒尼替尼25、50、75m∥d的治疗, 总体8%患者获得疾病缓解,70%患者获得疾病稳定, 其中37%患者疾病稳定时问>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 为19.8个月,58%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KIT9号 外显子突变者肿瘤进展时间(T1’P)要显著长于KIT 号外显子突变者(32个月vs 5个月)¨0|。 在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III期临床试 验(NCTD0075218)中,312例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 耐受的进展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2:l比例被随机 分到接受舒尼替尼(n=207)或安慰剂(几=105)治疗l l30.6个月,P=0.029)归J,说明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较低时临床疗效不佳,此时应调整患者使用较高剂量 以增加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因此监测患者的伊马替尼 血药浓度对预测患者的疗效及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有重 要作用。 目前评价肿瘤客观有效率的标准为REcIST标 准,以肿瘤大小变化为主要评价依据。但GIsT患者通 常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早期在肿瘤体积上看不到万方数据 四川医学20lO年1月第31卷(第l期)s如^∞n肌d如“如∽脚,2010,吲。3l,舳.1?119?组。所有患者在随机分组前至少停止使用伊马替尼2 周,方案为舒尼替尼(50mg/d)或安慰剂连续服用4 周,停止使用2周(4/2方案),每6周为1个疗程。该 试验主要观察终点是肿瘤进展时间(TTP),在进行中后药物的研发及治疗的重要方向,并将对GIST的治疗 带来重大变化。参考文献: [1]Agaimy期分析时,舒尼替尼组的中位m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27.3周vs 6.4周;HR=O.33;P<0.0001)。并且舒 尼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 (24.1周VS 6.O周,P<0.0001)。舒尼替尼组部分缓 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6.8%vs O%;P=0.006), 58%患者获得疾病稳定¨11。在取得阳性结果后,该试 验进入非盲态阶段,有88%安慰荆组患者在开放性研 究期间使用舒尼替尼。在整个双盲和开放性研究期 间,舒尼替尼组的1TrP比安慰剂组有显著延长(28.4 周vs 8.7周P<0.0001)。 2006年1月,FDA批准舒尼替尼用于伊马替尼治 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006 年8月开展了一项大型的国际多中心舒尼替尼治疗伊 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GIST患者“临床使用”研究, 两年中共人组1091例患者,接受舒尼替尼50mg/d,4/2 方案治疗。2008年Asc0年会上报告舒尼替尼治疗的 部分缓解率14%,疾病稳定率63%,中位进展时间为37 周¨2|,表明舒尼替尼对伊马替尼耐药的GIST患者具有 有效性。 2.2舒尼替尼疗效预测:一项舒尼替尼对不同突变位 点的疗效研究发现,KI四号外显子突变者的部分缓解 率显著高于Kn'1l号外显子突变者(37%vs5%;P=A,wun8ch PH,Hf)staedte『F,d口厶Minute ga8试c sclerosing8tT0mal showtumors(G1ST tlJmorlets)a咒c咖mon in 8dults gnd frequentlyc?KITmut8tion8[J].Am J s“rg Pathol,2007,3l(1):113一120Mc,corlesB cL,Demet―GD,d口正Kina8e mutatio砸andresponse[2]Hein―ch im8“nibin pa矗encs“fhme£astaticg&s£r西nfesfinal strom8ltIlr∞r[J].J Clin Oncol,2003,2l(23):4342―4349 【3] V∞GlabbekeM。Verwe玎J,c鹊aH PG,d口z.Initial andlatetore8istanceimatinibinadvanc gastrointes6nals咖md tIlmd疆a弛p陀dicte【l byRe8earch帅ddifI白ent pro印ostic£虻to玛:a 1hatment ofEuTope舯0咿ni聃ti叽forC们cer―Ita“蛐Sarcoma Gmllp―Aus证a18si趴G聃tmintesti- 8tudy[J].J Clin Oncol,2005,23(24):5795~5804nal Trials croup[4]BlayJY,k c∞ne A,Ray-C0quardI,ct以Prospective舢lticen试ci“patientsmndomized pha弛Ⅲ8tudy of imalinib 心Dintestinal s仃omal 《t阳atment beyondwithadv肌ccd g∞一 continuati伽clinon.tllmo瑁comp耐ng1int伽pti∞Versusye盯:theFrenchsarcon磕Group[J].Jcol,2007,25(9):110r7―1113[5]Dem8t咖RP,叫ddependently predictJs,d以Tumorrecu力℃ncemjtofjc跏e,击∞,粕d】啷tj删jn―primaryafter坤导ection 0fnal蜘altumor(cIsT)[J].c蛐cer,2008,112(3):608―615[6]Denlatte0g够trointesti?RP,Baum蚰KV,Anl帅e∞u CR,d一.Adjuvant imatinib 10c“暑ed,pdmarym∞ylate aR盯坤8ection 0fga8臼秭nt∞tinal蚰刺neoadjuv髓∥mdomised,double一‰d,pl∞ebomntrolled研8l[J].hlI- 毗2009,373(9669):1097―1104劬Ⅲr:a[7]Ei舱nberg B。Ha耐8 J,Blanke c,矗耐.PIm∞11伍al 0fadjuv蚰t inmtinib m∞ylate(im)f曲adv柚ced―r蛆ry¨d0perable SuTgrecu嗍tgishDmal tumor(GlsT)―帆rlyre搴ult80f Iu’0G0132[J].JO.003),KrI’13或14号外显子突变者的无进展生存期Onc0I,2009,99(1):42―47 R,k c∞眦A,以口1.Krr mulation8蛐d do∞ pati朋ts wilh advanced g蚓=roint髓tirlal和总生存期高于KITl7或18号外显子突变者。KI四号外显子突变者或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无进展 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高于KITll号外显子突变者。而对 PDGFRAl8号外显子的D842V突变无效¨引。KI四号 外显子突变者从舒尼替尼治疗中获益更大。这些数据 表明基因型分析对预测舒尼替尼治疗效果及选择合适 的患者进行舒尼替尼治疗起了很大的作用。 3小结 除了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一些多靶点药物单药 或者联合使用治疗GIsT的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如 Nilotinib(AMN 107),索拉非尼,、,atalanib(PTK787/ ZK222584),Dasatinib(BMS一354825),AMC706 和【8]Debicc.Rychter M,sciot卵lecti∞f缸iInatinib tumouH[J].EurJin8咖8lc“cer,2006,42(8):1093一1103 E,d以Imatinib pl鹊nm level8 8弛叫卜patients[9]Deme研GD,waIlg Y,wehrle related埘th dinical bene6t 乎L8tmintesdnal s自mmal 3141―3147inwithclinunre∞ctable/met鹊tatictIlmo鹉[J].JOncol,2009,27(19):[10]Hei商chMc,Mal(iRG,corle∞cL.矗甜.蹦眦ry蛐dwith thesecondary ki-na∞gen哟甲∞condate鲫nitinib Clininbiolo舒c8l蚰d clinical耻tivity 0fimtinib?r髑igtaIItg童stmintes石nalstr咖al tum甜[J].J s出ty0fOncol,2008,26(33):5352―5359and[11]Deme证cD,v鲫O嗍ter啪AT,Ga珊Il cR,雕以E娲cacysunitinjbinpatientBwith advancedga咖intestinal8tromaltum叫r正terf8订uTeofi眦tinib:amndomi8ed controlledm8l[J].hncet,2006,368(9544):1329~1338[12]DemetTiGD,Hein^ch Mc。d口LMolecular targetmodulation.inm.tumo。patientsPKC412等,相信不久将有新的药物应用于GIST临床 治疗中。因为GIsT的基因型对其治疗药物及剂量的 选择和疗效的评估有很大影响,所以在GIST患者的靶 向药物治疗中,明确其基因型并依据其进行治疗,是以ging,andclinical evaluati伽of g酗trointestinal sⅡDmaltr%ted诵th sunitinibmalate出er im“nm“lure[J].clin caIlcerRe8,2009,15(18):5902―5909(收稿日期:2009硒之4)万方数据
综述-胃间质瘤诊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胃间质瘤的...2.2由于GIST的高复发率,术后辅助以分子靶向治疗,辅助治疗适应证目前推荐有中、.../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1.定义 GIST 是胃肠道最常见...④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下广泛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GIST,原则上不考虑手 术治疗。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 年版)
08:40 来源:中华...③局限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GIST,鉴于分子 靶向药物治疗后总体控制比较满意,常常...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 年版) 发布时间: 9:06:58 ...③局限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GIST,鉴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总体控制比较满意, 常常...近 10 年来,随着对 GIST 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8]赵传华,徐建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2013 ...④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下广泛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GIST,原则上不考虑手术 治疗。⑤...胃间质瘤最新治疗指南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术中 将进展 病灶切 除, 并尽可 能切除 更多的...近年来, 由 于分子 靶向药 物的使 用, 腹会阴...基 因突变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该综述发表在 Surgery ...人们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是耐药的,因为非靶向的传统...胃肠道间质瘤的分子鉴别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良恶性交界的胃肠道间质瘤_司法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近些年来,随着病理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诊断率不断增多,...分子靶向药物可用于辅助治疗。 伊马替尼作为选择性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间质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