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5日龄的仔猪,病毒感染发烧咳嗽呕吐此病后,24小时小时之内出现了呕吐,继而出现

仔猪腹泻的诊治
  引起猪的腹泻病的原因很多,而且猪腹泻病的种类也很多,是各大养猪场常见的疾病人之一,死亡率较高,现将常见猪腹泻病人防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1.黄痢 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仔猪出生后1周内,1~3日龄最常见。临床表现:出生时情况正常,后相继腹泻,粪便呈黄色,浆糊状,病程短,死亡快。&
  防治方法:口服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同时配服适量阿托品等则效果更好。本病主要是预防,可以在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保证仔猪出生后有较高的母源抗体。&
  2.白痢 由大肠杆菌引起,多发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龄多见。临床表现为仔猪突然腹泻,开始排浆糊状粪便,继而变成水样,随后出现乳白、灰白或黄白色下痢,有腥臭气味,病猪迅速消瘦,死亡率较低。&
  防治方法:可肌肉注射黄连素、磺胺类,丁安卡那,氟苯尼考等药物。母猪产前2~3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10毫升,每日1次,连用2天,有良好预防效果。&
  3.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多发于3日龄内仔猪。表现为排红褐色或灰色腥臭稀粪,伴有呕吐。病猪死亡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本病预防多在母猪临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注射一次C型魏氏梭菌灭活苗,并让产后仔猪尽快吃足初乳,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4.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多发于6月龄内仔猪,以1~4月龄常见。表现为水样稀粪,呕吐,呼吸急促,耳、四肢、腹下部等皮肤出现紫斑。&
  防治方法:可用氟哌酸或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预防可在仔猪出生后40日龄左右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
  5.传染性胃肠炎 由冠状病毒引起,各龄猪均易感,但以10日龄以内仔猪最常见。表现为突发性呕吐,水样腹泻,粪便黄绿色或灰色,迅速消瘦、脱水,一般病后2~7天后死亡。&
  防治方法:可补充大量糖盐水,口服磺胺脒,或黄连素或四环素等预防继发感染。
(作者:未知
编辑:张鹏)
文章热词:
日,锦州市动物卫生安......
12月6日,市稽查支队办公室组织党......
12月1日,市农委党委副书记宋跃卓......
巧鸟所是一个远离市中心的基层所......
为了更好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
-中央部门网站-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大办公厅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贸委
科学技术部
国防科工委
国土资源部
信息产业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计生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省市政府网站-
-省级行业网站-
畜牧兽医在线
-市级行业网站-
朝阳畜牧兽医在线
铁岭畜牧信息网
辽阳畜牧兽医信息网
阜新动物卫生监督网
朝阳畜牧兽医在线
-新闻媒体网站-
中国新闻社
北京青年报
千龙新闻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北京电视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揭秘不同日龄仔猪的腹泻原因和对策
腹泻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的不同而不同,这篇文章收编了不同日龄的猪发生腹泻的可能原因和各自的治疗对策,是一篇从不同角度探讨腹泻的文章。
  腹泻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的不同而不同,这篇文章收编了不同日龄的猪发生腹泻的可能原因和各自的治疗对策,是一篇从不同角度探讨腹泻的文章。但是小编想说,文中针对某个日龄提出的原因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概率上大致如此,大家参考性地阅读此文就可以啦!
  一、1-3日龄
  原因:仔猪红痢
  发病情况: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通过病猪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C型魏氏梭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随母猪粪便排出后,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垫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当1-3日龄仔猪吮吸母乳或吞入污染物后感染。发病急,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有临床症状即快速死亡,急性病例见红褐色血性粪便,腥臭,致死率极高。
  对策:(1)精心搞好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母猪、产房、仔猪舍、地面、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温水清洗腹部、后躯皮肤、乳房,并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彻底消毒。喂初乳前,先挤出少许乳汁弃掉,然后让仔猪吃乳,以降低仔猪红痢发生和传播的几率。
  (2)注重免疫。母猪在怀孕期间,使用C型魏氏梭菌菌苗免疫,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初产或第二胎怀孕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免疫一次,用C型魏氏梭菌菌苗肌内注射5-10毫升/次;对3胎以上的经产母猪,可在产前15天一次肌内注射3-5毫升/次。
  (3)药物预防。小猪初生但还没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在常发本病的猪场,在仔猪产出后,立即给整窝仔猪肌注硫酸头孢喹肟、止血敏等,并适当口服人工补液盐或葡萄糖,防止机体脱水,增强抵抗力。
  二、2-3日龄
  原因:母猪感染蓝耳病
  发病情况: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母猪常出现发热、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等症状;仔猪表现出异常呼吸困难症状和高死亡率,多在出生时立即死亡或数天后死亡。正常分娩的仔猪,多于2-3日龄发生仔猪红痢,而早产仔猪往往腹泻更严重,病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异常困难,糊状下痢,有的排出灰色或黑色焦油状稀便,部分便中带血。
  对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退热、抗菌、净化病毒、病后机体的恢复。
  使用疫苗是目前预防、控制本病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国内外已研制了多种灭活苗、弱毒苗。对无病的猪场及户,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1次猪蓝耳病灭活苗,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一次,每年3次。对发病猪场及养猪户,在控制不了疫情的情况下,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一次蓝耳病弱毒疫苗,所产的仔猪断奶后1天和断奶后1个月,各接种一次猪蓝耳病弱毒疫苗。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仅限3-18周龄仔猪控制不了疫情时才应用。
  三、1-7日龄
  原因:仔猪黄痢
  发病情况:是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多发于出生后几小时到7日龄仔猪。主要以排出黄色黏液性稀粪和急性脱水、消瘦、高致死率为特征。管理不善,环境温度低,舍内卫生条件差时易感。
  对策:发病后,调理母猪乳汁至关重要。母猪日粮要合理搭配,完善日粮营养,配种后最初一个月内要限饲,配种80天后更加关注日粮营养的全面性,保证产后乳汁营养均衡,量充足。母猪产前一周到产后一周,每天都要坚持用热毛巾擦拭、按摩母猪乳房。严格消毒制度,对猪舍各个角落认真消毒,控制好分娩舍小环境温度、湿度,重视通风。
  使用大肠杆菌三价苗,于母猪产前30天注射1次,产后15天再注射1次,即可对仔猪起到理想的保护作用。对腹泻脱水的仔猪,可喂服口服补液盐(10%葡萄糖盐水10毫升,10%维生素C2毫升)进行补液。
  四、1-10日龄
  原因: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
  发病情况:处在此日龄段的仔猪,多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出现腹泻。通常首先见呕吐,继而出现急性水样腹泻,粪便多呈黄绿色或灰褐色,伴有絮状凝乳快。仔猪快速脱水,消瘦,食少或不食,预后多死亡,即便不死的仔猪,也因生长停滞而成僵猪。
  对策:每到冬春季节,对所有待产的母猪,于分娩前30天,使用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后海穴注射3毫升,可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一旦出现本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在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消炎的同时进行补液,也是控制死亡的好办法。补液可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30毫升,维生素C250毫克,维生素B6250毫克,一次静脉注射,每天早晚各1次。
  五、8-15日龄
  原因:球虫病
  发病情况:仔猪感染球虫病后,也会出现腹泻症状。仔猪多在10日龄前后出现腹泻,粪便多呈白色或黄色,粥样到水样,但一般见不到血便。腹泻的仔猪逐渐消瘦,生长停滞,同窝仔猪生长发育不均匀。
  对策:仔猪与成年猪不可混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仔猪球虫病可口服或肌内注射增效磺胺,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连用5-7天。此外,盐酸氯苯胍、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六、10-30日龄
  原因:仔猪白痢
  发病情况:由某些特定血清型致病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腹泻性疾病。病仔猪排出灰白色糊状稀粪,有腥臭味,污染肛门周围及后肢,病猪食少或不食,脱水,逐渐消瘦,衰竭而死。
  对策:防治方法参照仔猪黄痢。
  七、10-60日龄
  原因:轮状病毒病
  发病情况: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的传染病。仔猪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不食或少食,常有呕吐,出现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下痢,快速脱水等。成年猪与育成猪多为隐性感染,是引起猪胃肠炎的常见病因。
  对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发病后停止哺乳,立即自由饮用含葡萄糖-甘氨酸的电解质流液,或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3%-10%的碳酸氢钠溶液,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脱水与酸中毒。构建并保持良好的猪舍小环境,防止贼风出入,维持相对恒定的温度。
  八、15-90日龄
  原因:类圆线虫病
  发病情况:仔猪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 15-30日龄仔猪感染率高,60-90日龄猪逐渐减少。多流行于雨季和夏季,猪圈不洁且潮湿时更易发生。大量幼虫寄生于仔猪肺部时,常会引起湿疹、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而大量类圆线虫成虫寄生于仔猪小肠时,即会发生呕吐、腹痛、消瘦、贫血、下痢,粪便中带有血液或粘液,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充血、出血和溃疡。
  对策:经常消毒,保持猪舍环境干燥、清洁。治疗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噻苯咪唑口服或拌入饲料投服,可驱除全部虫体。
  九、断奶后
  原因: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
  发病情况:多由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感染而来。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哺乳期内多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便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达到41℃以上,不食或少食,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到黄色,后期排粪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多方治疗均无效,约1周后死亡。
  而感染伪狂犬病的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发病率20%-40%,致死率10%-20%。
  对策:两种病均有病毒引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做好免疫是预防的根本。要根据当地疫情规律、抗体水平、猪群健康状况、所选疫苗类型等制定适合本场实际的“个性化”免疫程序,并规范免疫操作,做到不漏免。有条件的地方和猪场,还应及时进行病原抗体检测,评价免疫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免疫程序。
  十、50-90日龄
  原因:仔猪痢疾(猪血痢)
  发病情况:猪痢疾(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亚急性和慢性粘液性下痢为主要临床特征。虽然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的是50-90日龄的猪。
  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就于数小时内死去。急性型病例开始排黄色至灰色的软粪,食少,体温升高至40-40.5℃,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排出含有大量粘液或血丝的粪便,弓背,吊腹,脱水,喜饮,消瘦,虚弱,共济失调。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症状较轻,表现为反复下痢,不时排出灰白色带粘液的稀粪,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而成为僵猪。
  对策:可用0.5%痢菌净液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肌内注射,或用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3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进行补液、强心。
  十一、60-120日龄
  原因:仔猪副伤寒
  发病情况: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临床多见慢性型坏死性肠炎。本病常发于180日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60-120日龄仔猪。虽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阴雨潮湿、寒冷和季节交替时。病猪体温多升高,出现周期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有时混有血丝和假膜,有的病猪还表现咳嗽,个别会出现皮肤疹块。
  对策:对30日龄以上的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肌内注射1毫升,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猪使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来源:今日养猪业
您可能感兴趣
IHU正德培训,畜牧人, 畜牧人论坛,论坛热点,三个标准...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饲料来源。本主题主要介绍青贮饲料的基本知识、制作技术、质量评定方法与饲喂注意...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的季节管理,水质调节方法等。...
仔猪腹泻(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往往不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单独一种疾病...
畜牧人养猪
电话:010-电话: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七街1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公网安备 94号)
Powered by
23:12, 技术支持:更多公众号:hogman888最新生猪、玉米价格查询、养猪技术分享、行情动态分析报告、饲料营养与健康管理理念都在互联网时代养猪人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又到腹泻高发季,0~4月龄仔猪腹泻原因和解决方法集合,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猪腹泻临床症状随着日龄而异,对外揭秘不同日龄猪的腹泻原因和对策全!_中国猪网
猪腹泻临床症状随着日龄而异,对外揭秘不同日龄猪的腹泻原因和对策全!
中国猪网 发布时间:
导读:腹泻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的不同而不同,这篇文章收编了不同日龄的猪发生腹泻的可能原因和各自的治疗对策,是一篇从不同角度探讨腹泻的文章。但是小编想说,文中针对某个日龄提出的原因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概率上大致如此,大家参考性地阅读此文就可以啦!
中国猪网最新消息,本文唯一标识ID:512327
 腹泻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的不同而不同,这篇文章收编了不同日龄的猪发生腹泻的可能原因和各自的治疗对策,是一篇从不同角度探讨腹泻的文章。但是小编想说,文中针对某个日龄提出的原因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概率上大致如此,大家参考性地阅读此文就可以啦!
  一、1-3日龄
  原因:仔猪红痢
  发病情况: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通过病猪和带菌者,经消化道传播。C型魏氏梭菌存在于部分母猪肠道中,随母猪粪便排出后,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垫料、饲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等,当1-3日龄仔猪吮吸母乳或吞入污染物后感染。发病急,有时甚至来不及发现有临床症状即快速死亡,急性病例见红褐色血性粪便,腥臭,致死率极高。
  对策:(1)精心搞好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母猪、产房、仔猪舍、地面、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温水清洗腹部、后躯皮肤、乳房,并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彻底消毒。喂初乳前,先挤出少许乳汁弃掉,然后让仔猪吃乳,以降低仔猪红痢发生和传播的几率。
  (2)注重免疫。母猪在怀孕期间,使用C型魏氏梭菌菌苗免疫,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初产或第二胎怀孕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免疫一次,用C型魏氏梭菌菌苗肌内注射5-10毫升/次;对3胎以上的经产母猪,可在产前15天一次肌内注射3-5毫升/次。
  (3)药物预防。小猪初生但还没吃初乳前,口服庆大霉素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在常发本病的猪场,在仔猪产出后,立即给整窝仔猪肌注硫酸头孢喹肟、止血敏等,并适当口服人工补液盐或葡萄糖,防止机体脱水,增强抵抗力。
  二、2-3日龄
  原因:母猪感染蓝耳病
  发病情况: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母猪常出现发热、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等症状;仔猪表现出异常呼吸困难症状和高死亡率,多在出生时立即死亡或数天后死亡。正常分娩的仔猪,多于2-3日龄发生仔猪红痢,而早产仔猪往往腹泻更严重,病仔猪体温升高,呼吸异常困难,糊状下痢,有的排出灰色或黑色焦油状稀便,部分便中带血。
  对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退热、抗菌、净化病毒、病后机体的恢复。
  使用疫苗是目前预防、控制本病最有效可行的办法。国内外已研制了多种灭活苗、弱毒苗。对无病的猪场及养猪户,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1次猪蓝耳病灭活苗,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一次,每年3次。对发病猪场及养猪户,在控制不了疫情的情况下,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一次蓝耳病弱毒疫苗,所产的仔猪断奶后1天和断奶后1个月,各接种一次猪蓝耳病弱毒疫苗。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仅限3-18周龄仔猪控制不了疫情时才应用。
  三、1-7日龄
  原因:仔猪黄痢
  发病情况:是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腹泻病。多发于出生后几小时到7日龄仔猪。主要以排出黄色黏液性稀粪和急性脱水、消瘦、高致死率为特征。管理不善,环境温度低,舍内卫生条件差时易感。
  对策:发病后,调理母猪乳汁至关重要。母猪日粮要合理搭配,完善日粮营养,配种后最初一个月内要限饲,配种80天后更加关注日粮营养的全面性,保证产后乳汁营养均衡,量充足。母猪产前一周到产后一周,每天都要坚持用热毛巾擦拭、按摩母猪乳房。严格消毒制度,对猪舍各个角落认真消毒,控制好分娩舍小环境温度、湿度,重视通风。
  使用大肠杆菌三价苗,于母猪产前30天注射1次,产后15天再注射1次,即可对仔猪起到理想的保护作用。对腹泻脱水的仔猪,可喂服口服补液盐(10%葡萄糖盐水10毫升,10%维生素C2毫升)进行补液。
  四、1-10日龄
  原因: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
  发病情况:处在此日龄段的仔猪,多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出现腹泻。通常首先见呕吐,继而出现急性水样腹泻,粪便多呈黄绿色或灰褐色,伴有絮状凝乳快。仔猪快速脱水,消瘦,食少或不食,预后多死亡,即便不死的仔猪,也因生长停滞而成僵猪。
  对策:每到冬春季节,对所有待产的母猪,于分娩前30天,使用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后海穴注射3毫升,可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
  一旦出现本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但在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消炎的同时进行补液,也是控制死亡的好办法。补液可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30毫升,维生素C250毫克,维生素B6250毫克,一次静脉注射,每天早晚各1次。
  五、8-15日龄
  原因:球虫病
  发病情况:仔猪感染球虫病后,也会出现腹泻症状。仔猪多在10日龄前后出现腹泻,粪便多呈白色或黄色,粥样到水样,但一般见不到血便。腹泻的仔猪逐渐消瘦,生长停滞,同窝仔猪生长发育不均匀。
  对策:仔猪与成年猪不可混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
  治疗仔猪球虫病可口服或肌内注射增效磺胺,每千克体重25-30毫克,连用5-7天。此外,盐酸氯苯胍、莫能霉素、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六、10-30日龄
  原因:仔猪白痢
  发病情况:由某些特定血清型致病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腹泻性疾病。病仔猪排出灰白色糊状稀粪,有腥臭味,污染肛门周围及后肢,病猪食少或不食,脱水,逐渐消瘦,衰竭而死。
  对策:防治方法参照仔猪黄痢。
  七、10-60日龄
  原因:轮状病毒病
  发病情况: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的传染病。仔猪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不食或少食,常有呕吐,出现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下痢,快速脱水等。成年猪与育成猪多为隐性感染,是引起猪胃肠炎的常见病因。
  对策: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发病后停止哺乳,立即自由饮用含葡萄糖-甘氨酸的电解质流液,或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3%-10%的碳酸氢钠溶液,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脱水与酸中毒。构建并保持良好的猪舍小环境,防止贼风出入,维持相对恒定的温度。
  八、15-90日龄
  原因:类圆线虫病
  发病情况:仔猪类圆线虫病是由兰氏类圆线虫寄生在猪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线虫病, 15-30日龄仔猪感染率高,60-90日龄猪逐渐减少。多流行于雨季和夏季,猪圈不洁且潮湿时更易发生。大量幼虫寄生于仔猪肺部时,常会引起湿疹、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而大量类圆线虫成虫寄生于仔猪小肠时,即会发生呕吐、腹痛、消瘦、贫血、下痢,粪便中带有血液或粘液,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剖检可见充血、出血和溃疡。
  对策:经常消毒,保持猪舍环境干燥、清洁。治疗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噻苯咪唑口服或拌入饲料投服,可驱除全部虫体。
  九、断奶后
  原因: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
  发病情况:多由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感染而来。患非典型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哺乳期内多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便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达到41℃以上,不食或少食,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到黄色,后期排粪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多方治疗均无效,约1周后死亡。
  而感染伪狂犬病的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发病率20%-40%,致死率10%-20%。
  对策:两种病均有病毒引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做好免疫是预防的根本。要根据当地疫情规律、抗体水平、猪群健康状况、所选疫苗类型等制定适合本场实际的“个性化”免疫程序,并规范免疫操作,做到不漏免。有条件的地方和猪场,还应及时进行病原抗体检测,评价免疫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免疫程序。
  十、50-90日龄
  原因:仔猪痢疾(猪血痢)
  发病情况:猪痢疾(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亚急性和慢性粘液性下痢为主要临床特征。虽然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的是50-90日龄的猪。
  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就于数小时内死去。急性型病例开始排黄色至灰色的软粪,食少,体温升高至40-40.5℃,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排出含有大量粘液或血丝的粪便,弓背,吊腹,脱水,喜饮,消瘦,虚弱,共济失调。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症状较轻,表现为反复下痢,不时排出灰白色带粘液的稀粪,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停滞而成为僵猪。
  对策:可用0.5%痢菌净液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肌内注射,或用红霉素每千克体重1-3毫克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进行补液、强心。
  十一、60-120日龄
  原因:仔猪副伤寒
  发病情况: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临床多见慢性型坏死性肠炎。本病常发于180日龄以下的仔猪,特别是60-120日龄仔猪。虽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阴雨潮湿、寒冷和季节交替时。病猪体温多升高,出现周期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黄褐色或绿色,恶臭,有时混有血丝和假膜,有的病猪还表现咳嗽,个别会出现皮肤疹块。
  对策:对30日龄以上的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肌内注射1毫升,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猪使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没有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感染 呕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