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病人能打硬膜外阻滞吗

律师们辛苦了。我哥给人打了,CT检查报告:1头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38mL)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待解决问题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律师们辛苦了。我哥给人打了,CT检查报告:1头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38mL)
广东-湛江&12-01 23:53&&悬赏 0&&发布者:ask201…… & 回答:(2) 剩余时间:
律师们辛苦了。我哥给人打了,CT检查报告:1头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38mL)。2左顶骨板障骨折。3双顶部头皮血肿。放射检查报告:在手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请问下如果申请法医鉴定应该为重伤,轻伤,还是微伤?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私密留言:
[广东-广州]
395415积分
回复时间:
建议报警,申请伤情鉴定。
[广西-南宁]
回复时间:
如果伤害达到轻伤以上级别,打人者已构成犯罪,建议报警。但伤残级别要经过鉴定才能确定。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江西景德镇
江西南昌市
江西南昌市
最佳律师解答
(王海波)()&
(李保忠)()&
(颜培卿)()&
(孙松海)()&
(晋爱琴)()&
最新回复律师
北京 朝阳区
北京 海淀区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们辛苦了。我哥给人打了,CT检查报告1头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38mL)还是微伤?
律师们辛苦了。我哥给人打了,CT检查报告:1头左侧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约38mL)。2左顶骨板障骨折。3双顶部头皮血肿。放射检查报告:在手第1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请问下如果申请法医鉴定应该为重伤,轻伤,还是微伤?
律师回答地区:广东-韶关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162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3 人可能属于轻伤,具体要以鉴定为准 15:56查看: 16971|回复: 10
硬膜外麻醉打穿如何处理?
硬膜外麻醉你打穿过吗?怎么处理的?你见过硬膜外进针最少的病例硬膜外针进入多少厘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论坛公告:(←点击查看详情)
穿就换麻醉方法,最少的2.0CM
有奖活动:(←点击查看详情)
可以更换麻醉方法
且在静脉输液时可以多输些胶体液
有奖活动:(←点击查看详情)
首先是尽量不要打穿,打穿就是一个差错。
处理在论坛前面有过相关讨论,要查看。
论坛公告:(←点击查看详情)
首先不要慌乱,把硬膜外穿刺针缓缓退到硬膜外腔,再缓慢注入生理盐水20ml,或自体静脉血5~10ml,尽量降低术后头疼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去枕平卧位24小时,每天多输液1000ml.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积极讨论&金币 + 3 个
鲜花 + 1 朵
" class="mtn mbn">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新手打穿很正常,但千万不要慌,判断清楚很重要,然后改麻醉.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如果本来就是打腰硬的话,就把腰麻的药推了,拔出来! 多补点液体,镇痛过静脉,术后随访!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帖最后由 逸阳绝风 于
15:42 编辑
请参阅如下文章:
硬脊膜穿破病人的硬膜外阻滞麻醉处理& && &来源:INTERNET 作者:邓亦雄
【摘要】 目的&&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可行性,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方法 随机选择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根据麻醉平面选用2%利卡因或以0.75%布比卡因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稀释至所需浓度,小量分次给药。于手术结束行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射。 结果&&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麻醉药量低于常规用药量,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结论 对硬脊膜穿破病人可实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 硬膜外腔 硬脊膜
  为了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可行性及有效方法,确保麻醉安全顺利,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促进病人康复。1999年以来,我院为15例发生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同时采取措施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本组共有15例硬膜外阻滞麻醉病人发生硬脊膜穿破现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9岁。65岁以上老年人10例,合并有心、脑、肾及呼吸系统疾病者6例,糖尿病5例。ASA分级Ⅰ~Ⅲ级。其中乳腺癌根治手术2例,肾切除手术3例,前列腺摘除手术4例,胆道手术2例,下肢手术2例,会阴部手术1例,阑尾切除手术1例。
  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10例为穿刺时发现,3例为置管时发现,2例为置管后硬膜外腔注药前回抽注射器时发现。
  1.2 麻醉处理 6例在原位退针至硬膜外腔置管,9例换椎间隙再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置管入硬膜外腔后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根据手术所需阻滞范围调整硬膜外麻醉用药量,8例T 10 以下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病人采用2%利多卡因;5例T 10 ~T 4 中位硬膜外,2例T 4 以上高位硬膜外,用药为以0.75%布比卡因为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稀释到所需浓度。试验剂量为3ml,10min后观察麻醉平面扩散情况,无脊麻征象且扩散范围小于4节段追加首次用药量6ml,扩散范围于4个节段则追加首次用药量3~4ml,间隔5~10min观察效果,视情况变化分次给药至效果完善。首次用药量大于5ml者术中追加用药量为首次用药量的三分之二,首次用药量小于4ml者术中追加用药量与首次用量相等,分两次给药,间隔时间为5~10min。术中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及脉搏氧饱和度(SpO 2 ),严密观察麻醉阻滞范围及程度。并记录达到麻醉满意时的硬膜外阻滞用药量。
  1.3 术后处理措施 (1)手术结束后于拔除硬膜外导管前向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15ml。(2)术后按腰麻术后护理常规,嘱病人去枕平卧6~12h,之后继续卧床休息,首次坐起时间宜大于术后24h。(3)术后3天经静脉补液量不少于2500ml/天。
  2 结果
  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所有病人达到麻醉满意用药量均少于10ml,最小用药量为6ml,平均用药量为(8.38±0.42)ml。15例病人术后均无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3 讨论
  临床麻醉中,常因技术熟练程度、穿刺器具、病人椎体结构异常等多原因,发生硬膜外阻滞麻醉病人硬脊膜穿破现象。目前国内穿破率在0.27%~0.6%之间。何振洲等报道 [1] ,五年中发生率为0.43%。硬脊膜穿破后常改换其他麻醉方法 [2] ,尤其是中、高位硬脊膜穿破病人常因此改用全身麻醉,本组15例病人中有8例为低位硬脊膜穿破,5例为中位硬脊膜穿破,2例为高位硬脊膜穿破。发生硬脊膜穿破后经原位退针或更换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均完成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过程安全顺利,麻醉效果满意。
  硬脊膜穿破病人的硬膜外阻滞麻醉,由于注药过程中随着硬膜外腔药量和药液压力的增加,所注药液易渗入蛛网膜下腔,因此,应根据手术所需阻滞范围调整所用药物比重、浓度、药量及给药速度,应避免轻比重药液的使用,一次给药量宜小,以减量用药、分次用药为原则,避免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同时密切观察阻滞范围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本组15例病人试验量均用3ml,达到麻醉满意时,局麻药最小用量为6ml,平均用量(8.38±0.42)ml,明显低于常规用药量,可能与部分局麻药渗入蛛网膜下腔有关。
  硬脊膜穿破病人术后常并发头痛 [1] 。文献报告 [3] 硬脊膜穿破后头痛发生率约为30%~76.5%,穿刺针口径与头痛发生率明显相关。引发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真正原因为硬膜外穿刺针较粗,穿破硬脊膜所造成的破孔大,导致脑脊液外漏使颅内压下降所致。单纯延长术后去枕平卧时间,充分卧床休息及术后经静脉补足液体,往往不足以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10~15ml或自家血3~5ml(有人质疑,不会造成人为的硬膜外血肿吗?会导致神经压迫吗?),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0~30ml可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4] 。文献报道 [5] ,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使头痛发生率降至25%~30%。本组病例除实施上述一般治疗措施外,还采用了于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前予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15ml,以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方便易行,结果15例病人均无头痛发生。
  本组病例表明,对于硬脊膜穿破病人仍可实施安全有效的硬膜外麻醉,且通过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参考文献
  1 何振洲,王珊娟,杭燕南.硬膜外腔穿刺并发硬膜穿破的处理. 临床麻醉学杂志,.
  2 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7.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04.
  4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5.
  5 Crawford JS.Headache after Lumbar puncture.Lancet,.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鲜花 + 1 朵
" class="mtn mbn">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是的,穿破硬脊膜可以向上一个间隙继续行硬膜外麻醉,只是要酌情减少麻醉用药。
有奖活动:(←点击查看详情)
我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当时赶紧把针退至硬膜外了,并缓慢注入些生理盐水,术中也加强补液,并嘱咐病人回病房后至少平躺2天,回访时未述头痛不适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黄韧带刚好突破,就穿了。首先不要慌乱,把硬膜外穿刺针缓缓退到硬膜外腔,再缓慢注入生理盐水20ml,或自体静脉血5~10ml,尽量降低术后头疼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去枕平卧位24小时,每天多输液2000ml.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Powered by当前位置:
>>>遇到触电患者时,下列采取的急救方法中,哪一项不对[]A.拨打“120..
遇到触电患者时,下列采取的急救方法中,哪一项不对
A.拨打“120”等急救电话B.人工呼吸C.必须的情况下进行胸外心脏挤压D.给病人灌水喝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遇到触电患者时,下列采取的急救方法中,哪一项不对[]A.拨打“120..”主要考查你对&&急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急救:掌握紧急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急救方法:(1)“120”急救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时,应交代清楚地点,地点越详细越好,便于医生查找。简单地介绍病人的病症,方便救助人员的救助(如图)。(2)人工呼吸对于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最常见的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如图所示。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的次数为15~20次。如果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3)胸外心脏挤压对于心跳停止的病人,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做胸外心脏挤压,如图l273所示。挤压时,救护者站在病人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冲击性地用力向下按压病人的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做4~5 次心脏挤压,如此反复进行。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红润时,证明抢救有效。(4)出血和止血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外出血一般指体循环的血管出血,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①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自行凝固而止血。 ②动脉出血: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③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当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出血时,可将伤口冲洗干净,贴创可贴或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止血。对于动脉和较大静脉出血,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如图所示。动脉出血应在伤口的近心端包扎,静脉出血则在伤口的远心端包扎。
发现相似题
与“遇到触电患者时,下列采取的急救方法中,哪一项不对[]A.拨打“120..”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79441116715011715123245698114766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 &
硬膜外阻滞操作常规
&硬膜外阻滞:
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用于胸壁、腰背、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也可与全麻联合用于胸内及腹部大手术。
1. &&&&&&&& 操作步骤
1)&&&&&&&&& 穿刺针:17G穿刺针;
2)&&&&&&&&& 病人体位:多采用左侧卧位,使棘突间隙有足够的分离,保持病人脊柱充分地向后弯曲,枕头高低要恰当;
3)&&&&&&&&& 常见手术穿刺点的选择
4) &&&&&& 穿刺术& &&一般采用旁正中穿刺法。必须强调无菌操作和不接触技术,即穿刺针尖端和导管前端均不要与手套接触。
a) &&&&&& 在下一个棘突的上缘,离正中纵线1~1.5 cm处,用1%利多卡因作皮丘,并逐层浸润皮下、肌肉组织直至椎板骨膜,然后探寻椎间隙,了解穿刺针进针方向和皮肤至椎板的距离;
b) &&&&&& 用粗针在皮肤上戳孔,经此孔将17G穿刺针插入,直达椎板。按原试探的方向进针到黄韧带(用2 ml带生理盐水的针筒测试有明显的黄韧带阻力感),继续缓慢进针可有阻力消失的突破感,提示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c) &&&&&& 取出针芯。用2 ml空针盛生理盐水并留小气泡测试,若阻力已经消失,证实穿刺成功。
d) &&&&&& 将导管沿穿刺针置入硬膜外间隙,深度为4~7cm。若置管不顺需将导管退出时,应与穿刺针一同退出,切不可单独退出导管,以防导管切断。
2. &&&& 常用局麻药&&& 常用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药液内加肾上腺素1:20万浓度。
1)&&&&&&&&& 利多卡因&&& 一般用1.5~2%浓度,起效时间5~8分钟。作用维持时间约1~1.5小时。
2)&&&&&&&&& 丁卡因&&& 0.25%&0.3%浓度,起效时间10~20分钟,维持时间1.5~2小时;
3)&&&&&&&&& 布比卡因&&& 一般用0.5%浓度,起效时间7~10分钟,维持时间3.5小时;
4)&&&&&&&&& 1%利多卡因与0.15~0.2%混合液,起效类似利多卡因,维持时间1.5~2小时。所有局麻药用于硬膜外阻滞时,其维持时间较神经阻滞为短;
5)&&&&&&&&& 具体使用&&& 胸壁手术和乳癌根治1%利多卡因+0.15%丁卡因或0.25~0.375%布比卡因;胸腔内手术0.375~0.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0.2%丁卡因合并浅全麻;腹部手术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或0.5~0.75%布比卡因;下肢及会阴部手术1%利多卡因+0.2%丁卡因或0.5%布比卡因。
3. &&&& 麻醉管理
1)&&&&&&&&& 给药方法&&& 硬膜外阻滞较蛛网膜下腔阻滞在用药的容积和剂量大3~5倍。如将如此大量的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必将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不论单次或连续均必须采用试验剂量与分次给药方式。第一次剂量为3~5 ml,观察5~7分钟,若无蛛网膜下腔阻滞表现,则每间隔5分钟注药3~5 ml。试验剂量与追加剂量的和称首次总量或初量。此后一般1~1.5小时再次追加局麻药,剂量为初量的1/2~1/3;
2)&&&&&&&&& 测试麻醉平面&&& 注试验剂量后若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症状,多数仅有轻度感觉减退,而无完全的阻滞平面,因此不必过多地对病人测试。随着用药量增加,一般于10~15分钟才会出现较完全的平面,依此调节用药初量。若平面出现早而完全,常提示药液散布广,应酌减用药量。测试阻滞平面时不应暗示病人。麻醉阻滞完全,预计效果良好才能开始消毒、手术;
3)&&&&&&&&& 影响阻滞范围的因素
a)&&&&&&&&&& 局麻药的容积大,浓度高则阻滞范围广;
b)&&&&&&&&& 穿刺间隙:胸段比腰段扩散广;
c)&&&&&&&&& 导管插入的深度和方向;
d)&&&&&&&&& 注药的方式:一次集中注入则麻醉范围较广,分次小量注入则范围小;
e)&&&&&&&&&& 注药速度和病人体位;
f)&&&&&&&&&& 老年、动脉硬化、产妇、失水、体质差的病人较健康者阻滞范围广。
4) &&&&&& 辅助用药&&& 中上腹手术当探查、牵拉内脏时,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内脏牵拉痛、恶心、呕吐等。切皮前常规哌替啶50 mg+氟派啶5 mg肌注或分次静脉注射,咪哒唑仑1~2 mg或硫喷妥钠50~75 mg静脉注射。内脏探查时可按需追加芬太尼0.05 mg,必要时氯胺酮10~20 mg静注。原则上应保持病人安静,浅睡眠状态;
5) &&&&&& 关腹&&& 椎管内麻醉肌松良好,一般关腹不应有问题。但当外科手术时间冗长,肠腔胀气,麻醉效果又略差时,腹膜脆而易撕裂,局麻又无法使腹肌满意松弛,可在
充分准备和上级医生在场的情况下,静注琥珀胆碱15~20 mg,并按需追加5~10 mg,同时纯氧面罩辅助或控制呼吸;
4. &&&& 麻醉期间并发症
1)&&&&&&&&& 局麻药毒性反应&&& 药物一次用量超过限量或药液误入血管,尤其要注意0.75%布比卡因对心血管的毒性;
2)&&&&&&&&& 血压下降&&& 血压低,心率慢可静注麻黄碱5~6 mg,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血浆代用品。血压低,心率快可静注苯肾上腺素0.1 mg;
3)&&&&&&&&& 呼吸抑制&&& 椎管内麻醉的潜在危险是对呼吸的抑制。平面达T2时,通气储备功能明显下降。平面越高,影响越大,可出现反常呼吸,应常规面罩给氧,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必要时作辅助呼吸;
4)&&&&&&&&& 全脊麻&&&& 由于大量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若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人工通气和维持循环功能,可不造成严重后果,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心肺复苏,以挽救病人生命。
5. &&&& 术后并发症
1)&&&&&&&&& 神经损伤&&& 多为脊神经根损伤,术后出现该神经根分布区疼痛或感觉障碍,一般预后较好;
2)&&&&&&&&& 硬膜外血肿&&& 常难预料,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的病人,若发现麻醉作用持久不消退应及早作出诊断,尽快(8小时内)清除血肿;
3)&&&&&&&&& 感染&&& 罕见,多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预后取决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4)&&&&&&&&& 导管折断体内&&& 一般不必急于外科手术取出。
6. &&&& 其它
1)&&&&&&&&& 硬膜外阻滞失败&&& 硬膜外阻滞的成败与脊神经阻滞的范围和程度密切相关。失败原因包括麻醉选择不当,更多见于硬膜外穿刺失败,导管位置欠佳或不在硬膜外间隙。此外还有阻滞范围不能符合手术要求等。若手术尚未开始可重新穿刺,一旦手术开始应按实际情况更改麻醉方式;
2)&&&&&&&&& 异感&&& 多因穿刺针偏离正中或过深,轻则伤及神经根,重则刺伤脊髓引起出血压迫,导致截瘫,后果严重。进针或置管时有一过性异感,多无不良后果;如 进针时有异遇有强烈触电般异感、疼痛久久不能减轻或消失,应立即放弃硬膜外阻滞,更改其他麻醉方式。术后加强随访,按需用激素和利尿脱水治疗;
3)&&&&&&&&& 误入血管&&& 硬膜外间隙有丰富的静脉丛,穿刺针可误入静脉,偶见血从针孔滴出,应调整方向或更换间隙重行穿刺。更为常见的是置管过程中见血从导管中流出,遇此则退出穿刺针,向导管内注少量生理盐水,然后边退导管边轻轻回抽并反复注生理盐水,直到无回血为止,且肯定导管在硬膜外间隙。随后可注入含肾上腺素局麻药4~5 ml,判断导管是否依然在血管内。若麻醉作用明确,可追加局麻药,否则应拔出导管重新穿刺;
4)&&&&&&&&& 不慎刺破硬膜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 若手术低于中下腹,病人情况良好,可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上腹部手术,可将穿刺针退至硬膜外间隙置管或改上一个间隙重行穿刺置管。由于硬膜存在破口,既要警惕过多药量渗入蛛网膜下腔造成广泛的硬膜外阻滞,也要了解由于脑脊液外流稀释局麻药而使硬膜外阻滞平面出现慢而且不完全。上胸段穿刺一旦刺破硬膜原则上放弃采用硬膜外阻滞,改全麻。
四、骶管麻醉&&& 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将局麻药经骶裂孔注入骶管腔内。适用于直肠、肛门和会阴部手术。
1.&&&&&&&&&& 穿刺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髋部垫高。先摸清尾骨尖,沿中线向头端方向触摸,约4 cm处可触及一个有弹性的凹陷,即为骶裂孔,在孔的两旁可触到蚕豆大的骨质隆起为骶角,两骶角联线的中点即为穿刺点。可用7号针接5 ml空针内含0.5~1%利多卡因局麻药先作皮丘,穿刺针垂直刺过皮肤边进针边注药,针尖略指向头端,当针刺过骶尾韧带有突然阻力消失的落空感,即已进入骶管腔。
2.&&&&&&&&&& 常用药&&& 1.5%利多卡因、0.375~0.5%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0.15%丁卡因等。均含肾上腺素1:20万,成人用量一般20~25 ml为限。
并发症&&& 骶管静脉丛丰富,穿刺针进入过深易误入静脉,药量过大吸收快可发生毒性反应。目前一般采用分次用药的方法,即每间隔5分钟注5 ml药液,并卸下空针观察针尾是否有血性液体滴出,注药时应观察心率变化。
使用抗凝药物的病人硬膜外阻滞的常规
穿刺前用药
穿刺后用药
拔管前用药
拔管后用药
肝素(预防性用药,皮下小剂量)
给药4小时后(皮下注射肝素后2小时达到峰浓度,如有置管困难应适当推迟下一次给药)
操作后1小时(出血较多则1-2小时)
给药4小时后
急性创伤患者须权衡,操作后密切观察4小时
肝素(治疗性用药,静脉大剂量,术中)
给药后4小时,监测PPT/ACT
操作后1小时(出血较多则6-12小时内不应再次给药,可考虑延迟手术)
给药后4小时,监测PPT/ACT
合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时出血危险性增加,应尽量避免操作
LMWH(预防性,qd,欧洲)
给药后10-12小时
操作后2-4小时
给药后10-12小时
如出血较多可延迟给药24小时,无须推迟手术
LMWH(预防性,bid,美国)
N/A(首次给药须在术后24小时)
术后24小时
给药前拔管
LMWH(预防性,qd,美国)
N/A(首次给药须在术后6-8小时)
术后6-8小时
给药后10-12小时
LMWH(治疗性)
给药后24小时内相对禁忌(可考虑蛛网膜下腔阻滞)
操作后2-4小时
给药后24小时
无禁忌(不合并使用肝素或NSAIDS)
无禁忌(不合并使用肝素或NSAIDS)
合并使用ASA 和NSAIDS
相对禁忌(剂量依赖)
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大于2天(ASA)或1天(NSAIDS)以上
穿刺时出血较多则取消下一次肝素用药
合并使用ASA 和肝素
三天内曾使用ASA的患者须权衡,监测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小板功能等
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上一篇:&&&&下一篇:
&&随机推荐
&&&&&&&&&&&&&&
版权所有:武汉市普仁医院(原一冶医院)
地址:武汉青山区建设四路本溪街1号 邮编:430081电话: 861999
投诉电话:
急救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膜外麻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