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消灭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希望移民

移民加拿大得失谈:中产阶级不适合移民(图)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移民加拿大得失谈:中产阶级不适合移民(图)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移民加拿大的利弊得失谈
  本文选自新浪博客,:
  有同学请草根谈一下移民的得失,这个话题太大了,竟然一时不知从何谈起。并且,即便草根说得再多也不能面面俱到。那就草根姑且说下大家凑合着听下,毕竟再怎么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也只是一家之言。说起来移民来加拿大,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决定?错,只有两个决定,移或者不移,可能有的是一千个理由。每个人的理由不同,获得的结果也多少有些不同。草根就结合本人实践,跟大家分析一下利弊得失。
  教育得失:上加国名校还不比在国内上清华北大
  1、在中国还是中国的学历有优势
  草根做移民这个决定的直接动因是孩子的教育,但其实潜意识里面是向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相对来说无忧无虑的生活。至于教育是否有了提升,到现在草根自己都有些困惑了。
  困惑在哪里呢?草根以为所受的教育最后总是要转化成为生产力的,如果量化为成功的话,这个转化率是多少很难评说。从国际排名上来看,多伦多大学可能会高于清华高于北大,然而如果您是在国内讨生活,草根相信从清华北大毕业,一定比您从多伦多大学毕业来得更有优势。即便是多伦多大学的学术水平可能更高,但是貌似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对咱们芸芸众生也只是天边的彩虹,更重要的是学识能转化成多大的效益。如果您混在加拿大,可能多伦多大学的求学经历更有益处。如果您打拼在国内,无论清华北大甚至只是211都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经济成功与否跟学历高低不沾边
  草根那拨儿爱德华王子岛投资移民同学们中,经济上最成功的往往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这些同学往往学历并不算高英语也并不灵光,草根常开玩笑说大资本家们都在低级班啊!事实的确是事实,低级班的话题往往是买船买车打猎去哪里玩,高级班的话题有时却要谈及打工。
  当然,您可能会说这是特殊历史阶段下中国的一个怪胎,正常的社会不应该是这样。其实那些走邪路的国家里,成功也不是跟学历呈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如果您注意观察那些成功人士,身上总有一些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东西,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情商?
  3、在国内上学有国内圈子 求职有优势
  话扯得有点远,再扯下去会扯到读书无用论上,这不是草根的初衷。草根为啥说在国内清华北大的好?很简单,首先您找工作的时候人家就会高看您一眼,一张清华北大的文凭绝对要比多伦多大学的吃得开。不知道多伦多大学的多了,但不知道清华北大的国人怕是没有。此外,您的校友同学都是各界精英,随随便便就提携您一下,就不是草根阶层可以比的啦,圈子很重要。
  其实,圈子这个东西在加拿大也很重要。说两个例子,加拿大一个孩子想学医,在本地没能考上医学院去了英国的医学院留学,但是学成毕业后发现回不来了,加拿大本地的医疗岗位都被加拿大自己各院校的毕业生占满了,这就是各类的小圈子的作用。您是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各大医疗机构往往充斥着您的校友,不乏位高权重的人。他们自然乐于使用和提拔自己的师弟师妹,也算是反馈母校的栽培吧。如果一个外来的,还是算了吧。
  把这个话题扯开来去,大家也可以理一下思路是否该让孩子出来留学。
  健康得失:环境好哮喘病都不犯了 但也只是多活4年而已
  环境问题现在真真正正地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了。加拿大平均预期寿命是83岁多一点儿,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岁,这中间存在8岁的差距。即便我们半辈子在中国度过,身体里面可能已经积聚了大量毒素,现在来加拿大也只是会比在国内多活4年,那么问题来了,不是学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是您愿意花多少钱来买多活一年?花多少钱愿意买多活四年呢?
  您说我宁愿少活几年只要健康,那么除了死于飞来横祸,大多数人都只能在73岁得癌症75岁被夺去生命,和80岁患癌症83岁亡故之间选择,如何选择答案自然无需多说。
  就草根本人来讲,移民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常看草根博文的同学都知道,以往草根在国内每年的三四月份,必须远赴海南寂寞地坐在沙滩上看《海滩上的摄手》,2011年甚至不得不《自驾房车游澳大利亚》,原因是草根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大家知道,最终发展成哮喘的几率超过一半,哮喘,不要死得太难看,邓丽君……
  以往草根一直以为自己患的是花粉过敏,但是来加拿大之后惊奇地发现,草根与花草们能相安无事。疑惑之下,草根请家庭医生帮助约了一家治疗过敏病症的诊所进行了检查,结论是对尘螨过敏。
  原来如此!
  难怪草根来到加拿大后此项病症全无,不论春夏秋冬。
  王子岛有些老乡也表示,来了以后孩子的哮喘病好了,过敏也不再犯了……
  经济得失:有钱人和没钱人适合移民 中间层则要权衡利弊
  谈到这里有同学说,该说缺点了吧?嗯,第一条教育分析利弊算是不偏不倚,第二条环境光说优点,这第三条一定要说说缺点,咱就从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这一条最大的缺点说起。
  的确对于草根这群投资移民来说,绝大多数人来到加拿大,多少都会在金钱上有所损失,相比之下投资款算不了什么,因此回去赚钱的不在少数。理由通俗易懂:某某原来我的小弟呢,这两年赚老多钱了也成了大哥…… 这样的情形下有追求的人在加拿大怎能呆的住?所以很多人把老婆孩子留在加拿大,自己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去淘金了。
  在加拿大再开创一番新天地?可以,很励志很挑战自我,就是计算投入产出比实在是不如做回老本行。
  即便对一些技术移民来说,国内也有着诱惑力。毕竟在国内打拼了这么多年,人脉积累,在业界多少也是一个角色,走到哪儿都不会被人看低。而到了加拿大,操着说不囫囵的英语能找到可心的工作都不错了,业界的地位?请先调整您自己的预期。于是有人想算了吧,就这么过吧,比上不足比下咱也还有余嘛,甚至有人来了加拿大也选择了回流。
  所以有人讲有钱人和没钱人适合来加拿大,有钱人钱赚够了可以退休了,来加拿大可以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气了。没钱的人在国内也赚不到钱,来加拿大即便干个体力活儿也比在国内收入高了去了,这里就算从事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小时也要10加元往上,在国内做同样的活儿根本不可想象,所以来这里宛如天堂。苦的是中间层,移民吧经济上可能没什么巨变甚至开始阶段还要略微亏损,成就感上就相差更远了,因此最难决断,请草根帮助分析利弊的也是这样的同学最多,是不是啊?
  如果这是一个缺点的话,对比上面两项利弊得失做些取舍,再从两个选择中来个二选一:移还是不移。(作者:永远的草根)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已被0人收藏
&现在上海中产阶级为什么移民的不多?
来自:保密
发帖:998+11152
引用: 引用:就算你到了国外,你就变当地的YP了,只能做些低等的体力工作,有时这类活你都不一定找得到。。。而且 美国工资也不见的高到哪里去,我一个马来西亚同学就在美国的公司上班,也就2.3000美元,折RMB就1万多,如果你在国内能赚5000到一万,到那也就这么点,何必呢?更何况你的英语肯定没人家好,学历也没人家硬,为了下一代付出你的下半生,有意思嘛?购买力完全不同。最重要孩子! 就像你说的,购买力不同。同样一万,在中国的日子比在美国肯定要好,,,更何况我那同学去年就被裁员了,现在还失业,连再美国上的大学的人都失业,你去了,能干什么?英语你会吗?想刷盘子都轮不到你,后面排着队的,你连自己都不能养活,还谈什么孩子你在说笑话?同样一样在中国比美国更好?现在上海还有美国便宜的东西?
你要说奢侈品什么的那是贵,普通的衣食住行。吃的,做地铁的钱等等那还是便宜的好发。最关键的就是以现在的美国就业形势,和你自己本身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你去了自身都也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孩子了
[/quote]这算收入比,你去找出那个比上海贵的。
-------------------------------------------------------------------------------------------
亚克西~亚克西~
来自:保密
中国富人们的移民潮会越演越烈吗?王力民认为很多人所担心的\"移民潮\"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是加拿大还是美国这些移民国家,每年对中国移民的受理数量都有限制,不是你想扎堆往国外移民就可以的。\"今年7月份,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局正式推出配额限制,投资移民加拿大的大门正在收紧:从日至日,联邦投资移民在全球范围内仅接收700份申请,远远低于2010年发布的3000个申请配额。
-------------------------------------------------------------------------------------------
救亡压倒启蒙,饱受蹂躏的中国人总免不了有救世主情结——普罗大众渴望有救星带领他们,精英们便时不时的以救世主自居(按照雷蒙·阿隆的说法,这种心理不过是“知识分子的鸦片”罢了)。
来自:保密
发帖:58+1411
一般移民后还是要读书靠学历找工作
-------------------------------------------------------------------------------------------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要牢记: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和饥寒交迫之中,要靠我们去解救他们,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来自:保密
发帖:2+198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双方老人怎么办?
夫妻双方带小孩都出去了
你让四个老头老太留守?
年纪大了谁照顾?
别说一起移民
至少我们家的老人不肯的
叶落归根,一辈子在上海,老了老了跟着儿女离开故土去异国他乡?
身边熟悉的环境,朋友,圈子都没了
设身处地想想吧
父母在儿不远游,有道理的
反正这就是我的想法
还没结婚的时候我老婆就有移民的念头
直接被我一票否决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别在失去以后才后悔没有珍惜
对我来说,这种一辈子的内疚,我承受不起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998+11153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双方老人怎么办? 夫妻双方带小孩都出去了 你让四个老头老太留守? 年纪大了谁照顾? 别说一起移民 至少我们家的老人不肯的 叶落归根,一辈子在上海,老了老了跟着儿女离开故土去异国他乡? 身边熟悉的环境,朋友,圈子都没了 设身处地想想吧 父母在儿不远游,有道理的 反正这就是我的想法 还没结婚的时候我老婆就有移民的念头 直接被我一票否决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别在失去以后才后悔没有珍惜 对我来说,这种一辈子的内疚,我承受不起 逆向思维想,你孩子以后不如别人怎么办?
现在天朝的教育越来越是拼爹时代了。
一靠基因。
二靠经济。
经济确实能砸出比大多数人优秀的孩子。
这点在海外要轻松多了。
-------------------------------------------------------------------------------------------
亚克西~亚克西~
来自:保密
发帖:0+24
[/url]你要说奢侈品什么的那是贵,普通的衣食住行。吃的,做地铁的钱等等那还是便宜的好发。最关键的就是以现在的美国就业形势,和你自己本身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你去了自身都也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孩子了[/quote]这算收入比,你去找出那个比上海贵的。
那多了去了,最简单的美国地铁票价3美元左右,中国多少钱?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998+11154
[/url]你要说奢侈品什么的那是贵,普通的衣食住行。吃的,做地铁的钱等等那还是便宜的好发。最关键的就是以现在的美国就业形势,和你自己本身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你去了自身都也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孩子了这算收入比,你去找出那个比上海贵的。
那多了去了,最简单的美国地铁票价3美元左右,中国多少钱?
[/quote]上海地铁是3快起,
公交车是2快起
-------------------------------------------------------------------------------------------
亚克西~亚克西~
来自:保密
发帖:2+199
关于孩子我一直一个观点: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女儿长大了
想出去读书的
老头子送你出去
回不回来随便你
老头子不指望你养
倒过来你也别怪老头子没帮你把所有路铺平
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
自己的路靠自己走出来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16+2284
这年纪出国,就要做好吃一辈子苦的准备了。
不管你是北大还是清华的,那边一概是不认得。找工作何其难,大部人只能再进当地学校读个学历出来,而这几年,基本是没收入的。出来以后,35岁的人了,你想找什么工作。。。
我在国外生活过10年。见多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64+776
小心,移民中介进来回帖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999+11169
-------------------------------------------------------------------------------------------
亚克西~亚克西~
来自:保密
发帖:40+7425
就上海那些所谓的白领
家里坏个灯泡都不会换的人
去US就是一个笑话
过日子又不是只有吃穿就可以了
特别是美国那种木头房子
住上个20年 你就知道了
-------------------------------------------------------------------------------------------
从来只有环境改变人
没有人能够改变环境
来自:保密
发帖:205+1308
-------------------------------------------------------------------------------------------
我不是有钱人,
也不是富二代,
更不是大户!
来自:保密
发帖:134+2757
-------------------------------------------------------------------------------------------
得即高歌失既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来自:保密
发帖:212+6118
楼主,很傻很天真。
-------------------------------------------------------------------------------------------
杀个回马枪.无聊啊无聊
来自:保密
真正的中产都在移民,我认为中产的标准起码应该是家庭年收税后50w以上
你去看看这群人吧,到底移民的比例有多少,说出来吓死你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871+5404
YP只有在TG罩着才活得安全
-------------------------------------------------------------------------------------------
宽带山好,宽带山好,宽带山上阿拉地位高!保地盘,护家园,赤佬码子吓得逃跑了,上海人民大团结,掀起了我为财狂的最新高潮!
来自:保密
发帖:21+284
哪里那么容易出去,5000的朋友出得去??
-=此贴发送自[wap]=-
-------------------------------------------------------------------------------------------
阿拉就刚上海咸化,听伐懂额西了远点。
来自:保密
发帖:5+442
YP占领上海是因为有TG做帮凶,你上海人出去有谁做接应?好像还没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是给上海人特殊照顾的吧。
那也就是说YP在上海的生活肯定要比上海人出国的生活要舒服上百倍千倍。
连这点最基础的东西都看不到的卢瑟也就是苦一辈子的命了,还是少上山YY,多替你的下顿饭想想办法吧。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16+1339
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就不高兴呆了 实在没意思
娱乐 开一个小时车
购物 一个小时车
洗车 除草 擦灰 地板 什么都要自己来
回到上海看到12块的洗车 12块一个小时的钟点工 现在15了 感动的一塌糊涂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65
山上就是这样,国外都没呆过,帮弄大谈特谈移民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5+1047
在国外不能靠关系的,没本事活不下去的。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0+113
公务员出去只能做寓公-->洗盘子--->卖屁股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79+2945
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就不高兴呆了 实在没意思 娱乐 开一个小时车 购物 一个小时车 洗车 除草 擦灰 地板 什么都要自己来 回到上海看到12块的洗车 12块一个小时的钟点工 现在15了 感动的一塌糊涂
你让我这种走路5分钟到类似于百盛之类的商场 而且里面还有个电影院。。。 走路15分钟到达令港外加全球最大的imax影院 还有xs云集的唐人街 酒吧 饭店 ktv 以及 开车或者打的5分钟爱马仕专卖店的 10分钟到大赌场 红灯区 15分钟刀悉尼歌剧院 的在外国 呆着的 情以何堪。。。。
至于洗车 家门口10刀一次 不过悉尼比较干净 2个礼拜不洗还没上海在外面2个小时脏 至于什么家务之类的。。。 说真的。。。 只能说你太穷了 不信看看当地的华人报纸吧 估计招住家工是继招 女支 女外第二多的广告。。。
我不信住纽约 住悉尼 住伦敦 住巴黎 住东京 市区的移民会说出ls这些话。。。 当然咯
自己到了别的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居然跟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比。。。
-------------------------------------------------------------------------------------------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来自:保密
发帖:22+692
一群眼高手低的主儿
别把中产与富人划为等号,2者是不同概念
在欧美,有30w美元资产的家庭大多自称中产
有100w美元资产的家庭就可以算富人阶层了
跑到上海来,变成没1000w人民币不算中产
呵呵,真是典型的天朝特色,一群整天没事yy的家伙们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现在上海中产阶级为什么移民的不多?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你可以发私信给一个或多个听众。默认不能发给非听众,除非对方设置了允许。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宽带山警务室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国内越来越多社会精英移居海外,成为媒体、政府和公众关注与讨论的话题。尽管身份背景、出国途径、目标国家等都不尽相同,但除了个别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离开时表达着诸多的不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最终确定了这个并不轻松的抉择。1不是远离故土,只是远离不安?国内精英移民海外,多半是有所牺牲,有的甚至作出了较大的牺牲,所以离开并不是一个轻松决定。但是,“不安”这种情绪会影响他们,很多移民的主要动因是获得安全感,他们凭经验和遭遇认为,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太多,未来是不确定的,自己的前途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行动和决断作出合理预期的。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移居海外的精英中,不少人只是追求拿到一个外国身份,他们挣钱和交友仍旧在国内。2不是逃离故土,只是逃离污染?国内污染日渐严重,北京从帝都到雾都的身份重合,大部分地区雾霾笼罩。越是中产阶级,对自身的健康就越加重视。这部分人有文艺情怀,离开只是为了追求一抹蓝天、一汪清泉和一缕更洁净的空气。远离的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各种食品不安全。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海外的优势教育资源,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一直被国人津津乐道。精英人士对教育有自己独特见解,高考模式下的标准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精英人士对子女教育的要求。有句古话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追求更好的教育也是精英们移民的一个重要原因。4更公平的企业环境?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的逐渐衰减,中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原材料、劳动力和营销成本上升,企业税费负担沉重,高净值人群更关注全球的资源配置,愿意到更加成熟与开放的市场获取利润。5资产的保值升值?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以及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高净值人群来说,规避财产风险,进行全球资源配置成为财产保值升值的一个重要选择,这也催生了一部分高净值人群移民海外的想法。海外移民,走的不一定潇洒,也有万般纠结,但是人追求幸福和健康的权利没有人能质疑。不管是为了子女还是财产保值升值,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幸福感和安全感才是最重要。吾界(gh_7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7d吾界(中国)是一家专业的环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商,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全球海外投资市场,为中国客户投资全球提供产品风控、政策研究、海外项目管理、客户全球服务等综合服务,为合作伙伴定制一站式、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是全球跨境投资的桥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7d吾界(中国)是一家专业的环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商,依托“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全球海外投资市场,为中国客户投资全球提供产品风控、政策研究、海外项目管理、客户全球服务等综合服务,为合作伙伴定制一站式、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是全球跨境投资的桥梁。导语:根据《经济学人》和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大陆目前家产丰厚的富人大都准备和打算移民海外,中国大陆似乎已经留不住他们。但中国对外移民的中坚并不是砸钱买国籍的大富豪,而是只薄有家产的有能力的中产者。[]
美国和加拿大近年的投资移民申请确实7成以上来自中国
根据中国银行联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美国和加拿大是最受中国千万以上财富人群青睐的移民目的地,有40%的人选择移民美国,37%的人选择移民加拿大。2009年,加拿大吸收全球投资移民目标数为2055名,其中来自中国的移民就占了1000人,与此同时魁北克移民局审理的投资移民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人占据了七成以上。根据最近相关数据的统计,在美国所有的投资移民项目中,来自中国的约占75%,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加起来还要多一倍。[ ]
但2010年中国对美移民中投资移民比例不足1%,所有投资移民不足移民总数1‰
美国联邦政府的移民政策规定,只要投资者在美国投入50到100万的项目资金,就可拿到临时绿卡,并在两年后拿到正式绿卡。如果投资移民申请人拿到美国有条件绿卡,2年后解除了该绿卡的条件限制,就会成功获得正式绿卡。在过去的7年中,美国移民局一共接收到了4635个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有条件绿卡申请,一共下发给中国申请者的投资移民有条件绿卡批准函是2770个。2010年,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占移民局全年发放的所有投资移民签证总数的41%,共772人;2011年,共有2969名中国公民申请投资移民签证,其中934人获批。而2010年由国土安全部移民统计办公室汇总的数据显示,2010年,计有70863名中国移民拿到美国“绿卡”。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到2010年为止有1,808,066名登记在案的各种合法中国移民生活在美国。2010年中国向美国移民中,投资移民的比例不足1%。至今为止中国对美投资移民不到所有合法移民的千分之一。[]
今年6月,加拿大因积压数万申请和七成国民不满而暂停投资移民
6月29日,加拿大移民部长杰森·肯尼(Jason Kenney)宣布,从日起,加拿大将暂停接收联邦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申请。随后魁北克省移民厅也跟进冻结投资及企业移民申请。目前加拿大移民部正在对联邦技术移民甄选标准进行修改,在新的标准出台后将开始重新接收移民申请,这一时间预期为明年年初。而投资移民的重新开放时间目前尚未确定。
近三十年来加拿大移民人数连年递增,从1986年的每年10万人,上升至目前的每年约25万人。在今年6月,市场调查机构列素斯·列特(Ipsos Reid)受委托进行了一项加拿大民意调查,显示约3/4民众不希望联邦政府增加每年的移民配额。这次民调共访问1101名国民,结果发现,72%受访者反对增加移民配额,28%赞成。
长期以来,加国移民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积案如山,审核效率低下,等待时间过久,劳工市场供需不匹配。目前的投资移民申请严重积压,即便不再接受新申请,也要4到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审查。其中,中国人是绝对的主力军。对无限期停止投资移民,肯尼表示,联邦投资移民的积压案件有大约25000例,允许外国民众通过用钱买身份,长远看对加拿大的经济没有益处。
日,加拿大移民部长杰森·肯尼(右)宣布从7月1日起,加拿大将暂停接收联邦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申请。
中国近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与投资移民数量比20∶1,对澳移民七成、对加拿大移民九成是技术移民
根据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的数据,近10年,中国人里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日澳大利亚移民部公布年度移民统计数据。移民签证获批准的总数是184,998个,其中技术类别是125,755个,占了将近七成。加拿大政府移民部门2001年对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国内移民数据进行的宏观趋势研究显示,在来自中国大陆的106400名移民中,技术人才移民97005个,占91.2%;自主创业移民1063个,企业主与投资移民7765个,加起来也不到百分之九。[]&
美国纽约地区有9%的大陆出生华裔移民从事医生、工程师、律师等专业职位。
纽约地区中国大陆移民劳动力排第四,主要从事餐饮与行政管理业
根据美国无党派自由研究机构“财政政策研究所”(Fiscal Policy Institute)日公布的研究报告,2005年至2007年之间,大纽约地区的移民人口数量上,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劳动力人口数量位居第四,约有156204人,占该地区国外出生移民总人口的5%。纽约地区有15%的大陆出生华裔移民从事餐饮行业,12%从事行政管理等专业职位,11%从事办公室助理等职位,9%从事医生、工程师、律师等专业职位,9%从事收银等销售行业职位,8%从事机器操作职位。[]
在美中国移民一半以上的都是在私营企业受雇成年人,IT、经管、工程类从业人数排前三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在美的出生地为中国的移民中,16岁以上在私营企业中受雇的男性有498,416人,女性有474,603人,占总人数一半有余,从业人数最多的三大类行业分别是:财经管理类,男性占14.4%,女性占17.2%;信息技术类,男性占11.1%,女性占17.2%;其他科技与工程类,男性占13.7%,女性占8.1%。[]
今年7月美国参议院反对党放弃阻止技术移民平等法案
去年底,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89票对15票高票通过议案,取消现行的高技能人才职业移民的国别配额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到美国留学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而且在当地找到工作的人申请绿卡的等待时间将大大缩短,中国人也不必和冰岛人一样每年只有9800个技术移民类别的配额。但是由于来自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阻力,议案在参议院方面一直没有得到推进。现在这个议案在参议院也有了新的进展,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共和党重量级参议员格拉斯利在今年7月16日同意放弃对这个议案的程序性拖延,这意味着这个“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的议案有可能很快在参议院付诸表决。这项议案已经在去年年底获得美国众议院通过,现在参议院的权力人物解除对这个议案的封杀,意味着此案很有希望最后在国会参众两院都获得通过。
技术移民是为生活安稳放弃国内的光鲜生活
知名经济学家华生的观点是:富人都移民了么?明星大腕确实大多移了民,但我们仍整天躲不开他们的熟脸;大一点的企业家很多也移民了,但转了一圈都还在国内打拼。富人办移民不过像穷人给自己办个保险,他们没有真的离开了好赚钱的热土。而这些人在人口比例中毕竟只占少数,所以投资移民看似声势浩大,其实规模一般,但中产移民才是真移民。
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教养良好,地位体面,收入可观,这是中国技术移民的共性。相比二十出头即出国留学、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留学型移民,他们移民时年龄已在30~40岁,选择余地与竞争力都较小。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到普通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稳定的未来。
对于普通中国的中产阶层而言,如果生活能让人感到应有的尊严、安全感和相对确定性,纵使故园仍有不如梁园处,也不愿轻易把异乡当故乡。但当下的现实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的新旧社会病症没有得到及时处置,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几乎覆盖全部社会生活。生活逐渐失去了起码的稳定感和安全感。面对这种现状,既无力改变也不愿担惊受怕。而国外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规范的法律,都对移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于是,移民就成为有能力者的一个重要选项。
技术移民去加拿大后从未感觉尊严受损
在2011年12月《南方周末》对一个移民加拿大十年的技术移民马舒的采访中,提到2005年一名中国博士在被公司辞退后,跳桥身亡。马舒觉得,这都是让中国的教育给害的,“尊卑贵贱意识太深”,“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西方人的骨子里”,在马舒印象中,在餐馆遇到对服务生大声呵斥的基本都是中国人,“加拿大人很诧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马舒至今保存着2001年初到加拿大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着当时的加拿大总督多用了15000加元(约10万人民币)装修办公室,被媒体曝光,道歉无果,只好引咎辞职。
虽然地位不如原先在中国,但马舒与他同为技术移民的朋友从未感到尊严因此受到损害。当地住房价格合理,当楼市被游资炒高时,多伦多居民曾一度抗议;一名好友,因为加拿大雇主不接受他在华的原文凭,要在四十岁时重返大学。但他能享受加国政府的教育补贴,每月2000加元的补贴足以支付学费及一家三口的生活费。[]
广州的一家移民中介门外,申请者排起长队。
如果不能在制度上和执行层面改善内部生存发展环境,真正建立一个公正和法治的社会,增强社会发展的确定性,不管是阔佬还是技术人员,都不会止住移民的脚步。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编辑:李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产阶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