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_机械行业_中国百科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导杆机构
    第一部分 插床导杆机构综合及运动的任务
一、已知条件
形成速度变化系数K,铰链中心
之间的距离
,滑块5的冲程H,杆长比
,滑块5的导路方向y-y垂直于导杆3摆角
,并使导杆机构在整个行程中都能得到较小的压力角,曲柄转速
及指定的相对运动图解法的作业位置。
二、基本要求
1)确定图中给出的机构相关尺寸,即需确定下列尺寸:
曲柄1的长度
,导杆3的长度
,连杆4的长度
,固定铰链中心
到滑块5的导路y-y的距离h(此处,y-y是和铰链中心C的轨迹相重合的直线);
2)按指定的作业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并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滑块5的速度
3)作出滑块5的位移曲线
,并用图解微分法求出速度曲线
,将结果与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得的滑块速度
三、完成内容
在计算说明书上,应完成下列内容:
1)列出基本方程式及主要运算过程和数据;
2)列出主要的求解结果(包括机构的各主要尺寸,各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3)列表比较相对运动图解法和图解微分法所得的
第二部分 插床导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任务
一、已知条件
插床导杆机构综合与运动分析的结果,曲柄转速
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线位置;滑块5的重量
的位置;导杆3具有与其运动平面相平行的对称平面,导杆3的重量
的位置及对其质心轴的转动惯量
;不计其余活动构件的质量;不计各运动副中的摩擦。
二、基本要求
1、按指定的作业位置,求出机构各运动副中的作用力;
2、按指定的作业位置,求出加于曲柄1的平衡力矩
。要求分别用力多变形法和速度多变形杠杆法求解平衡力矩,并比较所得结果,计算相对误差
―用力多变形法求得的平衡力矩;
―用速度多变形法求得的平衡力矩。
三、完成任务
在计算说明书上,应完成下列内容:
1、列出各构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计算结果;
2、列出各示力体的平衡方程式及未知力的求解结果;
3、列出用速度多变形杠杆法求平衡力矩
的力矩平衡方程和求解结果;
4、列表比较
,按照上面公式求得相对误差
设计内容计算
主要结果及参数
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滑块5的冲程
之间的距离
曲柄1的速度
导杆3的质量
滑块5的质量
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
第一部分 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及运动分析
一、插床导杆机构的综合
1、计算极位夹角
及导杆摆角
二、运动分析
1)选取合适的比例长度
,按照指定的位置作出机构运动简图。
对于9位置,可先确定曲柄1的位置,然后依次画出导杆3、连杆4和滑块5的相应位置。
作出机构运动简图以后量出
的长度,并计算出相对位移,
2)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速度分析
(1)求导杆3上与铰链中心
滑块2-动参考系,
取合适的速度比例尺
,作出速度图
,进而可以得到导杆3的角速度大小
及其转向是顺时针,相对速度
及其速度方向
(2)求铰链中心B的速度影像b
由影像原理知,在速度图上,b点应位于
的延长线上,且
(3)求滑块5的速度
B-基点,C-动点
根据上述的速度方程,继续在速度图
上求得C点的速度影像c,进而可以得出:
,连杆4角速度的大小
及其转向。
3)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加速度分析
点的加速度
取合适的加速度比例尺
,作出加速度图
,进而可得导杆3角加速度的大小
及其转向是顺时针。
(2)求B点的加速度影像
由影像原理知,在加速度图上,
的延长线上,且
(3)求滑块5的加速度
根据上述加速度方程,继续在加速度图
上求得C点的加速度影像
,进而可得:
,连杆4角加速度的大小
及其转向是顺时针。
(4)求导杆3质心
由影像原理知,作
且保留两者的字母顺序一致,可得
的加速度影像
。进而可得
位移图时,位移
可取上极限位置为度量的起点,并规定向下为正,于是滑块5的位移
之间有下列关系式成立。
为滑块5的最大位移。
根据我们组(方案2)同学所求得的滑块5的位移值,取合适的长度比例尺
,即可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出
5)取合适的极距K(mm),用图解微分的方法作出
的线段代表插床导杆机构的一个运动周期
于是,速度比例尺为
第二部分 插床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运动分析的结果,按照下列步骤用图解法对插床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1、计算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导杆3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为:
作用在质心
滑块5的惯性力
作用在质心
2、动态静力分析
1)以杆组4-5为示力体,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取合适的力比例尺
,作出力多变形,则可以求得
,进而可得
2)以杆组2-3为示力体,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力平衡方程式中的
分别是相应力对
点力臂的图示长度。解方程式可得
。进而作出力多变形,可求得
3)以曲柄1为示力体,由平衡条件得:
点力臂的图示长度。根据方程式可求得平衡力矩
3、用速度多变形杠杆法求平衡力矩
1)作出转向速度多变形,并根据影像原理求得导杆3质心
的速度影像
2)将力平移到转向速度多变形上:切削力
、和惯性力
平移到速度影像
平移到速度影像
上,并在速度影像
上画出平衡力
3)对极点p取矩,求解平衡力矩
根据速度多变形杠杆法,对极点p取矩,可得:
是相应力对极点p力臂的图示长度。求解上式,可得平衡力
,进而可以得到
4、列表比较
计算相对误差。
收录时间:日 19:00:22 来源:马棚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整合“机械原理”与“机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母体文献:
第十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名称:
第十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在线出版日期: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19 / 9751
1 / 119 页
前天&22:19
前天&21:53
1 / 119 页
Powered by1.图书信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书 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作 者:邹焱飚,翟敬梅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定价: 16.00元
2.图书信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书 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ISBN: 1
  开本: 16开
  定价: 20元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满足要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需要而编写的。全书以培养学生进行运动方案创新设计能力和应用现代先进设计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内容共分七章,其中第一章为概述,简要介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任务、上报和要求。第二章简明地阐述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原则和步骤,并展示一些实现常用运动和功能的典型机构及创新设计示例。第三、四、五章详细阐述了应用解析法进行常用机构运动分析、尺寸综合的理论和方法,并有代表性地提供了大量计算机辅助机构分析、综合及依真的VB6.0程序。第六、七章结合有关高校指导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提供了若干设计题目,并给出了一个设计题例供学生和教师参考。
  本书可用作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从事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参考书。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机械设计的主要阶段及内容
  第二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任务和目的
  第三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第四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 执行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第一节 执行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
  第二节 执行系统的运动规律设计
  第三节 执行机构系统型式设计
  第四节 执行机构系统运动协调设计
  第三章 运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构运动分析矩阵法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 平面机构的整体运动分析法
  第四节 应用机构组织成原理进行机构运动分析
  第四章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刚体
  第三节 刚体导引机构的综合
  第四节 函数生成机构的综合
  第五节 按行程整比系数和许用压力角综合平面连杆机构
  第六节 按给定的最小综合四杆机构
  第七节 生成轨迹的平面连杆机构的综合
  第五章 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及设计
  第一节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第二节 凸轮廓线的
  第三节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 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示例
  第六章 设计题目简介及设计题例
  第一节 题目Ⅰ 洗瓶机推瓶机构设计
  第二节 题目Ⅱ 专用机床的刀具进给机构和工作台转位机构设计
  第三节 题目Ⅲ 铁板输送机构设计
  第四节 题目Ⅳ 书本打包机机构设计
  第五节 题目Ⅴ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构设计
  第六节 题目Ⅵ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第七章 设计题例——冲压机构及送料机构设计
  参考文献
3图书信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书号:10209ISBN:7-111-10209-6作者: 主编 印次:1-12责编:赵爱宁开本:16字数:定价:¥13.50所属丛书:装订:平出版日期: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1995年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概述,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凸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齿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机械系统动力性能分析与飞轮设计,机械运动方案与创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示例以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选。
  本书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材,也可供、电视大学和函授大学等各类学校使用,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4.图书信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第2版书号:33406ISBN:978-7-111-33406-4作者:陆凤仪印次:2-2责编:刘小慧 周璐婷开本:16字数:236千字定价:20.0所属丛书:装订:平出版日期: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概述,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凸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齿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机械系统动力性能分析与飞轮设计,机械运动方案与创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示例以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选。 本书为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材,也可供职工大学、电视大学和函授大学等各类学校使用,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图书目录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
  第二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
  第三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总结和要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
  设计5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知识5
  第二节用图解法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
  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9
  第三节用解析法进行平面连杆机构的
  分析与综合14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分析与设
  计26第一节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知识26
  第二节用图解法设计凸轮机构28
  第三节用解析法设计凸轮机构31
  第四章齿轮机构的分析与设
  计41第一节渐开线圆柱齿轮机构设计步骤
  及公式41
  第二节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43
  第三节齿轮啮合图的绘制55
  第四节变位齿轮机构设计57
  第五章机械系统动力性能的
  分析及飞轮设计63第一节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及其实
  第二节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及其
  求解67
  第三节机械系统中飞轮的调速作用75
  第四节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及飞轮
  设计举例77
  第六章机械运动方案与创新
  设计85第一节机械设计概述85
  第二节机械运动方案设计85
  第三节机械运动方案中的机构
  创新设计95
  第七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示
  例98第一节刨床的刨刀往复运动机构的方案
  设计98
  第二节简易圆盘印刷机的主要机构
  设计104
  第三节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轮廓设计109
  第八章平面机构分析与设计系统
  (MAD)112第一节MAD简介112
  第二节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115
  第三节MAD中构造连杆机构的
  元件117
  第四节MAD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125
  第九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选130第一节插床机构130
  第二节牛头刨床刨刀的往复运动机构131
  第三节汽车前轮转向机构132
  第四节铰链式颚式破碎机133
  第五节压床134
  第六节织机开口机构136
  第七节专用机床的刀具进给机构和
  工作台转位机构139
  第八节平压印刷机141第九节蜂窝煤成形机142
  第十节汽车风窗刮水器机构143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目录Ⅶ参考文献145
  读者信息反馈表
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基本信息  作 译 者:出版时间:2010-06
千 字 数:378
版 次:1-01
页 数:236
开 本:16(185*260)
印 次:1-01
I S B N :8
定价:¥35.0内容简介  本书是机械原理课程的配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全书共分3篇:第1篇为部分,主要介绍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执行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等;第2篇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资料部分,主要给出了连续转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和换向机构、行程增大机构和可调机构、差动机构和液气动机构、实现预期轨迹和预期位置的机构等的设计实例,同时提供了常用基本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及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中常用到的平面机构的设计知识等;第3篇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部分,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机构系统方案设计实例,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业与机械相关性的专业及科技人员从事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参考用书。图书目录  第1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部分 (1)
  第1章 绪论 (1)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意义 (2)
  1.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
  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3)
  1.3.1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3)
  1.3.2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有关要求 (4)
  第2章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 (5)
  2.1 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5)
  2.1.1 设计的基本概念 (5)
  2.1.2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5)
  2.2 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7)
  2.3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步骤 (8)
  第3章 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 (11)
  3.1 机械运动系统协调设计的要求 (11)
  3.2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类型 (12)
  3.3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4)
  3.3.1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设计步骤 (14)
  3.3.2 机械运动循环图的作用 (19)
  3.4 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实例 (19)
  3.4.1 实例1 (19)
  3.4.2 实例2 (21)
  3.4.3 实例3 (22)
  第4章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25)
  4.1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过程 (25)
  4.1.1 传动系统的作用及其设计过程 (25)
  4.1.2 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25)
  4.1.3 机械传动类型的选择原则 (27)
  4.2 原动机的类型和选择 (28)
  4.2.1 原动机的类型和特点 (28)
  4.2.2 原动机的选择 (30)
  4.3 传动链的方案设计 (31)
  4.3.1 传动路线的选择 (31)
  4.3.2 传动链中机构的布置 (33)
  4.3.3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 (33)
  4.4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性和参数计算 (35)
  4.5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37)
  4.5.1 传动系统的设计 (37)
  4.5.2 肥皂压花机传动系统的设计 (40)
  第5章 执行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 (43)
  5.1 机架变换法 (43)
  5.1.1 低副机构的机架变换 (43)
  5.1.2 的机架变换 (44)
  5.2 构件形状变异 (45)
  5.2.1 避免构件之间的运动干涉 (45)
  5.2.2 满足特定的工作要求 (46)
  5.3 运动副形状变异 (48)
  5.3.1 的变异设计 (48)
  5.3.2 的变异设计 (49)
  5.3.3 球面副的变异设计 (49)
  5.4 运动副的等效代换 (50)
  5.4.1 高副与低副的等效代换 (50)
  5.4.2 滑动摩擦副与滚动副的等效代换 (51)
  第6章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 (52)
  6.1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体系 (52)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52)
  6.1.2 机构系统的评价指标 (53)
  6.2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方法 (56)
  6.2.1 评分法 (56)
  6.2.2 系统工程评价法 (58)
  6.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60)
  6.3 评价结果的处理 (60)
  6.4 机械运动方案评价方法应用实例 (61)
  第2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资料部分 (65)
  第7章 连续转动机构 (65)
  7.1 定传动比匀速转动机构 (65)
  7.1.1 连杆机构 (65)
  7.1.2 齿轮机构 (67)
  7.1.3 摩擦传动机构 (69)
  7.1.4 带传动机构和链传动机构 (72)
  7.2 变传动比匀速转动机构 (72)
  7.2.1 有级变速机构 (72)
  7.2.2 无级变速机构 (74)
  7.3 非匀速转动机构 (77)
  7.3.1 连杆机构 (77)
  7.3.2 机构 (78)
  7.3.3 组合机构 (81)
  第8章 往复运动机构 (83)
  8.1 往复移动机构 (83)
  8.1.1 一般往复移动机构 (83)
  8.1.2 有的往复移动机构 (85)
  8.1.3 有增力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 (87)
  8.2 往复摆动机构 (89)
  8.2.1 一般往复摆动机构 (89)
  8.2.2 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机构 (91)
  第9章 间歇运动机构和换向机构 (95)
  9.1 间歇转动机构 (95)
  9.1.1 凸轮控制的间歇运动机构 (95)
  9.1.2 槽轮组合机构与棘轮组合机构 (96)
  9.2 间歇摆动机构 (97)
  9.2.1 单侧停歇的摆动机构 (98)
  9.2.2 双侧停歇的摆动机构 (99)
  9.2.3 中途停歇的摆动机构 (101)
  9.3 间歇移动机构 (101)
  9.3.1 单侧停歇的移动机构 (102)
  9.3.2 双侧停歇的移动机构 (103)
  9.3.3 中途停歇的移动机构 (103)
  9.3.4 单向停歇的移动机构 (104)
  9.4 换向机构 (105)
  9.4.1 周期性换向机构 (105)
  9.4.2 非周期性换向机构 (106)
  第10章 行程增大机构和可调机构 (109)
  10.1 行程增大机构 (109)
  10.1.1 利用齿轮的行程增大机构 (109)
  10.1.2 利用连杆的行程增大机构 (112)
  10.1.3 利用凸轮的行程增大机构 (114)
  10.2 可调机构 (116)
  10.2.1 可调连杆机构 (116)
  10.2.2 可调凸轮机构 (119)
  第11章 差动机构和液气动机构 (121)
  11.1 差动机构 (121)
  11.1.1 差动连杆机构 (121)
  11.1.2 差动齿轮机构 (122)
  11.1.3 差动螺旋机构 (123)
  11.1.4 差动滑轮机构 (126)
  11.1.5 组合机构 (126)
  11.2 液气动连杆机构 (128)
  11.2.1 液气动连杆机构位置参数的计算 (128)
  11.2.2 液气动连杆机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29)
  11.2.3 液气动连杆机构基本参数的选择 (130)
  11.2.4 液气动连杆机构设计 (130)
  11.2.5 液气动连杆机构应用实例 (133)
  第12章 实现预期轨迹和预期位置的机构 (136)
  12.1 实现预期轨迹的机构 (136)
  12.1.1 实现直线轨迹的机构 (136)
  12.1.2 实现工艺曲线轨迹的机构 (138)
  12.1.3 实现特殊曲线的机构 (141)
  12.2 实现预期位置的机构 (142)
  第13章 机构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45)
  13.1 计算机辅助四连杆机构设计 (145)
  13.1.1 位移分析 (145)
  13.1.2 速度分析 (147)
  13.1.3 加速度分析 (148)
  13.1.4 四连杆机构程序设计 (149)
  13.2 计算机辅助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152)
  13.2.1 位移分析 (152)
  13.2.2 速度分析 (153)
  13.2.3 加速度分析 (154)
  13.2.4 曲柄滑块机构的程序设计 (155)
  13.3 计算机辅助函数生成机构设计 (157)
  13.3.1 函数生成机构的设计 (157)
  13.3.2 函数生成机构程序设计 (159)
  13.4 计算机辅助凸轮机构设计 (163)
  13.4.1 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设计 (163)
  13.4.2 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程序设计 (164)
  第14章 平面机构的设计知识 (171)
  14.1 凸轮的确定 (171)
  14.1.1 计算机辅助设计法确定凸轮基圆半径(171)
  14.1.2 图解法确定凸轮基圆半径 (171)
  14.2 齿轮变位系数的设计 (174)
  14.2.1 变位系数的选择原则 (174)
  14.2.2 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 (175)
  14.3 渐开线齿轮啮合图的绘制 (176)
  14.3.1 渐开线的画法 (176)
  14.3.2 啮合图的绘制步骤 (177)
  第3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部分 (180)
  第15章 机构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180)
  15.1 设计 (180)
  15.1.1 设计要求 (180)
  15.1.2 压片机的功能分解和运动功能的拟订(180)
  15.1.3 压片机运动循环图设计 (182)
  15.1.4 压片机运动方案设计 (182)
  15.2 电阻压帽机的设计 (185)
  15.2.1 设计要求 (185)
  15.2.2 功能分解 (186)
  15.2.3 运动协调设计 (186)
  15.2.4 机构选型和评价 (187)
  15.3 平台印刷机设计 (187)
  15.3.1 设计要求 (187)
  15.3.2 功能分解 (188)
  15.3.3 机构选型 (189)
  15.3.4 机构组合 (191)
  15.3.5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92)
  15.3.6 运动协调设计 (192)
  15.3.7 机构设计 (193)
  15.4 半自动平压模切机设计 (194)
  15.4.1 设计要求 (194)
  15.4.2 运动方案设计 (194)
  15.4.3 运动方案评价 (195)
  15.4.4 传动系统的拟订 (196)
  15.4.5 运动循环图的拟订 (197)
  第16章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99)
  16.1 设计 (199)
  16.2 自动设计 (200)
  16.3 自动洗瓶机设计 (201)
  16.4 电动机转子嵌绝缘纸机设计 (202)
  16.5 蜂窝煤成形机设计 (203)
  16.6 糕点设计 (204)
  16.7 汽车风窗刮水器设计 (205)
  16.8 书本打包机设计 (206)
  16.9 三面切书自动机设计 (210)
  16.10 巧克力糖自动包装机设计 (211)
  16.11 肥皂压花机设计 (213)
  16.12 螺钉头冷镦机设计 (214)
  16.13 精压机冲压及送料机构系统设计 (214)
  16.14 棉签卷棉机设计 (217)
  16.15 步进输送机设计 (219)
  16.16 步进板材冲孔机设计 (220)
  附录 常用电动机规格 (222)
  参考文献 (228)图书前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特别是机构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我国自从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已有多所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及机构和机器的概念在不断拓展和发展,相应的机构学和机器人学等学科的前沿知识也在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特别是以机构和机器系统方案设计为对象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教材中应体现学科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应体现学的前沿知识。本书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本书是机械原理课程的配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机械运动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全书共3大篇:第1篇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部分,主要介绍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执行机构系统的创新设计、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等;第2篇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资料部分,主要给出了连续转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和换向机构、行程增大机构和可调机构、差动机构和液气动机构、实现预期轨迹和预期位置的机构等的设计实例,同时提供了常用基本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及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中常用到的平面机构的设计知识等;第3篇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部分,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机构系统方案设计实例,提供了有实际意义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原始数据及要求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与机械相关的专业及科技人员从事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参考用书。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李瑞琴(第1~6章,第13~16章,第8章和第10章)、乔峰丽(第11章)、苗鸿斌(第12章)、(第7章)、薄瑞峰(第9章)。全书由李瑞琴教授担任主编,由乔峰丽副教授担任副主编。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同类论著,在此特向其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得到了相关学者、老师、同学及编辑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1:23:06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转机构机械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