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手机app软件开发发都有哪些阶段

手机APP的研发和设计流程 - 简书
<div class="fixed-btn note-fixed-download" data-toggle="popover" data-placement="left" data-html="true" data-trigger="hover" data-content=''>
写了7353字,被109人关注,获得了296个喜欢
手机APP的研发和设计流程
大局观产品的研发流程分为四个步骤:产品定义——交互设计——开发——测试。这四个步骤也分别对应研发中的四个角色: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产品定义阶段的目标就是确定用户场景,定义产品的功能和范围。而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用户场景和功能范围进行交互设计。之后开发工程师将会根据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方案进行写代码,把这个方案实现成可用的产品。之后的再由测试工程师进行产品测试,以保证产品达到了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这个要求。步骤细分:
一、产品定义
从用户需求初步定义产品功能
1、关于需求在这里要谈论的主要是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1.1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首先必须要搞清的是用户需求不等同于产品需求。用户需求,简单来说是用户希望同构使用某一款产品来实现和满足某种需要。如安全、娱乐、沟通、交友等。用户需求是用户对某类产品真实需要的反应。而产品需求,是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户需求并不完全传递到产品需求当中去。而产品需求的获取渠道也不仅仅是用户需求。1.2获取产品需求的方式(1)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产品需求的核心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需求都能转化为产品需求。用户需求需要子可行性和必要性验证上,才可以转化为产品需求。(2)相关利益合作伙伴:开发商、咨询机构、制造商等等。他们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和对运营所积累的产品需求,是设计分析产品需求很好的参考。(3)竞品分析:对竞争对手主要产品进行对标研究,分析其产品的成败关键和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类似产品的反馈。(4)标杆市场:标杆市场是国内外在同类产品上运营比较成功的热门行业,通过对标杆市场中知名企业所运营的相近产品的功能进行剖析。可以了解国际与国内在该类产品上的先进做法。(5)企业内部产品研讨会、员工体验及内部专家评估。1.3用户需求的提取与挖掘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的有效方式是用户研究,这是用户中心设计流程的第一步。其主要研究方式是:用户访谈、用户观察、问卷调研、焦点小组、眼动实验等等。并对由此得到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中提取制作出初步的用户需求文档。显然这些需求是不够的。这些需求仅仅是用户在现有需求上的反馈。此外,设计师可以利用在用户研究阶段所生成的人物角色(人物画像)这个工具,并放置到具体场景中,从而挖掘用户可能的潜在需求。(1)通过用户研究直接获取用户研究阶段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卷及数据列表。这些数据的收集活动并不难,所需要付出的只是耐心和时间。为了更多更好的获取初步用户的需求,用户研究员需要在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 、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等的脚本设计中,明确哪些问题或者选项是为需求而设置的,以便后续阶段的整理。(2)在场景中运用人物角色进行挖掘。人物角色的来源、概念及功能:人物角色不是真实的人,但它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的那些真实的人的行为和动机,并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代表真实的人,是在人种学调查收集到的世纪用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模型。在研究阶段我们观察用户的行为模式,在建模阶段将其模式化,最后生成人物角色。也就是说人物角色源自于用户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用户研究,通过一定的标准将众多的用户进行细分,从而得到不同的细分用户群组。细分的用户群组经过一定的评估、调整,从而确定细分角色群组。角色群组经过一定的润色。诸如为每个角色群组赋予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名称、职业、性格等鲜明的人物属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人物角色。人物角色通常因其重要程度及特定定义为:首要人物角色、次要人物角色、不重要的人物角色、排斥的人物角色。通过建立人物角色,从而将用户研究结果以一种简单直观但又非常有效的方式使设计团队成员(决策人员、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等对大家所面对的客户群形成一致的了解。场景的概念与作用:用户角色是死的,静态的东西,只有将其放到一定的场景中去,才会鲜活起来,与产品产生交互。场景是人物角色与产品进行交互的“理想化”情景。它讲述的是每个人物角色如何与产品进行交互的故事。每个人物角色都将对应一个场景,甚至更多,以求覆盖用户使用场景的各种情形。在场景中使用人物角色进行需求的挖掘:针对每个人物角色,设计合理的场景,然后集合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交互和视觉设计师)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再此阶段每个人要有深度的同理心,并在每个关节点将所能想到的可能性完全说出来,记录下来,此时的气氛也是不加约束和不带批判的。
在此以时间为轴“生活中的一天”为例,来针对手机浏览器产品利用人物角色来进行需求挖掘。譬如:
早晨起来,刚起床:会看天气预报、日历中可能涉及的功能:天气查询、日历。
吃早餐的时候:可能会看新闻、邮件以及自己的博客。这样就会设计到新闻、微博以及邮箱。
以及交通途中:上午办公室:中午午餐:下午办公室:下班前:下班途中:餐厅里:家中:被窝里等等各种状态下来挖掘可能用到的功能。
每个人物角色通过一个或多个场景的挖掘,要对其所涉及到的功能进行罗列,并根据其在每个人物角色的重要性定义每个功能的权重,并建立excel档。1.4用户需求提升为产品需求,由此得出产品功能需求列表以上得出的用户需求,并不能直接转入产品需求,需要经过一定的评估和帅选考察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可行性:目前的技术和企业资源是否有能力,是否能在现行的情况下,与进度时间表等现实条件下开发出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必要性:用户的这些需求是否有需要满足,满足这些需求企业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是否有足够的企业效益来支撑市场的运营。经过上述验证,并结合前面所叙述的相关利益合作伙伴、竞品分析、标杆市场及企业内部研讨会等所得到的用户需求,从而得到完整的用户需求列表。在此所有的产品需求都转化为产品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将之前用户研究阶段收集的功能需求合并到后来利用任务角色在场景下挖掘的需求列表中。他们本质上也相应对应着不同的人物角色。在这里,角色的权重(可以根据首要人物角色、次要人物角色、不重要人物角色等分成3点量表或者5点量表)与对应的任务的权重的乘积,就是功能总的重要程度。二、交互设计流程(一)交互设计三段式草图——低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草图:就是使用纸和笔去手绘这个界面草图,以便快速的和产品经理以及其他同事进行讨论,在进行想法具体化。
我们看到的这张图实际上他画的相当规整,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架构图。但是我们工作中的话可能只是信手拈来,草草的画上几笔,这些都没关系,草图强调的就是能快速地将想法具体化,然后和其他同事进行讨论。低保真原型图:就是在草图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帮助,由简单的线框和文字去绘制这个界面。当然,低保真原型不能只是简单的看,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交互操作。用白话来讲就是动态,可以简单地进行体验一下这个设计,尽可能的发现一些问题。去进行一定的修改。
高保真原型图:就是先在这个线框图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设计,在将这个视觉设计稿呢制作成可进行交互操作的原型。这个效果很可能都能和最后的那个产品相差无几,甚至你可以在你的手机上进行模拟的操作。高保真原型呢一般用于交付给开发与测试那边。开发人员将按照高保真原型进行开发。测试人员将以高保真原型为基准,对开发人员交付的产品进行测试。
来源:站酷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设计流程中,设计师首先要通过草图与产品经理以及其他同事进行讨论,以确定产品的设计方向。之后再做一个低保真原型来进行打磨设计。在之后会制作高保真原型来交付给开发和测试人员。所以设计师的整个这个设计工作都是一个和其他角色进行沟通的一个过程。而我们刚才提到的设计的三个步骤也是围绕沟通而展开的。(二)为什么要画原型减少修改成本,便于沟通讨论画原型最大的目的呢,是为了减少后期修改成本,用一个低成本的原型去体验去讨论,去修改,尽量避免开发好了再去修改。第二呢,一个可交互的原型更方便和其他人去进行沟通和讨论,所谓一图胜千文。所以图片比文字的沟通效果要好很多。那么,如果说是原型,或者可以交互的原型,它的沟通效果就要比图片要好很多。所以,需要强调的是,原型只不过是一个设计工具,设计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所以,在学好工具的基础上,应该多花时间在设计思路的学习上。三、开发接下来就到了程序员编写程序的三个步骤了。(关于开发,在这里不做详述)1、app软件开发大功能模块代码编写2、app软件开发大概的界面模块编写3、把大概的界面和功能连接后,app软件开发的大致demo就出来了4、demo自己试用和体验几遍后,根据情况修改5、没有大错误后,0.9版本可以尝试寻找beta用户6、根据测试用户的反馈,重复 前三个步骤四、测试测试工程师,一般就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检测开发工程师做的东西是不是符合产品的需求,或是用户体检好不好?不要求有太专业的知识,但是要细心,对产品敏感。所以有很多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人员照样可以做测试工程师,因为我们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人来说嘛。也有比较专业的白盒或是灰盒测试,这就要求测试人员会些儿编程技术了,但是要求不太高,不必会某种语言的高级编程,普通应用或是代码段能看懂就行。问题要考虑全面,细致,有原则,不能跟着开发和产品走,这是测试人员的要求。(一)软件测试的测试流程有:制定测试计划——编辑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发现并提交BUG——开发组修正BUG——对已修正BUG进行返测——修正完成的BUG将状态置为已关闭,未正确修正的BUG重新激活.(二)规范的测试流程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由产品人员制定,他们要做的不是一份简单的文档,而是细化每一个功能的细节,每一个按钮的位置,对于稍大或复杂一点的需求都进行建模。需求评审:这里会叫上所有参与项目人员进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QA人员。测试人员提出需求,开发人员考虑功能实现的方案与可行性、当然开发负责也是要参与的。测试人员主要是对需求的理解提出疑问,以便才能根据需求写用例。QA人员是最终对软件质量进行验证的人,所以也需求了解需求开发人员编写排期:开发人员需求根据需求功能点进行排期。然后将开计划转交给测试人员。测试计划排期:测试人员根据开发计划,对测试具体测试时间,也就是开发功能完成后的时间,进行几轮测试等。然后,把项目的开发与测试计划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根据详细的需求分档,开始进行用例的编写。用例评审:在用例进行评审之间,先以邮件形式将用例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事先了解用例对哪些功能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的细节。然后,测试人员组进行用例评审,开发人员对用例与实际功能不符合有哪些,产品人员对会通过用例对功能的具体实现进行把握等等。提交基线:开发人员完成所有功能后,会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一个自测。自测完成后提交测试人员进行基线。(三)具体测试流程:开发人员对于基到测试线的功能进行测式,发现的问题通过缺陷管理工具进行反馈,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修复,然后,准备第二轮基。
测试人员完成第一轮测试后,需要写测试结论,发到相关人员。然后对基线后的第二轮进行测试,第二轮会对第一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回归。测试通过:经过两到三轮或四轮的测试后,直到没发现新的问题,或暂时无法解决,或不紧急的问题。通过上级确认,可以通过。编写测试报告与验收方案。验收方案是交由QA进行验证的。在现公司的流程中是将测试与QA分开的,测试人员重点关注的是功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QA关注的是整个流程的质量以及最终用户的质量。有些公司QA与测试是不区分的,但这对测试的要求会更高,除了关心功能,还需要关心整体流程与质量。流程分析:这个流程是规范的,测试真正融入了整个流程,而且还担任了很重的角色,从而也有效的保证了软件产品的整体质量。那么这个流程是不是完美的呢?不,这个项目流程太强化各种文档。我们来看测试的工作内容,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论、测试报告、验收方案、问题的提交跟踪。其实,我们真用于测试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在一周的时间,也许只有一天或不到一天的时间是在进行测试的。测试人员只有在测试的时候才会体现出他的价值。而大部分工作却不能体现他的价值。当然,我这里会省略与测试主流程无关的东西,真正的测试工作中琐事很多。(四)敏捷测试流程前面讲的第一种流程,还是第二种流程都是瀑布式的,严格来说第一种简陋的都不能称为瀑布式,对于一个三个月的项目说,产品把需求分析完了给开发,然后产品就没事儿了;开发开发完成之后给测试,然后开发人员也不忙了。测试完成之后上线。那么在产品分析的阶段,开发和测试都是没事干的(这里只对单一项目)。开发阶段,产品和测试也基本没事儿。同样在测试阶段,产品与开发也是没什么事儿的。敏捷测试的一个核心是迭代,在每个时间点上,所有项目人员都是有事可做的。1、下面是我理解中的敏捷测试流程图:
第一阶段:通过上面的流程图,对于一个月的需求分析,在敏捷中,可能三五天就确定下来。这个需求定得会很模糊,但整体框架确定。产品对其中某一模块功能确认,开发人员开始对确认的功能编码,开发人员编码的过程中,测试进行功能分解,因为根据模糊的需求很难写出具体的用例,所以,只能尽量对功能进行分析得细些,标注需要验证的内容。第二阶段:开发完成后交给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开发人员继续开发新的功能。那么测试人员发现的问题怎么办呢?会从开发团队中抽出一个人员来用于解决测试发现的问题。但开发进度并没有因为测试而停止。流程分析:在这个流程中弱化了文档,强调了各个人员的沟通,通过这种迭代的方式,三个月的项目,可以能两个月和两个半月就会完成。但这种流程并非完美,加入一个功能在需求分析阶段就是错误的,因为它是一个迭代渐进的过程。也只能一路错下去。2、对测试问题的处理
上面的图更能清晰看出对问题的处理过程。第一块面板中是开发人员未实现的功能,第二块面板中是开发完成功能,测试人员对其进行测试,发现不通过的就放回未开发的面板中,测试通过的将放到第三块面板中。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这是产品经理的聚集地,欢迎大家投稿或者找我聊产品,可以加我微信: listen312
【关于专题管理员Allen】
· 24872人关注
移动产品设计
· 14512人关注
不定期更新移动端的产品研究、见解、归纳。
分享当前主流的界面设计尺寸、主流平台的设计规范、主流APP的设计规范。
· 117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APP软件能挣钱的不到两成 开发师已超200万人-中新网
APP软件能挣钱的不到两成 开发师已超200万人
以iOS和Android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和开发快速流行―――
  发现身边新行当
  观众公司、跑腿公司、首席惊喜官、小微企业“虚拟管家”……世事变迁,市场需求推陈出新,亲,你的身边出现了哪些新行当?你,或者你的朋友是否正在体验着一种全新的职业?也许这个新行业是“昙花”,仅仅是时下的“一现”;也许它是一颗种子,经历市场的考验后会像“淘宝”一样长成一个全新的企业。不管如何,市场经济下尝试就是机会。亲,欢迎提供有关新行业、新职业的新闻线索,邮箱:。
  行业扫描:iPhone4带热APP开发
  昨天上午,一份报纸上的一则广告吸引了APP开发师晓东的注意,广告的标题是“月薪8000元起,移动终端软件工程师”;这则广告后面是一软件实训基地的招生广告:“有计算机基础大专以上学历,5个月实训;零基础高中以上学历,实训10个月。招生广告最后一行则用黑体标出:实训合格后直线进入手机开发名企,符合条件者培训费可零首付。”
  “从这些文字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APP软件开发行业现状――正快速兴起和壮大。”晓东说。目前在移动终端流行的各类APP软件,是英文Application(应用软件,应用程序)的简称,起源于2008年苹果App Store的发布。2009年,随着iPhone4在国内的火爆销售,APP开发和应用开始在国内兴起。由于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运行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近两年,以iOS和Android平台为代表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异常活跃。
  创业故事:起步头半年只挣了几万块钱
  成立于2010年的云动数字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APP开发的公司。公司有十余名专业APP开发师,还有将近20人的稳定的外围合作开发团队。创始人之一杨亮告诉记者,“这个行业的创业门槛其实不高――对于做实业的投资人而言,门槛很低,三四个人、有个场地、有些设备,就能做起来了。”
  在云动数字媒体刚成立的半年时间里,公司只接到一两笔为杂志做移动媒体客户端的开发业务,挣了几万块钱,“这个钱还不如原来任何一个人自己挣的工资多。”随后他们开发出来的专门用于媒体客户端制作的工具套件“云动出版”改观了局面――基本覆盖公司的日常支出。但即便如此,“前两年公司都在亏损状态,近一年公司才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现在,已经有能力去做些有希望的产品设计和孵化,而不是单纯地接些外包任务。”
  运营模式:能赚钱APP不到两成
  记者采访获悉,APP开发机构业务方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替客户做开发,属于外包的性质;一类是自己研发和孵化一些产品。目前,市场上大多的APP制作公司都采用外包合作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通过外包公司开发APP软件的周期在1到3个月不等,一个版本的费用在3万至6万元之间。但专业开发APP的公司则成本较大,一个项目的研发报价从三四万块钱到50万-60万的都有。
  据介绍,专业APP开发的成本体现在两块,一方面是产品的推广费,另一方面就是人员成本。杨亮以公司近期马上就要上线的“要开会”产品为例介绍了开发成本,这款产品可以把北京或者全国的活动、会议场地信息数据聚合起来,为会议承办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全方位搜索引擎。除了开发成本外,还有调研和推广成本,而一款产品上线后要实现大突破,还要经过反复的产品迭代。
  虽然APP软件在手机移动终端数以百万计,但业界的统计数字显示,只有10-15%的APP能够真正赚到钱。杨亮对此表示,“大部分的APP应用淹没在程序海洋里,找也找不到,更不要说挣钱。”
  行业前景:专业APP开发师已超200万人
  随着3G互联网的到来,国内手机电子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推动了APP应用开发市场的发展。有预测称,到2016年年底,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网民将可能会达到7亿人。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给很多移动APP开发者带来了希望。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移动APP开发领域,已有超过4万家的专业APP开发商,专业APP开发师超过200万人。目前一个移动APP开发师的薪水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一年经验的开发师平均薪酬能达到1万元至1.5万元左右,三年以上的资深开发师,月薪甚至有可能拿到3万元。
  杨亮表示,目前业界更多的还是规模较小的开发机构,“大部分开发机构还都是在摸索阶段,很好的跨越式发展还没有实现,大家还在寻找自己和整个产业的突破点。无论是把移动APP开发作为职业的开发师,还是作为事业来经营的专业开发机构,都会发现需要面对的是日复一日、坚持付出努力的过程。”
  文/本报记者 任笑元
【编辑:程春雨】
>IT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app赌博软件开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