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我们的摆渡人的寓意是什么

【2016身边好老师】无悔瑶乡摆渡人
——记怀化市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学校
发布时间:日 09:45 作者:&nbsp 来源:字号:TT
有一种感动叫做坚守,有一种美丽叫做付出。三十载寒来暑往,她默默坚守,耕耘不辍,用青春热血和辛勤汗水浇灌着瑶乡深山里的朵朵幼苗;三十个春秋更迭,她无私奉献,孜孜不倦,以近乎固执的&从一而终&坚守在瑶乡播撒着知识的种子,为瑶乡的教育事业谱写着一曲爱的赞歌。正如歌曲《山乡小渡船》中所唱的那样:&你就像那山村的渡船,把文明渡往山民的心田,把山乡送往希望的彼岸。&她就是辰溪县苏木溪瑶族乡学校女教师米娟。
  &我热爱这份工作,再苦再累也不后悔&
  苏木溪瑶族乡位于辰溪县东南隅,座落在罗峰山下,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距离县城98公里,是辰溪最边远的贫困乡镇。这里地域偏僻,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素有&辰溪西藏&之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众多的瑶家孩子因贫困而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瑶乡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在此扎根。
  土生土长的米娟也因家庭贫困而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1966年,米娟出生于苏木溪瑶族乡缭田村,父亲是抗美援朝复员军人,母亲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农村妇女,家中共有十姊妹。当时因姊妹较多,且家庭困难,1983年米娟初中毕业后就被迫辍学,1985年通过应聘在村里当了民办老师,从此走上了教学生涯。
  &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作为知识传递者的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初中毕业便走上讲台,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米娟深感任重而道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自强自尊不服输是她的个性。面对新的岗位,她拼命工作,努力学,不耻下问,她很快适应了教学岗位和环境。她自知&学高为师&的道理,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要教好书,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师范教育,至少要具备中师以上学历。当时的民办教师工资相当低,国家每月发三十多元,乡筹工资全年只有四百多元,而她为了学习,把工资全部花在交培训费、购买资料上,从不乱花一分钱。别的姑娘穿得漂漂亮亮,可她却朴朴素素,从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仅用两年时间就取得了中师学历,后来又自费到怀化学院进修大专文凭。一家人看到她那么辛苦都十分心痛,当时在怀化医专任教的大嫂,劝她别当民办教师了,到她学校去学医,将来有机会到城里给她找份工作。可亲身体会过失学之痛的她却说,&我热爱这份工作,再苦再累也愿意,我不后悔。&
  &多做一些事,是对丈夫的支持更是对自己的提升&
  1988年她与该乡的青年教师舒孝海结了婚。当时,舒孝海的家庭连遭不幸,85年大哥病逝,负债2万多元,87年父亲病逝又负债1万多元,加上有年过花甲的老母,姐、妹都未嫁,一家人都反对她与他结婚,可她却倔强地要嫁给他。新的家庭结合,使她的工作更艰辛了。丈夫也是一位工作狂,事业心极强,当时在中心小学任教务主任,学校事务多,家里债务重,但她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家务事她一人承担,家庭、学校的事务她积极主动地为丈夫分担,母亲生病,姐、妹出嫁都是她一人操劳。特别是为了丈夫的工作,尽管家里很穷,丈夫的亲朋好友,同事来往,她总是热情接待,有时自己忍饥挨饿,匆匆赶往办公室。但她总认为&自己多做一些事,不仅支持了丈夫的工作,更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从没有向丈夫说过一句怨言,发过一次牢骚,独自一人忍受着一般女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她从没有因此影响工作,放松学习。中师毕业后,她多次带着不满一岁的小孩到怀化学院参加学习,并顺利拿到了大专文凭。
  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好妻子,舒孝海同志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996年合并组建的苏木溪学校民选校长,舒孝海同志被推上了领导岗位。按理说校长爱人在工作上多少该得到些照顾,可一向自尊、自重的米娟教师,却付出的更多了。丈夫刚上任,学校人事安排是一大难事,为支持丈夫开展工作,她主动要求调到全乡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金鸡洞小学支教,为全乡教师作出了榜样,扫除了人事安排上的阻碍。日常工作上她服从安排,愿担重担:学校纪律差的班无人愿当班主任,她主动接管;丈夫外出开会或出差不在校,她经常深夜还在查学生就寝纪律;家长群众来访,她都热情接待;每学期她的教学任务都与其他教师一样,还要兼管学校的图书管理。她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虽然她没在学校担任领导职务,但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义务承担着不少勤杂事,从不拿学校一分补助。更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年底,冰雪封山一个多月,家住辰溪县城的瞿泽文老师无法回家,生活也受到影响,米娟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上门把瞿老师接到自己家中共度难关。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凡到过苏木溪学校工作过的外地教师,都夸米娟老师人好,有时他们从家来校,交通不便,经常晚点,食堂没饭,她都热情地将他们接到家中,为他们做饭,问寒问暖,使在苏木溪学校工作的外地教师,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苏木溪学校的教师队伍,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把自家房子卖掉,建好学校,我不心痛&
  因为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苏木溪学校校舍条件极差,丈夫舒孝海当校长时,学校建筑全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木屋,因地方穷,校舍多年失修,破烂不堪。为了更好发展瑶乡教育,他上任后,把改善办学条件放在首位。开始着手学校的布置规划。1999年准备启动修建一栋办公楼,才上任的舒孝海,刚把学校管理这一摊子事理顺,外界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争资求助路子不是很广,学校又特别穷,联系项目总得要有一笔启动资金。学校去哪里找这笔钱呢?丈夫愁眉苦脸,妻子看在眼中,急在心上。多年夫妻,让她很是了解自己的丈夫,一但作出什么决策,他会想尽全力去实现。一个周末她对丈夫说:&我知道你想办好学校,却没有钱。我倒有个办法,你把村里自家的房子卖了,只要把学校建好,我不心痛&。得到妻子的支持,舒孝海同志便变卖了家产,着手启动学校建设。
  卖掉私房修学校一事很快在瑶乡传开了,打动了全乡群众的心,争得了各方的支持,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一栋新的办公楼很快开工了。正因为有这样的贤妻支持,舒孝海同志的办学规划逐步得到实现了。如今的苏木溪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的办公楼,新的学生宿舍楼,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我的命是属于瑶乡孩子的&
  从教30年来,她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她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我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不后悔。凭着瑶乡人的执着追求,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得失、无私奉献,把心血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把青春献给了瑶乡教育事业。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教的几乎都是管理难度大的班级,但她凭着一种母爱,点燃了孩子们求知的欲火,照亮了孩子们茫然无知的心灵,启迪了孩子们求知的动力。学生病了,她细心照顾;学生有什么情绪主动与他们沟通;家庭困难的学生她解囊相助,经常替贫困学生担保学杂费用,被同事们笑称为&担保大户&;学生逃学她主动上门家访,经常一人独自往返十几里山路。2007年发生冰冻灾害,部分学生无法来校上课,她便组织任课教师,分别上门到学生家中辅导。课堂上她是学生的知识引导者,课余便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甚至是游戏或娱乐的伙伴。因为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感化了学生,从而使她的学生,一步步地走向进步,渐渐变得文明有礼。因此,她所带领的班级,由差班逐步成为学校的好班,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本人也得到家长的信任、领导的好评。
  多年的忘我工作使她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疾病,即便如此,她心中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学生。2013年下学期,临近期终考试之时,米娟老师仍坚持带病上课,以致突然晕倒在讲台上,经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操劳过度性心脏失血,可她住院没几天就坚决要求回家,她放心不下她的学生。当时医务人员劝她&你是要教学质量还是要命?&,她却淡然的说&我的命是属于瑶乡孩子的&。2014年下学期,她硬是强忍着右脚骨瘤所带来的痛苦,坚持完成了全学期的工作,直到学校放假后才到县医院做了手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路坎坷,一路辉煌。米娟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努力付出终于结出了丰硕果实,众多瑶乡优秀学子走出了大山,步入了更高的知识殿堂,奔向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这其中不乏知识渊博的大学教师、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和成就非凡的企业翘楚。而她本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赢得了瑶乡人民的尊重,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2008年、2009年、2012年三次被辰溪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教师&;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被辰溪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儿少工作者&;先后多次参加市县教学比武和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分别获得过市二等奖和县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谈到未来,米娟老师平静地说,&我生在瑶乡,长在瑶乡,是瑶乡的山水培育了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一点贡献,是我一生的追求。&
  有人把教师比作渡船,也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有的只是米娟老师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纯真心愿。就是这样一个以苦为乐、以教为乐的瑶乡弱女子,用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一个教育者的生命真谛。她就像那甘守清苦的山乡摆渡人,把文明渡往山民的心田,把山乡送往希望的彼岸,终不言悔。
[责任编辑:陆阳]
大家都喜欢看
全校联动的社团活动正引领孩子们劲扬七彩的理想风帆。
只要你玩过论坛,就会发稿!现在,发稿通道与橘子洲论坛全面整合。
周骞老师就将其全部捐入学校教育基金,用于帮扶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主办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版网证(湘)字017号 湘ICP备号【我是教师】王效凤:做一个幸福的摆渡人-临淄教育-临淄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 >>
【我是教师】王效凤:做一个幸福的摆渡人
【我是教师】王效凤:做一个幸福的摆渡人
09:38:49&&作者:&&来源:&&浏览次数:0&&文字大小:【】【】【】
清晨,走进福山小学三年级一班,便看见一道带领学生激情诵读的美丽身影。她是王效凤,福山小学语文教师、教导处主任。
2004年,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年仅21岁的王效凤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一路走来,她逐渐成长为福山小学师生、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执着、勤奋、求实……
“我是一个幸福的摆渡人。教育本身就是一艘渡船,而那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就是我摆渡的舟楫。”王效凤说。
刚踏上工作岗位,王效凤就被安排当班主任。那时的她如同一只迷途的小鹿,虽干劲满满,却始终不得法。面对各项班级考评排名垫底的成绩,她心急如焚!
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打击之后,面对全班几十双眼睛,王效凤终于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弱小,她需要改变策略,培养能协助她管理班级日常工作的左膀右臂。
在她的努力下,一批小干部迅速地成长起来,各项工作开始变得有条不紊,班级排名也很快升到了第一位。成功的喜悦感染了班里的每一个人,同学们由衷地佩服这位活力十足的新老师,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直至现在,王效凤还会收到自己带的第一批孩子的问候。她说:“每每听到这声问候,总有一股暖流直入心田,那是当老师最大的幸福!”
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课改热潮,从那时起,王效凤便与课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想方设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琢磨“如何让课堂活起来”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很快,“不笑不上课”的她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工作第一年,她以一堂《我爱故乡的杨梅》获得了学校优质课评选第一名,之后,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利用更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从亲身示范到方法指导,从关注结果到过程性评价,每一次尝试都给她的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她在不断地尝试中超越自我。
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的成功,让学校领导看到了王效凤的潜力,促使她走上了新的探索之路——学校教研和教学管理。
从一线教师一跃成为学校中层管理人员,让王效凤压力倍增,“增强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提高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成了她的新目标。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她努力争当同事们的表率,为学校工作服务。
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她带领同学科教师大量查阅资料,反复研磨,细细推敲;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她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直到雄鸡报晓;为了转变老师们“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她致力于增加教研的深度、加大课改的力度……她说:“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出于责任,那么在责任里倾注了爱,你就一定会有心灵的感动,也一定会有成功的幸福。”
追求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王效凤说:“不管未来的道路上是荆棘丛生或是沼泽遍布,我都甘愿守住这份清贫,如同无数平凡的教师一那样,在这片热土上播撒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望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责任编辑:
本文引用地址:&
     
中国&山东 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Linziedu.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邮: 业务咨询: 技术: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教师读书随笔 读《摆渡人》有感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师读书随笔 读《摆渡人》有感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欢迎来到作文网!
& 那三尺讲台上的“摆渡人”_2000字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那三尺讲台上的“摆渡人”_2000字
  向那三尺讲台上的&摆渡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为了他们数十年的辛苦漾舟,为了他们的无私奉献,为了他们的默默付出。
  &&题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提起老师,众所周知的,便是这句李商隐的诗了。大家都说,老师是无私奉献的春蚕,一年年春去秋来,辛苦工作,只为了见证同学们的成长,教授他们知识。还有人说,老师是舍己育人的红烛,燃烧自己的青春年华,只为照亮学生们前行的道路&&而我却认为,老师,更像是江畔的一位摆渡人。
  你可曾见过摆渡人的模样?如果未曾见过,请抬头看看那位讲台上埋头工作的老师。他们如摆渡人一样,风雨无阻的扬着布帆,划着双桨,直到光滑的脸庞被岁月的风霜烙下深深印痕,细嫩的双手变得皲裂、粗糙&&谁能想到?这一切的一切,只为把学生摆渡到理想的彼岸?这一路扬帆划桨要多久?或许是三年、六年、十年&&岁月让莘莘学子幼稚的心灵变得成熟,让他们变得睿智、沉稳。他们从年幼无知的孩童蜕变为一个个洋溢着热血与活力的少年,而一路渡江而来的风雪,却都落在了那位&摆渡人&&&我们敬爱的老师身上。
  船到岸了。少年们欢呼雀跃,兴奋地跳到了岸上,向新的旅程飞奔而去。等待他们的,是崭新的未来,未知的前途。或许你会问,那&摆渡人&呢?他们,带着满身风霜驶回对岸,再等待着,等待着下一批孩子们向小船跑来,从此,开始新一轮的漾舟&&
  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么一位默默付出的&摆渡人&:她出现在我最年幼的时光里,为我拨开云雾,指点迷津,让我安然无恙地渡过小学六年这段&湍急的河流&。她,就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左扬老师。
  她,是我们同学眼中的&霸王龙&&&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一切上课说小话的同学都逃不过这双&火眼金睛&;一个独特的大嗓门,所有违规违纪的同学都逃不过左老师的&河东狮吼&;一个做事严谨的性子,全班同学在她管理下,都是严于律己,不敢随意。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左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但其实,她也有很细心体贴的一面:每年换季的时候,她会及时地提醒同学们适当增减衣物;秋天到了,她会提醒同学们,天气干燥,要多喝水;每每有同学忙上忙下满头大汗,她便会体贴地送上一杯白开水&&这些不易察觉的,温暖的小细节,都让我们班上的同学感觉她既严厉又亲切。六年来,她为我们班同学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为一不小心受伤的同学包扎伤口、放学后默默陪着打扫卫生的同学们坚持到最后、为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们开解心事等等。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左老师许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细心体贴的、善解人意的、热情开朗的&&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毕业那天,她夺眶而出的眼泪。
  那天,是我们全班同学都终生难忘的日子。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有些同学们还有些恍惚&&我们真的就这么毕业了吗?六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过往的日子仍是历历在目,仿佛明天,我们还要背起书包来教室上课,但现实却是:日后,附小便是我们的母校了&&同学们有兴奋,有期待,有的与伙伴窃窃私语,有的展望着未来美好的初中生活,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但教室里仍是不免地升起了一股离别的愁绪。我们笑得愈发灿烂,唯恐自己显得不够开心,好像这样,便不用面对离别的忧伤&&从始至终,我们的左老师一直沉默着一言不发,眼里涌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同学们的笑声也逐渐小了下去,随即而来的是一种不愿结束的难舍难分。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左老师似乎有些艰难地开了口:&同学们,祝贺你们,终于毕业了&&&说到这里,她哽咽了一下,话语戛然而止。台下一片寂静,每个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左老师,从未有这么一刻,我们如此不舍。
  &还记得一年级&&开学的时候,我拉着你们的小手,领进了教室&&而现在,我们牵着的手,却要松开了&&&老师缓缓说道,眼眶却泛着淡淡的红。台下,有些女同学也低下了头,悄悄地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真的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六年的朝夕相处,孩子们,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女儿&&老师衷心地希望,未来,你们能过得好好的&&&说到这里,老师像是再也说不下去了似的,别过身去不再言语。教室里陷入了沉默,但我们都知道,老师想说的是什么。六年的陪伴,老师于我们,真的就如亲人一样。这份关怀,这份支持,我们永生难忘。不知过了多久,老师缓缓地回过神来,脸上还带着淡淡的泪痕,但她却是笑容满面的:&祝贺你们&&我最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终于坐不住了,一个个抽泣着,跑上讲台与她一一拥抱&&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最后,还是淹没在了拥抱中。
  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诗,是这样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这不正是老师最真实的写照么?他们似春雨款款而来,滋润了我们百无聊赖的生活,洗涤了我们早已落上一层厚灰的心灵&&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重新被梦想填满,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老师,这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是一份可敬的职业&&马上便是教师节了,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漫画书,关掉那玩得&如火如荼&的电脑,怀着感恩的心,抬头看看那三尺讲台上的&摆渡人&吧!让我们对全天下千千万万辛苦工作,无私奉献的&摆渡人&们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谢谢您,我们敬爱的&摆渡人&!
&&&&初一:李钰青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那三尺讲台上的“摆渡人”_2000字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张丽佩:愿做幸福的摆渡人|学生|老师班_凤凰资讯
张丽佩:愿做幸福的摆渡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本书中说:“应把高中阶段教育设想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面对这些站在十字路口的青年,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张丽佩老师像一个摆渡的船夫,静静地守候在渡口,伴他们走过这段人生路,凝望一行行远去的青春背影,享受着落霞满天的无限幸福。
原标题:张丽佩:愿做幸福的摆渡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本书中说:“应把高中阶段教育设想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面对这些站在十字路口的青年,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张丽佩老师像一个摆渡的船夫,静静地守候在渡口,伴他们走过这段人生路,凝望一行行远去的青春背影,享受着落霞满天的无限幸福。从教14年,她一直恪守摆渡人的职责,为学生的智慧摆渡,为学生的心灵摆渡,为学生的青春摆渡。精业,师德之本毕业后张丽佩直接进入长春市实验中学,为提升专业水平,她天天泡在书堆里;为熟练驾驭课堂,节节跟着师傅学;为设计一节好课,一篇教案反复写,甚至会写成一本小册子;听课笔记和教学反思装了满满几大箱。为进一步提升自己,她又到东北师大读硕士,参加省市骨干培训,主持参加了“高效课堂模式实验研究”等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文章20余篇。2013年她荣获“全国最美语文教师”称号。2014年主要参与的“五步导学法研究”获吉林省政府授予“教学成果一等奖”。奉献,师德之魂长春市实验中学是一所标准化寄宿制高中。张丽佩老师一直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兼任团委书记、校办主任。为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她坚持常年多样化的家访。每每听到家长说:“张老师,教完我们这届,您再要孩子吧。”为这不算约定的约定,她直到35岁才孕育。张丽佩老师坚持每月拿出200元充进贫困生的饭卡。14年来,个人合计捐款3万余元。2008年,特困生刘勇又因残疾姐姐患上恶性肿瘤,想辍学去打工挣钱。她了解情况后,倡议组织全校奉献爱心,并第一个捐款,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大力支持与响应,短短三天,就募集了8万多元。又与医院联系,为刘勇的姐姐成功做了手术,解决了后顾之忧,刘勇又回到了学校。唤醒,师德之质在与学生共同成长中,张丽佩老师逐渐意识到,物质上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更本质的在于精神和心灵的扶助。每个孩子生活在尊重中,就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生活在认同中,就学会了自爱。张丽佩老师组织了读书观影节、净月徒步节等十大精品课,让学生体味到校园生活的幸福,青春的多彩。张丽佩老师班有一个因父母工作调动而来长求学的孩子。孩子曾说:“老师,我感觉长春人很排外、很势利。”这话让张丽佩老师震惊,但没有马上说教。从此,课前,张丽佩老师用心指导她;课上,鼓励她发言,课下,主动和她聊天;渐渐地她消除了偏见,开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也与张丽佩老师成为了好朋友。她考取了一所重点大学,在来信中说,“佩佩老师,是您的尊重与认同让我站了起来,唤醒了我奋斗的激情,使我走出了阴影。谢谢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11922
播放数:1089495
播放数:364015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摆渡人给我们的启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