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05期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521【正文快照】: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主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上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关系到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关键在于,转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星;;[J];江苏教育;2011年Z1期
蒋波;;[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8期
赵丽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左琼;阳德华;;[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钟艺;;[J];学周刊;2011年05期
沈伶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葛坦花;;[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康义;;[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彭培华;;[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权利娜;;[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新华;;[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张芮;张其霞;;[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马世玲;林琳;;[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万书玉;;[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吴思为;伍新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钟兆芳;;[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舒再璋;;[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李凤源;;[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宋晓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陈秀娇;;[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西省广丰县大石乡抱圩亭小学杨柳晖;[N];光明日报;2002年
浙江慈溪中学 黄孟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徐金海;[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三林中学东校
陆勤;[N];东方城乡报;2005年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余映潮;[N];光明日报;2005年
三林中学东校
陆勤;[N];东方城乡报;2005年
本报记者 郜云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卢君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吕轮超;[N];华夏时报;2003年
周晓东;[N];江淮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树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吴德芳;[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郅庭瑾;[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李三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胡斌武;[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钟志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辛继湘;[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姚利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宫淑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德汞;[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阳红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曹炳志;[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方家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肖国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彭阳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彭惠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刘根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丽君;[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朱亚莉;[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教育导报多媒体报刊
第04版:关注
&&&&&&&&&&
减轻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姜德泉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症,其集中表现为课业负担过重。放学回家,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有1至3小时的自学、作业、复习任务。本来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寒暑假,也由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愿,不得不参加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强化班、兴趣班之类的学习。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一些中小学增加考试课程的课时,增加考试辅导课节次,为学生订购、印发大量复习资料、练习册。大部分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布置大量作业,使学生陷入整天在负重竞走,疲于奔命。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之所以成为顽症,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多年来,社会对于学校优劣的评价,主要是看升学率、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的人数等考试指标。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压力,学校出于对“减负”会影响考试成绩的担心,不愿率先实质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换换形式,变变花样,搞些点缀,应付检查。面对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和“考试定升学”的现实,广大家长对提高子女应试能力的愿望有增无减。同时,学生梦寐以求的是出类拔萃的成绩,这样年复一年,不仅使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心理负担也同样沉重。  另一方面,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为数较多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学生轻负担,教学高质量”的需要。不少教师仍然是“课内损失课外补,办法不多靠辛苦”,依靠延长教学时间,增加作业量、练习量的办法提高考试成绩。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由复杂原因形成的顽症,因此,要减负,应标本兼治。  1、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转轨。全社会都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氛围,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部门要改革学校评价制度,引导学校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淡化分数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对子女的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指导子女正确对待学习、升学和人生,加强对子女如何成才、如何做人的教育。学校和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质量观,坚决纠正只重视学习成绩,搞分数排队,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班级、教师和学生的做法。  2、强化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中小学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全体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积极进取的理念,认真学习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以及有关专业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教学中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力争精当高效地上好每一节课。在教学中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适时、有效地运用提问、指导、点拨、赏识、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需,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章丘枣园中学)
Copyright 教育导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吴培琴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吴培琴论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 ?? ? ? ?
? ?十佳青年教师网上评选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草塔镇小:楼灿飞&&时间: 11:01:48&&来源:诸暨教育&&阅读次数: 次
当今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问题。减负是为了提高效率,怎样统一减负与增效这一对矛盾?关键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要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必须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填鸭式&,彻底摒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严格正确地把握教材,采用先进的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讲得精、讲得有趣、讲得灵活,留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行研讨,自己学习,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地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为了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使学生了数学学科的实用价值,对他们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用途。当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达到某种重要的目的手段时,他们就会产生求知欲和认识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办法。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克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说&学习数学是锻炼思维使人变聪明的特效药&。从而给学生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保持教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精讲精练。
精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而教师则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节课,教师直接给出定理,然后予以说明,接着完成例题的讲解,表面上似乎也能达到教学要求。然而,这实在是一种很平常的课堂结构,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思想的束缚。如果改变一下设计,让学生实践、观察,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直观形象;自己寻找区别,得出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就会使整节课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更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这样会比教师直接给出结论的效果会更好些。
应随时注意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深浅,教学节奏的快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轻重缓慢,都应由课堂上学生对数学教学信息反馈来确定,在数学学习上练习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高低、兴趣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以适应不同需要,使各类学生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基础差的学生讲课时要注意浅显易懂,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可寓理深刻一些,布置的练习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对基础差的学生多练一些基础题;对基础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灵活题目和难度较大的思考题,使每人学有所获,有所进步,同时认真做好辅导工作,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越过学习上的障碍,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设计,挖掘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乐融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讲与精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及时调整。从而才能真正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上传:&&
〖〗〖〗〖〗〖
〗〖〗〖〗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