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数有哪5个

认识cpu|CPU主要的性能指标-电脑维修知识网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即中央处理器。CPU发展至今,其中所集成的电子元件也越来越多,上万个晶体管构成了CPU的内部结构。那么这上百万个晶体管是如何工作的呢?看上去似乎很深奥,但归纳起来,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CPU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1.主频,倍频,外频: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即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外频即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关系是:主频=外频x倍频。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2.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 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3.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 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4.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 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5.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6.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7.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9.L1高速缓存即一级高速缓存: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10.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掌握cpu知识,得先从cpu的样子开始认起,先从P4开始吧,毕竟P4之前的cpu已经不是那么常见了。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热消耗72.4 w的英特尔Socket 423 Pentium 4 CPU,这也是首颗支持 QDR内存的CPU
Socket 423的P4 CPU Willamette裸晶尺寸是16x14mm
Socket 423 P4 CPU背面图。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说完那些古老的说说我们都看到过的吧!
英特尔的Celeron CPU(Northwood核心),配上128kB L2高速缓存,可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术。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Socket 478 P4 CPU背面图,从图中可见,针脚比以前的细多了。
掀开后的P4 CPU(Northwood核心)。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热消耗最高值:Socket 775的CPU热消耗值是115w(TDP)。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Socket 775 CPU的针脚通通不见了:接点改成弹力触片。电+脑*维+修-知.识_网(w_ww*dnw_xzs*co_m)
Copyright &
电脑维修知识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原创&&]&& 作者:
◆&参测主要性能参数及内置图形核心性能介绍  定位主流入门级消费者的3款核显就是参与今天4K高清影片测试主角,分别是酷睿-3220、酷睿i3-4130、。从性能上讲,酷睿i3-3220和酷睿i3-4130均为两颗物理核心,但在英特尔独家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四线程同时处理任务。而的A8-6600K原生内置四颗物理核心,在多线程计算表现上稍有优势。参与本次4K高清影片测试的3款处理器  本次的测试项目是只利用处理器内置图形核心播放4K高清视频,所以3款处理器的图形核心就更为我们所关注,分别来介绍一下。酷睿i3-3220采用的Ivy&Bridge架构设计,内置&HD&Graphics&2500核芯显卡;酷睿i3-4130作为酷睿i3-3220的同门师兄,采用Haswell架构设计,内置Intel&HD&Graphics&4400核芯显卡;A8-6600K采用Richland架构设计,内置AMD&Radeon&HD&8570D独显核心。 Intel&酷睿i3-3220(盒) Intel&酷睿i3-4130(盒) (盒)本次对比测试CPU主要性能参数CPU型号核心架构制作工艺接口核心/线程主频(Ghz)核芯显卡TDP价格酷睿i3-3220Ivy&Bridge32nmLGA&11552/43.3HD250055W740元酷睿i3-4130Haswell22nmLGA&11502/43.4HD440054W800元A8-6600KRichland32nmSocket&FM24/43.9~4.2HD&8570D100W719元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参与本次测试的3款处理器在价格方面也非常接近。在核显处理器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之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无论是办公还是多媒体娱乐是否真的只需一颗核显处理器即可解决?本次的测试我们采用65英寸智能液晶电视作为显示设备,仅仅通过处理器内置的图形核心去实现4K高清影片的播放,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一下3款主流核显处理器的测试结果。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CPU系列 适用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35495¥21996¥13857¥21498¥74999¥49910¥999Intel 酷睿i3 5005U参数
声明:仅供参考,以当地实际销售信息为准
适用类型:
三级缓存:
插槽类型:
封装大小:40×24×1.3mm
核心数量:
broadwell-U
40×24×1.3mm
DMI2 5GT/s
热设计功耗(TDP)
支持最大内存
DDR3L MHz,LPDDR3 MHz
最大内存通道数:2
最大内存带宽:25.6GB/s
Intel HD Graphics 5500
显卡基本频率
显卡最大动态频率
显卡其它特性
显卡视频最大内存:16GB
图形输出:eDP/DP/HDMI
最大分辨率(HDMI 1.4):Hz
最大分辨率(DP):Hz
DirectX支持:11.2/12
OpenGL支持:4.3
显示支持数量:3
设备ID:0x1616
支持英特尔Quick Sync Video,InTru 3D技术,无线显示技术,清晰视频核芯技术,清晰视频技术,英特尔Flexible Display Interface
睿频加速技术
超线程技术
虚拟化技术
SSE4.1/4.2,AVX 2.0,64bit
64位处理器
支持增强型SpeedStep技术,空闲状态,温度监视技术,快速内存访问,英特尔Flex Memory Access,身份保护技术,中小企业通锐,智能响应技术,AES新指令,安全密钥,执行禁用位,操作系统守护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
戴尔灵越15 7000(Ins15HD-2528)笔记本不足1英寸厚的时尚锻造铝合金设计搭配完美切。cpu的主要性能指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