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塞耳机喇叭,喇叭哪个细节表现力更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45|回复: 0
耳机音箱这一大类
到底哪个更深入你的心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本文所举例的设备,只是举个栗子,欢迎各位网友们一起参与讨论、展示自己的装备!给更多的网友以参考!同时,大家也可以尽情抒发意见!各种吐槽都无所谓.......
耳机与音箱
从电声技术出现,发展至今,耳机与音箱的技术已经千锤百炼了,各家的方案经过市场的反馈,已经日渐成熟。而人类对于音乐的追求是永不停步的!在重放音乐时(听歌、看电影、游戏、看电视剧等),我们就要面临选择了,到底是到底选耳机还是选音箱呢?
耳机的特点
▲诚然,在音乐重现的音质方面,耳机在与音箱的相同价位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耳机由于其是近场音,仅从保真度上来说,耳机是较容易回放高频和瞬态小细节的,使得信号还原度高,而音箱想做到这一点就比较难,成本相对来说要高的多。
同时耳机一般密封性出色(无论是封闭式耳机与开放式耳机),从耳机振膜直接传达到耳朵中,基本上可以排除环境的干扰,让声音纯净度也相对音箱要好上不少,同时好产品出色的品控,容易让一些除了个别体质差异的人听到相近的声音,方便交流。在排除干扰,传达原声方面,封闭式耳机比开放式耳机更容易达到。
再者,耳机一般使用全频振膜。全频喇叭的声音连续性好,相位失真少,音乐感强,使得我们在耳机上更容易听到更透通,更完整和泛音更丰富的声音。而且由于轻便,容易携带!
然而耳机的缺点同样明显:
压迫耳朵,封闭式的压力更大......长时间佩戴耳机耳朵会发热——你必须有时候摘下耳机透透气。
耳机就算再轻,也有一定分量,会带来些颈椎疲劳。
如果戴眼镜,除了耳机带、入耳式耳机之外,其他耳机会与眼镜有干涉。
音箱的特点
▲声场——在刘汉盛大师的《音响二十要》中所推荐的叫法——空间感。
一般而言在空间感的构筑与重现中,音箱在同等级别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好的音源+好的音箱+好的前端拖动设备+好的布局,能够精准的再现录制时候的空间感,甚至能够让你触摸得到这种空间感——结相力。——电影院就是这种极端的例子!
耳机这方面就不如音箱,耳机的音乐由于是直达声,声场的构筑是在脑中,甚至有些人感觉在脑后——这就是头中效应。无法形成跟音箱一样的空间感和临场感。当然开放式耳机在构筑空间感这方面是强于封闭式耳机的。
同时,音箱可以分享音乐、电影的背景音乐等一切,方便大家在统一条件下 进行交流!
音箱的缺点:
挤占空间。如果你有大型低音炮,那么更会体验这点,如果有买音箱架子,那么感觉更加明显。
不买音箱架子的话,容易共振,造成分离度下降。
较重、打扫卫生不方便。
▲长期戴耳机伤耳朵有上图这方面的原因——在音量过大时很容易造成瞬间高压从而损伤耳膜和听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而音箱声音过大,除非你有单独的听音室,不然会有亲戚或者邻居来敲门,叫你小声点。
音箱与耳机的投入对比
有人说过,一副耳机在音乐解析力、音质重现的能力方面,是同等价格音箱的十倍。话虽如此,然而没有考虑到耳机对前级设备的要求更高!由于耳机的解析力,频响,瞬态特性相对同成本的音箱更高。所以往往需要搭配更精密更好声的解码和耳放系统。耳机的成本是比音箱小,但解码和耳放的成本又上去了。
音箱虽然也挺吃前端的,然而音箱跟耳机的一些前端是通用的,比如声卡、CD机之类的。
关于耳机与音箱的偏好选择
首先楼主是大脸大脑袋的,戴的眼镜前面宽度要152~155mm长度(不是镜腿哦~~),所以很多耳机戴上去感觉压迫的慌,而且耳机还和眼镜相干涉。戴耳机耳朵热——这个脱下来的时,刚好趁机活动活动筋骨,也不是不能接受。
所以楼主投入了音箱的怀抱,比较自由、比较舒爽。然而解析力、还原能力.....以及晚上10点后要降低音量等等....
楼主觉得一句话可以概括音箱与耳机的选择——喜欢音质的、高解析力的,可以选耳机。而喜欢音乐的空间感、结相力的可以选择音箱。选择了就要接受缺点........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双持咯.........然而资金嘛........可是我们都没有钱啊!
晒物正文.....
你他喵哔哔了那么久,现在才是晒物的正文啊,对方不想与你说话,对方向你扔了一只威力超强的狗! 我的声卡是一代老虎卡stx——pci-e 1x 接口的....爱好者所说的数码味...其特点——力大声粗
左右两声道RCA莲花口输出,耳麦输入,同轴输出。大4D独立供电。看看就好 真的.......创新THD听歌会更好哦~
▲C-Media 公版驱动界面,独立声卡目前就我所知,都是单输出的——输出耳机、音箱挂起,反之亦然。
▲恩没错这个金士顿的HyperX Cloud Revolver电竞耳机,楼主是找朋友借的......我之前美蛋海淘的飞利浦SHP9500被我友情价出给了我盆友....出的原因嘛....三相均衡但是三相无量,需要再次投入预算增加前端拖动设备,不然达不到那些烧友们说的效果...我选择让他狗带......
▲shp9500乱入完毕,已经煲好的哦~~~~~~恩,早已离我而去了,我现在用买内存送的耳机撑着.....
▲话说回来,借这个耳机的根本原因是,之前与一个好友因为意见相左,崩了,没办法再跟他借K701,刚好有另外一个好友刚买了这款HyperX Cloud Revolver黑鹰耳机(名字就不能短点啊!),他说他喜欢玩游戏,喜欢电竞耳机,我就给他借来听听,看看与开放式耳机有啥不同,顺手替他煲下。(来回的顺x快递都是我出的..)
▲背面是一系列介绍。
▲那基友说,本身还有个腰带,然而借我的时候,忘了装上去,我说:我不信,装逼如风常伴吾身!
然后他就有图有真相的发过来了...... 不要遮挡关键部位啊
▲内包装盒设计比之前的漂亮——你问我为啥知道?因为我之前买内存送耳机来着!
▲名字太长我不想打的耳机正体,带有麦克风,跟传统的HIFI耳机在这方面有点差距,而且还有调节音量的旋钮开关。耳麦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拆下。封闭式耳机比开放式耳机更注意外部音源的隔绝。
▲耳机左右有清楚标示..但是不如SHP9500那般显眼。那个HyperX标志显而易见,然而并不发光——废话,电竞耳机发光了,会影响注意力的。麦克风&音量调节器出镜,麦克风开关有标示,红色是关上的。
▲外部PU皮包裹的记忆海绵,完全密封性,与SHP9500有透气孔有区别,封闭式耳机比开放式耳机更注意外部音源的隔绝。当然热量散发的效果更慢了...还是一段时间要让耳朵透透气....顺手做做放松运动....
▲小范围调节关节,通过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更贴合耳朵,减少外部漏音。
▲PU外包装的弹性内头梁,在戴的时候压在脑袋上(力度适中),实现定位、紧固,使得耳机的隔音效果更好。使用一段时间后,请轻揉下头顶.....
▲麦克风是可以拆卸的,在不需要的时候就拆下咯。
▲这个麦克风官方宣称Teamspeak认证的降噪麦克风——就是软件兼容好,可以降噪啦。
▲外头粱采用弹簧钢,从这里可以看到LOGO
▲音频控制延长线,长达2M,加上耳机原先的1M,跟shp9500的原装线长度持平,配合魔术扎带、扎带,可以很好的理线了。麦克风开关有标示,红色是关上的。
音箱漫步者S2.1MKII
▲我的输出主力——漫步者S2.1mkii,我更喜欢称它为——盖亚能量炮......其显著的特点是20音量很给力,30音量玻璃震,40音量蟑螂跑,50音量鬼神惊,boost 6档直接正面刚广场舞大妈........然而征战多年,你可以看到,低音炮很多地方的磨砂贴纸都掉了。没错,就是木质+磨砂贴纸.......风格跟卫星箱的烤漆真不统一,差评!!!!
▲拆掉防尘网的两个卫星箱与低音炮主体合照。叫做卫星箱,输出也挺牛的,单个最大75W,2个150w+低音炮150W,满载最大300w.......然而日常20的音量20w左右........有线控、有遥控器,可以定量化看到音量开了多少。黑色边缘看不清.....不好意思,是这个音箱套装太大了,边缘已经无法保证了,再加上我用全黑,结果就是你懂的。
▲10英寸低音炮,官方宣称内部有300w的环牛,然而听说R1600III已经换成开关电源了,自用的,等以后想不开的时候拆开看看。一10吋主动低音喇叭,两个10吋被动单元,在大鼓锤起来的时候,那酸爽不敢想象。得益于这个大杀器,低音下潜下得去,整个低音非常厚实。然而刚到手的时候,还需调整低音参数,不让他整天轰轰轰的跟随。由于低音厚实,穿墙能力比一般的音箱强,老爸在饭厅都可以听到低音震起来的声音....所以夜晚一定要关小声....
▲背后一个被动的散热片非常显眼,20的音量摸下去,根本没啥感觉.......。
▲从上到下各个接口分别是:数字信号输入区域——RCA同轴、光纤信号线接口;模拟量输入接口——RCA莲花接口;线控接口;左右声道高低音接口;开关;输入电源接口。
▲两个卫星箱,3.5吋大磁钢复合振膜中音单元+25mm丝绢膜球顶高音单元。然而...相比于通透出彩的高音,以及深沉夯实的低音来说,中音是没有任何特点,使得整体听感凹了些的感觉。卫星箱整体采用钢琴烤漆制作,看上去很漂亮,BUT这就是一个指纹收集器......而且原装的防尘网....那防尘效果非常酸爽....不说了,继续清灰去。
▲整个卫星箱感觉非常圆润,基本上没有任何缝隙,做工良好。后边有定位孔,可以把音箱挂在墙上......突然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改天试试。
▲高低音电源&信号输入接口,夹线式的。底部还有铭牌,直流输出4Ω,额定功率75W..反正我是没机会开到那么大了..
▲线控&显示屏&底座。通过开关以及旋钮(旋钮可按压),可以自主化调节音箱的各种输出参数,以满足你所需的声音的样子。线控也是遥控器的接收装置,没有了线控,遥控器就废了= =!然而,我要吐槽这个线控。首先,这个lcd太亮了....我亮度调最低,夜晚的时候还是很刺眼。其次,这个lcd外屏幕太容易花了吧,稍微纸巾擦了下.....然后 如各位所见.......而且是刚买来第一天擦一下就...看一次,我的心里酸爽一次。
▲线控的接口。
▲遥控器,调节音量有两组按钮,因为这两组按钮最常用,差评,开关那个按钮最常用好嘛!参数的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跟说明书进行调节,高手不在此列,我属于要看说明书的那类人........
嘛 我的歌曲选择可能很多发烧友会喷,然而我一个好友说得对,要你喜欢的熟悉到会背的歌曲,你才能在不同设备听出细微的差别,所以弄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评测吧。
低音类、重低音类
▲只要涉及重低音、或者有鼓声的,都是S2.1MKII独领风骚。鬼太鼓座、炎黄第一鼓分分钟钟教耳机重新做低音、重低音。啥?加州旅馆乱入了?不不不 我当初就是因为去实体试听了S2.1MKII播放的加州旅馆,才入了他,那个前奏,真爽啊。
S2.1MKII每个鼓点的震动打击,仿佛敲在心坎上,随着那一声声的震动,心潮跟着澎湃,那种感觉,你仿佛你面前有段距离上面有个鼓手在那边有节奏、有韵律的敲动,或者一群鬼太鼓手们,在前方有层次感的排开,在你面前的不远处的舞台上,尽情的演奏鼓声史诗。
黑鹰耳机在低音上面,感觉不够潜,声音不够夯实,没有那种强烈震撼感。在声音体现的空间感上面不如音箱,这是全频耳机的缺陷,但是也比该品牌前面的耳机进化太多了,已经到能听得了歌,当得了HIFI耳机的称呼了。
▲蔡大妈的《渡口》堪称金标准。渡口中蔡琴她把开口音,闭口音,鼻音,颚音,婉转的唱了出来,配合她独特的音色。可以比较容易的发现外放设备的一些BUG。s2.1mkii在中音频段相对孱弱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高音与低音太出彩了。有点凹感的输出+因为楼主家里没有专门的听音室,音箱播放的效果有打折,不能尽善尽美的还原。HyperX Cloud Revolver得益于全封闭耳机设计,能够营造一个封闭的听音室那种环境,把开口音,闭口音,鼻音,颚音以及蔡大妈独特的中音音色完全表现了出来,相当不错。 至于空间感嘛,音箱播放听起来就像在你面前,耳机感觉在你身后(脑中)的感觉,这可能是个人听多了音箱的感觉吧,以下都不再重复这个听感了,反正这是音箱跟耳机的本质性差别之一。
▲选取台湾音乐教父小虫为纪录片《台北故宫》所做的片尾曲《纱里舞》进行试音。《纱里舞》是根据高山族的民族音乐创作而成的。整首歌曲旋律悠扬、唱法空灵。由于是打着手鼓,不是那种深沉低音的大鼓,s2.1mkii在震撼方面不能展现他的优势,只剩下一个空间感。黑鹰耳机则比较忠实地还原了《纱里舞》的各种细节、音色,我的眼里如同再现了当年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播放的mv——台北故宫的纪律片片尾。
▲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同名主题曲,由久石让大师作曲,并且指挥的《天空之城》堪称神曲,令人一听倾心。黑鹰耳机在分离度上面占尽了优势,完美的呈现了各个音部的声音,并且完美的融合。然而要说缺点的话,就是空间感不如s2.1mkii 又是你妹的空间感,说那么多不累啊!耳机就是深度够,左右跟上下不尽如人意。
游戏实际使用
▲鬼泣5里,s2.1mkii播放出来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但丁营造的杀戮场。
名字太长的耳机的听感+屏幕的展现效果就是——在下但丁,有何贵干?耳机能够给你更深刻的代入感。当然记得每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适当休息下,放松耳朵,活动下身体。
定位的问题耳机与音箱都能定位,但是耳机收到的干扰较少——当然你还是要转动视角确认的.....
▲嘛嘛 Tsumamigui3 敢用音箱外放到能愉快融入玩游戏的人,我太佩服你了...这种没有其他好的选择,就是耳机福利啦。GAL等以及.avi还是乖乖耳机吧!
▲耳机以其出色的代入感,让玩家可以更深刻的融入巫师3中,跟杰洛特大爷一起打昆特牌,一起杀怪。
▲音箱对于市场等空间的展现效果较好,此时根据眼前屏幕所见,音箱所闻,你会想象出这个市场是啥样的。
▲战舰世界,论代入感还是首选耳机,寻求刺激感还是耳机,不是音箱不能用,主要是开太大声后,会有人来敲门叫你小声点..........
▲罗马之子QTE之子,一招一式非常爽快的厮杀。因为音箱需要开大声,才能营造很好的氛围——然而时间段有限制、音量大小有限制,造成了不能真正爽快开超过25音量(声卡100%输出推动),而耳机这方面毫无问题,能够使得我在游戏过程中十分的投入,清晰的听到敌人临近的脚步声,随着马略一起QTE!
▲像特大城市系列这种.....只是背景音乐跟音效的.....区别真的不大! 废话人家是电竞耳机,你拿模拟城市类出来干什么。
▲战地4(男朋友4)黑鹰耳机在电竞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又凸显出来了。配合显示器输出的画面,耳机超强的代入感能够清晰的听到战场一个范围内的众多细节,让你身临其境,队友的援助、开抢、射击。整个氛围营造的非常完全。音箱由于枪械开枪声、爆炸声过大,已经被老爸要求关小声多次....被打断的感觉很不爽啊......
▲所以到了玩 CS GO时,干脆只戴耳机了,队友们协同行动的脚步声,敌方不远处的开枪声、战场各种枪械交织的战斗声音清晰的传来,声光电相互配合,实现了游戏的代入感,使得反应稍微迅捷点,进而不用担心因为开音响过大声被因为要求关小声,那种中途中途打断的各种不爽!
▲侠客风云传这种国产类型的RPG,无论用耳机还是用音箱,听着喇叭里面传出的熟悉的旋律,回想起当初在电脑房里面玩这款游戏的各种回忆,侠客风云传才是情怀之作!由于音箱营造代入感需要大音量,会影响他人,so你要更好的把握时段、把握音量的大小。——深夜开大音量的纯属作死 10:00~20:00为黄金时段!
所以,有条件使用音箱的,可以在不打扰他人的时候用音箱,游戏性可能会有点折扣,使用耳机则除了注意太大声对自己的听力造成损伤外,基本上能够十分投入的玩游戏,陷入声光电交织的游戏世界里面。
观看电影、电视剧体验
▲环太平洋里面,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战斗的氛围,以及多人一起观看、分享的氛围,还需用漫步者s2.1mkii音箱才能更有感觉,耳机什么的,还是看电视剧的体验再说吧。
▲星际穿越再一次证明了——看电影用音箱,特别是有低音炮,并且参数调节好的音箱。在水的星球,那种惊天巨浪、穿越虫洞、掉入黑洞的过程,还需音箱,才能立体的还原那种空间感,音箱具有的结相力优势无可比拟!。
▲至于欢乐颂啥的,耳机跟音箱区别已经不是很大了,用黑鹰耳机的话,因为是封闭式耳机,比较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可以不用担心其他声源的干扰——当然还是要注意适当的休息的。音箱s2.1mkii的话,可能会干扰到别人,也可能会受到别人的干扰,但是音量控制好了的话,随意的活动、轻便的感觉是耳机所不能带来的享受。
耳机有耳机的好处,以及适用的地方,耳机的使用偏向于个人体验,能够尽最大程度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影响他人,并且在于竞技类、动作类游戏中有比较突出的代入感优势。耳机的压迫式佩戴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要适时起来活动活动、透透气,并且注意不要开太大声,影响听力。
音箱在声场(空间感构筑)方面以及同级别价位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当音源好、片源好,(配合上声光电)具有非常出色的结相能力,能够让你触摸到那种空间感。音箱偏向于群体性的享受,解析力、音质是不如同级别的耳机的,同时可能会影响他人,占位置,甚至需要音箱支架等,音箱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
音箱与耳机的搭配使用,就我个人而言,有了更多的灵活性,能够适时的根据环境,选择对我最好的方案——缺点就是投入会比一般的高,所以选择权还在各位手里!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网友,各位大神不吝拍砖,抒发自己的意见!
16年10月精华宗师
16年10月精华大师
电脑周边及DIY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今日推荐 /1
VR一直是各家电子科技厂商瞩目的市场,同时各大厂家也都在研究或推出了自己的VR产品,一直专注于游戏本的雷神科技也推出了自己的VR,现在论坛已经收到了雷神VR的真机,邀本友们前来体验雷神VR的魅力,当然还有雷神911系列S1g游戏本体验!受邀到场参加活动就送200元京东卡!
Powered by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是,耳机(包含耳塞)和喇叭的声音,哪个好?当然比较常见的一个回答是,各有千秋。比如喇叭系统的低音更真实,声场感更真实,而耳机系统的细节表现和透明度更好,等等。这些都说得没错。但在这里我想进一步论述和反思这么一个问题:耳机系统所著称的一个优点“细节表现好”或者说“解析力好”,是真的好吗?很多耳机发烧友会认为耳机、耳塞的细节表现是非常强的,和喇叭对比时,往往能比拟价格贵过几倍的喇叭。确实,有一些耳机的细节表现力极强,比如Stax静电耳机,比如森海HD800、歌德GS1000和PS1000,拜亚动力DT990等,耳塞里的Etymotic ER4、UE多单元定制耳塞等,都具有很高的细节解析力,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能让我们清晰地听到很多细节,一般的喇叭无法比拟。当然有些耳机耳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的声音偏向高频,削弱了一些中低频的厚度,导致高频的细节有些强调。但不管怎么说,确实不少高档耳机耳塞的声音,会给我们“细节解析很强大” “细节超级丰富”的感觉。让我们注意一下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耳机系统容易给出细节丰富的声音,是因为振膜是贴耳的,聆听时离我们的耳膜非常近,声音直接“灌进耳朵”,但问题是现场我们听到的声音,虽然细节丰富,但细节不会像耳机系统那么“突”出来,因为现场我们听到的“细节”是在几米、十几米、几十米外传来的,到达我们耳朵的时候,有一个自然的空气衰减的过程,或者说我们听到的声音经过了空气的“调制”,而耳机系统里我们听到的声音,听到的“细节解析”,离耳朵只有几厘米,如果是入耳式耳塞,可能近到只有1厘米,所以尽管细节很清晰,但这种突出细节的声音并不自然,因为它没有现场那种经过空气自然衰减的感觉。因此这种声音是无法真实的。这是耳机系统容易做到细节丰富、但这种细节的听感又不自然的重要原因和必然性所在。耳机系统细节表现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耳机单元的振膜质量小,更容易做到很好的瞬态,更好地跟随低电平信号。喇叭系统由于振动系统的质量大,所以和耳机系统比,瞬态会差一些。但是喇叭系统有一个最为可贵的地方——喇叭系统的声音最为自然,无论是声场还是细节表现,都比耳机系统要自然得多、更接近真实。喇叭一般是摆放在几米外聆听的,那么声音传导过来给我们听到的过程中,也有一个经过空气自然衰减的过程,和现场听到声音的过程更为接近。最后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我个人的回答是,耳机/耳塞系统理论上可以做到更好的细节表现,特别是低电平的细节表现,但实际听感往往是突出了细节,感觉不太自然,而喇叭的细节表现是更为自然、更接近现场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更自然”“更接近现场”,夸张突出细节的声音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更“毒”也更 “吸引耳朵”的。所以这里很难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大家在知道一些基本特性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就是了,很多发烧友是耳机、喇叭都听的,包括我也是这样。还有些耳机,在设计时考虑了前面我所说的因素,特意把声音设计得偏“柔”,按现场实际的主观听感为校准,不使细节都“暴突”出来。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做法。归根到底,Hi-Fi是服务于耳朵的技术和艺术,所以声音的设计和取向没有绝对的标准,对发烧友来说,也就是“各取所需”四个字。只有这四个字,是绝对的。(本文转自&中国音响网”,观点仅供参考)--------------------------------------------------------------- 关注我们: 微信订阅号:cayinspark微信服务号:cayin1993新浪微博号:@ Cayin音响官方淘宝店:斯巴克Cayin音响微信小店:cayin精品音响官网:/百度贴吧:斯巴克吧Cayin音响为您提供最新的Cayin资讯,各种音乐能量的传递,充分展示影音世界的精彩 Cayin精品音响(cayinspark)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cayinspark凯音斯巴克数码音响官方微信,发布最新信息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ayinspark凯音斯巴克数码音响官方微信,发布最新信息&&&&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点击上方“永道知闻公开课"关注我们,每日精彩内容为您呈现。经常谈到的一个话题是,耳机(包含耳塞)和喇叭的声音,哪个好?当然比较常见的一个回答是,各有千秋。比如喇叭系统的低音更真实,声场感更真实,而耳机系统的细节表现和透明度更好,等等。这些都说得没错。但在这里我想进一步论述和反思这么一个问题:耳机系统所著称的一个优点“细节表现好”或者说“解析力好”,是真的好吗?很多耳机发烧友会认为耳机、耳塞的细节表现是非常强的,和喇叭对比时,往往能比拟价格贵过几倍的喇叭。确实,有一些耳机的细节表现力极强,比如Stax静电耳机,比如森海HD800、歌德GS1000和PS1000,拜亚动力DT990等,耳塞里的EtymoticER4、UE多单元定制耳塞等,都具有很高的细节解析力,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能让我们清晰地听到很多细节,一般的喇叭无法比拟。当然有些耳机耳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的声音偏向高频,削弱了一些中低频的厚度,导致高频的细节有些强调。但不管怎么说,确实不少高档耳机耳塞的声音,会给我们“细节解析很强大”“细节超级丰富”的感觉。让我们注意一下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耳机系统容易给出细节丰富的声音,是因为振膜是贴耳的,聆听时离我们的耳膜非常近,声音直接“灌进耳朵”,但问题是现场我们听到的声音,虽然细节丰富,但细节不会像耳机系统那么“突”出来,因为现场我们听到的“细节”是在几米、十几米、几十米外传来的,到达我们耳朵的时候,有一个自然的空气衰减的过程,或者说我们听到的声音经过了空气的“调制”,而耳机系统里我们听到的声音,听到的“细节解析”,离耳朵只有几厘米,如果是入耳式耳塞,可能近到只有1厘米,所以尽管细节很清晰,但这种突出细节的声音并不自然,因为它没有现场那种经过空气自然衰减的感觉。因此这种声音是无法真实的。这是耳机系统容易做到细节丰富、但这种细节的听感又不自然的重要原因和必然性所在。耳机系统细节表现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耳机单元的振膜质量小,更容易做到很好的瞬态,更好地跟随低电平信号。喇叭系统由于振动系统的质量大,所以和耳机系统比,瞬态会差一些。但是喇叭系统有一个最为可贵的地方——喇叭系统的声音最为自然,无论是声场还是细节表现,都比耳机系统要自然得多、更接近真实。喇叭一般是摆放在几米外聆听的,那么声音传导过来给我们听到的过程中,也有一个经过空气自然衰减的过程,和现场听到声音的过程更为接近。最后回到标题提出的问题,我个人的回答是,耳机/耳塞系统理论上可以做到更好的细节表现,特别是低电平的细节表现,但实际听感往往是突出了细节,感觉不太自然,而喇叭的细节表现是更为自然、更接近现场的。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更自然”“更接近现场”,夸张突出细节的声音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更“毒”也更“吸引耳朵”的。所以这里很难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大家在知道一些基本特性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就是了,很多发烧友是耳机、喇叭都听的,包括我也是这样。还有些耳机,在设计时考虑了前面我所说的因素,特意把声音设计得偏“柔”,按现场实际的主观听感为校准,不使细节都“暴突”出来。这也是一个可行的做法。归根到底,Hi-Fi是服务于耳朵的技术和艺术,所以声音的设计和取向没有绝对的标准,对发烧友来说,也就是“各取所需”四个字。只有这四个字,是绝对的。文章来源 | 网络-THE END-喜欢这篇文章吗?随手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该公众号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细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