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中似睡非睡,是昏沉睡前泡脚好还是打坐好无记

打坐中似睡非睡,是昏沉还是无记?
师兄:打坐的时候,不知道又好像自己全知道。睡着了,又好像没睡着。这个属于昏沉还是无记呀?
师父:这个还不算昏沉。真正的昏沉是真正的打瞌睡,基本上不知道了那种。无记和昏沉其实是很相似的。无记还有另外一种更高深的,就是一种那些好像是属于灭尽定之类的东西,或者是无所有。无记其实严格来说是那个无所有,也就是属于昏沉那个境界。但是还有一种无记,就好像人家说是发呆,坐在那里愣愣的,对一切好像知道有,又好像不知道那种。这两种就对于开发智慧和提高功夫是没作用的,最多也相当于是自然的休息。所以你那种又像有点昏沉,又像一切都知道。那种不是!那种是修炼的过程中,有一些阶段会这样的。无论你功夫高低,都有一些阶段会这样。按我自己和同修们的观察,好像大脑里也是某些络脉系统正好在开通,就会有那个状态。不要理它,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啦。在那个状态下,如果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那个,又像昏沉又会知道的那种状态下,你最好还是轻轻地在心里念佛,轻轻地在心里念佛,不要太过提起精神。太过提起精神呢你就会紧张。很自然的在心里很小声地默默念佛,这个就慢慢地使它清醒起来,又不会失掉那个安静的状态。那个好像有点昏沉,又很安静很好。但是我们如果完全让它在昏沉之中,那也只有一种定。那种定对于开发智慧和提高功夫,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只有慢慢地升起一点慧,慢慢地念佛,保持一定的清醒度,这样才对功夫有帮助和对开发智慧有好处。(明偶师兄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录音为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所在位置>>
南怀瑾老师:打坐中得“轻安”的切身经验(上)
媒体:网络&&作者:智慧教育文化发布:xiuli
以佛法来讲,你要好好看佛经就会知道,你还问什么方法达到轻安,修定就达到轻安。我要简单答复你就是这样,要多修定。可是你要听清楚,修定不一定只是打坐,你站在那里修定也好,你永远睡在那里不动也可以。所以我现在下批注,修定并不一定指打坐,不过你把打坐当成修定也对,并没有错,这是轻安的问题。
首先关于打坐修持得定得轻安,譬如大家修持很好,得轻安是修定过程中一定的现象。轻安的反面就是粗重,我们普通人的身体都很粗重,我们的心理负担、思想也很粗重。如果修行真得轻安,就快要得止了,就是&奢摩他&要来了。如果跟你们讲佛学教理下去又是一大堆,这样吧,我告诉你们我的经验。
我学佛以后才开始打坐,我也跟你们讲过不要怕,像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运动,以为打坐有什么的,两腿一盘就是了,很轻视,结果我盘起腿,这一只脚在下面,另一条腿的膝盖头到下巴只有一点点的距离,这个腿就那么硬。自己认为平常身体练得很好,可是这个事情两样,真难受啊!怎么办呢?就把枕头垫得半山那么高,高一点好像看起来腿压下去了,也舒服一点,慢慢坐好了再拿掉。开始试验修数息观,我是什么都试验过都修过的,当然一个一个都有阶段,都有一点道理,我也自己找路子,不像你们东问西问,还有我这个老头子给你问,我那个时候还没有人问,大家都是半吊子跟我差不多的。
那么我要找师父,讲起又话长,不过你们多听听也好啦!因为我讲这些经过给你听,你们就减少了几十年的辛苦。我出去找这些道家、佛家的师父、明师,跟一般人的路线不一样,名气大的我理都不理。盛名之下未必真实,有些人名气很大,没有真的,都是虚名,像我现在一样,假的,哪里有真的,所以我当时不大找有名气的。我到每一个庙子访问有道之士,就是访问厨房里的啊,或者作园头种菜的啊,还有些街上看到生疮的烂脓的那些和尚,我总在后面跟,有道之士都在隐遁之间。
那时我的腿这个样子,也没有地方问,所以数息也练过,后来就是自己练习修止观,像《解深密经》、《菩提道次第论》都有的,自己观明点,观字轮都试验过的,一天很用功哦!然后到了一个小庙子,有个和尚跟我是朋友,在庙子里头他有个角楼,楼梯是木头做的,我一上去,他就告诉我说:&你就把楼梯拉上去,下面有人来也不知道你在上面。&我就照他说的,借用这个楼上,每天跑进去打坐两、三个钟头,等于闭关一样,避开人,很用功啊!开始同你们一样念头不能专一,不过我自己晓得看看经啊,多问问这些朋友善知识啊,但是真叫我拜他为师嘛,我要考虑考虑的。
所以我自己就用别的专心的方法――观想字轮,有时候观起来,有时候观不起来,即使观起来也稳不住,一下这个念头又跑了,再把它抓回来就难了。可是有一个观念,就是道家的话,&若要人不死,必须死个人&,既然想成仙成佛、想得道,我这个凡夫之命就准备殉道了,修不成功死了就死了,下决心了。有一天我也到这个庙子上去了,上楼打坐。这个和尚朋友跟我有个约定,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他在下面敲一下,我把梯子放下去,他就给我端上来,他说:&今天中午还是给你送来。&我说:&慢一点!我们改个办法,我在楼上如果敲楼板,你就送,我不敲楼板就是不吃了。&他说:&好!&
那天打坐腿还是那么跷的,膝盖头离下巴很近,哪有你们那么庄严,腿撑得很难受。过了中午,有点下决心了,不证菩提不起此座的气概来啦!突然这个腿就下去了,我没有要它下去哦!它自己下了,这一下身体&砰&,不是跳起来,挺起来了,这个时候身体是寂然不动。可是呢!有一点我自己也晓得,八触里头的涩,八触跟你们讲过的对不对?涩触,就是身体枯僵了,要想把手拿开,拿不开了,就是这个姿态,我也不怕。心境是专一了,要观想凝定,一念专一得很,不动了,我原本只坐三十分钟,这一坐就三个半钟头不下座。
所以你们现在问些问题,你们的杂书看的太多了,什么瑜伽、道家、密宗,佛学常识越学越多了没有用。天下学佛学禅只有两个人会成功,绝顶聪明的人跟绝顶的笨人,就怕中间半吊子,说你聪明,笨得一塌糊涂;说你笨嘛,好像蛮聪明的,永远搞不清。我这个人有个长处,我不晓得自己是聪明还是笨,可是我学任何一样东西,一定走笨的路子。告诉你我的经验,明明知道自己会了,还是那个基本动作,要怎么样我一定从那里学起,这一点你们要学到。做人也一样,对人对事我总是老老实实,从诚恳学起,不要玩弄聪明。现在的人,我看大家都是玩聪明,一提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会。这是讲腿的问题,又骂起人来了,说多了。
三个多钟头之后我下楼了,这个和尚朋友问我:&你怎么搞的?&他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或者心里难过灰心了,怕我在楼上上吊那就不得了,我说:&没事。&他说:&看你今天的样子,神气不同!&我说:&我今天很有点道理。&他也是修行人,当然物以类聚嘛!不然他也不会这样给我帮忙护法,我也照应他。我告诉他:&我的腿,那时候也不管是气通脉通,反正软下去了。&他说:&哦!很了不起,很难得。&当然慢慢练这个腿,把它练下来,起码也要半年几个月,除非特别通。
后来有一次打坐,我都讲经验给你们听,不是讲学理啦!我也没有告诉你修什么定,念佛也可以,修密、参禅,随便你修什么,一样的。忽然头顶上一滴凉水下来一样,哇!好清凉,好舒服。那种清凉像什么呢?就像你们夏天剃光头,拿刮胡子的刀刮得光光的,比西瓜皮还青的样子,然后拿热水头上一洗,咦!那个味道,你们尝过没有?其味无穷,又清凉,又舒服,又爽快。我那时头顶上发生的现象,比这个还要清凉,还要舒服,还要爽快,这叫轻安初发的现象。随便你修密宗、显教,要真正说得定,必定有的。
讲这个生理的道理就要研究医学了,不是普通的西医、中医所能够了解的,这是生命的功能。后面这几句都浓缩一点了,好多年的经验在内,然后全身就会慢慢柔软了,柔软以后,包括心理的习气、思想先要到&薄地&,轻安发起,慢慢薄了,等于脾气、顽固的思想薄了,薄了就到&软地&,更柔软了,软了就会轻灵,就会容易空掉,心物一元嘛!这样久而久之修下去,身心都软化了,但是软化归软化,还早得很。达摩祖师所谓骂人的话:不要得少为足!得了一点点,自己认为有气功了,有特异功能了,就满足,那么你就完了,不要得少为足!
尽管如此,腰以下到屁股到脚,非常难非常难,几乎是非得好多年工夫,甚至非数十年工夫不可。所以我常常告诉人,佛经上说&皈依佛、两足尊&,以学理来讲,福德具足、智慧具足叫两足,两个都满足了;做工夫来讲,由腰以下到两脚要打通,比上面还难。所以身体下部更难软化。
我不要讲那么多,给你们讲详细了,你们觉得好听是害了你们的,听了我说的,然后将来拿个圣贤的尺码看人家,&这是我老师讲的,这个家伙不对!&从来不量量自己对不对,你们会犯这个毛病。第二个,懂多了以后,刚刚打坐,也许头上蚊子叮一下马上跑走了,自己以为:&哟!我得轻安了。&(众笑)这样一来一定糟糕的。
经典上佛说的,轻安从顶上发起容易退失,有时候没有了;如果轻安从下部向上走的,永不退失了。所以两脚打通是很难,你看人老了,两个脚就困难了,如果灵活那还可以,等于车子的两个轮子,车轮不对,车子就不大好跑了。有人问轻安就是如此,你要再问下去,不讲教理,四加行法&暖、顶、忍、世第一法&,不管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不管你是凡夫修的,或者是果位上的罗汉,或者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菩萨,每逢一个程序、一个境界,每一个经过都有它的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法&,一定按程序来的,这是讲工夫方面。
整理自《南禅七日》
-------------
当散乱昏沉没有了,忽然在一念之间,心止于一缘,不动不摇,这时一定会产生轻安的现象。有人是从头顶上开始,有人则是从脚心发起。
从头顶上开始的人,只感觉头顶上一阵清凉,如醍醐灌顶,然后遍贯全身,心念在止境,身体也感觉轻软,好像连骨头都融化了。这时身体自然挺直,好像一颗松树。心念及所缘的外境,都是历历分明,十分清晰,也没有任何动静或昏沉散乱的现象。到了这个轻安的境界,自然喜悦无量,不过,时间或久或短,轻安现象还是容易消失的。
另一种从脚心开始的,先感觉暖或凉,渐渐上升到头顶,好像穿过了天空一样,从足下开始的轻安,比自顶上开始的,更容易保持,不易消失。
儒家说,静中觉物,皆有春意,&万物静观皆自得&,这个境界就是从轻安中体会出来的。
到达了轻安的境界后,修习的人最好独自居住在安静的地方,努力上进,如果又攀结许多外缘事物,不能继续努力,轻安就渐渐消失了。
如果继续努力修习下去,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轻安的现象变得淡薄了。事实上这个现象并不表示轻安消失了,而是因为长久在轻安中,不像初得轻安时那么明显而已。就好像吃惯了一种味道,再吃就不会像头一次那样新奇罢了。
从这个轻安的境界,再继续用功,不要间断,定力就坚固了,这时会感到清清明明,全身的气脉也有了种种变化,如感觉身体发暖发乐等,难以形容的微妙感觉,这就是&内触妙乐&之趣了。到了这个程度,才可以断除人世间的欲根。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楞严经最后有一句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生命最初的来源,是一念无明,一有生命以后,就分阴阳,就是心与身。现在要&灭&,要回转来成道,要得寂灭之果,先要除掉四大色身的障碍,才能谈得上。
要如何除色呢?先认识色的成长,从婴儿在胎中的成长说起。物理世界整个都是地大,人的细胞、筋骨等是地大的作用;津液、口水、荷尔蒙等是水大。比如我们靠血液的循环而维持生命,这就是水大。平衡就没病,不平衡就有病。&由火界故&,由于火力、热力维系着、长养着我们的生命功能,&成熟坚鞭&,讲胎儿坚固起来,构成了形体。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风大,我们能否得定,第一要件是先得轻安,轻安的相反就是粗重。我们做工夫感觉气脉在流动,就是在粗重中,真正气脉通了,就达到全体轻安,也自然忘身了。虽然有四大身体存在,却一点障碍感都没有。关键就在风大,风大最重要。
【或有阙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
定有一个条件:就是轻安。如果还觉得有腿在,有脑袋,还觉肩膀发酸,就是不轻安、不安乐,整个身体粗重,就不是得定。真得定了,坐着觉似腾空,就是那么轻安,这只是比方。三脉七轮都通透了,身体才会发生轻安。我们搞了半天,还跟着感受在那边开运动会,哦!气到了这里,想把气弄过来,越弄越闭住了。若能真的放空,把感觉一忘,它就过去,就通了。拼命在那里管它,就是一万年也通不了。弥勒菩萨说,这是被欲界的习惯困住了。欲界的习惯很多:色声香味触法,贪瞋痴慢疑,财色名食睡都是。
诸心心法是整体的,八个识都在这里头。下面的心法是讲心所,意识的部分。什么是欲界的心法?你觉得气脉通了,就可以成道,这就是利害观念,这些也把我们困死了。&心&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第八识,都是&心法&的范围,乃至于第六意识中,心所起的状态。有时我们虽然可以达到很定的样子,但却不是真的定。
&心一境性&是基本的定境界,但是不一定达到轻安。比如喜欢听音乐的人,一曲好的音乐都听醉了就是定;又喜欢掏耳朵的人,掏的那个时候也是定;甚至喜欢捻脚的,搔到痒处时,也绝没有妄念,那也是一种定,就是心一境性。假如你造五百罗汉塑像,有一个就是脱了鞋子,歪着嘴在捏香港脚,表示在那个境界入定了。
所以,欲界中,心一境性可以做得到,可是没有轻安来滋润它的话,身体僵硬在那里。弥勒菩萨说,这不是真正的定境。
先认识什么不是定境,然后我们才晓得什么是定境。讲到&无轻安含润转故,不名为定&。什么境界得轻安呢?宗喀巴大师说:头顶发清凉是轻安的前奏。自头顶一直灌下来,到全身,都属于轻安的前奏。不管修哪一宗派,这个是必然的现象。不过,由上而下的轻安容易退失,有时候会全垮了。如果是由脚心发起的一股力量,由下至上,也就是道家所谓通任督二脉,或者密宗所谓左右脉通了,就不易退失。
如何是轻安呢?身体的粗重障碍没有了,没有身体的感受,随时随地都没有身体的障碍,轻灵到极点。好似婴儿躺在那里,自己不晓得有身体。轻安的境界,包括了道家、密宗所有的气脉之学。
【由于色等转,尽疑惑无暇,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这一句偈子非常重要。学佛的人有一个重大的测验,就是我们这个色身转了多少,自己有数。如果色身的业力还在粗重的范围,轻安没有发起,纵然你的境界再好、见地再高,你的什么无念清净啦,见到空啦,都是假的,靠不住。而且大家的功夫多半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如隔日发寒热病一样。今天发寒,明天发热;今天好一点,明天又掉了;过两天又捡一点回来,忽然又不对了。像打摆子一样,一阵冷一阵热。都靠不住,因为色身的业力没有转。但是,由于色身转化的原故,没有了疑惑,这个时候,安住善法,才得自利利他,才足以为人师。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发表须知:一、用户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等规定,审慎、合法地利用伊妃(E-file)平台发表言论、作品。二、用户的言论、行为若涉嫌违法或侵权,用户可能被强制承担因该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全部法律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伊妃(E-file)运营方有义务提供用户资料,有义务和权利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各种必要措施。三、伊妃(E-file)中心授权网络法律专业研究服务机构“”为用户及客户提供包括免费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Copyright (C)2005 Myf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心地家园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技术构建 第三方登录: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似睡非睡,怎么回事,怎么办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似睡非睡,怎么回事,怎么办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问题分析: 分析您所述的症状,常见于神经衰弱症所致,请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一般和您长时间熬夜,工作学习紧张劳累焦虑等因素有关。 ,和上火有关意见建议:1.加强体育锻炼是根本,慢跑,练瑜伽,打太极拳等,贵在坚持2.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健脑补肾丸,人参归脾丸,养血清脑颗粒,上药一并口服,中药制剂,或在当地中医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这明显是睡眠的问题,请到医院看看有没有神经衰弱。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老了睡意昏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