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书院有什么特色,对现代书院建筑教育有什么启发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范文十篇】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范文一:1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 2,。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 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 关系日益密切 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 2 我国基础教育的使命 1.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 2.在发展方针上,把普及作为重点 3.在培养目标上,着 力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我国实行九年 制义务教育制度。 4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 3.发展学生的体力,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形 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范文二:【摘 要】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启蒙并逐渐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音乐课程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音乐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的总体情况也是通过政府部门颁布的法令法规和课程标准等来体现的。通过对中国学校音乐课程的研究,即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研究的最直接的方法。中国近现代音乐课程的发展是包含于近现代整体音乐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的,而要全面了解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特点就应关注音乐课程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程序;近现代;发展特点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教育体制大变革的年代,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的影响下,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文化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启蒙和发展即开始于这一时期。王光祈先生曾说过最能催生中国音乐发展的,就是研究中国音乐史。同样,要更好地发展中国音乐教育,当然首先要从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史开始。  一、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是新制学堂的建立和早期新型学校音乐课程的建立。中国音乐课程的设置和发展是随着20世纪学堂的建立,有了新式学堂和乐歌之后才开始形成的。新式学堂作为课程发展的载体,它的建立无疑是起到了启蒙和奠基的作用,对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乃至于整个中国新型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是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学堂”“乐歌”是当时学校和课程的名称。“学堂乐歌”是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学校音乐课的歌曲,它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学校里乃至社会上都十分流行。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清末民初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学堂乐歌的产生表明了中国新式学堂音乐教育的正式普及,而有关部门各种章程和法令的制定以及教育事业上的建设是推进学堂乐歌发展的最主要基础。在当时的社会政局下,中国学习吸收西方文化是大势所趋,学堂乐歌是一个切入点和传播手段,它既具有西方音乐文化的特性,又通俗易学,在几位代表人物的推动下在全国迅速辅开,是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并产生全国性影响的主要媒介。  三是师资发展的特点。起步阶段的学科,师资力量的缺乏必定是个重要的问题,近现代普通学校音乐学科的兴起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直系领导部门对于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教师的培养是毫不重视的。其次,从音乐师资的培养来看,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靠的是大量音乐老师的供应,因此音乐老师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时要正规的学习音乐,必定要出国留学。但留学海外的学生虽数以千计,学习音乐的却几乎没有。最后,从学校实际的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来看,队了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著名的带头人外,真正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学习的、能够胜任教学的音乐教师少之又少。  二、“五四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音乐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音乐教育是蓬勃发展、卓有成效的一段时间。期间,颁布了四套共十一篇完整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同时还颁布了音乐教育文件30余篇。课程标准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趋于标准化,真正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起到了指导作用。在课程标准的大力发展的带动下,音乐教材、师资力量都有了不同程序的发展,促进了全面的音乐教育的发展。从学堂乐歌时期较为简单的音乐教育能顺利过渡到这段时期音乐教育较为专业化的发展,美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影响起到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教育法规中保证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作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将美育纳入国家总教育方针之中,以法令形式确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中明确指出,美术音乐等都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科目之一。  其次,制定音乐课程标准以及编写教材的主要人选是主张美育的大教育家以及大艺术家。学堂乐歌时期,音乐课程标准由教育部直接编写,草草几笔,缺乏专业性和指导性。而20世纪20年代开始,音乐及美术课程标准则由教育部委托专业人士来编写。  最后,大量美育类理论及文章促进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以及音乐教学法的提高。从近代初期开始,推崇美育的艺术家和教育家们撰写了大量有关推广美育以及如何实施美育的文章。这些学术类论文给予了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发展的极好的氛围和环境,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更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音乐教育如何更好的实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三、抗日战争时期至20世纪40年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特点  抗日战争时期开始,音乐作为宣传抗日、爱国的有力武器充分得到重视,音乐课遂也成为学校教育中宣传抗日思想的重要媒介。因此在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上,或是各学校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都以激发民族意识、鼓舞抗战情绪为重要原则。也正是由于音乐能作为有效的宣传武器,因此音乐课也得到了更多重视。  从音乐课程标准而言,1940年、1941年、1948年的三次课程改革,说明有关教育部门是花了心思来研究并改进音乐教育的。例如1940年修订的《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较为注重声乐和乐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要求较大,同时仍然坚持美育理念,要求“涵养美的情感及融合、乐群、奋发、进取等精神”。  与此同时,一些有远见的音乐教育家也通过教学、论文以及向教育部门或全国教育会议提交议案来积极参与并改进音乐教育。他们的意见对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音乐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萧友梅提出应该应聘专家重新制定音乐课程标准,并要加强师资的培养,在全国应设音乐师范学校若干所,专门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同时国立专科学校在若干适当地点开办音乐师资训练班,以期速效。  音乐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关心与支持、同时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大作用。它所承载的不仅是音乐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承载着人格培养的重大责任。成功的音乐教育要给予多元情感体验,从而使人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虽然它不能一鸣惊人,也不能创造直接的物质财富,然而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才真正体现出“百年树人”的意蕴。  参考文献:  [1]黄洋波.浅议21世纪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走向[J].中国音乐教育,2009(3)  [2]陈聆群.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章咸.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  [4]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2)  [5]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J].山东友谊出版社,2011(10)
范文三: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 教育内容更趋于丰富与合理 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有效化
从阶段性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终生教育的特点: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
学生的权力:生存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受尊重的权力;安全的权力;人身自由的权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职业的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长期性;群体和个人的统一性
现代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找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悦纳自我 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中学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传授系统的科学儿女话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中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中学生优良的个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
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为师生调节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教学评价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德育的意义: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中学德育的原则:言行一致原则;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中学德育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道德体验法
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德育的地位不高;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德育重管理而轻人格养成;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班级组织的管理方法: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建立班级规则;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引导班级内非正式组织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生命性原则;生成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评估:教育性;针对性;知识性;
时代性、实践性;多样性、艺术性;主导型、主体性;实效性
优秀班集体的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了解和研究中学生的情况;加强集体教育,建设班集体;重视个别教育,做好转化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的角色期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是各教育主体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原则;民主公正原则;严慈相济原则;以身作则原则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说理教育法;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模拟法;暗示法;契约法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引导的艺术性—因人而异;批评的艺术性—一事不再理;交往的艺术性—“冷静”、“恰当”;转化的艺术性—“相融”、“梯度”;惩罚的艺术性—“适度”、“有情”;评价的艺术性—“多元”、“肯定”
教育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
范文四:1、20世界以来教育的发展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多元化
2、教育学:研究问题和教育现象(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任务)。
3、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具有基础性,普及型,强制性的教育
4、义务教育的意义?
1)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可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义务教育体现现代文明水平,促进现代文明提高。
3)义务教育可以保障公民权利,培养公民法律意识。
5、教育目的: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狭义
指人们对教育者的期望,人民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的变
化,产生的影响或者效果。
6)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可以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
教育目的可以检查学校的办学质量
教育目的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育目的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
8、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
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的发展阶段,一定社会的社会制度,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人们的教育思想
9)小学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活动。
1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智体美劳
12)德育: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13)德德育的要求:培养初步具有五爱精神
初步养成学生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
养成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初步养成自我管理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14、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
初步具有基本观察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5、儿童的发展,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佛洛依德,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高尔登、霍尔的遗传决定论。
外铄论:洛克、华生、荀子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制定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方法。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好学生的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17\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18、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1)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的最重要权利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
“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
2)学生的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特殊保护权、
19、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0、教师的职业角色多样化?教师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2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
22、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科专业素质-------基础性条件。
广泛的文化素养
范文五:补充之二:教育的本质和现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1 、教育的本质问题
本质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属性,即根本属性。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指教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要回答“教育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2 、教育本质的论争
自1978年开始,持续十多年,许多学者介入到关于“教育是什么”的论证之中,学术界通常把这场论争称之为“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大讨论”。如果从教育与社会这一维度来考察这场论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即教育是上层建筑。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
主要论点有:第一,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第二,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第三,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总之,上层建筑说强调教育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本质特点。
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已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物质生产过程。
主要论点有:第一,教育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第二,教育就是生产力。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的人。第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产性和永恒性。
总之,生产力说强调教育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事业是生产事业,而不是消费事业。生产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多重属性说”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阶级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等各种属性的统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殖和更新他的质态。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有论者提出教育既不属于上层建筑,也不属于生产力,教育像语言一样,是一种特殊范畴,
“实践说”的各种观点,一般是以“教育是,,,,实践活动”的命题形式出现的,所探讨的实际上是教育的职能。“实践说”阵营里的观点主要有:①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③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柔弱无知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所以,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
3 、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虽然这场讨论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本质问题,但这场大讨论促使教育摆脱了政治的附庸地位,使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给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宏观层面上,这场大讨论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使教育由过去单纯为政治服务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上来,同时又能兼顾到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各种社会功能的协调与统一。从微观层面来分析,这场大讨论
影响到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教育目的以及学校课程等各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强调教育面向现代化是教育自身改革的落脚点。
补充之三:现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两种特殊形态,其特征如下: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现实,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特征;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和加强;
第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第四,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增,教育公正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
第五,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
第六,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
第七,教育不断变革,现代教育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需要不断变革的;
第八,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日益被克服; 第九,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第十,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为教育改革和法子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第十一,教育的终身化,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
范文六:课 外  读  教育教学探讨  
现 代 社 会 的 特 点 及 教 育 的 适 应 与超 越 问 题 探 析 
惠彦 森‘马 丽 
(. 1 山东省 民族 中等专业学校 ;2  山东省 青州 实验 中学, 山东 青州 2 2 0 )     6 5 0 
[ 摘 要]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 的课题。对于这 个问题的研 究首先要着 眼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  件 ,对 当前 的社 会 特 点有 一 个全 面 的认 识 ,并认识 到何 谓教 育 与社 会 的 “ 应” ,何谓 “ 适 超越 ” ,认 识 到二 者 的辩 证 统一 
关 系, 才能促 进我 国教 育 事业 的健康 发展 ,才 能推动 社会 的进 步和发 展  [ 键 词】现 代社 会 特 点 教 育 适应 超越  关 ?  
教育 受社 会 的政治 、经济 、文 化等 因素 的制 约 ,同时教 
育对 社会 的政 治 、经 济 、文化 也 有一 定 的交互 作 用 。 “   教育 
( )全 球化  二
全 球 化 可 以指 政 治 、经 济 、文化 的 全球 化 ,但 通 常 全 
要 与社会 的政 治 、经 济 、文 化等 相适 应 ,培 养 出适应 社 会需  球 化指 经 济全 球化 。联 合 国贸 发会议 的报告 称 ,经济 全球 化 
要 的人 ” ,这 是 长期 以来 教 育学 所公 认 的命 题 ,也是 所 有教  包 括 自由市场 、投 资 流动 、贸 易和 信息 的一 体化 。主要 表现  育 工作 的 出发点 和归 宿 。社 会在 不 断发 展 ,同样 教 育不 仅要  在 :生产 的全 球化 ,跨 国公 司越来 越成 为 世界经 济 的 主导力 
适 应社 会 的发展 更要 超越 社会 的发展 。  
量 ;市场 的全 球 化 , 国际贸 易迅速 发 展 ,国 际贸易 成 为世界 
现 代社会 的 特点 
经 济 的火 车头 ;资金 的全 球化 ,国际 金融 迅速 发展 ,巨额资 
随着 社会 生 产力 的发 展 ,在 网络 技术 和计 算机 技术 的推  金 在各 国之 间 自由流 动 ;科技 开发 和应 用 的全球 化 ;信 息传  动 下 ,人类 社 会步 入 到信 息时代 ,这一 时代 与 以往 任何 一 个  播 的 全球 化 等 。 经济 全 球 化 对 教 育 有 着 深 刻 的影 响 ,体现 
时代相 比都 具有 明显 的不 同特点 。   ( )竞 争 日益激 烈  一
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 如何培养适 
合 全球化 的人 才 、面对人 才 向富 国流 动教 育该 怎 么做 、面对 
时下人 们 的生 活节 奏加 快 ,无论 是 在学 校还 是 在工 作 中  国外 留学热 潮 中 国学 校该 如 何 面对 ;经 济全球 化 带来 的文 化  抑或 生活 中 ,人 们面 临着 来 自各个 方 面 的竞争 压 力 。 由于竞  多元 化 ,该 如何 保护 、发展 本 国优 秀传统
文 化成 为教 育一个   争 的 日 激烈 ,在校 学生 的适 应 与调 节 、大学 生 就业 、人 们  新 的课题 ;经 济全球 化 背景 下教 学 目的 、 目 、内容 、方 法  益 标 的心 理健 康等 对教 育 提 出了新 的课 题 和挑 战 。  
和 手段 等该 如何 改革 等等 。  
想的内容 ( 展望未来 ,实现梦想 ) 的顺序来分析,可学生在  回顾 历史 肯定 宣 言的 意义 后 ,就将 思考 的方 向直接 指 向了梦  三 、生成 天地 气 象新  课 堂 驾 驭 能 力 的 高 低 ,是 衡 量 一 位 教 师水 平 的 重 要 标  想 的 内容 !一 时 的措 手不 及之 后 ,我 马上转 变 方 向 ,以梦想  准 。而 要提 高课 堂 驾驭 能力 ,就 必 须发 挥教 学 机智 ,重 视课   的 内容为 基点 引 发学 生对 产生 梦想 原 因 的思 索 ,然 后再 说如  堂教 学的 “ 成 ” ! “ 置 ” 是 南文本 和预 料 的学 生状 况 而  何实 现梦 想 和梦 想实 现后 的美 好前 景 。用 三个 大 问题带 动 全  生   设 预设 的 , “ 成 ”是 从学 生那 里 发现新 问题 ,或 由学 生提 出  篇 ,完 成对 文章 内涵 的分析 。结 果课 堂气 氛 活跃 ,学 生热情    生
剧 的广泛 性 和深 刻性 ,从 而使 学 生更好 地 理解课 文 。   新 问题 而 改 变 方 向或 临 时 生 发 。任 何 一 节 课 ,从 设 想 到 实  空前 高涨 。   现 ,一般 包含 四个 环 节 : 想 、设 计 、实 施 、实 现 。这 四个  设 最 后 ,更 重要 的 是 以人 为本 ,重 视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   环节 方 向大体 一致 ,但 并不 一 定 同步 。单 从 “ ” 的角度 而  教师 是 学生 学 习 的组 织 者和 引导 者 ,应 给学 生提 供个性 发 展  教 言 ,有 时心想 事 成 ,有 时会 “ 与愿 违 ” 。这是 因 为从 实施  空 间 ,鼓励 并尊 重 学生 的个 性化 发展 。创设 美读 感悟 教学 情  事 到实 现 ,要 面对 学 习主体 。学 习 主体 的反 馈 和追 问 ,常 常能  景 和 自主 问题探 索 教学 思路 ,让 学 生 自主感 悟 ,提 出问题 ,   够发掘出隐藏 的文本资源 , “   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如  教 师也 是一 个探 索 感悟 的参 与者 、合作 者 。师生 共 同归 纳总  果教 师能 够 及时 对学 生 生发 的 问题进 行 价值 判 断 ,在认 为 必  结 ,学 生 展示 出 自己的个性 ,广 阔的思 索 空 间使学 生 的思维 
要 的时候 临 时改 变教 学 预设 ,从 而 更好 地实 现课 程 目的 ,那  得到 飞扬 !同时 ,也 要关 注学 生 的学 习过 程 ,重视 其学 习过  才 真正 是把 “ 以学生 发 展为 本 ”的 理念 落实 到 教学 行为 中去  程 的完整 性 。
“ 之 以鱼 ,不 如授 之 以渔 。 ”帮助 学生 形成    授 自己的学 习方 法 ,提 高 自主学 习 的能力 。并 且 对待 学生 能够  在 进 行 《 有 一 个 梦 想 》这 篇 课 文 时 ,本 打 算 在 整 体  真正 地做 到 晓之 以理 、动之 以情 ,只有真 诚 ,才能 换来 师 生  我 感 知 划 分 结 构 层 次 后 ,就 按 照 文 章 的 演 讲 思 路 ,以解 放 黑  之 间心 的交融 。   奴 宣 言 的意 义 —— 产 生梦 想 的 原 因 ( 人 受歧 视 的 生 活 现  黑 总之 , “ 曼曼其 修远 兮 ,吾将 上 下而 求索 !”相信 天  路 状 ) — 如何 实 现梦想 ( — 斗争 的方 式 、手 段 和决 心 ) — 梦  道酬 勤 ,语 文教 学 的明天 会更 好 ! —  
li_   0 ^  
谋外阅 读  教 探   教育 学 讨l
( )知识经济  三
经验 和技 能 ,也就 是说 为 了更 好 的适应 社会 。在这 个过程 中 
所 谓 知 识 经济 是 指 建 立 在知 识 的生 产 、分 配 和 使用 上 
“ 教”的内容 、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 
的经 济 ,它 是相对 于农业 经济 、工业 经济 而 言的新 的经济 形  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 “ 学”的水平 、内容、目的、层次  态 。【 l 】 知识经 济是 把 知识 作为 最重 要 的资 源 ,把人 创造 知 识  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 ,教育与  和运 用知 识 的能力看 做是最 重要 的经 济发展 因素 。知 识经 济  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 、生存等功能。   时代 人们 对知识 观有 了深刻 的变 化 ,进 而影 响着 教育 ,主要  体现 在 :知 识经 济要求 教育是 一个 多样 化 、开放式 的教 育 ;   ( )教 育与社 会 的适 应 与超越 的辩证 统一  二 教 育 与 社 会 的适 应 与 超 越符 合 马 克 在辩 证 唯 物 主 义观 
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 ;对教育的原创性 、创造  点 ,这里所论述的 “ 超越”是在 “ 实践”意义上所说的 “ 超  性需求增强 ;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  越 ” ,因 而是 通 过 对 动 物 的简 单 适 应 的积 极 扬 弃 而 内在 地 
断产 生新 的专业 、新 的知识 ,对教 育提 出新 的需 求 。   ( 四)文化 多元化 
包含了适应性的 “ 超越 ”。 “ 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 
的 ,”人正 是用 实践这 种超越 的方 式来适 应这 个世界 的 。   从某 种程 度上讲 教 育与社会 的适 应 问题体现 了教 育的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 0 年9  日通过 的 《 0 1 月1 1 文化多样 
性宣言 》指出: “   文化多元化”是指
“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  持功能 ,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 的继承和后续 ,另一方  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 同的表现形式 ,具体表现为构成人  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 。教育与社 
类 各群 体 和 各社 会 的独 特性 及 其 全 部 独特 性 所 构 成 的 多样  会的超 越 问题 同时也 体现 在两个 方面 ,一方 面是 指教 育对文 
化”。I 2   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 、交流 、革新的过程 中,各  化 的发展 ,另 一方 面表现 在对 社会 的改革 和发展 。   民族、各 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 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 
当今 社 会 ,和 平 与 发展 是 时 代 发展 的主 流 ,和 平 是 基 
来的文化冲突 ,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  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 “ 适应”恰恰体现 了 “ 和平”,  
影响体现在 :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 目 标要体现价值观 ;文化 
多元化对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 )距 离 的亲近 与感情 的疏远  五 特别体 现在现 代城 市生 活 中,同一个 楼房 的住家 大人之 
“ 超越 ”则体现了 “ 发展 ,就像 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 适应 ”与 “ 超越 ”也 体现 了实践 唯物论 的辩证 统一 。   同样 ,教 育 中的 “ ”与 “ ”也在 某种程 度上体 现 了 学 习   “ 应 ”与 “ 适 超越 ”的辩 证 与统一 。 “ ”是 社会 作用 于教    学
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 ,这样情况下成  育的体现,是受动于社会 ,而 “ 习”则是教育对社会的反作  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 ,如何对这一 问题进行解  用 ,体 现 了手 教育 者对社 会 的主动性 实践 与改造 。   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   二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综 上所述 ,教育对社会 的 “ 适应”与 “ 超越”是一个 
事物 的两个 方 面 ,只不过 在事 物不 同的 发展 阶段选择 有所侧 
从 实 践 唯 物主 义 看 教 育 与社 会 的适 应 与 超 越是 辩 证 统  重 ,因此对 教育 与社会 的 “ 适应 ” 与 “ 超越 ”问题 ,必需根 
的关 系 , “   适应 ”与 “ 越 ”是 同一 发 展过 程 中的两 个  据我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 ,有所选择的侧重,不可偏废其  超
方 面 , 适 应 中有超越 , 超 越 中有适 应 。同时 , 它 们又是 一 
只有 这样 才 能推动 我 国教 育事 业 的健 康发 展 ,只有这 样 
组 “ 为递进 ”的概 念 , 适应 是 超越 的基 础 和前提 , 而超  才能 推动我 国社 会 的不断进 步和 发展 。 互  
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
以维持 、巩固和发展 , 超 
越 的 目标 应指 向新 的适 应 。【 者认 为教 育 与社 会 的适应 与  ]   笔 超 越 关 系从 某 种 程 度上 说 就 是 教 育 中 的 “ ” 和 “ ” 与  教 学 “ 习”的关 系 。   ( )教育 与社会 的适应  一 教育 与社会 的适应 是指教 育对 社会现 状 的适应 ,它强 调  教 育要从社 会现 状 ( 括现 有 的物质 生产水 平 、 治经 济制  包 政 度 和文化传 统 )出发 ,根据 已有 的社会 现实 去设定 教育 的 目   的 、内容乃 至教育 方式 ,以便 将社 会现 有 的东 西在 年轻 一代  身 上再生 产 出来 ,并 通过 年轻 一代 的社会 化 ,以达 到使现 有 
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 目的。H 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 , 综  
所 谓适 应充分 体现 了教育 中 的 “ ”和 “ ” 。 教 学  
“ ”和 “ ” 的 主要 内容 是 “ 知 世 界 ” ,即人 类  教 学 认
社会 在长期 的发 展过程 中的知识 、理论 与经 验 的总和 ,教 与  学使学 生能 够促进 学生 的 自我发展 ,以寻求 在社会 上生 存的 
范文七:现代社会的特点及教育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探析
摘要: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着眼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当前的社会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认识到何谓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何谓“超越”,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社会 特点 教育 适应 超越
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学所公认的命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
一、现代社会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这一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竞争日益激烈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抑或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校学生的适应与调节、大学生就业、人们的心理健康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合全球化的人才、面对人才向富国流动教育该怎么做、面对国外留学热潮中国学校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该如何保护、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该如何改革等等。
(三)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观有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要求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对教育的原创性、创造性需求增强;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断产生新的专业、新的知识,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
(四)文化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交流、革新的过程中,各民族、各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目标要体现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五)距离的亲近与感情的疏远
特别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一个楼房的住家大人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与“超越”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中的“教”和“学”与“习”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适应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适应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和“学”。
“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世界”,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理论与经验的总和,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寻求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容、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学”的水平、内容、目的、层次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生存等功能。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符合马克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人正是用实践这种超越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体现了教育的维持功能,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后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超越问题同时也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和平是基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适应”恰恰体现了“和平”,“超越”则体现了“发展,就像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适应”与“超越”也体现了实践唯物论的辩证统一。
同样,教育中的“学”与“习”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适应”与“超越”的辩证与统一。“学”是社会作用于教育的体现,是受动于社会,而“习”则是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体现了手教育者对社会的主动性实践与改造。
综上所述,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有所侧重,因此对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必需根据我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有所选择的侧重,不可偏废其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范文八:摘要: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着眼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对当前的社会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认识到何谓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何谓“超越”,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现代社会 特点 教育 适应 超越      教育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定的交互作用。“教育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学所公认的命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      一、现代社会的特点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步入到信息时代,这一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竞争日益激烈   时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抑或生活中,人们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校学生的适应与调节、大学生就业、人们的心理健康等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但通常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教育该如何培养适合全球化的人才、面对人才向富国流动教育该怎么做、面对国外留学热潮中国学校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该如何保护、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学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该如何改革等等。   (三)知识经济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观有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影响着教育,主要体现在:知识经济要求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知识经济使人越来越重视终身教育;对教育的原创性、创造性需求增强;要求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知识大爆炸时代不断产生新的专业、新的知识,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   (四)文化多元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在人类社会不断的创造、交流、革新的过程中,各民族、各国家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多元化更加凸显。文化多元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约定教育目标要体现价值观;文化多元化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都有影响。   (五)距离的亲近与感情的疏远   特别体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同一个楼房的住家大人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同样小孩的玩伴在减少,这样情况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各类心理障碍,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是教育关注的命题。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从实践唯物主义看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适应”与“超越”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适应中有超越,超越中有适应。同时,它们又是一组“互为递进”的概念,适应是超越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的阶段性成就又需要适应来加以维持、巩固和发展,超越的目标应指向新的适应。笔者认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中的“教”和“学”与“习”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适应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是指教育对社会现状的适应,它强调教育要从社会现状(包括现有的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出发,根据已有的社会现实去设定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教育方式,以便将社会现有的东西在年轻一代身上再生产出来,并通过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以达到使现有社会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适应充分体现了教育中的“教”和“学”。   “教”和“学”的主要内容是“认知世界”,即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理论与经验的总和,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寻求在社会上生存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容、目的、方式等等都要受到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时“学”的水平、内容、目的、层次也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这个层面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维持、生存等功能。   (二)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符合马克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论述的“超越”是在“实践”意义上所说的“超越”,因而是通过对动物的简单适应的积极扬弃而内在地包含了适应性的“超越”。“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人正是用实践这种超越的方式来适应这个世界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体现了教育的维持功能,这一方面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后续,另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对促进社会的稳定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超越问题同时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和平是基础,发展是本质,而教育与“适应”恰恰体现了“和平”,“超越”则体现了“发展,就像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适应”与“超越”也体现了实践唯物论的辩证统一。   同样,教育中的“学”与“习”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适应”与“超越”的辩证与统一。“学”是社会作用于教育的体现,是受动于社会,而“习”则是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体现了手教育者对社会的主动性实践与改造。   综上所述,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有所侧重,因此对教育与社会的“适应”与“超越”问题,必需根据我国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有所选择的侧重,不可偏废其一,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范文九: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教育评价也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产生。自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教育评价以来,教育评价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产生了四五十种教育评价模式,其中许多教育评价模式已经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里只介绍了应用较广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以期对教育评价的实践活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现代教育评价的几种模式及其特点      1.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是现代西方最早出现、体系完善、影响极大的一种理论流派。这一模式是由早期的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泰勒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评价是确定学生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也就是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标程度的过程。   该模式以行为目标作为中心,用学生的特殊成就来表示教育方案、计划中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既是实施教育的方向,又是对实际活动是否达到目标及达到目标的程度作出判断、进行评价的依据。通过评价,既能促进实际活动尽可能地逼近目标,又能将评价的反馈信息作为修改目标的依据。有人曾用下图表示目标、行为、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该模式的特点:(1)以行为目标为中心,从目标出发指导实施,以目标为依据,检查实际活动达到目标的程度,根据反馈信息修改目标,简单易行。(2)该模式没有对目标自身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预期效果的评价,忽视对非预期效果的评价;目标的确定强调以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2. CIPP评价模式   这种评价模式是美国的斯塔弗尔比姆(L.D.Stufflebeam)1966年提出的,他把评价过程分成四个组成部分,即由背景评价(Conten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组成。CIPP分别是这四种评价的第一个字母。背景评价就是对根据社会的、评价对象的需要和评价对象整个状况提出的目标的价值判断,即对目标本身的诊断性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是对教育方案、计划的可行性、合理性的评价,也就是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及可能获得的条件的评价,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是对教育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目的是获取方案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作为修改方案的依据。成果评价是对教育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目的是测量和判断实施此方案的成果,并决定是否终止、修改或继续实施此方案。   该模式的特点:(1)在运用该模式时,评价者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各种评价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在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它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模式。(2)该模式评价步骤、内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士参与;评价者主要是为决策者收集信息以供决策人决策,忽视了决策人之外的一切需要,降低了评价的有效性。   3.应答评价模式   该模式是美国斯塔克(R.E.Stake)率先提出,强调以关心方案的所有人所关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不主张以预定的目标或假设为出发点。在选择人们所关注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强调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发散性。   在方法上,应答评价模式强调使用自然的观察法、交往法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法。并且也不排斥在适当场合应用测验方法,认为搜集资料选择哪些手段,应根据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和评价目的来决定,而不应该受过早选定的搜集资料的工具来左右。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强调信息交流,随时反馈,不把评价过程分为几个死的步骤。由于教育价值的多样性、复杂性,因而它反对用传统的设定目标并依目标搜集资料的预定式评价,应答式评价更具有弹性和应变性,更适合于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和各种层次、各种观点的评价者的需要。   该评价模式的特点:(1)强调用生动的描绘方法来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并且在对被评者作价值判断时,仍然强调价值观的多元性和发散性。(2)该模式的合理之处在于评价目标反映了与被评者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评价方法强调自然条件下的观察、交流等,但也不否定测验,促进了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价步骤灵活,能及时得到反馈;评价程序简便易行。   4.Hammond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针对教育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确定达到某个教育计划目标的程度。由于教育计划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整个教育范围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要了解各方面以及各方面所包含的因素。Hammond认为应考虑教学、机构、行为三个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多种因素。   教学方面的主要因素有:(1)组织:组织中有教师与学生,目的是进行教学,包括时间与空间的成份;(2)内容:由某门学科内容确定的知识结构;(3)方法:有助于学习过程,可分三种(教学活动、各种相互作用和学习原则);(4)条件:空间、设备和资金;(5)费用:供应、保养。   机构方面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教育专家、家庭和社区。各种因素又都有各自的子因素,这些子因素也能直接影响教育计划。   行为方面的主要因素有: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   Hammond认为,在试图革新前必须收集充分的信息,以期为决策作根据。他主张评价的步骤如下:(1)从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面开始进行;(2)确定教学与机构方面的变量;(3)建立评价的操作目标;(4)测量目标中规定的行为;(5)分析各种因素的结果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目前的行为作出结论。   该评价模式的特点:(1)在进行评价时,由于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都做了充分考虑,因而资料收集较为全面;(2)考虑因素较多,而重点不突出,而且资料整理分析较为困难。   5.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试是美国斯克里芬(M.Scrivem)提出的,与CIPP评价模式处于同一时期。它从检查方案的结果来判断其价值,而不考虑目的或目标,不受预定目的影响的自由评价模式。   因为评价很容易受到方案目的的限制,因而也就很容易受到方案使用者与设计者的影响;严格按照目的办事往往会大大地限制评价的范围及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把考虑重点由“方案想干什么”改为“方案实际干了什么”,评价中的重要准则并非方案应当满足其目的的程度,而是方案能够满足确实需要的程度。这样评价者就可以在没有偏见的情况下自由地肯定其优点。   该评价模式的特点:(1)评价的依据、准绳不是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是方案满足确实需要的程度;(2)强调评价者的独立性,强调对所有方案结果进行考察的重要性,以及强调对方案的目的本身进行精细分析的必要性(以目的为基础进行评价时)。   6.对手式评价模式   对手式评价模式是为揭示教育方案及活动正反两个方面的长短得失所采用的准法律过程评委会审议形式的评价模式。又称“反对者”、“反向”或“抗衡”评价模式,是欧文斯门(Owens,1973)和沃尔夫(Wolf,1975)提出的。   对手式评价抓住了决策范围的两端,采用了“斗争理论”,靠相互对立的评价者通过出示更好的、也就是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用能导致优势的法律或辩论技术(或其他技术)去努力获胜。对手可以是有关的非教育评价专家和有关的基层人员;对手通过互相的诘问过程,使得定量和定性的材料真实可靠。而对于他们的争论不休和针锋相对的状态,可以通过对他们进行权衡来消除偏见,从而使得正反两种意见的距离更为明显。对手通过争论,使各方面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以便决策者全面掌握情况,作出正确的结论。   该评价模式的特点:(1)充分反映各类相关人员的“多元性”的价值认识;(2)评价过程有可能提高结果的合理性,是它非常符合现实世界;(3)评价的难点在于争论和如何处理争论。      选用评价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模式很多,在选用评价模式时应根据“最大限度地满足评价目标和要求”这一标准来选用。   2.在选用评价模式前,应事先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任务要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合适的评价模式,或几种评价模式综合为一体进行评价。   3.应注意考虑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4.对待评价结果应重视全面的分析并持慎重态度。由于特定的被评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因此,对教育评价结果应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慎重处理。
范文十:过去中国人是很重视技艺的,素有身怀绝技而走天下之说。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高新技能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强化,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因而都把高考作为了自己必走之路,不屑于接受职业教育。再者,曾有一段时间,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致使他们失去了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缺乏兴趣的时候,职业教育必遭冷落。 然而,我们也当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业仍为主导地位。199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3%,预计到2010年也只达到25%。据统计,我国现有职工1.2亿,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人,其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占19%,高级工仅占1%。这样的国情不仅需要培养一批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然而,近几年来,高学历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在职业招聘中常出现注重理论的研究生、博士生如过江之鲫,而真正身怀技术的技工却供不应求。面对这样的形势,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适合现在的职业教育,并且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中的缺点,建立起适合当今社会的现代职业教育。而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产物      现代职业教育是包罗广泛的教育体系,随着现代职业涉及的领域日益广阔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职业教育必然要建立相适应的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是从简单的从业需要之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原则,让接受职业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自己之重要意义,从而忽视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迫切性,以往单一的教育模式已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现代职业教育决不等于放弃传统,放弃已有的好东西。传统的职业教育也有可取之处,例如,它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至于盲从于流行趋向。因此,现代职业教育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用“继往开来”形容现代职业教育是比较确切的。      二、采用职业教育信息化,实现开放式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综合门类的教育体系,单靠一两所学校的力量想要完全建立这种体系,是一件既费力又难以实现的事情。而封闭自守、固步自封,不与外界交流学习也难以将教育搞好。因而公开资源、增进交流并且及时地吸收其它学校以至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是现代职业教育开放式的教育思想的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开放式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技术和手段,职业教育必须登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车,尽快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学习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评价的动态系统。应进行总体规划、科学设计,以校园网建设和总体网建设为依托,建立电子政务、信息交流、资源共享、远程教育等为主体功能的信息网络化平台,服务于学校、学生和社会,并面向世界,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的综合学科,并且每一个学生因其天资、学识、生活经历的不同,在学习兴趣与能力上就自然产生了千差万别的表现。因此,因势利导,使学生学有所长,不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使其能够在有专长或有兴趣的方面尽情地发挥,成为有用之人,就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      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与市场挂钩,与社会接轨,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要。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自学能力等)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有着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才能在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职业学校就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来调整、规划专业结构以及课程的设置,做到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五、终身学习是面向未来的桥梁      世界正在朝着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在这种经济中一个企业或国家的效益是由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所决定的。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要求所有职工不断更新、提高他们的技能,并且更富有创业、进取精神。现有证据清楚地表明生产力最强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劳动力训练有素而且机动灵活,拥有丰富的技能,不同技能搭配得很好,而且职工的技能终身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顺应发展的潮流,为受教育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技能不断提高,始终在经济潮流中不被淘汰。   社会发展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而劳动力大军的素质水平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决定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新世纪,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振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书院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