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内通过变压器介质损耗试验含氢组分,那么设备需要氨气检验吗或指示需要气密性试验

脱硝氨区系统气密性试验
7.3.2.1 试验范围
由于液氨存储罐、液氨蒸发器、氨气缓冲槽在出厂前已进行过气密性试验,本次试验只是检验管道及各相关接口的严密性。
管路1:液氨存储罐及相关管路、阀门、法兰等。
管路2:液氨蒸发器、氨气缓冲槽及相关管路、阀门、法兰等。
7.3.2.2 试验压力
根据有关说明,氨区管道的设计压力是2.4MPa,氨存储罐的设计压力是2.2 MPa,氨气缓冲槽的设计压力是1.0MPa。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相关要求,本次气密性试验管路1的试验压力是2.0 MPa,管路2的试验压力是1.0MPa。
7.3.2.3 试验合格标准
参与气密性试验的系统严密,无泄漏,系统能够保压30min以上。
7.3.2.4 操作步骤
7.3.2.4.1试验前通知相关人员到场。
7.3.2.4.2试验前在系统上安装精密压力表。
7.3.2.4.3利用压缩氮气,把系统的压力升至约0.50MPa,利用肥皂水对系统进行初步的检查。
7.3.2.4.4如系统无泄漏,继续利用压缩氮气,把系统的压力升至约1.0MPa,然后停止升压,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7.3.2.4.5如系统无泄漏,继续利用压缩氮气对管路1升压,系统压力升至1.5MPa,停止升压,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把系统所有的就地压力表、压力变送器进行隔离。
7.3.2.4.6如系统无泄漏,继续利用压缩氮气对管路1升压,系统压力升至试验压力2.0MPa,然后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保压30min以上。此过程要注意检查安全阀是否有动作或者泄漏的现象。
7.3.2.4.7气密性试验完成后,缓慢泄压至压力为0,气密性试验结束。
脱硝系统氮气置换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爆炸,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
水平(小于14%)。
7.3.3.1脱硝系统氮气置换方法
将氮气充入系统,压力升至0.5MPa,打开出口排放系统气体至压力降为0.1 MPa,再次充入氮气至压力为0.5MPa,打开出口排放系统气体至压力降为0.1 MPa,如此操作4到5次,置换结束。
氮气置换操作规程
3.2.1 氮气置换的目的
为了防止氨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开车之前必须对装置进行氮气置换, 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2.2 氮气用量
开车时,为了置换装置,需要大量的氮气,根据氨气的性质,需要保证注氨之前装置中的含氧量小于2%,装置容积约215m3,理论每次完全置换一次,计算所得氮的用量为0.74t。若无特殊情况,置换4-5次可以满足氧含量在2%以下。故氮的用量为2.96t-3.5t,置换时保压为3kg/cm2,卸压为0.35kg/cm2。折算成气体标准立方米为Nm3,用量没有考虑余量。
正常生产时,设置20个40L氮气通用钢瓶即可,供货厂商提供所需的汇流排和减压阀,压力指示仪表。保证一个快装接口与装置氮气主管相连,且其主管压力为5-6kg/cm2。
开车时,若用气氮,保证一个接口与装置氮气主管相连接,且主管压力为5-6kg/cm2;若用液氮,需保证进入主管的前已完全气化,而且气流稳定,压力为5-6kg/cm2。
以上供货商的氮气软管接口大小,需保证与装置的一致。
3.2.3 开车前氮气置换方案
根据本系统的工艺特点,分为两个系统置换。
一、液氨卸料、贮存系统
(1)、此系统包括下述设备和管道。
卸氨压缩机
(2)、氮气置换:
a、连接系统的软管接头,打开系统管道上阀门,关闭系统与与外界的阀
门,系统内部连通,与外界断开,充压到3kg/cm2(观看氮气的压力,或者液氨储罐的压力。
b、保压30分钟。
c、打开与外界连通阀门,卸压到0.35 kg/cm2(观看氮气的压力,或者液
氨储罐的压力),一次氮气置换完成。
d、重复3-5次,系统内氧气完全被置换,不同地点氧含量连续三次检测
小于2%,即合格,否则继续重复置换,直到达到要求。
e、检测合格后,充压到3kg/cm2,关闭充氮进口阀门。为下部卸氨准备;备用的卸氨压缩机,处于氮气保护状态。
f、注意充压和卸压均不得过快;注意排放各个导淋,消除死角,禁止边
排放边充氮的置换方法。
二、液氨蒸发系统
(1)、此系统包括下述设备和管道。
液氨供应泵P002A/B
0HSJ10 AP001A
0HSJ11 AP001B
液氨蒸发器E001A/B
0HSJ20 AC001A
0HSJ21 AC001B
氨气缓冲罐V002A/B
0HSJ20 BB001A
0HSJ21 BB001B
0HSJ10 BR004
0HSJ10 BR005
0HSJ10 BR006
0HSJ10 BR007
0HSJ10 BR008
0HSJ10 BR009
0HSJ10 BR010
0HSJ10 BR011
0HSJ10 BR012
0HSJ10 BR014
0HSJ10 BR015
0HSJ20 BR006
0HSJ20 BR007
0HSJ20 BR008
0HSJ20 BR009
0HSJ20 BR010
(2)、氮气置换:
a、连接系统软管接头,打开系统管道上阀门,关闭系统与与外界的阀门,系统内部连通,与外界断开,充压到3kg/cm2(观看氮气出口的压力,或者系统的压力PICA-0HSJ20 CP012/015)。
b、保压30分钟。
c、打开与外界连通阀门,卸压到0.35 kg/cm2(观看氮气出口的压力,或
者系统的压力PICA-0HSJ20 CP012/015),一次氮气置换完成。
d、重复3-5次,系统内氧气完全被置换,不同地点氧含量连续三次检测
小于2%,即合格,否则继续重复置换,直到达到要求。
e、检测合格后,充压到3kg/cm2,关闭充氮进口阀门。为下步开车准备,备用的液氨蒸发器(0HSJ21 AC001B),氨气缓冲罐(0HSJ21 BB001B),处于充氮保护状态。
f、注意充压和卸压均不得过快;注意排放各个导淋,消除死角,禁止边
排放边充氮的置换方法。]
3.2.4 正常生产时,氮气保护和置换方案
一、液氨卸车工况的氮气置换
此时连接软管和槽车的快装接头。把氮气的软管分别连接吹扫管道氮气接口上,打开阀门,充压5kg/cm2;打开阀门排放,注意导淋阀的排放,重复3-4次,即可卸氨。禁止边排放边充氮的置换方法。
卸车完毕关闭槽车的阀门,吹扫软管内的氨气,排放到氨气吸收槽。
二、备用的设备的氮气保护
切断备用设备与系统的联系,保证设备内氮气压力在3kg/cm2,氧气含量小于2%。
若发现氮气压力降低,需要充氮保压。
备用的卸氨压缩机(0HSJ21 AN001B)氮气接口与氮气主管(由氮气钢瓶保压3kg/cm2)连接,处于氮气保护状态。
备用的液氨供应泵(0HSJ11 AP001B)氮气接口与氮气主管(由氮气钢瓶保压3kg/cm2)连接,处于氮气保护状态。
备用的液氨蒸发器(0HSJ21 AC001B)、氨气缓冲罐(0HSJ21 BB001B)氮气接口与氮气主管(由氮气钢瓶保压3kg/cm2)连接,处于氮气保护状态。
三、设备检修
若发现设备或阀门损坏,马上切断该设备或阀门与系统的联系,备用系统投入使用。损坏设备或阀门,进行氮气吹扫,吹扫出的氨气排入氨气吸收槽,氨气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化工原理习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化工原理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过程控制期中测试习题答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过程控制期中测试习题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设备基础知识培题库.doc1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特种设备基础知识
北京天恒凯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基础知识
发布日期: 17:38:17
& 一、锅炉&
(3)()()()()
()GB 5044()01 mgm3()0110mgm3()1010mgm3()10mgm3
(1)()(pV10MPam3)(pV05 MPam3)(pV02MPam3)(540MPa)()[()()()]()(50m3)(5m3)
(34CrNi3Mo)0205
GB 75881995
()()5 km/h2m
()151 cm3a2040 mm
&σpσeσsσbδψAkv
(σsσ02)(σb)
(U)(V)Ak(J)ak(Jcm2)(V)(AkV)(U)(akU)
(HB)(HR)(HV)3
(COD)δcKic
>> 关于企业新闻的相关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质损耗试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