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这首诗的意思诗中的岁指的是什么?

王安石《元日》诗中的三种年俗--三耕堂(何兆基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兆基杂谈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王安石《元日》诗中的三种年俗
王安石《元日》诗中的三种年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题为《元日》的七绝,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歌咏春节的千古佳作。全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说到了三种年俗。年俗之一是放爆竹。最早的爆竹,就是用火燃烧真正的竹子。竹子在燃烧时,竹节内的空气受热后迅速膨胀,引起竹筒爆裂,便发出剧烈的响声。后代用火药制作的鞭炮,民间一直还称为爆竹。春节期间,尤其是除夕夜,不论贫富都要燃放鞭炮,所以“爆竹声”实际上就是“鞭炮声”。除夕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所以叫“一岁除”。此俗如今仍然十分盛行。年俗之二是喝屠苏酒。“屠苏”是我国古代一种药名称,相传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屠苏有两种解释,一说是一种草药名,用它泡制的酒就叫屠苏酒;一说是一种房屋名,在这种房屋里酿制的酒也称作屠苏酒,总之屠苏酒是一种用10多种中草药配制的酒。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驱逐瘟疫,对人的健康有益。又据记载,古代人平日喝酒,尊卑长幼界限分明,即先尊长后卑幼,但过年时则倒过来,必须晚辈先喝,长辈应主动谦让。此俗含义,据古人解释,是“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即是说新年伊始,万物都在成长,人也是由小到大,所以让晚辈先喝屠苏酒,意味着对后代的祝福,盼望他们快快长大成人。此俗现在基本淘汰。年俗之三是换桃符。桃符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创制的,就是用两块桃木,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上二神的画像,挂在大门两侧,用来驱赶百鬼。因为传说中神荼、郁垒是两个住在一棵仙桃树上的专门捉鬼的神,所以把写有他们名字或画有他们画像的桃木挂在大门两边,鬼就不敢来了。后代桃符虽然改成春联,但内容含义和使用形式,大体上仍与桃符相同,因此民间有时仍然称之为“桃符”。所以除夕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贴上新春联,这就是“新桃换旧符”。此俗现在特别盛行。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您来何兆基的凤凰博客!专栏作者何兆基,男,70岁,安徽省休宁中学退休教师,高级教师。喜爱文学、历史、哲学,在报纸上发表过数百篇散文、历史小品、小说、教学论文、杂文等。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历史有较深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研究。曾在安徽省最早设立中学传统文化修养课程。在《现代家庭报》辟有《兆基杂谈》专栏。博文系作者原创,转载须本人许可。Email: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的起源(一)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
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
农历十月十五...
《夏日绝句》是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元日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