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有什么特点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54 小时
金币:3009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2:44
查看: 4295
& & 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二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即将跨入中高年级的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所以,我们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 (一)孩子的心理& & 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 && & 1、个性差别大: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 2、情绪不稳定:&&& & 3、自控力不强:& &(二)学习方面& && && && & 二年级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因为接下来的三年级是小学课程转化的重要年级,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在加上学习习惯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 (三)交往方面:& && && && & 二年级的孩子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20
路过的,顶一下吧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30
赞同,个性方面,孩子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31
赞同,个性方面,孩子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31
赞同,个性方面,孩子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43
孩子慢慢长大,这些感受她也会慢慢体会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3:45
是的,虽然现在孩子还小,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有朋友这个概念了,准确的应该是玩伴吧,还有就是和异性之间的相处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88 小时
金币:23272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6:35
有道理,学习啦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88 小时
金币:23272
<em id="authorposton11-4-29 16:35
有道理,学习啦!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55 小时
金币:1842
<em id="authorposton11-5-5 14:30
说的对,同意。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他慢慢长大吧。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4 小时
金币:1240
<em id="authorposton11-5-25 21:08
Powered by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小学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
高塍实验小学& 周蕴艳
低年级班主任在工作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农村孩子自理能力普遍较差,随着本地经济迅猛发展,打工移民的孩子成为我校学生构成的中坚力量,由于地域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有些学生不和群,学习成绩差,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违反班级纪律的现象时常发生,这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其中二年级的学生和一年级的学生又有了显著的不同:
(一)一般心理特点:
1、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2、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3、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4、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具体表现在:运队会时,二年级学生更关注比赛结果,对集体荣誉非常在意。
5、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57347;
(二)&&&&&&&&&&&
学习心理特点:&#57347;
1、我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2、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会穿插一些小游戏、小律动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配以及时的表扬和奖励,用来提高课堂效率。
3、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57347;
(三)说谎心理特点:&#57347;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57347;
(四)应对措施:
1、摆事实,讲道理。这是开展班主任教育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遵守各种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通过身边的各种媒介就可以完成对他们的教育。如昆明圆通山动物园,一名6岁女孩在与老虎合影时,被兽性大发的老虎咬伤,后经抢救无效身亡。广西北海市咸田小学两名学生到北海市银滩旅游度假区游玩,其中一名姓刘的9岁学生爬进一个歇业多时的鳄鱼池内,受到鳄鱼袭击,惨死腹中。这些事实既可以教育孩子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尊重爱护动物,游园或独立活动应掌握分寸。还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自我剖析过程中受到教育。
2、立榜样,树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低年级同学又富有模仿性,爱效法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象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姚明、刘翔,甚至小燕子等人或不平凡的业绩,或树立的人物形象,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仰思念之情,进而不断比照自己,推动自己积极上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家长肩负着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重任,他们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事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3、注重实践勤于锻炼。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离开了实践锻炼,不论用什么方法也难以培养起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所以,实践锻炼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当前,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言而不重行,重说服而不重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嘴上说的好听,实际品德却很差。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某学校推行“为妈妈洗脚”活动,本来孝敬父母的范围很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或安慰、体贴父母都可以。而有些同学就理解成“洗脚”就是孝敬父母,其他的体贴、关心反而一点一点也没有了,成了“公式化”的孝敬,这时要求班主任的说服务必跟上,结合实践锻炼,相信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4、自觉反思,自我完善。小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他的成效因学生个人能否自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年级越高,学生年龄越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如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品德中的弱点或所确定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置于课桌,或贴于室内,用以自警、自律、自励,从中获得教益;再如,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结合学生各自的条件特点,帮助他们立定人生志向、确立奋斗目标,医生、工程师、飞行员、航天员、运动员、音乐家都将是他们美好的憧憬,并勉励和督促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努力。此外,我们还要从小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自我批评的方法,具有自我批评的能力和习惯。
5、继续使用恰当的表扬鼓励与批评,一般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要给予及时的表扬,成绩不够突出也要鼓励,以巩固和发展这些萌发出来的好的表现,促进他们奋发向上。但表扬要实事求是,要有现实的良好表现,要着眼于一个人的发展、进步,还要考虑。其他同学的意见和情绪,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果。适时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认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批评要弄清事实,要慎重和恰当,不能主观主义,随随便便,不讲分寸。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并非只有一种方法板起脸孔训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讲究艺术就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做一个低年级班主任不容易,班主任工作既艰巨而又神圣,一份春华,一分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我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孩子上二年级了,开始不听话了!有自己的主意了!越来越淘气了……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的烦恼似乎没有丝毫的减少,仿佛还增加了很多。本来以为孩子已经上二年级了该省省心了,为什么反而费心了?中国有句俗语:七岁八岁讨人嫌。指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来讲,二三年级的孩子就是要比一年级的孩子费心,同时也比五六年级的孩子费心。这个阶段的孩子让家长费心的程度决不少于青春期。同时也是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时期。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小学阶段要经历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6岁以前的孩子属于他律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属于成人崇拜,他不仅仅听父母的话和老师的话,甚至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的话他们也听。因为他们觉得成人说的话就是对的,就是要遵守的。成人即使做得不对他也依然认为要听从成人的安排。因为成人说的就是“法律”。孩子到了10岁-12岁之间开始认为纪律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因此,他不再以是否是成人的话来判断是该听还是不该听,而是分析这件事情是否符合他自己和同伴的一种约定,也就是说,这个规定如果得到他自己的认可,他就会遵守,反之,他就不会去遵守。这个阶段就属于自律阶段。
皮亚杰的研究比较早,也不是特别细致,随后的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更多的细致的研究。我国的学者李伯黍就曾经在国内对皮亚杰的研究进行了验证,发现我国的孩子可能发展的早一些。但是不变的是这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学生怎样从他律转变成自律的呢?其中的过程还没有一位学生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是很多的教育实践者发现3年级左右的孩子是最淘气的,市区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那么也就是2年级左右的孩子。很多老师认为是因为孩子入学一年以后开始熟悉了环境,于是开始淘气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个孩子由他律自律的一个关键时期。这关键时期有学生大脑发育的生理支持,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已经非常接近成人了。同时也有他经验的积累。
入学对于学生来说最最重要的并不是学到多少知识和文化,因为知识和文化在家里一样可以学到。学生到学校里来更多的是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里他要学会跟同龄人相处,跟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成人相处,学会跟比自己大的学生和比自己小的学生相处……也就是说,学生到学校里来就是要学习跟人打交道的,学会在一个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刚刚入学的孩子,还属于听话的成人崇拜的阶段,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一些没有听话的孩子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受到惩罚,于是也试着不听话,发现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同时,他也发现,成人有时会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是自己同伴的意见。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困惑:到底该听谁的?既然有时候可以听自己的,是不是就应该自己说了算呢?于是他开始尝试自己做主。当他自己做主成功的时候,他就越来越敢挑战成人了。所以就出现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孩子不肯听话的现象了。二三年级的孩子是最容易跟家长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孩子无法无天的阶段。
那么这个阶段的家长该怎样办呢?一方面我们要在一些没有原则的问题上让孩子开始做主,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坚持立场。也就是要让无法无天的孩子知道法知道天,守住一些原则性的底线。比如,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儿,也许我们觉得说了这么多次了也不管用,那么就别说了。其实这看似习惯问题其实是原则问题。孩子毕竟是孩子,他觉得妈妈的话我没听也没有怎样,那么下次妈妈说的话我就可以继续不听了。所以当我们发现这些孩子明显不对,同时对孩子将来有不好影响的话习惯的时候,我们就要守住原则,守住底线:就是不能边写边玩。
很多人说,三年级是孩子们的分水岭,有的孩子就很好,有的孩子就开始淘气了,不再好了。这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否能够守住底线造成的。守住底线的孩子比那些没有守住底线的孩子要少走很多的弯路。还是以边写边玩为例,小学三年级的知识与二年级比起来难了很多,一、二年级边玩儿边学就能会的知识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时候边学边玩的孩子学习知识自然没有踏实的孩子多,慢慢的差距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而拉开。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一个我行我素的孩子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他能好好学习吗?他的这种违反纪律的行为给别的同学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长此以往他就养成了跟老师对着干,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到了工作单位会怎样呢?
一个常常违反班级纪律的孩子,其他同学对他的定位也就是他在同伴中的位置,有哪一位家长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这是我们班的捣蛋大王!”因此,千万不要小看小学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让我们头疼,但是我们在头疼的同时必须要坚守,让孩子知道有一些事情是不可以的。不要做一个让同学和家长避之不及的孩子,不要做一个事事处处特立独行的孩子。过奇则凡。过于追求与众不同的,往往会落于平凡。
二年级的家长们,守住我们的底线,对淘气鬼们说:“不。”也许现在很难,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必须要经历这份阵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