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写到,根据三环寻找刺猬理念 三环理论,这个刺猬理念 三环理论起到指导作用

共20个文档积分:0分
共40个文档积分:2500分
共55个文档积分:2800分
共50个文档积分:2500分
37021人查阅
35007人查阅
34251人查阅
34674人查阅
34393人查阅
所需积分:220分查看: 8708|回复: 13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全文)
和爱学习的人一起激发动力
每月至少2次直播分享,有回放
填写您的高会学习计划
获赠高会评审课程
国际名校港中大&会计领军上国会
联手打造一流CFO硕士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
感谢所有的人——鸣谢篇... 1
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最杰出的学生是不迷信教授的学生... 2
第二章:《第5级经理人》... 3
1、剖析自己的巨大差距与优势... 3
2、地铁歌手——挫折教育,决不失去信念... 4
附:《地铁歌手》... 4
3、演戏与做事... 5
附:《演戏与做事》... 5
第三章:《先人后事》... 6
1、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 6
2、别太用力——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6
附:《别太用力》... 6
3、性格决定成败?... 7
第四章:《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9
1、洗衣机里交缠在一起的衣服——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9
附:《洗衣机里交缠在一起的衣服》... 9
2、风险与狗屎——面对残酷现实的选择... 10
风险与狗屎... 10
3、自负会阻碍公司的发展——是在乎领导的感受,还是替领导承担的责任考虑... 10
4、几个重要的提示... 11
第五章:《刺猬理念》... 12
1、重要的三环理论... 12
2、不属于自己的——舍得放弃... 12
附:《不属于自己的》... 12
第六章:《训练有素的文化》... 14
1、训练有素的文化包含的内容... 14
2、是否拆除栅栏——框架之下的自由(和责任)... 14
附:《是否拆除栅栏》... 14
3、列出不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的地事... 16
第七章:《技术加速器》——技术并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 17
第八章:《飞轮和厄运之轮》... 18
1、路遥知马力——关于飞轮的理念应用于起步阶段的公司... 18
2、厄运之轮... 18
第九章:《从&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 19
《后记》——我是不是那个被限制在后座上的人... 20
重找读书的乐趣... 21
附:读书过程中的疑问——不迷信于老师... 22
感谢所有的人——鸣谢篇
正文之前,是一篇鸣谢。
几乎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想感谢”,“我想特别感谢”,这样的措辞。
感谢本身,让我感动。
是的,我们应该学会感谢。
感谢给我们帮助的人。
但我们更应该感谢批评我们的人,感谢指出我们的缺点、错误以及不足的人。
最应该感谢的,是恶意批评过我们的人。
他们的批评,使得我有了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机会。
批评我们的人,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观点,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人换一个角度思考,让我站在他人的立场上重新考虑问题。
只有批评我们的人,甚至恶意批评我们的人,才如此的坦诚,不需要任何的掩饰,才是最真实的评价与信息反馈。他们的不满,他们的愤怒,能让我清醒。
即使是他们的偏激,也让我学会容忍,宽容,让我适应外界的批评,让我提醒使自己的心胸更为宽阔。
相处和谐的朋友,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不愿意伤害多年的友谊,未必能够抹下面子,坦诚相告我们的缺点错误与不足。
听话的下属,知道不能决定,或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者不愿意与主管的思路相违背,难得会诚挚相争,诚挚劝告。做错了决定,做错了事,也就错了。
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的人,虚与委蛇,刻意奉承,更是惑人的迷药,使人得意而忘形。
永远感谢,感谢所有的人。
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最杰出的学生是不迷信教授的学生
在第一章的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最杰出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不迷信教授的学生。”
我想这一点,在我以往的读书经历中,是有深刻体会的。在学生时代,以及在工作以后十年的时间里,我时常质疑一些教科书,或者权威书,的一些细节问题。也有时候,对于墨守成规的一些做法,或者上级的一些决定,有过质疑。
有些质疑被证实是有道理的,当然不是全部。
所以,我一直以来,对既成的东西,会抱着一些疑问,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会不拘泥于现有的思路。虽然有时候,这些质疑尚不成熟,或者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或者考虑不周全的。
那么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会遇到疑惑以及疑问的地方。也许读完全书,全找到答案。
而本书形成的一个动机,是“好奇心”。好奇而不迷信,是使我们思路不至于僵化的促进剂。
第二章:《第5级经理人》
<font color="#、剖析自己的巨大差距与优势
这本书,本来是写给经理人,或者公司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处于领导位置上的人看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并不是写给我看的。但其中一些做事以及管理的规律与道理,却是可以学习的。
一、第5级经理人的素质
关于第5级经理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两个方面:
个人的谦逊品质;
职业化的坚定意志。
二、自己的巨大差距
我想,在这两个方面,我都是非常欠缺的。
谦逊,对于我来说,是基本不具备的。
虽然有时候胆怯,但这不是谦逊。
我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予以轻视,不以为然。
心胸不够宽阔。
过于急躁。有时候,所发出的东西,存在细节上的错误,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差错。
关于职业化的坚定意志,我同样是有所不足的。
职业化,或者专业化,是我努力的方向。
但我所能坚定的信念,是有限度的,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会动摇,会放弃。可能不是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放弃自己的阵地,逃离这个战场。
三、自己的优势
但是,第5级经理人具备的另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与名誉,却是我一直坚持的。
正直的品格。
对公司利益的强烈情感。
“希望有一天我能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着世界上最卓越的公司说‘我曾在那儿工作过’,”这也是我的希望,以及自豪感!
有时我会欣慰:我为这家公司付出了,无论我有没有得到恰当的回报,可这足以让我拥有一种自豪感。
四、谦逊品质里所体现的对他人的尊重
谦逊,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
而性格急躁,心胸狭窄,却往往会造成对人不够尊重的表现,所带来的后果,是事倍功半。
五、谦逊与坚定意志的矛盾以及协调
过于谦逊,表现出来的是行事低调;行事过于低调,可能会遇事妥协;妥协自然与坚定的意志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
因此,能做到谦逊与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的和谐统一,几乎是对一个经理人的完美要求。
可能做不到,或者不会全部做到,但一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六、我所应该做到的
培养谦逊的品质——任重而道远
树立坚定的意志——我还需要继续修炼
向窗外看和向向镜子里看——冷静的时候,我能够看到;但做事的时候,未必能够一直保持清醒
<font color="#、地铁歌手——挫折教育,决不失去信念
关于坚定的信念,那天在地铁里遇见的两个年轻男孩,两个地铁歌手,给了我启示。
附:《地铁歌手》
一段熟悉的旋律,两重年轻而活泼的歌喉,伴着丝质的弹性的吉他声,由地铁列车的一端传来,逐步走近。
两张年轻的笑脸,两个可爱的帅气的高个男孩,在流畅的歌声结束后,礼貌而清脆地拜谢旅客给予的小费,没有犹豫的停留,没有一一地向满车的旅客索取,相互对视一眼,抱怨一句挤死了,继续用微笑迎接下一节车厢。
其实,他们未必一定要接受太多旅客的给予,更不会接受施舍。他们需要的,是置自己于众人面前,锻炼自己的勇气,承受各种眼光,好奇的,疑惑的,不解的,鼓励的,尊重的,不知是否还会有一些轻视的眼光。
也许会有挫折,会付出很多辛苦,收获很微薄。付出的时间,与收到的金钱,也许并不相称。
其实,我们需要挫折。需要从挫折中受到教育。
需要从挫折的教育中,锻炼我们的勇气,磨炼我们的意志,培养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坚韧的性格。
孩子不习惯别人与她有不同的意见,她的哪句话,遇到别人不同意见的时候,总是很敏感地质疑他人在责备她。
不由得联想起来,孩子也是需要挫折教育的,需要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需要有承受能力,需要在不同的意见面前,需要在挫折面前,培养直面的勇气,需要接受否定自己的情况,需要认识到并不是自己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要认识到并不是自己的观点都不允许反对。
成人亦然。
回顾所走过的路,经历中不乏挫折,甚至是很严重的挫折。
可是教育,却谈不上,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使自己的意志更坚强,没有学会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放弃了很多,其实,有时候,不必总是放弃的,坚持下来,也许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该吸取的教训,如果能够吸取,能得有所改变,也许就会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或者,即使重复出现了,也不会重复失败的处理结果。
很佩服这两个帅气的男孩。
<font color="#、演戏与做事
在“永不放弃的决心……做应该做的事情”一节,将两类公司的经理人,划分为“一匹用来表演的马和一匹用来拉犁的马”,这正如我也曾将公司的人,分成演戏的人与做事的人两类。
两类不同的人,对待成绩与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
第5级经理人从窗口里看到别人的成绩,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不足。
相反,未能实现卓越转变的经理人,从窗口钻到别人的错误,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成绩。
务实与粉饰,做事与演戏,将可能导致公司走向不同的方向。我想,这种不同的对待工作的思路,生活中是存在的,是需要我们警醒的。
不要让短期的利益,以及部门的小团体的甚至个人的利益的树叶,蒙蔽我们心灵的眼睛,以致迷失前进的路,本末倒置,为追求短期目标的实现,用演戏来代替做事。
附:《演戏与做事》
总结了一下,把公司内部的人,予以分类,分成不同的群体,并且以最简单的标准,最少的类别去分类。
农耕社会的职业划分是最为简单的吧。那就拿这种社会类型的职业类型去做比拟。
一类是农耕者。干活的人,体力劳动,辛勤耕耘的人,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收获果实的人。
一类是戏子。作戏的人,半是脑力劳动吧,基本上是属于精神领域的劳动者。
或者就简单地划分,干活的人,演戏的人。
我不喜欢演戏,甚至不喜欢看戏。
但是有人喜欢。
演戏者自己陶醉于其中。
观众娱乐于其中。
确实,演戏能够让人精神放松,让人心情愉悦,让人少很多烦恼,至少,是暂时忘却。
公司里演戏的人,也有很多人欣赏。
演戏的人也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能置身事外,远离演戏,远离观戏的,能有几人?
第三章:《先人后事》
<font color="#、一些非常重要的理念
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雇员才是;
诸如性格、职业道德、基本智商、完成任务的决心以及其他的价值观,却或多或少是天生的
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一量发现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以图发展,而不是解决你的最大难题
这些理念,结合我们的管理环境,让人思考:我们的用人,都是恰当的吗?包括业务部门内,以及职能部门内?
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我们当机立断了吗?
<font color="#、别太用力——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这个话题,其实是一门领导的艺术,是人性化管理所要求做到的。
这也是我一直有很大欠缺,做得比较差的地方。
做事的时候,过于投入,而忽略了尺度的把握。或者说,少了些宽容,少了些谅解,要求严,而未采用合适的方式。
就像我写字的时候,非常累,食指与中指也磨损非常严重。直到有旁边的人提醒我,为什么写字这么用力,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做其他事的时候,把握尺度方面的差距。
其实,几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那时候就写下了《别太用力》的博客短文,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附:《别太用力》
以前还没有电脑。用笔的时候也很多,有时候会抄写一些东西,有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写一些东西,写了再改,改了再抄。一篇东西形成以后,手已经酸麻,中指上沾满了墨水;时间久了以后,中指上已经起了起了一小片肉垫。
后来有一次,有谁看我写字,就问我,你写字怎么握笔那么用力?这一问提醒了我,自己留意了一下,几个手指紧紧地捏着笔杆,不但手指很用力,耐用手臂、肩膀等处好象都在紧张地吃劲,整个身体都在配合着用力,原来这才是导致手甚至身体疲劳的原因。试着放松一下,可是写得久了,就又忘了,还是很辛苦地很投入地很忘我地写起来。
这段时间总感觉工作很累,但认真检查一下,好象自己也没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但一旦工作来的时候,就会神情紧张,表情严肃,像打仗一样地讲求效率,最后,一件事做下来,浑身软绵绵地,所有经常未到中午就虚弱得没有力气干活。
睡觉的时候,总在想那些没有做好的事情。有时候想,是不是那些难以解决的事情,由自己亲自来做,抽个时间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可想是这么想,总是做不来。事情积得多了,心里的闷就愈来愈重,沉甸甸地往下坠,隐隐地涨,有一些痛。
不仅如此,而且是对所有的事,好象都用了一种超出需要的力度在做,在投入。
有时候,总觉得责任让我应该更多地控制,去要求其他部门规范操作。可是,这种责任感,却让人像过于用力地握笔一样地累。不仅是身体的累,更是心的累。
过于投入,过于专注,反倒会限制思路,考虑问题会片面,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全面地思考问题及处理问题,不知道在该妥协时妥协,该让步时让步。很多时候,都是要妥协的,无论对外,还是对自己。
过于要求自己的责任心,就会忽略人的本性,忽略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合理性,忘却去理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带有的一份占有蝇头小利的念头。个人利益自然就是私利,私利自然会有私心,私心自然会有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想法。理解,然后合理地控制,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一些小小的让步,满足一点这种心理,在重大的问题上保持清醒,也就够了。
也许,能放得开,才能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保持一种乐观豁达,保持一种活跃的思路。同时,也会有开朗的心情,保持开阔的视野,保持一直在一个较高的视角看待问题,看问题更长远些。
要求自己低一些。自己不是完美的。自己的能力是有差距的。事情是做不完的。留些给明天做吧。当然,今天尽力做好今天的事。适当地妥协,对外部的事,对自己,都要妥协一些。
以前总在最底层在别人手下做具体的事。遇到自己的观点与领导的观点不一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虽然放弃了,但放弃得很勉强,很烦躁,很有情绪,很抵触,甚至会与领导争辩,争论,争吵;时间久了,与领导就形成了无法解开的隔亥,做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越来越低,最后沦落,堕落,随大流。
现在很多具体的事务不要自己处理,更多地是把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琐碎杂事上,那些具体的事务的处理,多是要求别人去做,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对领导的那种态度与处理事情的方式,别人也会拿来对自己。虽然做的具体事务少了一些,但接触的范围却比以前宽了很多,接触的人也多,烦心的事也很多,于是倍感压力大增。加上自己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有些亚健康状态,感觉也就老得更快了。精力不济,体力不济,思想状态不佳,
老了。特别是最近的一年多。
张驰有度。我缺的就是这些吧。这样才导致自己很疲惫。
<font color="#、性格决定成败?
“实现跨越的公司看重的是品质好坏,而不是学历背景、实际技能的掌握、特殊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不是说知识与技能不重要,而是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教会的,而像诸如性格、职业道德、基本智商、完成任务的决心以及其他的价值观,却或多或少是天生的。”——P.58-59页。
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而合格的人才,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性格、基本智商、职业道德、完成任务的决心等素质,而这些,基本是先天具有的。
因此,可以说,性格决定成败。
优秀的素质决定了成功的可能。
性格基本上是与生俱来的,或者至少是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
发现一些人性格中有物质的东西,内存的优势,会是很有用的,是选人的重要标准。
对公司利益的态度。
对个人利益的态度。
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能否承受压力。
对工作思路的敏感程度,以及经验。
我想,对于书所提到的这些对于公司来说重要的素质,检查自身,有符合条件的:
以公司利益为重。——我时常提醒自己:与人谋而不忠乎?
但也有更多的差距,特别是在情商上,在智商上,在承受压力的能力上,存在或者严重差距,或者有很大差距。
曾经在一次旅游时,遇见一个小男孩,六七岁的样子,穿着朴素简单,或者贫寒,兜售一种两栖小动物,罐装在一个有水的小瓶子里,他们称作娃娃鱼,确实与幼年的娃娃鱼形体很像,2元钱一只。我询问了当地人,笑答不是。但我仍然不放心,怕伤害了那生存环境恶劣面临灭亡境地的物种,拒绝了。
想不到,那个小男孩,目标异常的坚定,决不放弃,软磨硬泡,一直尾随,他并不会宣传,没有可以鼓动或者诱惑我的语言,只是有确定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心。跟随我了很久,我想这会浪费他很多时间,不然,他可能已经成功推销出去。
最终我没有动心。
不过,我是有着隐隐的不安的。其实我一直在动摇。
我想我应该给他一个机会,无论这种交易是否合法,是否会伤害这个生物,也许我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再放生。
这个性格坚韧的男孩,有着先天的优良素质。他一定会成功的,无论他做什么事,因为他绝不会放弃他的目标。
即使一次失败,最终也会成功。
第四章:《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font color="#、洗衣机里交缠在一起的衣服——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直面现实的残酷,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矛盾与磨难,并且有勇气解决;旧的矛盾与困难消除了,新的困难与矛盾在不断地出现;不但要面对与解决这一次的困难与矛盾,而且要永远不停地面对,永远不停地去解决。
如同我几年前的另一篇博客短文:
附:《洗衣机里交缠在一起的衣服》
我很懒。恰好房间里有房东的旧洗衣机,省了不少力气。洗一件也是洗,洗一堆也是洗,洗一件两件的不但费水费洗衣粉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费我的懒劲。于是有时候就积攒了一大堆衣服一起洗。
只是,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一遍下来,都会发现衣服乱麻一样,很多件交织缠绕在一起,要想把一件衣服扯出来,要提上来一团,然后一件一件地解、掰、扯上半天,特别是冬天水冷,不想把水浸在水里,只想用两个手指头轻轻地摆弄一番,可是面对那一片乱麻,两个手指头实在是无能为力,于是添了几个手指头上去,劲了半天劲,随意扔到脱水筒里,呵口气吹吹冻得发红有点麻木的手指,长舒一口气,终于一件痛苦的事得以解脱,有一种暗暗的欣喜。
下一筒漂洗,又复如此。洗一次衣服,就经经历数次痛苦的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费力气,费时间,费心思,更费我的耐心。有时间简直很恼火,怎么就缠绕得这么乱这么紧,真要谁故意往乱了整,也不大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洗好晾好,是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业。可以放心地不再理这些琐碎的鸡毛蒜皮的而又缠人的小事。
隔不几天,又积了一堆衣服了,痛苦又开始了,又要为之烦来烦去。
生活其实也是如此。
很多事,都是从开始很简单的状态,发展到出现障碍,出现问题,出现矛盾或者争议,然后是矛盾或争议被搁置,无人主动解决,然后是推诿,然后是责任不清,然后是不同的部门相互指责,然后是让人无法忍受的混乱状态。于是就得费一番功夫去梳理,去找出症结所在,去解开疙瘩化解矛盾,去解决问题,然后重新走上规范的路子。
可是过了不久,类似的问题甚至还是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怎么就不能简单些,凡事都按照规则去处理呢?
事情就是这样的规律,洗衣机里的衣服,注定要在离心力的甩动下纠缠在一起;工作的问题与矛盾,总在利益的驱使下层出不穷。要使用洗衣机就得不断地解开纠缠的结,要做事情,就得永远面临新的矛盾,解决新的问题。
机器尚且如此,人的因素更是这样,规则也同样是因为问题不断出现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问题,也就不存在规范行为的规则了。
<font color="#、风险与狗屎——面对残酷现实的选择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要有风险意识,提前设置防范风险的机制,不仅要解除现实的风险的危害,还要化解潜在风险的影响。一旦风险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就对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损失,甚至,可以利用风险事件,增加我们的风险收益。
但生活中,工作中,也许一些人是真糊涂,但我相信,更多的人是装作糊涂,置风险于不顾,置已经给出的警示于不顾,我行我素,按照个人意志行事,而不是按照公司利益行事。
风险管理与控制,应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且,我们面临的这些经营风险与压力,总是层出不穷,我们得随时提醒自己。
即使我们经营上有了起色,在管理上和成本费用控制以及风险控制上都不可放松,不可掉以轻心。
附:风险与狗屎
网上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远看像狗屎,近看像狗屎,走到跟前尝一尝,确实是狗屎,幸亏没踩到。
——多么庆幸,多么得意,多么沾沾自喜。
我们在经营中强调规避降低经营风险的时候,总是有一些人不以为然,唱反调,理直气壮地说:事前有些看起来像风险,但并不一定会发生;事前没有看到的风险,倒有可能发生。所以,事前说风险没有意义。
我很惊讶。
这就像是狗屎,远看像狗屎,近看也像狗屎,走到跟前尝了确实是狗屎,还要一脸得意地说:看看吧,我没踩到。你事前说的没意义。
风险就是狗屎,有人一定要尝了还得意,我虽然极力劝阻,替其痛心,可惜怕好心被嘲笑和拒绝。
<font color="#、自负会阻碍公司的发展——是在乎领导的感受,还是替领导承担的责任考虑
在“事实胜于美梦”一节中,提到一个观念,即“过于自负的领导人会阻碍公司的发展”。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由于领导的自负,而导致下面的人,对领导的感受的在意,要比对现实的担心更严重。
这样的结果,是严酷的现实,被领导过于乐观的感受所掩盖,而员工可能无法向领导直陈现实的残酷。领导个人所关心的问题,成为这个组织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取代了公司利益应当被重视的程度。
在此种情况下,就无法保证做事总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更多地是要迎合领导的心理感受,迎合领导的喜好去做。
一直以来,我都要求自己对公司领导的利益,或者他应该负的责任考虑,去开展工作,较少顾及领导的心理感受与喜好。
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不顾及领导的心理感受的话,可能会造成坚持自己的看法,而导致被认为对人的不尊重。
——这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有时候,解决问题,不可能把钥匙交给别人,把主动权交给他人,被动地等待,等待自己认为更优的方案被采纳,期望所有的建议被采用。
另一方面,最直接有效,并且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有一个第五级经理人,即一个不会自负,能够不仅仅注重个人心理感受,而是能够接受各方建议,允许展开讨论,允许争论,能够充分发挥民主与众人的智慧,带领企业走向卓越的领导人。
这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因此,期待一个更符合自己预期的管理环境,也须与现实结合起来,适当妥协,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
同时,不放弃原则,尽最大努力争取更有利的结果。
即:既要服务于公司利益,从大的方面对领导负责,同时,适当考虑公司领导的心理感受。
<font color="#、几个重要的提示
领导应该多提些问题,少要求些答案
要对话、要争论,但不要强制
作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互相指责
第五章:《刺猬理念》
<font color="#、重要的三环理论
刺猬理念的概念:刺猬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再犯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理念。
三环理论:
1、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一天赋
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动力以及评价指标)——丰厚的回报
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投入和乐趣
向三环重叠的部分努力,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理事会——实现三环理论的重要工具
<font color="#、不属于自己的——舍得放弃
实现跨越的公司不仅仅关注做哪些事才能成为卓越公司;它们同样也关注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应该停止做。——学会放弃,学会果断决策。
几年前,我曾有过一篇博客,叫《不属于自己的》。如果不能做得最好,那就是我们需要放弃的。
附:《不属于自己的》
我走在老护城河的河沿,沿河的栏杆掩映在几棵高大的垂柳的树荫之下,垂柳下还有一些花草,已经过了开花的季节;花树与河栏之间是一条小径,虽然也铺着小块的方砖,路面还是淤积了一层泥土,起了一些浮尘;树下也有两处座椅,只是上面都有一层经雨水冲刷凝结的尘土。看来这里是少有人走过。河水虽然还是绿的,却是浑浊不堪,一条条的下水道往里倾泻着黑臭粘稠的废水。
天有些阴翳,虽然是正午的时光,太阳却躲在云层的后面。
几只麻雀在柳丝间叽叽喳喳地翻飞,却有一只蹲坐在河栏上,闭着双眼,身体偶而一晃。我走近时,不知它有无察觉,只是没有一丝的反应;我有些奇怪,是否这里人与鸟相处和谐,鸟对人有着不一般的亲近感,所以对人的靠近,毫不在意。于是又伸出手去,慢慢地一只手将麻雀抓在了手里,那鸟慢慢睁开眼睛,也没有太多的惊慌,没有一声的惊叫,我倒是有些诧异,想这鸟是病了,甚至可能生命将不久矣,想整个地看一下它,也怀疑它不会从我手中飞走,要验证一下这想法,于是将手展开,那知那鸟扑楞一下飞往树稍上去了。
我立即后悔自己的自作聪明,环视周围,目光追随着那鸟飞去的地方,怀着一丝不可能的侥幸,盼着那只鸟还飞回落在这河栏上,或者有另外一只鸟落在这里,让我再获得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获得意外惊喜的机会,轻易再将它捉在手里,可惜不会再有。于是心里不免遗憾,为这到手的东西竟然这么快地失去失之交臂而惋惜,如同丢失了一笔钱财。
呆立了一会,才醒悟过来,即使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要这样的一只小鸟何用?养无处养,吃不能吃,最终不是将其送上黄泉路?与其这样,不如任其自由地生活,自由地飞翔,悠闲地在栏杆上闭目养神。
不属于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
想着人世间诸多的欲望,岂不亦如此?
因为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自己手中经过,而又离开自己,或者仅仅是擦身而过,却从手缝里流走,却使自己失去了快乐,则是大大的不值,是得不偿失,但凡夫俗子,往往得到的喜悦是短暂的,而因为意外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身边经过而没有获得的遗憾与失落,却挂在了心上,成为一种负担,久久不能排遣。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总会离开自己,即使留给自己,也没有了相应的价值,反而对人是一种累赘,说不定哪一天,还会拖累自己。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放手让它离去,让它适得其所,希望在放手的一刻,心存快乐,心存喜悦,而不计较失去的怅惘。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属己,也就不存在失去。
(略有删节)
第六章:《训练有素的文化》
<font color="#、训练有素的文化包含的内容
建立一种在框架下实现自由与责任的文化
自律,愿意全力承担责任
不要将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暴虐的纪律维护人员混为一谈
坚守刺猬理念与三环理论
建立“戒律”和系统地清除任何无关事项
训练有素的人
训练有素的思想
在训练有素的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对理念的探索和理解
训练有素的行为
<font color="#、是否拆除栅栏——框架之下的自由(和责任)
关于自由,出现了一些过度要求的声音,其基本的诉求是:
自行决定经营;
拒绝管理框架;
拒绝相关部门对风险以及公司利益的提醒和建议;
把其他部门的职能,片面地自行解释为服务,基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服务,而不是基于公司利益的服务。
针对于工作这中出现的观念冲突,我在个人博客中有所述及:
附:《是否拆除栅栏》
(一)拆除栅栏
普通公路是开放的。
开放的也就自由了很多。可以横穿马路,可以撞翻行人,可以冲进路边的水沟,可以因岔路而误入歧途。
开放有开放的代价。
高速公路是受限制的。
不能倒退,不能横穿,不能停下去休憩,基本只能走直线,可能还得交费。
约束不合理,约束不自由,约束很紧张,约束缺乏人性化。
拆除栅栏?——回到普通公路上去,尽享低速的自由,顺带撞两个人,迷两次路,是一种选择。
撞毁栅栏?——撞毁以后,一种选择是重建,重建以前是混乱,重建的过程还会阻滞,重建还是要付出代价,重建以后还是要被约束。何况撞击者本身,也会受损。
——撞毁以后,另一种选择是不再重建,比拆除栅栏还糟糕,道路通行状况时好时差,忽快忽堵,撞人几率更大。
——几个人一起冲毁栅栏,也不是没有的,想拆除栅栏的,不止一个人。这样更省力,更容易成功,单个撞击者的损失更小。
财务(或者公司其他管理部门)就是高速公路一侧的栅栏。
拆除财务的监督、管理与控制?
(二)谁的栅栏
我想是体制的问题吧。
还有公司的战略定位的问题。
体制的问题,就是股东的角色很淡,虽然管理上喊得很严,但没有谁能真正代表股东利益,因此总部的管理,实际上还是行政管理的色彩更重一些;而在其中,财务向谁负责?向股东?汇报不到那个层次,并且谁是股东的问题似乎不像形式上的那么清晰。汇报给总部的财务部,总部的管理风格,一向是弱势财务,较少干涉经营,有些问题并不能顺畅解决。还有代表权的问题,一个经营单位的内设部门,有权代表谁吗,服从是第一位的。
战略定位的问题,复杂了,不谈。
于是郁闷。
弱势财务,更多地对财务提出服务的要求。总而言之,我要花钱,你要为我花钱服务。
财务还是财务吗?仅仅做个出纳,大出纳?
财务目标是什么,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吧,利润最大化是吧;如果不能赢利,也应该是亏损最小吧。
可是利润是经营环节创造的。
如果要实现财务目标,就难免介入到经营管理环节。这是我做财务的思路。
利润最大化怎么实现,收入环节,成本费用环节,风险控制环节。
什么人都想管,什么人都能管,一个小财务都想管。
为所欲为。
可能所有的人,都有会有这种意识与要求吧,特别是,利用他人的免费资源,创造个人的利益的时候。
资源是有限的吧?玩完了呢?还能玩吗?
公司又不是你的,你又不能在这个公司一直干下去,又没有花你的钱,公司亏损,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
——谢谢指教,不敢受。
于是冲击,打击,群攻。工作的不同思路,演变成了人身的攻击。
<font color="#、列出不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的地事
在这个章节中,同样提及了刺猬理论所强调的,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放弃不该做的事。
换个角度,正好与洪总在年度经营工作会议上,对2010年的工作要求:
二0一0年,是公司的提升年。要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
正确地做事,还停留在管理的阶段,有一定的被动参与的色彩。
做正确的事,才能实现从管理能力到经营能力的转变。
做正确的事,同样也意味着不正确的事不能做,该放弃的经营方向需要放弃,不该花的钱不要花。
第七章:《技术加速器》——技术并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
技术本身并不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有选择地尝试使用技术才是发展的动因。
合理地使用技术,技术就会成为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时,你才能更好地应用技术。
技术确实很重要,但它只能从属于训练有素。
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把不合格的人转变成合格的人才。
第八章:《飞轮和厄运之轮》
<font color="#、路遥知马力——关于飞轮的理念应用于起步阶段的公司
关于飞轮的理念,是这样的原理:
如同推动一个巨大的飞轮,需要持续投入很大的力量,并且一直保持这种努力和投入,直到使飞轮转动,加速,快速地转动,飞快地转动,达到突破和超越的境地。
前期的投入是很大的,而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阻力也会很大,一旦步入正规,一切就会非常顺利。
路遥知马力。
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期为规范而做的基础工作,所投入的精力,是需要耐心,耐力,并且持之以恒地。
飞轮旋转起来以后,虽然我仍然需要持续地用力,以使飞轮突破,但很明显,管理的措施已经见效,工作可以很顺利地开展了。
在促使飞轮转动起来的过程中,短期的压力是巨大的。
对于华通这样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无论能否成为卓越的企业,其发展的过程,都非常适用飞轮这个理念。
关于飞轮的理念,是一个:
累积的过程——没有瞬间的奇迹
持续的过程——坚强的耐力
& & 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突破点
突破的过程:——付出的努力,只有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成效。虽然你花的力气和第一圈一样大,但飞轮越转越快。
没有宏伟的计划——低调做事的风格
没有意识到突破的实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
<font color="#、厄运之轮
与飞轮相对,体现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公司因徘徊不前而没能积累起持续不变的动量,最终陷入我们所说的“厄运之轮”,形成恶性循环,公司走向下坡路。
厄运之轮的表现千差万别,却存在着一些非常普遍的模式,其中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
错误指导下的收购行为——可以购买到成长方式,但是你决不可能购买到转变成卓越公司的方式。两个大型的平庸公司合并在一起,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卓越的公司。
选拔废除前代领导者努力成果的新一代领导人——新任职的领导常常阻止旋转着的飞轮,并且推动它朝一个全新的方向旋转。
第九章:《从&从优秀到卓越&到&基业长青&》——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
从优秀到卓越,都有一个“主导宗旨”或“核心意识”。它包括核心价值观及一个核心目标(高于赚钱的原因)。
持久卓越的公司并不只是为股东谋利而存在——核心目标。
持久卓越的公司,并没有特定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去遵循。
核心价值观对持久卓越至关重要,但其具体内容却又无关紧要。
持久卓越的公司在恪守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的同时,不断转换商业策略和运营方式以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就是发扬核心和促进发展的奇妙结合。
危险鲁莽的宏伟目标与大胆创新的宏伟目标的区别:危险鲁莽的宏伟目标来源于虚张声势,而大胆创新的宏伟目标却是理解的结果。
优秀和卓越与否并不能看规模的大小。
为什么要实现卓越?
构建卓越并不比构建优秀更难。
本书的主旨,不是要使我们日常的工作做更多的事,而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忽略或不去做很多其他事情,以改善结果。
从优秀到卓越并不会很容易,也不是每个组织都能成功地实现这一飞跃。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为什么要卓越”,而应该是“什么工作会使你有一种迫切感,以至于你想要创造卓越?
我想,也许可以这样理解:
有一种理想,一种超越多钱、利益的使命感,那就是:我们能做好,我能在某一方面很棒;我能做好,我有责任做得更好;那才不虚度我的人生,才不致让我的人生有所遗憾。
类似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可以换个说法:我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我钟情的事业,因此我无悔无憾。
那就是:强烈的责任感。
《后记》——我是不是那个被限制在后座上的人
如果“不得不携不称职的人员同行,但是你可以将他们排除在理事会之外,从而实质上将他们限制在巴士的后座上”。
那么,我是不是那个被限制在后座上的人?
我想,我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附:《斧头的故事》
斧头的故事
一个木匠,有一把做木工活的斧头,一头是刃,用于砍木材的,另一头是锤子,用来揳楔子。
有一天,木匠不留心踢到了斧头上,踢疼了脚趾,好一阵疼痛。幸亏没有踢到斧刃,不然,可能要流血了。
木匠很生气,一脚把斧头踢到一边去,还不解气,干脆把斧头扔进柴灶下,看着斧头把在火中熊熊燃烧,好不痛快。烧不着的铁,也已经是面目全非,最后扔在了路边。
一个收废品的从木匠家门前经过,看见一块黑乎乎的铁疙瘩,弯腰捡起,恰好被木匠看见,上前阻止,说那是自己的物品,以后说不定会用到,于是堆到墙角的杂物堆里。
后来,木匠需要劈木头的时候,能用锯的时候用锯,不能用锯的时候,就拿菜刀来;需要揳东西的时候,就随手拣块石头,那石头圆溜溜的,很是光滑,大小合适,抓起来顺手,木匠乐得使用。
于是就迟迟没有想起扔在墙角的斧头。没有了木把的斧头,也就没有了使用的机会。
天长日久,斧头生了铁锈,层层剥落。最终,只剩下一堆铁渣,不知什么时候,被雨水冲进了泥土,最终不见踪迹。
重找读书的乐趣
每天早晚我奔波于上下班途中的时候,需要耗时六至七个小时的时间。当然,我也可以选择住公司宿舍。但我更愿意每天回家。
这段时间,作为完成一项任务的出发点,我在上下班途中,公交车上,每天阅读几十页《从优秀到卓越》。
我知道,读这本书,是个人修炼的过程,而不是自己处于可以主动创造卓越公司的角色,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但我也一直想,做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者,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而是真正体现财务理财职能、发现财务管理与控制的价值的财务管理人员。当然,我一直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实践,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我相信,我付出了,所付出的,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认可。
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所推进我的财务管理观念与工作思路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问题的一半,是自身的差距,综合素质的差距。一直以来,自己都是一个操作者,而不是一个领导者,更没有学会将自己的思路,以合适的方式,以最小的阻力,去实现。
问题的另一半,是财务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关系。也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已经很久沉浸到具体的事务之中。
有时候会有思考。但总感觉知识体系、理论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一直感觉到所学与所掌握的,虽然基本上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思路的,但确是不系统的。
一直想能够有提升的机会。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升自己,形成一套明确的管理思路,从工作中总结,再反过来指导工作。
但,也一直忽视了读书。
距离读书,距离有兴趣的读书,有些年头了。即使读,也是读一些消遣性的读物,没有内涵,没有思想,没有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这段时间的路途读书,重新唤起了我对读书的兴趣。
原来,曾经远离的读书,还是很能让人投入,让有产生愉悦的感觉的。
这本作为任务的书,读完以后,有兴趣再找其他的书,不是任务的书,然而同样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益于提高管理思维的观点。
这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
理解的快乐。
解惑的快乐。
共鸣的快乐。
我重新找回了读书的快乐。
附:读书过程中的疑问——不迷信于老师
一、经理人的作用——是否“忽略经理人”
1、最高层经理人
第二章《第5级经理人》主张“忽略公司经理人”;
事实上,本书所推崇的所有理念,包括第五级经理人的卓越特质,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三环理念,以及训练有素的文化,等等,无不是在证明,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得益于优秀的经理人的自身素养以及关键时刻的正确决策。
在第二章的小结里,明确提出:在转变的关键时期,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拥有第5级经理人——那么,我想,实际的结论就是:成功的企业,卓越的企业,一个胜任的经理人最为重要!
2、那么,基层的管理人员该如何做?
本书大量篇幅,是在讨论,企业的最高层经理人所做的决策.
这本书适合于基层的管理人员阅读或者效仿吗?
3、成功由个别人决定?
第三章先人后事,P.48:但要是上车是因为某人也在车上的话,情况就不同的,改变方向要容易得多.
二、本书是从战略决策层面分析企业如何胜出的
这不是一本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书——p.118页。
基础管理或微观管理,不是本书要探讨的内容
那么,仅仅做到战略决策上的正确,就能实现企业的卓越吗?
基础管理或者说日常的管理,如果有疑惑的话,如何解决?如果有一本这方面的管理类书籍,会不会相互冲突?
三、卓越的公司,都源于偶然?
1、任何刻意的整顿,都没有说服力促成了公司的卓越
P.35-36页:
并非来自外部的经理人的整顿;
并非刻意制订不同的绩效薪酬政策;
并非在制订发展战略上花费了更多精力;
在合适的时间处于合适的位置——P.38
2、同样富有冒险意味的决策,有着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结论
P.82页的案例,与P.67页的两个不同结果的案例,其操作似乎是相同的模式,都是在前景未明朗之前的决策,都有冒险的成分。但因为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而被给予不同的结论,一个被推崇,一个被作为反而教材剖析。——那么,成功,特别是重大的成功,是否确实缘于机会,缘于偶然?
P.82页的案例,是信件和文件复印公司于1976年作出的一个战略选择,从赢利部门抽调资金,投资到一个新兴部门,结果导致失败,成为一个反而教材。
而P.67页的案例,则是菲利普·莫里斯烟草公司的一个决策,抽调最精干的人,贡献公司99%收入的负责人,改为开拓从未经手过的国际市场,结果,其成功了,成为了备受推崇的案例。
可以说:这是两个相同的冒险的决策。
而其成功,有多少是决策的正确性,又有多少,是偶然的机会造成?
如果有偶然的机会造成,则案例的分析,还是否是规律呢?
3、如何区分盲目决策与转换商业策略的区别?
前者在P.199厄运之轮的左右摇摆的经营策略,后者在P.217
四、正视现实与美好生活观念的矛盾
P.83页的正视现实,导致的是人的焦虑
P.70页的关于美好生活的观念,却似乎与此矛盾。焦虑,能导致正视现实吗?
相互矛盾的观点,只是为了论证不同的概念?
五、关于刺猬概念
定义为刺猬概念,是源于:一个最简单的理念。这地前面阅读的时候,书中所述狐狸与刺猬的故事,以及三环理论,一直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直到重读部分段落,重新体会关于刺猬的定义,才明确下来:
刺猬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再犯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理念。
六、“少3倍”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少一倍就为零了,少3倍就打入地底了。——P.187
另外:在P.194页,则有个下跌了6倍多的说法。——已经跌入十八层地狱了。
七、关于飞轮理念:网络时代的新经济体是否适用?
网络时代的新经济体,似乎就是略过了积累的过程,然后他们失败了吗?
也许他们算不上卓越,但应该算得上优秀。但这也就够了。
八、财产剥夺的概念
是否即资产剥离(重组出售)的概念?——P.269。
[ 本帖最后由 jabjob 于
20:58 编辑 ]
<p id="rate_22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5
" class="mtn mbn">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比较有同感,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就是这个道理。:handshake
這該只是 序言 還沒到正文的 是嗎?
期待....:handshake
回复 藤椅 kitkit 的帖子
全文初稿完毕,估计里面错别字等差错在所难免
原來 那些小故事是由此而來的 :)
回复 报纸 kitkit 的帖子
那些小故事,是平常的思考,一点一滴的经历的记录。被引用到这篇读书笔记中
不错哦,真有心,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了下来:)
有些故事终于明白了:handshake
很好 收藏了
回复 7楼 lilian2006 的帖子
:handshake
收下,谢谢
江老师好笔法啊,可惜跟你一起工作的时候没有好好跟你学习,后海啊!
回复 12楼 cqx977977 的帖子
复习一遍,&温古而知新&
站长推荐 /1
一起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视野思享会》举办了近60期,事实证明是符合大家需求的。本项目开始招募年费会员,一起策划活动主题,一起全程互动解惑,更可观看更多往届视频。详情见内文。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卓越团队的共同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