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骨扫描癌症准确吗先做哪个好?

CT和ECT(骨扫描)
CT是“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的英文简称,是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在X线诊断方面的最大突破,是近代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和X线检查摄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CT由英国物理学家在1972年研制成功,先用于颅脑疾病诊断,后于1976年又扩大到全身检查,是X线在放射学中的一大革命。我国也在70年代末引进了这一新技术,在短短的30年里,全国各地乃至县镇级医院共安装了各种型号的CT机数千台,CT检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层开,成为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CT是从X线机发展而来的,它显著地改善了X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线机,从而开阔了X线检查的适应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率。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一部分按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当X线射向人体组织时,部分射线被组织吸收,部分射线穿过人体被检测器官接收,产生信号。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疏密程度不同,X线的穿透能力不同,所以检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就有了差异。将所接收的这种有差异的射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息后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输出到显示的荧光屏上显示出图像,这种图像被称为横断面图像。CT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对病人来说无痛苦,其密度、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人体内非常小的病变,直接显示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它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的相对空间位置、大小、数目方面非常敏感而可靠,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在疾病病理性质的诊断上则存在一定的限制。
CT与传统X线摄影不同,在CT中使用的X线探测系统比摄影胶片敏感,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探测器所得到的资料。CT的特点在于它能区别差异极小的X 线吸收值。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CT能区分的密度范围多达2000级以上,而传统X线片大约只能区分20级密度。这种密度分辨率,不仅能区分脂肪与其他软组织,也能分辨软组织的密度等级。这种革命性技术显著地改变了许多疾病的诊断方式。
在进行CT检查时, 目前最常应用的断层面是水平横断面,断层层面的厚度与部位都可由检查人员决定。常用的层面厚度在1~10毫米间,移动病人通过检查机架后,就能陆续获得能组合成身体架构的多张相 接影像。利用较薄的切片能获得较准确的资料,但这时必须对某一体积的构造进行较多切片扫描才行。
在每次曝光中所得到的资料由计算机重建形成影像,这些影像可显示在荧光屏上,也可将其摄成胶片以作永久保存。此外,其基本资料也可以储存在磁光盘或磁带里。
ECT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同位素发射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的英文缩写。其原理是利用仪器探测人体内同位至素的动态分布而成像;特点是可作功能、代谢方面的影偈观察。ECT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医学示踪原理相结合的高科技技术。ECT包括SPECT和PET。
E-CT是一种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方法。与通常CT的不同之处是射线源在成像体的内部。E-CT成像是先让人体接受某种放射性药物,这些药物聚集在人体某个脏器中或参与体内某种代谢过程,再对脏器组织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分布和代谢进行成像。因此,利用E-CT不仅可得人体脏器的解剖图像,还可得到生理,生化,病理过程及功能图像。E-CT包括三种成像装置:γ相机,SPECT和PET。
γ相机是一次成像的医疗设备,它主要由探测器(包括准直器,闪烁晶体,光电倍增管等),电子学读出系统和图像显示纪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基本原理是,利用能够放出纯粹阿尔法光子的放射性核素或药物注入或吸入人体,通过显像仪的探头对准所要检查的脏器接收被检部位发出的射线,再通过光电倍增管将光电脉冲放大转化成信号,经计算机连续采取信息进行图象的处理和重建,最后以三级显像技术使被检脏器成像。SPECT用于癫痫的检查主要是用锝99标记的化合物HM-PAO和CED。上述放射性核素可以选择性地进入脑内,可以反脑部血流灌注情况。癫痫病灶发作期因局部放电时神经元缺氧导致乳酸增加而致局部脑血流增加,发作间隙期脑血流降低。与PET比较,两者显像有相似的效果,且克服了比PET价格高操作复杂的缺陷,故在临床上应用较多。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简称PET)是目前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当人体内含有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时,正电子在人体中很短的路程内(小于几mm)即可和周围的负电子发生湮灭而产生一对γ光子,这两个γ光子的运动方向相反,能量均为0.511Mev,因此,用两个位置相对的探测器分别探测这两个γ光子,并进行符合测量即可对人体的脏器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系统是近年来受到临床广泛重视的核医学显像设备,并被誉为九十年代世界医学重大发展之一,被认为“在核医学史上奠定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PET与其他影象技术相比,PET显像剂能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存在于机体内活性分子保持一致。一定意义上,PET是目前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最佳影像手段。
PET与SPECT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和能用于较精确定量分析的优点,加上所用放射性核素多为人体组织天然元素的同位素,能进行真正的示踪研究,故PET已成为当前最理想的定量代谢显像技术,为医学的进步作出了很多独一无二的贡献。但它造价昂贵,必须就近配置生产正电子核素的加速器和标记热室(因为常用正电子发射体的物理半衰期都很短),故尚难于推广应用。返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段平国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为什么做骨扫描,请先认识SPECT与PET-CT
全网发布: 21:47
&&& 有些病人患有或转移可疑,一般得做骨扫描(bone scan),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核医学影象检查,它与局部骨骼的X线影象检查不同之处是检查前先要注射放射性药物,等骨骼充分吸收,一般需2~3小时后再用接受放射性的 仪器(如γ照相机、ECT)探测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若某 一骨骼对放射性的吸收异常增加或减退,即有异常浓集或稀缺现象,就提示该骨有病变存在。另一不同之处是在出现x 线所见的骨结构密度改变之前,一定会有骨代谢的变化,而骨扫描中骨放射性吸收异常正是骨代谢的反映。因此,骨扫描比X线检查发现的病灶要早,可早达3~6个月。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转移性肿瘤,因此对不明性质肿块 的患者来说,发现有骨转移性肿瘤存在,意味着所患肿块为恶性,即已向骨骼转移。
ECT包括SPECT与 PET -CT,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这些它们和CT、MRI一样,都是断层成像,与 X-线、CR、DR 不一样。&&&&通俗的讲,CT, MRI是组织影像,看的是身体和器官的组织密度、水分密度等等。物理原理上 CT 成像靠体外 X-线穿透身体被 CT 机器探测到成像,由于骨头、脂肪、肌肉、肝、肾等组织密度不同,X-线穿过身体以后被不同程度衰减,所以成像可以看到不同的组织。MRI的诊断基本原理是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密度不一样,或者位置、大小不一样。而 SPECT 和 PET 都是靠注射同位素药物到身体里面,被身体某个部位吸收,身体向外发射 gamma 射线,被 SPECT 或者 PET 相机探测到成像。要说明 PET 是发射的是正电子,但是正电子很快就湮灭,转变为一对 gamma 射线。狭义的ECT,一般指SPECT,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实际上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还包括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是SPECT和PET的统称。&&&&&SPECT 和 PET 最重要的原理是“同位素药物被身体某个部位吸收”。身体内异常的组织会异常吸收药物,因此图像可以看出病变。具体为啥药物会被某些器官吸收,这个学科非常深奥,这里就不说了。那么 PET 与 SPECT 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物理上它们用不同的药物和同位素,所以针对性也不太一样。这两种检查的最大应用都在肿瘤和心脏,SPECT 还有些其他功能影像如肾、胆、甲状腺、胃、骨头病、内出血等等。但是同样针对肿瘤它们的应用和效果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目前的 PET 全身肿瘤检查用得多,SPECT 局部病变用得多。如果怀疑肿瘤和远端转移 PET-CT 效果好 (当然,也要根据肿瘤类型和阶段)。在没有 PET-CT 之前,SPECT 全身骨扫描起到类似作用,但是针对的只是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脑、淋巴等转移等,骨扫描不会有好的效果。&&&&&通俗的说,CT, MR 是组织影像,SPECT 和 PET-CT是功能分子影像;现在虽然有不少 MRI 、CT 和超声功能影像研究,但是功能影像不是这些设备的主流功能。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7:29
段平国大夫的信息
段平国大夫电话咨询
段平国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段平国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段平国大夫提问
段平国的咨询范围:
脊柱外科,关节疾病,创伤
段平国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骨科好评科室
骨科分类问答我老公今年已经有五十六岁了,平时我老公身体状况都是很不错的,也很少生病,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父亲经常感觉到疼痛,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关节疼痛的让我老公总是翻来覆去的,整夜整夜的都睡不好。我自己上网查了一下,很担心像我老公这样的情况是患有了骨癌性的疾病,那到底如果到医院做骨扫描,能不能确诊为骨癌?
步骤/方法:
1临床上骨癌是有良恶性的分别,多数骨癌的发病和家族性的遗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若向骨外生长,由于肿瘤压迫周围软组织,都可引起疼痛或功能方面的问题。
2一旦患者出现了持续性的疼痛病症时,是可以通过骨扫描的方法进行诊断的,该方法是相对较为准确的检查方法,除此之外,患者还要进行X线及CT检查如果都是怀疑骨癌,可以穿刺活检或是手术切除做病理性化验是确诊的依据。
3患者一旦确认患有了骨癌性的疾病后,是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在接受了放化疗后,可以直接进行切除肿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后期,患者还应当采取中药的方法进行调理,大部分患者的病症都可以得到控制。
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除了要以清淡为主,适当的还可以增加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病症有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患者的心态也应当保持平和。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骨癌热门相关
骨癌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
参考价格:¥408
功能主治: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食道...
参考价格:¥238
咨询实录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扫描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