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时常将气管拉向患侧对嘛?

一、注意几种引起胸腔积液的综合征
  1.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本征可因低蛋白血症使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而引起胸水、腹水。胸腔积液为漏出液。治疗主要为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2.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1956年由dressler首先报道。一般认为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 内或几个月后,发病率为3%~4%。约60%~70%患者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腔积液。治疗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可行胸腔穿刺抽液。预后良好。  3.柏-查综合征 柏-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又称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是肝静脉或肝静脉邻近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的以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845年budd 首次报道,1899年chiari又报道13例,从此确定为独立性疾病。由于肝静脉回流受阻,肝淋巴循环量增加,由肝脏回流至右横膈的淋巴液增加,使淋巴 管内压力增加,胸膜淋巴管扩张,破入胸腔形成胸腔积液。治疗需采取手术解除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的阻塞。胸腔穿刺抽液可缓解症状。  4.梅格斯综合征 梅格斯综合征(meigs syndrome)由美国麻省综合医院首席教授meigs于1937年报道。确切定义为:原发肿瘤必须是卵巢良性纤维瘤或纤维样瘤;肿瘤必须伴有胸腹水; 切除肿瘤后胸腹水消失且不再复发。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40~60岁多见。慢性良性过程,临床表现为卵巢肿瘤、胸腔积液和腹水三大特征。患者可出现腹胀、 腹痛、咳嗽、气促、胸闷、疼痛、下肢浮肿、尿失禁、体重减轻、乏力、低热、阴道出血等。胸腹水多为漏出液,少数为渗出液。治疗应尽早手术,行子宫及附件切除。  5.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本征侵犯呼吸系统者约占9%,可并发胸膜炎而出现胸腔积液。治疗主要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胸腔积液量较大时,可胸腔穿刺抽液。
二、预防胸腔积液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  胸膜腔内注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本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临床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  一、临床表现  、咳嗽、胸痛常为干咳,伴胸部刺痛,咳嗽或深呼吸时胸痛加剧。  、呼吸困难少量积液时症状不明显,或略感胸闷;大量积液时有明显呼吸困难。而此时胸痛可趋缓。  、全身症状取决于胸腔积液的病因。  、体征少量积液时可有胸膜摩擦音,典型的积液体征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中量积液在叩诊浊音界的上缘有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大量积液气管向健侧移位。  二、预防措施  积极防治原发病。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患的一部分,因此积极防治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生活调摄。居住地要保持干燥,避免湿邪侵袭,不恣食生冷,不暴饮暴食,保持脾胃功能的正常。得病后,及时治疗,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以臻早日康复。
三、胸腔积液西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通过治疗原发病或纠正胸腔液体漏出的原因使漏出性胸腔积液吸收或稳定。渗出性胸腔积液根据病因不同而处理有所差异,下面简述结核性胸 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化脓性胸腔积液3种常见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1.结核性胸腔积液  (1)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  (2)胸腔穿刺抽液:中等量以上积液需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可减轻或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症状,减少纤维蛋白沉着及胸膜增厚,降低或避免 影响肺功能的可能,另外抽液治疗具有减轻结核毒性症状作用。抽液每次不宜超过1000ml,不宜过快、过多,以免造成胸腔压力骤降,出现复张后 肺水肿。抽液过程中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四肢发凉,则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使患者平卧,密切观察血压等症状 变化,必要时肌注尼可刹米(可拉明)0.375g或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中毒症状,可加快胸腔积液吸收(缩短积液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增厚、粘 连的机会。但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导致结核播散,必须谨慎应用。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前提下,主要用于有严重结核毒性症状经抽液、 抗结核治疗未有效缓解的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小剂量(15~30mg/d泼尼松)、疗程一般不超过4~6周,要求症状得到控制后尽早减量、 停药。  2.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系最常见的胸腔积液之一。其中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的转移是恶性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  (1)全身性抗肿瘤化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病变不仅局限于胸腔局部(除原发胸膜恶性肿瘤外),因此,对于全身性抗肿瘤化疗较为敏感的恶性肿 瘤,如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经全身性化疗约1/3患者胸腔积液消失。  (2)胸腔局部治疗  ①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通常采用肋间切开引流尽可能将胸腔积液排空,经引流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顺氯氨铂)40~80mg、多柔比星( 阿霉素)30mg、丝裂霉素10~20mg、博莱霉素60mg、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750~1000mg等,既有杀伤癌细胞作用,又可引起胸膜粘连。  ②胸膜腔注入生物免疫调节剂:如短小棒状杆菌疫菌(cp),链球菌722制剂(沙培林0k-432)、胞必佳,il-2、干扰素、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③胸膜粘连术:采用四环素(每次&2g)、滑石粉(每次&5g)、多西环素等粘连剂,使胸膜粘连、胸膜腔闭锁,阻止胸腔积液复发。  对于胸腔内注射抗肿瘤药物或胸膜粘连剂,可同时注入利多卡因或地塞米松以减轻胸痛或发热,嘱患者在注药后2h内卧床休息并定时不断更换 体位,以5~10min为宜,使药物能与胸膜或病灶广泛接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化脓性胸腔积液(简称脓胸) 脓胸常继发于化脓性感染或外伤。感染病原体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结核菌、放线菌 等。  急性期脓胸给予强有力抗感染治疗同时(全身和局部胸腔内给药),应积极引流胸腔脓液,可反复胸穿或肋间切开引流,并采用2%碳酸氢钠反复 冲洗胸腔,然后注入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结核性脓胸)。胸腔内注入链激酶,使脓液变稀,以利于引流。对于有支气管胸膜瘘存在者,不宜胸腔冲 洗,以免窒息或感染播散。慢性期脓胸由于化脓性炎症周期长,产生广泛胸膜增厚、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肺脏被包裹不能张开,影响肺和心脏 功能,常需作胸膜剥脱术。若肺仍不能复张,则需加胸廓改形术以消除残腔。对于支气管胸膜瘘者,作瘘管结扎术,必要时行胸廓改形术。脓胸慢 性期者,呈慢性消耗、营养不良,支持治疗显得十分重要,应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能量食物,注意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
四、胸腔积液早期症状有哪些
  1、胸闷、胸痛、气促。  2、胸腔积液量少时可无阳性体征,积液量多时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心脏移向健侧。  3、胸腔积液量0.3~0.5l时,x线仅见肋膈角变钝;更多的积液显示有向外侧、向上的弧形上缘的积液影。平卧时积液散开,使整个肺野透亮度 降低。液气胸时积液有液平面。大量积液时整个患侧阴暗,纵隔推向健侧。积液时常边缘光滑饱满,局限于叶间或肺与膈之间,超声检查有助诊断 。  4、b超可探查胸液掩盖的肿块,协助胸腔穿刺的定位。ct检查能根据胸液的密度不同提示判断为渗出液、血液或脓液,尚可显示纵隔、气管旁 淋巴结、肺内肿块以及胸膜间皮瘤及胸内转移性肿瘤。ct检查胸膜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密度分辨率。较易检出x线平片上难以显示的少量积液。  5、胸腔穿刺抽出液体,胸水检查常规、生化、免疫学和细胞学。  有以上依据可明确为渗出液或漏出液,有助于病因诊断。  胸腔积液的早期症状不好辨别,可能会引起我们的其他错误的判断,所以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建议去医院做检查,这样能够彻底的查出结果,保证身体的健康。
快速问医生()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及合作请联系QQ:
发布养生资讯物理诊断实验考核内容整理 via陈思思 - 温医10眼七2班的日志,人人网,温医10眼七2班的公共主页
外科 名解:1.水中毒 2.功能性细胞外液 3.腹膜内型膀胱破裂 4.肾自截 5.重度烧伤 6.全身免疫反应综合征 简答:1.简述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规范步骤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3.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4.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的补液原则 5.病例分析:患者右腹被撞击后诉右下腹剧痛,查B超提示右肾包膜不完整,周围模糊影等 问:肾损伤的病理分型有哪些?该患者的肾损伤为哪种?该患者病情稳定后,出现什么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物理诊断实验考核内容整理 via陈思思
18选2:浅表淋巴结的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甲状腺检查,气管检查,胸部视诊,肺下界叩诊,胸廓扩张度,触觉语颤,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心界叩诊,心脏听诊区及听诊顺序,腹部的触诊顺序,肝脏触诊,脾脏触诊,移动浊音的叩诊,病理征,脑膜刺激征,腹壁反射&体格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环境要安静,受检查部位要充分暴露,检查者位于受检查者的右边人性化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暴露,触诊前搓手以温暖双手着装:统一着白大褂,佩戴听诊器,指甲剪短,女生需将长发扎起。考核过程中:要一边操作,一边说自己的操作步骤和诊断结果,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
&&以下的内容摘自《临床技能考试》、陈文彬第7版《诊断学》和温州医学院《诊断学实验手册》,也融合了10眼七(1)、(2)女生实验考核的总结。在重新整理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问题,欢迎大家联系并指正我的错误~~~&
1、浅表淋巴结顺序:头颈部:(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 上肢:(腋窝、滑车上)&&&&& 下肢:(腹股沟、腘窝)检查者手势:示、中、环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位的皮肤上进行滑行触诊。被检查者体位:头颈部和上肢可采取坐位或平卧位。下肢检查应该是不做考试要求的
 【 (1)颈部淋巴结检查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3)腋窝淋巴结检查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顺序为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4)滑车上淋巴结检查&以左(右)手托扶被检查者左(右)前臂,以右(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
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
要点:要注意单手触诊,而不是双手一起同时触诊,检查完一侧后要检查对侧,熟记颈部的顺序和腋窝的顺序,还有腋窝淋巴结不同群的实际位置2、瞳孔对光反射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检查时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变化,正常人瞳孔受光线刺激后,双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用手电筒照射一侧瞳孔,并用手隔开双眼,观察对侧瞳孔情况。
3、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前面触诊或后面选择其一)前面触诊:① 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  ② 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分。  (2)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
4、检查气管方法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气管推向健侧
& 气管拉向患侧
大量胸腔积液
&广泛胸膜粘连增厚
甲状腺肿大
5、胸部视诊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测一分钟的呼吸频率,还要观察呼吸节律并描述。
6、肺下界叩诊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被检查者平静呼吸时,沿体表不同垂直线自上而下进行叩诊,当清音变成浊音时,即表示已到肺下界在该垂直线上的位置。确定肺下界常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线(左右共6条)上叩诊。但应注意在体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时,因肺下野与肝脏重叠,故叩诊至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肝上界,应继续叩诊至浊音变为实音为肺下界。
7、胸部(廓)扩张度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指尖是要靠在一起的),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②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要点:前后面都要做胸部扩张度的测试8、语音震颤触诊&&&&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
要点:触觉语颤无需脱衣,前面触三个位置(前两个沿锁骨中线,第三个沿腋前线)背面触四个,老师有提问: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两侧触觉不同?答案:减弱见于 1、肺泡含气量过多(肺气肿)2、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不张)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4、胸膜高度增厚黏连5、胸壁皮下气肿。增强见于1.肺泡炎症(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 &
9、心尖搏动点的位置&& (1)触诊手法正确;   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
10、心界叩诊(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   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  右 界(cm)&&& &肋 间& &&&&&左 界(cm) &&  2-3 &&&&&&&&&&&Ⅱ &&&&&&&&&&2-3  && 2-3 &&&&&&&&&&&Ⅲ &&&&&&&&&3.5-4.5  && 3-4 &&&&&&&&&&&Ⅳ &&&&&&&&&&5-6 &&&n...
阅读(1044)|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右胸腔积液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可以治得好麽?
右胸腔积液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可以治得好麽?
应该只是一般的肺炎,经过抗生素治疗,已处于吸收期,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疗程是半个月,胸片上完全吸收大概需要一个月,一般病例都会痊愈,只要正规治疗就会痊愈,不用担心。右侧胸腔积液是肺炎的反应性表现,不多,会慢慢吸收。 结核的诊断只能等痰涂片的结果,但是阳性率很低,估计你结核的可能性不大,诊断结核还可做PPD,抗结核抗体等我只能回答你这些了,晚期的真的很难治祝你好运
估计是治疗的时候没有彻5底的治愈 先在转移到胸膜 症状是: 结核的症状;午后低热,乏力,消瘦,咳嗽咳痰,胸痛,如果积液量多的话可能还有呼吸困难气管移向健侧 如果是纤维话 那么气管可能移向患侧 体征:可见胸腔积液和实变的体征 X线片可见患侧密度增加和(或)夜气平面, 治疗:考虑是复治 异烟井+利福平+乙胺丁醇+吡秦酰胺4个月,再用异烟井+利福平2个月
初步考虑 1.肝硬化可能 2.呼吸系统疾病待排 建议做个CT...
&右胸腔积液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可以治得好麽?& 的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 & &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如果违反版权请发邮件至
(#替换成@),将在48小时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腔积液的颜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