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lumia950xl双系统安卓有没有可能会解锁移动39频

&& & & &2013年苹果率先发起手机指纹之战,推出自家首款指纹机型iPhone 5s并随即引发安卓阵营集体跟风。随后的2年中,在移动支付还没正式打开大门之前,指纹在国内一直很受局限,只能长期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处境。
& & & &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智能手机的创新时似乎变得有些困难。传统硬件已经很难博消费者的眼球,反倒是一些看似是噱头的功能有望成为指纹之后又一个黑科技,而虹膜识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
& & & &还记得去年MWC上富士通展示了装备虹膜识别技术的原型机,你只需要盯着前置摄像头就可以被红外线检测识别用来解锁。很快就有一些新机利用该技术大做文章,比如微软推出的Lumia 950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的眼球识别机型例如vivo、中兴、努比亚等。那么虹膜识别相比指纹识别到底有何优势与劣势呢?本期硬碰硬我们就找来微软Lumia 950XL与苹果iPhone 6s Plus现身说法。
& & & &虹膜识别
& & & &对比体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科普一下两者的定义。
& & & 虹膜识别是基于人眼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的,主要应用于安防设备以及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
& & & &我们知道,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 & & &虹膜识别需要四个步骤,分为虹膜图像获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匹配。
& & & &虹膜/眼纹识别不一样
& & & &说到手机虹膜验证,我们就不得不说说虹膜、眼纹、眼球识别之间的区别。虽然叫法相似,但其实三者有较大区别。相同点是都需要借助前置摄像头完成信息获取,但虹膜识别是通过对瞳孔外面的环状虹膜进行识别的,而且要搭配红外线进行采集。
& & & &眼纹与眼球识别其实都属于一类,主要是通过摄像头识别眼白部分的静脉血管图案进行识别。一般情况下,虹膜由于自身的独有性,因此比眼白的准确度更高。
& & & &指纹识别
& & & &在所有生物识别中,指纹识别是很常见的一种。它包括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的模式识别系统。指纹识别常用于需要人员身份确认的场所如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笔记本电脑、银行内部处理、银行支付等。
& & & &指纹是灵长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也可指这些纹路在物体上印下的印痕。纹路的细节特征点有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并不相同,同一人的不同手指的指纹也不一样,所以指纹识别就能通过比较这些细节特征的区别来进行鉴别。从最初的滑动式指纹解锁到现在全面进入按压式指纹解锁时代,指纹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进步显而易见。
& & & &指纹的识别分为五个步骤,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压缩、图像处理、指纹形态和细节特征提取与指纹对比。
& & & &体验对决
& & & &Lumia 950XL
& & & &去年我们曾评测过多款眼球、眼纹为卖点的智能手机,而这款虹膜识别的Lumia 950XL还是头一次接触。
& & & &在最新的Windows 10 Mobile系统下,点击系统、设备加密之后就可以看到登录选项。首次使用你需要为手机设置一个PIN码以防无法识别,之后可以录入虹膜信息。录入过程要保证裸眼录入,时长大概在10秒左右。另外你也能选择提高识别能力获取更准确的信息识别。
& & & &Lumia 950XL的识别方式是在锁屏状态下来激活Windows Hello。手机通过前置摄像头与红外线反复搜索用户虹膜。当你的眼睛距离设备大概30cm左右时设备识别的准确度较高,识别时间大概在2秒左右。
& & & &实际测试的虹膜识别准确度不错,即使戴眼镜时设备也可以准确识别,这点非常赞,另外在光线较为昏暗的场所也可以顺利识别。不过如果你想耍小聪明用照片或视频尝试解锁是无法成功的。一旦多次扫描虹膜都无法进入系统时,你可以通过事先预设的PIN码进行解锁。
& & & &Lumia 950XL的虹膜识别场景不多,仅支持解锁操作,更别提什么代替密码、移动支付了。而且在多次识别错误之后,系统会默认锁定虹膜认证。另外由于Windows Hello是beta测试版,因此我还遇到了识别系统意外崩溃的情况。
& & & &iPhone 6s Plus
& & & &同为生物识别技术,手机指纹识别已经普及了超过2年的时间,相比虹膜识别这种黑科技显然更加成熟。iPhone 6s Plus最多支持五组指纹的录入,录入过程分为手指中心的纹路和边缘纹路认证。解锁准确度很高,支持360度任意方向按压式解锁。只是相比Android手机,Touch ID目前还并不支持熄屏模式下解锁。
& & & &功能方面,指纹识别可以用在解锁、代替密码输入以及即将在国内上线的Apple Pay移动支付领域,扩展性出色。相比虹膜识别那种比较夸张的认证方式,指纹操作更容易上手。
& & & &想想也很有意思,或许微软为了寻求差异化才和苹果与安卓阵营分道扬镳。微软选择虹膜识别、苹果与安卓则选择指纹识别。事实上,微软计划让未来所有支持升级Win 10的Lumia手机都可以加入虹膜识别功能,也就是说那些具备红外传感器的手机可以通过固件更新的方式直接开启此功能,微软的全民虹膜计划似乎正在推进着。
& & & &虹膜识别很酷,但无法取代指纹
& & & &通过对比虹膜与指纹的识别方式与应用场景,我们可以看清两者的优势与劣势。硬件层面上虹膜识别要比指纹识别更简单,只需要手机前置摄像头与红外线就可以实现。指纹识别还需要单独的传感器难免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 & & &在安全性方面,虹膜识别技术要比手机指纹识别更好,毕竟指纹识别黑客可以通过获取指纹信息从而制造出指纹贴等,但鉴于虹膜识别只能检测活体的虹膜信息才能成功识别用户,所以唯一性上更有优势。
& & & &易用程度与应用场景显然是指纹识别优势更大。经历了2年多的发展,目前手机指纹技术比虹膜识别更成熟,可以应用在除了解锁之外的其他领域,比如移动支付、密码识别、应用加密等,虹膜识别目前只能作为身份验证用在最基础的解锁等场景。
& & & &可以说用户已经习惯了指纹操作的简单,但虹膜识别的交互逻辑才刚刚起步,由于摄像头像素的参差不齐所以也存在着识别准确度低、识别时间长、场景制约等问题,长期下来可能会&挑战&消费者的耐心。这也是为什么虹膜识别看起来十分酷炫,但距离普及还很漫长的原因。
& & & &如今智能手机彻底步入生物识别阶段,以往指纹识别只在高端机型上出现,现在国产百元手机也可以搭载指纹识别技术,普及速度有目共睹。指纹盛行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手机生物认证下一个黑科技虹膜技术浮出水面。虽然目前看起来似乎不那么靠谱,但或许几年后逐渐成熟的虹膜技术将能够彻底解放你的双手,更安全地保护隐私信息。[讨论] 关于Lumia 950XL,室友给我看了一篇文章 气死我了
转自笔戈科技《Lumia950XL 解刨分析》,呵呵哒
————————————————————
搭载 windows 的 Lumia 一直是微软在霸占桌面操作系统端后,进入移动端的唯一希望。但是,在桌面段坐惯大爷的微软,在移动领域却郁郁不得志,而微软CEO换为萨提亚·纳德拉后,甚至有消息称微软可能放弃 Lumia 手机,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或许我们在微软最新旗舰 Lumia 950XL 上看到端倪。
同时也可以为有想法在 Lumia 950XL 登陆中国时购买的软粉一些参考意见。
Lumia 950XL 还没在国内开卖,所以我现在拿到的是美版。这款机国行销售时售价是5499元,当然是符合国情的双卡双待。而在美国美版也要 649 美金。要知道在美国美版 iPhone 6S 也是 649 美金起,那么我们来就看看 Lumia 950XL 是否能与这个价位匹配。
废话不多说,上正文。 首先拿到手里就是一股浓浓的塑料味,在磨砂的质感上绣上 4 颗银光闪闪的塑料按键(猜一猜哪个是开机键),在这个价位段的手机在今年也没人使用塑料机身了吧,三星刚刚把大塑料后壳这个棒扔出去,微软是接的妥妥的。
我并不是歧视塑料,在 Lumia920 塑料就做的很好,但是 Lumia 950XL 并不像 Lumia920 那样有质感,而且还不是很结实,我刚刚正正使用1天的 Lumia 950XL 后壳按键处居然裂了... 而且在按键上出现了划痕。我看到这里时,我心里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然后默念“这是一款即将在国内卖 5499 元的手机啊”。 背面就不说了,一贯的 Lumia 作风。看正面,很简洁,但是为什么底部有要开个小孔,开就开了,居然还没有对齐,如此丧心病狂的设计,这是要逼死强迫症的节奏。然后看看内部才开后盖后是可拆卸电池,我拿到这款手机时我就在想,为什么 Lumia 950XL 要做成可拆卸的电池?这可是将要卖 5499 的手机。拆电池换 SIM ,这个步骤好像只有千元机和功能机的做法吧。
而这次 Lumia 950XL 采用的是 骁龙810 处理器芯片,在众多手机厂商被高通拉入这个坑的时候,居然还有厂商往下跳。
但是谁都知道搭载 骁龙820 的手机马上就要出了呀...
我们还是不做马后炮,说正事。微软为了减少发热,在 Lumia 950XL 上加入了的水冷散热。
听上去很有很牛逼,那么水冷是怎么一会事了?
水冷一般是 DIY 玩家在组装电脑时用的一种散热方式,一套水冷系统首先有 水冷块、循环液、水泵、管道和水箱或换热器组成,如下图 如果CPU的发热较小,利用水箱内存储的大容量的循环液就能保证循环液温度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如果是追求超高的性能致使CPU功率很大,则还需加入换热器,换热器就是一个类似散热片的东西,循环液将热量传递给具有超大表面积的散热片,散热片上的风扇则将流入空气的热量带走。这是 PC 机上的水冷做法,但是放在手机里就有点扯了,首先PC主机是太在乎体积大小的,而手机内部空间非常有限。再则PC主机的水冷目的还是将热量迅速吸收排出机箱,最关键是排出去,而手机是一个非常封闭的空间,热量还是在手机内部,根本在狭小的手机内部做不了很好的散热,再加上 Lumia 950XL 机身是塑料,散热本身就差,所以水冷在手机上就是一个营销点而已,配上放热大户骁龙810,热量挡都挡不住,所以并没有什么卵用。
而网上还出现智能手机厂商都准备用水冷方式来降低手机温度的软文…高通真是把一大票手机厂商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然后这些手机厂商来忽悠消费者。
接着拆解,接下来看到的是主板,这次 Lumia 950XL 采用的是C型主板,到看到 Lumia 950XL 的主板是不是有一种千元机的赶脚。不信? 我们拿一台千元价位机皇 魅蓝metal 来对比一下,廉价的绿色主板,反观 魅蓝metal 黑主板加上还加大块屏蔽罩来保护元器件。跟 魅蓝metal 比是不是有点过了,这可是阿里与魅族合作的年度“旗舰”,那我们再用价格更便宜的 红米note2 对比一下。是不是感觉 红米note 的主板看起来都比 Lumia 950XL 工整漂亮很多,Lumia 950XL 可是 5499 旗舰机呀!
Lumia 950XL 同时还在是主板上开19个洞(如下图),起初我也不理解,我就问一个设计主板的朋友,我才了解开这些洞的原因很简单,这红色线框中的主板区域其实是没有用的,而开孔只是就是为了减轻重量和利用其中一个孔固定主板。 但是,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主板设计的不合理,致使手机中浪费了很大的一块空间。
二、结构工程师是草草了事,开洞是完全没有必要,直接可以把这块直街切掉,没有必要弄的这么难看。
所以光从内部主板和结构来看的话,Lumia 950XL 做的连咱国内的千元机的不如。
看到这里你会问,Lumia 950XL 真有这么不堪?卖5499的价格总有亮点吧?
那我们再说说 Lumia 950XL 的优点。
Lumia 950XL 电池放在机身的中间,他能带了的好处是手机重心均衡,而魅蓝metal 重心在下面,如图: 正常使用时手机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你横屏看电影玩游游戏时,就可以感觉出来,特别是在玩赛车游戏时,最明显。iPhone 的重心也非常均衡,因为iPhone采用的是L型主板和长条形的电池,这个点一般手机厂家不会注意到,甚至连有些用户也注意不到。
Lumia 950XL 在主板上的用料也非常足,同时 Lumia 950XL 容易拆,坏了非常容易修理。
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其他优点。
处理器用的是骁龙810,加一个所谓的水冷然并卵。
2K 屏幕,在正常使用下,除了耗电,并不能带来感官上的提升,不然魅族今年就不会道歉了。
瞳孔识别,你让戴眼镜的人群怎么办,难道每次用手机要摘下眼镜?
2000万的像素,在国内一大票手机上已经司空见惯了。
windows10 ??
总结:当微软与诺基亚合作时,我非常期待它们做出一款不一样的手机,让我们在安卓和iOS之外还有另一种选择,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微软的 windows phone 每次更新迭代,都没有让人有非常满意的体验。
萨提亚·纳德拉 上台后微软也发生着非常多的改变,比如windows可以免费升级,但在windows Phone 上却没有大的改变。
当我把 Lumia 950XL 拿在手里,深深的觉的为我付出的649美金不值,浓浓的大塑料感,过时发热的810处理器,2K显示屏幕等等,从里到外没有一点对的起649美金这个价格,因为在这个价格上还有更好的选择,如三星、苹果。看外观的的话,还不如一部国产千元机。
从这些方面来看微软在这部机器上并没有多用功,至少目前没有看到,所以大家在准备购买这款手机时,考虑一下是否值得拿5499的价格来购买这款手机。
我的答案是不值。
————————————————————
微软招你惹你了?!(╯°Д°)╯︵ ┻━┻
分享给小伙伴们:
旗下,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umia950xl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