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可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草药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_百度百科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若干年后再现),大部分慢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炎症。另外,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健存肾单位长期代偿处于血流高灌注、高滤过和高跨膜压的“三高”状态,久之导致健存肾小球硬化。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多数起病缓慢、隐袭。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
如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另外,部分患者因感染、劳累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但也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慢性肾衰竭。多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呈慢性渐进性损害,病理类型为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如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较快,膜性肾病进展常较慢),但也与是否合理治疗相关。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变进展至后期,所有上述不同类型病理变化均可转化为程度不等的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疾病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病理类型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AIport综合征
常起病于青少年,患者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并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
(1)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1g/d,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2)急性肾炎:有的慢性肾炎起病时较急,很像急性肾炎,但大多没有急性肾炎的特征表现:前驱感染距肾炎1~3周、一过性补体C3下降、自愈倾向,有助于鉴别。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呈血压明显增高的慢性肾炎需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后者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
5.慢性肾盂肾炎
多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史、并有影像学及肾功能异常者,尿沉渣中常有白细胞,尿细菌学检查阳性可资区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
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下列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是两个重要的环节。慢性肾炎常有钠水潴留引起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故高血压患者应限盐(NaCl&6g/d);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Ccr&30ml/min时,噻嗪类无效应改用袢利尿剂,但一般不宜过多、长久使用。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为慢性肾炎治疗高血压和/或减少尿蛋白的首选药物。通常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应用剂量常需高于常规的降压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ACEI或ARB要防止高血钾,血肌酐大于264μmol/L(3mg/d1)时务必严密监测血肌酐、血钾,防止副作用发生。此外,还可联合或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鉴于慢性肾炎包括多种疾病,故此类药物是否应用,宜区别对待。但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脏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者可试用,无效者逐步撤去。
4.抗凝、纤溶及抗血小板解聚药物
此类药物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聚集,降低补体活性,但疗效不肯定。
5.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避免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肾内风湿免疫科
刘虹 |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主任。
什么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脏的位置和功能
什么情况下患者需要警惕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影响怀孕吗
判断病因是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键
慢性肾小球肾炎都会发展为尿毒症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
专辑: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
扫描二维码获取播放地址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
孙伟-江苏省中医院-肾病科
视频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成药治疗有三个方面:首先改善症状的药物有黄葵胶囊,可以消水肿治疗蛋白尿血尿;第二个方面是改善指标,可以用《千金翼方》中的独活寄生丸;第三方面是增强抵抗力,。可以食用冬虫夏草,价格昂贵的情况下可以用冬虫夏草人工制剂。慢性肾小球肾炎吃什么中药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损害为基本表现。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镜下蛋白尿或血尿。本病只有少部分是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本病属于传统中医学&水肿&、&虚劳&、&腰痛&、&血尿&等范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列的&石水&与慢性肾炎相对应,指以反复发作的浮肿、蛋白尿、高血压、面白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可分以下5型辨证施治。1.肺肾气虚型 症见少气无力,恶风怕冷,每因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眼睑浮肿,续即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重,咳喘无汗,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宜:疏风散寒利水。可服:通宣理肺丸、五皮丸、五苓丸等。2.风热挟湿型 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每因外感风热湿邪而引起头面肢体甚至全身浮肿加重,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消肿。可服: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小温中丸、肾炎四味片等。3.脾虚水停型 症见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浮肿较轻,但迁延日久,并可见纳呆、恶心,便溏,舌谈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治宜:健脾化气行水。可选:参苓白术丸、启脾丸、肾炎舒等任何一种与胃苓丸同服。4.脾肾阳虚型 症见畏寒肢冷,面色白(右加光)白,腰膝酸软,性机能失常,浮肿明显,以下半身为重,神疲纳呆,大便浠溏,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治宜:温阳化气利水。可服:附子理中丸、生肾气丸、右归丸等。5.肝肾阴虚型 症见头晕目眩,口干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脊酸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养阴滋肾平肝。可服: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丸、二至丸、六味地黄丸等。此外,症见面包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肌肤甲错或不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而证属血瘀者,可选四物丸、益母丸等活血化瘀之品。
性别:男女
咨询内容:
中医临床热文排行
疾病咨询电话:021-
疾病咨询QQ: 投诉邮箱:
友情链接合作qq:
(ICP)备案编号:鲁ICP备号 && 鲁卫网审(2010)第006号您现在的位置是: &
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点滴体会
摘 要: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中常见多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待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最后进入慢性肾衰竭。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病要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笔者在长期医疗工作中总结出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位:132021 吉林,吉林市龙潭中医院【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脾补肾化湿祛瘀;肺肾同治
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中常见多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些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待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最后进入慢性肾衰竭。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病要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笔者在长期医疗工作中总结出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健脾补肾时莫忘化湿祛瘀
  1.1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1年前因为自觉乏力、腰部酸痛,在我院门诊检查双肾彩超未见异常,尿常规:蛋白(++),隐血阴性,肾功正常。静点青霉素2周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后口服中药汤剂(补益脾肾为主),治疗1年后病情无明显改善。于我处就诊时患者自觉乏力,腰部酸痛,食欲尚可,夜寐安稳,大便每日1次,小便时可见泡沫,量如常,舌紫暗,体胖大可见齿痕,脉沉滑。辨证为脾肾亏虚,湿瘀内阻。治疗给予补益肾脾,祛湿浊,化瘀血。
  处方如下: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猪苓、茯苓各20 g,泽泻15 g,陈皮10 g,三七粉3 g(冲服),丹参30 g,生地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 ,车前子20 g(包煎),通草15 g,益母草30 g,巴戟天10 g,菟丝子10 g,萆Z40 g,香附10 g,在此方基础上调整1年后尿蛋白(&),乏力,腰酸痛症状消失。
  1.2 体会 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蛋白尿,精微物质大量丢失,肾虚日久累及脾土,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下注,肾封藏失职,导致精微物质进一步流失。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日久入络化瘀,瘀血内生。西医学认为此类疾病都存在微循环障碍,与中医学中的瘀血内停正好吻合,更支持血瘀内停之说。因此在调理脾胃的同时应兼顾化湿与祛瘀,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的经典方剂,不但补肾且兼祛湿浊、化瘀血功效,提示治疗肾病应当标本同治的理念。
(大约剩余821字,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验证码)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