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港校是什么:七项条件最好有

中青报:我为什么不会给孩子最好的
&&&&来源:&&&&
原标题:我为什么不会给孩子最好的
  《爸爸去哪儿》的亲子节目正风靡当下,其中的一句口号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尽管我很爱看这个节目, 但是却不敢苟同这句口号。
  最好的可以是物质层面吃穿住用,还可以是精神层面,包括价值观。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作为父母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
  在物质层面,不完全是因为不要让物质麻痹孩子,不要让孩子攀比虚荣,尽管这些都很重要。更主要的问题是,父母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给孩子,剥夺了孩子培养自己独立判断能力的机会。精神层面更是如此,每一代人的兴趣点和价值观会带有时代的烙印,父母无法将自己认为什么是最好的兴趣让孩子去追求。
  因为只有孩子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或者是在尚未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之前需要机会去了解想要什么,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这是一种判断力,培养做选择的能力以及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的执行力。这种能力――判断力和执行力――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吃饭穿衣交友,大到择业或择偶。我们看到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直至干涉,包办。在给孩子最好的价值引领下,在一轮轮的教育热潮中,无论是学琴,还是奥数,有多少孩子痛苦不堪,多少家庭关系遭践踏。判断力如同创造力,其实每个人天生存在,只待给予时间空间去成长发掘。可是我们的父母和学校却经常在不经意当中以爱的名义摧毁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
  最近《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什么我不会太早把孩子送出国》,被各类网站报纸转载。文章立意新颖,也算是给时下的出国热潮吹吹冷风。我欣赏作者的独立判断精神, 在当前越发低龄化的留学热潮前仍然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看到低龄留学的种种弊端。但我想补充的是,也许有些父母需要看到的不仅仅是不要把孩子太早送出国,而是为什么不会把孩子送出国。原因很简单:出国并不适合每个人。在我遇到的诸多留学生当中,有些是不想出国的,完全是父母所为;有些是不适合的,出国后患抑郁症的不在少数,这还不算那些犯罪的(最近中外媒体没少报道)。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出国或者都想出国留学。也就是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孩子而言,他们最好的选择不是出国,而是留守在自己的家乡。
  在国内时,我做了几场有关留学的讲座,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听众都是家长,上来询问问题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家长,偶尔有学生自己过来咨询,我很快发现一个特点:但凡学生自己过来问的,问题都非常有针对性、非常具体,而家长问的往往大而无当,有的只是满满的热情或是焦虑。可是,越俎代庖永远都是隔靴搔痒,最后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是孩子们自己,而并非是他们的父母。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所以,我不会给孩子最好的,只会尽我所能,提供机会,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
(责编:董晓伟、王倩)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暂无任何动态
2015自主招生报考: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自主招生
责任编辑:cream2012
加入Q群免费索取独家自主招生备考资料!(点击加入&)
------------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拿到自主招生录取指标的学生在当年高考时可以享受到20分以上不等的降分优惠(个别院校可以优惠到一本线以上)。这种方式由高校主导,目前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各位家长与考生的关注,每年全国约有3万多考生享受到了这种优惠,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虽然说自主招生考试对学生的报名资格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选择自主招生的。因此说,学生就需要好好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及招考院校的基本要求,寻找双方最佳的匹配点。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比较适合参加“自主招生”呢?
我们认为有两类学生:
第一类学生自身的素质好,能力强,品学兼优;
第二类学生是有专长或特长,能满足院校选拔的特殊要求,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会有这样的规定:语文、数学、外语中任一单科高考成绩达到145分(150分制)或文科、理科综合高考成绩达到290分(300分制),且高考投档成绩不低于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控制线,并服从专业调剂者,即予录取。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名校对报考学生的要求以及其个性化招生安排: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自主选拔的“新百年计划”分为“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个部分。
(1)“领军计划”: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2)“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3)“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该计划入选学生高考可加30至60分。同时,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三所名校也加入清华大学发起的自主招生“自强计划”。
16/17高考QQ群
广东高考家长群:
广东高考学生群:
广州高考家长圈:
2016广州高考家长群:
2017广州高考家长群:
全国高考家长群: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40 小时
元宝:2040
金币:36779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3:56
查看: 7855
12:58 上传
关于中华中学你知道吗?—敬德修业,博物明理--[][]
据不完全统计,今天(4.11)上午,共有500多位家长参加了#家长帮南京名校游# 第二站-走进中华中学!为了这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名校游,家长帮与中华中学筹备了整整一周时间哦。
17:10 上传
15:08 上传
到场的家长,聊好、吃好、喝好!没能到场的家长,就隔着本帖闻点“大餐”的味道吧!
一、毕校长由浅入深,给各位准高中家长“上了课”
高中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没有分数是不行的,只有分数也是不行的!
毕校长主要讲了中华中学在分数以外,对孩子核心素质的培养。结合寄宿制的特色,例如跑操,同学间的沟通,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由浅入深的让各位准高中家长了解了一个高中生应该有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展现了中华中学寄宿制的优势。
二、中华的“价值观”--守正创新!
毕校长说:“守正,就是坚持教育的根本。中华不随着政策的变化,不断变化自己的方向,那样是不健康的,不负责的。”
小编编理解为: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做自己能做,不硬做自己做不来的。
毕校长还说:“创新,就是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规律。”
小编编理解为:不随大流,不眼红别人的成就,找适合自己的路子,譬如中华的寄宿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那就是自己的标签,不是东施效颦!
三、部分家长提问汇总
1、2015年中华招生规模?
今年的中考政策一直没有着落,五先生和很多家长一样,都比较关心中华今年的招生规模。
毕校长给出了答案:530人,无论是取消扩招还是不取消扩招,最后都是这么多人。
今年依然会分成12个班级,4个基地班,4个实验班,4个普通班。
2、中华高考成绩怎么样?
毕校长今天着重宣传了14年中华中学的高考成绩,和某所同样是市属四大校的学校一样,本科达线483人,但是当年录取分数线比该校少了近10分。
14年中华中学的本科率为78%,其中200人左右达到211高校分数,100人左右达到985高校分数。
就今天五先生的了解来看,中华中学在理科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上具有不错的水平。
三位校长,均为数学学科的带头人,各年级主任也大都是数学老师,13年南京的数学理科状元就来自中华,数学文科的均分也一直稳定在南京市第二名。
17:03 上传
3、如何进入中华“华星班”?
华星班是中华中学和如皋中学合作开办的班级,虽然师资力量依然是中华中学自己的老师,但是包括教案、教学进程等,都和如皋中学完全同步。两所学校也会定期相互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
那么,如何进入华星班呢?
中考成绩+高一上学期期中、期末成绩+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成绩=四次成绩综合评价,选出40名学生组成华星班。
虽然组成了华星班,但是高二分科后,依然会有理科和文科的重点班级。
4、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中华?
家长问:“毕校长,说句实在话,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中华?”
毕校长答:“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没有不适合中华的孩子。”
然后毕校长很真诚的说:“那些拔尖的孩子,比如说高考目标是北大、清华的孩子,不建议选择中华;那些成绩中等偏上,自主能力不是很强的,我们中华的教师团队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潜能,像这类的的孩子最适合来我们中华深造!”(非毕校长原话哈,小编编稍做了些精华提炼。)
5、2015年中华招生承诺
毕校长强调,招生期间,中华招办老师向家长作出的任何承诺,中华中学都会履行!请家长放心!(全场掌声雷动!!!)
17:05 上传
家长关心的,都在家长帮南京站(微信号:nanjingjzb)
中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
开启中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
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 小时
元宝:1521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5:44
虽然孩子还没有到初三,但是有这种零距离接触名校的机会怎能错过呢,提前带孩子去感受下高中的校园和氛围,非常感谢热情的家长帮美女们!
15:44 上传
15:44 上传
15:44 上传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88 小时
金币:1545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04
那些足够优秀,拔尖的孩子,是不用报中华的;那些成绩中上等,自主能力差,但是还有很多潜力的孩子最适合中华!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08
有幸参加这次中华名校游活动,感谢组织者!很心仪这所百年名校,可是孩子很惧怕住校,有点让我头疼!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32
毕校长的讲话很中肯,让人有认同感。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631 小时
元宝:2442
金币:23610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8:00
“那些成绩中等偏上,自主能力不是很强的” 这就是为俺们家丫头定制的啊!!!!!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21:15
jczdw 发表于
“那些成绩中等偏上,自主能力不是很强的” 这就是为俺们家丫头定制的啊!!!!!同感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7 小时
金币:1737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02
中华真不错!求图求真相!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06
今天没报名跑去的,有点感悟,有好也有不好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14 小时
元宝:1133
金币:1550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08
毕校长说得很真诚!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4 小时
金币:4289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11
今天去了,感觉各方面都不错,校园很美,老师们都很热情。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15
挺好。中华和家长帮。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4:36
本帖最后由 过客1314 于
14:43 编辑
参观中华,从活动方案的拟定、报名、开始、结束,无一不体现组织者家长帮和中华学校的有序、严谨。主贴校长的一番话,虽是寥寥数语,仍能彰显满满的诚意和学者风范。中华,不愧百年名校!虽然因个人原因未能前往现场,但仍然非常感谢家长帮和中华校长、老师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交流无障碍,沟通零距离~愿中华和家长帮越来越好
14:42 上传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67 小时
金币:1625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5:30
中华毕校长说的都是实在话,赞一个,列入中考目标校!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9 小时
金币:3079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6:21
14年中考线比某校少了十几分,不是五先生说的近十分哦!最后达线人数均为483。推进率果然了得!
16:21 上传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6:55
感谢家长帮和中华中学,列入目标之一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4-11 16:57
感谢家长帮给我们搭建的学校与家长零距离交流和认识的平台。上次9中报名迟了未到现场,今天亲临中华名校游现场聆听毕校长诚恳谦虚的报告。真有触动,真有意义。再次感谢五先生!&&祝好!
Powered by股票代码:839278
您所在的位置: >
>大陆学生报考港校需要具备这七项条件
大陆学生报考港校需要具备这七项条件
|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 15:31:23
港校招生工作一般都在内地高考录取前结束。香港的高校与内地大学招生并不冲突,考生可同时报考香港高校和内地大学。尤其高考成绩比较好、个人有去港校意愿的考生可予以考虑,这确实是给个人升学又多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考生应预先考虑到报考香港高校要注意什么,才能被录取。
温馨提示,考生报考港校需要具备以下七项条件:
1、人应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
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2所参加统招的港校外,其他在内地自主招生的香港高校录取时对考生的外语要求都比较高。如香港大学录取时,考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要达到125分以上才能获得面试的机会;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则要求自费生的英语成绩必须达到120分或以上,奖学金生达130分或以上;香港浸会大学大多数专业都要求英语达到110分以上,工商管理等个别专业要求120分以上;香港岭南大学也要求英语成绩达到110分以上。因此,凡意愿报考港校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当高的英语水平,以打下个人学习好的基础。
据已在港校学习的学生反映,能达到香港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英语水平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到校后在课堂上要完全听懂英语授课,绝多数的学生最快也要有一两个月的适应期。
2、考生家庭应具备相应的经济支持
近年来,港校学费有所上涨,一般学费每年要10万元港币。住宿费、生活费等差不多也要5万元港币。内地考生即使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但如果完全靠奖学金在香港高校就读,很可能会给考生造成不可预想的心理负担。一些没有奖学金的考生靠自费上学,更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据了解,今年,非本地学生在港大修读首个本科学位课程的学费为每年港币14.6万,比去年上涨1.1万元港币。住宿费及生活费大致不变,每年约为4万港币。今年,除香港大学学费和奖学金各增加1.1万港币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均没有变化。
值得提示的一点是,近年来大多香港高校都开设奖学金以吸引内地考生,尽管被录取的考生都比较优秀,但能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考生还是少数,因此就读港校不能只依靠奖学金,家庭应该是经济支持的主要来源。所以,考生选择香港高校一定要考虑到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如何,理性报考。
3、个人应具备较好的高考统招成绩和较高的学业水平
港校在内地招生一是纳入高考统招,二是自主招生。被录取的考生都应该是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分数线或以上的,低于高考本科第一批重点录取分数线的即不必考虑。考生的学业水平成绩,应该是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自选三科,这三科成绩分别以五个等级(A、B、C、D、E)呈现,参加港招的考生应该是获取最前面等级的。每一个欲报港校的考生都必须考虑到个人是否具备较好的高考统招成绩和较高的学业水平,这可是被港校录取的“硬指标”。
4、个人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香港高校的学习模式对于内地考生多年养成的学习习惯是“颠覆性”的。在内地读书每个学生会分到一个班,几十个同学在一起生活和上课,一开始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同学圈。而在港校学习则没有集体、没有班级,也没有辅导员。没人上课点名,没人督促你学习,选的课不满意两周之内可以退掉。你学什么、怎样学没人约束你,你什么也不学也没人管你,自由得很。表面上看似轻松的节奏但背后隐形了对学生的巨大压力。阅读、论文作业、小组活动、演讲……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工夫,轻易过“关”是不可能的。港校的老师非常认真和严谨,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这样“宽学严出”,采用学分制,每个人就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时间进行选课学习。预先要制定好学习计划,按计划而行,增强个人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提高个人主动的学习能力。还应注意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加入到校内或校外一些社团,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交流活动,以逐渐纾缓学习上的压力和增加生活上的愉悦感。
5、个人应具备较独立的生活自理能
要想在港校学习好,首先是生活好。生活好是学习好的前提。内地的考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培养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也确实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吃饭问题港校内的饭菜比较丰富多样,很多市场化的快餐品牌已经入驻校园。每一餐的费用大约在20港元左右,校园里的西餐厅、咖啡厅稍贵一点。如果不想在食堂吃饭,宿舍里也可以做饭,相信内地去的考生也一定能学会的。宿舍的安排,以港大为例,第一年学校一般会给入校的新生安排宿舍,两人一间,每年费用在4000港元左右。从第二年开始,学校就不一定能保证学生有宿舍住。一般会几个同学出去合租,费用虽然与校内宿舍不相上下,但需要自己去四处找房、租房、讨价还价,这正是锻炼个人独立的办事能力。
6、个人应尽快掌握校园生活的语言能力
香港的生活语言是粤语,学习语言是英语,所以到香港上大学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内地尤其是北方学生大多对粤语一无所知,但在香港大学校园里充斥着的都是粤语。不懂粤语,就像是聋子,好些事会傻了一样。因此,一些学姐、学兄们建议,学习粤语可以从粤语歌或者TVB的电视剧入手,先从带字幕的开始,故事情节紧凑,靓男美女行为易懂,用不了多久就能听个八九不离十。但要真张嘴说话,还需要下一番苦工夫。开始总是张不开嘴与人交流,这就要强迫个人与本地生一起交往,宽广生活圈子,口语直接对话,这样粤语就很快学会了,也就慢慢地适应、融入了港校的校园内生活。
7、个人应具备较好的面试技巧、语言表达能力
择优录取是香港各大学招生的大原则,但一些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港校也会对考生进行面试。如香港科技大学由学院教授亲自考核。他们会在小组面试过程中为考生作一次更全面的考核。面试题目没有特定范围,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沟通应对、领导才干、团队精神等。根据往年经验,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大学面试都是采取开放式的小组讨论,面试对话也全是用英文。
考生面对录取港校教授的面试,注意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心态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谦虚谨慎,态度平和,仪表大方、举止得体。在说话表达时,语速适中、声调亲和、言语顺畅,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意见、建议,以求得对方较容易的接受、理解和明白。就这些即可以直观、形象地判断你的为人、做事能力,也能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对你的“第一印象”。
已在港校学习的一些学兄、学姐们纷纷畅言,面试最重要是要大胆,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用害怕,同时要尊重其他人发言的权利。这就表明要有自信。自信是面试成功的基础。有了自信的基础,加上逻辑性、技巧的表达,安有不被你心仪的港校录取之理?
想报考港校的考生朋友们,上述七项需要具备的条件你们考虑到了吗?能做到吗?这七项具备的条件,不但能使你们报好,也能使你们在校学习好,也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港校学生。
责编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网
文章关键词:
自招资讯+干货分享+精品课程……陪你奋战高考,助你完美收官!
ID:mxzzzsw
自主招生指南
扫一扫识别二维码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作品内容。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名校自主招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名校自主招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
热线电话:010-
特殊招生排行
资讯排行榜
股票代码:839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