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马眼,七彩神仙肚子起包”怎样做个记者

铁脚·马眼·神仙肚(组图)
车到站了,乘客实在太多,司机还得站起来帮乘客刷卡、招呼乘客往里站。冰箱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盒饭,这是早班司机前一天在家里准备的午饭。每天凌晨,公交车司机们都是顶着路灯出门。公交车司机做完机油、水箱及一般机件检查后便开始一天的营运。公司规定上岗时间是绝对不能使用电话,司机们处理私事或联系同事交接班只能利用吃午饭的时间。一个早上营运下来,司机疲态尽显。  每天当你赶早高峰,挤上了公交车并顺利地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是否留意到为大家的出行公交车司机付出了多少辛劳。公交车司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职业,也是最易被人忽视的职业。他们每天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留下的却多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形象,平凡得就像城市里的“透明人”。
  广州公交车司机流传一句顺口溜:“公交车司机有三宝,‘铁脚’、‘马眼’和‘神仙肚’。”所谓“铁脚”,是因为开一趟车要停二三十个站,脚不断地踩离合,这就练成了“铁脚”;“马眼”是指开车时必须睁大眼睛,连眨眼都要省着点;“神仙肚”,就是扛饿。这7个字是他们艰苦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记者跟随14路公交车司机柯师傅感受“铁脚、马眼、神仙肚”般的工作,早晨4时50分,柯师傅家的灯已经亮了,每个早班他都是这个时候出门搭乘公司的交通车前往公司的停车场。
  6时10分,赤沙总站,司机们做完机油、水箱及一般的机件检查后开始了一天的营运。调度室里灯火通亮,一派忙碌的景象,调度员在安排早班的出车班次。
  7时50分左右早高峰开始,一直持续到9点。这是司机们最忙碌、最紧张的时间。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为应付急升的客流,赤沙总站会加密发车的班次,每班相隔不超过2分钟。
  8时许,记者坐上由柯师傅驾驶的14路车,此时候车乘客的队伍已摆起盘蛇阵。车门一开乘客鱼贯而入,刷羊城通卡的“嘀”声音急速不断,一下子车厢里就站满了乘客,这时柯师傅在驾驶台不停地招呼乘客往里站好腾出更多的空间让急着上班的乘客上车。
  车开动了,柯师傅开着这趟乘客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公交车格外小心,不停地通过车窗、倒后镜观察着前后左右的交通状况,除了要操纵方向盘、踩油门、踩刹车、踩离合换挡外,在车辆拐弯、靠站、开门时还要按响安全提示广播,一双手、一对脚比耍杂还要忙。每一程手、脚、眼并用没有闲的时候。柯师傅说,忙不是最累的,压力最大的是乘客和车的安全,广州的路况太复杂了有太多的未知因数。
  10时许,早高峰过去,不断的有公交车回到总站。高峰时段公交车司机从停站到发车的时间相隔较短就几分钟,司机们小跑上厕所是常有的事,总站的条件有限,厕所只有男女各一间,占厕所的事偶然也会发生,这也是无奈之举。
  11点半左右是司机午餐时间,司机们午餐很简单昨晚在家里准备的盒饭、随身带的茶水。他们吃饭时间只有15分钟,如果遇到堵车,吃饭时间就不能保证,如果遇上班车间隔时间过长,为了赶“车位”(保持车与车之间的密度)就只能把饭带到另一边总站去吃了,吃饭的时间一拖就是一个多小时。
  长年的驾驶,加上不规律的作息,颈椎、腰椎、胃病成为司机们的常见职业病,这或多或少为安全驾驶带来隐患。
  当然,对一名公交车司机来说,最大的困扰还不是与身体的较劲,而是与乘客的磨合这永远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台公交车就等于是一条街,什么人都有,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值得奇怪,司机得习惯跟他们所有人相处”。
  图/文: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通讯员:骆茂昱 钟继东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70394条
评论232039条
评论205404条
评论153779条
评论122463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新闻战线》概况
往期回顾 &
灾难报道中的记者素质
&&&&我曾多次参与海内外重大灾难现场的采访报道,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认为在灾难现场报道中记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责任与道德&&&&首先,记者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在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中,记者必须进行客观、准确、真实的报道,这是一个基本准则,既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公众的必然期待。&&&&在一场巨大的灾难现场,记者面对着海量的信息,面对着心灵上巨大的冲击,面对着具体而残酷的灾难现场,面对着连续不断的死亡场面,容易局限在微观的事实中,容易被局部的细节左右思想,从而难以把握宏观的真实。面对这种情况,在实事求是还原新闻真相的同时,记者应该用专业、客观和理智的方法去报道,通过严谨的职业表述引导民众理智的对待,而不是片面追求对某些微观残酷的放大,更不是用夸张和渲染来刺激受众的眼球。&&&&来到灾区,记者的职责是什么?我认为职责是勇敢、迅速地报道灾难的真相和灾情的实情,客观、深入描述你经历的新闻事实。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关注灾区,帮助灾区,也间接达到了拯救生命的目的。在报道中,要坚决避免灾难悲情化、娱乐化乃至英雄化的做法,既要避免渲染无度,又不回避灾情,在灾难报道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人民的信心、力量和希望。&&&&在灾难现场,记者有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在这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影响救援,影响生命营救;在这里,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在这里,只有伤员最大,只有生命最大。&&&&我在灾区采访有一个重要的经验,记者不能给灾区增加额外的负担,记者在进入灾区的时候,要做充分的准备,盲目去的结果有可能是添乱。记者应以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进入灾区,要尽可能自己携带自用的食品和水。灾区的资源高度紧张,不要和灾民去分享食物。&&&&在灾难报道中,记者还需要有人文关怀。一次在人民网与网友交流的时候,有位网友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在灾难现场你看到有一个儿童危在旦夕,你是先举起相机,还是先去救治他?&&&&事后我想,其实这位网友提问的出发点十分重要,他在提醒记者,虽然你们是灾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但不能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因为在重大灾难面前,人道主义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当然也是超越职业的。作为一个记者,职责是报道新闻,这没有错,但记者同时也肩负着社会责任,记者的报道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灾难报道中,记者的人文关怀不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职业道德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要求。记者不但要积极客观、不遗余力地报道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还要力争在采访报道中去体现更宏观的真实,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体现让人感动的人性。&&&&尊重和保护被采访对象。受到重大灾难袭击遭受损害的灾民,心理很脆弱。在心理学中,他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病人”,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他们往往不愿开口,不愿交流,不愿接受采访。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是关怀,是帮助。要取得采访的成功,记者必须要从心里去理解他们,在行动上要体现出关怀和帮助。尽量使采访对象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建立信心。而不是为了挖出所谓的新闻,不顾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去撕裂他们心灵的伤口。&&&&采访活动不能影响救援工作。一般来说,紧急的救灾行动的确是重要的新闻,记者一定要努力去拍摄到现场的画面,采访到现场的人,描述好现场的情景。但是不能影响救援行动,更不能耽误和干扰。比如,救灾过程中,当医生给伤病员做手术时,如果贴近采访会影响治疗,必须保持相当距离。&&&&对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有时在报道过程中还要采用化名。对于血腥画面,有些照片不宜发表。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以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为限。&&&&灾难中不都是悲惨的场面,还有很多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也会在灾难中集中体现出来,比如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等等,这些也是灾难中的真实,也能够打动读者,需要记者去挖掘,去重视,去报道。&&&&知识与技能&&&&&大地震之后,余震比较频繁,还会有一些大的余震。余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在建筑中、在山坡上、在公路上……该怎么办?这是记者需要提前了解的常识。记者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存与安全,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能给救灾人员增加额外的负担,要自己携带必要的水和食品……在灾难现场,还有很多这些的基本常识。&&&&如果记者不具备这些知识,又没经过专门培训,在灾难现场报道中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非常危险。一些国外媒体比如路透社就规定,没有接受过专业灾难报道课程培训的记者,就没有资格接受类似海啸现场采访这样的危险紧急任务。&&&&如果不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和术语,不仅在报道中会陷入被动,而且还会出错。比如在很多报道中都能看到“国家地震局……”这实际上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错误,也是一个常识性错误,因为我国根本就没有“国家地震局”这个机构,正确的名字是“中国地震局”,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气象局”。&&&&地震报道中,还会遇到很多术语,如震级、断裂带、裂度……如果不了解其内涵,也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监测、反思等方面的报道,如果不了解地震科学知识,如果新闻来源并非权威的专家,有些所谓的事实很难分辨,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比如所谓美国专家预测出汶川大地震、水库引发此次汶川地震的报道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灾难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非常态的战地报道,对记者的新闻业务技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在灾难现场,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打磨稿件,要求记者的采访报道既快又好,及时迅速地完成和发稿,而且质量还要有保障,这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具有对新闻素材的速判能力,具有快速和良好的写作能力。&&&&笔者在汶川地震灾区采访时,从日至6月3日,22天里先后在绵竹汉旺、汶川映秀、都江堰、绵阳、江油、平武、安县、北川等多个重灾区采访,又第一时间登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采访,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网上发表图文报道三十多篇。如果平时没有较好的训练和积淀,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爆发力。&&&&在灾难现场采访,对记者来说,也是珍贵的机会,不可能每次都有摄影记者跟随。这就需要记者两翼齐飞,除了文字报道外,同时还能拍摄照片,去记录现场珍贵的画面。&&&&意志和体质&&&&面对残酷的灾难场景,记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习惯一边面对残酷,一边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把灾难的真相告诉千千万万的读者。&&&&作为第一时间赶到灾难现场的目击者,记者与受灾群众同样身处危境,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在汶川大地震后,复旦大学曾经对249名一线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其中超过半数(63.8%)的记者都曾经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接近半数(45.1%)的记者表示会有“情绪低落”的不良症状,分别有24.8%、19.7%、18.9%的受访者出现焦虑、失眠和噩梦的生理反应,另有9.6%、8.9%的受访者在行为上出现了“痛哭”和“麻木”现象。(《汶川地震中现场新闻记者心理调适调查》,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分析报告,2008年8月,李双龙)&&&&这些情绪和心理反应是人之常情,在灾难现场的记者需要正确面对,并进行积极而科学的调整。否则,高强度的工作、生理上的疲惫加上心理上的恐惧和悲伤会影响身心健康,并妨碍采访报道的顺利完成。新闻从业者如何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日常训练和采访经验的积累。&&&&灾难现场采访有很大的冒险性、连续性和挑战性,记者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承担各种紧急采访任务,因此要能够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艰苦工作环境,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顽强的毅力,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冲得上去,坚持得下来,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会退缩。&&&&我在汶川地震灾区采访时,最大感受是时间根本不够用,特别是在灾难发生的前几天,你所看到的东西太多,受到的震撼太大,基本上处在连轴转的状态。13日我到达成都后连夜赶往都江堰灾区,14日赶往绵竹汉旺镇,15日乘直升机空降到震中汶川映秀镇,16日徒步南下到紫坪铺水库,坐冲锋舟回到都江堰灾区。连续4天时间,没吃过一顿热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2小时。在灾难现场,记者得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上。&&&&&我国老一辈新闻人提出记者须有“铁脚、马眼、神仙肚”的本事,就是说记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不畏艰苦,腿脚要能跑;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反应要快;要肚子能耐饿,两三顿甚至两三天不吃饭,照样生龙活虎地跑新闻。这种传统要求在灾区采访中也依然是金科玉律。&&&&科技与应变&&&&科技运用能力在灾难现场报道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北京某报记者告诉笔者,他之所以成为该媒体第一个被派到灾区的记者,因为报社记者中只有他会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因此地震发生后,很多人请战,但是只有他被首先选中。还有一名媒体记者是因为既能写稿,又能拍照,而被最早派到灾区采访。&&&&事实上,灾区也是现代化采访工具和现代通讯技术大行其道的舞台。要提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科技水平十分重要。只有实现了三个A(Anyone、Anywhere、Anytime),就是任何记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够便捷地与后方联系、顺畅地发回报道,一个媒体的新闻生产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新闻竞争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比如在通讯中断的地震灾区,如果没有海事卫星电话,如果不会用海事卫星电话,就没法发回稿件和照片,去了现场也几乎是白去。&&&&现在是网络时代,微博的异军突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传播方式。在今年的日本大地震中,腾讯微博等都派出了数名专职的微博记者参与现场报道,还有众多传统媒体记者也通过微博发布第一手消息。&&&&灾难现场情况复杂,瞬息万变,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不管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都要能够果断做出分析、判断,迅速跟踪和介入新闻事件,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去完成好新闻采访和报道。■&&&&(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铁脚马眼神仙肚 默默无闻著华章
来源:华龙网
11月8日是我国第17个记者节,黔江区对获得2015年度的“十佳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这些新闻工作者,均来自新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坚守社会责任,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广泛赞誉。有人说,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也有人这样评价,记者的生活是铁脚马眼神仙肚。为此,让我们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他们。
李诗素: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44岁,武陵都市报社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2年,重庆市2015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
该同志长年坚持进村社下田坎,风雨无阻。采写了3000余篇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其中1000余篇被华龙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转载。他采写的《捧一捧泥土回浙江
带一个产业来黔江》见报后,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主人翁从浙江带到黔江种植的白沙枇杷被黔江区纳入2015年扶贫攻坚精准脱贫项目,带动400余农户种植枇杷致富;《嫁出去的女儿家遇变故13省“娘家人”出手帮》一文,帮助债台高筑、一贫如洗的主人翁募集到捐款10万元,度过了无手术费的难关。
李诗素多次被黔江区表彰为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2015年度重庆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30岁,中共党员,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3年。牢记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责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编辑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报道,深受新闻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与媒体开始接触的三年多的时间,刘飞一直坚守在编辑岗位上,默默地做人们常说的“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很快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刘飞编辑工作细心,在版面美化和视觉效果上,大胆地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思维,使版面既简洁明了又具有冲击力。
刘飞表示,将向优秀的新闻前辈学习,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成为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向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新闻报道,要不断推出“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不断成就梦想、创造价值。
26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因为热爱新闻事业,放弃了曾经安逸稳定的工作。从事新闻工作4年以来,他一直执着地在采访的路上奔忙。
“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时代好声音。”这是杨磊激励自己学习的座右铭。一直以来,杨磊同志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始终以“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来指引自己的新闻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新闻这条路上奋力跋涉的过程中,杨磊收获了果实,也倍添了自信,作品多次获得市区奖励。杨磊说,新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快乐,每一次的采访报道,都是一次收获。他始终认为,记者是一个记录事实、传播事实的职业,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价值。未来,他也将会在新闻这条道路上一直前行,不断前进。
30岁,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4年来,一直忙碌在采编一线,爱岗敬业,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责任感,去采好稿、编好稿。
当记者期间,他曾多次参与报社的重大任务报道、主题宣传。2013年底,刚结婚的他,还没来得及休婚假,就响应单位号召,到酉阳、秀山驻站两月,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多篇,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当编辑后,熬夜加班是他的日常性工作,编辑的稿件多次获奖。如编辑的《七旬老人洪峰中“抢人”》在2014年度中国地市报“走转改”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2016年,他承担起编辑“寻源黔江”大型系列报道的重担。他体谅女编辑值夜班的不容易,与同事换夜班数月,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辛苦。每天无论工作到多晚,他都能做到尽职尽责地编辑好每一篇稿件。
“核实、处理好每一个疑点和不妥的表述,把精力放到每一个字、每一组词、每一句话上。”这是李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30岁,中共党员,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白伟先后50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优秀作品奖及优秀工作者称号,连续多年荣获黔江区优秀外宣工作者。《非遗传承路上的坚守》获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大年夜的守渡人》获第十九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癌症女孩的5分钟婚礼》获第十九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
每年365天,白伟同志进村入户、穿街走巷采访的天数超过250天。从业10年来,白伟的足迹走遍了黔江30个街道镇乡的每一个村(社区)。作为一名记者,白伟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把“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作为自己的工作总要求。长期以来,在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还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与探索,入行10年,从一名年轻电视人成为了黔江主流媒体中的精兵强将。
29岁,武陵都市报社记者。走上工作岗位5年以来,奔忙在新闻采访一线,累计采写了时政、民生新闻稿件2000余件,有力地宣传了黔江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升了黔江的对外形象。
在新闻宣传道路上,该同志忠实履行着新闻人的职责,坚持用心报道新闻,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见证着黔江发展。费玉琼说,她从一个不会吃苦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不怕吃苦、能够吃苦的新闻工作者。虽然很多时候都处在“战斗”状态,但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态,并用镜头,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用爱心和真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媒体生态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费玉琼表示,将加倍努力,肩负着记者的荣誉与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33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9年。做时政记者的9年,徐炳铖奔忙在新闻一线,用镜头记录黔江的每一个新变化。
时政新闻报道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休息日,徐炳铖经常是晨光熹微出发、半夜三更回家。在每次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都坚守第一线、冲到最前方,让自己的镜头与全区实施“三大战略”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频率一起跃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勇当先锋!
当记者9年,徐炳铖经常加班加点,在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新闻素养,把党委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观众中间,通过节目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徐炳铖说,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自己也在读懂这个社会,读懂别人,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经历中,检阅和丰富着自己,充实着自己。
34岁,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9年。她政治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从传统纸媒的前线标兵转型为新媒体编辑,她始终对新闻行业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
做一线记者,庄琼深入群众实地采访,新闻价值就是她工作的第一信号。转型幕后,庄琼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很好地完成了网信工作的日常任务。
庄琼说,2011年,她实现了自己的记者梦,之后又做编辑,然后转型到新媒体工作。做记者时,她珍惜每一次采访机会;做编辑时,也珍惜每一篇稿件,陆续采写和编发了23篇获奖稿件。这一切都源自她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所以倍感珍惜。庄琼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她会一直保持热情,珍惜每一篇新闻稿件,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一个新媒体的优秀编辑!
35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业10年来,从初识到热爱、从热爱到专注,源于心中的那份执念。该同志一直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奋战在新闻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接地气才能写出好作品。”鲁冀说,10年间,他跑遍了黔江的山山水水,这里山清水秀的环境、朴实可爱的黔江人,让他每时每刻都为这片土地着迷。因为工作,结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见过了很多故事。回首十年恍如一梦,不变的始终是一颗初心。在他看来,热爱是一切价值的动力,生活如此,新闻亦是如此。
“新闻永远在路上,坚持走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坚持深入基层、坚持贴近群众、反映基层民生,才能采集到最鲜活的报道、最真实的声音,才能做活新闻、做好新闻。”这是鲁冀同志十年来的深刻体会,也是他保持动力做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
35岁,武陵都市报社企业商界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1年。
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王雪梅从一个“毛头少女”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当记者时,她用自己的双
腿跑遍黔江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当上企业商界部主任后,她每天都奔忙在创收一线,天未亮出门,夜深人静时回家已是常事。
王雪梅创新工作思路,利用报纸、新媒新体等平台,围绕企业工作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全面加大信息量,使读者看到更多更好的有用新闻。充分发挥党报的服务功能,及时刊发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播发企业商界新闻动态、企业商界的模范人物,塑造黔江企业形象,提高了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她的辛勤耕耘,企业商界版已经办成了政策宣传的窗口、市民投资理财的参谋、商界精英发布信息的平台。王雪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倍努力,勤奋地奔走在采访、策划、编辑的道路上。
39岁,区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政务公开科科长,中共党员,从事新闻工作5年。作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该同志政治敏感性高,把握宣传方向准,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参加工作多年以来,刘光权一直保持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以前当教师时就自学新闻写作,经常写点论文、随笔和通讯稿,并在报刊网站上发表。曾被区教委评为黔江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被团区委评为“青年创新创效标兵”,被区委评为“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黔江区“十佳新闻工作者”。
从一个门外汉到新闻工作的标兵,刘光权不断要求自己要练好基本功,强化职业素养,为了早日进入角色,他坚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学习新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新闻业务能力,写出真实感人、客观公正、可读性强的作品。
铁脚马眼神仙肚 默默无闻著华章
来源:华龙网
11月8日是我国第17个记者节,黔江区对获得2015年度的“十佳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李诗素多次被黔江区表彰为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2015年度重庆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11月8日是我国第17个记者节,黔江区对获得2015年度的“十佳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表彰。这些新闻工作者,均来自新闻工作第一线,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坚守社会责任,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广泛赞誉。有人说,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也有人这样评价,记者的生活是铁脚马眼神仙肚。为此,让我们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他们。
李诗素:重庆市“十佳新闻工作者”
44岁,武陵都市报社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2年,重庆市2015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
该同志长年坚持进村社下田坎,风雨无阻。采写了3000余篇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其中1000余篇被华龙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转载。他采写的《捧一捧泥土回浙江
带一个产业来黔江》见报后,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主人翁从浙江带到黔江种植的白沙枇杷被黔江区纳入2015年扶贫攻坚精准脱贫项目,带动400余农户种植枇杷致富;《嫁出去的女儿家遇变故13省“娘家人”出手帮》一文,帮助债台高筑、一贫如洗的主人翁募集到捐款10万元,度过了无手术费的难关。
李诗素多次被黔江区表彰为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得2015年度重庆新闻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2件。
30岁,中共党员,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3年。牢记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责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编辑了一篇篇高质量的报道,深受新闻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与媒体开始接触的三年多的时间,刘飞一直坚守在编辑岗位上,默默地做人们常说的“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很快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刘飞编辑工作细心,在版面美化和视觉效果上,大胆地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思维,使版面既简洁明了又具有冲击力。
刘飞表示,将向优秀的新闻前辈学习,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成为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向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新闻报道,要不断推出“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不断成就梦想、创造价值。
26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因为热爱新闻事业,放弃了曾经安逸稳定的工作。从事新闻工作4年以来,他一直执着地在采访的路上奔忙。
“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时代好声音。”这是杨磊激励自己学习的座右铭。一直以来,杨磊同志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始终以“耐心、虚心、细心、平常心”来指引自己的新闻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新闻这条路上奋力跋涉的过程中,杨磊收获了果实,也倍添了自信,作品多次获得市区奖励。杨磊说,新闻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快乐,每一次的采访报道,都是一次收获。他始终认为,记者是一个记录事实、传播事实的职业,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价值。未来,他也将会在新闻这条道路上一直前行,不断前进。
30岁,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4年来,一直忙碌在采编一线,爱岗敬业,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责任感,去采好稿、编好稿。
当记者期间,他曾多次参与报社的重大任务报道、主题宣传。2013年底,刚结婚的他,还没来得及休婚假,就响应单位号召,到酉阳、秀山驻站两月,采写了反映基层民生的新闻稿件多篇,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当编辑后,熬夜加班是他的日常性工作,编辑的稿件多次获奖。如编辑的《七旬老人洪峰中“抢人”》在2014年度中国地市报“走转改”作品评选中荣获三等奖。2016年,他承担起编辑“寻源黔江”大型系列报道的重担。他体谅女编辑值夜班的不容易,与同事换夜班数月,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辛苦。每天无论工作到多晚,他都能做到尽职尽责地编辑好每一篇稿件。
“核实、处理好每一个疑点和不妥的表述,把精力放到每一个字、每一组词、每一句话上。”这是李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30岁,中共党员,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白伟先后50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优秀作品奖及优秀工作者称号,连续多年荣获黔江区优秀外宣工作者。《非遗传承路上的坚守》获第十八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一等奖;《大年夜的守渡人》获第十九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癌症女孩的5分钟婚礼》获第十九届重庆新闻奖(电视消息)二等奖。
每年365天,白伟同志进村入户、穿街走巷采访的天数超过250天。从业10年来,白伟的足迹走遍了黔江30个街道镇乡的每一个村(社区)。作为一名记者,白伟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把“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作为自己的工作总要求。长期以来,在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还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与探索,入行10年,从一名年轻电视人成为了黔江主流媒体中的精兵强将。
29岁,武陵都市报社记者。走上工作岗位5年以来,奔忙在新闻采访一线,累计采写了时政、民生新闻稿件2000余件,有力地宣传了黔江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升了黔江的对外形象。
在新闻宣传道路上,该同志忠实履行着新闻人的职责,坚持用心报道新闻,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见证着黔江发展。费玉琼说,她从一个不会吃苦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不怕吃苦、能够吃苦的新闻工作者。虽然很多时候都处在“战斗”状态,但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生百态,并用镜头,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用爱心和真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媒体生态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费玉琼表示,将加倍努力,肩负着记者的荣誉与责任,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33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事新闻工作9年。做时政记者的9年,徐炳铖奔忙在新闻一线,用镜头记录黔江的每一个新变化。
时政新闻报道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休息日,徐炳铖经常是晨光熹微出发、半夜三更回家。在每次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都坚守第一线、冲到最前方,让自己的镜头与全区实施“三大战略”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频率一起跃动,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勇当先锋!
当记者9年,徐炳铖经常加班加点,在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新闻素养,把党委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观众中间,通过节目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徐炳铖说,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自己也在读懂这个社会,读懂别人,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经历中,检阅和丰富着自己,充实着自己。
34岁,武陵都市报社编辑,从事新闻工作9年。她政治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从传统纸媒的前线标兵转型为新媒体编辑,她始终对新闻行业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
做一线记者,庄琼深入群众实地采访,新闻价值就是她工作的第一信号。转型幕后,庄琼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很好地完成了网信工作的日常任务。
庄琼说,2011年,她实现了自己的记者梦,之后又做编辑,然后转型到新媒体工作。做记者时,她珍惜每一次采访机会;做编辑时,也珍惜每一篇稿件,陆续采写和编发了23篇获奖稿件。这一切都源自她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所以倍感珍惜。庄琼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她会一直保持热情,珍惜每一篇新闻稿件,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一个新媒体的优秀编辑!
35岁,黔江区广播电视台记者,从业10年来,从初识到热爱、从热爱到专注,源于心中的那份执念。该同志一直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新闻业务,奋战在新闻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接地气才能写出好作品。”鲁冀说,10年间,他跑遍了黔江的山山水水,这里山清水秀的环境、朴实可爱的黔江人,让他每时每刻都为这片土地着迷。因为工作,结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见过了很多故事。回首十年恍如一梦,不变的始终是一颗初心。在他看来,热爱是一切价值的动力,生活如此,新闻亦是如此。
“新闻永远在路上,坚持走在新闻采访第一线、坚持深入基层、坚持贴近群众、反映基层民生,才能采集到最鲜活的报道、最真实的声音,才能做活新闻、做好新闻。”这是鲁冀同志十年来的深刻体会,也是他保持动力做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
35岁,武陵都市报社企业商界部主任,从事新闻工作11年。
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王雪梅从一个“毛头少女”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当记者时,她用自己的双
腿跑遍黔江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当上企业商界部主任后,她每天都奔忙在创收一线,天未亮出门,夜深人静时回家已是常事。
王雪梅创新工作思路,利用报纸、新媒新体等平台,围绕企业工作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全面加大信息量,使读者看到更多更好的有用新闻。充分发挥党报的服务功能,及时刊发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播发企业商界新闻动态、企业商界的模范人物,塑造黔江企业形象,提高了本地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她的辛勤耕耘,企业商界版已经办成了政策宣传的窗口、市民投资理财的参谋、商界精英发布信息的平台。王雪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倍努力,勤奋地奔走在采访、策划、编辑的道路上。
39岁,区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政务公开科科长,中共党员,从事新闻工作5年。作为政府网站工作人员,该同志政治敏感性高,把握宣传方向准,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参加工作多年以来,刘光权一直保持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以前当教师时就自学新闻写作,经常写点论文、随笔和通讯稿,并在报刊网站上发表。曾被区教委评为黔江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被团区委评为“青年创新创效标兵”,被区委评为“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先进个人”,3次被评为黔江区“十佳新闻工作者”。
从一个门外汉到新闻工作的标兵,刘光权不断要求自己要练好基本功,强化职业素养,为了早日进入角色,他坚持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学习新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新闻业务能力,写出真实感人、客观公正、可读性强的作品。
[责任编辑: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眼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