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栖栖失群鸟会失坏其他四戒吗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山西五台山普寿寺第九届正信居士班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日
来源:普寿寺&& 作者:人关注&&&&&&
金秋十月,福聚清凉,胜愿示现,佛法盛扬。普寿寺第九届正信居士培训班于2015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九)顺利开班。
在文殊菩萨的慈悲加持下、院长师父的大愿指引下以及各类善缘的成就下,近两百位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居士,怀着对三宝的敬仰、对生命真谛的渴求及对自在生活的向往,齐聚清凉五台,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正信修行。
开学典礼上,院长师父慈悲开示了普寿寺的建寺历史,教导大家要心怀感恩&&感恩三宝的加被、上通下愿老法师的悯世大愿、参与法师的无私奉献和护法居士的发心护持;要不忘初心,坚持落实&以修道为根本、教育为保证、慈善为方便&的教育理念。最后勉励大家:修妙智慧得智慧般若,生大悲心来普利众生,知行合一如普贤教诲,法喜充满收获妙吉祥!
(一)斋戒
经云:&一切功德助道之行,举要言之,以戒为本,持戒为始。&开学的第二天,院长师父便为同学们亲授三归、五戒及八关斋戒。师父慈悲开示:&佛陀具有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大智慧,归依即是归投依赖、反迷归悟之义。&戒为无上根本&,归依三宝后应依戒定慧三学次第学修,以增长智慧,生慈悲心,开发正能量,传递正能量。&院长师父深入浅出的开示让大家了解了斋戒的功德及修行的落脚点,同学们对依戒起修生起了极大的信心。
院长师父授三归、五戒、八关斋戒
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做记录
接下来便是殿堂、斋堂礼仪及生活行仪的学习。
学习殿堂礼仪
学习斋堂礼仪
(二)静修
静修的内容包括诵经和静坐。同学们善根福德深厚,在诵习方面,不仅得到院长师父亲传《文殊真言念诵略法》,与大众师父们一起讽诵《大方广佛华严经》,还有幸聆听讲经组法师们为大家细讲《佛说阿弥陀经》并答疑。静坐方面则由法师领诵《佛说阿弥陀经》、指导观想,通过绕佛、静坐让大家体会制心一处的轻安。
院长师父传授《文殊真言念诵略法》
听经和互动
(三)正信活动
除了静修,居士班的课程还安排了朝拜黛螺顶、塔院寺及跑香等户外活动,旨在告诉同学们解行并重、知行合一。要知道佛法并不脱离生活和社会,要将学到的佛法应用到生活中,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过有意义的人生。
出发前,带队法师真切开示:一心称念&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可获无量智慧,因此,我们要发心带父母师长、冤亲债主、一切有情忏悔业障,愿众生皆得清凉!朝拜的过程中,同学们两人一队,井然有序,身轻意舒。到达台顶后,大家参拜五方文殊,燃灯供养,并集体诵念《文殊真言念诵略法》。整齐的队伍和清净的梵音,吸引了周围游人的驻足与感叹。大家暗自发愿:见闻得度、共成佛道!
朝拜黛螺顶
修《文殊略法》
黛螺顶上合影留念
回寺后,大家来到大华严塔下,带队法师讲解了建塔的殊胜因缘,并带大家绕塔诵念文殊心咒。
华严塔前合影留念
庄严宏伟的大雄宝殿前,正信居士班的队伍呈展出一副绚丽的画面:天高地广,地上缦衣的红与正信的黄交织纷舞、彩光闪耀;空中飞鸟鸣唱,赞叹诸佛菩萨无量功德。
(四)烛光心语
与院长师父烛光心语,是历届居士班学员特别珍重和期待的环节。在汇聚着诸佛菩萨和祖师大德的广袤智慧的藏经楼里,院长师父的慈悲开示如清泉灌顶,闻之内心顿感清凉。学员提问积极踊跃,师父回答妙语连珠。沐浴在文殊菩萨的智慧光明里,大家法喜充满。怀着无尽的感恩,我们默默祈愿:愿善知识法体康健、久住世间、转大法轮、度生无厌!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福建闽南佛学院举行九十周年庆欢迎晚宴暨校友会成立大会
       
发布时间:日
来源:南普陀&& 作者:人关注&&&&&&
  高朋满座款款真情歌校史,道友如云浓浓法谊颂华诞。金秋十月,闽南佛学院迎来了九十华诞,日傍晚18时30分,闽院九十周年庆欢迎晚宴暨校友会成立大会于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国宴厅隆重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中佛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大和尚,中佛协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大和尚,中佛协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海内外兄弟院校代表,省、市佛教协会领导,南普陀寺常住僧众,闽院院领导,以及出席庆典活动的闽院十四届全体校友和在校学僧近两千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闽南佛学院校友会正式成立。
  晚宴由闽院副院长传明法师主持并介绍了参会嘉宾。随后,闽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市民宗局党组黄娇灵书记先后致欢迎辞,对来厦参加庆典的诸位领导、法师、嘉宾、学者表示欢迎,共同回首闽院九十载办学历程,并祝愿闽院越办越好,为佛教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会上,为了感恩法师、老师、大德居士长期以来在佛教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圣辉院长向梦参长老、智敏长老、悟因长老尼、钟老居士颁发特殊贡献奖;向法源法师、传明法师颁发执教育人奖;向许长安、王良海老师颁发不间断执教三十年纪念奖。典礼结束后,礼请圣辉院长、学诚大和尚、蒋坚永副局长、林致知副厅长、黄娇灵书记一起为校友会揭牌,众校友热烈欢庆校友会正式成立,由圣辉大和尚任会长,则悟大和尚、界象法师、法源法师担任第一副会长,界淞法师担任秘书长,第一至第十四届同学会会长自动升为副秘书长。最后,主持人一一宣读了各地佛教团体发来的贺电和礼品名单,衷心感谢各团体和各届校友对闽南佛学院九十周年庆典活动的支持和关心。
  师长恩,道友情;同举杯,共祝愿。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闽院共同祈福。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
QQ: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佛教初级教本 第28-29-30课: 饮酒的过失- 大千世界- 劫及世界成坏
我的图书馆
佛教初级教本 第28-29-30课: 饮酒的过失- 大千世界- 劫及世界成坏
&&&&&&&&&&&&&&&&&&&&&&&
&&&&&&&&&&&&&&&&&&&
第二十八课 饮酒的过失往昔释迦牟尼佛,在支提国,婆提城,是处有恶龙,凶暴为害,人及鸟畜,无敢近者,秋谷熟时,亦遭破坏。有长老 (1) 名沙伽陀,著衣持钵,游行乞食,渐近其处,闻恶龙为害,乃到泉边桥下,敷座而坐。龙闻衣气,即发嗔恚,从身出烟,长者即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烟。龙愈怒,身上出火,长者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后来龙雨雹,放霹雳,雨弓箭刀稍,雨毒蛇毒虫,皆被长老神通之力,变作各种庄严供具。经过如是比试后,龙的威已尽,不能复动,长者乃变作小身,从龙耳入,从眼中出,从鼻入,从口中出,在龙头上行。龙大惊怖:向长老言:我皈依你。沙伽陀答言:你当皈依三宝,作优婆塞,龙受了皈戒之后,不复为害,人畜禾谷,皆得安全,由是沙伽陀长老,降龙之石,流布远近,诸人皆作食供养之。有一女人,恐其食乳糜后,或当发冷,便取水色酒与之,长老饮尽而醉,倒卧寺门边,僧伽梨衣 (2),漉水囊 (3),钵 (4),杖 (5),等物,散落各处。尔时佛与阿难,游行至其处,见是情状,乃命阿难设坐床,办水,集僧,对众说法。佛问大众:当初此地有龙为暴,伤及人畜禾谷,后有善男子沙伽陀,伏令向善,你等诸人,见之闻之否?众中见者答言已见,闻者答言已闻。佛又问:此人今者酒醉,倒卧地上,能折伏虾蟆否?众答:不能。佛言:圣人饮酒,尚如是过失,何况凡夫,从今以后,佛弟子不得饮一滴酒。若据梵网经:卖酒是菩萨十重戒中的第五戒,犯波罗夷罪 (6)。饮酒是菩萨四十八轻戒中的第二戒,犯轻垢罪。并言及「饮酒生无量过失,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观此可知:诸戒中,皆列有不饮酒一条的缘故了。【注释】(1) 出家人道高腊长者,尊为长老,如长老舍利弗之类。唐译为具寿,魏译为慧命。 (2) 比丘三衣之一,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有九品不同:九条、十一条、十三条、二长一短为下三品。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三长一短为中三品。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四长一短为上三品。 (3) 为比丘六物之一,滤水去虫之具也。 (4) 梵语钵多罗,简称钵,为比丘六物之一,盛饭器也。译为应器,或应量器,以体色量三者,皆应法故也。 (5) 即锡杖的简称,为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义。比丘向人家乞食,至门口,应振动锡杖上小环作声,使人警觉。 (6) 戒律中极重罪也。译曰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也。曰弃,谓弃于外也。曰不共住,谓不入僧数也。曰退没,谓退失道果也。谓堕阿鼻地狱也。犯此罪者, 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即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名为四波罗夷。【习题】(一) 略说长老沙伽陀降龙故事。 (二) 比丘用漉水囊、钵、锡杖、作何用途? (三) 述释尊在法会上对众宣布佛弟子不得饮酒的情形。 (四) 在菩萨戒中,卖酒犯的甚么罪?饮酒犯的甚么罪? (五) 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当来之世,得何果报?第二十九课
经中说:虚空之中,世界无量无数,故国土众生,亦无量无数。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 (1),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则属虚空矣。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 (2) 居山腰四面,忉利天 (3) 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 (4),七重香水海 (5),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金山之外有咸海(6),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7),周圆如栏杆,其形状略如石磨的下层。四王天和忉利天的上空中,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8),是为欲界六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9)。咸海的上空,东南西北,各有无数星云,其中有无数太阳系,无数世界。在东面咸海上空的星云,各东胜身洲 (10),其状如半月形。南面名南瞻部洲 (11),其状上大下小,略如吾人之面。西面名西牛货洲 (12),其状周圆,北面名北俱卢洲 (13),其状正方。如是九山、八海、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空世界。因为这中间含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亦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以身体为正报,世界为依报,既有正报的根身 (14),必有依报的器界 (15),否则身形将无所寄托。此中上有皇瑰丽的天宫,下至惨毒浊恶的地狱,秩序井然,皆为众生共业所成,唯识所现,以酬其善恶果报,并非任何人神所能创造。【注释】(1) 译言妙高,四宝合成,居小世界之中心,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其顶为释天所居。
(2) 见第二十三课注一。
见第二十三课注二。
(4) 其名为双持、持轴、担木、善见、马耳、障碍、持地,多为圣贤神鬼所住。
(5) 海水具八功德,其味香冽,故名香水海。
(6) 在第七重金山与铁围山之间,其水味咸,故名咸海。
(7) 围绕一小世界之山,此山外围,即虚空矣。
(8) 见第二十三课注三、四、五、六。
(9) 见第二十三课注七、八、九、十、十一。
(10) 其人身形胜故,名胜身洲。
(11) 亦称南阎浮提,阎浮即赡部树,此洲有此树故名,吾人的世界,即在此洲。
(12) 其地多牛,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
(13) 又译拘卢洲,旧译为郁单越,此洲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惟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14)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
(15)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习题】(一) 须弥山的山腰四面,是甚么天所在?山顶是甚么天所在?
(二) 何谓九山八海?
(三) 四大洲是何名字?它的形状,各何所似?
(四) 何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五) 世界因何而成?为何所现?是否有人创造之?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劫是梵语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译言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当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此大中小劫,皆依人寿增减而计算,据智度论 (1) 所说: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间。每一大劫,皆含有成住坏空四中劫,或八十小劫。在前一世界,空了二十小劫之后,后一世界,因众生业力所驱使故,又欲成立。最初空中布大黑云,雨柱粗如车轴,经千万岁,水遍空中,渐涨至大梵天 (2),后雨止水退,有大风吹水沫,变成梵天 (3) 七宝宫殿。此后又退减,复有大风,吹水沫变成欲界六天。乃至须弥山、七金山、铁围山、四洲及八万小洲,皆此水沫所成,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成中劫。世界既成,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住中劫。此后世界便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众生世间,后一小劫,坏器世间。此时空中七日出,生大水灾,自梵天以下,皆成灰烬,是为坏中劫。坏尽后,自初禅起,俱成虚空,如是经二十小劫, 是为空中劫。世界经过成住坏空,周而复始,首七劫,坏世界者,皆由火灾烧至初禅,八劫则由水灾淹至二禅。如是七火一水,直至八八第六十四劫,乃易水灾为风水灾为风灾,坏至三禅。所以在六十四大劫中,坏世界者,计为火灾五十六次,水灾七次,风灾一次,循环无尽,此皆众生惑业所感,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器界亦不现矣。一小劫等于(84000-10) X 100 X 2 = 16,798,000年一中劫等于二十小劫 =
X 20= 335,960,000年一大劫等于四中劫 =
X 4 =1,343,840,000年【注释】(1) 即大智度论,一百卷,龙树菩萨造,姚秦鸠摩罗什译,所以释大品般若经者。 (2) 指初禅第三天。 (3) 指色界初禅三天。梵者净也,此三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自下而上: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习题】(一) 一个小劫的年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二) 四个中劫,各名为甚么? (三) 一大劫等于若干中劫?一中劫等于若干小劫? (四) 火灾烧至那里为止?水灾淹至那里为止?风灾坏至那里为止? (五) 用数学方式,写出小劫的算法,及其年数。第二十九课 大千世界经中说:虚空之中,世界无量无数,故国土众生,亦无量无数。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 (1),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则属虚空矣。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 (2) 居山腰四面,忉利天 (3) 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 (4),七重香水海 (5),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金山之外有咸海(6),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7),周圆如栏杆,其形状略如石磨的下层。四王天和忉利天的上空中,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8),是为欲界六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 (9)。咸海的上空,东南西北,各有无数星云,其中有无数太阳系,无数世界。在东面咸海上空的星云,各东胜身洲 (10),其状如半月形。南面名南瞻部洲 (11),其状上大下小,略如吾人之面。西面名西牛货洲 (12),其状周圆,北面名北俱卢洲 (13),其状正方。如是九山、八海、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空世界。因为这中间含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亦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以身体为正报,世界为依报,既有正报的根身 (14),必有依报的器界 (15),否则身形将无所寄托。此中上有皇瑰丽的天宫,下至惨毒浊恶的地狱,秩序井然,皆为众生共业所成,唯识所现,以酬其善恶果报,并非任何人神所能创造。【注释】(1) 译言妙高,四宝合成,居小世界之中心,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其顶为释天所居。 (2) 见第二十三课注一。 (3) 见第二十三课注二。 (4) 其名为双持、持轴、担木、善见、马耳、障碍、持地,多为圣贤神鬼所住。 (5) 海水具八功德,其味香冽,故名香水海。 (6) 在第七重金山与铁围山之间,其水味咸,故名咸海。 (7) 围绕一小世界之山,此山外围,即虚空矣。 (8) 见第二十三课注三、四、五、六。 (9) 见第二十三课注七、八、九、十、十一。 (10) 其人身形胜故,名胜身洲。 (11) 亦称南阎浮提,阎浮即赡部树,此洲有此树故名,吾人的世界,即在此洲。 (12) 其地多牛,以牛为货易,故名牛货。 (13) 又译拘卢洲,旧译为郁单越,此洲人寿皆千岁,衣食自然,惟无佛法,故列为八难之一。 (14)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 (15) 见第二十七课注一。【习题】(一) 须弥山的山腰四面,是甚么天所在?山顶是甚么天所在? (二) 何谓九山八海? (三) 四大洲是何名字?它的形状,各何所似? (四) 何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 (五) 世界因何而成?为何所现?是否有人创造之?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课
综合指要1.饮酒若不至醉,固是无大妨碍,就因为它的性质,没有杀盗淫妄那么严重,所以酒戒才列为遮戒,而不是性戒。惟饮至半酣时,有没有悬崖勒马的把握?这一事恐怕谁都不敢自信,万一醉了,会不会闹出过失来,也是谁都不敢自信。因为到这时理智控制不住情感,所以佛才遮止不许饮,意思是说:不饮总比饮为安全。譬如小孩玩火,不一定就会酿成火灾,然而天下的父母,看见小孩玩火时,从来就是加以制止,其用意也与这相同。再进一步说:饮酒虽然比不上杀盗淫妄,然而当其醉时,却能做杀盗淫妄的媒介,助其生起,助其向前,蒙其智而张其胆,这样又安可不禁。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智度论则列有三十五过,其中有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堕恶道、致病、 耗财、无耻、不敬、党恶、远贤、放逸、坠车、 落水等,则酒之为害亦大矣。昔有优婆塞,在破酒戒后,余四戒亦随之俱破,所以说「无大妨碍」者,还是不明白酒的祸害故。2.龙决定是有,释尊在起世经里,就说了许多关于龙的情状,他曾在娑竭罗龙宫,为龙王说十善业道经;法华经里,文殊菩萨,也曾到龙宫说法,度龙女成佛;在护法诸神中,龙为八部之一,这些都可以证明为有。儒家也承认有龙,易经说:「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中庸说:「鼋鼍蛟龙鱼鳖生焉」,孔子则以老子为犹龙。历史上关于龙的记载亦多,如黄帝在鼎湖,骑龙上仙,从而上者七十余人。如夏帝藏龙于椟,至周有宫人遭之而孕,遂生褒姒。如叶公好龙,感真龙入室,骇而却走。如老媪在田野间,白日与龙遇,乃生汉高祖刘邦等皆是。近代考古家,曾掘出龙骨化石,证明上古确实有龙,不过他们只认为是一种庞大的爬虫类,并无所谓神怪。然而在佛经中就不然了,经说有五事不可思议,诸龙力居其一,他们能变化宫殿人身,能请佛说法,这就不是爬虫类所能办了。宇宙之大,何所不有,八部中如阿修罗、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吾人无神通力,皆不能见,岂但龙也。自身既无通力,只好以圣言为标准,信之为是,将来工夫到时,有了天眼神足等通,似此问题,当不难迎刃而解也。3.吾人的地球,在天空中,只如一粒微尘,以凡夫身,局处一微尘内,欲证实大千世界的种种情状,实不可能,然而古人则不然了。例如释尊在忉利天说法,目犍连曾挈带工匠数人,上天观佛,然后再回来为他塑像,往返数次,其像乃成。这样对于须弥山、忉利天,简直可以如旅行家,亲历其境,往返无碍了。佛经中时常说到大千世界,我相信:绝不至信口开河,虚构空中楼阁。因为当时听经的人,多十方大菩萨,及阿罗汉,他们都具六神通,皆能亲见亲到,若是无中说有,决不能瞒过他们,何况佛得广长舌相,从不会作妄语也。4.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这一说也不可靠。因为近代探险家,踪迹已遍踏此山,并且曾登上二万九千尺的世界最高的埃佛勒斯峰,他们在半山腰,并没有见到四王天,在山顶,亦不曾见到忉利天,像四王忉利的富丽庄严,人物丰稔,决不是怪石、深壑、冰河、雪径的荒凉险恶,所能比拟。所以整个小世界,在吾人心中,还是一个谜,实不能勉强证实,因为东扪西索,牵强成会的结果,必然会愈证愈糟,所以最好不去证实,目前就让它成为一个谜好了,横竖将来得到通力时,自然会明白也。兹抄录上海范古农老居士答问一则,以资参考,该答详「古农佛学答问」卷一第四十七页。(问略)答:「我此地球,即南赡部洲,其他三洲,皆不在大地上,非我人之境界,故不可指呈。须弥山在四洲中央,当在北海之外,日月且在山之半腰,吾人仰视青天,或即其山崖之突覆者欤」。5.水沫如何会变成诸天七宝宫殿?若论这一事,完全是业力之所感召,业力不可思议,所以世界生起,亦不可思议。岂但诸天如此,一切地狱中刀山剑林,鼎镬锯锉,一切佛国中池台花树,衣服帷帐,亦从无一人,为之建造,为之剪裁,而能供应不缺,秩序井然者,亦皆业力之所为也。若要举一个譬喻,则亦甚易:吾人夜梦中的一切境界,亦应有尽有,依此境界而发生的苦乐感觉,亦是宛然现前,与日间所遭遇者,曾无稍异。此微妙完整的境界,究竟谁造之耶?则岂不是唯心、唯识、唯业,除此之外,更无所有。人生百年一梦也,忉利千年一梦也,非想八万劫一梦也,地狱亿兆劫一梦也,百年之中,所见所住的自然界,一花一叶,一山一水,日月运行,寒暑递更,其工巧处,绝不逊于诸天宫殿,此亦无人创造,皆是众生共业所感,唯识所现,经中所谓「同分妄见」是也,此既能现,彼亦能现,由水沫成者,不过假水沫作一缘耳。6.诸佛的涅槃境界,是不生不灭,除此之外,皆不离生,既不离生,亦不离灭。这在一切有情的根身上,一切法的行相上,皆名为生住异灭,在一切无情的器界上,即名为成住坏空,名虽不同,其理则一。至于水火风三灾,能坏世界,此三灾看似由外而来,其实亦自内而起,大涅槃经说:「初禅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内有喘息,外有风灾;惟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悉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可知三灾亦禅病所生唯心所现也。7.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后来人心愈趋侥薄,寿命遂百年减一,减至十岁止,人心又渐趋淳厚,寿命亦百年增一,增至原来八万四千岁止。像这样人心和寿命的厚薄增减,循环往复不已,若问为什么会如此?则易经剥复否泰卦,言之至为清晰,总不外阴阳消长之理,盖盛极必衰,衰极必盛,是轮回的原理也。8.神通由定而生。维持此定者,心也。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此即诸通所由生。娑伽陀长老,起初能入火光三昧,能现种种神通,能化小身,完全是制心一处的功效。到了饮酒醉卧,心已糊涂,毫无定力,所以连虾蟆都无法降伏,何况恶龙。不但阿罗汉如此,一切圣者,若当醉酒心乱时,则诸通慧,均将消失,所以酒之为物,极其可畏。在戒律中,虽算遮戒,然小恶遇胜缘,亦能成大恶也。社会上因酒醉弄成殴斗、杀人、强奸、失火、汽车失事、横死等诸祸者,不知若干;全世界一年之中,因酒而遭受损失的价值,无法估计,酒之为害大矣。9.佛教注重实际,不唱高调,有办法的,则尽量避免杀生,无办法的,则听其自然。譬如空气、水、皮肤病、肺病等,皆有许多虫,然而吾人用空气和水时,不作有虫想,医病时,即作医病想,不作有虫想,亦可不算是杀生,因为眼不见有生命也。用滤水囊,不过是尽我的心,尽人事,避免多杀,若论彻底,则滤后还有虫,终不能乾净也。
发表评论:
馆藏&14330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酒导致的股骨头坏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