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非的成语邦的成语

带邦的成语
含邦的成语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
按首字母查询
带邦字的成语 含有邦字的成语
带邦的成语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大雅?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捍身,您孩儿每识个什么?”
使国家安定太平。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我这剑要卖与烈士,大则安邦定国,小则御侮捍身,您孩儿每识个什么?”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出处:《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
邦:国家。建立并振兴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指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出处:《诗?大雅?瞻n》:“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出处:《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出处:《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犹治国安邦。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邦的同音字|邦字读音bang,邦字五笔输入为dtbh,邦字组词及带邦字的成语有哪些
全新改版,
邦bāng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国笔画数:6;部首:阝;笔顺编号:111352
邦的同音字
包含邦字的成语
yī bāng1.古代诸侯的一个封国。亦指一方。wàn/mò bāng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
2.泛指众多的国家。sān bāng1.三国。指三苗。
2.指云梦附近地域,为今长江中游一带。shàng/shǎng bāng1.犹上国。dōng bāng1.古代泛指齐鲁(相当今山东省)地区。
2.指日本。在我国之东,故称。sāng/sàng bāng1.亡国。zhōn bān1.中原;中国。lè/yuè bāng1.佛教语。极乐之邦。xiāng bāng1.家乡。
2.指同乡的人。luàn bāng1.危害国家。
2.动乱的国家。wǔ bāng1.商代盘庚之前所迁居的五个国都。líng/lǐng/lìng bāng1.黄鼠的别名。piān bāng1.边远小国。xīng/xìng bāng1.使国家兴盛起来。liè bāng1.各国。liú bāng1.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刘邦排行第三,所以有时也叫他刘三。nán/nā bāng1.南国;南方。wēi bāng1.不安宁的国家。yǒu bāng1. 友好国家。tóng/tòng bāng1.同国。míng bāng1.著名的地区。zhōu bāng1.举国。tǔ bāng1.亚洲和非洲某些国家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以独立形式存在的政权,一国之内可有若干个土邦。chéng bāng古代的城市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一些村落形成的小国。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希腊曾产生过大批城邦。sāi/sài/sè bāng1.塞外之国。wài bāng1.指地方州郡。
2.古代诸侯国称本国以外的邦国,或泛指中原地区以外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3.指外国。dà bāng1.大国。
2.大的州郡。
3.大的都会。shǒu bāng1.守卫邦国。ān bāng1.使国家平安稳定。zōng bāng1.国都。亦引申指国家。
2.父母之邦,祖国。
3.为世界所尊仰的文明古国。kè bāng1.指外国。jiā bāng1.本指家与国,亦泛指国家。xiǎo bāng1.小国;小城邑。shǔ/zhǔ bāng1.付托国事。shù bāng1.诸侯众国。yì bāng1.外国。tí/dī/dǐ bāng1.犹言举国。gù bāng1.故国;故乡。mǐ bāng1.安定邦国。jiù bāng1.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
3.三国魏鼓吹曲名。缪袭作。《晋书.乐志下》:"改汉《翁离》为《旧邦》,言曹公胜袁绍于官渡,还谯收藏死亡士卒也。"其首句为"旧邦萧条心伤悲",故名。jìn bāng1.指春秋时代的晋国。yǒu bāng1.指诸侯。亦泛指国家。běn bāng1.故乡;故国。chǔ bāng1.指楚境。diàn bāng1.安邦定国。yáng bāng1.外国。hǎi bāng1.古指近海邦国。
2.指沿海省分。
3.指外国。yán bāng1.南方炎热之国。gǒu bāng1.古代传说中的国家。nán bāng1.古代王城外六百至七百里地区内的男爵小国。fān/pān bāng1. 旧指外国或外族。jī bāng1.京城附近的地区。méng bāng互相结盟的国家:盟邦联合行动。xiāng/xiàng bāng1.相国。zǔ bāng1.祖国。shén bāng1.谓美好的疆土。qún bāng1.诸国,万邦。lián bāng由若干具有国家性质的行政区域(有国、邦、州等不同名称)联合而成的统一国家,各行政区域有自己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联邦也有统一的宪法、立法机关和政府。国际交往以联邦政府为主体。fān bāng1.即藩国。
2.旧称外族或外国。藩,通"番"。fù bāng1.亡国。fān bāng1.亦作"?邦"。
2.封建时代的诸侯国。以其藩屏王室,故称。N,通"藩"。biān bāng1.邻邦。yuǎn/yuàn bāng1.远方;国外。mí bāng1.《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言孔子不仕,是怀其宝也;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后因以"迷邦"指不肯从政,隐居不仕。xiá bāng1.远方的邦国。bāng xiāng1.乡邦,家乡。bāng shì1.国家动用人工兴办的事。亦泛指国事。bāng jiāo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建立~ㄧ断绝~ㄧ恢复~。bāng rén1.国人;百姓。
3.乡里之人;同乡。bāng yí1.国家的礼制。bāng bó1.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书.召诰》:"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孔传:"邦伯,方伯,即州牧也。"后因称刺史p知州等一州的长官。bāng zuǒ1.指郡丞。州郡的副职长官。bāng hóu1.指地方长官。bāng péng1.见"邦朋"。bāng chǔ1.国库,国家的蓄藏。bāng dǎng1.犹乡党。bāng diǎn1.本指治理邦国的六典。后泛指国家法典。bāng xiàn1.卿的采地。bāng hòu1.古代诸侯王。bāng jūn1.古代指诸侯国君主。
2.指刺史等地方官。bāng zhé1.国家的贤哲。bāng qì1.礼乐之器及宗庙祭器。bāng guó1.国家。bāng tú1.邦邑图经。bāng tǔ1.国土。bāng qí1.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bāng yù1.疆土;国境;区域。bāng yì1.邦国疆界。bāng jī1.国家的基础。bāng mù1.古代民众归葬的场所。bāng rǎng1.乡邦;乡土。bāng shì1.国士,国中才能出众的人。bāng shǒu1.地方长官。bāng bǎo1.国家的珍宝。bāng kè1.战国时秦国指客居的别国之人。bāng xiàn1.《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
2.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p侍郎等。bāng zǎi1.州郡的地方长官。bāng jiā1.国家。bāng jì1.国家的托付。bāng bù1.国家法定的流通货币。
2.指口钱。人口税的一种。bāng yí1.犹国法。bāng yàn1.指国家的优秀人才。bāng mào1.国家的兴盛景象。bāng chéng1.管理百姓p处理案件的成法。bāng zhèng1.国家军政;执掌国家军政。bāng jiào1.国家的教化。bāng zú1.邦国宗族。
2.籍贯姓氏。bāng péng1.亦作"邦"。
2.互相勾结违法乱政的人;朋党。bāng běn1.国家的根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孔颖达疏:"民惟邦国之本,本固则邦宁。"后因以"邦本"指人民。bāng jié1.见"邦桀"。bāng jí1.指国家的重要事务。bāng dòng1.国家的栋梁。bāng jié1.亦作"邦杰"。
2.《诗.卫风.伯兮》:"伯兮A兮,邦之桀兮。"郑玄笺:"桀,英桀,言贤也。"孔颖达疏:"杰者,俊秀之名人。"后因以"邦杰"指国中俊秀杰出的人才。bāng zhēn1.国家的支柱。bāng bǐ1.根据国家常法加以校比。bāng zhuó1.指盗取国家机密者。bāng zhì1.古指掌建邦的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泛指国家的政事。bāng fǎ1.亦作"邦"。
2.管理百姓的通法。亦泛指国家大法。bāng pǔ1.英语pump的音译。即水泵,抽水机。bāng fǎ1.见"邦法"。bāng mù1.州长,刺史。bāng lǐ1.指国家的治道。bāng ruì1.国家的祥瑞。bāng diàn1.古代称王都郊外的地方。
2.泛指京城管辖的地区。bāng lüè1.犹国界。bāng jī古代指天子所在的京城及周围属其管辖的地域:邦畿千里。后泛指国境疆域。bāng cuì1.《诗.大雅.瞻n》:"人之云亡,邦国殄瘁。"郑玄笺:"天下邦国将尽困病。"后因以"邦瘁"指国家遭受困苦。bāng dào1.窃取国家宝物的人。bāng yìng1.方言。很硬。bāng lǐ1.有关国家礼治之事。bāng shè1.指国家。bāng sì1.国家的祭祀。bāng zhēn1.国家的祥瑞。bāng jìn1.国家的法禁。bāng lù1.国家的利禄。bāng fú1.国家的符瑞。bāng jí1.犹国史。bāng jì1.国家大法。bāng zǔ1.指地方官吏的印章。bāng jīng1.国家的常法。bāng tǒng1.国家的纲纪。bāng jì1.为国家所建立的功绩。bāng hàn1.《诗.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翰,干也。"后因以"邦翰"喻国家的中坚之臣。bāng lǎo1.宋元戏曲里扮演盗匪p凶徒等角色的俗称。元杂剧里一般由净扮演。bāng lián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bāng liáng1.国家的优良人才。bāng jié1.指天子所用的玉节。bāng biǎo1.显示国家形象的标志。bāng jì1.国家大计。bāng xùn1.国家的法则。bāng lùn1.关于国事的言论。bāng wū1.谓诬罔君臣,歪曲事实。bāng dié1.在异国作间谍。bāng guàn1.邦国籍贯。bāng zéi1.国贼,叛逆作乱者。bāng fù1.《周礼.天官.职内》:"掌邦之赋入。"贾公彦疏:"掌邦之赋入者,谓九职p九贡p九赋之税入皆掌之,独云赋入者,赋是K名。"后因以"邦赋"指国家财政。bāng xuǎn1.国家的杰出人才。bāng tú1.官道;大道。bāng dào1.治国之道。bāng yì1.指封地。
2.指政区;地区。bāng dū1.距王城四百里到五百里的地方。即公之采地与王同母弟及王之庶子所食邑。bāng cǎi1.采邦,采服。九服(侯p甸p男p采p卫p蛮p夷p镇p藩服)之一。《书?康诰》:"侯甸男邦采卫。"孔传:"此五服,诸侯服。五百里侯服,去王城千里,甸服千五百里,男服去王城二千里,采服二千五百里,卫服三千里。"后因以"邦采"称国家。bāng mén1.城门。bāng lǘ1.郡邑乡里。bāng sòng1.国人的称颂。lín bāng1.相邻的国家。 2.指相邻的地区。lòu bāng1.指边远闭塞之地。gǔ/gū bāng1.嘴巴鼓起的样子。yú bāng1.盛产鱼的水域。lǔ bāng1.指鲁国。周朝所封的诸侯国。后用以指鲁地。
邦字详细解释
邦bāng【名】(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同本义〖state〗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利用为依迁邦。――《易?益》协和万邦。――《书?尧典》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泛指国家〖nation〗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疆界,边界〖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国都,大城镇〖capital〗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泛指地方〖place〗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姓邦bāng【动】封,分封〖confer〗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邦交bāngjiāo〖intercoursebetweennations〗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邦联bānglián〖confederation〗几个主权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个字是失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