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就会得胃癌吗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癌吗_新浪健康_新浪网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癌吗
  本身患有严重胃病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才需尽快治疗,否则过度治疗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
  时下不少医疗机构的体检套餐里都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项目,通过抽血或吹气等试验,看看体检者体内有没有携带幽门螺杆菌。近日,刚刚拿到体检报告单的周小姐,看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结果大为紧张。“听说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癌,我岂不是很危险?要怎么治疗才能把这些菌杀死?”她满心焦虑地在网上发帖询问。
  其实,并非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必须接受治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聂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了高达50%~80%,但在这些所谓“带菌者”中,大约只有1/3的人需要接受治疗。“例如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同时还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疾病,或有胃癌家族史,又或者特别恐慌。否则过度治疗的话反而会带来其他不良后果。”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魏星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聂玉强
  过度“杀菌”招来药物性肝炎
  家住天河棠下的翟先生最近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他的转氨酶非常高,已经达到了肝损害的标准,经过进一步检查和询问病史,医生认为他得了药物性肝炎。&&
  让翟先生不解的是,自己平时身体没什么大毛病,也很少吃药,这药物性肝炎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三个月前,他在体检中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也就是说他体内感染了这种细菌。拿到检查结果,翟先生上网查询,看到有关幽门螺杆菌容易发展成胃癌的报道,十分紧张,在一家诊所开了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吃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幽门螺杆菌是杀死了,但却患上了更为麻烦的药物性肝炎。
  聂玉强介绍,“幽门螺杆菌”是1982年由澳大利亚的两位学者研究发现的,简称Hp。在此之前,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一直不清楚,因此长期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胃炎、胃溃疡患者久治不愈。然而,“幽门螺杆菌”发现后,现在医学界公认其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并且研究出了对症的药物,使得这类胃炎得以根治。此外,医学界还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感染幽门螺杆菌四类人群尽快治
  “幽门螺杆菌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没那么吓人。”聂玉强说:“其实,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Hp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范围广,感染率高,其发生率仅次于龋齿,居第二位。”
  据了解,我国一般人群中的Hp感染率高达50%~80%,属于高感染国家。但绝大多数人尽管胃内终身携带Hp,临床上却一直没有症状,这就叫Hp的携带状态或携带者。研究观察,三分之二的“幽门螺杆菌”患者都无症状,不需治疗。聂玉强强调,过度治疗反倒会引起机体的耐药性、头晕、皮炎、药物过敏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药物性肝损害。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无需治疗,但却有四类感染者需尽快治疗:一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或其他相关胃病患者;二是糜烂性胃炎患者;三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患有胃癌的感染者,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加大得胃癌的风险;四是特别恐慌的患者。“对于以上四种患者,一定要做根除Hp治疗。”
  事实上,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并不复杂。很多患者吃药10~14天,即可痊愈。根除Hp后,对胃癌的预防也很有好处。
  菌从口入吃围餐最好用公筷&
  聂玉强告诉记者,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夏天人们喜食凉菜、围餐不用公筷等,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以说,幽门螺杆菌其实就是吃进去的细菌,
  他指出,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两三个小时就会开始滋生细菌,幽门螺杆菌就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吃不完的剩菜一定要尽快放进冰箱,超过3小时最好就不要再进食。
  不少人在夏天胃口不好,喜欢吃爽口的凉菜,但这种冷热交替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对胃肠造成伤害。尤其是街边一些小吃店里的凉菜,往往都是先提前把材料切好备用,甚至一早上就已经拌好一大盆。即便操作过程都没问题,时间一长也难免滋生细菌。因此,夏天吃东西,尤其是凉拌菜,一定要随吃随做。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洗手,围餐要尽量使用公筷,避免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互相传染。如果家里有成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积极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分餐制,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20分钟。家里的老人一定要摒弃把食物在口中嚼碎了喂食小孩的陋习,防止交叉传染。
  小贴士: 三招远离“幽门螺杆菌”
  1.餐前洗手、不吃生肉、生吃瓜果时要洗净、去皮。
  2.幽门螺旋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牙具等清洁用品要放在通风的地方。
  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如果要接受治疗,应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些物质可降低某些药物的生物活性从而减低疗效。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当前位置 & &
& 人类第二大杀手!胃癌终于有救了
人类第二大杀手!胃癌终于有救了
11:19:43&&出处:&&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3-17][03-17][03-17][03-16][03-16][03-16][03-16][03-16][03-14][03-14]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您的位置:
> 得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得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摘要:由于我们胃腔直接和外界相通,吃进去的坏东西当然第一时间刺激我们的胃。35年前,澳大利亚的两位科学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主要病因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筛查幽门螺杆菌验血检测列入了常规体检中间。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治疗呢?
  我们知道,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约为60-7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个人是否得,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并不是单一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决定的。第一个因素当然就是幽门螺杆菌,人家染的菌毒性小,你染的菌毒性大,你就危险性高。第二,你是否有所谓的家族易感性。比如,家族中有人得胃癌,那你就要当心。通俗的说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第三,你的生活环境或方式是否健康,是否有所说的&外邪入侵&之虞。比如,人家喜欢新鲜蔬菜、水果,你偏偏过分喜欢腌制食品等。上面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目前,世界各国对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意见大同小异。但其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规范强调所有感染的老百姓均要杀菌治疗。大多数国家认为在下面的情况是需要杀菌的:既往或目前有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不管你有无出血等并发症;胃癌手术后;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萎缩性胃炎;有症状;直系亲属中有得胃癌者;患者要求或愿意治疗。也就是说,对于普通老百姓,仅仅验血筛查后进行呼气试验,发现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既无症状,也无不适,完全不要过分担心。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请警惕这些早期胃癌征兆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宣判胃癌?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专家说:不要自己吓自己
“大夫,我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是不是说得了胃癌?”端午节假期刚过,于女士拿着幽门螺旋杆菌检“阳性”的检查结果来到保定九洲胃肠病医院。仔细问过她的情况,韩主任赶紧安慰她:“没那么严重,别自己吓唬自己。”说来也巧,韩主任说,近几天她接诊了两三位和于女士一样,看到幽门螺旋杆菌检“阳性”就慌了神儿的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还可能与贫血、血小板减少、糖尿病等疾病相关,因此近几年很多医疗机构的体检套餐里都增加了关于它的检测。但检查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就是有胃癌了吗?韩主任告诉大家,据目前研究来说,两者的确有关联。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此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但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人、环境等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过,韩主任警告说,四类感染者必须根除治疗:一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二是慢性胃炎伴粘膜萎缩或糜烂患者;三是患有胃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加大患胃癌的风险;四是有MALT淋巴瘤患者。  
韩主任介绍,揪出幽门螺旋杆菌非常简单,14C呼气试验检测只需吹一口气就能十分准确地检测出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但呼气试验检测是只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要准确判断胃痛到底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需要胃镜检查才能明确。
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万一不幸感染了,除了配合医生治疗,还要注意避免传染给身边的人。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口—口、胃—口传播已被医学界认可,因为如接吻、聚餐等都是传染途径。
保定九洲胃肠病医院是胃肠病专科医院,优质低价是该院一直遵循的原则,14C呼气试验检测只需80元(市其他医院120-190元),奥林巴斯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只需460元(市其他医院900-1400元)。
咨询电话:3257777 地址:建华南大街903号(老火车站南行500米)
[责任编辑:yfs001]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