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类似的词语是什么的

当前位置:
> 争先恐后 阅读答案
争先恐后 阅读答案
更多教学资料获取,请加入查字典 -语文网QQ群
⑴中国是一个争先恐后的国家。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门一打开,拥挤在门口的人群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喷出来,争先恐后,蜂拥而动。我说的不是公共汽车门口,而是公园门口,展销会门口,飞机的登机口,电影院的出口&&大家在斑马线前面等绿灯,没有人愿意站在后面,都下意识地要往前挤,结果绿灯还没有亮,人群就漫到了马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下火车,哪怕前面就是终点站,人们也要提前一两站就结束了热火朝天的扑克游戏,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到过道上去挤着,好象晚一步,火车就要飞掉。
⑵并不是中国人不喜欢秩序,也不是这个国家物质贫乏,空间狭窄。&争先恐后&不过是世界的一种此起彼伏的暂时状态,一个形容词。但在六十年代的词汇中,&先&与&后&却是一种价值判断,&先&,与先进、进步之类有关,&后&却是落后、倒退,&落后就要挨打&。无数运动之后,在这个国家无人不患&恐后&症。由于普遍地&恐后&,争先成为风气,&先&是如此事关生存,到了必须&争&的地步。精神上的&恐后&,最终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争先恐后了。
⑶ &争先恐后&不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暂时状态,而是常态,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恐后&的地方,人们也本能地要争先。
⑷争先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小学生考试,95分以下都是后了,所有人都争先,意味着人们对生活的常态和基础的漠视。生活的质量并不表现在世界的先进部分,而在于世界的普遍状况。把&先&作为衡量事物的唯一价值标准,所有人都要争先恐后,只好革命。
⑸争分夺秒、力争上游,作为一种可能性,当然是应该鼓励的,但它不是标准。如果也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么?没有恒定的时间和缓慢的时针的对比,争分夺秒不正是慢么。上游、中游、下游,河流的不同形态,也是世界的不同状况,它们并不存在价值上的优劣。
⑹马拉松赛跑永远只有一个人先进,世界注定是普遍落后的,是落后者的乐园。
⑺先进的意思在此时代,只意味着价值是否能够立即兑现。不能立即兑现就是落后。我常听人说,不甘落后,眼科医生加入了股票大军,种白菜的姑娘去医院当了护士。
⑻我认识一位缓慢的大师,他的一座雕塑花了20年,他是落后的。他开始的时候,受的是先锋贾科梅蒂的影响,但这影响持续了20年之久,没有当即面市,他完成的时候,已经落后了,年轻一代今天决不会从伦勃朗开始,否则永远落后。他们很聪明,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
⑼一天等于20年,固然是一种时间观。但20年如一日,同样是一种时间观。一天功夫的东西就是一天功夫的东西,20年功夫的东西就是20年功夫的东西,永远不可取代。缓慢的并不是落后的,快也不意味着价值上的优越。这都是常识,但在这个世纪,明白这些却是大智大慧。
⑽在古代社会,各文明之间并不争先恐后,因为文明不存在价值上的先进与落后。但在20世纪,&落后就要挨打&,竟然成为风行全球的真理之一,并且已然是,只要落后,就可以打。落后的标准由什么来界定呢?武器的先进。那些文化并不崇尚武力的文明必然总是落后,落后的印度文明,落后的埃及文明,落后的印第安文明,落后的中华文明。这个世界已经昏头了。李白杜甫们的文明怎么会劣于松尾巴焦们的文明呢?日本人假装不知道这一点,居然在中国文明面前以&先进&民族自居,靠的就是武器。此种逻辑已经成了中国人刻骨铭心的经验之一,人们似乎已经忘记此逻辑乃是强盗们创造的。
⑾以&争先恐后&的价值观来看历史,不仅会得出缓慢的中国时间劣于格林尼治时间的结论,甚至,把&落后&用于汉语。
⑿&争先恐后&,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
⒀ &争先恐后&,乃是逃亡之象。
⒁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落后的难道不就是我们相依为命的大地本身么?一成不变的,缓慢的,没有时间的,大地的这些特性是否已经成为这个&先进&世纪&维新&的障碍?
⒂长江洪水的泛滥,从根本的方面来说,我以为乃是&先进&的人类不满于大地的落后,所导致。
1.通读全文,以下选项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和谐是世界永恒的基础 B.文明的价值在于落后而不在于先进
C.我们不应该把争先作为生活的标准 D.我们应该按生命的本来形态生活
2.造成人们争先恐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结合上下文,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⑹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从全文看,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阐明观点的?
5.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或: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
3.例如:与少数&先进&相比,普遍落后肯定是生活的常态,落后者不把争先作为生活的标准,能够按生命的本来形态生活,所以更能用平和的心态体验和领略到生活的美好,世界也就成为他们的乐园。(意思对即可。)
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归谬法。(答对三个即可。)
5.(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无论同意与否,只要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并且观点的价值取向正确合理即可。)
上一篇::
相关的阅读答案
最热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热门语文文档
最新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争先恐后_争先恐后的意思_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_争先恐后什么意思_争先恐后的近义词_成语大全_911查询
争先恐后的意思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争先恐后 或 zxkh
争先恐后 争先恐后的意思 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 争先恐后什么意思 争先恐后的近义词 争先恐后的反义词 争先恐后的拼音
zhēng xiān kǒng hòu成语解释: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成语出处: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 成语繁体:爭先恐后成语简拼:ZXKH成语注音:ㄓㄥ ㄒㄧㄢ ㄎㄨㄙˇ ㄏㄡ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的动作等。成语结构: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辨析:和“不甘后人”都含有“不肯落在别人后面”的意思。但还有“争先”和“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的意思;“不甘后人”没有。近义词:反义词:成语例子: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各班同学,奋力争先。英语翻译:strive to be the first and fear to lag behind俄语翻译:старáться обогнáть других &наперебой&其他翻译:&德&miteinander um etwas wetteifern &sich eifrig an etwas heranmachen&&法&à l'envi &à qui mieux mieux&:急;冲线;赛跑:  春秋时代,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久,与王子期比赛。他同王子期换了三次马,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王责备王子期,说:“你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教给我呢?”王子期说:“驾车的技术,我已经都教给你了,只是你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协调好你的马和车,才能跑得快、跑得远。”  “你在比赛中,只要落后,你就使劲鞭打马,拼命想超过我;一旦超过,又时时回头看我,怕我赶上你()。其实,在比赛中,有时会在前,有时会落后,都是很自然的;可是,不论领先还是落后,你的心思都在我身上,你又怎么可能去协调好车和马呢?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成语接龙:
手机查看成语争先恐后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y13427 或 争先恐后? 即可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争先恐后,争先恐后的意思,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争先恐后什么意思,争先恐后的近义词,争先恐后的反义词,争先恐后的拼音,争先恐后的解释,争先恐后的同义词争先恐后 相关成语:、、、、、、、:、、、、、、、:、、:、、、、、、、
生肖成语:
四季成语:
数字成语:
动物成语:
颜色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字数:
成语首拼: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巴菲特来华游说富豪捐款 中国企业家可以说不争先恐后打一个生肖,争先恐后是什么生肖,争先恐后猜一生肖zz300388广告网
  2010年6月,美国富豪巴菲特与盖茨登高一呼,号召400多个美国亿万富翁将财产捐出一半,两个月过去,40名富豪签约参加这一活动。虽然这样的承诺只有道德意义而无法律责任,仍然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不久前,有消息传出,巴菲特和盖茨将在9月联袂访华,对中国的企业家进行劝说。对此,中国媒体议论纷纷。
  面对巴菲特,中国企业家会应者云集吗?他们可以说不、敢于说不吗?
  谁会登上“巴菲特名单”
  巴菲特要来中国的消息一传出,就有人猜测谁将是他游说的对象。
  国内媒体转述业内人士的分析认为,与巴菲特有过直接商业来往以及巴菲特的朋友将首当其冲,与巴菲特私交甚好的汽车老总王传福当之无愧,应该排在第一位。2006年以62.01万美元的价格得标、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步步高电子掌门人段永平,2008年以211万美元的高价与巴菲特共进一餐的赵丹阳,都因与股神有把盏言欢之缘,可能会被选中。此外,按照巴菲特在美国的标准,他很可能会挑选《福布斯》排行榜上榜的中国富翁,那么内地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苏宁集团总裁兼董事长张近东、三一集团董事长梁文根等,都可能是巴菲特所要“劝说”的对象。另外,还有人猜测,中国的一些慈善名人如余彭年、李春平等人,估计届时将响应巴菲特的“捐赠宣言”。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企业家对巴菲特此行作出反应者不多,更无人对巴菲特说不。
  但是,巴菲特和盖茨的行动,在欧洲国家遭到不少质疑和批评。许多德国富豪拒绝跟随他们的步伐捐出财产,带头的德国汉堡船运巨头彼得·克雷默表示,富豪捐身家承诺等于将应该缴税的钱捐出去,令富人凌驾于国家之上,影响公众利益。
  彼得·克雷默的表态,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遗产税倒逼美国富豪
  纵有万贯家产,死后国家收走一半。美国的富豪,从自己的财富超过几百万美元开始,就将终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这就是美国遗产税政策的威力所在。
  远在1797年,美国为筹集海军经费,开始征收遗产税,之后多次停止征收。1976年,美国通过了《税收改革法》,遗产税得以确立,之后起征额和税率比较稳定。1976年规定的遗产税的起征额为60万美元。1998年,根据《纳税人减免法》的规定,起征额也仅提高到62.5万美元,最高税率在50%左右。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国内取消遗产税的呼声开始高涨。1999年和2000年,美国国会曾经先后两次通过关于逐步取消遗产税的法案,最终被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否决。共和党总统布什任内,在2001年、2003年和2008年共三次出台大规模减税法案,逐渐降低遗产税率。
  但是,美国国内一直有反对减税的声音。2003年减税法案出台后,400多名经济学家在《纽约时报》上刊文强烈反对,认为这项法案会增加财政赤字,从长远来看削弱美国经济。更有分析指出,正是布什孤注一掷的减税政策导致美国连年公共开支的巨大缺口,堆积起高额的财政赤字,以至于贪婪追求外部资金而最终酿成后来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i class="CzZanIcon" onclick="javascript:submitvote('','434683','');" id='showvotes_
请登录后收藏
用户未登录,请登录
使用更方便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争先恐后类似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