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智能手环怎么用里的健康数据到底有什么用

朋友圈里晒出来的运动数据靠谱吗?6款智能手环测评报告出炉
不要盲目相信步数与卡路里消耗。这是因为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产生很多不规则动作,如擦汗、看手机、原地摆臂等,而这些动作会让手环产生统计误差,使得统计值高于实际值。
  志愿者同时配戴6款智能手环进行测试。
   智能手环成为不少人运动时的标配。
戴着一款智能手环跑步锻炼,再将数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里,这可是一件时尚时尚最时尚的事。201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风席卷全球。
其中,最受欢迎的设备就是智能手环。它不仅可以记录运动成绩、卡路里消耗,还可追踪身体状态,承担健康管理的任务,号称“私人健康顾问”,也是不少人运动减肥的“标配”。那么,你天天在朋友圈里刷的智能手环运动数据真的准确吗?
华为B2(商务版) 参考价格1199元
小米手环 参考价格79元
Garmin Vivoft2 参考价格899元
咕咚手环2(微信版) 参考价格499元
Jawbone UP24 参考价格1198元
Fitbit Charge HR 参考价格1198元
  重庆晨报联合《消费者报道》杂志对6个品牌的智能手环进行了计步准确性测试、卡路里消耗统计准确性测试及主观测评,受测品牌分别是Jawbone、Fitbit、Garmin、华为、咕咚及小米。
  到底哪款手环统计准确性高,哪款手环时尚好用,我们的测评报告将为你一一解答。
  测评一
  手环在计步功能上会有误差
  计步功能是智能手环的“入门级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环主要是通过三轴加速传感器来采集佩戴者的运动信号,再利用软件算法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将运动数据呈现给佩戴者。而三轴传感器的一大优点就在于它能全方位感受人体振动。
  我们在一家连锁健身中心对手环准确度进行了测试。整个步数测试分为“跑步”、“步行”、“上下楼梯”三个主项。其中,前两项在跑步机上完成。测试用时一周,共招募了3位不同类型的男性志愿者,身高分别在165厘米至180厘米之间。每位测试者需分别佩戴上述6款手环,在每个对应项目上完成3次测试,以排除偶然误差的产生。
  结果显示,在“跑步”与“步行”中,Fitbit手环的计步准确性相对较好,每次测试的相对误差基本稳定在3%以内。紧随其后的是小米与Jawbone,计步准确性同样表现不俗,平均相对误差都在3.1%以下。
  咕咚手环的计步表现相对欠佳,平均相对误差在两个项目中均是最高,分别是7.5%和3.9%,单次测试最高误差达到了15%,计步值整体低于实际值。
  在“上下楼梯”这一项中,除小米以外的5款手环误差值都偏高,其中华为B2与Garmin这两款手环的误差超过10%的次数,占其总测试次数的一半以上,两者的最高误差分别达到28%和27%。
  测评二
  打电话等动作可能影响步数准确性
  智能手环会不会由于手臂的不规则摆动和脚步不协调而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呢?
  为了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步行”测试主项中加入“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不规则摆臂步行”、“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及“原地不规则摆臂”五个附加测试项目,来模拟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情况,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计步准确性。
  结果显示,在“大幅度摆臂步行”、“小幅度摆臂步行”及“不摆臂步行(双手插袋)”三个项目中,6款手环的计步值与实际值都比较接近。
  不过,部分手环“不规则摆臂步行”的计步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这说明手臂摆动频率与腿部频率一致,才能得出较准确的计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地不规则摆臂”项目中,除华为外的5款手环都产生了误检步数,最高的Fitbit在5分钟内误检步数达到100步。
  这意味着,消费者戴着智能手环做一些动作,例如擦汗、看手表、打电话等,都可能导致手环在步数检测上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
[责任编辑: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热线:023-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当前位置 & &
& 更有爱 智能手环告诉你健康应从手开始
更有爱 智能手环告诉你健康应从手开始
05:37:00&&出处:&&
编辑:快科技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科普:智能手环里的健康数据到底有什么用?|海尔社区
请使用Internet Explorer 10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访问本站,以获得最佳浏览体验。
说到计步,我们脑海中想到的大部分都是智能手环。随着价格屠夫小米手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智能手环来进行健康监测。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健康数据究竟有什么用?从何而来,又会到哪里去?
“我走了多少步”这个功能随着微信运动着实火了一把,但在热情褪去之后,我们在微信运动里那些步数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少指导意义?之前,笔者编译的一篇文章中,医生的态度很明确,他们并不认可这个数据 。但从我们个人健康生活的角度而言,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且让笔者从数据来源开始一点一点展开,看看这些数据是不是真的没用。
健康数据从何而来?
一般而言,像“微信运动”、“咕咚”等等这类应用,是通过手机的 GPS 和加速计来获取用户的运动数据的。而在这一方面,iPhone 5s 之后的机型都配备上了监测相关的 m7 协处理器,到了 iPhone 6 之时,甚至还增加了一个气压计——目的是测量气压的变化,以估算用户上升的楼层数(或者爬山的高度)。
但要说到计步,我们一定避不开的是各种智能手环,尤其是随着小米手环的介入,手环的入手成本降低了不少。通常来说,计步是这些手环的基础功能。它们的计步方式与手机无异,也是通过内部传感器,结合相应的算法,以实现计算用户步数的目的。
当然,也有手环会根据用户运动类型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算法,比如 Misfit 利用手环的防水特性而开发出的“游泳模式”。以及已经超出手环范畴的“专业级”运动设备 WeCoach Pro。说它超出手环范畴,是因为它为不同类型的运动匹配了不同的算法,以达到精准监测的目的。
除了计步,监测运动模式,这些手环还兼备记录睡眠时间的功能,有些带有心率感应器的,甚至能测量心率。与手环同为身体健康监测设备的还有智能跑鞋,智能体重秤,智能篮球等等……总之,这些所谓的“智能设备”的目标只有一个——监测用户的运动情况或身体数据。
可穿戴设备的这一些理想的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些智能硬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或者共享各家硬件设备测量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而目前的现状是,各家厂商似乎都忙着生产设备和调教测控算法,而忽视了对数据的分析,或者没有接入与数据共享平台的 API 仅仅让数据停留在应用内部,并没有拿出共享。这些现状极大地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发挥。
健康数据会到哪里去?
当 iOS 8 上线的时候,笔者是兴奋的。因为苹果正式为各个可穿戴设备搭起了一个数据平台——HealthKit(即 iPhone 自带的“健康”应用),并且这个 API 是开放给应用开发者的。这意味着,各个硬件或应用的数据能够汇入到统一的平台之中。
这个平台能做什么?举例说明,用户可以通过 iPhone 计步,小米体重秤称重,Keep 应用指导我们进行健身运动。这些应用都能计算我们消耗的热量,并汇总到“健康”中去。这就打破了各个硬件&应用数据之间的壁垒。
Android 系统与 iOS 同时也上线了自己的数据平台 Google Fit,然而国产手机向来不带 Google 服务,再加上国内用户常用的健康监测硬件&应用都没有调用 Google Fit 的 API,故这个平台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由于 Android 系统开放性的特点,这并不妨碍手机厂商自行搭建数据平台,比如三星自建的“S 健康”,小米自建的“小米运动”。但始终不是 Android 的系统层级应用,这些平台的能接收的数据也仅限于各自生产的硬件提供的数据,或者国际知名硬件设备的数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Android 用户就没有一个综合式的数据中心。得益于 QQ 和微信在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许多硬件厂商都会将自己的硬件&应用收集的数据与“QQ 健康”和“微信运动”对接。这样 Android 用户也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报表”。
这些平台的出现,无疑解决了数据汇总的问题,但现阶段这些数据收集的平台支持的硬件还不够。这部分固然有一部分硬件公司的问题——这些公司都无心为用户更好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平台自身也应担起来一部分责任。平台自身也需要释放积极的信号,将更多的权限交予数据提供方。
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只是平台的一个功能,当能对接的硬件增加到一定量级之后,平台需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健康数据究竟能做什么?
数据平台不仅仅是更方便用户看看“我今天走了多少步”或者“我今天睡了多久”这么鸡肋的功能。而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虽然这些数据在精确性上肯定与医疗器械测量的结果相媲美,但就如保健品之于处方药一般,这些数据虽不足以协助医生“救死扶伤”,但指导用户“强身健体”却是绰绰有余。
用户每日的步数,可以折合成相应的卡路里消耗,这一项可以与体重秤相联动,为用户日常减肥提供一个数据参考。同理,各种运动监测设备记录下的其他运动数据,比游泳,篮球,甚至是轮滑等等,都可以计入到日常卡路里消耗之中去。
而减肥的原理众人皆知——当日常消耗的卡路里量超过摄入量,就能减去身上的体重。可实际情况是,很多人都没在这方面进行规划,更别提记录每日消耗卡路里数这么琐碎的事情了。而这一切都由智能硬件代劳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则是代替用户分析这些数据,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有些智能设备还能监测用户的心率和睡眠。平台收集到这些数据可以结合这两项数据,可以分析用户身体的健康程度。比如,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引起心律失常,严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猝死。平台在长期追踪之后,可以适时推送,对用户进行提醒,并且还能与心率监测进行联动,以确认用户进入了睡眠状态,以免引发悲剧。
以上只是平台可以利用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的一小部分实例,平台利用数据分析还能做到更多事情。也不排除今后还会有依附于平台得出的数据,进行更专业分析的应用出现。平台收集数据永远是第一步,在数据的基础上,除了给予用户健康指导之外,还能对接相应的健康服务,商品等等......
笔者坚信,在不久之后,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类型的健康应用&服务。这类应用&服务专攻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含义,为用户健康生活提供专业的指导。也会有根据这些数据分析而应运而生的健康服务。
尽管目前无论是哪个平台,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假以时日,他们能对接的设备会越来越多。但随着开放的接口越来越多,各个应用之间读取数据越来越多,而这些数据的私密性很强,平台将会面临另一个新问题——如何保护用户数据隐私?
本地上传支持jpg.gif.png, 单张图片不得超过1M
是否取消关注该产品圈?
给帖主赠送海贝
赠送的海贝数量:您拥有的可用海贝数量0
你要取消封禁此用户吗?
你要封禁此用户吗?
你要取消设置此文章为图片贴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图片贴吗?
你要取消设置此文章为原创帖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原创帖吗?
你要设置此贴标题为?
你确定要推荐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取消推荐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取消置顶此文章吗?
你确定要删除此文章吗?
你要设置此文章为精华帖吗?
你要取消此文章为精华帖吗?
只有登录以后才能支持哦~现在登录没有账号?注册一个
你已经赞过了,好勤奋哦!
申请失败,请稍后再试~简单游戏 快乐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 >> >>智能手环火爆&你是为了晒数据还是真正运动健康?
智能手环火爆&你是为了晒数据还是真正运动健康?
作者:feikof97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11:15:29
&&&&&&& 智能手环在最近一两年可谓是十分火爆,作为可穿戴设备中门槛最低、最容易让给用户体验的设备,智能手环也让众多厂商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带来了丰厚效益。小编我最近看到一边文章是采访奥思CEO的,里面他提到目前国内手环市场的繁荣不假,但是对用户需求和行业意义的理解却有限。
&&&&&&& 是啊,看看目前全球最大的智能手环制造商Fitbit,其销量超过2000万部,尤其在欧美市场更是火爆,因为那里的人是真正的热爱体育运动,欧美的体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几乎也是到了人人参与的程度,人们购买智能手环类产品是真正作为对于运动相关和周边产品来采购。
&&&&&& 而我们国内不尽相同,等产品,拉低了价格,功能上与国外产品上千元的也相差不多,于是市场火爆,人们竞相购买。然而这种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形态。大部分人都把对智能手环等运动产品的置入,理解为自身是对健康的一种投资,这种模式虽然比较好的促生了智能手环的发展和销售,但问题是,设备只能起到监测作用,而无法真正刺激到用户对于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很多人买了智能手环回家一段时间都是放在角落吃灰。
&&&&&&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厂商们动起了别的心思,一个是把手环打造的更加“高能”,比如可以刷公交卡、可以去公司打卡等等,另一个就是提供以成就和分享为主的社交模式,希望以此来增加用户的佩戴时间和粘性,其中,后者被认为是增强用户运动追求的主要手段,也比较契合国内正在开展的“全民运动”浪潮。初衷是为了健康,但问题是运动社交和分享逐渐变得不再那么单纯,而成为了一种“竞技”手段和攀比的资本,比如有的人为了刷成就而丧心病狂的运动,也不管自己身体是否承受的了;或是有人甚至直接通过甩手刷步数、篡改数据等方式来作弊造假,最终以求在朋友圈或微博里,能够“一览众山小”,同时也不顾数据是否有意义和价值。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 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国人缺少正确、合理和健康运动的认知与追求的缘故。甚至扩大来说,不吝于是国人对“健康”这一追求还不够重视的原因,不少人觉得给健康投资过后就买来了心安,但却忽略了包括运动、养生在内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遇到过玩游戏时切换出来查看攻略,不幸导致游戏崩溃的情况吗?下载,边玩游戏边用手机看攻略,轻松愉快,大家都在用。
关注安卓中文网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安卓中文网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安卓中文网”或“anzhuozww”,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环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