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对应边成比例氧化钙可以作干燥剂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谁能告诉我哪种干燥剂的干燥效果最好?
看到文献中有介绍说干燥性能氧化钡大于氧化钙大于氢氧化钾大于氢氧化钠。
但是现在比较常用的是变色硅胶,我想用来干燥气瓶(氮气)中的气体,不知道用什么干燥剂的效果能更好一些呢?变色硅胶?碱石灰?
还有一个问题,干燥剂标签中的的RH是什么意思?
恳求好心人的解答!~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第05版:商报科学实验室
本版新闻列表
台州日报社旗下媒体: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男孩将干燥剂放入保温杯,引发了爆炸,导致双眼受伤,险些失明——
干燥剂遇水,真的会爆炸吗?
记者实验:石灰干燥剂遇水“沸腾”,升温很明显专家观点:石灰干燥剂内含有氧化钙,遇水瞬间释放大量热量,极易发生爆炸
  将灰白色颗粒状的石灰干燥剂倒入装有水的瓶子中,拧紧瓶盖,摇动几下后,干燥剂开始“沸腾”。
记者实验中所用到的器材。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男孩将干燥剂放入保温杯,引发了爆炸,导致双眼受伤,  险些失明——  □&记者&周丽丽&文/摄  许多食品、衣服、鞋子等包装盒里,都有一小包干燥剂,目的是为了降低盒子里的湿度,防潮防霉。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14岁的太原男孩刘某,吃完零食后将食品干燥剂放进保温杯里,引发了爆炸,导致双眼严重受伤,险些失明。记者上网搜索新闻,发现类似情况在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不少,有的甚至导致孩子失明。  食品干燥剂使用不当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小小一包干燥剂到底有多大威力?&  实验时间:5月6日  实验用具:干燥剂、水、温度计  实验目的:检验干燥剂在水中的变化  ▲【记者实验】  干燥剂遇水“沸腾”,升温明显  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大超市发现,在饼干、雪饼、仙贝、海苔等零食包装里,都有一小包干燥剂。记者从超市购买了几包仙贝,开包取出包装袋里的石灰干燥剂,看到干燥剂包装上赫然写着不可食、不可浸水、不可开袋、不可玩耍等警示字样。  实验一:    记者找来一个塑料空瓶,然后倒入半瓶左右的水。随后,记者将干燥剂外包装撕开,将灰白色颗粒状的石灰干燥剂倒入装有水的瓶子中,拧紧瓶盖,摇动几下瓶子后,干燥剂“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开始冒泡,不时有白色的水蒸汽冒出。  几分钟后,瓶身膨胀,摸起来鼓鼓的,而且很热。5分钟后,瓶身膨胀更明显,而且温度升高,有点烫手。此外,瓶子底部已经变形。  实验二:    为了进一步检验干燥剂的威力,记者决定把干燥剂放入热水中检验。  记者准备了3小包的干燥剂和一小杯70℃热水。在没有加入干燥剂时,水面非常平静。记者将干燥剂外包装撕开,将干燥剂倒入水中,水面开始沸腾。记者再轻轻地盖上盖子,不到半分钟,杯盖随即被顶起,热水不停地沸腾、溢出。  这样的情景大约持续了两分钟,记者测了之后水的温度,足足升高了20℃左右。  ▲【专家观点】  氧化钙遇水瞬间释放大量热量,易发生爆炸  对此,记者请教了椒江二中的物理老师陈老师。陈老师告诉记者,实验中所用的石灰干燥剂里含有氧化钙成分,氧化钙遇到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释放热量。  一般情况下,干燥剂与水结合,会马上出现化学反应,实验中出现的滞后现象,是由于石灰干燥剂里添加了固化剂,这是一种保护措施。另外,满足爆炸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密封空间,二是放热生成大量气体,两者缺一不可。新闻报道里的男孩因误将干燥剂放入保温杯中,满足了以上两个条件,才发生了爆炸。  如果在密封容器内遇到水,瓶内的氧化钙量比较大,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瓶子膨胀,严重的会使瓶子爆炸。“这个化学反应还与药剂的用量有关。实验中,如果干燥剂中的生石灰量多些,水量略微少一些,说不定已经发生爆炸了,太危险了。”陈老师说。  据了解,干燥剂有很多种,例如无水硫酸钠、氯化钙等等,制作食品干燥剂的原料主要有两种:硅胶和生石灰。比较安全的要数硅胶干燥剂了,硅胶干燥剂无水时为蓝色颗粒状,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颗粒,但价格贵一些,应用不多。  此外,陈老师说,由于氢氧化钙是碱性物质,有腐蚀性,如果溅入眼中可能会造成灼伤。氧化钙进入眼睛不光损伤眼球表面,还会向深层渗透下去,结膜、角膜甚至眼睛内部组织都会受到损伤。  ▲【记者调查】  多数干燥剂外包装上未提醒遇水可能会引起爆炸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食品、衣服、鞋子等包装盒里的干燥剂虽然写着“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不可玩耍”“幼儿勿取”的字样,但并没有提醒消费者,石灰干燥剂在密封瓶中遇水可能会引起爆炸,而且外包装上的提醒往往被人忽视。  此外,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询问他们如何处理干燥剂。很多家长表示,他们平时没留意干燥剂的危险性,往往吃完食物,就将包装袋内的干燥剂随手一扔,有时即便看到干燥剂外包装有破损也直接扔到垃圾桶,并不知道干燥剂遇水会发生反应。还有些家长表示,吃完食品后会把食品干燥剂留下重复利用,或把干燥剂储存在瓶子里。其中有位家长还告诉记者,有回她发现婆婆还拿干燥剂给孩子玩,“这样想来,真是危险。”  ▲【小贴士】  石灰干燥剂飞溅到眼中要赶紧用水冲洗  为了降低包装袋中的湿度,防止食品变质,许多食品包装袋中都能看到食品干燥剂。食品开袋后,家长应及时收集妥善清理其中的干燥剂,尽量减少未成年人直接接触干燥剂的机会,以免发生意外。同时,一旦发生意外,干燥剂飞溅到孩子眼睛或皮肤上,强碱会引起眼角膜、结膜烧伤,应该尽快用清水冲洗,处理时切忌用手揉搓双眼,以免强碱颗粒进一步摩擦损伤视网膜,清洗后应迅速送孩子去医院就诊,请专业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遇到孩子误服石灰干燥剂,务必不要催吐,以免造成更大的灼伤,可立即口服牛奶或水,一般按每公斤体重10毫升服用,但总量不要超过200毫升,因为饮水过多可诱发呕吐。另外,不能用任何酸性物质来中和,因为中和反应释放出来的热量会加重损伤。为什么能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因为氧化钙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从而吸收水分
保持了环境的干燥所以能用氧化钙做干燥剂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因为氧化钙固体吸水,生成澄清石灰水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微观与宏观结合学习
KMno4 暗紫色(固体)
溶液从粉红到紫都有(浓度由低到高)
K2SO4 是他吧!
固体白色固体 溶液是无色的
沈阳cranb祝学习进步!
+6价的铬有很强的氧化性,在这个反应中作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中铬的化合价应该降低;铵根中的-3价的氮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中氮的化合价应该升高。
A中的铬仍然为+...
时间: 13:17:00 来源:网上搜集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事物的概括,是反应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相关的现象、规律和成因,以及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人工合成和应用等。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其俗称为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D.大理石-九..
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其俗称为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D.大理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A、氧化钙的俗名为生石灰,故A正确;B、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故B错误;C、碳酸钙的俗名为石灰石,故C错误;D、碳酸钙主要存在于大理石等物质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熟记常用物质的俗名.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其俗称为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D.大理石-九..”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图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图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图标:&& 是附在化学品的标志,是向作业人员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它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警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处置。常用化学图标: 1.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2.环境保护相关图标 3.表示化学性质的图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址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 配平常用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①找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既不相等又相对较多的元素,求出最小公倍数。 ②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③由已有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如配平:P+O2P2O5,反应前有1个氧分子(即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5个氧原子,最小公倍数为2× 5=10,O2的化学计量数为10/2=5,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10/5=2,那么P的化学计量数为4,把短线改为等号:4P+5O22P2O5。(2)观察法:如配平:CO+Fe2O3Fe+CO2,观察发现此反应的1个特点是1个CO分子结合1个氧原子生成1个CO2分子,而Fe2O3中提供了3个氧原子,需要与3个CO分子结合生成3个CO2分子,因此CO,CO2前均配上化学计量数3,Fe的化学计量数为2,把短线改为等号:3CO+Fe2O32Fe+3CO2。 (3)奇数配偶法配平方法的要点: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最多而且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在原子个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最小的偶数2,使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并加以配平,若2配不平,再换成4。如配平:FeS2+O2Fe2O3+SO2。 氧元素是该化学方程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Fe2O3中的氧原子个数为奇数(3个),先在Fe2O3前配化学计量数2,接着在FeS2前面配上化学计量数4,使两边的铁原子个数相等。4FeS2+O22Fe2O3+SO2;再在SO2前面配上化学计战数8,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4FeS2+O22Fe2O3+8SO2;那么生成物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都已确定,氧原子个数也确定,一共22 个,所以在O2前面必须加上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最后将短线改成等号,即4FeS2+11O22Fe2O3+8SO2。 (4)定一法定一法又叫原子守恒法,它适用于配平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其配平步骤为: ①将式中最复杂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作为配平起点;②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可为分数);③若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则在式子两边同乘其分母数,使化学计量数之比变成最简整数比。例如:配平CH3OH+O2CO2+H2O。 (5)待定系数法 C2H2+O2CO2+H2O 设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c,d, aC2H2+bO2==cCO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 碳原子数:2a=c氢原子数:2a=2d 氧原子数:2b=2c+d 解得a:b:c:d==2:5:4:2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配平步骤:a.所给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CH3OH最复杂,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为1,作为配平起点; b.通过观察,根据碳原子守恒,在CO2前配上化学计量数1,根据氢原子守恒,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故生成物中含有氧原子数为1×2+2×1=4,而反应物CH3OH中有一个氧原子,故O2前化学计量数为(4一1)/3 =3/2 c.通分化整,将式子两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都同乘2,去掉O2前化学计量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即配平。配平结果:2CH3OH+3O22CO2+4H2O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C+O2CO2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是一个置换反应。(2)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中“+”和“=”虽与数学中的“+”和 “=”形式一样,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化学方程式中的 “+”,读时不读“加”而是读“和”或“与”;化学方程式中的“=”也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它表示“生成” 的意思,同时表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每种原子的总个数也不变,“=”读作“反应生成”,而不能读作“等于”。 一个化学方程式往往有三种读法,现以2H2O 2H2↑+O2↑为例加以说明。 ①质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②粒子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物质拉子结构的变化,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 ③量的方面:在通电的条件下,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氧化钙可作干燥剂,其俗称为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D.大理石-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01382534611243911819382847011939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鉴别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