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础知识识扫盲:硬盘的结构都有哪些组成

小白求硬盘知识扫盲_电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917,899贴子:
小白求硬盘知识扫盲收藏
挑硬盘主要挑什么啊希捷和西数哪个好为啥西数便宜捏SATA3和SATA2差距大不
电脑,「亚马逊」中国网购专业平台,上千万种商品任您选!30天免费退换!
1、主要看价格、容量。其他什么转速、缓存、单碟、双碟、三碟;2、差距不大;
希捷 可耻。。。趁火打劫。。。
这个是按性能影响顺序排列的么
硬盘行业本来就难做,趁火打劫也不能说明什么。原来那么多硬盘牌子,现在做大的只剩下希捷和西数了。
前几年还有4个。。。现在就两了
是啊,日立看着也要悬。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的位置:& &&
专业音响新闻
→ 拨云见日看耳机
耳机知识扫盲课之结构篇
拨云见日看耳机
耳机知识扫盲课之结构篇
更新时间: 11:03:23
编辑:孟子默
内容导航:
耳机知识扫盲课之结构篇(一)
  【音响网资讯】
耳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都与喇叭很相似。耳机也是由磁路系统与发音系统两部分构成。下面以常见的耳机为例,来介绍耳机的结构及发音原理。
  下图图中所示是两种常见耳机,图(a)为耳塞式耳机,体积小巧,多塞入耳朵使用,常简称为耳塞。它由插头、导线、耳塞三部分组成,插头和导线馈送音频电流信号,耳塞是才耳机工作的中心,由它完成电一声转换。这种耳机只能塞入一个耳朵听,也称为单耳机,与之配套的导线是两心线(或说两根导线),插头使用单心插头。图(b)所示耳机由全属架、双耳机、四心线、双心插头组成。应用时将金属架框在头上,两个耳机便盖在耳朵上,所以称为头戴式耳机。金属架有一定弹性,耳机外表包有一层海绵,所以两个耳机能够紧贴在两个耳朵上,这样感觉柔软舒适,也使声音传播成为密闭式,不会影响别人。头戴式耳机配套使用四心导线,每个耳机有一根地线和一根音频信号线,也有的共用一根地线而采用三心线。这种耳机配用双心插头。图c)所示是耳机的图形符号,耳机的文字符号用B表示。
常见的两种耳机
   一个典型的头戴式耳机,由5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头带[又称头梁]、耳壳、驱动器、导线、耳垫。
  耳壳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相当于音箱的箱体,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超小的音箱。里面安装了一个[或多个]驱动器,用于发声。
  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它对于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其功能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耳罩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Supra-aural),另一种耳罩呈杯状,环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Circumnaural)。耳罩要尽量的柔软舒适,其内部一般填充海绵,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耳罩使用的材料对中频和高频有吸收作用,它使耳朵与振膜形成一段距离,并在耳机和头部间形成一个腔室。大型的绕耳式耳罩内部空间大,声音可以作用于耳廓,形成较好的空间感。一只设计良好的耳机已经充分考虑了耳罩的作用,所以中高档耳机的耳罩是不可以损坏或随意更换的。
  耳机在声学结构上与音箱有区别,耳机的声学设计基本不需要考虑声短路的问题。耳壳大部分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主要的原因是易于造型以及塑料材质本身可以做到非常轻巧。也有少量的耳机使用木壳、铝壳,这些材质的应用并不是为了音质,而是外观设计的需求,对于耳机来说,1毫米多厚的塑料壁厚已经十分坚固了
从耳壳障板上摘下驱动器
  驱动器,或称为耳机扬声器。这是耳机的发声部件,大部分为电动扬声器结构,也是俗称的动圈,它的结构与大部分音箱用扬声器没有大的不同,一样是利用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体,与永磁体产生吸斥作用,推动振膜发声。
动铁耳机拆解-动铁单元内部的结构
  在耳机扬声器的设计当中,还有一类比较盛行的,即动铁驱动器。这类驱动器主要用于耳塞式的耳机设计当中,头戴式耳机中几乎不会采用。
入耳式动铁耳机拆解-看看导线结构
  耳机的引线是耳机放大电路输出端与耳机音圈的连接线,导线的作用就是为驱动器提供电信号,导电材料主要为铜,偶尔也有银线,,优质耳机线常采用多支线芯的无氧铜(OFC)线,经过严格的绝缘和屏蔽处理,杜绝铜内杂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和外界杂波的干扰。为了增加抗拉扯的性能,往往还会加入尼龙丝,增加线材的强度。
由于耳机是贴耳聆听,人耳对信号的变化会更加敏感,因此导线本身的质量可能会影响到音质,有些耳机的设计,将导线设计为可拆卸的方式,方便用户换线。导线对音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争论话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很多结论把导线的作用夸大了。
  耳机线的末端是插头,有两种规格:6.35mm和3.5mm,即平时所说的大小插头,6.35mm插头用于专业音频和民用音频设备,3.5mm插头用于便携设备。一般高保真耳机会提供插头转换器,保证耳机在各种设备上的使用。中高档耳机的插头是镀金的,这不是为了漂亮,主要是为了防止插头氧化影响声音,由于金光滑柔软,还可以提供尽量大的接触面积。低档耳机常采用镀镍插头,这样虽然也可以防止氧化,对声音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头戴式耳机-头带[又叫头梁]
  耳壳不可能直接贴附在耳机上,于是有了U型支架的设计,这个支架被称为头带或者头梁。它就是一个夹子,将两个耳壳夹你的头上。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接方式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因此头带一般都是设计为可伸缩,以适合不同的头型,在头带连接耳壳的部分,也可以做一定角度的调节。头带经过演化,发展出了后挂式耳机,其基本结构与头戴式相同。有些头带的设计可以自动贴合头型,这种被称为自适应头带。
头戴式耳机-耳垫
  耳垫能缓冲头带压力,也是直接贴附皮肤的部分,它对佩戴的舒适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它的主体材料多数为海绵,表面材质则有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人造革、真皮、绒布、网布等等。不同的材质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而这个容易被人忽视,有些材质在接触人体的汗液后,会发生迅速老化的作用,出现褪色、掉渣等问题。长期使用,海绵的弹性也会逐渐消失。
  耳垫不只是一个和舒适度有关的器件,它也是重要的声学结构构成部分,它能包围驱动器到耳朵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它对音质的影响很大,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漫步者的H800,改动耳垫就能改变音质。
更多相关:
文章来源:音响网&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最新行业新闻
最新热门专题
本站网络实名:|| 国际域名:
点击免费通话: |
邮箱:& 电话:+86-755-& 传真:+86-755-
在线客服: MSN:audio- &&&&&yuntao 的BLOG
用户名:yuntao
文章数:153
评论数:21
访问量:74766
注册日期:
阅读量:5863
阅读量:12276
阅读量:378948
阅读量:1071451
51CTO推荐博文
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相关知识
Windows常用版本:
PC(员工办公电脑或则笔记本): Windows 7/2000/xp/vista
Server(文件服务器、ERP服务器等应用服务器): Windows 2000 Server/2003 Server/2008 Server
Linux版本:
RedHat/RedFlag/Unbuntu/ Fedora/SUSE
AIX / HP-UX / Solaris / SCO OpenServer
常见的数据库有哪些?
MS SQL Server 版本SQL08
Oracle 版本 8i / 9i /10G / 11G
MS Exchange Server
IBM Lotus Domino
常见的邮件数据库有哪些?
MS Exchange Server
IBM Lotus Domino Server
常见的虚拟化平台有哪些?
VMware ESX/Citrix Xen Server/Windows Hyper-V
IIS和Apache是什么?
IIS与Apache都是WEB服务端程序,是网站运行的平台。IIS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web服务端程序;到目前为止Apache仍然是世界上用的最多的Web服务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网站都是Apache的产物,它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它的源代码开放、有一支 开放的开发队伍、支持跨平台的应用(可以运行在几乎所有的Unix、Windows、Linux系统平台上)以及它的可移植性等方面。
典型应用:Windows+IIS+MS SQL Server +.net;Linux+Apache+Mysql+PHP。
VMware 虚拟机
EMC公司的VMware一套虚拟机解决方案的软件,用户能够在一台机器上面跑多台Windows/Linux系统环境。VMWare是真正&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在主系统的平台上,就象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切换。而且每个操作系统你都可以进行虚拟的分区、配置而不影响真实硬盘的数据,你甚至可以通过网卡将几台虚拟机用网卡连接为一个局域网,极其方便。安装在VMware操作系统性能上比直接安装在硬盘上的系统低不少,因此,比较适合学习和测试。
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相关知识
硬件环境:服务器、磁盘阵列与RAID卡
服务器品牌:IBM、HP、DELL、Lenovo、浪潮、清华同方、Sun、华硕、曙光、方正等。
服务器型号:IBM xSeries 346 8840-I09 (Xeon 3.2GHz/1GB/146GB)等。
RAID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技术将一个个单独的磁盘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一个逻辑硬盘,从而提高了磁盘读取的性能和数据的安全性。不同的组合方式用RAID级别来标识。RAID技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 Patterson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作为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技术,在今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5等6种明确标准级别的RAID 级别。另外,其他还有6、7、10(RAID 1与RAID 0的组合)、01(RAID 0与RAID 1的组合)、30(RAID 3与RAID 0的组合)、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下面将介绍如下RAID级别:0、1、2、3、4、5、6、01、10。
磁盘阵列品牌:EMC、IBM、Dell、HP、DELL、豪威、浪潮、Infortrend、清华同方、同有等。
磁盘阵列型号:EMC CLARiiON AX4、EMC CLARiiON CX3(10型)等。
RAID卡: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零组件构成的。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 RAID功能不同。支持RADI0、RAID1、RAID3、RAID4、RAID5、RAID10不等。RAID卡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卡最初想要解决的 问题。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RAID卡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网络环境:
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但是我们描述带宽时常常把&比特/秒&省略。例如,带宽是 10 M,实际上是 10 Mb/s。这里的 M 是 10^6。
2)字节(Byte)
字节是通过网络传输信息(或在硬盘或内存中存储信息)的单位。字节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和传输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1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在ASCII码中,一个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写)占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空间。
英文标点占一个字节,中文标点占两个字节。举例:英文句号&.&占1个字节的大小,中文句号&。&占2个字节的大小。
一个二进制数字序列,在中作为一个数字单元,一般为8位二进制数,如一个ASCII码就是一个字节,此类单位的换算为:
1千吉字节(TB,Terabyte)=1024吉字节(2的40次方字节)
1TB=1024GB
1吉字节(GB,Gigabyte)=1024兆字节(2的30次方字节)
1GB=1024MB
1兆字节(MB,Megabyte)=1024千字节(2的20次方字节)
1MB=1024KB
1千字节(KB,Kilobyte)=1024字节(2的10次方字节)(1KB=1024B)
1字节(Byte)= 8位(bit)
注:TB是现在电脑硬盘最大的存储量单位。10TB大约等于一个人脑的存储量。
更大的单位,还有 PB(Petabyte,1PB=1024TB)、EB(Exabyte,1EB=1024PB)、ZB(Zettabyte,1ZB=1024EB)、YB(Yottabyte,1YB=1024ZB)
4)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 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5)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一种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通常跨越省、市,甚至一个国家。广域网包括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网,子网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小型的广域网。
就是使用光纤或者有线电缆专门给你布的线路,使用专有固定的IP地址,带宽有保证的上网方式! 有一定的保密作用但是价格昂贵,一般人负担不起。
7)虚拟专用网(VPN)
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通过将数据流转移到低成本的网络上,一个企业的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将大幅度地减少用户花费在城域网和远程网络连接上的费用。同时,这将简化网络的设计和管理,加速连接新的用户和网站。另外,虚拟专用网还可以保护现有的网络投资。随着用户的商业服务不断发展,企业的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户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生意上,而不是 网络上。虚拟专用网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
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存储变得必不可少,目前的存储架构有以下三类:
DAS:直接附加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线缆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一个SCSI环路或称为SCSI通道可以挂载最多16台设备;
FC可以在仲裁环的方式下支持126个设备;
DAS方式实现了机内存储到存储子系统的跨越,但是缺点依然有很多:
l 扩展性差,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直接连接的方式导致出现新的应用需求时,只能为新增的服务器单独配置存储设备,造成重复投资。
l 资源利用率低,DAS方式的存储长期来看存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存在浪费。不同的应用服务器面对的存储数据量是不一致的,同时业务发展的状况也决定这存储数据量的变化。因此,出现了部分应用对应的存储空间不够用,另一些却有大量的存储空间闲置。
l 可管理性差,DAS方式数据依然是分散的,不同的应用各有一套存储设备。管理分散,无法集中。
异构化严重,DAS方式使得企业在不同阶段采购了不同型号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设备之间异构化现象严重,导致维护成本据高不下。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是一种文件共享服务。拥有自己的文件系统,通过NFS或CIFS对外提供文件访问服务。
NAS包括存储器件(例如硬盘驱动器阵列、CD或DVD驱动器、磁带驱动器或可移动的存储介质)和专用服务器。专用服务器上装有专门的操作系统,通常是简化的unix/linux操作系统,或者是一个特殊的win2000内核。它为文件系统管理和访问做了专门的优化。专用服务器利用NFS或CIFS,充当远程文件服务器,对外提供文件级的访问。
NAS的优点:
l NAS可以即插即用。
l NAS通过TCP/IP网络连接到应用服务器,因此可以基于已有的企业网络方便连接。
l 专用的操作系统支持不同的文件系统,提供不同操作系统的文件共享。
l 经过优化的文件系统提高了文件的访问效率,也支持相应的网络协议。即使应用服务器不再工作了,仍然可以读出数据。
NAS的缺点:
1)NAS设备与客户机通过企业网进行连接,因此数据备份或存储过程中会占用网络的带宽。这必然会影响企业内部网络上的其他网络应用。共用网络带宽成为限制NAS性能的主要问题。
2)NAS的可扩展性受到设备大小的限制。增加另一台NAS设备非常容易,但是要想将两个NAS设备的存储空间无缝合并并不容易,因为NAS设备通常具有独特的网络标识符,存储空间的扩大上有限。
3)NAS访问需要经过文件系统格式转换,所以是以文件一级来访问。不适和Block级的应用,尤其是要求使用裸设备的数据库系统。
SAN:存储区域网络
SAN(Storage Aer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当有数据的存取需求时,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在服务器和后台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
SAN的发展历程较短,从90年代后期兴起,由于当时以太网的带宽有限,而FC协议在当时就可以支持1Gb的带宽,因此早期的SAN存储系统多数由FC存储设备构成,导致很多用户误以为SAN就是光纤通道设备,其实SAN代表的是一种专用于存储的网络架构,与协议和设备类型无关,随着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和万兆以太网的实现,人们对于SAN的理解将更为全面。
SAN由服务器,后端存储系统,SAN连接设备组成;
后端存储系统由SAN控制器和磁盘系统构成,控制器是后端存储系统的关键,它提供存储接入,数据操作及备份,数据共享、数据快照等数据安全管理,及系统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后端存储系统为SAN解决方案提供了存储空间。使用磁盘阵列和RAID策略为数据提供存储空间和安全保护措施。
连接设备包括交换机,HBA卡和各种介质的连接线。
SAN的优点:
l 设备整合,多台服务器可以通过存储网络同时访问后端存储系统,不必为每台服务器单独购买存储设备,降低存储设备异构化程度,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
l 数据集中,不同应用和服务器的数据实现了物理上的集中,空间调整和数据复制等工作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存储资源利用率;
l 高扩展性,存储网络架构使得服务器可以方便的接入现有SAN环境,较好的适应应用变化的需求;
DAS、NAS、SAN三种存储模式,已经很好地满足目前企业信息化应用在单服务器扩容、服务器双机高可用集群、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的网络存储和简单易用的网络文件共享等方面的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朝深度和广度发展,新兴的存储模式也必将会逐步走向普及应用。
NAS和SAN的优劣已经停止了争论,现在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是:NAS可以很经济地解决存储容量不足的问题,但难以获得满意的性能,对于关键事务应用而言,它必须使用专用的宽带网络。因此,如果公司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NAS设备或是网络带宽需求超过千兆以太网,就应该考虑最高端的存储解决方案SAN。SAN与NAS体系的融合正在积极发展。这种融合存在其合理性,SAN提供速度,NAS提供由文件处理带来的协作性。
对SAN来说,点到点之间光纤通道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10km限度是一个瓶颈,但这种缺陷可以被NAS的IP连结所弥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IP网络发送 光纤通道命令(FC/IP)。借助于先进的以太网技术,这种处理方法最终变成了现实。融合NAS/SAN技术的呼声很高,现在已经出现类似产品。
&什么是备份:备份就是把某一时间点的数据备份到介质中,形成不同时间点的副本。
数据备份的作用与意义:
众所周知,很多情况下可能导致我们的数据丢失,比如:软硬件故障,灾难事件,人为误操作,病毒入侵,以及我们想保留我们的历史数据。为了让数据更安全,我们就应该对数据做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的类型:
完全备份: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档属性来确定备份那些文件。(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完全备份特点是备份所需时间最长,但恢复时间最短,操作最方便可靠。
差异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既: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差异备份特点是备份时间较长,占用空间较多,但恢复时间较短。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标记,既: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增备备份特点是备份时间较短,占用空间较少,但恢复时间较长。
我们公司的产品使用的备份策略是: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方式。
磁盘备份和磁带备份:
磁盘和磁带备份的区别就是备份存放介质的不同,一种是存放于磁盘之中一种是存放于磁带之中,而这两种各有各的优缺点,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磁盘备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所以爱数选择的备份是磁盘备份。
磁带备份:优点:价格低廉,保存时间较长(20年以上),适合用作历史数据的存档;缺点:不能随机访问,如果要访问中间某段,必须从头开始顺序访问.磁盘显然可以直接定位到任意数据,读写速度非常慢。
磁盘备份:优点:直接的访问数据,因为不需要加载或倒带,读写速度很快。缺点:价格高昂,易坏,不能长期保存。
目前最常见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按其架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基于网络附加存储(Host-Based)结构,基于局域网(LAN-Based)结构,基于 SAN 结构的 LAN-Free 和Server-Free结构。下面对这几种结构作具体介绍:
1)Host-Based结构
Host-Based是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这种结构中磁带库或磁盘阵列直接接在服务器上,而且只为该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备份大多是采用服务器上自带的磁带机,而备份操作往往也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的。
Host-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备份管理简单;缺点是不利于备份系统的共享,不适合于现在大型的数据备份要求。
2)LAN-Based结构
LAN-Based备份,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其中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磁盘阵列则接在某台服务器上,在数据备份时备份对象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磁盘阵列中实现备份的。(如下图所示)
LAN-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投资、存储介质共享、集中备份管理;它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压力大。
3)SAN 结构
LAN-Free和Server-Free的备份系统是建立在SAN(存储区域网)的基础上的。基于SAN的备份是一种彻底解决传统备份方式需要占用LAN带宽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采用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将磁带库和磁盘阵列各自作为独立的光纤结点,多台主机共享磁带库备份时,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是一种无需占用网络带宽 (LAN-Free) 的解决方案,目前随着SAN技术的不断进步,LAN-Free的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Server-Free的备份结构的实现也慢慢开始成熟。LAN-Free的优点是数据备份统一管理、备份速度快、网络传输压力小、磁带库资源共享;缺点是投资高。
备份和拷贝、归档的区别
备份不能仅仅通过拷贝完成,因为拷贝不能留下系统的注册表等信息;而且也不能留下历史记录保存下来,以做追踪;当数据量很大时,手工的拷贝工作又是何其麻烦。备份=拷贝+管理。管理包括备份的可计划性、磁带机的自动化操作、历史记录的保存以及日志记录等等。
正如生命周期理论将在线数据分级为在线和近线数据一样,离线数据亦可分为备份与存档数据,以降低投资和运维成本。
存档的目的是将需要长期备查或转移到异地保存/恢复的数据存放到可移动存储介质上。严格意义上讲,存档的目的不是为了保障数据安全,而只是为了实现数据仓储。如果说备份相当于桌头的字典,工作时会经常翻用,存档则好像日常工作中生成的一些具长期保存价值的文字资料,被转移到书架上或档案馆里备查。本文出自 “”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了这篇文章
类别:┆阅读(0)┆评论(0)您好, []|
基础知识扫盲:常用的硬盘性能指标列举
  1、IOPS与传输带宽:即磁盘每秒能进行多少次IO,每次IO根据写入数据的大小,这个值是不固定的。 传输带宽指的是硬盘或设备在传输数据的时候数据流的速度。这两个是硬盘的处理数据整体性能的体现,一般结合使用。
  2、主轴转速:硬盘的主轴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志。
  3、寻道时间:该指标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而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4、硬盘表面温度:该指标表示硬盘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使硬盘密封壳温度上升的情况。
  5、道至道时间:该指标表示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至另一磁道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6、高速缓存:该指标指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B~2MB,SCSI硬盘的更大。购买时应尽量选取缓存为2MB的硬盘。
  7、全程访问时间:该指标指磁头开始移动直到最后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块所用的全部时间,单位为毫秒。
  8、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名称也叫持续数据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它是指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线密度(指同一磁道上的数据容量)。
  9、连续无故障时间(MTBF):该指标是指硬盘从开始运行到出现故障的最长时间,单位是小时。一般硬盘的MTBF至少在30000小时以上。这项指标在一般的产品广告或常见的技术特性表中并不提供,需要时可专门上网到具体生产该款硬盘的公司网址中查询。
  10、外部数据传输率:该指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它是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目前主流的硬盘已经全部采用UDMA/ 100技术,外部数据传输率可达100MB/s。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结构基础知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