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传播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包括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大众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众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的对策探索 - 农业科技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的对策探索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一)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对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投入比重或者是数量,使公共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有足够的资金从事研究。可在财政、公共投入中划拨出一定比例,按科研成果在研究领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领域中取得的效益,分类分等级地对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奖励政策可适当向应用技术倾斜。此外,还应针对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对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科研人员考核评价体系,逐渐向评价或者鼓励的体制转型,不以论文数量的多少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和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此外,科研评价体系应采用多元化的标准,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二)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二是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政府应鼓励大众媒介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面和栏目,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三是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
(三)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力度,动员、吸纳更多的涉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培训机会;增设符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民急需的专业技术课程,解决农民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科技培训夜校、定期请农业专家作报告,或者在农闲或节假日期间组织专家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一)端正科研态度。第一,科研工作应该是健康的,是纯粹的。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思想,正确认识科研工作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淡泊名利,不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第二,科研工作应该是真实的。农业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必须是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理论,并用所形成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第三,科研工作应该是科学的。科研人员应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着眼于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从调查研究做起,切忌纯理论的臆想和拼凑。
(二)加强与媒介的合作。科研人员应注重与媒介的合作。科研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宣传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可设立科普发言人,并通过科普发言人与媒介进行对接,借助媒体为各类社会热点、科普需求作出权威、准确的解答,不断填补科研机构与受众之间的知识沟。
三、大众媒介应加大对农民的重视力度
(一)回归农民受众本位。大众媒介应重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介形式,应对不同类型的大众媒介进行整合。可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在同一时间段,就同一主题或内容,以统一口径进行传播,以壮大传播声势,提高传播效果。针对媒介内容,对农民喜爱的信息要加以强化,对农民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信息要加以改善。选题时,要符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实际生产情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符合农民根本需求。针对农业科技节目的播放时间,大众媒介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节目播出时段尽量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从事家务劳动的时段错开,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在“农闲”时增加播出时间或者根据农民需要安排重播。
(二)回归科技本位。大众媒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意义不应局限于对某个科技成果、某种实用技术或某项科技政策的传播,而是要利用持续的、不间断的科技信息流通,形成信息环境,培养农民受众的视听习惯,塑造农民受众的科学理念,提高农民受众的科学素养。现有的农业科技节目普遍科技含量较低。因此,大众媒介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以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符合农业生产规律、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目的“含金量”,真正做到回归科技本位。
(三)提高媒介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媒介工作者在制作节目和撰写报道时,应将语言通俗化,将信息“去专业化”,在兼顾信息科学性、严谨性的同时,变死板机械的传播方式为农民容易理解的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消除广大农民受众与农业科技信息之间的隔阂。此外,媒介工作者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政策的学习和积累,完善个人的农业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科学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除知识盲点,避免错误报道,保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农民应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必须正视科学技术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尝试接触、积累和运用农业科学信息,积极主动地收看、收听农业科技节目,阅读农业科技报刊,参加各种农民技术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科学素质。二是农民应该主动关注党和政府针对“三农”问题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及辽宁省发布的农业发展政策,做到对政策心中有数,并能从政策中发现机遇,为个人的农业生产行为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农民应主动接触利用多种媒介,视媒介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工具,针对不同时段、不同环境选择适合的媒介形式,并根据媒介各自的特点,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保存下来。此外,农民还应利用媒介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将想看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媒介进行反映,使媒介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作者:韩倩茜 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张通生,赵梁.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传媒传播创新[J].产业与经济论坛,):41~42
[2]李成砚.涉农报纸如何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作用[J].中国报业,~69
[3]董成双,邢祥虎,薛寿鹏等.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思远.辽宁省科技传播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及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没有了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博库农学(农艺学)&我国新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研究
邀请好友参加吧
木垛图书专营店
版 次: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印 次:包 装:是否套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0所属分类:&&
本商品暂无详情。您当前的位置是 :> 专家论坛
浅谈农业科技传播与体制创新
浅谈农业科技传播与体制创新
作者: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 点击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领域,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体制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机制的加强,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伴随着这一变化,支撑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也突破了原有国家各级推广服务机构的单一格局,各类技术服务机构不断兴起,各种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农业、农村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并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发展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农村经济发展由农业生产为主转向关注农业、农民、农村的协调发展。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农业产业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看,还是从现在所处的整个经济发展大环境来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及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农业人口多、耕地少、资金投入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解决,面向农民、农业、农村的科技推广服务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更具复杂性。全国各地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方面有很多的研究与实践,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宝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多年以来,河北省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培育了一批典型,如各种类型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建设,行业学会(协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但从总体上看,河北省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没有突破:一是原有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政府行为的单向性、被动性服务方式没有改变,技术水平和农业科技转化率低,缺乏市场推力,“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二是新兴的各类农业科技服务组织技术辐射源弱、覆盖面小、发展慢;三是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甚至有的研究内容与农业生产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各类主体、各种资源、各个要素缺乏有效整合,没有产生整体优势。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两个问题没有处理好:一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理论研究不够,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不能很好的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二是在实践上忽视对农业科技服务系统性能力的建设,资源整合不够,导致整体推广服务能力不强。因此,构建全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紧迫任务。
  要建设好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此我们引入农业科技传播的概念,以科技传播理论为指导,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在观念上的转变、体制上的变革和机制上的重建。
  农业科技传播的内涵
  农业科技传播是依据传播学、特别是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传播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科技传播现象之一,也是科技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科技传播的定义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基本功能是把科技人员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按照科技传播学理论,知识创新组织和其它组织之间存在着一个“知识沟”,社会必须建立一个通道和一种链接、合作机制,把知识由“富集区”输送到“贫困区”,并实现合理分配,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根据知识的基本流程,科技传播把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作为四大基本结构要素。科技传播的作用机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有效联结知识的供给和需求;合理配置知识资源。目前,河北省乃至全国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组织包括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与应用群体(农民),不仅存在“知识沟”,而且是“知识鸿沟”,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接受能力处于贫困状态。建立农业科技的有效输送渠道,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任务。
  农业科技传播遵循科技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应用科技传播学理论,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按照农业科技传播的观点,分析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四大构成要素,可以发现,农业科技传播者的主体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而是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农业科技传播主体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在研究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农业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存在着农业科技成果多,而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农业科技应用组织(群体)之间的供求机制还未完善地建立起来;单向性、被动性的服务形式,使农民接受新技术能力和参与意识明显不足,导致经常出现政府行为联结农业科技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科技扩散的基本规律,也限制了良好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功能的发挥。
  建设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目的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按照农业科技传播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建立连接市场的农业科技传播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功能,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农业科技传播发展策略及主体结构
  1.农业科技传播的运行机制
  过去,人们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公益事业,以政府行为加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以后,又强调了市场机制,但适应市场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并没有完善建立起来。从农业科技传播的观点来看,农业科技传播基本功能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应用,基本性质是一种“服务性”活动,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因而具有双重属性,即同时包括公益化和产业化两个方面。对于公益化事业建设,主要由政府来做。对于能够结合产业发展的科技传播,传播主体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条件和机制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但目前的问题是政府在公益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而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投入较多;能够产业化的传播主体依靠政府投入的意识还很浓厚。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产业双重属性,建立公益、产业“双轨”运行机制,符合农业科技传播的特点。
  农业科技传播的公益化建设,不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也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益化建设的“进退”领域,利用公益事业管理方式和政府行为,实现农业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普及化。重点工作:一是要抓好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建设,通过建立基金或政府补贴等方法,保障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的正常运行。二是要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接受能力。三是要对基础设施、环境、公共中心(包括信息、检验、测试、服务等)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积极性。
  农业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建设,目标是通过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促进大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完全面向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连接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关系,使农业科技传播活动成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是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的一个最薄弱环节,也是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一项主要任务。在推进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的过程中,基础性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的市场制度、市场平台建设,包括与农业科技传播产业有关的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技术扩散与转移的利益保障等,为农业科技传播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包括技术交易机构、转移代理机构、技术孵化机构以及为技术交易提供金融、法律等业务服务的机构等。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业科技传播渠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府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农业科技传播产业是以农业科技传播资源为资本,以农业产业为对象,选择与农业科技相关度大、依赖性强的农业产业,其发展的空间也越大。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质量与效益上的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业的兴起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主体结构
  从目前河北省的现状来看,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的机构和组织主要有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各类学会及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由于没有“系统机制”,导致“系统失效”,丧失整体功能,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应用之间出现非一体化格局。传播行为主体建设与机制建设是一个相互伴随的过程。进一步整合农业科技传播资源,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结构,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职责,形成一个有效运转的网络系统,是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结构建设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传播创新主体建设,主体由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组成,主要职能是农业科技的创新;二是农业科技公益传播主体建设,主体由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部门组成,主要职能是实现农业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普及化;三是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主体建设,主体由各类农业科技信息机构和中介机构组成,促进大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市场化;四是农业科技传播援助主体建设,主体由政府、企业或社会公众组成,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业科技传播;五是农业科技传播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由各类公共中心为主体,通过与各传播主体的有效连接,促进形成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网络结构。当然,这种传播主体网络结构不能包括农业科技传播的全部,但通过建设这样一种结构,可以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主导力量。
  目前,河北省存在着一个包括政府部门、各类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庞大农业科技传播队伍,只要树立了农业科技传播的观念,明确了各类传播主体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整合,采取公益、产业并进的发展策略,就会逐步形成政府、民间、企业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传播体制,达到“接线、补网、聚人”的效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
  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网络系统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需要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政府在整个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选择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可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的基本内容是,在政府引导下,在省、市、县(市)、乡(镇)四个层次上培育一批由企业主办、专家指导、下联农户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通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高位聚集,采用企业、专家、农民利益结合的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科技传播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应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
  在总体布局上,我们认为,就河北而言,应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梅花布点、辐射全省”的思路设置。省及各设区市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中心,县(市)、乡(镇)建立农业科技传播站。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优先在产业带上建设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应该是企业和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专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对接,拥有一批专家,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培训设施和较好工作生活条件,直接服务于“三农”的科技开发服务联合体。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应成为省、市农业科技信息化的综合平台,对所辖区域农业科技传播站提供业务指导,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开发,并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农业科技传播站要体现以下功能: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和服务。对先进技术进行中试、熟化;对成熟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咨询。以达到提升一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一批农业名牌产品,建设一批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培训一批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要实现机制创新。要把企业作为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建设的主体,专家与企业要有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传播中心(站)要采取与龙头企业结合、与农业科技园区结合、与示范基地结合等多种形式,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农户”、“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户”、“专家+农业专业学会+农户”等多种有效的运作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供求一体化的新通道。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要向企业化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传播中心(站)建设。坚持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建设原则,鼓励专家与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入股控股,每个传播中心(站)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持续发展。
  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各类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建设,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投入,但主要是企业投入为主,依托专家的重大科技成果,多渠道、多层次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并以农业优良新品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吸引外资融入。
  实施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不仅是对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实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必将产生更大推动作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正文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热&&&&&★★★【字体: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政务大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04 更新时间: 11:39:05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 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建设单位:& 靖远县人民政府&&&&&&&&&&&&&&&&&&
甘肃省科技厅编制日
&一、基本情况表园区名称&&& 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建设地点&&& 靖远县园区建设时间&&& 2014年&批准单位&&甘肃省科技厅管理机构名称&&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电话&& 详细通讯地址&&靖远县乌兰镇人民巷5号&邮政编码&& 620421园 区 网 址&& &&&&&&&&&&&&&&& 园区负责人&&杨建庆& 职称/职务&局长& 出生年月& 1964.传&&&&&&& 真&&& 联系电话& E-mail&& 园区联系人&&何宏金& 职称/职务&副局长& 出生年月&1962.12传&&&&&&& 真&&& 联系电话& E-mail&& 园区主导产业:设施蔬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西瓜、甜瓜)12.64万亩、畜禽(羊、猪、鸡、牛)814万只头、小口大枣3万亩、靖远枸杞10.5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均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靖远羊羔肉”获我国首例以哺乳类动物为地理标志保护注册的商标,“小口大枣”、“靖远枸杞”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经形成的产业链条:原材料生产―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运。&&& 1.蔬菜产业链(1)设施蔬菜产业:设施建造(带动原材料、设备生产)―蔬菜种植(带动种子、肥药生产)―精选―包装―运输―营销(信息);(2)露地蔬菜产业:蔬菜种植(带动种子、肥药生产)―精选―加工(四季豆与茄子加工、西红柿精深加工、辣椒酱加工)―包装―运输―营销(信息)。2.畜禽产业链(1)羔羊产业:设施建造(带动原材料、设备生产)―养殖(带动饲草料种植、加工贮藏业)―屠宰―加工(肉与餐饮业、皮毛加工、地毯加工)―物流信息。(2)禽蛋产业:设施建造(带动原材料、设备生产)―养殖(带动饲料种植、加工业)―蛋加工(打码、卤制)―屠宰(肉与餐饮业)―物流信息。(3)猪产业:设施建造(带动原材料、设备生产)―养殖(带动饲料种植、加工业)―屠宰与加工―物流信息。(4)牛产业:设施建造(带动原材料、设备生产)―养殖(带动饲草料种植、加工贮藏业)―加工(奶、肉)―物流信息。3.小口大枣产业:种植(带动育苗、肥药生产)―精选―加工(精深加工、饮料生产)―包装―物流信息。4.靖远枸杞产业:种植(带动育苗、肥药生产)―采摘―干燥―精选―精深加工―包装―物流信息。5.循环经济产业链:种植―养殖―沼气(液、渣)―种植。&&& 二、园区概况(包括园区建设地点、面积、时间、管理机构、主要技术支持与合作单位、主导产业(产品)、企业与农户等方面的总体情况)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地点在靖远县,园区建设基础是全县市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区,三个功能区涵盖全县18个乡镇,规划总面积57万亩(核心区2万亩、示范区15万亩、辐射带动区40万亩),建设重点是“二园五区”;建设期限为2014年―2016年;园区成立了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专家组;靖远县人民政府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入园企业还与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轻工食品研究院等大学、科研单位、高技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园区建成长河食品、北方菜业、阳光蔬菜、神农米业、鸿泰番茄制品等农产品加工、运销、贮藏及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市级(农业)科技型企业10家,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160家。
三、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包括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总体目标等)。&&&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靖远县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整合全县已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按照打造中国西部果蔬核心区和羔羊肉生产集散中心为目标,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园区发展成为规划超前、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点突出、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优,集科研攻关、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交流、信息传递、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现代化基地。&&& (二)基本原则1.总体设计原则:前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科技先导原则,市场导向原则,机制创新原则,统筹发展原则,多元投入原则,循环经济原则。2.产业布局原则:以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小口大枣、靖远枸杞为主,以农产品加工物流为辅,形成适合示范园区发展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3.项目选择原则:产业为主,市场导向,政策结合,生态环保,体现特色,扩大就业。4.规划实施原则:本着“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科技支撑”的原则统筹兼顾,分期实施。&&& (三)总体目标――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国黄河灌区一流的设施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兰白沿黄星火产业带”核心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休闲中心;――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高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基地、特色动植物优良品种供应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与优质新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产业化的“龙头”;――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羔羊肉生产集散中心,甘肃省设施蔬菜、羔羊肉生产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中国西部设施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改善,可持续发展。
四、园区的布局、功能与发展重点(包括园区的主要功能、空间布局、主要功能分区及其发展重点等内容,附规划图)&&& (一)园区总体布局园区依据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立足于靖远农业的基础和优势条件,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巩固提高传统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把技术先进、特色突出、规模较大、效益较高放在首要位置。根据以上布局原则,园区总体规划布局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区,规划重点为“核心区(二园)、示范区(五区)”。1.核心区(东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以白银市大坝农业科技园区(靖远东湾高科技农业园区)和靖远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为基础布局,设在靖远县城东郊及东湾镇,规划面积2万亩。2.示范区(蔬菜生产示范区、设施养殖示范区、小口大枣生产示范区、靖远枸杞生产示范区、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示范区):主要以市级平堡、北湾禽蛋、靖远羔羊、三滩蔬菜加工、刘川桃、大芦农村能源和县级石门大枣、靖安枸杞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布局,分布在靖远县平堡、北湾、乌兰、三滩、糜滩、刘川、大芦、石门、靖安9个乡镇,规划面积15万亩。3.辐射带动区:以靖远蔬菜、畜禽和小口大枣为主的瓜果、靖远枸杞为主的中药材四大支柱产业布局,分布在靖远县高湾、若笠、东升、五合、北滩、永新、兴隆、双龙等乡镇,规划面积40万亩。&&& (二)园区的主要功能园区中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区是一个有机地整体,“二园五区”是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二园”是园区的核心和建设重点,通过“二园”的建设,一方面直接带动设施蔬菜、畜禽养殖、小口大枣、靖远枸杞四大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五个示范区提供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示范,进而通过示范区的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又好又快发展。1.科技创新功能:具有吸纳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开展高新技术研发,产业技术难题攻关,新品种培育,高新技术集成组装功能。2.科技示范功能:具有建成转化示范平台,展示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特色瓜果、中药材等产业成熟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设备,发挥示范引导,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普及功能。3.人才培养功能:具有实行院地院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建立科教培训基地和院校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专家教授讲课、咨询、指导,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带头人才、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功能。4.产业提升功能:具有聚集产业资源优势,加强科技研发示范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能力,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综合运输、集合仓储、物流配送、加工增值,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绿色、循环、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5.孵化培育功能:具有吸引、孵化、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增加就业岗位。6.信息交流功能:具有汇集、传送、交流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产品信息、物流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信息的功能。&&& (三)园区的发展重点1.东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发展重点以白银市大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靖远东湾高科技农业园区)为主体建设,地点在东湾镇大坝、三合村,总规划面积1.8万亩。本园是体现现代农业多项功能的综合体,也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区域。主要功能是研究、孵化、展示、试验、示范、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开展教学、培训及信息采集与发布,传播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现代农业的职业教育、科普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功能区: (1)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工厂化育苗中心:总占地50亩,是优质新品种的繁育基地。将实现种苗繁育工厂化、栽培品种导向化,带动园区,辐射全县及周边地区。主要建设内容:改扩建大坝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型日光温室,包括甘肃农业大学研发的GN-N型系列装配式钢架日光温室、智能化自动控温连栋温室、鸟巢型球体生态温室、新型双翼型育苗温室等30亩,新建育苗温室20亩,年育苗能力达到1000万株以上。(2)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科研培训服务区:该区域规划面积50亩,位于东湾镇大坝村;主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管理、招商引资、产品推介、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同时为园区范围内的企业或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服务。主要建设包括: ①建设靖远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楼(含办公、科研、检测、培训) 。A、建设研发中心和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备研发设施设备和研究人员;建立大学科研单位研发中试基地、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引进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向园区聚集,联合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攻关与研究,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主要开展以下研究:新品种引进与培育;绿色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新模式;工厂化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立体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新型节水灌溉与抗旱保水新技术、新模式;盐渍地改良与高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B、建设培训中心,配备现代化教学培训设备,如电脑、互联网、多媒体投影仪等;开展农业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农村干部与技术干部培训,大学生实习与基地培训,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职业教育,建成集示范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试验、推广,科研院所试验及专业技术人员、新型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大型培训基地,年培训能力20000人次。②建立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销售服务机构。(3)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科研示范区:该区总占地1800亩,其中已建成1500亩,新建300亩,位于东湾镇大坝村,白银靖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白宝铁路与109复线中间区域。具体功能包括:①菜瓜果及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筛选与展示示范;②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包括新品种培育,栽培、养殖新技术研究与集成,新设施、新设备开发;③展示新技术、新设备及先进工艺、包括不同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设施养殖等。并与农业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并且作为高校、院所学生、技术人员的实践培训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④每年引进各类设施蔬菜、高原夏菜新品种100个,新技术10项,并择优推广,促进主栽品种、主推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 (4)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国内外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区:位于东湾镇三合村109复线以东区域,面积1500亩。主要功能是科技型企业与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建设内容是吸纳国内外以蔬菜、林果及畜禽的良种繁育与生产示范、加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入驻。(5)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标准化生产展示区:位于东湾镇大坝村、三合村,面积5800亩。主要功能是展示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模式。建设内容是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示范。①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总面积5500亩,包括大坝村黄河岸边盐渍地改良节能日光温室高效生产区和三合村109复线旁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生产区。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其中已建成节能日光温室3500亩,塑料大棚200亩,计划新建节能日光温室1300亩,大拱棚500亩,主要进行番茄、辣椒、黄瓜、甜瓜、西瓜等蔬菜生产示范;②标准化养殖示范:规划总面积300亩,以羊、猪、鸡为主,养殖规模达到15万头只。其中已有企业占地100亩,年饲养规模达到5万头只,计划年饲养量新增10万头只。(6)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设施蔬菜生产区:包括大坝村、三合村109复线以西其它已建成的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区域,面积8800亩,(7)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辅助配套设施:改扩建排碱渠、道路、绿化、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 2.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发展重点 以靖远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为主体建设,地点在乌兰镇金三角区(东关、城关村),规划面积2000亩。主要功能: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建设内容:完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蔬菜、畜禽、林果、中药材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贮藏、营销、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3.示范区(五区)发展重点(1)蔬菜生产示范区:以国家反季节西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白银市平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蔬菜生产基地为主体建设,地点设在平堡、北湾、糜滩、三滩、大芦等乡镇,总面积10万亩。发展方向以各种设施蔬菜、露地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为主。主要建设内容:①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每年新建日光温室2000亩、塑料大棚1500亩,建成平堡反季节西甜瓜、花卉生产示范区,以靖北公路沿线节能日光温室黄瓜、茄子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以糜三公路沿线和省道207沿线塑料大棚辣椒、早熟洋芋蔬菜生产示范区。配套建设自动卷帘机、缓冲房、棚内预热水池,集成应用反光膜、高温闷棚、滴灌、遮阳网、防虫网、杀虫灯、性诱杀虫剂、高垄栽培、垄间覆草、多层覆盖、多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沼液沼渣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效栽培技术。②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在大芦等机灌粮菜间作区建设5000亩高原夏菜生产示范基地。③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糜滩乡独石村独石坪开发利用荒废旱地,规划建设总面积为1000亩的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④南方水生蔬菜北移生产基地:在沿黄盐渍地带建设南方优质水生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基地2000亩。⑤规模化育苗基地建设:在平堡、北湾、糜滩、三滩、大芦、刘川等乡(镇)新建7个区域性规模化穴盘集中育苗基地。⑥依托黄河特色农业带、黄河湿地、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建设观光农业园、湿地保护公园、休闲渡假村、农家乐等50家,形成集农业观光、休闲垂钓、农事体验、黄河风情、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供游客与大自然互动的休闲观光场所,使游客在远离城市喧嚣、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和靖远特色农产品,进一步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主要技术内容:①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蔬菜新、奇、特优良品种及换代品种;②有机基质栽培、水培、立体气雾培、配方施肥、换根嫁接、工厂化育苗等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食用菌培育技术;③新型日光温室建造、机械化耕作新设备、新工艺及高新技术,包括自动卷帘、自动通风、自动控温、节水滴灌、光热能循环储放、高地温、高水温功能切换等设备组装配套应用技术;④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控与绿色优质生产技术;⑤蔬菜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 (2)设施养殖示范区:本区是体现现代养殖多项技术的综合体,以国家羔羊肉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白银市羔羊产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白银市北湾禽蛋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白银市大芦农村能源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靖远县猪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养羊、鸡、猪、牛示范区。地点设在乌兰、北湾、大芦、刘川4个乡镇,规划面积2万亩,年设施畜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只)。主要建设内容:①建立“园区+企业+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建设施生产规模,完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服务、营销服务体系,规范、提升园区管理服务功能;②建设羔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禽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饲料配制、管理技术、防疫技术、污物处理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管理,示范带动全县畜禽产业和循环农业科学发展。主要技术内容:①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产品品质提升技术;②名优特品牌鸡蛋、鸡肉系列新产品开发;③生猪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④獭兔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⑤畜禽杂交改良、胚胎移植、人工受精等标准化繁育技术;⑥畜禽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与污染减控综合技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沼液、沼渣)―种植业(培植业)”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及人畜粪便、秸秆、“三沼”生物质能综合循环利用技术。&&& (3)小口大枣生产示范区以靖远县石门优质大枣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小口大枣”地理保护核心区域为主体进行扩建和产业功能提升。设在石门、三滩、刘川乡,突出小口大枣,兼顾带动发展其它瓜果产业。主要建设小口大枣标准化栽培示范区1.2万亩。主要技术内容:①靖远小口大枣快繁与高效栽培技术;②名优特瓜果新品种引进试验及更新换代;③病虫害生物防控与绿色优质生产技术。&&& (4)靖远枸杞生产示范区:以靖远县优质枸杞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靖远枸杞”地理标志保护核心区域为基础建设,地点设在靖安乡。主要建设靖远优质枸杞栽培示范区1.5万亩。主要技术内容:①靖远枸杞种苗繁育技术、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抗旱丰产栽培技术;②机械化耕作采收技术与设备,枸杞护色干燥技术与设备。&&& (5)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示范区:以刘川工业集中区、银三角中小工业园、白银市蔬菜深加工产业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北方菜业、长河食品、鸿泰番茄等企业为基础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3000亩。本区构建高效率物流运作组织及服务网络,建成以农产品运输、仓储、加工、代理、分销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提高服务功能。农产品物流加工区由基本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组成。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综合运输功能、集合仓储功能、物流配送功能、市场交易功能等。除了以上基本功能外,还应根据特定的物流服务对象和物流需求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农产品流通加工功能、物流咨询服务功能、电子物流功能和报关功能等增值物流服务,形成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为顾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现代物流服务;建立健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之具有物流管理、信息传递、库存控制、货位管理、配载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各种功能。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改扩建蔬菜冷藏保鲜库3处,年储藏能力5万吨,调节市场淡旺季供应能力,稳定市场价格水平;扩大冻干蔬菜、脱水蔬菜、膨化食品、精品包装蔬菜和蔬菜饮料汁生产规模,实现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新建、改扩建蔬菜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量1万吨;加强蔬菜产地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完善市场服务功能;采取多种资金运作方式,新建一个投资在1亿元以上、占地面积300亩,产品集散、仓储保鲜、精品包装、物流配送、质量检测、生产资料经营等服务功能完备的西北大型瓜果蔬菜物流集散园,以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主要技术内容:①蔬菜、瓜果新型保鲜、包装、储运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示范。②果蔬脱水、冻干、榨汁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③肉、蛋、皮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五、园区建设进度安排及具体任务(按项目的阶段目标分年度描述)(一)核心区1.核心区建设总体任务进度与安排&&& (1)核心区计划新建总体任务 总规划面积2万亩。主要改扩建东湾高新技术创新园科研培训服务区、育苗中心;健全园区排碱渠、道路、绿化、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实施土地租赁、入股等土地流转措施,组建高标准、高技术、集约化、高效能的国内外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区和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完善园区组织管理运行机制。A、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 核心区(二园)依托现有园区,范围为2万亩。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进行改扩建。 建设科研培训服务综合楼.新建育苗中心20亩。完善园区排碱渠、道路、绿化、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新建日光温室1500亩。新入驻企业20家以上。B、技术指标任务 农业科技水平应用明显高于周边生产区,体现辐射与引导作用。建立一个现代工厂化育苗中心,到2016 年核心区育苗中心达到50亩,年育苗能力达到1000万株以上;年引进集成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100项以上,新技术应用率和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率达到100%;016年底,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企业+科研+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开展工厂化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立体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新型节水灌溉与抗旱保水新技术、新模式;新模式;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园区内有3 家以上经过资格认证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有20 名以上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在园区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每年为周边地区提供2―3 项实用技术,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才能力10000人次;建立蔬菜、畜禽、大枣、枸杞生产标准及相应的指标体系。 C、经济指标任务 主要经济指标高于生产区35%以上。主要包括:土地生产率高于生产区平均水平30%以上劳动生产率高于生产区平均水平30%以上;核心区内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 元以上。D、生态指标任务 生产环境(水、气、土壤)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排除物(废物、废水、废气)达到国家废弃物排放标准;主要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达到国际标准;实现土地等资源永续利用,农牧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E、组织管理任务 &&& 有健全的管理机构。靖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园区行政主管。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土地、资金、人才、税收等有明确的规定。合理的运行机制保证园区的高效运营,有力地吸引企业、技术与人才的介入。对园区的发展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地方发展规划。 (2)核心区任务进度安排2014年完成园区建设管理机构的组建和调整工作;完成园区的规划修改完善和实施方案制定、基础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园区的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工作;完成园区内道路系统、绿化、电力、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改扩建;完成育苗中心、科研示范区、科研培训服务区、生产展示区建设,重点建设科研示范区综合楼;完成入驻建设企业10家。&&& 2015年完成科研培训服务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6家国内外农业企业入驻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建成育苗中心任务,引进、筛选新品种100 个、育苗1000万株;新增养殖规模 10万头只。&&& 2016年& 完成园区在建工程,新入驻达到20家以上,各功能区投入正常生产运营。&&& 2.核心区各功能区建设任务进度与安排(1)东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各功能区建设任务进度与安排A、东湾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工厂化育苗中心进度安排 &&& 主要任务:进行优质新品种引进繁育,实现种苗繁育工厂化、栽培品种导向化,带动园区,辐射全县及周边地区。年育苗能力达到1000万株以上。完成时限年。&&& B、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科研培训服务区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主要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管理、招商引资、质量检测、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产品推介、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等工作,同时为园区范围内的企业或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服务。建成靖远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楼(含办公、科研、检测、培训) 。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5000人次。设施建设与设备配套完成时限2014年;技术培训时间年。&&& C、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科研示范区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进行蔬菜、、畜禽、林果新品种引进、培育及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集成和展示,是科研院校的实训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新建日光温室300亩,年引进各类设施蔬菜、高原夏菜新品种100个,新技术10项,并择优推广,促进主栽品种、主推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该区建设内容安排在2016年完成。&&& D、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国内外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区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吸纳国内外以蔬菜、畜禽、林果良种繁育与生产示范、加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入驻20家以上。以租赁、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3500亩,吸纳农业科技企业入驻,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该区建设内容安排在2014年―2016年完成。&& E、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园标准化生产展示区进度安排 主要任务:该区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示范,展示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模式。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总面积5500亩,以设施蔬菜生产为主,其中计划新建节能日光温室1300亩,塑料大棚500亩,主要进行番茄、甜椒、黄瓜、甜瓜、西瓜等蔬菜生产示范;标准化养殖示范:规划总面积300亩,已企业建设占地100亩,新建设200亩,养殖规模达到15万头只。该区建设内容安排在2014年―2016年完成。(2)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建设任务进度与安排主要任务:流转土地2000亩,完成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吸纳入驻以蔬菜、畜禽、林果、中药材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贮藏、营销、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20家以上。该区建设内容安排在2014年―2016年完成。&& (二)示范区1.蔬菜生产示范区:每年新建日光温室2000亩、塑料大棚1500亩,2016年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2.设施养殖示范区:2016年设施畜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只)。&&& 3.小口大枣生产示范区2016年小口大枣标准化栽培面积达到1.2万亩。4.靖远枸杞生产示范区:2016年靖远优质枸杞栽培示范区1.5万亩。5.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示范区:新建、改扩建蔬菜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量1万吨。
六、园区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包括目前园区建设的投资总额、投资来源结构、主要资金筹措方式、支出结构及投资效益分析等)(一)园区资金来源与已有投资整合全县科技、农业、水利、林业、发改、工信、商贸、扶贫等资金,以及农业产业化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创业贷款,按《规划》统一建设。国家与地方科技、扶贫、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科研服务设施建设及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及银行贷款,用于园区的生产设施建设。核心区内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多元,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和受益农民投入,政府协调统一放贷,用户偿还。县上每年预算安排农业支柱产业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园区建设。2013年市县还投入650万元,在园区核区建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银靖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今后三方每年计划投入60万元,用于基地正常运行。(二)园区新投资估算园区总投资16902.01万元,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设施设备等费用。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与停车场工程、供水与消防工程、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环卫设施与绿化工程、热力工程、场地平整、防洪工程等)费4524万元,科研服务设施费996.32万元,扩建育苗中心费1334万元,新建种植设施费6500万元,新建养殖设施费2000万元,其它费779.98万元,预备费767.71万元。(详见附表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与投资估算表》)&&& (三)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 1. 资金筹措所需资金通过申请国家扶持资金、银行贷款、建设单位自筹等方式筹措。其中:申请国家科技、扶贫、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6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902.01万元,银行贷款8000万元。&&& 2. 资金使用说明(1)该项目申请国家科技、扶贫、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600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基础设施、科研服务设施、育苗中心建设及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费。(2)建设单位自筹(包括企业和农户)2902.01万元和银行贷款8000万元,主要用于园区的生产设施建设。&& (四)经济效益与财务评价&&& 1. 经济评价的依据及参数项目经济分析及财务评价严格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执行。由于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为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市场、贮运、人才、组织管理、病虫防治、良种繁育、创新研究等全面服务,该项投资与效益有明显的不对等关系。因此,在财务分析中,该项投资不纳入分析,主要是社会效益,核心区的财务效益主要突出项目群的经济效益。&&& 2. 经济效益&&& 园区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各功能区为独立核算单位。核心区年总产值12330万元,纯利税6040万元。其中育苗中心实现产值500万元,纯利税300万元;科研示范区实现产值6400万元,纯利税3200万元;标准化生产展示区实现产值2790万元,纯利税1484万元;设施蔬菜生产区实现产值2640万元,纯利税1056万元。&&& 3.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企业投资及产出预测园区提供六通一平的项目建设条件,并提供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相关企业入园,根据入园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预测入园企业入园总额和企业产出总额。由于基础设施水准高、投资额大,从而对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提出了要求。入驻企业投资与产出预测表&单位&方案1&方案2开发面积&亩&投资强度&万元/亩&60&80投资总额&亿元&21&28产出强度&万元/亩&16&20产出总额&亿元&5.6&7综合税率&%&4%&4%税收总额&亿元&0.22&0.28依照预测方案1,园区工程建成,驻满企业,入园企业平均投资强度60万元/亩,企业投资总额21亿元;年平均产出强度16万元/亩,年产出总额达到5.6亿元;按产出额的4%计算综合税率,税收可达0.22亿元。&&& (五)社会与生态效益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园区运行步入规范化,可大幅度地提高蔬菜、畜禽、林果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对拉动靖远及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1.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领先、设施先进、机制创新、管理科学的优势和集聚效应,突出靖远蔬菜、畜禽、林果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极和增长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升级、财政增税的目标。2.有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要求,牢牢把握甘肃省重点建设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良好机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面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重点从节水、节肥、节能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寻求突破。节水上,通过灌溉制度改革等政策节水措施,垄作沟灌技术推广等农艺节水措施,水利设施改造、滴灌技术应用等设施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修复;节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能上,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业―畜禽养殖―沼气―蔬菜(林果)”四位一体的生物质能源循环利用技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秸秆综合利用上,大力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的水平和能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3.有利于做强主导产业。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靖远农业科技示范园以打造全省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核心,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以“小口大枣”、“靖远枸杞”为代表的林果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把靖远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羔羊肉生产集散中心,“兰白沿黄星火产业带”核心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重要的休闲中心。4.有利于提升科技含量。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每年引进集成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设施、新品种100项以上,新技术应用率和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率达到100%;“十二五”末,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5.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收入。园区建成后,可容纳企业80多家,延伸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产品扩大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园区可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就业效果显著。园区建设中基础设施和企业投资超过20亿元,给当地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6.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文社会发展。园区建设和企业入驻带来大量的新技术、新信息和新观念,将有力促进当地群众更新观念,收集和利用新信息,学习新技术,形成现代人文氛围。7.有利于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本项目按计划运营后,由于园区规模大,入驻人员多,园区发展必然会给第三产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带来更大的商机,会带动周围的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并对政府税收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起到了政府税收的倍增器作用。8.有利于环境改善。规划中,已充分考虑了项目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入园企业按环保要求对废渣、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监控和环境指标的建设达标,园区开发不会对项目区造成新的不良环境影响。
七、园区组织管理(包括园区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单位性质、级别、在编人数、运行机制、内部组织结构等)与政策保障(包括园区专用政策、可享受的其它政策、保障措施等)&& (一)组织管理&&& 建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对园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研究审定园区发展规划,制订园区建设及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部门和乡镇相关工作,解决园区建设中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园区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和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为主任,县科技局、农牧局负责人为副主任,经济合作局、农技中心、科技中心、东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管理委员会(见附件),级别为正科级,机构编制14人(东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8人、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6人),负责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制定园区年度工作计划;制订园区管理办法;负责组织、指导、协调部门和乡镇相关工作,解决园区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实施园区公共设施建设;对入园业主准入审批和管理;归口管理园区重点科技项目;编制园区经费预决算,安排和管理园区经费;制订落实园区有关政策。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靖远东湾高科技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实行园区经理负责制,负责园区管理、生产、经营工作。聘请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组成园区专家组(见附件),负责研究编制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建设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二)运作机制园区由“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构成,产业类型多样,在运行模式上主要采取“统分结合”的多元化运行模式。1.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管理机制。园区按统一规划进行建设,实行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各生产单位(户)独立核算。2.建立“政府协调,企业(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运行机制。通过政府组织协调,企业和农民进行土地租赁、承包、入股,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建立“政府+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示范基地模式。&&& 3.建立“专家领衔,院(校)地合作,创新示范”的科技支撑引领机制。园区建设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园区通过采取科技人员技术入股,专家教授以科技发明专利、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折价入股等形式,实现知识、技术、信息的资本化。4.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农民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政府整合项目资金抓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资扶持科学研究,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投资立足产业化开发。支持科技人员牵头创办科技型企业。积极争取金融投资,引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进园开发建设,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园区管理的企业化。(三)科技支撑深化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轻工食品研究院等大学、科研单位、高技术企业合作,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县内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园区技术咨询指导组,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银靖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甘肃农业大学实训基地、甘肃省农科院科研基地,健全“专家―科技特派员―示范户―种植户”的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引进创新转化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产品。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 (四)政策保障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等政策、规划的同时,制定并经人大研究出台了《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白银市、靖远县沿黄灌区星火产业带发展规划,靖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水利、林业、蔬菜发展等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以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配套政策和措施。健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跨村、跨乡、跨县的对外招标承包,并在资金、物质、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对入园企业的用地、注册等进行优先审批办理。&&& 1.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际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经营权”的原则,健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跨村、跨乡、跨县的对外招标承包,并在资金、物质、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承包经营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对现有入驻企业进行挖潜改造,新建、培育和壮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对具备规模外销型企业和组织给予大力扶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提高示范园区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创建品牌。引导鼓励支持创办龙头企业,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科技型集团企业。对入园企业的用地、注册等进行优先审批办理。3.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园区建设以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政府整合项目资金抓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资扶持科学研究,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投资立足产业化开发。进一步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及所有制形式的组织和企业参与园区开发。支持科技人员牵头创办科技型企业。积极争取金融投资,引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进园开发建设,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园区管理的企业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完善制度,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规划》和《方案》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4.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园区科技特派员创新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等技术服务体系,全方位为园区提供技术服务保障。(1)技术服务体系:健全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引进创新转化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产品。(2)信息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发挥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供需衔接。(3)生产服务体系:坚持政府搭台、园区“把关”、企业和种植户唱戏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①标准化生产示范,进行主要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制定、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②工厂化育苗示范,依托企业、合作社开展新品种引进和工厂化育苗;③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实行园区农药准入制度,建立园区、企业、种植农户“三位一体”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④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减少化学肥使用量,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条件,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打造园区优质名牌产品。(4)销售服务体系:①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和可追溯制度,实行生产流通全程监管;②销售服务体系,扶持入园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开展农产品保鲜、储运、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健全品牌化经营销售网络,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五)强化宣传“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根据省科技厅发布的《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关于批准肃州等7个农业科技园区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通知》要求,对《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已经县政府研究并经县人大审议通过。本《实施方案》是根据审定的《规划》编写制定的。《规划》是园区土地利用、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园区的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农业科技园区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并积极参与建设。科技、农业、园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力量对“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园区规划、政策等进行宣传,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构建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以利于园区的开发、建设,要提高民众的参与意识,增加建设的透明度,积极支持和参与园区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优势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农业一、二、三产实质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全面完成园区《规划》和本《实施方案》目标任务,为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打好基础。
八、审核意见
1.园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审核意见:
&&&&&&&&&&&&&&&&&&&&&&&&&&&&&&&&&&&&&&&&& (公&& 章)&&&&&&&&&&&&&&&&&&&&&&&&&&&&&&&&&&&&&&&& 年&&& 月&&& 日联系人&&电& 话&2.市(州)科技局审核意见:
&&&&&&&&&&&&&&&&&&&&&&&&&&&&&&&&&&&&&&&&&& (公&& 章)&&&&&&&&&&&&&&&&&&&&&&&&&&&&&&&&&&&&&&&&& 年&&& 月&&& 日&&&&&&&&&&&&&&&&&&&&&&&&&&&&&&&&&&&&&&&&&&&&& 3.科技厅审核意见:
&&&&&&&&&&&&&&&&&&&&&&&&&&&&&&&&&&&&&&&&&& (公&& 章)&&&&&&&&&&&&&&&&&&&&&&&&&&&&&&&&&&&&&&&&& 年&&& 月&&& 日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录入:zwdt&&&&责任编辑:mahao&
上一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下一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没有了
主办单位:靖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
维护:靖远县政府信息中心 电话:
网站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织传播的主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