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应注意什么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策略-石嘴山妇女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策略
时间: 17:20:56    来源:石嘴山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作者姓名:&&& 朱彦芹&&&&&&&&&&&&&
  单&&& 位: 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
  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石嘴山市惠农区惠农小学&&&&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策略  内容提要:  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针对目前农村家庭教育情况,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利用班主任之便对所在学校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有了一些积极的转变,但仍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的责任心;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失偏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家庭教育信息获取渠道闭塞等,严重影响了当地家庭教育的质量。鉴于以上因素,应从引导家长将爱变成责任,让孩子正确良好发展;简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式,通过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建立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既做孩子的导师,又做孩子的朋友;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这些策略入手,进行家庭教育。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责任 兴趣& 沟通
  浅谈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策略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它对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不可代替。可是,观之我们今天的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农村家庭教育需要走的路仍然很遥远。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利用班主任之便对所在学校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当下的农村家庭丧失了应有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案例1: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叫南南,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家里爷爷奶奶照应着,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字写得很乱,为此,我请来南南的爷爷,跟爷爷介绍了南南的学习情况,爷爷为难地说:“南南的爸妈都在内蒙跑大车,一个月就回来一次,有时甚至几个月回来一次,他们把孩子交给我,我只能负责孩子吃饱了,穿暖了,身体健健康康的,到时好给他们一个交代,至于学习上,我根本就帮不上忙。”  案例2:小航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子,书包里装满了小玩具,上课不注意听讲,为此,我请来了他爸爸,并说明了情况,小航的爸爸说:“我不指望他考学,因为我们村有好几个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好给别人打工,我现在就想着小航上到高中毕业,早点外出打工挣钱,或者学开车,这样不花冤枉钱,还能早点学门手艺。”  案例3: 阳阳,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又一次没完成作业,我请来他的爸爸,没等我把孩子的情况说明白,阳阳的爸爸指着孩子就骂:“看我怎么收拾你,老子整天在外面拼命挣钱,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就是让你好好学习,可你连作业也写不完,还让老师找我······”家长一边骂,一边动手打孩子。阳阳吓得躲到了我身后。  通过以上的一些具体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还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在农村存在着重大的家庭教育缺失。虽然现在农村的孩子基本都能够上学,但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无法做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和调查研究,可以将农村家庭教育行为误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孩子缺乏教育的责任心。  对孩子拥有责任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管。作为隔代的血缘关系,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作为父母,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只要他们生活上需要的东西,从不过问是否是必须的,而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最终导致孩子放任自流,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留守儿童”问题正是种情况中的典型。还有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2、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掌握正确的培养方式是良好家庭教育的途径。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再加上农村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聊天。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平时几乎不看书读报。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对精神文明投入太少,有的是一片空白。因此,孩子的家庭作业经常没完成,让家长配合督促,而家长总是以不会搪塞过去,等孩子一旦犯错,家长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  3、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 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听话,没法管,就干脆交给老师,让老师在学校里好好管教。有些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单纯的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策略  针对农村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思考和总结,一方面,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引导和改变这种现状,让更多的农村家庭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作为孩子的家长,如何在农村缺乏良好教育环境这样一个大的前提条件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  1、引导家长将爱变成责任,让孩子正确良好发展。  任何一个父母都是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在农村中往往对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因为自己忙碌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许多孩子从小就不重视,不热爱学习,或者对学习有厌烦和恐惧的心里。作为老师,不仅要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也要引导家长,让他们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全方位的对孩子进行培养。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往往会与他们讨论一些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孩子的未来,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家长了解到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观点。我会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让他们与父母说说自己的理想,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谈理想,家长会把对孩子的爱变成一份培养孩子成长的责任,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要明确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支持应该更多的从物质支持转移到精神支持上,可以让孩子的生活条件节俭一些,但是要在孩子的学习、兴趣爱好上加大投资。这样即让孩子在物质上节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可以让孩子拥有充足的兴趣爱好选择。另一方面,不能盲目的溺爱孩子,要从娇惯转变为严爱结合。家长要让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他们生活自理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小皇帝”,一味地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简化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方式,通过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好多家长提出:现在的作业真难,孩子拿回来问我,我都不会,怎么辅导孩子学习。对于一些难题,不要说家长,作为教师的我有时也会被难住。当然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好多习题很新,很活,往往会难倒家长,但我们要明确的是家长是孩子兴趣以及习惯的导师,知识上的难点可以由老师来为孩子解决。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给孩子留作业之前提前对作业的情况做一个了解和预判,那些他们解决起来有难度的练习,引导他们试着与爸爸妈妈交流、思考,而不是硬性的要求他们完成多少指标。这样,家长需要做的主要是倾听、引导和陪伴,这样的要求对任何一个家长都不高,尤其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就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来陪着孩子学习,既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作为孩子的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来辅导孩子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带着他做奥数题,我其实对那些题一窍不通,但是通过鼓励、引导,推动孩子主动去思考,最后孩子在数学方面爆发出了远超常人的天赋。实际最后的成果完全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没有教孩子什么,但是却带着他爱上数学,喜欢上数学。其实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同时通过陪伴来消除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负面状态,让学习变的轻松,让孩子更有耐心去完成一些挑战,当孩子度过了“坐不住”的难关,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他会逐渐的爱上学习,并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  3、建立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既做孩子的导师,又做孩子的朋友。  很多农村家庭的家长不会与孩子进行沟通,往往都会说我不识字,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其实小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引导与发展的过程,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学到多么重要的知识,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灵活的作业方式来促进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我带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后,我会要求他们把今天学到的课文大声的读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对于孩子来说,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收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父母也乐于见到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这样即增进了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又巩固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家庭的一种学习氛围也会逐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建立起来。当我们灌输式的告诉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一些农村的父母往往还是做不到,但当孩子主动的去学习,去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为家长更要多与孩子沟通,既做孩子的导师,又成为孩子心目中可信的朋友。在生活中,经常与孩子谈谈心,聊聊天,说说班上的事,讲讲看过的动画片。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敢于和父母沟通交流。在学习上,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优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收获到进步之后的一种成就感,不会觉到学得没劲,同时对孩子的考试失败,家长也不应责怪、打骂孩子,应帮助鼓励指导他,重新树立起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去感受和理解父母的爱。  4、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陶行知说过:“学校教育的成功,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为此,每学期我召开两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适合农村家庭教育的科学理论,倾听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当今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让学校和家庭就孩子的教育观念及做法基本达成共识。为了能吸引家长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每次家长会之前,我都会精心准备,确定主题,如教师报告会,其具体内容是:班主任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家长的意见,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请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在内容上,针对农村实际,精心选择,不泛泛而谈,真正了解学生,以人为本,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在指导方式上,从单一到多元,从单向转向互动,少说教,多以真是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如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曾经学习一篇文章,《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会议结束后,好多家长说“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从不让孩子做家务,结果孩子越来越懒,看来我们是真的不会教育孩子。”现在,每次家长会,四十位家长一个不少,全部参加,有的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来参加家长会,他们说:“开一次家长会,就进步一次。”我便趁机会渗透做家长的也要学习,通过自身的读书学习,努力为孩子创设出一种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总之,教育是国之根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的未来。
【】·【】·【】
<scr<scr<scr<scr<scr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农村家庭教育功能与文化的内在动力
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家庭文化,由于人口数量、质量、环境等因素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文化的构建对于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就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笔者着力点放在农村家庭文化建设,尤其以湖北以及恩施州农村家庭新变化的实际,探讨家庭文化与农村家庭教育功能的实现以及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予以探讨。
作者单位:
湖北省恩施州委党校文化教 研室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2012年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教育要科学发展,必须要以科学态度认识教育问题,例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教育改革在深入发展,必然牵出教育链上的深层次矛盾,例如,家庭教育问题凸显。无论把学校的教育资源应用到何种程度,没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很难达到育人的理想效果。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实施中央七部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年)》,按标准举办家长学校,并将家长学校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改善农村教育教学环境,拓展家校联系途径,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中蕴藏着的丰富校外教育资源,共同提高家教质量,使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8【正文快照】:
目前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多数人认为,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炳仁;杨群;;[J];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04期
田利华;;[J];教育科研通讯;1994年05期
李静霞;;[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1期
黄沧海;;[J];源流;2003年05期
海星;;[J];家教博览;2003年06期
;[J];人民教育;1984年04期
刘秋泉;李晓峰;黄伊利;章仙踪;;[J];湖南教育(下);2010年10期
;[J];家教博览;1999年10期
;[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3年06期
陈芝凤;;[J];校长阅刊;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巧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王鹰;;[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田雅娥;;[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孙浩哲;;[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赵莉;;[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段维荣;;[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乔晓莉;;[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蒙廷英;;[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王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雍月 本报记者
张晓芽;[N];中国妇女报;2008年
朝阳市教育局局长 张福海;[N];朝阳日报;2008年
刘涛 蒋增科;[N];咸阳日报;2011年
孙央丽 本报记者
朱谦;[N];中国妇女报;2009年
姜述玉;[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叶阿炳;[N];今日信息报;2003年
尚意;[N];中国文化报;2003年
陈玮 赵海旭
周盼;[N];杭州日报;2011年
高毅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杨晋生;[N];山西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南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肖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杨佳;[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李述永;[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左群英;[D];西南大学;2010年
邵正坤;[D];吉林大学;2006年
刘玉梅;[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王瑜;[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陈志勇;[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刘丽娟;[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功;[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自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张红霞;[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刘清晓;[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龚雯;[D];中南大学;2007年
宗韵;[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王俊景;[D];河北大学;2005年
王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刘建英;[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姜珊珊;[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家庭教育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