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波速是超光速的 老师却说不矛盾

首先说明的是,我既不属于什么家也不是什么大师。之所以贴出那么个标题,是希望引起这里的大师能给我一些释疑。    我们都知道光速是极限速度。超越光速的物质还没被证明发现。  而我们又知道,人脑的思想波动是脑电波的反应。    那么,如果人思想的波动是电波的反应,那么这种电波是不是比光速要快若干倍呢?    因为,光速到达宇宙的一个星球是需要时间的,有的甚至上千光年;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    也许我的问题很幼稚,请一些大师给点合理解释,谢谢了!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有意思,顶一下!
  不能传递信息的东西不是物质  
  呵呵  您的脑子可以人工合成干细胞或者人工制造胚胎乐    思想波与其说是脑电波不如说是记忆波  而在人脑子有些负责记忆区域损伤人将失去部分或全部记忆  那么人脑是电脑吗是不是给人脑部分再多安装些内存或硬盘  谁都是超级牛顿与超级爱因斯坦与超级深蓝    但这些这样孤立的生物电脑学是荒诞的  因为记忆是人类主要的生命意义  而生命是不可逆的人类每个生命个体独特的生命意义与生命回忆都是不可复制的    
  你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不是那个物体本身,而是物体的像,并不是因为你快速跑到物体旁边才使你看到它。    同理你的思维“看到”(想到)的东西也只是物体的像,只不过是一个主动的像而已,你的脑电波还在你的大脑袋里转,并没有瞬间到达你所想到的东西那里。    因此这些东西与光速无关。
  生命而不是物理的意义在于  人类的部分就是整体  而人类的整体也是部分的    尽管现可以进行人工移植一些人体器官或其他替代器官  我觉得那样的生命的意义已经是损伤后的被填充的被替代的意义  
  胡适先生的诗:^_^    我笑你绕太 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 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 区区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 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唯心论
  光速,超光速,超超光速,超超超光速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革革命    
  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一个人在想什么,算不算是信息的传递?
  楼主所提的问题其实是极端重要的。  本质上,思维将两个极其遥远的事物在瞬间联系起来,是违反自然基本规则的(即光速为速度的极限原理),是非法的。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任何学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幻想的性质。  但是,问题的症结与脑电波或者别的什么物理媒质有关。我猜想其根源在于思维所运用的信号系统是离散且任意加接的。这种现象在逻辑过程中表现为对时间因素的置之不理。  然而,哲学和物理学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估计,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将得出革命性的结论。
  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    ---------------------------------------------    什么意思?
  唉!  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对运动的表述、思维、体验,混为一谈了。  这么简单的谬误,居然引起讨论。
    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  -------------------    这话什么意思?    别说任何星球了,你想你老婆,你老婆知道吗?她不知道,怎么证明你的思想到了她哪里?    你想你老婆,你能想出来你老婆那个时候的状态吗?你想不出来,凭什么说你的思想到了她哪里?    你的思想连你老婆那里都到不了,凭什么说能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    
  made,就任在天涯和老湿和尚俩明白人
  楼主的理论太棒了  我刚才用大脑想了一下: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我旁边的人就看不见我了    楼主你也试试:我得诺贝尔奖,我得诺贝尔奖  你肯定就会得了    我就不想了,不跟你争了  我要尊重你的发现
  精神有问题。
  本质上,吃饭将数个极其遥远的事物(饭和嘴巴)在瞬间联系起来,是违反自然基本规则的(即光速为速度的极限原理),是非法的(小心警察哦)。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任何学问,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幻想的性质(也就是说,你虽然在吃饭,其实你带有幻想性质,你是幻想在吃饭,幻想和你在一起吃饭,你明白了吗?)。  但是,问题的症结与饭碗或别的什么物理媒质有关。我猜想其根源在于饭所运用的信号系统(即饭粒)是离散且任意加接的(只要你吃得下)。这种现象在逻辑过程中表现为对饭碗因素的置之不理。  然而,哲学和物理学、农业学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估计,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将得出革命性的结论,说不定以后可以不用碗吃饭了。
  任在天涯 有道理
  人类的脑子就这么简单的非此及彼吗  人脑子只能找到偶数与奇数的规律找不到质数的数列特性  找到了数列特性什么乱七八糟的哥特巴赫猜想都是小菜菜  整数就是实数  数列就是物理向量  物理向量就是曲线曲面与空间  嘎嘎  象数时空阴阳  小小质数规律你那  脑电波们你们这此速度跟乌龟爬一样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集合论  什么乱七八糟的双筛法  人类进入电脑时代  天才的大脑都被关在疯人院里那
  世界大部分天文学家之所以认同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存在超超光速,是因为它不违背广义相对论,在10的20次方的GeV能级上,广义相对论是失效的.  
  这个问题还真有讨论的必要。  不过关键不是超光速物质的问题,因为思维并不是物质,你想到了某个星球,这个想法对其背后的物质---脑电波而言,可能才运动若干毫米。问题的关键是:人类的思维为什么具有超光速这种自然界没有的形式。我们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世界,是因为两者存在统一性,而这个现象违反了统一性,因此进一步说,这是个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周围世界的问题。  有些人以你想老婆、老婆知道吗这么可笑的理由来驳斥,真是……我问一下,什么叫知道,每时每刻,从你身上呼啸而过的宇宙粒子数以亿万,你知道吗?你爷爷知道吗?孔子知道吗?北京猿人知道吗?知不知道很重要吗?何况这个问题的价值根本就不在物质上。
  用底于光速的物质没法观察超光速物质  但我相信存在超光速物质,光有波粒二象性,可以推测低于光速物质是以粒的形态存在,超光速物质以波的形态存在。
  不明白,但看了很有意思。
  呵呵光到底什么东西我现在反而给搞糊涂了  能量是什么玩意我现在越来越糊涂    速度是什么玩意  光速是唯一的权威吗  没有暗速度吗    暗速度是光的多少倍啊  我现在被你们这帮量子相对论搞的七昏八素的    
  地球是椭圆宇宙还是正玄波或双曲等等曲线宇宙的外壳啊所以地球和太阳与人做相对低速运动  那么请教椭圆宇宙内部的蛋黄与蛋白以及焦点与焦点的焦点上烤的羊肉串是什么味道啊  再请教太阳是谁的焦点或是谁的焦点的焦点啊怎么这样闪闪发光啊    
  我想到楼主死了,楼主就死了。  然后我想到楼主活了,楼主就活了。  我的意识已经超越了生物学定律了。
  怪不得杨神经说巫师巫师,我看了gimmy发的帖子也有同感。  
  回复九恒:  
本来你提了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根本不值我回复你。但是,看到这么多网友的回复同样可笑,我觉得我这个学物理的研究生有责任在这里为大家解释清楚。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速是极限速度,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是不可能超过光速的,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基石。对于光速而言,相对于以任何速度运动的物体来说,光速都是不变的,这就是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对一个不是学物理的人来说,要理解这些是太困难了,如有网友感兴趣,可加我的QQ。  
至于楼主提到的脑电波的速度为什么会超光速,这其实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我不是学生物学的,我只好班门弄斧,在此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用一种形象的说法,人脑就好象一台电脑,人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东西统统都存储在大脑里某个单元里--即神经元,当你想到某样东西时,其实是把你存储在大脑里的东西调出来而已,实际上是你的脑电波激活了你脑子中存储相应东西的神经元。比如说,当你想到月亮,你只不过你把你脑子中存储月亮的神经元激活,所谓脑电波只不过是从你大脑内的神经中枢到了存储月亮的神经元而已,它并没有从你的大脑到月亮,再从月亮反射回来。  
另外,还要说明几点:一、脑电波和所有的电磁波、光波一样,它的速度都是光速,至于现在有科学家声称发现了有超光速的物质,那是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发现的,它与楼主说的脑电波完全两码事。二、楼主关于脑电波的想法,其实是和雷达的概念相混了。雷达就是将电磁波发射出去,电磁波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再将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接收分析,以确定目标是什么,有多远等。雷达用的电磁波也是光速。
  同意天地苍黄 ,  思维将两个极其遥远的事物在瞬间联系起来。其实是这两个极为遥远的事物的信息通过物质以不高于光速的速度传递到同一个地方,并被储存起来。当你将两个极其遥远的事物在瞬间联系起来的时候不是直接将2者联系起来而是将2者在你脑中的信息联系起来。这和物理学里的速度问题没有联系。
  我拿一个手电筒,打开,光从这里一直照到那尽头,我设想尽头是一个极大的星球,里我们有很远,远到我的手稍向上一扬,那尽头的星球的光点,已经移到星球的另外一处。这个点的移动速度,超过了光速——朋友们,这样算超光速吗?
  天地苍黄 说得在理。  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脑电波不是人脑神经信息的载体。  脑中的信息传递速率不是电磁波的速率,神经信息的传递,涉及生化过程,其速率大致和慢速火车的相当。    顺便说一句:很羡慕你,能够成为物理学的专业人士;物理学,是我心中永远的伤痕,不可企及的遥远的梦想,虽然我为它奋斗了将近十年。
  回复 行走的笔尖如下言论:  
地球是椭圆宇宙还是正玄波或双曲等等曲线宇宙的外壳啊所以地球和太阳与人做相对低速运动    那么请教椭圆宇宙内部的蛋黄与蛋白以及焦点与焦点的焦点上烤的羊肉串是什么味道啊    再请教太阳是谁的焦点或是谁的焦点的焦点啊怎么这样闪闪发光啊  -----------------------------------------------------------  
宇宙在四维空间中是一个闭合的“曲面”,在三维空间中却是发散的。  
所谓四维空间,是指三维的位置空间再加一维的时间。按相对论,在四维空间来说,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但在三维空间来说,它却是无边的,也即前面说的发散的。因此,根本没有真正的“曲面”,更谈不上聚焦问题。注意,这里的曲面是打引号的,它是类比三维空间得来的。  
  光速到达宇宙的一个星球是需要时间的,有的甚至上千光年  --------------------------------------------------------  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呵呵  动态三点式空间嘛    美女不会静止在那给您练素描    人喜欢跳舞    跳舞的曲线    自然吸引无数动态的焦点啦    
    天地苍黄 说得在理。    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脑电波不是人脑神经信息的载体。    脑中的信息传递速率不是电磁波的速率,神经信息的传递,涉及生化过程,其速率大致和慢速火车的相当。  --------------------------------------------------------  
谢谢 并非无所谓 的指正
  不对吧?我不是学物理的可也知道大爆炸理论,宇宙在三维空间里是有限的啊,150光年左右的大小,看过《时间简史》就知道了。
  应为150亿光年,英国的霍金是不是那样的观点啊?
  我拿一个手电筒,打开,光从这里一直照到那尽头,我设想尽头是一个极大的星球,里我们有很远,远到我的手稍向上一扬,那尽头的星球的光点,已经移到星球的另外一处。这个点的移动速度,超过了光速——朋友们,这样算超光速吗?  --------------------------------------------------------  
  如你的手电光够强(其实是不可能的),你用它射到不要太远的星球,比如三光年远(最近的恒星),那你就要拿着电筒三年时间才能射到那个星球!三年后如你把电筒向上一扬,射到另一颗三光年远的星球,你又要等三年才能射到!并不是你想当然的一下就射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手电光分别到两颗星球的速度都是光速!而和两颗星球的距离无关!  
还有一点要说明,光线到了星球,你是马上看不到亮点的,如果你的电光再假设足够强,你必须再等三年,等光线反射回来你才能看到。
  我拿一个手电筒,打开,光从这里一直照到那尽头,我设想尽头是一个极大的星球,里我们有很远,远到我的手稍向上一扬,那尽头的星球的光点,已经移到星球的另外一处。这个点的移动速度,超过了光速——朋友们,这样算超光速吗?  -----------------------------------------  不算。光点根本不是连续移动的。道理和放电影类似。
野径云俱黑:  
我是说在三维空间中是无边的,但没有说是无限的,就好比三维空间看二维空间的气球,气球是有限的,但二维的球面却是无边的,这是物理学家常对不懂物理学的人打的比喻
  楼主的所谓“脑电波”实际上是指“思维”,“思维”不是实体物质,但可以映射地跨越时空,通过记忆和回忆,你可以在你的脑海里清晰地映现远在异国的亲友,虽然你脑海中的亲友是虚幻的,但他们的影像却是“真实”的,他们确实就是“他们”!  老大们是不承认任何没有实体物质结构的东东的!尽管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时间、空间、能量这些“虚无”的存在!但他还是不能想象时空和能量能在人脑里起作用。  1982年的巴黎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思想实验——把一个粒子一分为二,再把它们相隔几光年遥远的距离,它们居然还能相互同步发生影响——即所谓“超距效应”。是的超距效应不和相对论矛盾,但它却是存在的!  科学至今未能证明和解释意识及思维运行的内在机制,以为是神经元或脑电波产生意识思维的想法被证明是可笑的,大脑不过是传递和反馈信息的物质载体而已。请请老大们先勿过早下定论为妙。
  回复 野径云俱黑:     我是说在三维空间中是无边的,但没有说是无限的,就好比三维空间看二维空间的气球,气球是有限的,但二维的球面却是无边的,这是物理学家常对不懂物理学的人打的比喻    按相对论,在四维空间来说,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但在三维空间来说,它却是无边的,也即前面说的发散的。因此,根本没有真正的“曲面”,    ———————————————    把你两段话 放一起看,似乎,气球是“发散的”,因为无边“即前面说的 发散,因此,根本没有真正的“曲面”,  ”    不合常识啊?    既然四维空间有限,三维也有限,这个“但、、、却”好像也不合语法。  
  呵呵,你只是思维到了“思维到了那个星球”罢了。  意识是电子在神经中的传递,以前有人说过,如果有一个巨人,头在美国东海岸,脚在西海岸,脚被鲨鱼咬一口,大概要一个星期后才会疼的叫起来    作者:九恒 提交日期: 13:27:00
  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  
  好像还有一个矛盾,你说的无边即发散,而球面的无边比是因为是闭合的,似乎只有闭合才能满足你的无边的意思。
  另外,二维球面似乎不通,
野径云俱黑:  
首先,我很感谢你不断地和我讨论!我也乐意和你讨论。    
但今天实在太晚,明天还要上班,所以如你愿意,可到QQ和我聊。但在我走之前,我还是简单向你解释一下。     
你始终站在三维空间思考问题,所以无法理解关于二维空间的比喻。这样说吧,假如有二维生物,它在一个球面上,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二维生物没有厚度,它的视线离不开球面,所以它在球面上看到是直线,在三维空间看,必定是曲线,但可怜的二维生物它不知道啊。更可怜的是,二维空间的灯光也只能在球面上传播,因此,在三维空间看来是曲面,但二维空间的灯不会因此而聚焦。同理,也就是说,在四维空间里看,三维空间是弯曲的,但三维空间里的灯光不会因此而聚焦。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你是这样说的:“好像还有一个矛盾,你说的无边即发散,而球面的无边比是因为是闭合的,似乎只有闭合才能满足你的无边的意思。”你说得不对,只有闭合才能满足无边是错的,正确的说法是,只有闭合才能同时满足无边和有限。可发散是什么意思呢?就好象一个气球,它的球面是有限无边,若气球越吹越大,这个球面也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发散性。在三维空间,也存在这种发散性,也就是宇宙在膨胀。但这里提醒你,如果你把他想象成炸弹爆炸后的扩散就错了,如果宇宙是那样,宇宙就有边了,这又是错的。  
我不怪你,对一个没有物理知识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些的,所以自然会觉得不合常识,感觉到处是矛盾。
  不是手电筒,而假设是一个极细极长的棒棒,我移动它不要力气,我这端手握着,向上扬一小角度,那端的移动速度,会有超过光速的情况发生吗?假设——科学不就是假设出来的么,所以我假设,并且忽略一些细节。
  作者:gramhan 回复日期: 6:42:37 
    不是手电筒,而假设是一个极细极长的棒棒,我移动它不要力气,我这端手握着,向上扬一小角度,那端的移动速度,会有超过光速的情况发生吗?假设——科学不就是假设出来的么,所以我假设,并且忽略一些细节。  ————好思路    不过,要知道,光是有速度的 ,您是否把光柱看成了刚体?    当然,即使考虑到光的速度 这里依然有接触点移动超过光速的问题    但是
这也没什么
因为你无法从空间的一点通过这种效应让信息传播速度超过光速
不能携带信息的东西 不是物质
  回复没看。    楼主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思想也是有时间性的。没有时间,思想这事根本不能存在。    这样说罢:你想去游泳;但是现在是冬天了;还是不去为好。这三个念头,根本就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相继的,从第一个欲望的念头,到第二个加上外界可能性的考虑,再到具体的决断,这个流程非得在时间之内才能发生,它们是有先后的。你考虑一下,如果三者同时出现,你还能不能作出任何决断,形成任何行动?呵呵。    思想是有时间性的,它在时间之内才可以存在。这就从根本上断决了什么“一瞬间”、“一刹那”的非时间性。我们的语言,实际上是这样搞的:把非常短的时间夸张为“好像没用时间”。这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到我们真正理性的讨论时间性时,由于所有学者最初都是普通人、受普通语言的限制,所有的讨论语言也非得借助于普通语言,他们免不掉会被语言所骗,搞得概念不清。他们讨论起一瞬间,也可能真把它理解为没花时间。呵呵。类似的混乱,在别的地方也有。比如说:数学里讲,线段是由点构成的;而点是无长度的;无限个无长度的东西,最后会构成一个有长度的东西。这里边的逻辑问题相当明显,但是似乎大家都不怎么觉得。一切东西,在我们的语言、内含着我们逻辑框架的语言里,都只可能描述为有长度的东西,否则一定自相矛盾。同样,一切东西,也只可能描述为有时间长度的东西。当然,我指的是具体事物。我们设想的包括一切的整体事物,那个宇宙,那个有,当然是无限的,我们设想它是无限的。但是正因为这些性质,我们无从用经验去检验它。无限是无从验证的。至于我的语言以及它内含的逻辑框架,是否能真实地描述事物,那是另外的问题,而且几乎是无法讨论的问题。我们在讨论基本的认识、世界的基本组成时,无不出现悖论,自相矛盾。    在我们的语言、内含着我们逻辑框架的语言里,我们从未经验过“没有时间”的情况。如果经验了,那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明其状况的。    回到楼主的问题上来。楼主可想承认这点:思想活动是由大脑那些神经元干的,至少承认,思想活动伴随着大脑那些神经元的活动。神经元是物质性的,它的活动非得是时间性的。而当代的观念,给时间性加了个限制,光速不可越过。这样,思想也不可能是越光速的了。    楼主先讲,脑电波可能比光速快。后来讲,一瞬间到达星球。比光速快,表明它还是时间性的。一瞬间呢,表明它是无时间性的。这个推理上的毛病,证实上了我上边所讲的那些混乱。在我们的语言框架里,几乎很难不犯这种错误。        楼主犯的第二个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实际到那达那个物质性的星球、与想到星球那个意象。我们想到一个星球时,并非实际地坐在物质所做的飞船上飞到那个星球,而是:我脑里起了一个指代实际星球的概念或者意象。尽管如此,脑里起一个概念、意象,这个活动本身是需要时间的。至少用我们的语言、内含着我们逻辑框架的语言,我们只能描述为需要时间的。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 23:36:09 
    楼主的所谓“脑电波”实际上是指“思维”,“思维”不是实体物质,但可以映射地跨越时空,通过记忆和回忆,你可以在你的脑海里清晰地映现远在异国的亲友,虽然你脑海中的亲友是虚幻的,但他们的影像却是“真实”的,他们确实就是“他们”!  -------------------------------------------  走火入魔啊。你看“英雄”时,是不是真的以为秦王来到了电影院?
  作者:天地苍黄 回复日期: 2:20:25 
       你始终站在三维空间思考问题,所以无法理解关于二维空间的比喻。这样说吧,假如有二维生物,它在一个球面上,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二维生物没有厚度,它的视线离不开球面,所以它在球面上看到是直线,在三维空间看,必定是曲线,但可怜的二维生物它不知道啊。更可怜的是,二维空间的灯光也只能在球面上传播,因此,在三维空间看来是曲面,但二维空间的灯不会因此而聚焦。同理,也就是说,在四维空间里看,三维空间是弯曲的,但三维空间里的灯光不会因此而聚焦。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你是这样说的:“好像还有一个矛盾,你说的无边即发散,而球面的无边比是因为是闭合的,似乎只有闭合才能满足你的无边的意思。”你说得不对,只有闭合才能满足无边是错的,正确的说法是,只有闭合才能同时满足无边和有限。可发散是什么意思呢?就好象一个气球,它的球面是有限无边,若气球越吹越大,这个球面也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发散性。在三维空间,也存在这种发散性,也就是宇宙在膨胀。但这里提醒你,如果你把他想象成炸弹爆炸后的扩散就错了,如果宇宙是那样,宇宙就有边了,这又是错的。     我不怪你,对一个没有物理知识的人,是很难理解这些的,所以自然会觉得不合常识,感觉到处是矛盾。    ----------------  我说你的“二维球面”似乎不同当然是占在三维空间说的,没这各假设那球体也能说成一维的了。只要你站在一维生物的角度。    你说四维宇宙是闭合有限,又说闭合必满足有限无边。    那么可得出四维空间宇宙是闭合有限无边。    对三维空间,我指出霍金的有限的观点,你并不反对,又说是无边的,又说只有闭合才满足有限无边,所以可得三维也是有限无边闭合    二者一样,可你却想说在三维和四维空间是不同的,从你用“但是、、、却”就可以看出来。  
  上边是针对你的:    作者:天地苍黄 回复日期: 22:59:23 
        -----------------------------------------------------------     宇宙在四维空间中是一个闭合的“曲面”,在三维空间中却是发散的。     所谓四维空间,是指三维的位置空间再加一维的时间。按相对论,在四维空间来说,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但在三维空间来说,它却是无边的,也即前面说的发散的。因此,根本没有真正的“曲面”,更谈不上聚焦问题。注意,这里的曲面是打引号的,它是类比三维空间得来的。  
  你说过无边就是发散的,而发散要像气球越吹越大那样满足越来越大,    又说无边是像气球那样的有限闭合的曲面,不必越来越大,可以有限。    矛盾。
  作者:天地苍黄 回复日期: 22:59:23      它却是无边的,也即前面说的发散的。    作者:天地苍黄 回复日期: 23:33:44 
    回复 野径云俱黑:     我是说在三维空间中是无边的,但没有说是无限的,就好比三维空间看二维空间的气球,气球是有限的,但二维的球面却是无边的,这是物理学家常对不懂物理学的人打的比喻  
  关于人脑,敝人有如下拙见     大脑程序  从广义上讲,大脑程序是指有机生物脑程序,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地球人类大脑程序(简称“人脑程序”)为例加以说明。  人脑程序是极高级的智能程序,其复杂度和先进性是目前的计算机程序的倍,这就象人类制造的机器人的精密度和综合性能与哺乳动物相差1个量级以上,生物体是神的设计,机器人是人的设计,由此也可看出两者的智能差距。  人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各种图像、声音都能转换成经编码的电信号,输入大脑。编码系统对新输入的知识进行编码(Coding),并按照任务的要求对已存在的信息进行再编码,并以编码的形式储存信息,以备后用。输入的信息(如视觉或听觉神经中的物理信号)必须经由某种内部表征或编码才能得到加工处理。在计算机中,信息以符号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的内存中,程序储存在按照符号来编码的内置表单中,运算的每一步是由符号之线上一个简单操作所组成的,计算机储存和处理的符号之线很像语言的句子或代码,它们采用二进位制,因为便于电子的处理,而人脑采用并行运算,即每秒都有个神经元在协同运算,每个神经元都相当于一个CPU,因此人脑总体上的运算速度能达到次/秒。  人类的语言文字是人脑程序、社会程序信息编码的主要码符,在人脑的形象思维中的则以图像作为信息编码的码符。作为思维信息编码码符的语言是离散的、有限的、数量很少的,给信息编码就是对信息及其所表达的事物的分类。  人脑程序采用逻辑语言(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非逻辑语言(如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它表现出既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又不拘泥于逻辑程序,是逻辑与非逻辑的辩证统一。  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科学抽象、比较和分类、类比、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是运用逻辑思维最重要、最常见的一些科学方法。  人类的思维是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体,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整合。  所谓非逻辑思维,就是逻辑思维所不包含而又在逻辑思维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非逻辑因素的作用过程。它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脑程序中的“非逻辑语言“占很大比重,这是人脑具有极强创造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使人类陷入迷惑的根源。  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科学模糊思维是“非逻辑语言”与逻辑语言相互协同运行的产物,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是秩序与混沌的统一。  人脑程序中的非逻辑语言之所以占到很大比重,是因大脑采用并行运算,每个神经元都相当于一个“中央处理器”,而每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与周边神经元产生几十万种连接,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同时运行如此多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之间、分子之间、分子与原子、粒子之间形成的电场(反引力场)与引力场的相互干扰,形成一定程度的混沌,也就是说直觉、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非线性运行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属于“混沌语言”,而逻辑思维采用的逻辑语言,则是线性的,可预测的。  正象数学是自然科学的语言,是宇宙程序的语言,逻辑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是人脑程序、社会程序的语言。  逻辑思维是人脑程序主要组成部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有序地进行创造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非逻辑思维则在逻辑思维中断时能起“接通”的作用使逻辑思维得以继续进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逻辑”一词在当代常被当作“规律”的同义词,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的任务就在于揭示出正确思维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逻辑矛盾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发现问题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如果对已有的理论只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不能发现其中的局限性,人们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那么,思维创新或知识创新就只是一句空话。如何发现已有或现有的认识与科学理论中的不足或缺陷呢?发现问题的方法或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进行实验,到实践中去检验,核实数据是否有误等,但进行逻辑分析发现其逻辑矛盾,也是发现问题并使问题引向深入的工具。  众所周知,在科学发展史上,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自身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曾把人们的思维桎梏了一千八百多年,直到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之后才被纠正,而他所以能有这一辉煌的成就,正是发现了其中的逻辑矛盾并将之排除的结果。  伽利略曾感慨地说:“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极富创新功能的推理方法,如哈维提出人体血液循环理论时就是根据对一条蛇的解剖观察后,由蛇推及人,否定了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人体血液由心脏生产供全身器官消耗”的“血液单向运动”的说法。  在上述案例的一千多年和二千多年中,世界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传统理论的错误,这就需要反省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模式。正象笔者指出“传统原子模型”的致命缺陷,及用传统引力理论可以推导出很多荒谬的结果,都是使用了逻辑推理这种创新思维方法。  逻辑学在一般意义上只是符号学的别号,是符号的带有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符号学已成为整个结构主义事业中最负成就的概念之一,由皮尔士·索绪尔创立。而且很难把它和结构主义区别开来,符号学的范围是极广泛的,从对动物的交流研究(动物符号学)到诸如对形体交流(对人的行动和空间的文化需要的研究)、嗅觉符号(气味代码)、美学理论和修辞学这类指示系统的分析。  在本文中,社会程序和人脑程序的“编码”与符号学中的“符号”有等同意义。  结构主义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皮亚杰对“结构”下的定义,是一项最有成果的的尝试。皮亚杰认为,人们可以在一些实体的排列组合中观察到结构,这种排列组合体现下列基本概念:  (a)整体性概念;  (b)转换概念;  (c)自我调节概念。  所谓整体性,是指内在的连贯性,实体的排列组合本身是完整的,并不只是某种由别的独立因素构成的混合物。结构组成部分受一整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套规律决定着结构的性质和结构的各部分的性质。  结构不是静态的。支配结构的规律活动着,从而使结构不仅形成结构,而且还起构成作用。因此,为了避免降到消极被动的形式的水平,结构必须具备转换的程序,借助这些程序,不断地整理加工新的材料。  最后,结构是自我调节的,这就是说,为了有效地进行转换程序,它不向自身以外求援。  结构主义者的最终目标是永恒的结构:个人的行为、感觉和姿态都纳入其中,并由此得到它们最终的本质。结构主义者追求的“心灵的永恒结构”就是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人脑程序”,而且用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理解笔者提出的“社会程序、人脑程序、宇宙程序”。  人脑是一种极其先进的超级电脑,采用并行运算,运算速度次/秒左右。人脑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是其中主导的子程序在运行,其它众多子程序的运行是我们无法感知的,即无意识的,如一个人在走路时,还能思考问题,体内时刻进行着各种有序的生化反应,都是大脑的不同区域的子程序在有序运行。就算在睡觉时,大脑中也在运行多种子程序,由于此时已无觉醒时的主导程序,所以各种子程序相互作用,就升级为“主导程序”,因此梦境是相当奇异的,但信息编码(即梦境中每一个图像、符号)都是过去通过眼睛、耳等感觉器输入大脑的。其实就算人在觉醒时,大脑也时刻在进行着此类子程序的混沌组合运行,当其酝酿到一定程度,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如看到某物或听到某事),就使人产生苦思而不得的灵感。  人脑时刻运行着几十万种子程序,使身体各部位能充分协调,这就象操纵机器人走路需同时运行多种程序一样,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复杂度不同。就拿我们认为是“低级动物”的果蝇来说,其机体的精密程度是目前任何人工机器所无法比拟的,人类目前所能制造的最先进的小型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与果蝇相差倍以上,由此也可看出大自然的结晶“大脑”相对于计算机的先进性。  在目前的地球人类社会,由人脑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欲望,由人的欲望形成社会的价值体系,由价值体系产生出各种“利益”,由利益产生了人类社会无尽的纷争和苦难。这一切都源于人脑的生化反应,更准确地说,是源于人脑程序。以下是产生人类纷争的根源及其流程:人脑程序→神经生物化学→欲望→价值→利益→纷争。所以调整“人脑程序”,即改变人的思想,就能消除人类社会绝大部分灾难性的纷争(如战争、内乱),使人类大家庭充满祥和、幸福。  
  欢迎大家到“德州社区”投稿,网址是:  一个全新的社区!  一个可以玩游戏的社区!  等待你的光临!
  作者:马前卒 回复日期: 13:35:42 
    不能传递信息的东西不是物质  -----------  你对物质的定义太狭小~
  作者:_咔嚓_ 回复日期: 10:10:45 
    作者:马前卒 回复日期: 13:35:42        不能传递信息的东西不是物质    -----------    你对物质的定义太狭小~    
莫非你要自己给自己定义一个物质来玩?
  速度属于宏观物理量,物质或信息不能超光速是相对论的结论,严格说来古典物理学的铁律。    量子力学中与速度对应的物理量是动量算符,完全自由的粒子才有动量算符的确定值,这个确定值也不反映粒子的运动速度,只能反映粒子与其它物质作用的能量和平均的测量速度。实际测到的速度可以各种值,也可以超光速。量子力学所能确定的是各种速度分布的几率,类似于一种正态分布。    量子力学的铁律:由测量坐标而间接得到的速度是一次测量,而由能量测量而间接得到的动量是另一次测量,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对单光子也一样,而且单光子速度谱在光速以外有更大的几率分布。    量子力学中另一个典型的超光速现象是纠缠量子态的超光速关联。当然这不是物质和信息传递超光速。
    超光速当然是存在的.但必须有反质量才行,也就是质量为负数.相应的能量也是负数.那儿的宇宙,其最低速度为光速.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个宇宙就是精神的世界.
  楼上,    但是,精神世界怎么与物质世界关联?
  怪侠,用摇头丸关联。
  作者:骑量子上网 回复日期: 13:36:19 
    怪侠,用摇头丸关联。    *********    怪侠只敢借助二锅头找关联。
  TO:袁士霄  袁士霄老师很风趣嘛,我也喜欢喝北京的红星二锅头,有机会我们一起喝几杯.
  咱是业余量子爱好者袁士霄先生说的比较专业  我现在琢磨光到底是能量可见光波现象还是具有粒子特色的光子海洋    那东西据说有人还分析光子的具体质量    但现在是不是有一重试验  就象听说老外的灵魂实验一样  刚死前的人与脑死亡的刹那进行体重测量据说也测出了灵魂的重量    我想反问的是光离开光源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是象电路回路一样吗粒子们通过途径又回到母亲的怀抱吗    另外与光反对的黑暗到底怎么回事情里面除了电磁波和不可见光与声波外还有其他什么东东
  思维应该是非物质的,或者超物质的,思维本身已经是2维或多维了,已经是非质化了。对否?
  我从北京拿一撮土洒在地上,从广州那一撮土洒在地上,然后一步快过去,是不是可以说我一秒钟就从北京到了广州了哪?
  作者:termi 回复日期: 15:06:30 
    我从北京拿一撮土洒在地上,从广州那一撮土洒在地上,然后一步快过去,是不是可以说我一秒钟就从北京到了广州了哪?  ==============  这个比喻打得好  就是这么回事  意识到两地,与实际从一地出发到另一地是两码事    楼主还犯了个常识错误:  “因为,光速到达宇宙的一个星球是需要时间的,有的甚至上千光年;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  光年是距离单位,而非时间单位  
  你的脑子中的思想从这个星球到另一个,只不过是你在你的意识中的一个到另一个而已,是你的脑电波从你的一个脑细胞到另一个而已,这可能只有几个微米而已。怎么能说比光速快呢?
         TO:如此等等     
你说的很好!!!            
意识从根本上说
和物质世界是无关的
物质世界只是意识这个虚无存在的介质而已!!!    
关于什么宇宙爆炸
宇宙的一切信息和物理规律   这些根本上说是无意义的    
用黑客帝国的意识决定论就可以解释                
人 是虚无的DNA原始代码决定下的用虚无的意识进行最优化选择  反映在目前的物质世界的存在  
  眼睛就是摄像机,大脑就是硬盘和内存的合体,神经元就是生物主板的线路,就是这样啦,其实动物也有这些,只是各自的生存条件适应不同而已,脑电波是存在的,也是可发射和接受的,这决定这个人本身的生物基础和社会基础包括信息储存和加工能力!所以意识是可传染的,也是可洗盘的,当然也可重装的!
  到底有多少个宇宙存在,科学家也说不清楚.但目前至少已经承认有四种宇宙存在方式.我们太阳系所在的宇宙由正物质构成,因此,为正宇宙.此外,由反物质构成的宇宙为反宇宙.在大爆炸的瞬间,由于正物质比反物质多那么一点点,因此,科学家又认为反宇宙只存在于正宇宙的某些空洞中,极小极小.此外,还有暗物质组成的暗宇宙以及由质量为虚数的物质所组成的虚宇宙.当然,可能还有思维宇宙,因为,科学家大都同意,万有引力的速度就是思维的速度.如此说来,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大脑,或许就是上帝的大脑,思维宇宙其实可以将上面四种宇宙统一起来.(万有引力速度是远超光速的!)  
  越扯越远。想补充:神经传导不是有速度的吗?这种速度已经测出来了嘛。
  而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无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  ============================    这只是你脑子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楼主不是搞笑就是瓜货,说什么“光速到达宇宙的一个星球是需要时间的,有的甚至上千光年”光年?切!
  意识应该不算是物理学、包括理论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吧。就象你拿物理学去研究爱情、亲情等感情问题,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意义的。
  如果单指神经系统反映,那么意识(比如从手接触到实体到大脑有感觉),这种生物电流的速度约每小时200KM。
  请楼主再谈谈.
  甲拿着手电a 和乙拿着手电b相对同时打开开关,手电a发出的光柱相对于甲无疑是以光速前进,怎么解释相对于手电b发出的光柱b的速度也是光速呢?-根据光速不变原理,  看到这个帖子我联想到的一个疑问  可能是当初大学物理里很基本的常识吧,呵呵,我记不起来了,请专家解答一下
  虽然光速不能超越c  但是它的群速度是可以超越c的  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些superluminal light of normal dispersion
  只要是在用文字讨论问题,用逻辑推演问题    就永远只是游戏,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真理。    不过好玩就可以了,别太高深 不然只能自己玩了
  唯心主义........
  作者:袁士霄 回复日期: 13:32:53 
    楼上,    但是,精神世界怎么与物质世界关联?      这可以通过对人在“感觉”到某种物质的东西始,到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思想”为止这一过程的描述说明。  人体总是先通过“感觉”(视、听、触、嗅)与外部物质世界发生“关联”的,人体感觉到的是“信号”和信号的集合(信息),这些信号和信息以往光、声、力、味的形式,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连结感觉器官与大脑的是神经系统,以电化反应方式把感觉器官传入的物理信号(信息)转化为相应的生物电脉冲(电信号),这些电脉冲是系统有序的“排列组合”(编码),大脑则相当于一个大容量的“译码器”,对神经传导的“编码”(电脉冲)进行“识别”(“读”)和“翻译”。大脑的意识中储存着大量语言、文字符号与电脉冲编码一一对应,如你看到一只苹果,大脑就可以从“苹果”的电脉冲编码中在意识的文字库中“寻找”(“翻译”)出与“苹果”对应的“概念符号”,于是你就产生了“这是一只苹果”的思想。  显然,这需要有光电、声电等的能量的转换,而且是信号(能量)强度很微弱却极其快速的“转换”。由此可见,从感觉到思维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物理转化和“高速计算”,是物质运动(光波、声波、力和分子扩散)、信息(光、声、力、味、电信号的“编码”)、能量(物质运动及信号固有的能量)和时空(物质运动、信号、能量传递占有的时空)“协同一体”的过程,“思想”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因此——物质=能量=信息=时空。  这其中似乎也体现了从“实”到“虚”(从物质的光声力电等到信息编码、语言文字概念)的“超对称”两极世界的“转换”。对人体来说,物质与精神就是“超对称”两极世界的“一体化”。  上述思考算是对袁大侠提出考题的一个不完整的答案(精神的内容太丰富了,上述只是最基本的描述)。  请袁大侠审阅批复。    
  作者:smilecloud 回复日期: 0:31:22 
    虽然光速不能超越c    但是它的群速度是可以超越c的    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些superluminal light of normal dispersion      应该是相速度超过C吧?
  “我们的思想可以瞬间到达任何一个星球”  ---------------------------  此句中“瞬间到达”不是实地到达,只是一种想象而已。从物理学上讲,“到达”的只是你脑子所产生的一种图像。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 23:36:09 
    ........    老大们是不承认任何没有实体物质结构的东东的!尽管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时间、空间、能量这些“虚无”的存在!但他还是不能想象时空和能量能在人脑里起作用。    ——您所称的“老大们”是那些红旗下成长的唯物主义学者,与量子时代格格不入。“时空和能量能在人脑里起作用”谁都可以想象,要紧的是它们的作用机制,空对空的想象,没有说服力证据,解决不了问题。      1982年的巴黎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思想实验——把一个粒子一分为二,再把它们相隔几光年遥远的距离,它们居然还能相互同步发生影响——即所谓“超距效应”。是的超距效应不和相对论矛盾,但它却是存在的!    ——在这里爱因斯坦是给玻尔提出的两难问题:要么承认有“超距关联”,要么承认量子力学不完备,还需要补充。那时玻尔以及一切的人不敢承认前者,玻尔说爱因斯坦搞错量子力学系统对象有点儿市井气,让他的后辈为之脸红。巴黎实验解决爱氏的第一难,也限制速度极限的适用对象。        科学至今未能证明和解释意识及思维运行的内在机制,以为是神经元或脑电波产生意识思维的想法被证明是可笑的,大脑不过是传递和反馈信息的物质载体而已。请请老大们先勿过早下定论为妙。    ——这里的“老大们”应该还是那拨人,前沿的学人还是不能安心,因为他们的方程中没有意识的机制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 2:56:16 
    作者:袁士霄 回复日期: 13:32:53 
    楼上,    但是,精神世界怎么与物质世界关联?        这可以通过对人在“感觉”到某种物质的东西始,到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思想”为止这一过程的描述说明。    人体总是先通过“感觉”(视、听、触、嗅)与外部物质世界发生“关联”的,人体感觉到的是“信号”和信号的集合(信息),这些信号和信息以往光、声、力、味的形式,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连结感觉器官与大脑的是神经系统,以电化反应方式把感觉器官传入的物理信号(信息)转化为相应的生物电脉冲(电信号),这些电脉冲是系统有序的“排列组合”(编码),大脑则相当于一个大容量的“译码器”,对神经传导的“编码”(电脉冲)进行“识别”(“读”)和“翻译”。大脑的意识中储存着大量语言、文字符号与电脉冲编码一一对应,如你看到一只苹果,大脑就可以从“苹果”的电脉冲编码中在意识的文字库中“寻找”(“翻译”)出与“苹果”对应的“概念符号”,于是你就产生了“这是一只苹果”的思想。    显然,这需要有光电、声电等的能量的转换,而且是信号(能量)强度很微弱却极其快速的“转换”。由此可见,从感觉到思维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物理转化和“高速计算”,是物质运动(光波、声波、力和分子扩散)、信息(光、声、力、味、电信号的“编码”)、能量(物质运动及信号固有的能量)和时空(物质运动、信号、能量传递占有的时空)“协同一体”的过程,“思想”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因此——物质=能量=信息=时空。    这其中似乎也体现了从“实”到“虚”(从物质的光声力电等到信息编码、语言文字概念)的“超对称”两极世界的“转换”。对人体来说,物质与精神就是“超对称”两极世界的“一体化”。    ——本虾是针对楼上“超光速、反质量的精神世界”提出疑问的,而你的描述还是限定在“亚光速、正质量的平凡世界”。  
大脑是个“译码器”,问题他是一个怎样的译码器,今天,“欣夫”牌译码器喜欢吃嫩草一样的鸡毛菜,明天,没有太大改变的“欣夫”牌译码器又非得吃日本豆腐(一笑)。这译码器的动作也太随意了。  
昨天,本侠转了一个好贴,没有人注意,俺也不好意思自顶,有劳先生。    
  错了,你只是到达了你脑中那个星球的概念而已,不是脑电波到了那个星球。
  1982年的巴黎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思想实验——把一个粒子一分为二,再把它们相隔几光年遥远的距离,它们居然还能相互同步发生影响——即所谓“超距效应”。是的超距效应不和相对论矛盾,但它却是存在的!  几光年!!!!!!!!!!  有点夸张了吧?????????????  
  how about心灵感应?
  很新颖的想法,好玩,支持一下,相信光速迟早会被超越的。    
过去有过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可以超越光速的话,那么我们  就可以去追赶那些从地球反射出去的光,一直追赶到千年以前,  虽然时光未必倒流,但是我们不就可以看到千年以前的地球发生  的事情了吗?    
就如我们现在看到多少光年以前的星球,也许它们都已经毁灭  了啊!
  我在前几天好像看见报纸上说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超光速的物质了!~:)
  作者:天地苍黄 回复日期: 22:34:02   -----------------------------  其实你说的我们都明白,虽然不是学物理,相对论还是读过的,虽然  说未必完全读通,但是也不是一点都不懂,其实楼主只是提一个比较  奇特的想法,没有必要用现在的物理思想去验证这种想法的可行性。    楼主只是说想法,并不像某些民科那样抨击相对论,因此不需要去辩  驳楼主的想法,我相信你的物理水平,也相信你写的那些,但是,有  没有想过,原有的知识,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桎梏?    诚然,研究科学是要严谨的,绝对不可凭拍脑袋,但是如果仅仅是科  幻或者是想象呢,我想还是要大胆一些,这是两个范畴的事情,这个  世界很多现象并不是现代物理可以解释的,对于思维到底是什么,生  命是什么,目前还是无法解释的。    比如,谁可以回答我,时间是什么?一些想象还是很有意思的,至少  不要用这些条条框框完全否认掉,当然这种想象本身并不是一种科  学,或者研究科学的手段,但同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他们正在从不同途径证实光速是变化的     1、中国:刘武青,离心力影响光速。     2、美国:王力军等,反常色散与反常群速度,光波群能以超光速传播。     3、澳大利亚:保罗-戴维斯等,从天文观测中得到光速是变化的。     ————————————————————————————————  【摘要】       光速旋转效应的方法及装置,证明作用力影响光,旋转圆盘边缘上点光源发出的光,当旋转圆盘静止与旋转分别发出的光比较,对其它物体的光压、光电效应产生的电流、光速是不同的。     光源旋转效应 (专利公开说明书全文)     
本发明是光源旋转效应的方法及装置.     
光照射到其它物体是有压力的,实验中光让叶片转动。目前已具体用在宇宙飞船上,在宇宙飞船中装上太阳帆,让宇宙飞船航行。     光可以让物体运动,但运动的物体对光的影响怎样?当光射到高速旋转的叶片后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发明光源旋转效应、光路旋转效应所解决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理论,特别是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讲到光速是恒定不变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讲到光速是恒定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光速是可以超过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光源旋转效应的方法及装置,说明运动物体中发出的光对光有影响,证明作用力可以影响光,具体来说,作用力影响光对另外物体的压力,在另外作用力对光影响下,此光的光电效应中产生的电流发生变化。在作用力的影响下,光速可以发生变化、甚至超光速。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让光从旋转物体中发出,使光受到力的作用,特别是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或光射到旋转的反射物体上反射出来。或光射到旋转的透明体中出来。     顺时针、反时针均一样。这实际上是力作用在光上。     目前已条件测量出光速。其中一种方法是旋转圆盘小孔测量法,将打有一个小孔的圆盘装在可控制转速的电动机上,静止时让光通过圆盘上的孔射到一定距离的反光镜上,将光反射反射回来,然后当电机转动一周的时间等于光在圆盘到反光镜反射回来的时间,然后通过公式计计算出光速。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个思考实验,光源在圆盘上旋转,。     一个圆盘的平面与一块屏幕的平面平行,相距30万公里,当圆盘旋转后,圆盘的平面与屏幕的平面的距离还是30万公里,不会因为圆盘的旋转改变圆盘平面与屏幕平面的距离。     光源(装在一个直径100厘米的圆盘平面边上)。     接收器(可以是屏幕)     圆盘的平面与屏幕的平面平行,即光源与接收器直线距离30万公里。     第一次, 当光源静止发出光线,即圆盘静止发出的光线。按照光速不变及光的直线传播性。光1秒钟可到达接收器。     第二次, 当原地光源旋转发出光线,即圆盘旋转后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光的粒子性来看问题,光的粒子由于光源在旋转,光的粒子是有一定角度即斜直线到达接收器,由于光走的是斜直线,到达接收器走的距离超过30万公里。 打个比方,这有点类似在分析化学中用离心机沉淀尖头试管中的沉积物。用强大的离心力将光线中本身具有每秒30万公里速度的粒子抛出去。这种情况发生在同一介质中。     但是,由于光源与屏幕的直线距离是30万公里,不会因为圆盘的旋转而改变,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讲的光速不变,光源旋转发出的光线,仍然是1秒钟到达接收器。     这样,就出现1秒钟光速传播的距离不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讲的光速不变,由此产生的矛盾     显然,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讲的光速不变是错误的。     这也是光源旋转效应所证明的问题——光速不变是错误的。     
  如果有一根长一亿光年的理想刚性的棒子,假设从一头推动,而另一头能立该感应到,这个算不算超光速呢
  如果以为现在的所谓相对论之类的就能解释一切的话,这本身  就是一种反科学的思想,因此不要用一些条条框框来解释这个呢,  本身就是一个想法而已,大家不妨好好想想,呵呵,发挥一下想象  力好了。    
在牛顿的时代,无论如何努力用那些理论,也是无法正确解释  很多物理现象的,那些笃信相对论的人们,不要忘了,这些公式定  理也许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只是我们仍然未能找到更好的  理论而已,在无法科学解释一切的时候,想象也是可以的,不要太  严肃了,这么多公式定理拿出来,还不如回家看相对论,呵呵。。。
  王力军获惊人发现--光波群能以超光速传播。2000年7月     ----------------------------------------------       王利军在实验中将一道光子脉冲射向一个充满铯气的气室 (chamber),他发现     当脉冲还未完全进入气室内,就已经先行穿越气室并继续前进了60英尺到达实验室     的彼端,亦即它几乎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地方。王利军对这现象的解释是:光脉冲的速度是一般光速的300倍。     
使用“←”“→”快捷翻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布罗意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