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算是对家长溺爱孩子的事例溺爱 wenda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如何给予呢?
来源:互联网
【在孩子成年之前,作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能力或知识是什么?尤其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很难获得的部分。希望各位能扩展下,既然说到了要给予的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么说说这最重要的东西,该如何给予吧?】
第一个问题不可能有没覆盖到的答案。我就说说第二个吧,如何给予。我当爸爸也才三年,所以就说初期的一些问题。按有些企业的标准,三年还没过试用期。而且身为家里的经济来源,孩子的事不算管的太多。不过我家没有叫老人帮忙,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我们三个人走过来,连保姆都没雇过。有相同经历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过程有特别的艰辛,也容易产生一些激烈的观点,希望不会冒犯到一些人。我觉得有几点比较重要:1. 家长要坚持原则。遇到原则问题,哪怕弄得一家人吃不上饭,睡不上觉,也绝不能放松。一定要对峙到底。不要总拿「孩子还小,不懂事」自我安慰,该坚持的不坚持。孩子也许语言表达能力不到,但心里想得事情,非常清楚,会做出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判断。影响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2. 知道如何保护他们。什么时候该保护,什么时候不该,是特别难把握的事。我的原则是,当我迫切感到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不顾一切保护她。比如孩子摔倒了,很多人说不要扶,这是对的。但如果她伸出手来要我拉她,我会拉。因为这里面有求助的意识,必须支持。但有时,孩子要去做一件危险的事,最好还是做好一切保护的「准备」,在一旁观望。危险的事有时候必须做过才知道危险。我的孩子现在对危险情况的预判能力让我很满意。3. 没必要刻意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选择。有了爱好,就在能力范围内支持。阶段性的兴趣也应该支持。4. 父母要有和全世界作对的勇气,不要担心被孤立。(这在中国尤其适用。)5. 父母不应该避讳夸奖孩子。6. 尽可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看到她某事做不好,急着上前去帮她,是偷懒、不负责任的表现。7. 在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父母之间,有时候得做出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请自行理解,不必找我理论。我不是禽兽,用不着您提醒我该怎么做人。)8. 让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得做到。比如我们从来不在任何情况下骗孩子。孩子的世界里是不存在「善意的谎言」这个东西的,你说出去玩,结果被弄到到医院打了一针。这是谎言。不要自作聪明。
自信 -- 自信心是孩子的潜力的“放大镜”。给孩子正面的回馈。让他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做的每一件好的事情。如果你想培养自信的孩子,最好留意你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多做肯定性评价。多让孩子发觉自己的爱好,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独立自主 -- 父母潜能地对孩子保护。放不开手脚。这样导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有些父母会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但是这通常会使很多人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选择的能力。最终孩子还是要独立的,父母必须压抑自己希望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孩子主动地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从学习到照顾身体。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要把选择权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培养孩子的负责心。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们。让他自己去试,失败也没关系。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惩罚失败。可以惩罚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不要说教。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办代替,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务,剥夺孩子自己的选择权。爱和快乐 -- 让孩子知道他对你多重要,告诉他你多么爱他,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对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鼓励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在她的兴趣上。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 父母=朋友 -- 成为孩子最好的、无话不说的朋友。和孩子打成一片,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对孩子说心里话。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如果他告诉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训话,不要生气,多听少讲。中国的家长:多陪陪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谈心。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理智讲理 --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的机会,以身作则。规矩虽然还是要的,但是我对“规矩”的定律有四个:(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讲好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启发的作用。学习向上 -- 鼓励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应用而学习,为了兴趣而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你能传授给孩子的不是书本里的死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掌握课本上的内容,知道问题的答案;境界二、举一反三:具备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境界三、无师自通:掌握了自学、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境界四、融会贯通: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我不同意李老师最后一项,觉得有点像中国的教育方式。我的经验如下,
境界一、学习思考的能力,学习了学习的方法,知其所以然,得以
1.从小的问题中就开始知道这是应用了哪些人类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然后提问题或是在以后的问题中反问他用了哪些方法,他熟练后你就不用操心了。
1.Abstraction: solving the problem in a model of the system before applying it to the real system
2.Analogy: using a solution that solved an analogous problem or the principle of equal effects.
3.Brainstorming: (especially among groups of people) suggesting a large number of solutions or ideas and combining and developing them until an optimum is found
4.Divide and conquer: breaking down a large, complex problem into smaller, solvable problems
5.Hypothesis testing: assuming a possible explana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rying to prove (or, in some contexts, disprove) the assumption
6.Lateral thinking: approaching solutions indirectly and creatively
3.Means-ends analysis: choosing an action at each step to move closer to the goal
4.Method of focal objects: synthesizing seemingly non-ma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objects into something new
5.Morphological analysis: assessing the output and interactions of an entire system
6.Reduction: transforming the problem into another problem for which solutions exist
7.Research: employing existing ideas or adapting existing solutions to similar problems
7.Root cause analysis: eliminating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8.Trial-and-error: testing possible solutions until the right one is found
2.先学 Basic thinking skills
1.Recognise a need or problem
2.Recognise inadequate information or evidence
3.Clarify relevant language
4.Ask relevant questions
5.Differentiate between fact and opinion
6.Evaluate credibility of information & sources
7.Generating solutions
8.Assessing solutions
9.Consider long and short term consequences, sequels and outcomes
10.Make wise decisions
3.再灌输 Critical Thinking Skill 思想
clarifies goals, examines assumptions, discerns hidden values, evaluates evidence, accomplishes actions, and assesses conclusions. Then,Critically think about your critical thinking
4.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分析,学会找到最初的因,再去推论结果,比简单的死记硬背结果好的多。有时,因果关系并不好找,医学发展史上就是有很多搞清了因果关系才治好病的例子
5.逻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空间思维,发散性思维。。。。。
6.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Curiosity has its own reason for existing. One cannot help but be in awe when he contemplates the mysteries of eternity, of life, of the marvelous structure of reality. It is enough if one tries merely to comprehend a little of this mystery every day. Never lose a holy curiosity.-- Albert Einstein
7.这点对中国的考试有帮助,他帮助我不但学好医学,GRE也考得好。就是把一个问题的几个要点翻译成英文,然后找要点中最重要的单词,提出第一个字母,玩弄这些字母直到成为可以容易记住的单词,考试时再do it reversibly. The following example may not be appropriate, but it shows the idea. Even my six year old Anthony can learn and remember it with ease. It is definition of LOVE
Do PPPKHTT, AND DO NOT BREASPREF
It is from the bible 1 Corinthians 13:4-13
4: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5: It is not rude,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record of wrongs.
6: Love does not delight in evil,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7: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reserves.
8: Love never fails.
how I pick the first letter of words and play with them till they make some sense or easier to remember.
You can find the picture of these words in blog
境界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或再学习Problem Solving skills,Basic Thinking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因果关系的分析,逻辑思维,融会贯通
境界三、开始寻找兴趣点,如同我在 写的以兴趣作为动力,学习就不是苦差,而是快乐的源泉。;
境界四、这不是最高境界,要随时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知识,Problem Solving and Thinking Skills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工作实践,懂得做事与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不好学,我是很用心的,可以看这个博文但是如果有爱神和敬畏神的心就不用你操心了。
境界五,这才是最高境界,学会提问,It is not what you know but what question you ask counts. At Google age, you can get all kind of information or
nothing, depending on what question you can ask.
Knowing how to know is more important than just know. That is why I find Zhihu a perfect place to learn other people's questions and how other people answer it, it is the study of thinking process not just the content. It help to train my brain and get some trendy info at the same time.
具体应用如下面的评论,Harlan 是我大儿子,8岁
如果是男孩,最重要的是自信。第一是自信,第二是自信,第三还是自信。这不是教会的,而是培育的。  没有自信,就没有追求,就没有坚强,就不会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就不会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争取最好。  谨记一条:摧毁一个孩子最可怕的就是摧毁他的自信。  培育孩子的自信,有三点很重要:  1、善于鼓励。没有任何一样方法,会比善于鼓励更能培育孩子的自信。  2、善于发现孩子的强项、成功乃至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发现不了,不会懂得鼓励。  3、鼓励的作用永远大于批评,宜寓批评于鼓励之中,让孩子有自我校正的动力。凡具有杀伤作用的批评,均应予避免。  孩子如山沟里的幼苗,他永远会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尽管生长中会经历风雨,只要有阳光,他就会茁壮成长。  如果是女孩,最重要的也是三条,第一是让她充分享受到爱,爱会培育爱的品质,其程度止于溺爱就行;第二是自尊,女孩需要高贵;第三是自信,能自强不息,将与身俱来的依赖性减至最低。  不是说男孩就不需要爱,培育他的自信,是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在孩子阶段该给的没给,或给得不对,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趋向和素质底子,对孩子来说,耽误了,将终身难以弥补。所谓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是也。  其所以说男孩与女孩应有所不同,是由于性别角色定位,他们今后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应对策略,会有差异。  至于其他方面的,从当今社会环境和成长的角度说,也还有许多重要的,但相比之下,重要程度降低。而且不少要靠社会给予,不属于家长可以左右的范围。  这是一个过了就很难弥补的过程,尽管有些道理,人需要经历一生,才会明白,而这件事,最好是一开始就做对。   关于女孩的培育,仅是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
作一个快乐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曾经有美国的一批教授收集大量指标数据, 研究当下被定义为'成功'的人士在童年时期的各个共性. 结果发现: 家庭背景, 学校好坏, 成长区域, 是否是独生等都没有直接的关联. 只有一个指标, 同'成功'的相关性出奇的高. 那就是:
幼年的时候父母是否有常年的朗读给孩子听, 孩子是否会安静的聆听, 不发问, 不吵闹, 即使听不懂也专心的听.
(注: 这里读的, 并不是什么小红帽类少儿读本, 而是真正的文学著作或名家小品文)
所以我想, 教育孩子学会聆听, 从而培养孩子的沉静心, 耐心, 服从力, 对模糊讯息的忍受力和自主探索力, 学会积极的沉默, 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好问题。当我的孩子在高中参加十八岁成人礼的时候,我回忆了一下他的成长过程,突然感到,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似乎缺失一种很重要的东西。找遍现在的课本,教授的内容有各种知识,有服从、有热爱、有进步,等等。但这些只是应学知识和行为标准,最最重要的品质标准是缺失的,至少是模糊的。比如说,要进步是对的,但是怎样进步、用什么方式实现进步?是否可以为了正确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更何况这个所谓“正确的目的”还只是个人之见,并非公识形成。那么,最重要的品质标准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东西——良知、责任和感恩。这是孩子自立、成长最需要的优良品质,也是现在教科书中遗失或模糊的东西。良知是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与坚持,良知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坚定的信念,这是在人生茫茫大海中航行的罗盘。责任是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是面对人生道路必须具备的一种态度。一个人,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都有需要自己担当的责任。有没有勇气去担当这个责任、有没有能力去担当这个责任,决定着一个人可以走多远。感恩是一种回馈和关照,对社会的回馈,对他人的关照。常怀感恩之心,心情会更加愉悦,胸怀会更加宽广,空间会更加远大。至于如何给予,说不好,好像换成“培养”这个词好像更准确一些。具体做起来,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不可强求。根据个人经验,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耳提面命的说教远远比不上耳濡目染的熏陶有效,前者甚至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人智是后天培养成熟的,在什么环境中成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个性。这里说的环境不是指贫富穷达,而是指心智环境,指父母和孩子周边的人的言谈举止,包括处事方式、感情表达、生活习惯、个人修养等等。所以,要孩子的心智健康成长,父母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智,才会有一个健康心智环境。最后把当时写给儿子的一封信附上,这封信里有我的困惑和感受,与各位父母共勉。================================十八岁是一首歌
——写给儿子儿子,你马上就十八岁了?日子过得真快,快得有点像周杰伦的歌,还没来得及搞清楚唱的是什么内容,一首曲子就结束了。然后,紧接着又开始下一首歌。十八岁就像一首歌,你用自己的成长谱写着一句句歌词。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你加入少先队时的情景:当时,你掉的牙还没有长齐,但却在队歌声中努力地举起右手行着队礼,稚气的脸上浮现着与之不太相称的严肃。就是这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婴儿车到自行车,从少先队员到共青团员,从抱在怀中的baby到一米八二的大小伙儿。其实,我们是和你一起长大的。虽然你出生的时候我已经三十一岁,但在抚育子女方面却仍然是一张白纸。作为父母,我们拥有足够的激情,但却只有少得可怜的知识和经验。我们也懂得父母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性格、健康的心灵,但怎样才能做到却是心中一片模糊。所以,在你成长的旋律里,经常会出现混乱的节奏和不协调的音符,既有无微不至的关照,又有莫名其妙的呵斥。不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就是在这种带着懵懂的关爱中,你健康地长大了。十八岁,既是一首歌的结束,更是一首歌的开始。在下一首歌里,很多事情会和你不期而遇。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沮丧,希望与无奈,坚定与茫然,关心与伤害,当然,还会有爱情。生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所有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你在现实中一个也遇不到,但是他们的经历你几乎要一点不漏地再体验一遍。学习中的艰辛、事业上的打拼、感情上的波折,都会在你的下一首歌中出现。那么,这首歌是不是会很难唱好呢?不,其实很简单。虽然每个人都会唱出自己的旋律,但需要的音符只有三个,那就是良知、责任和感恩,而这些品质现在已经在你身上生根发芽了。只要坚持自己的良知,勇敢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虔诚地感恩和回报,你一定会坚实、嘹亮地唱好下一首歌。所以,你的明天会更美好,所以,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真诚地祝福你,儿子。永远爱你的爸爸妈妈================================
独立思考和健康的人格
音乐,阅读,演讲,合作,表达,沟通,科学,美学,动手,体质,礼仪,心态,人格。这些为人的关键素质。
爱:让孩子感受爱,从而能爱他人。顺服:中学以前,对至少父母中的一人,绝对的顺服。没有这一点,一切得靠好运气。讲道理:让孩子逐步学会做一个理性的人,不得无理取闹。其他:责任/勇气/坚强/尝试未知,这些是人格和知识的钢结构。纯粹建议:正确的信仰,这是一切的根基。否则,以上都是非理性,早晚有一天,孩子会发现你也没搞明白。重中之重:父母首先要自我教育好,并身体力行,不要把孩子当私有财产。
自由的意识和独立的思想以及学习能力
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教会孩子正视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产生的各种欲望,包括对钱的渴望,以及教会他们不要被所谓的道德绑架。总结起来就是: "钱无善恶、德有公私"。以下原创内容来自本人公众号,原文是《孩子,我们来谈谈钱、谈谈欲望》亲爱的小安安:虽然你爸妈至今既没赚到大钱、也没能摒弃凡人的欲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就这些话题聊一聊自己的看法。今天的内容可能有点长,日后我会分几次慢慢讲给你听。一、钱无善恶,只是人性的放大镜等你懂事后,肯定会听到“金钱是万恶之源”之类的说法。别听他们的,也不要因此就自恃清高、甚至不好意思谈钱,后面我们会谈到,这也是“道德绑架”的一种。“恶”跟钱并没有直接关系,相反,我们正在努力地赚钱、也在学习投资,以便能在未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尽量保证你的童年在丰裕中度过。一篇在去年发表心理学论文称,在丰裕环境中度过童年的孩子会在未来面临不确定性时表现得更加自信、也更愿意接受挑战性任务;我想你今后会爱上这些技能的。你也许会问,那钱就是好的喽?也不是。爸爸会给你读《小狗钱钱》里的一句话,“金钱会暴露一个人的本性,金钱就像一个放大镜,它帮你更充分地展现出你本来的样子。”现在很火的一档评论节目《冬吴相对论》曾提到,本身很粗鄙的人在获得一个亿之后,会让他的粗鄙显得无比的明显,可能这就是“土豪”的来源吧。如果正直的人拥有钱以后,他可能会把自己的某一种素质体现出来,或者把平时没法施展的某种能力发挥出来。可见有钱不是恶、没钱也不是恶;同样,地位低不是恶,地位高也不是恶。当你地位低的时候,人微言轻,无论是作恶还是行善,影响力终归有限。一旦你有地位了,善恶也会被放大,人们可以通过影响规则制定、资源分配来作恶、各种组织动员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一旦是自私或者伪善的,所造成的后果就非常严重。所以古人说的“厚德载物”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与其能力不相称的金钱,不但是浪费,有时还会引发灾难。鉴此,我们会鼓励你培养财商,也会帮助你学习和练习如何赚钱和花钱。但在你真正能为自己行为负责之前,我们是不会给你与你年龄和能力不相符的零花钱的,也不会无条件的响应你各种“买买”的需求的。二、钱也是欲望的放大器其实,比起长辈们来说,你童年的物质生活是最丰裕的。现在有了万能的淘宝,你喜欢的零食和玩具会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的大小商家飞到咱们家里。爸爸妈妈这代人现在已经陆续踏入了有产阶级的门槛,但小时候物质匮乏的阴影仍然存在:当时并不是被苛待,而是当时整个社会都不那么丰裕。妈妈小时候在青岛百货商店看了一双价值200元的黑色圆头娃娃鞋,虽然当时就知道,父母不给买是因为价格超过了当时家庭经济水平可承受的范围,但直到现在,那双鞋子仍在妈妈的回忆中发光。刚上大学第一次能够自由处置钱财的时候,妈妈报复性地购买了很多很多衣服和化妆品,狠狠地满足了压抑许久的匮乏感和小虚荣心。而现在,你长的飞快的小脚丫上的鞋子,就已经超过了200元,妈妈由衷地羡慕你。但是,妈妈羡慕你,不等于妈妈不允许你羡慕别的小朋友的新玩具,因为丰裕并不一定意味着匮乏感的降低。妈妈已经给你讲过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的老太太,有了木盆想要小房子,有了小房子想要大房子,对于她而言,越丰裕反而越匮乏。为什么生活已经很富足了,还会有匮乏感?因为,金钱也是欲望的放大器。现在的好消息是,妈妈现在已经没有囤积衣物的习惯了;坏消息是,考虑到你未来的上学问题,妈妈现在有学区房的严重匮乏感。你看,匮乏感不是不可以填补,但就怕升级。而且,除了物质匮乏会放大,还有精神的匮乏、名望的匮乏,这些也会放大。咱们家里一位长辈的朋友,十年前做生意发了家,在摆脱物质匮乏后,发现自己精神空虚,现在天天吃斋念佛做善事,借以摆脱精神上的匮乏。最近很火的仁波切,不也是中产阶级身份匮乏后而追捧的一群能为他们提供优越感的人么?三、欲望和匮乏感并不可耻当发现自己的“需求”被爸爸妈妈定义为“欲望”而得不到满足,你一定很失望。等你看了《小鼹鼠的土豆》这本小画册,你还会发现,有时候甚至是你为之投入、付出努力的东西,到最后也不会属于你;也就是说,即使你做了很多工作,仍然会赚不到钱、得不到认可。生活就是如此,无法十全十美,久而久之,你会产生匮乏感。匮乏感都是因欲望而生的,然而并不可耻。欲望是条小蛇,虽然会让你不完美,但会让你很真实。比如,将来上了小学,妈妈希望你在想嘘嘘的时候不要忍着不好意思说,这些欲望是你应有的基本权利。欲望还跟荷尔蒙分泌有很密切的关系,有时候会让你斗志昂扬,充满好胜心,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助你成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你会怀念它们的。但有时候,你的欲望可能会影响他人。比如你想要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抢走就跑;以及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玩心,想把小区里的地面刨开,都不是好主意。你在自己家里怎么玩自己的玩具、怎么破坏家里的地面,涉及的是私德,也就是说,你不会影响到外人。但如果你因为自己的欲望对别人产生不好的影响,那就是熊孩子了。现在熊孩子越来越多,其实是缺少公德心的家长越来越多。当然,对于口水别的小朋友玩具这种事情,并不一定要压制欲望,你也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法,比如提议交换,或者轮流玩儿,来同时满足你们两个人的需求。公德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你想不到更好的主意,或者小朋友不同意交换,那么就只能压制欲望。自制力可以帮助你克制欲望,这一个是寻求理性的过程,当你有自制力了,就说明你真的长大了。既然这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就说明这是需要时间、需要练习的,要有耐心。连终身追求“克己复礼”的圣人孔子都到七十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算是控制自己的欲望,你还这么小,怕什么呢?四、慎独是美德,道德绑架不是当你的自制力养成时,你会发现通过延迟幸福,并进行投入,在可预见的未来你可以获得更多,这是一件快乐和骄傲的事情。现在我们的社会强调私德多于公德,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逻辑体系,就是认为要先培养私德,放大就变成公德了,这就是所谓家国,所谓要先诚其心、正其意,先修身再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要求起点太高,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完成齐家这样的工作就已经老了,于是还是有不少人是一边治国了再一边修身。西方的价值逻辑体系,是先用宪法来限制公德,而私德是基于家族传统或个人自由而定,社会并不干涉。其实私德比公德更难培养;公德可以在社会生活的制约中被动形成,因为如果你做不好要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惩罚。而私德,就是自己注意自己私下里的一言一行,自己约束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古人称之为“慎独”。想想看,当你独处、没有人监督你的时候,你还会一如始终地约束自己吗?在金钱和地位的影响力放大作用下,本属于私德限制的个人行为可能会转为对大众产生影响的公德性行为。如果你是个小市民,你的贪心可能只会让你在买菜时占点小便宜,但你如果是一个城市市长,那你的贪欲可以让整个城市把公共道路都挖上一遍。如果你是个普通人,你的感情史是你的隐私;但如果你是个偶像明星,你的移情别恋、酗酒抽烟、甚至发福或减肥,就会成为无数人效仿或评判的目标。如果你在股市里是个散户,你的套利操作无足轻重,但如果你是个金融大鳄,说不定你的一次过激行为就引发黑色星期五了。因此,当你在积累财富和地位的时候,不要忘记提升你的自制力,培养“慎独”的习惯。记住你未来的好朋友——蝙蝠侠说的话: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为什么有人觉得一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一旦有钱之后是那么的鄙俗不堪?因为本来属于他们私德一部分的素质,被放大了公布于众,被媒体、竞争对手拿着放大镜反复鉴赏、作为公德来评判。聚焦之下,总有漏洞。而一直处于上层社会的人,他们从小到大已经被鉴赏剖析了无数次,或是已经培养出了慎独的修养,或是学会了把自己保护起来,或是已经有了应对作弊的方法。所以,对穷人讲公德,并不是耍流氓,社会秩序谁都要遵守;穷人自己修私德,也绝对值得提倡,不是因为他们穷所以素质低,而是所谓君子慎独、厚德载物的劝诫,都是为将来有一天可能突然被放大了的欲望做准备。即使没有放大,小小的善,不也是善么?然而,以私德来评判人,就需要商榷了。对私德的培养,其实是一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判断力。跟在菜市场讲价一个道理,如果你觉得这笔买卖值,选择了就不要吃亏;你遵从了你内心对自己的约束标准,清者自清,这就足够了。你比别人高尚的时候,可能会显得你傻,不要后悔,别人比你高尚的时候,可能显得你低俗,但也不要被他人的道德绑架。什么是道德绑架?就是有人自以为私德比你高尚,自控力比你好,而要求并没有能力的你做出同样的举动。比如上了小学后你会发现,别的小朋友生病了还坚持上课,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你生病的时候,如果你自己发自内心的希望听课,那爸爸妈妈会尊重你的选择,但如果是因为怕老师批评,而选择去学校,那就说明你已经被绑架了。这都是些小事,等你再大一点,能听懂伍子胥“弃小义而雪大耻”的故事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道德绑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的人甚至理所应当地要求你献出生命。在私人领域里你有权力伸张自己的欲望。不管你将来是穷是富,妈妈都希望你做个自由的人。不但如此,也不要用自己的自制力去绑架别人,尤其不要去绑架比你条件差的人。《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爸爸对儿子的忠告:“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这个世界上有句话是,道德用于律己,好过任何法律;道德用于律人,坏过任何私刑。可能有人富有一些,有人穷一些,但大家都不傻,不要和人只谈理想、不谈利益,这样不但赚不到钱,也占据不了道德最高点。这就是爸爸妈妈在现在的学识和经济水平下的一些看法,希望二十年后的你,能够跟我们探讨你的想法。也希望在二十年后,你的自控力至少能与你所拥有的财富相当;如果有人指责你:“怎么这么庸俗,把钱看得这么重”的时候,不要被他们的道德绑架,理直气壮对他们说,关你屁事!以上。最后,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场女超人",转 载 请 注 明 出 处,谢谢。
給他一個打不死的爹
嗯 阿喜姑娘:
看过一个报道,大致是说: 某年一群诺贝尔得奖者在巴黎某个会议中,记者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得奖者:"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得奖者平静地回答:"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个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他能把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做事要一心一意、对朋友互帮互助、知错就改、勇于承担责任、尊老爱幼、给弱者让座、友好地打招呼、讲文明用语、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讲个人卫生、早睡早起……如果把这些东西贯彻进他的一生,那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美好体验的人,一个优秀的人。(看看自己身边,这样的人多吗?)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做的,就是把幼儿园这些知识首先贯彻到自己身上,然后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教育,回家看到做示范的父母,那他不长成这个样子才怪呢!(父母们反思一下,自己做到了吗?)O(∩_∩)O所以,榜样的力量,熏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想把孩子教育成哪类人(品质层面),自己首先要成为那类人。O(∩_∩)O
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反而是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在这个社会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希望,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天真,失去了童心,失去了善良,失去了淳朴。前面有人提到要建立孩子的好奇心,事实上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我们要做的是不要破坏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常常不是教的太少,而是教的太多,我们和小孩其实处于平等的地位,一方面孩子在学习成长,我们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学习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而已。鉴于李老师从各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做点补充,让孩子学习爱和奉献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的幸福取决于他内心最深的情感,和他外面的功名利禄比我们以为的要小的多。
专注,宽容,自制,耐性,与人沟通。
WesterShocked:
我们唯有拥有了健康,才有可能谈及工作、幸福;我们若可吃苦耐劳,期望成为世界上出类拔萃的人物,更需要有强健的身体作坚实的后盾。这些道理非常明显,无需什么证明,更不必心存疑虑。
第一:不要告诉你的孩子这个社会现在怎么样,告诉你的孩子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样
第二:Never Lose Your Sense of Wonder
1 好的人格,哪怕做普通的工人。2 有机会了解各领域最酷的事物。自选一样最喜欢的。3 尊重,你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的朋友。4 掌握英语(别跟你爸学)如父亲能力有限不能给于全部,满足第一条即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溺爱孩子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