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 硅谷与硅谷公司的区别在哪

华为美国员工:夜幕下的硅谷
C114编者注:本文是一位美国员工,写作的一篇关于生活的文章《夜幕下的硅谷》,中性讲述一些硅谷同行的工作生活。
应作者要求,文章署名&风声&。现标题《华为美国员工:夜幕下的硅谷》为C114编者所加。以下为全文:
夜幕下的硅谷
硅谷,就像小说中的纽约,是天堂和地狱的混合体。一方面,它是美国乃至全球IT 创新的发源地和发动机,背靠斯坦福大学,众多声名显赫的IT、CT巨头分布在狭长的&湾区&,这里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世界IT人士的神经。另一方面,它又被称为&生机盎然的坟场&,来自全世界的行业精英,带着复制、的梦想,凭借创意和激情,支撑着如雨后春笋般的创业公司,少数幸运儿成功越过龙门,但更多却是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惨烈竞争中。 白天,大家都忙碌在散布各处的办公楼内,和国内并没有什么不同。随着夜晚的降临,即使是号称信息高速的101 公路上也不再是车水马龙,忙碌了一天的硅谷人,此刻都在做什么呢? 作为外派来此工作的&外人&,和大家一起走进夜幕下的硅谷,分享普通硅谷人的几个生活片段。
硅谷&夜校&:某开源社区的产品研讨会
1.& 硅谷&夜校&,创意的摇篮,工作的加油站
&因为维也纳的音乐之美,有人比喻&雨丝都是飞扬着的乐符& ,同样,形容&硅谷的空气中飘着创新的灵感和生存的压力&其实也并不为过。
&在硅谷,各种网站都不时发布各种研讨会或学术交流的&Session&公告,可能考虑白天大都忙于工作,所以一般都在晚上举行,大家戏称为&夜校&。&入校&手续非常简单,只要网上注册即可免费参加。不过因为美研晚上经常和国内开会,为此错失了不少机会,着实可惜。有些Session比较正式,有固定的议题,比如搜索技术等,有主题发言、会后的问卷调查,这种往往是由大公司赞助。另外一些形式上就显得很随意,比如开源社区阶段性产品的发布会、一些技术难题的交流会,如果来的人太多,大家就席地而坐,台上台下唠家常式的互动,气氛虽然放松,但交流的内容却是货真价实。因为参加者大都有很深的技术背景,所以如果发现和你同样盘腿靠在墙角的&邻坐&就是网上曾看到的某传奇人物,也不要有什么惊奇。
因为IT行业的瞬息万变,即使是那些商业上相互竞争的大公司,在技术上也有抱团取暖的&开放交流&。比如笔者参加的一次会议就是由来自某巨头公司的资深工程师主持,主题是讲解他们为何放弃某热门技术的产品化,讲解内容不仅涵盖了对该技术优缺点的深入分析,而且也包括该公司下一步的技术研发方向。台下听众也是积极响应,有认可的、有反对的,让人感觉好像置身于公司内的技术务虚会。其实,在不泄密核心机密的前提下,在硅谷&设坛讲经&,是IT公司提升自身透明度、展示自信心的一种方法,更是让这些公司和硅谷大环境保持气血相通的重要途径,相信这也是各公司热衷赞助、甚至经常主导此类夜校Session的主要原因。
除了夜校中的开放气氛,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与会者的年龄。原来想象硅谷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每个人都怀揣着35岁退休的梦想,但实际上相当多的一线研发工程师都是已步入中年甚至白发苍苍,因为对工作的热爱或生活的需要,依然每天早出晚归的和年轻人一起鏖战在硅谷。夜校的很多学生、甚至技术主讲者也都是鬓染白霜的老者,按照中国的传统观点,这本应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龄,但他们却依然执着在0和1的世界中:台下的人求知若渴,台上的人口若悬河,谦逊的言辞后是最新的技术创意、最强的搜索算法、最新的商业模式。IT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频繁,即便是年轻人也是眼花缭乱,而这些专家却能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看似轻松的表达后应该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付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硅谷精神,此刻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真实体现。
2. 在家办公,苦乐参半的第二战场
为让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和创意,硅谷IT企业的工作气氛相对轻松,部分企业允许甚至提倡在家办公。不过真正规模操作的同行并不多,和我以前想象的有很大区别,估计主要原因还是IT研发交付需要团队的紧密协作,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还是必不可少。
和一位在硅谷工作了将近20年、业界已经小有名气的本地同事交流,他对在家办公却有着另外解读:看似悠闲,但背后可能是无奈的隐性加班。&在中国,晚上加班大多在公司内进行,而在硅谷,更多的是在家里 &。按照美国企业文化,如果某员工所负责的任务不能在上班时间完成,往往会被认为是能力欠缺。 IT产品的交付进度、质量压力却又非常大,比如在他曾就职的行业龙头M公司,在版本交付阶段,每天晚上各产品都要进行敏捷自动化验证,如果哪个模块一旦出了影响产品进度的BUG,按照美国企业&对事又对人&的传统,相应的编程人员很快就成了新闻人物,&不仅要在家连夜联线修复BUG,而且几个月都灰头土脸的抬不起头来,压力那是相当的大&。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明星&,又不想在公司加班被别人看作&能力欠佳&,尤其那些自尊心很强的华裔工程师,即使是有多年编程经验的高手,有时也要花费些额外时间来确保质量,而晚上在家办公就成了无奈选择。
提到在家办公,信息安全问题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该同事介绍,为方便调测, M 公司每位研发人员的办公便携上都保存着产品的所有源码。当我条件反射般问起泄密风险时,他第一反应就是:&谁敢那么做?!&&& M公司之所以能如此操作 ,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所有有全面的内置监控系统,任何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在案;其二是一旦有人在这方面违规,那他在整个IT圈子几乎没有再做下去的可能,声誉是美国IT人能找到工作的前提;其三是美国法律对知识产权违规案件的严厉判罚。他多年前一位同事曾创建了一个比较成功的Startup公司,但后来被原公司控告盗用了智力资产,诉讼持续了几年后他的同事最终败诉,结果不仅需要倾家荡产去赔偿原公司,而且本人至今仍在监狱服刑。 这不禁让我想起另外一名善良的本地同事,每逢知道有人从国内过来,他都要像&祥林嫂&一样叮咛几句: &千万不要带盗版光碟&,其原因也是一个被广为流传的案例:某人携带了一批盗版光碟回美,结果被旧金山海关查处,&我也不知道被罚了多少钱,反正他把自己在湾区的房子卖了&&&。 正是这种对法律的敬畏,才让&每个人拥有产品所有代码&的开发模式成为可能。
虽然大部分美国人奉行&工作时拼命工作,放松时拼命放松&的生活准则, 但在日渐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大环境下,&被&在家办公,已经成为一部分硅谷人的真实写照。&&
3. 家庭聚会,学习生活的艺术
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及对各行业高端价值链的几近垄断,美国国民的生活水准比较高,刚来美国时,每逢周末就看到很多人开着汽车,带着自行车、拖着房车甚至小游艇出去放松,心中很是羡慕。 后来逐渐了解,作为同行,他们同样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焦虑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仍在走低的经济指数,背道而驰的硅谷房价&&。 一位非常友善的邻居,作为硬件工程师在硅谷工作了30多年,一天晚上突然向我伤感的告别:租住的公寓即将到期,新合约的租金每月要增加300美金,因为孩子正上大学,家里也只有他一人有工作,为解决开支,决定搬离这个已经生活了几年的地方。听惯了硅谷一夜暴富、年薪动辄百万美金的故事,才知道那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传奇。不过让我感动的是,虽然生活上有不小压力,他的内心却非常平和:&现在节约一些,年底和太太去夏威夷庆祝结婚纪念日的预算就有保证了&&&
后来和当地人交往多了,发现针对生活中的问题,无论是个人问题还是家庭问题,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确存在不小的差异:我们更习惯于&私事不外扬&,对问题经常采取回避或自己独自解决;而美国人更习惯于用开放的心态,通过彼此分享、相互学习来解决。在硅谷,有很多自由组织的家庭聚会,如果对某个主题感兴趣,不需要任何特殊要求均可报名参加。一名同事因为多年来的早出晚归让家庭积攒了不少矛盾,几番踌躇后报名了一个叫做 &解决生活危机&小组,每周六晚上去一位志愿者家里举行。虽然此前都是互不相识,但他们却能彼此信任。用他的话讲:&通过交流,才认识到&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并不正确,每个人面临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太多。走出信任的第一步,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独&。组员之间彼此真诚的分享那些困难和痛苦,分享问题解决后的经验和感受,虽然课程只有两个月,但已经缓解甚至解决了不少长期困扰他的生活问题,也让他以前&一团糟&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在硅谷的夜晚,其实很少有电影中那种遍地酒吧、纸醉金迷的场景,更多的是人们在教堂,在这种温馨的家庭聚会中为自己的心灵寻找慰藉和归宿。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总让人感觉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乐天派,而他们内心的平和,也许是主要原因之一吧。
异国生活虽然依然辛苦、单调,但在克服语言关后,逐渐有机会走近那些硅谷的同行:有功成名就的幸运者,但更多的还是和我一样每天默默工作的普通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硅谷人对创新的尊崇、对成功的渴望,同样也感受到他们面对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时的豁达、平和,以及即使身在低谷也不言放弃的执着坚强。相信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造就了硅谷、甚至美国几十年的传奇。 夜色沉沉,在闪耀着满天星光的蔚蓝天空下,原本喧闹的硅谷安静、祥和,&Tomorrow is another day&,祝愿他们都有一个好梦。
相关新闻:
家园热议:
作者:风声& &来源:华为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中国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支持作者观点
反对作者观点
本文关键字: 2, 3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1142 E-mail: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33977 E-mail:shixinqi@
编辑部联系: 021-51142 E-mail:editor@服务热线: 021-51142分类排行榜
作者:木木博客
作者:木木
作者:何杨
作者:何杨
作者:苗元威
安全、高效、便捷的交易中介平台
中小企业首选SEO、全网营销服务
技术外包平台 一站式网站技术服务
高收益、移动广告、弹窗CPM
做有良心的cms技术服务提供商
提供公众号出售、求购、代售等交易中介以及增值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昔日旗鼓相当,今日华为第一,中兴却……原来差距在这里!
近12年来,中兴与昔日旗鼓相当的华为差距不断增大。帅印易主的中兴并未扭转与华为的差距,在营业收入、总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经营性现金流等指标上,二者的差距反倒达到了历史最大。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小米双雄争霸的局面中,最近又传出了一个重大新闻,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名。
  但今日小新且不论小米,来说说中兴——那个你肯定听过,甚至用过,但却已然越来越陌生的中兴。缘何昔日与华为旗鼓相当的它,现如今变得如此被世人所遗忘?他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中兴何以与华为渐行渐远?
  近12年来,中兴与昔日旗鼓相当的华为差距不断增大。帅印易主的中兴并未扭转与华为的差距,在营业收入、总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经营性现金流等指标上,二者的差距反倒达到了历史最大。
  作为成立于同时代,分别起步于体制内外的两家技企业,中兴、华为成长环境迥然相异,两家企业被植入天冠地屦的“牛”与“狼”的企业文化基因,核心竞争力早已霄壤之别。面对华为的强势竞争,中兴逐渐避开与其正面较量,向政企网领域转型,并进行了非相关多元化尝试,二者在通讯市场上渐行渐远。
  讯(000063.SZ/00763.HK,下文简称“中兴”)2015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8.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6%;营业利润为76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35%;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20%,净利润金额达到历史同期最高。
  而早在日,中兴股价一度高达29.28元/股,总市值达到1007亿元。中兴总裁史立荣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邮件中称:“今天,按公司A股收盘价,公司市值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
  而立之年的中兴看似呈现如日方升之势,董事长侯为贵却未必心甘。
  上世纪80年代,时任航天691厂车间干部的侯为贵带队南下深圳,创立了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随后,该公司经过多次改制、重组,成为如今闻名遐迩的讯。1997年和2004年,中兴先后在A股、H股上市,一度成为资本市场最大的通讯公司。
  在以侯为贵为总裁的10余年间,中兴抓住CDMA、小灵通等数次通讯市场机遇,从一个原始投资仅有300万元的原料加工企业,迅速成长为营业收入160多亿元的国家重点技企业,与华为在全球市场上一度齐驱并进。
  2004年开始,步入花甲之年的侯为贵退居幕后,仅任中兴董事长,总裁职位交棒于“技术控”殷一民。当年,中兴营收达226.98亿元,与同期营收313亿元的华为规模比值尚不足1.38倍。然而,在殷一民主政的六载里,这家以“牛”文化著称的企业,被互不相让的华为远抛在后。二者营收规模相差超过1100亿元,利润悬殊更是惊人。
  2010年,长期负责全球销售的史立荣取代殷一民,继任中兴总裁,中兴董事会寄希望其带领中兴赶超华为。史立荣上任后,中兴采取“大国大T(Telecom)”市场战略和相对激进的市场策略,力求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
  2012年,侯为贵给中兴管理层下达了明确目标:到2015年,中兴要成为“世界级卓越企业”,即中兴必须在2015年进入全球通讯业前三甲。然而,中兴同年却创造创业史上的亏损纪录,亏损额高达28.4亿元。
  2014年,中兴营收814.7亿元,不及华为同期营收2881.97亿元的零头。根据当年数据,旧日与中兴势均力敌的华为已超越爱立信,营收规模在全球通信厂商中蟾宫折桂,中兴却依然在全球第五的行业排名上原地踏步(图1)。这与侯为贵的期望相距甚远。
  侯为贵2003年卸任中兴总裁至今的一个年轮间,曾经不相上下的中兴与华为的差距今非昔比,中兴被甩出了几条街远。
  差距有多远?
  2006年开始,神秘莫测的华为撩开面纱,主动将公司年报呈现在世人面前;2009年,其开始进一步披露经营数据、公司治理等详细信息。根据中兴、华为历年公布财报数据,我们得以细数二者差距。
  营业收入比值从1.38倍扩大至3.5倍。2003年,刚搭上CDMA、小灵通两股“东风”的中兴营业收入达到160.36亿元,而疲于应对旧将李一男竞争的华为营业收入221亿元。彼时,中兴营业规模约为华为72.56%,二者的营收差额仅60.64亿元。不论是相对比例还是绝对差额,均是12年最低。
  2010年, “销售达人”史立荣上任之后,中兴逐步放弃“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经营策略。之后几年,中兴的营业收入在700亿-800亿元间徘徊不前。而早已降服“熊孩纸”李一男麾下港湾网络的华为在市场上高歌猛进。
  2014年,中兴营业收入814.71亿元,不及华为营业收入2881.97亿元的零头,二者差额高达2067.26亿元。从比例上看,中兴的营业收入仅为华为的28.27%,换言之,华为的营业收入约为中兴的3.5倍,二者的差距达到历史最大(图2)。
  总资产规模比值从2.13倍提高至2.92倍。华为官网发布的年报未披露其2004年前的总资产情况。就年间的比较来看,中兴与华为的总资产规模差距从246.54亿元扩大至2035.59亿元;二者总资产规模比例从2.13倍至2.92倍(图3)。
  净利润比值从4.44倍扩大至10.21倍。年间,中兴的营业利润最高值为2011年的42.95亿元,净利润最高值为2010年的34.76亿元。2012年,中兴的营业利润为-50.02亿元、净利润为-26.05亿元,为历史最差利润状况。从增速变化看,中兴的利润状况波动幅度较大。2012年,史立荣将中兴经营策略调整为“以利润为中心”,利润状况略有改善。
  相比之下,华为不仅保持年年盈利、平稳增长,并早在2009年净利润水平即突破了百亿元。中兴在年12年间的净利润总和(171.42亿元),不及华为2009年一年的净利润182.74亿元。2014年,中兴与华为营业利润差距超过340亿元、净利润差距超过250亿元(表1)。利润水平的比较,足见中兴、华为造血能力的差距。
  经营性现金流差距从55亿元扩大至392亿元。从现金流情况看,中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状况波动较大,最高值37.29亿元(2009年),最低时为2011年的-18.12亿元。华为同区间的经营现金流量则连年充裕且一路攀升,2009年即已突破百亿元。2014年,华为该项指标更高达417.55亿元,为中兴的16.7倍,二者的差距超过390亿元(表2)。
  人均产能差额从40万元扩大至63万元,人均利润差额从9万元扩大至20万元。从人均产能看,中兴的人均产能持续落后华为,差距最大时高达84.53万元。从近8年的数据看,华为的人均产能稳定在百万元以上。而人均利润也呈现同样的特点,中兴与华为的人均利润差距最大时高达23.35万元(表3)。人均产能、人均利润既是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员工薪资状况。
  经过一个年轮的比拼,华为与中兴显然已不属同一量级。中兴帅印易主后并未扭转与华为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与华为在营业规模、总资产规模、利润水平及资产质量的差距反倒达到了历史最大。
  差距从何处来?
  中兴又是如何被华为甩在后面的?下文选取四项指标进行比较,管窥其中奥妙。
  市场结构:国际市场差距扩大
  同时代成立的中兴、华为,大约在同时启动了“国际化”战略。1995年,中兴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并于1998年获得首个来自巴基斯坦的订单,“国际化”迈出实质性步伐。1996年,华为与中国香港的和记电信开展合作,积累了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1997年,华为在俄罗斯、巴西建立了合资公司。此后,二者在国际市场的投入越来越大。
  从近6年的数据看,中兴的国内、国际收入占比较为均衡,约有一半来自国内市场,另外一半来自国际市场。华为营业收入的国内、国际收入占比较为稳定,源自国内市场的占比不高于40%,国际市场的收入不低于60%。相比之下,中兴的国际市场收入比例连年低于华为超过10个百分点(表4)。这意味着中兴在国际市场收入远逊华为。
  从收入数额看,中兴与华为在国内市场收入前期的差距仅200亿-300亿元,最小之时约为260亿元,到2014年二者差距约683亿元。而国际市场的比较则差距更为明显,中兴与华为6年前的国际市场收入差距已高达600亿元,到2014年的最大差距跃升至1384.26亿元。
  不难发现,中兴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一步步被华为甩在后头。
  业务结构:运营商业务差距悬殊
  中兴年报根据产品类型统计了运营商网络、手机终端、电信软件三项产品的细分数据。华为年报自2009年起,将业务收入分为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三项业务逐一披露。尽管存在统计标准的差异,不过根据两家公司年报对各分类项目的定义,其中亦有共通之处。
  比如,中兴将运营商网络和手机终端之外的产品称之为“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产品”,该产品相关的业务在中兴内部则被称为“政企网业务”。这与华为年报的“企业业务”大致类同,即是针对运营商和终端客户以外的业务。华为所指的“消费者业务”主要指手机(包含在其中的家庭影院、车载终端等业务占比并不算大,手机业务是重心),与中兴的“手机终端产品”较接近。
  从占比数据看,运营商业务均是中兴、华为的收入重心所在。比较而言,中兴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占比为50%左右,而华为则在60%以上,最高时占比达到73.54%。从收入数额看,中兴的运营商业务的收入规模稳定在400亿元左右,而在年的6年间,华为运营商板块收入却在大幅提升,从不足1000亿元提升至1920.73亿元,二者的差距从不足600亿元迅速拉开至1453.03亿元(表5)。
  显然,中兴与华为的运营商板块的业务收入判若天渊,是二者的主要差距所在。
  中兴、华为的终端业务近年都取得重大的发展。中兴的终端业务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年间增长超过100亿元,在营业收入中逐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华为同期的终端业务呈现同样的趋势,并且增长速度更快,从246.17亿元的业务规模迅速提升至751亿元。2011年,华为放弃贴牌、低端定制的业务模式,走上自主品牌中高端路线,先后推出年度旗舰P7、荣耀6、Mate7等产品,在终端市场大获成功。虽然中兴也先后推出了V880、V5 Xmax、Grand S等手机,但似乎未见亮眼之作。6年时间里,中兴与华为在终端业务的差距迅速从115.46亿元扩大至519.8亿元。
  可见,终端业务的悬殊,也是华为持续领先中兴的重要原因。
  在政企网板块,中兴的政企网业务收入在持续增长,占比也在逐年提升;而华为该块业务收入则呈现出较大波动,业务规模也并未明显扩大。相比之下,中兴与华为在企业网业务板块的差距逐在缩小,或许政企网领域并非华为的战略重心所在。
  毛利率: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从二者年间的整体毛利率看,中兴全面低于华为。二者的毛利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华为是处于微升状态而中兴是微跌状态。从具体数额看,中兴的整体毛利率较华为最小差距为2008年的6.28个百分点,最大差距为2012年的15.9个百分点(图4)。
  由于华为未有披露各明细业务的毛利率,无法与中兴进行分类比较。但基本可以判断,应该是各自业务比重最大的运营商业务的毛利率差距,决定了整体毛利率的差距。
  费用率:二者大体相当
  费用率是评估企业运营能力的有效指标。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与营业收入对比,即为管理与销售费用率。将二者的管理与销售费用率进行对比,中兴总体低于华为,中兴介于15%-17%之间,华为介于16%-18%之间(图5)。由此可见,二者差距并不太大,最大差距不超过2个百分点,并且二者差距连年保持在稳定区间。
  进一步考察两家公司的财务费用率指标,尽管中兴比华为的规模更小,但中兴的财务费用率明显高于华为(表6)。这与前文所示的现金流量表反映情况是一致的。虽然华为规模庞大,但是连年保持充裕的现金流。如2009年,华为的财务费用为-12.55亿元,这意味着不仅无财务费用,还存在利息收益。
  另外,考察中兴、华为的研发情况,中兴近年的研发费用率约为10%,保持相对平稳。2011年以前,华为的研发费用率低于中兴,2011年开始华为高于中兴,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表7)。
  从表7统计可知,中兴的研发人员数量较为稳定,即使是在投入最多的2011年也仅3.02万人。华为的研发人员数量却是连年增长,从3.76万人增长至目前7.6万人,已翻了1倍有余。短短7年间,二者的研发队伍规模差距从1.76万人增长至4.9万人,华为的研发人数约为中兴的2.8倍。华为还详细披露了其每年的累计技术申请专利数据。
  身为同行的中兴、华为的管理与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各有差异又大致相近,三项结合且又相互对冲,导致二者的费用率相差无几。这表明,中兴、华为二家公司的运营能力差距并不悬殊。
  中兴、华为渐行渐远
  作为成立于同时代,分别起步于体制内外的两家高科技企业,中兴、华为成长环境迥然相异,两家企业被植入天冠地屦的企业文化基因,核心竞争力早已霄壤之别。
  在国际市场上,二者近乎同期起步,之后却表现各异。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大量银行破产的情况下,华为不仅不撤出俄罗斯,相反加大在俄罗斯的投入,展示出独特的“狼性”。同期的中兴与其他中国公司则撤出了俄罗斯市场。如今,中兴自然无法收获华为现在在俄罗斯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收益。
  进入2000年之后,华为领先中兴的优势被几何数量级地迅速拉大。根据年报披露,华为年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的收入规模从729.56亿元扩大至1009.9亿元,加之美洲地区收入每年约300亿元,合计在欧美高端市场的收入规模约为亿元。中兴年报则以欧洲及大洋洲进行统计,该市场近4年的收入规模约为200亿-225亿元,另外非洲每年收入规模也不过100亿元。无论是欧洲、中东及非洲和美洲,还是欧洲及大洋洲,都包含了美国及欧洲等高端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通讯公司,进军欧美高端市场难度巨大,华为在欧美高端市场表现遥遥领先于中兴,足见华为的市场开拓能力明显胜过中兴一筹。根植于两家公司内的企业文化基因的差异,造就了中兴、华为如今在国际市场的规模差距。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研发历来是二者投入重心。两家企业的技术战略都具有相当的超前思维特征,二者每年投入技术研发费用均约为收入的10%。1998年后,华为根据《华为基本法》中制定的“研究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系统”等规定,开始了从技术跟进、产品模仿,向创新和改进的转变。华为实施“领袖型战略”,不单纯注意市场需求,还注意竞争对手的攻防转换,强调高投入高壁垒形成的绝对技术领先。而中兴技术战略其实秉承了其“牛文化”温和宽容的企业文化特征,研发的核心要点在于适应成熟的市场,未必都是绝对市场领先的高新技术,明显是一种防守型的技术发展战略。因此,在同样技术研发费用率的水平下,华为的技术产品明显领先于中兴。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华为体现出更强的议价能力,使之在趋于饱和的、成熟的电信市场中体现出明显优势,二者毛利率逐步拉大。技术研发及在运营商领域的差距,亦源自二者文化基因之差异。
  二者的终端业务也同期起步。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立足低端品牌市场的中兴向高端手机市场转移,推出高端的手机子品牌“Nubia(努比亚)”。之后,中兴成立了独立的终端事业部,并迅速推出了大Q、红牛、青漾、星星1号、天机等多个子品牌产品。从近三年数据看,中兴终端销售业绩逐年持续下跌,表现疲软(表5)。相反,2011年开始走上高端路线的华为终端却大获成功。分析来看,中兴在终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软硬一体化布局、供应链议价能力等核心因素等都与华为相差一截。以Nubia为例,中兴主要面向运营商定制销售,电商渠道销售的供应链压力一直存在,虽然目前拓展了苏宁和京东等电商渠道,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但远不能与华为的电商渠道相提并论。华为的供应链和产能一直作为其核心优势被业界称道。2013年底,华为12万台荣耀3C正式登陆华为商城、之时,60秒内宣告售罄。中兴、华为手机终端板块业绩差距,体现出二者在品牌、营销渠道等在内的核心竞争力悬殊。
  华为在2009年财报中首次披露股权结构,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创始人持股约1.4%。从近6年披露数据看,华为的员工持股人数逐年增多,从61457人(2009年)增至82471人(2014年)。指出,“20多年来,我们基本是‘利出一空’的,形成了15万员工的团结奋斗”。华为独特的机制造就其“狼性”的企业文化基因及超群的竞争力。尽管近年来,中兴也实施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员工覆盖面不超过5%。在公司股权制度的影响下,二者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高下立分。
  面对华为的强势竞争,中兴似乎已避其锋芒。近年,中兴根据自身资源特点进行一系列战略调整,逐渐避开与华为在通讯市场进行正面较量。
  回看表5可知,在政企网业务板块,中兴与华为势均力敌,中兴借势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向政企业网领域转型。
  2012年,中兴进一步提升了政企网业务的战略地位,并对其寄予厚望。中兴总裁史立荣当时表示,“国内市场,去年实现了政企网收入翻番,在海外,也在大国里开始进行中小企业分销,希望未来政企网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2013年最后一天,中兴宣布进行战略、组织及人事调整:成立终端事业部独立运营,并将政企网提升为公司二级经营单位,新任命执行副总裁曾学忠和高级副总裁庞胜清,负责独立运营的终端和政企网市场。在2015年元旦致全体员工的邮件中,史立荣指出“在政企网市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要有超常规发展的决心和方案”。目前,中兴围绕政府、能源、交通、金融等几大行业进行“6+1”市场布局,政企网正在成为中绩新的增长动力。
  此外,随着近年“互联网+”大潮的到来以及系列政府产业政策的颁布,中兴依托在通讯市场的深厚资源积累,在通讯之外开辟新产业。2014年8月,中兴发布的“M-ICT战略”指出,必须把CT视野扩展到M-ICT视野,从一个3500亿美元容量的市场扩展到一个3.5万亿美元的市场。该战略指出,要聚焦“运营商市场、政企市场、消费者市场”的客户核心痛点,并围绕“新兴领域”进行蓝海布局,“再造一个中兴”。
  不仅如此,中兴还在通讯产业之外进行非相关多元化尝试。例如,基于科技园区的开发业务,中兴成立了中兴发展有限公司,并逐步发展科技园开发运营、房地产开发建设及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下辖中兴物业、中兴农谷、中兴绿色技术、扬帆生物等多个专业子公司。依托于中国旅游市场的高速增长、立足中兴的全球商务差旅服务,中兴成立了中兴和泰酒店集团,用于发展酒店旅游产业。目前该公司在深圳、上海、南京、西安、三亚、河源等地逐步建立中高端酒店,初步完成了全国性布局。
  2007年,中兴设立中兴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9亿元,经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棕榈种植及油脂加工贸易、国际农业投资与开发等业务。借助中兴在国际市场开拓的经验及积累,中兴能源已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非、刚果、苏丹等亚非国家建立了多项综合性农业项目。
  2014年,中兴成立中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原董事、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该公司试图借力中兴的互联网技术优势,打造“智慧养老、智慧康复和智慧社区”,提供个人健康服务、企业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养老产业领头羊”。
  2015年,中兴投资设立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拓展中兴的强大研发实力与产学研体系价值,为中国汽车业提供无线充电综合解决方案及服务。传统老牌通讯商中兴,正在低调跨界,向房地产开发、棕榈农业、生物医药、酒店旅游、养老健康、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音乐文化等产业领域延伸。
  随着系列新战略举措的落地,原本同样主打通讯业务的中兴与华为更渐行渐远。
  华为:不上市,则有可能称霸世界
  摘自《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故事、哲学与华为的兴衰逻辑》,由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独家授权。
  作者:田涛
  美国纽约,在一家著名的俱乐部午餐会上,任正非与10 多位美国顶尖的商界人士会面,其中包括AIG(美国国际集团)前董事长格林伯格、美国私募基金AEA 公司董事长文森特·梅(Vincent Mai)等人士。当有人问到“华为为什么不上市”的问题时,任正非答道:“科技企业是靠人才推动的,公司过早上市,就会有一批人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工作激情就会衰退,这对华为不是好事,对员工本人也不见得是好事,华为会因此而增长缓慢,甚至队伍涣散;员工年纪轻轻太有钱了,会变得懒惰,对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不会有利。”
  华为倡导“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的组织文化。高层干部薪水相对要高,每年分红也要多一些,财富对他们来说仅具有符号意义。这批人是少数,他们不能以物质利益为驱动力,而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这是一群已经完成了物质“原始积累”的精英团队,推动他们每日奋斗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源自本能的对事业的热爱和激情,非此别无其他。
  相反,那些从基层一路打拼出来的中层干部,多年来一直保持奋斗本色,也往往能够得到破格提升。
  但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则是最现实的工作动机。“存天理,顺人欲”,华为的价值设计也充分遵循了这一规律。“中层要有危机感”,你作为主管,凝聚不了队伍,完不成任务,斗志衰退,或自私自利,对不起,你将很快被挪窝、被降职;但经过一段时间你改变了,工作激情提升了,经过各方面考察合格了,你也可能重新得到提拔。“基层要有饥饿感”,对奖金的渴望、对股票的渴望、对晋级的渴望、对成功的渴望等,都构成了团队中每个个体的“狼性”精神,舍此,任何的高调宣传都是虚妄的。
  早在1997年前后,华为就在薪资水平上向西方公司看齐,不如此,就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了同样的目的,创立初期,华为就在员工内部实行“工者有其股”,发展20多年后,当年并不值钱的华为股票,现在成为员工最看重的资产之一。
  任正非指出:“我们曾经是靠艰苦奋斗、技术创新而生存下来的公司,其实技术创新就没有止境?摩尔定律就永远正确?靠一招鲜就能吃遍天?我认为当有线、无线的带宽接入,达到一定的带宽,并覆盖到一定程度后,网络技术创新这套马车,就会慢下来。这个时候,有很大的市场覆盖,有优良的管理,能够提供低成本、优质服务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华为就是要赶在死亡之前,达到这样的规模水平,并在这10 年中,努力变革自己,谦逊地向西方公司学习管理,提高效率,并制定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促使员工不断地奋斗,才可能活下来……”
  任正非道出了全球IT 行业最残酷的定律:与其他任何产业相比较,这一行业过去与未来所展示的是一场死亡竞赛,大家都在拼命地追赶,但赢者一定是死得最晚的那一个。怎样才能避免早死?唯有奋斗。怎样才能激发奋斗者?要靠合理并优异的人力资源机制。
  “小富快跑,暴富跌倒。”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很多同行业公司,上市前生气勃勃,上市后不到两年,公司就开始动荡,“暴富”起来的个人要不变得不求进取,要不被竞争对手挖角,更严重的是卖掉股票后,从公司挖一批人才,自立山头,成为公司的竞争者,甚至成为可怕的敌对者。很显然,这是一种有重大缺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不上市,就可能称霸世界!”任正非私底下这么说。这句话至少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团队的战斗精神。过多的“馅饼”会腐蚀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活力,会败坏团队的“精气神”,这是最可怕的“肌体坏死症”;不上市,有国际业界标准的薪酬待遇,每年还有可观的奖金和相对稳定的分红,“既对团队有利益的吸引,同时又可保持斗志”,这一点至少在华为实现了成功的平衡。
  二是决策的可控性。以华为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任何一家资本投资者都可轻而易举地形成相对控制权。但当以逐利为本性的金融资本左右华为的发展格局时,华为就离垮台不远了。
  三是华为人的目标追求。华为能走到今天,并超越一些西方巨头,成为一家具竞争力的国际公司,就是因为华为总是“谋定而图远”,以10 年为目标来规划公司的未来,而不像其他业界同行,总是被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资本是最没有温度的动物,也是最没有耐心的魔兽。举例而言 ,当投资50 亿美元的铱星计划失败后,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从此走向了衰败;而华为曾经在3G 产品上投资接近60 亿元人民币,很长时期颗粒无收(或者“狸猫换太子”,把3G 产品当2G 卖),任正非又力排众议,不允许研发“小灵通”产品……假使此时华为是上市公司,资本大鳄们将有何举措?结论是不言自明的,也许任正非早就下台了,也许华为早就衰亡了……
  有学者颇具洞见的看法是(任正非有时也认为):“如果华为的西方同行中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就不会有华为的今天……很简单,中国在短期内出不了美国那样的商业战略家,但这些伟大的美国战略家必须屈从于资本的意志……”
  华为何时会上市?任正非在2013年4月的股东代表大会上和2014 年的两次记者见面会上,多次重申:在今后的5-8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华为不会考虑上市,也不会进行任何的资本运营,包括收购与兼并等。
TOPS2298゜12102゜22018゜31868゜41520゜51382゜61237゜71235゜81227゜91069゜1050282゜120549゜214476゜311527゜48120゜56090゜65895゜75714゜85656゜95111゜10
A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C轮 10000万人民币 融资D轮 10000万美元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京ICP证100902京公网安备3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美国硅谷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