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16 50 f2.8白字F头,有用的没有

[ 本主题由
14:29:54 设为精华1,原因:详尽的学习教程。无私的经验分享。 ]
20:02:54 修改
应铁杆儿朋友的要求,俺今天就把过去7,8年使用手动镜头的体会整理出来,好多是在过去的帖子里写过的,这次只是集中一下罢了。准备分几篇写。大概为,手动头入门篇,&手动头进阶篇(重点讲MF的操作体会,抓拍,是否需要裂像等)和老镜头的购买,挑选及测试。希望俺能有时间和毅力完成它们。可能会有朋友会问,具有AF和优秀镀膜的现代头你不用,为何非要用有几十年历史的老镜头呢。没错,现代镜头大多体现为三高:反差高、锐度高、饱和度高。这种镜头拍出来的片子看上去很打眼,直接冲击你的视觉感官,但是很快就会审美疲劳,老镜头有其特点,甚至说是缺点,比如锐度不足、反差低、色彩不真实、吃光严重等等。但只要你懂得如何驾驭它,却是越相处越发感觉到魅力无穷,越品味越发现其内涵丰富,醇厚悠远。如果按照对现代头的方式去评价和看待一支老头,比如高锐度,高反差等等。那劝阁下还是别玩老头吧。老镜头普遍的特点是:立体感强,细节丰富,明暗和色彩过渡细腻;不少老头的反差比现代头低,高光控制一般都比现代头好,比如梅耶。如果对老头的PP后期做加锐以及提高对比度,那就把老头的特点彻底抹杀了,品不出味道了&&手动头入门篇&&A.那些人不适合用手动头1.急性子摄友2.高度近视者3.一直用小DC拍片已习惯于依靠自动对焦又不打算学习老手法的朋友4.纯粹为了便宜入手动头的朋友(其实好的手动头并不便宜)B.哪些老头可以方便的用在宾得单反(电)上:所有PK口镜头如宾得原厂以及理光镜头等,可以直接拧上去用所有M42口镜头通过M42转PK接环可以很方便的用在宾得单反上其它口的老头大部分通过转接也能用,但转接要么麻烦,要么成本较大,如通过改口等。开始玩手动档话,&PK口和M42口足够你玩了。C.机身设定1.首先机身调焦模式设为MF档,机顶转盘拍摄模式选择M档。2.进入菜单,选择&c&自动模式并打开,将&使用S镜头时的F1&设定为23.将&使用光圈环&设为2D。基本操作1.除了A和M42头外,一般都用M档,这时只能用镜头上的光圈环设定光圈大小,按绿键让相机自己决定快门值,如果用AV档的话,永远是最大光圈拍摄2.用M42头还能用AV档,用镜头上的光圈环设定光圈大小,这时不用按绿键,用法和自动头差不多3.&用宾得A头,镜头上光圈打在A位置上就很自动头差不多一样用法了,可以用机上上的拨盘设定光圈大小,但对焦还是靠手动以上是我今天归纳总结的。以前写的也放过来,写得较绕口,懒得改了1.使用M42镜头,或者装上机身后仍能随镜头光圈设定值实时收缩光圈的镜头,即不能全开光圈取景的镜头:可以使用P、AV、TV、M。使用P、AV、TV时均相当于AV档。光圈在镜头设定,机身按照镜头实际光圈测光、不需要按AE-L按钮(若按下AE-L按钮则为曝光锁定)、可使用曝光补偿,机身“电子转盘”不单独起作用。当使用M档时,光圈在镜头设定,机身“电子转盘”可单独工作。按AE-L按钮,机身按照镜头实际光圈测光并给出正确的快门速度,不可使用曝光补偿,此时使用机身“电子转盘”调节快门速度以达到快速曝光补偿的效果。2.使用K、M镜头:可以使用P、AV、TV、M。使用P、AV、TV时均相当于AV档。无论光圈在镜头设定为多少,机身按照镜头最大光圈测光和拍摄、不需要按AE-L按钮(若按下AE-L按钮则为曝光锁定)、可使用曝光补偿,机身“电子转盘”不单独起作用。当使用M档时,光圈在镜头设定,机身“电子转盘”可单独工作。按AE-L按钮,光圈收缩,机身按照镜头实际光圈测光并给出正确的快门速度,不可使用曝光补偿,此时使用机身“电子转盘”调节快门速度以达到快速曝光补偿的效果。3.使用SMC&A头,也是手动对焦头,但支持自动光圈,也就是光圈优先,Av模式。使用上很类似于M42罗口头,但可以在机身上设置光圈。M42和SMC&A系列镜头可以在P、AV、TV、M档下使用各档光圈,而K、M头仅能在M档下使用各档光圈,在其他档下只能使用最大光圈。使用M档时,M42和K、M头的差异就是是否全开光圈取景和按AE-L按钮时是否收缩光圈。一关于M42接环按产地分,M42接环有宾德原厂的,日产的,俄产的和国产(包括台湾产的)的几种,价格差异较大。宾德原厂的最好用也较贵(2-3百)按结构分,M42接环有带法兰环和不带法兰环的两种。1。带法兰环的无限远不能合焦,但装卸方便。2。不带法兰环的无限远能合焦,但装卸不方便。俺用无限远能合焦的M42接环,一次外出要么全带PK口的头,要么全带M42口的头,这样外出前就可装好接环,装卸方不方便也就无所谓了,换头时拧上去就行了。至于转接环,当然原厂的好(要2-3百),还有一种转接环,日本kindai带挡板的最好,比原厂的还贵,更好用。因为有些老头没有A/M转换开关,不封顶针只能开最大光圈使用,用了这个带挡板的转接环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价格上也比原厂的还要贵。俄罗斯的转接环便宜,买的好的话,接的够紧。但是太紧的话,就容易掉铁屑下来。觉得有点恶心。接圈的结构差不多的,但是精度可能有很大差别,总之。能接的牢的就是好接圈。不过接的牢的接圈,取的时候也麻烦啊。台湾生产的接圈&65RMB。(到底是不是台湾做的,从无晓得。不过质量比俄罗斯的接圈好很多。)拆、装都很方便。&黄铜材料。&别人评价说和原厂的接圈质感差不多。&原厂的没用过。&不过这个接圈很值得。&小弹片是钢做的。&取下来都不要1秒。&精度很好。二。机身设置除了手动头的正常设置外,机身配置中的“允许S镜头”打勾后,才有合焦提示三。陷阱对焦问题好多M42镜头陷阱对焦法失效了,机身打在AF上,任何时候都能按下快门。俺有一只斑马的PENCOLAR却可以用陷阱对焦法。究其原因是在镜头PP上的触点上。短接机身上的触点就能陷阱对焦了,方法是,找一卷铝箔胶带,粘适当的一段在镜头的屁股后面,当把镜头拧上机身的时候就可以了先拧上转接环,在拧上机身,估计到那排触点的位置,再拿下镜头,往那位置贴上铝箔就行了。四。一些使用体会A。用AV档,曝光补偿得+1到+2,否则欠曝,用M档 按AE-L 测光很准。最近都用M42的头,越用越体会到M42口的方便,可以用AV档是最大的方便处,简直就和用A头一样。你可以专心的对焦和构图。B。机身配置中的“允许S镜头”打勾后,有合焦提示C。陷阱法不能用了,机身打在AF上,任何时候都能按下快门。用短接机身上的触点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D。换镜头麻烦多了,要旋好多圈才能卸下镜头来。接环还不算难取。但不适合野外作业。E。老的M42镜头上没有A/M档,只能全开光圈拍摄。此时用502封死光圈顶针,光圈就能用光圈环收缩了,或者用日本kindai带挡板的接环F。用小光圈,取景器好暗。如果是带A/M档的镜头,可以定好光圈,把开关打在A档对焦,拍摄时打回M档。G。有的M42镜头不带带A/M档,但有景深预测按钮(俺的CZJ 20/4和MEYER 100/2。8黑铁就是这样)。把这个景深预测按钮按下去,光圈就会收缩到光圈环上设定的大小去,放开它,光圈就全开了。这种头也很方便,定好光圈,对焦(此时是最大光圈,取景器明亮),对好焦,按下景深预测按钮拍照。缺点是拍夜景上脚架的话,用小光圈(10秒长曝光,手指还得按着,难免不抖)不方便。H。还有些老的M42头即无A/M档也没有光圈顶针,光圈随光圈环收缩(相当于M档),这类头用小光圈拍照就不太好对焦。取景器好暗。俺一般用最大光圈对焦,然后再调光圈。P家的大苦马做工相当好,手感也特棒,值的收藏。收集M42头还有一个好处,不怕换系统,用接环的话几乎所有系统都能用。即使将来要出手的话,M42口的头比PK口好出些。关于用M42镜头,AV测光总是欠的问题,俺觉得无忌SHENCH&DX的解释较合理:首先得知道数码机器不装镜头的情况下,&默认最大光圈值是多少(F1,&F1.4?).&手动老头上数码不认,&就等于没装镜头.&这时候用Av,&机内测光曲线是按照最大光圈(F1或F1.4)开始的.&如果镜头最大光圈是2.8,&机器Av按照F1或F1.4来暴光,&那出来的片片就欠了。M42头后面的电子触点不是为你目前的单发机身准备的。所以机身是读不到镜头的光圈信息的。你就只能在镜头上调整光圈值了。另外提醒一点:将镜头上的A/M档切换到M档;否则始终是最大光圈拍照。举个例子,现在的DSLR通过机身控制光圈的大小时,光圈的分档远远比镜头本身的刻度要细的多,如2.8,3.2,3.5,4.5,5.0,6.3,7.1.这些在镜头A档以外的刻度是没有的。其相对应的快门速度也和以往的胶片机大不一样了,出现了13,25,40,50,80,100,160这样的速度值。当转接罗口头时,机身就无法调节光圈大小了,只能镜头调,那么此时DSLR的测光系统就不能完全匹配了,出现偏差就在所难免了。其实用PK口头也一样会出现偏差,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手动头进阶篇&&有了入门篇的基础,在P家机身上使用较廉价的手动头应该么有问题了,但如何把手动头用好,那又是另一会事。有些朋友建议用裂像屏对焦。这样能获得更精确的合焦。但我自开始用手动头一来,就没用过裂像屏,因为俺的DIY水平差,怕装不好,反而更难对焦,另外也听说会影响测光。最后,俺在胶片机上用过裂像,感觉取景器很暗,对焦快不起来。基于这几点,俺从来没在数码上用过裂像屏。连拍俺也从来不用。俺的基本方法是:眼见为实为主,合焦提示为辅,&镜头上的景深表为预对焦参考。尽管俺的入门机是五面镜,取景器不太明亮,但眼见为实对焦还是很准确的。用D600全幅机时,由于是五棱镜,取景器明亮很多,眼见为实对焦就更方便了。我想K5的取景器也应该很明亮。机身上的合焦提示,拍近距离的目标不错,拍远点儿的目标,准确性不高。还不如,眼见为实之法呢。另外如果完全依赖机身上合焦提示的话,跑焦问题,宾得AF慢的问题都回避不了,因为这时你依然用的是机内测距系统。用眼见为实法就没有这些烦恼。可以自如的抓拍运动目标。一.基本操作法右手,额头和鼻子三点构成三角形稳定性,支撑住整个机身,全部重量都由右手承担,让左手完全解放出来。所以,对于带眼镜的朋友就不是很方便。手动对焦就是让左手代替机身马达,所以必须完全解放它,让它只担负旋转对焦环的任务。左手旋转对焦环一定要轻,尽量做到匀速转动,如果完全靠机身合焦提示对焦的话,转动一定不能快,因为宾得的AF很慢,转快了,合焦提示根本不会出现。即便用眼见为实法,转快了的话,右手按快门的动作跟不上,也容易失焦。另外靠机身合焦提示对焦的话,在对焦过程中,取景器中间的园圈一定要罩定所拍的主体,否则合焦提示会是别的地方。要注意到的是,用手动对焦,只有取景器中心一点可用来做合焦提示。为了更好的使用眼见为实法,有朋友建议用宾得取景放大器O-ME53,这样看的更清楚二。手动对焦的场景运用1.近摄:这个是一般做为开始使用手动头的练手场景,常以花卉,静物为目标。用来练习MF的手感。如果上脚架拍那就很容易,慢慢对就行了。速度上看到会慢于AF头2.&风景:拍风景一般是无穷远,小光圈。所以把对焦环转到最远,定好曝光量,抬手就能拍。肯定比用自动头快,尤其像短套这样的狗头,拍风景常常还拉风箱。3.扫街:这要看你喜欢啥焦段了。用惯了定焦,一般对用多少毫米头,主体在什么距离上取景器里显示有多大都有个大概的体会了。这时可以参考老头上的景深表(在半幅机上是有偏差的,需要自己摸索)把对焦环事先转到那个位置。扫街时只要目标在取景器里的大小和你经验中差不多,你就可以按快门。在光圈不是很大时,基本上一拍一个准。速度上绝不输给自动头4.动感抓拍:一般人可能觉得用手动头做动感抓拍很难,其实掌握一些基本要领后,经过练习还是能够进行抓拍的,而且成功率不会输给自动头。就俺自己来讲,真要抓拍,俺用手动头比俺用DA70自动头的成功率要高。主要可能是宾得的AF-C太鸡肋了吧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表现动感的手法有哪些:A。与你同行如果能和被摄体同在一个运动物体上,或者你和运动被摄体的相对速度能保持为0,那么拍出动感就很容易了,降低点儿快门速度,咋拍咋有理。B。你跑我追(常说的追焦)如果你和被摄体之间有相对速度,那么常用的手法就是追拍,也就是让镜头随着被摄体移动,在移动中按下快门。这个手法的关键是镜头的移动速度和所用快门速度。这要视你和被摄体之间的相对速度是多大。拍F1赛车的话,1/100以上都能出动感,拍行人可能得1/20秒左右。镜头移动的快慢也影响PP的清晰度。另外就是移动中的对焦了。一般都采用连续对焦模式,不过P家的连续对焦的确是鸡肋,大部分都是失焦的。用手动对焦就更难了。C家的连续对焦要好不少,以前用C家小DC追过自行车赛,效果就挺不错。用P家单反和自动头如短套,DA70啥的几乎没成功过。C。悬空,飘逸法就是抓拍腾空瞬间以及利用自然或人工风让头发或衣裙飘逸起来,造成动感印象。D。高速快门定格。这个表面上看不到动感,但有主体和常识让人知道主体是在运动状态,比如打鸟中长焦镜头采用手法A有些难。那找那么大的场地呀。如果用广角头的话,不外乎是个常用手法。俺的抓拍手法是:对焦环先转到无穷远,看见目标后,用取景器中圈立刻套住目标,镜头跟随目标移动,这期间左手由远到近均匀转动对焦环,只要在取景器里看见清晰的目标,比如飞鹰鹰眼的神光了,右手立刻按快门。当目标对着镜头飞来的过程中,右手按快门时,左手旋转对焦环的动作不要停,继续均匀向近距离转动。要领就是眼睛和左右手的协调一致。能这么玩的前提就是对焦环手感要好,即不能紧也不能松,如果对焦环干涩,阻尼过大的话就玩不成。宾得老头,尤其是大苦马镜头的对焦环真是奶油般顺滑,松紧适中,手动对焦就很爽。这是俺喜欢用宾得老头的原因。顶楼太长了,第三篇俺只把链接放这里,点击它就能跳到相应的页去这么多年来,俺在宾得版发的PP基本上都是用手动头拍的。抓拍的PP也发过不少,全部是用手动头所拍。在本帖最后俺会把链接给出来的。今天就先链几张过来,让大伙儿看看效果评论相机品牌:PENTAX&Corporation&&&相机型号:PENTAX&K110D&&&&&&&&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0&ISO:200&曝光补偿:1.7&EV&曝光时间:1/250&sec&评论评论评论评论
蜂鸟Z版收集的更全面我以前写的不少文字也都能在其总结贴里找到
好帖&学习了
把摄影的梦曾寄托于牛机星头。几年过去了,现在只想挂个小定焦穿梭于光影之间!
很好的教学帖。
先收藏再慢慢学
我拍.......我玩.......我乐.........
感谢好友无私分享。学习了!
有美好心灵的人才会发现美、创造美。 微信:ts196222
&发表于&05:53&好帖&学习了...
&感谢支持,互相学习
&发表于&06: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看到宾得的这个镜头我震惊了!神器啊!_单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08,333贴子:
看到宾得的这个镜头我震惊了!神器啊!收藏
错叔原创,转载请著名。这是宾得少有人知道的一只罕见的镜头,稀有程度应该说在A135 1.8之上,这个头是当年宾得如日中天的时候为了展现其强大的光学实力而制作的一只镜头,镜头型号为LUG300MM F2.5,是一只AF/MF镜头,镜身为金属材质,镜身外部包裹了一层符合人体工学的橡胶材质,颠覆了传统单反镜头的外观,同时增强了手感。为了嘲讽当时还没有成气候的佳能,宾得特意在这只镜头上加了五道红圈,意味着这只镜头具备五倍于佳能红圈牛头的实力。对焦环、光圈环巧妙的与五道红圈浑然一体,镜头内部安装强劲马达驱动,同时支持两节5号电池与充电的模式,提高了机身续航能力,而一只300MM焦段的镜头竟然在如此小的口径实现了F2.5大光圈,实在不知道宾得用到了什么黑科技,这只镜头所用的镜片材料极其昂贵且稀少,因此当时只生产了五十只镜头便因为材料用尽不再生产,昂贵稀有的特殊镜片和特殊的镜组工艺让这只LUG300MM F2.5在拥有极其优秀的色彩表现的同时,竟然不可思议的做到了零色散,在保证焦内锐利如得刀刻斧画的同时,还做到了焦外丝毫没有二线性现象,焦外表现十分柔美,同时拥有着令人着迷的空气感、氛围感和立体感。日本摄影器材评论界殿堂级人物齐藤龙一曾经这么评价过LUG300MM F2.5:“这是我从业几十年来用过一次便终身难忘的一只有着神奇魔力的镜头,她丝滑的手感和细腻的触感让你一碰到就欲罢不能,相比AF的刺激和暴力,我更喜欢MF,我认为这个头更适合慢玩,嗯,我的意思是我更喜欢用手动慢慢旋转,体会那种美妙画面渐渐清晰的感觉,而这个头的出片更让人心旷神怡,只要你每次耐心花上几分钟慢慢拧动旋转对焦环,只要找到最适合的那个点,我可以保证每次你都能出大片,没错,一大片。由于光学材料的异常优异,你不得不小心控制因此进光量暴增导致的过曝。”遗憾的是,由于这只镜头使用的的光学材料过于罕有及特殊,以及她有着让人有过度的使用热情,很多镜头因被人无休止过度暴力使用而磨损严重坏掉了,因此这只镜头目前存世的只有不到十只,更显得弥足珍贵。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怎么看着像震动棒
这个样子……
你确定不是那个啥
这个头我有,楼主装反了
百联 百联商城,食品大狂欢,生鲜随心订,甄选进口商品,一键下单,优质商品到你家!百联,百联专业的综合网上购物商城,正品低价,品质保证!
看到这外形我已无力吐槽
原来楼主单身
卧槽 好头啊
字的透视不太对啊,打回重造。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楼主,我有句话不知该讲还是不该讲。
“当年宾得如日中天的时候”…………请问这是M42螺口的吗?
确定不是飞机杯?
底部装电池
这是大可乐吗
吓死宝宝我了
简直无情的工业设计
挖槽,咋做到的?!可是这样的头能she么么么
嘲笑佳能,五倍红圈!这股市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
这个头据说专业打飞机,不管飞机飞的多高多远,保证都能打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商品名称:
评价得分:
暂时没有缺点,很好。
还可以输入120字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宾得50mm f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