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尼康长焦镜头推荐和APS

&主题:终极讨论,同一镜头通过减小画幅,到底能不能赚长焦?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看到大家还在为这问题争论不休,但好像都没说到点子上,闲来无事开个贴和大家探讨,探讨。
为了讨论方便俺用2台,一台APS-C 1600万像素和一台全幅3600万像素的机器做比较,其他再小的如4/3,一英寸,2/3.....等请类
镜头,为了方便讨论就按全幅50MM标头,倍率只按增加1.5倍,即变成75MM为例。
一支全幅50MM标头要赚长焦变成75MM视角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全幅机上开截幅模式,让机器自动帮你裁,这种情况下,那么50MM标头变成75MM视角,那这个75MM视角和真的75MM镜头在这个全幅上的出片有何不同呢,以3600万像素机器为例,除了像素(像素变成了3600除以1.5的平方即1600万像素。)和景深及景深带来的焦外效果不同,其他都相同。所以这个方法只要你认为像素够用和不考虑焦外效果,就完全可用。
2,后期裁剪,把全幅50MM视角裁剪成75MM视角,这个方法效果同上,其实本质上,原理和第一种完全相同,但实际操作中出片效果还是有点区别的,不过这个问题这个先放一放,等一会再说,这个方法同上当然完全可用。
3,用一台3600万像素的半幅机(当然目前还没有样的半幅机器),接全幅50MM标头变成75MM视角,这个方法和真75MM镜头在全幅上比较,除了景深及景深带来的焦外效果不同,其他都完全相同和等效。当然如果接的是APS-C 1600万像素的半幅机器,那么得再加上一个像素不同。
4,50MM标头,全幅3600万象素机身数码变焦1.5倍,得到75MM视角,和真的75MM镜头在全幅上比,画质不同,景深及景深带来的焦外效果不同,其他都相同。
5,1.5倍增距镜,得到75MM视角,和真的75MM镜头在全幅上比,画质不同,景深及景深带来的焦外效果不同,其他都相同。
下面谈谈,那种方法得到的画质最好:
1,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得到的画质最好,本质上完全没差别,实际使用上,这2中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种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一次性
精确构图,如果你是构图高手,俺推荐第一种方法。第二种利于2次构图,多了点后期构图空间,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看个人喜
2,第3种,用半幅机来增距,即使所用的半幅机的像素和全幅一样,但由于半幅传感器的性能和画质一般会低于全幅机,所以第3
种方法的画质会略低于第一和第二种方法。
3,画质最差的就是第4和第5种方法,数码变焦,即使所谓精确数码变焦,其实也是插值运算,严重影响画质。第5种镜头光圈变小,镜头色散,畸变,分辨率,锐度,等等指标下降较大,效果可能是最差的。
下面来个逆向思维,非常有趣,以A7r为例,把半幅A口和E口接到全幅上,这时你会觉得真的赚了。
所有半幅镜头接到A7R可通过后期裁剪,可得到2000万-2400万像素的1×1方画幅,如果后期下暗角和畸变,效果就更好,有的半幅镜头在A7r上可得到略小于全幅的像场,例如A口的DT50/1.8, DT35/1.8, E10-18/4 OSS等等,特别是DT50/1.8, DT35/1.8几乎可覆盖35MM像场,稍稍裁剪下(一般裁掉1/4左右,就可得到3000万像素左右的,无暗角的照片),几百元的狗头完全可媲美FE55/1.8ZA和FE35/1.4ZA,真的赚了。
最后再强调下,画面的透视效果只和物距有关,和镜头焦距无关,但透视感和焦距有点关系,注意这是人眼的感觉或者说是错觉。
本帖最后由 wenxuecn 于
15:38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7978&&回帖:51 &&
泡网分: 0.543
注册: 2014年02月
ypat 发表于
LZ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镜头的分辨率是有限的,并不是像素高就可以随便裁
把周围一圈裁了,还放大到原本的大小来看的话肯定要更糊,只能是应急正解!
泡网分: 5.07
注册: 2010年08月
wenxuecn 发表于
试过,不一样的。1.5倍数码清晰影像缩放,会插值的,像素会变成3600万,任何图像只要经过数码插值放大,就会严重影响画质,这是个常识,不信你100%扣图比比看。哈哈哈。楼上下诸位的回答已经替我回答了。只能说楼主在想当然。
泡网分: 0.626
注册: 2015年05月
楼主傻hihi 吃雪批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779
注册: 2015年05月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隔山打牛、掩耳盗铃、猴子捞月”,小盆友们回去好好复习. 本帖最后由 张无级 于
18:41 编辑
泡网分: 3.237
注册: 2011年06月
LZ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镜头的分辨率是有限的,并不是像素高就可以随便裁
把周围一圈裁了,还放大到原本的大小来看的话肯定要更糊,只能是应急
泡网分: 4.205
帖子: 4188
注册: 2012年06月
我试过用截幅模式上全幅24MM头和全幅用35MM头对比,确认等效是有用的
SO,咱偶尔可以用28来剪裁35视角
泡网分: 2.496
帖子: 7913
注册: 2014年08月
ROVOISCH 发表于
同一镜头通过减小画幅,到底能不能赚长焦?
现在全民都想的是赚,买房子想的是赚,路边的石头倒来倒去想的是赚,玩个镜头也想赚,同一镜头通过减小画幅,也就相当于把镜头周边成像都遮挡住了,赚什么呢,其实就是坐井观天。俺是先有全幅后有半幅,为了赚长焦,一镜两用,特进了半幅。
泡网分: 2.182
注册: 2015年05月
摩尔定律同样会适用数码相机,计算机的飞速进步会替代和提高其它光学和机械产品的性能而同时减小体积,这是必然。还是那句话,好好活着吧!
泡网分: 38.923
帖子: 9531
注册: 2005年02月
高像素aps相对低像素全副,同样视角的长焦端可以赚点像素密度。比如nex7折算全副约5400w,那么和观音的5kw大招全副pk长焦,同视角像素更多。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533
帖子: 1821
注册: 2009年04月
同一镜头通过减小画幅,到底能不能赚长焦?
现在全民都想的是赚,买房子想的是赚,路边的石头倒来倒去想的是赚,玩个镜头也想赚,同一镜头通过减小画幅,也就相当于把镜头周边成像都遮挡住了,赚什么呢,其实就是坐井观天。
泡网分: 2.002
帖子: 5506
注册: 2014年09月
让1/4000飞一会 发表于
还赚长焦……哎!焦距多少是多少就是多少……半幅只是视觉x1.5& & 100的焦距还是100小DC的焦距都是10毫米以下,在全副那可是鱼眼焦距。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918
帖子: 1918
注册: 2015年05月
RX200 发表于
反正别家都有高像素低像素可以选
富士家只有1600万就是了大法家的高像素有毛用啊?全幅的还不如半幅的啊!奇葩啊:
zeeqee 发表于
正好这2个月,两套都入了
如果你只对比这2套我可以很负责的高速你
a比a7+2870好很多很多,特别色彩锐度还有边角画质
别迷信所谓的全副镜头只取中间部分,事实上我把2870接在a6000上,边角画质也是一坨屎,完全没法看的。中心锐度确实很高,但是色彩很差
calvinlam 发表于
以前玩过大法A卡口的A57,A77后来转门到富士,就是为了更便携些,多点日常拍照的机会,富士家也挺好但一直怀念之前的大法的机身性能出片的味道,有一次实在受不了富士的对焦速度就干脆灭门想转回大法家的微单,一直听身边的朋友在鼓吹全副才是王道,说我玩这么久了还不上全副,说的好像用了全副就得道升天似的,于是就咬咬牙入了套a7+2870,不要说什么狗头就是不好之类的,其实我半幅时也一直玩狗头,我的希望就是大底能带给我画质,高感,虚化上的一个提升,结果玩了之后颇为失望,提升真的有限,高感没啥区别,虚化就好了那么一点点,画质放到100%没感觉跟半幅有啥区别,可能是我眼拙吧,还是我根本不适合玩全副,而且a7这个套头实在太大了,失去了微单便携的优点,套机放在包里跟以前的单电系列没多大区别,现在有点后悔了,其实我觉得类似理光GR这种可以塞进口袋的可能才是适合我的机器。
猪屁屁公园 发表于
我是从手机直接到A7R+28-70的,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拍出来和手机差 不多。。。。。。。。。。。。
直到换了FE55才有点改善。准备买16-35.但是现在又出FE35 1.4,等看评测再说。yingjun84 发表于
楼主是从富士转来的,虽然富士有虚标行为,但是同档的高感画质是C幅中最好的,这个无可否认。升级成A7,A7的高感怎么说呢,在2000W像素的当代全幅机里估计是最差的,我自己也对比过自己的nex-6和a7,常用高感,A7好个一档半。我一直也很纳闷,同一块底,大法和鞋厂的差距咋这么大呢?一个最好一个最差,所以在楼主看来,高感没有提升多少。加上富士的套头光圈是2.8-4,比一般的2870这个3.5-5.6要大,所以虚化能力的提升也很有限。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918
帖子: 1918
注册: 2015年05月
wenxuecn 发表于
你这是转移话题了,你认为诺鸡的808 4100万象素sensor和全幅的4100万象素的sensor素质是一样的,并且像素是唯一衡量画质的标准,那你尽管用808就可以了,还买个啥相机镜头,要啥焦段只要不同幅度的裁剪就可以了。你才是转移话题吧?我开始说的是“4100万像素的诺基亚808“无损变焦”就是靠裁剪吧?”,这与全幅sensor素质有毛关系啊?
泡网分: 1.065
帖子: 1052
注册: 2015年04月
wenxuecn 发表于
立即用2470ZA试了下,清晰影像缩放对画质影响很大的,你的测试方法不太对。
这是原生70MM焦段拍的。100% 扣图。
兄弟,看完您下一帖我才知道,您的方法才真有问题。如果等效能好于原生,哪真是天方夜潭了!你再用同一物理焦距拍两张(一张数蚂变焦,一张事后裁剪),然后再扣图,应该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
& && && &从上到下分别为:原图丶1.5倍变焦丶2倍变焦,我用第一图和第三图比较。
本帖最后由 小螺well 于
02:17 编辑
泡网分: 7.368
帖子: 1757
注册: 2010年02月
wenxuecn 发表于
2,第3种,用半幅机来增距,即使所用的半幅机的像素和全幅一样,但由于半幅传感器的性能和画质一般会低于全幅机,所以第3
种方法的画质会略低于第一和第二种方法。半幅的传感器是为这个专门制作,匹配程度最优,画质那个好还要看机器。
比如说,a7r与a6000比,搭配半幅头,a像素小胜
还有,插值变3600,再缩图成1600,与自动裁剪1600比较不一定差
还有前面你说
除了像素(像素变成了3600除以1.5的平方即1600万像素。)和景深及景深带来的焦外效果不同,其他都相同
像素、景深、焦外都排除,还比较啥,劣势都不看,只看优势。这么比较,一个超广角,就相当于12-300了
以A7r为例,把半幅A口和E口接到全幅上,这时你会觉得真的赚了
感觉这个东西就是主观,可以理解成:
1.一个镜头当两个用,赚了
2.全幅头死贵,用半幅头也可以,赚了
3.同一个半幅镜头,用在a7r上能得到方幅,比apsc上视角大一点,挣了
4.200变300,长焦赚了
5.景深变大,原本四角发虚现在不虚了,挣了
6.全幅E口镜头少,截幅能变出更多焦段,赚到了
其中1、4、5是错觉,因为用全幅头也能这样用
2、3、6是真赚了,前提是没有相对应的全幅头
我们知道,通常50mm标头最便宜,两边贵,如果想通过方幅挣视角,多数是广角端大光圈买不起,比如dt35/1.8大概800元算,35/1.4要9000元不。
赚长焦的,比如50/1.4也是1000元左右,85/1.8就死贵
问题是拿着a7r的还喊穷,就有点矫情了
而a7的2400像素真禁不起裁剪
泡网分: 7.459
帖子: 5374
注册: 2012年12月
湖涂终结者 发表于
你这话说的,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大法家的A7R真的有3600万像素的分辨率?!...反正别家都有高像素低像素可以选
富士家只有1600万就是了
本帖由 iPad Mini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让1/4000飞一会 发表于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a6000 发表于
我没有考虑光圈。我只是想表达,改变镜头实际焦距,和其他几种情况不一样(其他几种只改变了视角,镜头焦距不变)。
另外,景深受焦距影响比受光圈影响更敏感。一般摄影条件下(物距远大于焦距),景深和F值成正比,和焦距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100/2.8的景深是50/1.4的一半(物距一样)。学习了,增距镜俺倒是真的不太了解。
泡网分: 0.25
注册: 2014年04月
就这么个初哥问题,还讨论啥,哎,也是醉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26
注册: 2015年05月
wenxuecn 发表于
你这是转移话题了,你认为诺鸡的808 4100万象素sensor和全幅的4100万象素的sensor素质是一样的,并且像素是唯一衡量画质...滚蛋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湖涂终结者 发表于
你这话说的,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大法家的A7R真的有3600万像素的分辨率?!你这是转移话题了,你认为诺鸡的808 4100万象素sensor和全幅的4100万象素的sensor素质是一样的,并且像素是唯一衡量画质的标准,那你尽管用808就可以了,还买个啥相机镜头,要啥焦段只要不同幅度的裁剪就可以了。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让1/4000飞一会 发表于
还赚长焦……哎!焦距多少是多少就是多少……半幅只是视觉x1.5& & 100的焦距还是100请仔细看俺的首贴,要不你的理解力有问题。我说的是视角,就是你说的视觉。
一支全幅50MM标头要赚长焦变成75MM视角有以下几种方法:
泡网分: 0.626
注册: 2015年05月
连这个都还没弄清楚就上下课去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这是35MM焦段2倍清晰影像缩放拍的。100% 扣图。
泡网分: 7.778
帖子: 5701
注册: 2011年09月
小螺well 发表于
扣图比较的话数码变焦的片子细节要好一些,至于画质是否变劣,就看各人的喜好了--比如有人喜欢看化浓妆的女人,有人喜欢淡妆或素颜。
立即用2470ZA试了下,清晰影像缩放对画质影响很大的,你的测试方法不太对。
这是原生70MM焦段拍的。100% 扣图。
泡网分: 0.626
注册: 2015年05月
还赚长焦……哎!焦距多少是多少就是多少……半幅只是视觉x1.5& & 100的焦距还是100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918
帖子: 1918
注册: 2015年05月
wenxuecn 发表于
诺鸡的808镜头和sensor真的有4100万像素的分辨率?还有sensor的动态,信噪比,到底有多少有效像素等等,你不会不知道吧?你这话说的,我是不是也可以说大法家的A7R真的有3600万像素的分辨率?!
泡网分: 1.065
帖子: 1052
注册: 2015年04月
山水田园1 发表于
快了,过二年用一亿象素全幅机可以狠狠截所以,大家好好活着吧理论上是可以,但镜头分辨率跟不上,出一万亿像素的底子也没用,就像近视或白内障了,还指望看到1公里外的麻雀?
泡网分: 25.396
帖子: 17598
注册: 2011年02月
泡网分: 6.176
帖子: 2987
注册: 2014年02月
wenxuecn 发表于
哦?那在下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向你请教,我真没用过增距镜,增距镜不是会减小光圈和增加最近对焦距离吗?如2倍增距,原光圈2.0变成4.0,那...不敢当
我没有考虑光圈。我只是想表达,增距镜改变镜头实际焦距,和其他几种情况不一样(其他几种只改变了视角,镜头焦距不变)。
另外,景深受焦距影响比受光圈影响更敏感。一般摄影条件下(物距远大于焦距),景深和F值成正比,和焦距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100/2.8的景深是50/1.4的一半(物距一样)。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1:49:10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器材小科普 教你认识画幅与镜头规格
器材小科普 教你认识画幅与镜头规格
作者:网络综合
责编:苏秦
    许多玩家刚接触时,普遍都会被一堆专有名词搞得一头雾水,以下我们就从感光元件片幅到镜头相关规格开始谈起,希望透过详尽的解说与图示范例,让大家在进阶操作时能有更清晰的基础概念。
什么是APS-C画幅?
    早期单反刚起步时,由于感光元件物料高昂,再加上生产效率低,所以即便当时已有全画幅(尺寸与传统底片相同;36×24mm)研发能力,但是碍于成本较高,实在难以付诸量产。有鉴于此,佳能开始研发小画幅的感光元件(即是现在普遍所见的APS-C画幅)来降低成本,虽然其画质及感光能力都不及全画幅来得好,但因符合经济效益且生产效率高,所以截自目前为止仍为市场主流产品。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拍照,可以明显看出5D(全画幅)与20D(APS-C画幅)间的视角差异。
    APS-C由于画幅较小,所以在拍摄时需乘以1.6×的焦距转换率才能达到和全画幅相同的拍摄视角,以50mm标准镜头为例,装载至EOS 20D机身上(APS- C)的视角为30.5°,但30.5°在传统135相机上却为80mm焦段镜头的拍摄视角,彼此间有着1.6×的焦段落差,这也是为何50mm标准镜头装在APS-C机身上会变成80mm中长焦段镜头的主要原因。   
超多摄影技巧、实用器材推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网络综合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3067次22665次31467次41002次5856次6844次7840次8782次9758次10756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7天摄影入门 拍出好照片的9个基本要素(上)
7天摄影入门 拍出好照片的9个基本要素(上)
作者:赵琳
责编:苏秦
&&& 我们将会把目光投向摄影中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一些知识。首先本章节会先讲述几个基本概念,接下来把重心放在今天的两个重要部分: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以及景深的概念。最后,我们会以两个与画面效果有关的知识结束。
&&& 有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每天的学习里,我们都是采用先易而难最后再易的方式进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掌握了重要的知识。
相关阅读: 首先从认识摄影作品开始
一、镜头的焦距
&&& 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镜中心到平行光聚集点的距离;而在摄影中,是指当对焦在无穷远时,镜头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离。因此,只要知道镜头的焦距是怎样影响拍摄效果的就可以了。图2-1就是不同焦距拍摄。
&&& 从图2-1中可以看到随着焦距变大,画面的范围逐渐变窄,同时远处的房子也变得越来越大。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 焦距的数字越小,则拍摄的范围、角度越广(或者说物体在画面里显得很小)。而焦距的数字越大,则拍摄的范围、角度越窄(或者说物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大或者被拉得更近)。二、等效焦距
  我们把镜头上标注的焦距定义为绝对焦距。绝对焦距是不会随着相机的改变而改变的,它反映了镜头本身的物理特性。而等效焦距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不同相机有着不同大小的感光器。简单来讲,相同的镜头装在不同大小感光器的相机上,照片拍出来的范围会有区别。
  怎么来量化不同大小感光器带来的这种差异呢?
  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全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一般在36mm*24mm左右,如尼康(Nikon)D3x,尼康(Nikon)D700,佳能(Canon)1Ds Mark III,佳能(Canon)5D Mark II。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大约分别在24mm*16mm和22mm*15mm。我们将全幅相机(感光器大小为36mm*24mm的相机)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
  所有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机上,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
  举个例子,镜头装在尼康(Nik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D300s,D90,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5倍;镜头装在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7D,60D,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6倍。意思就是这些镜头装在非全幅(APS-C画幅)的相机上,拍摄出来的画面范围等效为一个更长的镜头在全幅相机上拍摄出来的范围。图2-2中的几张例图可以很容易的帮助理解。
&&&&&&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20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机器尼康(Nikon)D90上拍摄到的范围与一个300mm镜头在全画幅机器尼康(Nikon)D700上一致。
  一般来说:
拍摄角度接近180度的镜头称为鱼眼镜头;等效焦距小于20mm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等效焦距从20mm至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等效焦距从40mm至6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等效焦距从75mm至150mm的镜头称为中焦镜头;等效焦距从150mm至300mm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等效焦距大于300mm的镜头称为超长焦镜头。三、对焦
  对焦又叫聚焦,是让某一个我们想要的点足够清楚的过程。相机的对焦分为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两种。
  正确对焦后,我们想要的点会足够清楚。与此同时,所有过这个点并且与相机感光器平行的平面都会足够的清楚。我们称这个足够清楚的平面为对焦的焦平面。让我们还是通过图片来解释。请看图2-3:
对焦示意图(2-3)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相机对焦在白棕小熊的眼睛时,除了白棕小熊清楚之外,小熊脚下的水泥平台也有部分清楚。这些清楚的地方位于同一平面。
  最后留一个问题,以考察大家对对焦平面概念的理解程度。
焦平面考察图(2-4)
  问题:如图2-4,你有几个朋友需要拍摄合影,如果不考虑画面构图而只需达到让他们同时清楚。请问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进行拍摄?A). 1B). 2C). 3D). 都可以
  答案是D都可以。只要把相机平行对着这几位朋友,让他们在与相机平行的同一个平面上,当对焦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其他的几个朋友也都会因为在焦平面上而清楚。您答对了么?四、快门速度
&&& 在讲完上述三个简单概念之后,我们要进入今天的第一个重点: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分别是快门速度,ISO值和光圈值。
  上一章在讲述测光体系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快门速度,光圈值和ISO值进行了类比。在此我还要再重复一次这个类比。同样的,下一章我们在讲述测光之前,会第三次重复这一话题。这有可能会让大家厌烦,但是这三个知识非常重要,因此我会用不断重复的方式让大家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并把这些知识深深的记在脑海中。
  如果我们把相机接受曝光比作一个正在接从水龙头流出来的水的桶。光圈值可以简单理解为镜头开口大小,就好比水龙头开口大小,也就是单位时间里面的出水量。拧得紧水势就少相当于光圈值小,拧得松水势就猛相当于光圈值大。快门速度是感光器(胶片)感光的时间,就好比打开水龙头的时间。时间长桶里的水就多,时间短桶里的水就少。我们在桶下面再放一个大盆子,然后在桶上凿一个口。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盆子里的蓄水量而不是桶里的,那么就不单与水龙头的水势以及时间有关了,还与桶上凿口的大小有关,这个就类比为ISO值,ISO值是指感光器(胶片)吸收光的能力。如果桶凿的开口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盆里的水自然会更多。反之,桶凿的开口小,盆里的水就会少。
  那么,什么是快门呢?快门就是相机上控制感光元件有效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分为两种:老式的相机会把快门装置做在镜头上,称为镜间快门;而现在的相机一般都会把快门做在感光元件的前面,称为帘幕快门。
  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元件不曝光,快门在平时总是关闭的。按下快门释放按钮之后,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照相机内的感光元件被感光。最后数码相机将感光元件所捕获的光转为电信号并存入记忆卡中。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拍了一张照片”。
  相机快门速度的选择有很多。如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而现在流行的,快门速度的范围则更大。最慢能够达到30秒,最快能够达到1/4000秒甚至1/8000秒。接下来我们进行问答式的学习,此方法的学习可以使大家对这些重要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假设你拍摄了两张照片。前提是:拍摄所处环境完全一样,拍摄画面范围完全一样,拍摄参数不同的仅仅是这两张照片的快门速度。
  问题1:一张用了1/4秒,而另一张用了1/8秒。这两张照片哪张会亮一些?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1/4秒时间比1/8秒要长,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自然1/4秒的照片会亮一些。
  问题2:既然1/4秒的照片会亮一些,那它比1/8秒的照片要亮多少呢?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要难一点,但其实仔细想想也容易得到答案。1/4秒等于2个1/8秒加起来。所以拍摄一张1/4秒的照片就相当于拍摄2张1/8秒的照片然后叠加。那1/4秒的照片自然比1/8秒的照片要亮一倍。
  问题3:一张用了1/2秒,而另一张用了1/8秒。这两张照片哪张会亮一些?
  自然是1/2秒要亮一些.。
  问题4:1/2秒的照片会比1/8秒的照片要亮多少呢?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会对这个问题不知所措,到底是亮2倍,3倍还是4倍呢?其实答案是亮3倍,因为1/2秒等于4个1/8秒。也就是说,1/2秒的照片是1/8秒照片亮度的4倍,即亮3倍。所以,下面我要介绍一个新名词给大家。
  在里面,我们一般不说亮多少倍,而是说亮多少档。我们习惯说:1/4秒比1/8秒要亮1档,又或者说大1档;而1/2秒比1/8秒要亮(大)2档;同样的道理,我们说1秒比1/8秒亮(大)3档。
  大家有没有发现档位的规律呢?很简单: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2倍,我们说A比B亮1档;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4倍,我们说A比B亮2档;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8倍,我们说A比B亮3档;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2n倍,我们说A比B亮n档。即:
  每当快门时间加倍,我们称快门速度亮(大)了1档;每当快门时间减半,我们称快门速度暗(小)了1档。
  现在单反相机的快门有:1/8000秒,1/4000秒,1/2000秒,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2秒,4秒,8秒,15秒,30秒。在这些快门中,每相邻的两个快门都相差一档。我们把这些快门速度称为整数档快门速度。除了它们之外,相机还有很多快门速度,比如1/125秒和1/250秒之间就会有1/160秒以及1/200秒两个中间档。1/125秒,1/160秒,1/200秒,1/250秒之间相邻的两个相差1/3档。
  这些快门里有3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从1/8秒到1/15秒,另一个是从1/60秒到1/125秒,最后一个是从15秒到8秒。毋庸置疑,他们之间真的都是相差一档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相机厂商把本来应该是1/16秒的快门写成1/15秒,把本来应该是1/120秒的快门写成1/125秒,而把本来应该是16秒的快门写成15秒。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本来应该是16秒,结果只拍了15秒,岂不是会暗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管是15秒还是16秒,拍摄出来的画面亮度应该是很相近的,用肉眼是几乎无法分别的。有兴趣大家可以试试。
  相机上,为了方便,一般把少于1秒的快门,比如1/125秒直接显示成125,把1/15秒直接显示成15。千万不要错误的认为15就是15秒!那15秒在相机上是怎么表示的呢?相机会用15”表示15秒。
  最后,我们要讲一个十分有用的小技巧。大家先把相机的曝光模式调到手动曝光模式(M)档或者快门优先模式S(Tv)档。在这两档下,拨动拨轮将快门调到1/500秒。接下来,请大家朝着一个方向拨动拨轮三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会发现快门速度变成了1/250秒或者1/1000秒。至于变成了哪个与你拨动的方向有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聪明的你应该看出来了,不管是1/250秒还是1/1000秒,与1/500秒相差都是一档。相机的默认设置是每拨动拨轮一小格,变化是1/3档。如果朝着一个方向拨动三次,变化是1档。
  这个规律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几乎应用于每个参数。不管是快门速度,还是我们待会要讲的ISO值和光圈值(有的相机里面ISO值只有整数档的除外),甚至是我们之前讲过的曝光补偿。待会在讲光圈的时候,我想你能更深切的感受到这个规律的优势。B门和T门
  若需要拍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又应该怎么操作呢?虽然有这种需求的题材对于刚开始接触摄影的人来说并不多。在相机上提供了两种特殊的快门来解决长时间曝光的需求。这两种快门分别被称为B门和T门。
  B门的快门时间是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开始计算,直到手松开快门的那一刻结束;
  T门的快门时间是从第一次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开始计算(这时手可以松开快门,相机依然继续曝光),直到第二次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结束。
  有了这两种快门,摄影师们便可以拍摄出许多长时间曝光的佳作了。比如:
&&& 长时间曝光作品1 作者M7han,等效焦距17mm,ISO100,光圈f/22,快门1/2s,2档中性渐变镜,3档减光镜。
  长时间曝光作品2,等效焦距20mm,ISO100,光圈f/32,快门120s,2档中性渐变镜。
  那怎样在相机上设置这两种特殊的快门呢?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B门是在全手动(M档)曝光模式下,位于30秒快门之后。当快门一栏显示BULB时,表示启用了B门模式。高级一点的相机,B门可在“曝光方式选择拨轮”有单独的一栏,位于M档旁。而现代的数码单反相机没有T门的设置。有朋友会问,如果没有T门,是不是意味着想要拍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必须一直用手按住快门不放?其实相机厂商早就为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制造出一种高级的。当按下其上的快门按钮之后,可以往上推一下把快门按钮卡住。什么时候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再把快门按钮拉出来,让其自然弹回。
  B门除了在拍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中必须使用之外,在拍摄某些特定题材时也是不二选择,比如拍摄烟花等。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往往被大家忽视,其实它的重要性体现在每一次拍摄中。我先说一个经常会遇到的状况。大家有没有把照片拍模糊过的时候?我们看看例图2-7:
抖动示意图(2-7)
  大家恍然大悟了,这不就是我经常拍出来的吗?再回想一下,是不是在傍晚,晚上或者在家里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每当你看到美丽夕阳的时候;每当你看到壮阔夜景和湖面灯光倒影的时候;每当在家里看到可爱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你掏出相机,按下快门看到的不就是类似这样的照片么?所以究竟该怎么避免总是在你最兴奋的时候给你泼冷水的模糊照片呢?
  当手持相机拍摄,快门速度慢于一定的速度时,拍出的照片就会很容易出现类似图2-7的状况。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快门速度慢,手持相机就一定容易抖动。想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就需运用到安全快门的规律:
  当快门速度快于安全快门时,拍出的照片会有很大的概率不模糊。安全快门一般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
  假如我们拿着一台全副相机尼康(NIKON)D700,挂着一个尼康(NIKON)24-70mm/f2.8的镜头。当用24mm拍摄的时候,安全快门是1/24秒。用70mm拍的时候,安全快门是1/70秒;又比如我们拿着一台非全副的相机佳能(CANON)7D,挂着一个佳能(CANON)24-105mm/f4的镜头。当用24mm拍摄的时候,因为等效焦距等于24mm乘以1.6倍,大约是40mm,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40秒。而用105mm拍的时候,因为等效焦距等于105mm乘以1.6倍,大约是170mm,所以安全快门就是1/170秒。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出几个小问题考考大家,也算是稳固下安全快门的知识:
  问题1:使用全副相机尼康(NIKON)D700,挂着 尼康(NIKON)24-70mm/f2.8的镜头,用50mm焦距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如果是1/30,1/50,1/80秒,哪几张会容易模糊?
  问题2:使用非全副相机佳能(CANON)7D,挂着佳能(CANON)24-70mm/f2.8的镜头,用50mm焦距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如果是1/30,1/50,1/80秒,哪几张会容易模糊?
  问题1的答案是1/30会容易模糊。而问题2的答案是1/30与1/50会容易模糊。您答对了么?
  在购买镜头的时候,可能商家会推荐具有防抖功能的镜头。防抖功能在镜头上的标识为。
  这种产品的特点是手持拍摄时不太容易发生图中的抖动。因为它们会专门有一个抵消相机震动的部分。一般来说,一级防抖的镜头可以使安全快门增高2档。如在全副相机上使用200mm长焦镜头进行拍摄,若此镜头具有一级防抖功能,那么它的安全快门就由1/200秒变成1/50秒;而有二级防抖的镜头,可以使安全快门提高4档。这些都是相当实用的!
  关于安全快门我最后想说一点,当我们使用超广角(也就是等效焦距在20mm以下的这些镜头)或者使用带防抖的镜头时,可能计算出来的安全快门会比较慢。不过我实际操作的经验是:
  在任何情况下,手持相机进行拍摄的快门速度尽量不要慢于1/30秒。五、ISO值
  和以前使用胶卷一样,ISO值就是用来衡量感光器吸收光能力的。ISO值越高,代表着感光速度越快。回到刚才的类比,ISO值就好比桶子凿开口的大小。凿的口子越大,盆里的水就会越多。如图:
  ISO值最常见的有:ISO 50,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等。这些ISO值每相邻的两项之间都相差了一档。比如ISO 200比ISO 100亮一档,ISO 800比ISO 1600暗一档。和整数档快门的概念类似,我们把这些ISO值称为整数档ISO值。
&&& ISO值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就是当ISO值设置得比较高时,照片的噪点和颗粒将会很明显的增加。如图2-9:
&&& 了解完快门速度和ISO值之后,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假设我现在拍摄了两张照片。前提是:拍摄所处环境完全一样,拍摄画面完全一样,拍摄参数中不同的仅仅是这两张照片的快门速度和ISO值。:
  问题:如果其中一张照片拍摄的快门速度是1/100秒,ISO值是ISO 200;另一张的快门速度是1/50秒,ISO值是ISO 100。这两张照片哪张会亮一些?
  第一张照片的快门速度1/100秒比第二张的1/50秒要暗一档,但是它的ISO值ISO 200却比第二张的ISO 100要亮一档。所以这两张照片的亮度其实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告诉我们:
  不同曝光组合的照片也可能可以达到相同的亮度,只要这些照片的各个曝光参数之间的差距相互抵消。
  我们把这个定律尊称为曝光的互易率,又或者是曝光的等效性。它在数码相机上是完全适用的(在用胶卷拍摄的时候可能会不符合)。
&&& 本文来源:摄影师赵琳编著《将摄影还给大众--7天摄影入门》
超多摄影技巧、实用器材推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fengniaoweixin)
此文是否有帮助:
赵琳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3067次22665次31467次41002次5856次6844次7840次8782次9758次10756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长焦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