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15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15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范文一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上课时,我根据教材的编排,分下面四步抽象出分数的意义:1、借助直观图,唤起学生对分数的已有经验,2、抽象出什么是单位&1&,3、结合直观图,用单位&1&表示分数的意义,4、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意义。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环节清楚,学生对单位&1&理解也比较清晰,分数的意义理解也到位。但是有幸聆听了名师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我震撼很大,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张老师严谨的设计下,精心的构思中,让学生对单位&1&以及分数有了全新的理解。他的教学充满了魅力,我决定把他的教学方法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于是有了我今天全新的一节课《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思维突破,从生活中的1指引到生活中&1&,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有很多事物组成的一个整体。二是揭示单位&1&这样的&1&在数学上可以用来计量大小,因此这样的&1&,我们叫它单位&1&。三是沟通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真分数、1、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四概括分数的意义,真正帮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与建构。这样的教学,有如下的优势:
  一、突破难点,正确理解单位&1&。我们平时在教学单位&1&的时候,直接介绍单位&1&,至于为什么叫单位&1&,却没有进行深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是一带而过。这样的教学从自然数1表示一个个体,到过渡到一个整体,再到过渡到一个抽象的&1&,而且过渡到2个&1&是2,4个&1&是4,此时的&1&已经变成了一个计量单位,故我们帮它取名字叫单位&1& 。这样的教学比较直观和自然。
  二、利用数轴,培养数感。
  每次教学一类数后,教材都会有这样的练习内容:在数轴上正确表示数的位置。分数在数轴上表示,教材一直以来让学生通过数轴上的把& 1& 的平均分,得到填上具体的分数。我先通过把单位&1&平均分填上分数后,再让学生再去找2,找3,通过一个自然数学1把分数和整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潜意识中形成了分数与整数关系的初步表象。
  三、精心设计、建构新知。教材把分数的意义直接总结归纳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而在这一节课上我通过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正确用分数来表示,既要关注单位&1&,也要关注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以及表示的份数,在此基础上顺势画了一条分数线就得出了分数的意义。这样避免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又使学生印象深刻。
  但是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也发现有很多不足之处:1、对学情估计不足。我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分数,虽然不能正确地来表达每个分数的意义,但根据涂色部分用分数表达应该是可以的,但在课中缺发现一部分学生对于如何用分数正确地来表示涂色部分,还是一知半解,在课前还是要进行适当的练习,给学生一个预热分数的过程。2、分数单位的教学比较单薄。分数单位就是表示其中一份的数,表达形式就是几分之一。我自认为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时比较忽视,设计相应的练习也比较少。但是在教学时发现,有部分学生从整数的计数单位转换到分数的计数单位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相应的练习还是需要的,让学生充分感知不同的分数,它的单位也是不同的。
  总之,通过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源,我们的教学之本,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教材,并适当大胆地跨跃教材,我们就会发现另一片更大的天空。今天我在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虽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的效果。但是丰富自己的数学内涵,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深入浅出读懂数学教材,是我今后的追求。
  范文二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课一开始,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接着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二)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两组占几分之几,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15相关推荐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15]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00411" data-title="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15" data-image="">分数大小比较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_小精灵儿童网站
&FLASH 搜索
大小:[ 最大]
&背景:[ 灰色]
&分享:[ 好友]
  分 享
分数大小比较属性:
  名称:分数大小比较
类型:FLASH
大小:1113KB
分类: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大小比较提示:
  1、如果因网络原因或学习游戏儿童填图文件较大,造成长时间无法显示请刷新本页!
  2、部分内容较大,请耐心等候!
  3、如需全屏播放儿童填图,请点击全屏播放!
  4、如长时间无法显示本页内容请:点击刷新!
 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热点FLASH
&#12288;|&#12288;
&#12288;|&#12288;
&#12288;|&#12288;
&#12288;|&#12288;
&#12288;|&#12288;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2288;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10册。&&&&&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含义和分数的读写;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一、新知学习准备(略)&&&&&二、新知学习&&&&&1.提出目标。首先我们学习分数的意义,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预习,你们能学到什么呢?&&&&&概括本节知识学习目标:①知道分数的产生;②理解分数的意义;③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含义和分数的&读写。&&&&&2.分数的产生。&&&&&(1)计算的需要。看分苹果的电脑画面:①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怎样列式?&(2÷2=1&)小结:这个计算结果能用整数表示;②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又分得几个?&怎样列算式?1÷2=(1/2),这样的计算结果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小结:这样的计算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需用分数表示。&&&&&(2&)测量的需要:看用米尺度量黑板长度的电脑画面:这是一把米尺,它是怎样量黑板的,量得的结果&怎样?〔3&米多一些(对着米尺某一刻度)不足4米,即不是整米数〕&&&&&小结:从上面两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分数是由于计算和测量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而产生的。&&&&&3.分数的意义。&&&&&(1)理解平均分&&&&&①观察理解。请同学们看电脑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块饼)把这块饼怎样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1/2&)(板书:2份,1份,1/2)你们怎样知道它是平均分的呢?(因为它分得的两份&完全叠合,即每一份一样多)&&&&&②操作理解。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折纸练习,看看我们是不是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4份,&有几种折法?(学生折后,与电脑演示的三种折法(如图1)比较,&并用红、绿反&馈牌示意反对或赞同)对其它的折法师生分析,评判。&&&&附图{图}&&&&&③识别理解。再看电脑屏幕上这两个图,图2的每一份能用1/&3表示吗?&&&&&附图{图}&&&&&图3的每一份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④结语:平均分就是分得的每一份都一样多。&&&&&(2)正确认识单位“1”。&①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Ⅰ)用电脑显示一张正方形纸。接着演示并提问:A.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B.表示这样的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板书:4份,1份,1/4;3份,3/4)&&&&&(Ⅱ)用电脑显示一条线段,表示一个计量单位。接着演示并提问:A.把这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几份?(&5份)B.&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4份呢?(1份是它的1/5,4份是它的4/5)&&&&&小结:一块饼,1张正方形纸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物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单位,&叫做单位“1”,&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它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单位“1&”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以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②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Ⅰ)电脑显示4个苹果图。接着演示并提问:这里是将4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每份的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1份,1/4)3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板书:3份,3/4)&&&&&小结:将4个苹果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看作单位“1”。&&&&&(Ⅱ)电脑显示6只熊猫图。&接着演示并提问“这里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6只熊猫)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是多少只熊猫?(2只)每份的2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板书:3份,1&份,1/3)2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板书:2份,2/3)如果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6份呢?每份又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小结:把6只熊猫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Ⅲ)让学生联系实际举由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的例子。&&&&&总结: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3)归纳分数的意义。&&&&&①讨论概括这些例子的共同点:同学们,我们举了这么多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数叫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例子有哪些共同点呢?请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②尝试归纳:请小组代表回答,什么叫分数。&&&&&③与课本对照:打开课本85页,看看课本是怎样概括的,请一位同学回答。老师边板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边用强调的语气重复这句话。④找出并解释分数意义中的关键词:这句话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请同学们找一找?(“单位1”、“平均分&”、&“这样的”)“这样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样的”和三年级学习的“其中的”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后,结合分数直观图归纳:“这样的”和“其中的”在份数的表示上前者是没有限制的,后者是&有限制的。&&&&&4.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含义。&&&&&(1)自学:请同学们看书本85页最后一段。&&&&&(2)检测:请同学们看电脑,说出3/5&这个分数各部份名称和它们的含义。&&&&&5.分数的读和写。&&&&&(1)读分数:&&&&&①尝试:请同学们看电脑,这里有一组分数,&即1/2,3/4,8/5,5/7,9/11,21/13,23/30,…&…怎样读它们?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②小结:分数是怎样读的?先读什么?再读什么?&&&&&(2)写分数:&&&&&①实践: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三个分数,看会不会写,同时请一名同学上来板演。&&&&&②总结:说说分数的正确写法?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评析:在新知学习这个教学重头戏中,设计有5个教学活动。&为首的是板书课题提出目标。这个根据学生&心理需求,由学生提出的知识目标的活动很重要。这个目标可使课堂教学行为步调一致,便于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参与;其次是教学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分数的读和写。整个过程的展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主次恰当。特别是教学策略明确,具体体现在:其一,对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学会的材&料,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讨论、尝试、自测、总结来完成。即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馈,主动总结&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分数的读和写等就是这样做&的。其二,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材料,如“分数的意义”则采用抓住其关键要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采取启发诱导递进反馈调控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等两种方式。譬如,理解分数意义中的平均分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观察理解中调控,在操作理解中调控,在识别理解中调控,最后通过小结来完成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譬如,正确认识分数意义的单位“1&”则采取第二种方式,即先认识单位“1&”可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再认识单位“1”可表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然后进行变式、举例、总结。与此&同时又紧扣反馈调控,使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另外对新知认知过程的设计,还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认知过程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各种能力,&这是值得称道的。&三、新知巩固与发展(略)&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数的意义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