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系统协调控制系统度模型的协调控制系统度怎么算

城市交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城市交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团体贷款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探讨——用系统协调改进模型考察
优质期刊推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论文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30: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口与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分析
2014年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口与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章应用协同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构建我国人口与经济复合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人口与经济复合系统在过去的10多年总体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波动的幅度比较稳定。 中国论文网 /3/view-4940042.htm  【关键词】人口系统 经济系统 协调度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370,536,875人,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经济进入快速转型期,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当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中国的72.5%,已经远落后于中国。   近几年我国不断的提倡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等要素持续、均衡、有序的发展,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我国经济复合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型的开放系统,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资源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所谓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二者之间协调合作、相互适应、保持某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过程的态势。因此对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把我国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基于协同学理论、复合系统理论,对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复合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属性的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是体现复合系统中子系统间及各种要素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度量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协调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具有“融洽”的关系,从而表现出“最佳”的整体效应或功能。对复合系统而言,其协调性是指各子系统及子系统构成要素间具有合作、互补、协同等多种关系,以及由于这些相互关系而使复合系统呈现出的协调结构与状态。   对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必须清楚人口、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子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人口子系统为社会提供劳动者的智力和劳动力,提高了经济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归宿。经济子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口质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并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人口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人口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外部控制变量达到一定条件时,它们通过协调作用可以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   协同论把系统在临界点附近的内部变量分为快松弛变量和慢松弛变量。慢松弛变量是决定系统演化过程的根本性变量,称为序参数。这类变量的数目较少,其衰减变化较慢,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起主导作用。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机制关键在于系统内部的序参数之间的协调作用,它决定着系统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序参数的变化特征分为两类:第一类序参数追求目标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越是接近极值,系统的有序性越好,比如人均GDP;另一类序参数要求目标稳定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越接近稳定值,系统的有序性越好,例如人口出生率。   (一)计算子系统的序参数量的功效值   序参数对系统有序性的影响用功效系数F来表示,对于子系统Si,i=1,2…n,设其序参数量为Xi=(xi1,xi2…xin),其中i∈[1,p],n?叟1,αij?燮Xij?燮βij,j∈[1,n]这里xij为序参数量分量Xi在第j时期的值,因此功效函数可以表示为:   F(x■)=■F(x■)具有正功效时■F(x■)具有负功效时 (1)   一般情况,0≤F≤1,当F值接近于1时表示序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达到较好的状态,而αij与βij分别为其下限值与上限值,一般可以将其在某一初始年份的值作为下限,其上限通常选取区域规划中某一终止年份的规划值。如遇序参数量的值优于规划值时,在正功效中以1计,在负功效中以10-6计;如遇序参数量的值劣于规划值时,在正功效中以10-6计,在负功效中以1计。   然后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子系统序参数的有序度,其序参量的有序度记为Di,计算公式为:   D■(X■)=■ (2)   (二)计算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对于给定的初始时刻t0,设人口与经济子系统序参数量的系统有序度为D0i,(i=1,2),则对于复合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时刻t1,如果此时各子系统序参数量的系统有序度为D1i,设C为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C=■ (3)   其中:   ω=■(i=1,2)   式中D■■(X■)-D■■(X■)为子系统Si从t0到t2时段序参数量的系统有序度的变化幅度,即在多大程度上变得更加有序。C的值越大,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幅度较大,而另一些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幅度较小或下降,则整个系统不能处于较好的协调状态或根本不协调,具体体现为C∈[-1,0]。参数ω作用在于:当且仅当D■■(X■)-D■■(X■)>0复合系统才有正的协调度。   三、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度评价体系   (一)人口与经济子系统序参量的确定   系统的协调度取决于各个子系统之间众多要素的协调发展状况,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通过系统间所选取的指标计算得到的功效值,有序度,协调度等共同体现,指标的选择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来选取。   人口子系统的指标选取要求能够反映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规模等方面。结合中国的情况,由于衡量人口思想品德素质等指标比较难获取,最终确定人口子系统的序参量包括:第三产业就要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全社会就要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和总人口作为该系统的主要指标。
  经济子系统的指标选取要反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结合中国的情况,确定经济子系统的序参量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二)系统指标间协调度等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开发布的数据信息,在进行分析时,选取1998年的数据作为初始年份,2012年的数据作为终止年份,并根据本文提到的公式(1)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人口子系统参数量的功效值(表一),经济子系统参数量的功效值(表二):   表一 人口子系统序参数的功效值(%)   表二 经济子系统序参量的功效值(%)   由表一的计算结果可知,对于人口子系统,全社会总人口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的功效值逐年递增,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社会的总人口在不断增加,且全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较快。全社会的就业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的功效值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说明了社会的就业率的增长并不平稳,就业率出现了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波动。   由表二的计算结果可知,在经济子系统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功效值逐年增大,近几年的变动趋势与人均GDP功效值基本趋于一致,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出口总额的功效值比人均GDP的功效值总体要高,说明进出口在很大的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系统功效值总体相对较小,近几年相对较大,说明中国的投资在不断变大,积极的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功效值与人均GDP的系统功效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带入公式(2)(3),可以计算出人口子系统的有序度,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复合系统的绝对协调度(表三)。   表三 复合系统有序度与协调度的计算结果(%)   从实证的角度看,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年间人口的有序度都远大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值,说明前几年人口的增加速度相对较快,经济与人口的发展存在不协调,因此人口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值较小。而随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口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逐渐接近,使得复合系统协调度值不断变大,即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表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口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在年间都是正值,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的人口与经济的总体协调度在稳步增长,反映了中国的人口在不断增加的同时社会也在不断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尽管波动幅度较大,但人口与经济总体上逐渐呈现出向较高协调发展水平的趋势。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发展的过程,除了个别年份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外,总体上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一直都在不断稳步的增长,但总体协调水平还不高。这说明中国在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口数量的控制,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注意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会控制人口数量的机械增长,但同时也会吸引人口的迁流,这些问题都将成为阻碍中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问题。人口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口,一方面,若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足够的物质产品以及再生产所需的经济物品满足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若没有一定的物质的人口,就无法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经济过程不断发展,如:人口数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同时增加消费需求,促进规模经济。因此为了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结合以上的研究分析,对人口与经济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首先,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全面振兴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统筹安排人才的合理流动;其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拓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最后稳步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人口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发展步伐。从人口角度分析,首先应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调整教育发展战略,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其次,坚持贯彻优生优育政策,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最后扩大就业,保持人口红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终促进经济与人口的协调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Thomas W Malone and Kevin C.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Coordination[J].ACM Comput Surv,):87.119.   [2]Atkinson G,HamiltonK.Accounting for Progress: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nvironment 38(7):16-20.   [3]刘海明,谢志忠,黄初升,杨建,赵莹.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谢志忠,杨建,赵莹.福建省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发展的协调度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区域经济研究),2012.   [5]寇晓东,薛惠锋.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J].经济科学与技术,2007.   [6]杨世琦.不同协调函数时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   [7]许家军.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   [8]罗昆燕,周国富.喀斯特地区城乡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耦合机制及对策——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   [9]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10]马天龙.宁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0.   作者简介:郭亚铨(1989-),男,汉族,福建省厦门人,就读于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数量分析与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的位置: &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协调度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