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医生给自己看病看病没看完,是什么行为

医生看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导读:下面是找熟人看病的忌讳,你有吗?
  文:黄志恒
  来源:“复旦儿科黄志恒”微信号
  (《医学界》获得本文独家授权)
  人们普遍认为,看病如果没有熟人帮忙,看病会很难,特别是在大医院,因为现在大医院分科非常细。如果找到了医生朋友或者熟人帮忙领着看病,或者指点一下,省钱、省时、省心。然而医生也不是什么病都会看,也不是所有科的医生都认识;他自己也要频繁地去求人,有时还要去求在其他医院工作的同学、老乡协调关系。
  对我们医生来说,周围人找你看病,如果来者不拒,会不胜其烦,疲惫不堪;如果我们拒绝,又会被贴上&无情无义,没有人情味&的标签,让医生很为难。
  笔者结合自身和同事经历,总结出以下&找熟人看病&容易出现的10种情况,一起看看吧,相信你一定遇到。
  事无大小,只要芝麻大的小病就给熟悉的医生朋友打电话,甚至半夜三更也打,把熟人朋友的电话当做120。特别令人不开心。时间久了,认识的医生朋友就会不胜其烦。毕竟医生很忙很累,需要休息。
  提醒: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感冒发热、拉肚子的小毛病,自己去医院就诊吧。医生朋友也很忙很累。
  2.爽约型
  有的病人可能希望看某某专家,就托医生朋友介绍预约。好不容易帮他约好了专家、排好了队,挂好了号,却突然不来就诊了。弄的医生朋友诚信丧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很难堪。
  提醒:如果真有事情不能来,可以理解,但是可以提前说一下,不能失信。
  3.傲慢型
  有的病人可能挂不到专家门诊或者住不上院,就请医生朋友帮忙。但是在就诊时非常傲慢、粗鲁,不信任医生,不配合医生治疗。最后专家给他的熟人下通牒“不要再介绍人找他看病了”。一颗老鼠屎弄的满锅腥。下次再有人约住院或找该专家看病,熟人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我以前有个朋友的朋友托我住上了院,竟然非常不配合,和病房医生因为小事吵了一架,最后人家再不接受我推荐的病人了。
  提醒:要有素质,要有素质,要有素质。重要事情说三遍!
  4.执着型
  有的人给医生朋友打电话,一次打不通,就不停的打。令人心烦。有可能医生朋友在看门诊,在开刀、在查房、在开会等。不停的打电话其实是个骚扰。
  提醒:可以发个短信说一下就可以了,一般看到都会及时回短信的。
  5.临时抱佛脚型
  有的人平常逢年过节连给他所谓的“医生朋友”发个祝福短信都想不起来,生病了需要他的“医生朋友”帮助时才想起来,开始称兄道弟了。有点目光短浅。呵呵。
  提醒: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有事没事,也要联系一下。
  6.装萌型
  有的人好不容易找到熟人领着看病,以前的疾病介绍、什么化验单都不带,看病时还要重新查一般,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看病的效果。
  提醒:看病时提前做好功课,自己的疾病情况梳理一下,各种必要的检查都带好,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效果。
  7.帝王型
  有的人熟人领着看病,心态发生微妙的变化,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某某人的“关系户”,便像帝王一样,要求自己受到特殊对待。要求医生围着他一个人转,检查化验恨不得马上做,马上出结果,完全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就医程序。对这种违背“游戏规则”的行为,医生感到非常反感。
  提醒:要遵守医院规则制度,不要添堵。
  8.不切实际型
  有的人病入膏肓,许多医院都不敢收。熟人领着看病,抱的希望非常大,要求非常高,希望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其实是不现实的,要结合实际情况。
  提醒:医生会尽力的,但是结合自己的病情。
  9.盲目崇拜型
  有的人看病,认庙不认和尚。他们误认为大医院医生什么病都会看。我是个小儿胃肠病科医生,有次有个熟人朋友非要粘着问我心脏方面的,我不回答还以为我摆谱。
  现在全国大医院普遍存在重视科研,轻视临床的现象,有的医生名气可能很大,可能是因为写文章比较厉害,看病水平可能不如个普通医生。有的小医院也有经验非常好的医生,有的大医院也有捣糨糊的。所以,熟人领着看病之前,自己最好上网查查。找个货真价实的看。当然,熟人领着看,知根知底,比较好,避免找个水货。
  提醒:不要盲目崇拜大医院的医生,多打听打听。
  10.自私型
  有的人自认为熟人介绍过来的,要求医生提前给他看,要求熟人带着他去“加塞”。这样其实是不道德的。人家其他正常挂号的患者辛辛苦苦排队,你熟人领着你投机取巧插队,随后,“不道德”“加塞儿”等难听的话,鄙视的目光从排队人群中传了出来,令人难堪。
  提醒:不要加塞,遵守秩序,从你我做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在医院其实也是个小江湖,只有遵守规矩,才能保证大家友谊的小船永不翻。
  投稿或爆料,请发邮件至;投稿类型:行医感悟,医院管理,海外医疗,医学科普等。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一位医生的自述:我为什么不给亲友看病?
作者:张恒晓口腔内科,济南市军区总医院
病不治己,旁观者清。
这句话如何理解?医生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友看病?更亲近了,不是会更用心去治疗吗?
后来,看美剧《性爱大师》,主角 William 身为资深妇科教授却让徒弟治疗自己妻子的不孕不育,看来「病不治己」这一习俗在国外也是有的,这更加深了我的好奇心。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专门问了我的导师,他的回答更让我云里雾里:
也不是不能,现实中有很多治疗自己亲友的例子,只不过需要比较强大的内心罢了。
再后来,一次偶然的小事,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先生在其他医院做正畸顺便拔了最后一颗智齿。这颗牙拔除的创伤比较大,术后也没休息好,也没吃啥消炎药。拔牙术后,他就一直觉得隐隐约约的疼,发展到睡不好觉,疼痛范围扩大。
于是,我开始怀疑是不是干槽症。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
我在医院呆了好几年了,还没见过几例干槽患者呢,到底是不是干槽呢?口服止痛药试试(一般干槽症患者口服止疼药的止疼效果欠佳)。
先生老老实实的吃了止痛药,汇报说:
好神奇,不疼了。
我不放心,让他下班后来我这儿看看。
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先生怕疼以及我自己心软,我想既然吃了止疼药,起效了,乐观一点,说不定不是干槽呢。算了吧,只给他沾一沾表面的食物残渣。于是我无视了他长得不太好的创面和口内隐隐的腐败臭味。
第二天,止痛药药效过了,先生汇报:
疼,越来越疼。
我有点着急,向我老师求助,老师一看,干槽了嘛!啊?我蔫儿了。这次,我尽量把自己放在医生的位置上,给他做了检查,决定局麻下做拔牙窝内肉芽彻底刮除,双氧水冲洗后放置碘仿纱条。
治疗完成后,先生劫后余生地长出一口气,刮出来的血凝块被我们很专业地研究讨论一番,得出结论,我们老师说的是对的,是非典型性的干槽症。
我安慰他说:
没事啦,没事啦,刮出来就好了,回去吃两天消炎药吧,比较保险。
事情到这里,我压根就没有跟之前「病不治己」这个问题联系起来,如果没有发生第二天的事情的话......
第二天,先生给我发微信,说头晕、恶心、难受。
我当时没在意,认为是他干槽这几天没休息好,吃饭跟不上导致的,还继续督促他吃消炎药。到了晚上,他来电话说胃难受的要死,吃什么吐什么。
正好我大学同学去找他取东西,看了他的症状之后,给我打电话说可能是吃甲硝唑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还问我既然都刮干净了怎么还让他吃消炎药呢。
我在电话里解释:
是刮干净了,不是想让他好彻底一点,怕刮得创伤大再有炎症嘛......
这时,我瞬间理解了「病不治己,旁观者清」那句话,理解了导师说的:
也不是不能,现实中有很多治疗自己亲友的例子,只不过需要比较强大的内心罢了。
医生在给自家人看病时,避免不了情绪上的影响,难免感到紧张、着急,甚至怀疑。对大夫来说,临床要有决断性,可一旦前怕狼后怕虎,下决断必定会犹豫。
像我这样,比较简单的病症,还是给最亲近的人诊断,不想让他受再次治疗的罪,结果就是延误了治疗。后来为了保险起见,让老公服用本来不是必须的消炎药(而且是两种),结果出现药物反应,这是犯了过度治疗的错误。
这一前一后一松一紧,都是在平日给陌生人看病时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那么,那些比较严重的、复杂的疾病,危及生命的手术,如果让医生去给自己的亲友治疗的话,需要怎样一种心境,才能保住心中那一份清明,做到临危不乱,以避免情绪上的影响呢?
能做到丝毫不受影响的,确实需要一份强大的内心啊。
自那之后,我就这个问题考虑了很多,大体总结了为什么「医不自治」。
1 关心则心乱
因为关系太密切,常常不能心平气和地进行诊断、检验、处方、手术等等。在诊断过程中容易掺杂许多不必要的顾虑和忧患意识,这样会打乱医生本来的客观分析和诊断思维,导致误诊误治。
比如有许多检验手段对病人身体有损害、有痛苦或收费昂贵。在相同目的的若干种检验手段中,选择何种方法常常受到医生主观思维的影响。
医生处方时,选择何种药物也有类似的主观思维的影响。
例如:有的药物是首选,但是有较大副作用,对于自己或家人可能有所顾忌、力求稳妥,就会放弃或者减少剂量。
成语「情深意重」是指感情深,用意就重,用意一重,执着就多,思虑就多,关心则乱。怕给自己、家人吃错药或者效果不到位,如果是别的医生,只需按方吃药就行。
2 关心则手乱
手术医生对家人开刀,常常手会颤抖,动作失常,或者追求完美,过于细致,造成手术时间过分延长或者手术过程过于繁琐。
3 亲友缺乏敬畏
医疗效果有个前提:病人积极配合。
「医不自治」常常因为病人过于亲密或熟悉等因素,缺乏敬畏,不易配合。
一般来说,病人把医生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出于敬畏,对医生讲的话言听计从。否则,就难以行医。医生和医生家属也是要「遵医嘱」的。
4 不在意细节
很多医生自以为水平高,对自己身体的一些症状毫不在意,总觉得再等等也不迟,结果把病耽误了。更奇怪的是,很多医生都死在自己最擅长的病种上。
很多医生家属仗着家里有医生,既不注重养生,生了小病也不注意治,不注重养。
很多医生整天跟病人打交道,临床各种重症、危症见得多了,对自己和家人的一些小毛病不太在意,一拖再拖,终于拖成大病,无法医治,追悔莫及。
5 难以避嫌
一个老人有病,众多子女、媳妇、女婿,人多嘴杂,即使有子女是医生,也无可奈何。
还有,病人住进子女工作的医院,甚至是他自己管的病房,问题就更加多:自己的医疗行为同事怎么看,其他病人怎么说?
从这几条看来,我那一个小小的刮除手术,就占了两条因素,何况其他病症?医生需要理性,亲人之间是感性的,医生面对亲近的人难免会丧失理性,这是人之常情。
回到最初的话题:医生该不该给自己或是亲友治病?
我比较赞同导师的观点:
如果你有一颗强大而不失理性的医者之心的话,可以。
否则,还是找其他医生吧,你的关心会成为一种负担。
责任编辑:露儿
FirstWord发布2015年销售额最高的100种药品清单,加起来超过2650亿美元。前十个就达800亿美元。而前两个产品单药Harvoni和Humira销售超过100亿美元。...
“医药分开”是中国医改中的一道难题,对接产业上下游的实体药店该如何发展?...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大部分消费者缺乏用药的基本常识。因此,在医疗消费中,人们迫切需要执业药师提供全面、准确的药学知识,进而实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有效用药。...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不过,在我国,受于各种因素影响,过度输液、吊瓶森林是常见的现象。近日,多地叫停门诊输液、意在减少甚至杜绝过度输液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近日,湖北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药品流通领域“挂靠走票”专项整治的通知》,明确将开展为期2月的药品流通领域“挂靠走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挂靠经营、虚开发票等“潜规则”问题。...
近日,人社部下属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主任何凤秋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今年相关部门将研究事业单位的编制创新改革,其中将重点研究高校、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但目前这项改革还没有具体的推进时间表。...
这是典型的价格抗拒,碰到这种情况,不要被客户牵着鼻子走,要抛开价格谈价值,同时要知道客户的“价格抗拒”是一种习惯,如果你说什么价格客户都接受,那个客户就太傻了,无论你给什么价格,客户都会习惯性砍价。...
稍不留神,2016年已经悄然过去了四分之一。从1月份起,众多药企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发布自己2015年的“成绩单”,如今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医药上市企业发布年报的高峰期。...
江西省食药监局下发《2016年江西省药品生产监管工作要点》,在公布了监管重点的同时,江西还重点列出了哪些行为药企将会被收回其GMP证书或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近日,深圳市光明新区公立医院夜间门诊全科开放启动仪式在光明新区人民医院举行,这意味着该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将统一开展夜间门诊服务,将白班工作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这以为着,医院的门诊量将大大增加,对于各位药企而言,毋庸置疑这是某三甲医院全面停止输液后,难得的好消息。...
零加成、药占比双重政策之下,医药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2016年已经悄然过完了四分之一,各行各业有的面临着企业转型和变革,有的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下继续求索,有的在拥抱互联网的模式中过渡,有的则在深挖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体验。...
联盟旗下网站
关于医药联盟无法无天!医生不诊断直接放血 纵容学生看病 - 医纬达
无法无天!医生不诊断直接放血 纵容学生看病
日前,上海沪东医院中医疼痛科一名张姓女医生不检查就扎针放血、让没有行医资质的“学生”给病人诊疗、默许病人就诊不挂号直接付现金并让病人套用他人医保卡付费的行为在网上引起热议。4日傍晚,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表示,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按照《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对张姓医生给予处理。
(...)您所需要的资源仅向注册用户开放。如需继续,请
记住我 (请不要在公共电脑上点选此项)
请检查红色标注字段并重新提交
医纬达(R)可供使用免费
快速查找相关信息
定期更新专业信息
医药专业人员必备的在线资源
向您的患者传递高质量的健康资讯
访问世界领先的医学出版商
2017年 3月 24日
2017年 3月 24日
2017年 3月 24日
2017年 3月 24日
2017年 3月 24日
83369 查看
55838 查看
23088 查看
19091 查看
16385 查看
4.875/5星.
默沙东是无需认可和负责非默沙东资讯内容的制作方法、标准和准确性。请阅读我们的
了解更多信息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非经营性-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10073号 沪ICP 号-3
版权所有 (C) 2016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subsidiary of Merck & Co., Inc.
The Lancet(R)为爱思唯尔公司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可使用。
为了您的网站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使用Google Chrome, Safari及IE 7.0以上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氓医生看病的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