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学心理健康素质网络测试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 编辑:坚烘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篇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实施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负面因素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出现心理健康水平向下的倾向,这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更将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危害。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3)52-0251-02
  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关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心理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学术界针对不同的研究侧面和角度,有不同的定义。
  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普通人群有类似之处,但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与普通大众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实施策略
  心理健康对教师的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创造心理健康的条件。
  1.社会环境支持策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从社会的角度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这是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是一种社会支持系统,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国家和社会应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法令的颁布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要合理,从而消除教师的心理失衡感,让教师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工作有价值,从而建立职业自豪感。这可以从根本上有效防止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2.学校心理环境支持策略。学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的物质条件、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职责、人际关系等应多从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使教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切实的心理感受。学校管理者既应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住房、工资、福利待遇等,更应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及管理的自主权,提供更多晋升的机会,建立客观公正、正面激励的教师评价制度以满足教师的成就动机。同时注意教师角色的专业性,严格限制时空上存在分离性的教师兼职,恰当分配教师角色任务,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和消除教师的角色冲突。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防止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
  3.家庭支持策略。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则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由此很容易产生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认知策略。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也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呈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也可以坚持收集有关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就对自己了解越深,自我认识就越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评价工作就做得越全面,对自己也就更自信。
  5.自我维护策略。教师应强化自我维护意识,掌握自我调节方法。首先教师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二是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手段适当疏导情绪。其次,进行合理宣泄。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身心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和&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声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等。&身&方面如剧烈的体力劳动、纵情高歌、逛逛街、外出旅游等。再次,教师可从其他地方寻求满足感。如果教师觉得在学校中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成就感,例如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最后,教师要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教师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职业适应水平,而且还影响自己个人的长远发展和身心健康。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应具备如下良好的性格特征:善于交际、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情绪稳定、热情、健谈、诚实可信等。在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形成狭隘、嫉妒、无主见、无责任心、抑郁孤僻等不良性格,注意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
  6.健康体魄策略。教师应加强身体锻炼,促进体魄健康。人的身体健康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是情绪愉悦和稳定的基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往往表现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若一个人长期身体虚弱、多病,则容易引起抑郁的心情。教师的工作十分繁忙,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围绕学生度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建立有序的、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为了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水平,教师应当有自知自明,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作出调整。
  参考文献:
  [1]杨睿娟.不同职业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04).
  [2]叶一舵.做一个快乐的教师&&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之一)[J].新教师.2013.
  [3]公雪,聂树波.落后地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学校解决策略[J].华章.2013.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篇二
  《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摘要:现如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却忽略了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只有维护好中小学教师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更多地造就人格健全的学生,促进社会进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减压;维护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被人们所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至少50%以上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人际敏感、忧郁、焦虑、自卑等。尽管各地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说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许多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就业竞争更趋激烈,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然会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存在,并受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任务繁重。许多教师同时兼任几个班的教学任务,甚至跨年级组,备几套教案。他们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整理考试题,等等,都是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二是社会对教师高要求。我们一贯用&春蚕、蜡烛&&为人师表&等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提出要求。因为是老师,所以要奉献,要默守清贫,要高强度工作。现在总在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而呼吁,可是在尊师重教的口号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却不高。社会上对老师百般挑剔,老师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全社会的指责和批评。在各种媒体上,我们时常看到教师遭到殴打,自杀等触目惊心的场面,试问教师的权利又有谁来维护。以上两点是形成教师心理问题的社会应激源。
  从教师自身而言,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有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也有家庭,既要赡养老人,又担心孩子的升学和就业问题;还要操心像柴米油盐这样的琐碎家务,因此,他们也会感受到来自生活方面的压力。二是教师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三是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常常把社会对自己的高期待自觉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但是,教师的个体综合素质有相当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当教师认为有些事情是自己必须做到的,而在生活中却发现自己不能做到或者根本不愿做的时候,这个矛盾就会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首先,不按学生成绩的优劣给教师排队,评奖金;成绩在教师的评职、评先工作中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不能只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毕竟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局面,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教师的心理问题。
  其次,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杜绝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开会等。
  再次,学校领导还应多关心教师,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轻松愉快地投人工作。要让他们有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社会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给予教师不小的压力。其实,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彻底失败。如今,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再问津,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一旦出现问题就对老师大加指责,社会舆论也纷纷攻击。试问有何公允?教育的成功,不仅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还需要学生的努力、家长的合作、社会的支持。对老师多一分理解与支持,就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与安慰。
  (三)注重自我调节,积极面对。
  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客观条件的改善,但是教师自身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当你把正确人生观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时,你的情绪就会服从于事业,并且能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在困难面前不消极,真正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努力工作,学会休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努力工作,做出成绩,也有助于教师树立自信心和增强成就感,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老师要学会劳逸结合,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培养各种兴趣,在参与追求中冲淡和忘却心中的烦恼,从而感到生活的美好。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紧张生活中的调节剂。只有这样,工作才会舒心。
  3.宣泄调节。
  找信任的特别是性格开朗的知心朋友倾吐自己的压力、烦恼等,听听他们的建议,调节自己的心理失衡,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有利于摆脱沉重而消极的情绪。
  教师的心理健康既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又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李百珍,王凯,李焕稳.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2]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论文]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90人看了觉得好
782人看了觉得好
213人看了觉得好
【心理健康论文】图文推荐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现今教师经受着心理上的巨大考验。教师的压力来源于工作、家庭、社会、环境、教师自我发展等。这成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我对教师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以及解决策略发表看法。
  古语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要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压力,教师也经受着心理上的巨大考验。教师的压力从何而来呢?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环境的压力、教师自我发展的压力等。这些都将成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教师的心理健康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心理问题,就像阴影一样,遮蔽了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的阳光,也必然投射到工作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阴翳,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为此我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教师心理健康的欠佳的原因及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一些解决策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强迫症、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其中,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尽管各地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已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过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可能摧毁人的整个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失衡和失调。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激烈竞争,连续的人学高峰导致的班级人数增加,教师严重缺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考题&&旧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二)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因囊中羞涩而造成的尴尬场面,尽量减少与同学、朋友聚会和各种社交活动。长此以往,造成一些教师性格孤僻.难以与人沟通,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小学男教师因经济收人低,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连找对象也困难,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内部精神环境紧张
  人们不难发现,在大致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校风。置身于不同校风、学风和领导者的人格与管理作风等精神环境中的教师,其精神面貌、身心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可见,精神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可是,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以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似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其结果,不仅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而且还引起了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以致造成对促其改正缺点的正确要求也产生了很强的防备和抵制心理。
  (四)学生难教
  现在的学生思想成熟比较快,对社会中的事物认知有了新一层的理解,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思想都不近相同,而且容易形成偏差。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缺少家庭的教育,家校的的联系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沟通,因此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此外,教师自身认识出现偏差,身体状况不佳,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工作和生活,特殊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也是造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重要原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一)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校,学生每天与教师接触的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的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心理健康水平低,或有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学生。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就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产生矛盾与冲突。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问题与职业道德是密不可分的。健康的心理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基础,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充分体现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并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维护心理健康,加强道德修养。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形成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决定条件。国家有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只为有良好道德素质提供可能性,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则可以把这种可能行变为现实性。也就是说,良好的心理健康是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保证,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心理不健康了,必将影响该教师的师德,如果教师职业道德败坏了,则他的心理肯定也不健康了。
  (一)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形成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与时俱进,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压力来源很广,我认为主要表现在(1)社会及家长需要的所谓&好成绩&。(2)教育机构的奖惩制度和教师的评优晋级。(3)教师内心的虚荣心,处处摆出教师的高架子(4)工资报酬低,家庭生活、住房的应付问题(5)攀比心理作怪,总是在那里怨天忧人,把教育事业演绎成赚钱的工具等。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它们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的流露,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焦虑、忧愁甚至压抑就会油然而生,再好的心理健康也会被慢慢的浸蚀变成亚健康,从而把这种得病心理带到教室发泄给学生,严重的就会出现打骂学生,进而还可能出现新闻报道的学生伤、残事故,从而败坏了教师圣神的职业道德。所以,好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和谐的心理环境必将是21世纪教师的育人阳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与滋长,甚至开花结果。离开了这样的心理环境,任何好的职业道德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发展。
  (二)教师要保持心理健康,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
  首先,我们要学习一些心理知识,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我们要时常关怀自己的心理变化,如有反应过敏,情绪低落、压抑,就应当休息一下,比如散散步。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或者对着高山喊。。。。。。这样有助于心理的发泄与保持平常心,有利于不健康心理的排泄。
  其次,我们要对生活、工作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向上的态度,相信工作是美好的,生活是快乐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保持这种乐观的心理,即使现在有很多的不如意,总有一天会拨开乌云见太阳。
  教师只要有了这种想法,一切困难就是短暂的,教师有了这样过硬的心理,教师职业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所以说它们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再次,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要有更重要的认识和坚定信念,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和谐心理健康发展。
  身为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在社会中的这个职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也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使自己真正拥有心理的安全感,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有效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也才能真正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总之。好的心理促进好的职业道德,好的职业道德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
  首先,要做到不按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队,不按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与教师的评职、评先、调资晋级挂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局面,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教师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措施。
  其次,不在学生和家长中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反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及工作失误,多宣传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再次,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杜绝节假日加班加点补课现象,严格控制考试和竞赛次数,对教师的教案采取分层次要求等。学校领导还应多关心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任务重的老师,让他们也有松弛、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二)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首先,学校领导应在国家增大教育投人、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努力搞好校办产业,为学校增资创收,不断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
  其次,允许那些学有专长的教师在搞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业余兼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劳动越来越自由,兼职现象也会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项防止教师流失,有益于社会的明智的举措。
  (三)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能够承受生活的清贫和工作的艰辛,却要求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尊重,有时领导的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使教师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扬名和扬长的各种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的情感,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轻松愉快地投人工作。
  (四)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1.针对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
  邀请心理卫生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讲课,让教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如,老教师面临退休,容易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优伤感和失落感;中年教师肩负着家庭和学校多方面的重负,极易产生心理疲劳;青年教师面对入职后的新生活和交友择偶的人生重大课题,加上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和生活经验不足,可谓处于人生的多事之秋。因此,对于不同年龄教师的不同心理特点,心理辅导内容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2.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的焦虑、忧愁、烦闷、抑郁、愤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失常。因此.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中心&,让教师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除。
  3.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建立教师心理档案。
  通过测试,对有轻度和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对于在测试中发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应及时请心理医生为其治疗。学校应尽量关心这部分教师,并在工作上给予照顾。
  自己工作三年来也发现:心理的健康程度决定教师教学的态度及言行。当我为一些社会现象不满的时候,我要纠正自己的心理,过好心里的那道坎,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不我就会像无知的人们一样,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背法律的事。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像是老师,也就和其他的人没什么区别,也就无所谓的教师职业道德可言。当我遇到一些生活上一些琐事而烦闷的时候,情绪会很不稳定,这时的我很烦躁,做事也是很暴躁很冲动的&&如果心态调整好,当这些零零碎碎的不好的心理积累沉淀,心理就出现了问题,也就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最终影响我的职业道德,甚至会影响到我职业的发展。因此我从现在开始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节心理,培养健康的心理倾向。
《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摘要:,也必然投射到工作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阴翳,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为此我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教师心理健康的欠佳的原因及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一些解...: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