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焦虑抑郁症的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抑郁药会让人变呆傻?抑郁药副作用有哪些
本文导读: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在这个季节抑郁症复发,却又不吃药,担心抑郁药会带来副作用,更是担心吃抑郁药人会变得呆傻。吃抑郁症真会呆傻掉吗?
前列腺介绍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
  患上抑郁症,虽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医师的精神开导很重要,同样的,药物也是很关键。只要是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抑郁药的副作用真会让人变得呆傻吗?
  &菜花黄、疯子忙&,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似乎连抑郁症患者也多会出现病情发作。据记者了解,抑郁症患者常常对抗抑郁药心存芥蒂,比如吃药会不会把人吃傻,吃上药就停不下来等顾虑而不太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即便接受治疗,擅自减药、停药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对此,专家呼吁患者一定要走出观念误区。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都比较安全,副作用小,规范用药不存在损害身体的风险。而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这才是恢复的关键所在。
  多数患者对抗抑郁药心存担忧
  眼下这个季节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精神医学科主治医师黄俏庭说,精神医学科门诊每天约有120人次就诊,其中超过50%都是因为情绪问题来诊。而让医生头痛的是,抑郁症患者对药物抗拒、抵触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患者多数对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心存担忧,有的甚至不愿意服药。
  一年前的5月份,陈小姐特别不舒服,吃不下,睡不好,早上四点就醒了,白天精神状况很差,人看着往下瘦。一开始她还以为是消化问题,去看了消化内科之后病情没见改善。后经消化内科医生建议来精神医学科就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精神医学科医生经仔细问诊、后诊断陈小姐罹患抑郁症,并给予药物治疗。陈小姐一看药物说明书,发现那些药的不良反应说明中竟然有出现攻击性反应、失眠、疲劳、健忘等字眼,对此陈小姐瞬间感到特别害怕和沮丧。&当时我就想,我治的就是失眠,吃这个药岂不是会更加睡不着。再说了,我也害怕吃了这些药自己会变成攻击人的疯子或者变成呆呆傻傻的。但是,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她每天按时服药,一年后的陈小姐慢慢发现自己对药物的副作用多虑了,现在完全恢复正常了。
  夸大副作用,自己吓自己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患抑郁症后一般必须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物,肯定也有副作用。黄俏庭说,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大家对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非常片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多夸大之处,自己吓唬自己。
  对目前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来说,在服药初期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头晕、困倦、出汗、口干等,大部分患者反应轻微,小部分中重度。但是,这样的不良反应在3-10天后逐渐缓解。而且即使出现不良反应,也并不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损害!
  黄俏庭说,大众对精神类药物的担忧、抵触跟精神医学和精神类药物的发展史有关。老一代的抗抑郁药副作用确实很大,服用后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困倦、迟钝、口干、、排尿困难、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而且程度一般较重。部分患者服药后看起来的确是&呆呆傻傻&。但是,新型抗抑郁药已经有了全新的&面貌&,并不存在我们想像中那么多严重的副作用。
  减少副作用,医患沟通是最佳办法
  一般来说,对于单纯的抑郁症,选用抗抑郁药物在两周内抑郁就会有所改善。如果治疗8周后仍然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增加增效剂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因此,千万别以为效果不好就立即放弃治疗。
  而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害怕,有疑虑可以跟医生沟通。同样的,精神医学科医生也应在用药前尽可能详尽地跟患者解释、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比如有的抗抑郁药具有镇静作用,在白天服用就有嗜睡的副作用,但是在晚上服用对于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而言就有显著的好处。
  专家还指出,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降低药物剂量或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可能就会解决问题。所以,针对药物出现的副作用,患者不必太紧张,应该定期复查,多与医生沟通,进行合理地应对,则可以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专家忠告: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
  抑郁症的治疗,切忌不可自行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综合征。即便医生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停药,但还是有不少患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症状改善了就可以自行停药。黄俏庭说,&鸡毛不能试火&,当抑郁症复发一次,大脑的受损程度会一次比一次严重,而且复发的病人疗程会增长(一般首次抑郁症发作,服药疗程至少1年;第二次发作,服药疗程延长为2~3年;有过三次以上的发作,则可能需终身服药)。
  相关阅读:抑郁症有哪些副作用?
  吃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1.对胃会有刺激以及对免疫力的影响:长期吃抗抑郁的药物或按疗程服用会造成对胃的刺激,而且对人体的免疫力也会有影响,不过药物的副作用与抑郁症治疗的必要性是微不足道的,虽然是这样我们服用抗抑郁药物事还是要慎重。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种药物可以使血压升高,严重时还可以表现为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骤升,瞳孔缩小及不齐等。所以高血压患禁用,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禁用。患有心脏病或要慎用。
  3.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运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这种药物可以导致患者嗜睡,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便秘等。所以,此类药物青光眼患者,肥大患者禁用。
  治疗抑郁症,药物治疗是一种,自己的心态以及精神方面,也很重要。如何自我治疗抑郁症呢?
  1.深呼吸:生活中有了很多重大事情面前人就容易紧张不安,往往最简单也是最常采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深呼吸,这个方法对于焦虑抑郁症的治疗也同样适用。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部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2.肯定自己:患上了焦虑抑郁症疾病的广大患者朋友们通常对于自己是极度不自信的,随时否定自己只会让自己更受打击,所以要学会肯定自己。当焦虑袭来时,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
&我比别人行&。这样可使你渐渐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应,使你的智能反应逐渐表现出来。结果,你果真平静下来了。
  3.学会放松:在面临每天的例行干扰之前,暂时放松数秒,可以大幅改善焦虑的程度。例如,当电话铃响,先做个深呼吸,再接听。养成这种蓄意放松数秒钟的习惯,它可充当有效的镇定剂。使你控制焦虑,而不是被焦虑掌控。周末假日,还可以开车兜风或到海边逛逛。尽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抛开工作的烦恼。(责任编辑:苏娇蓉)
新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治疗焦虑和抑郁的一些药物
 来源:&&   |
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治疗焦虑和抑郁的一些药物相关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和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神经官能症。尽管有多种类型的药物用于治疗焦虑症,但苯二氮卓类药物仍是首选药。由于有效性高,在超剂量时仍然安全,以及与其他药物不易发生相互作用等有点,被认为是优良的抗焦虑药。如氯氮卓、地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伦和氯沙唑伦等。
抑郁症是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的区别在于其程度和性质上超过了正常变异的界限,常有强烈的自杀意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上应用的抗抑郁药可分为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1.盐酸丁螺环酮:为一氮杂螺环癸烷二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既不同于苯二氮卓,也不同于吩噻嗪类及其类似物。研究表明焦虑及有关的精神紊乱与5-羟色胺(5-HT)神经传导亢进有关,盐酸丁螺环酮对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降低5-HT神经传导而发挥作用。
2.盐酸丙米嗪:开始是作为抗组织胺药进行合成研究的,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有抗抑郁作用,而成为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三环类药物,从此开始了三环类抗意欲药物的研究,本品具有二苯丙氮杂卓的母环和碱性侧链。
3.盐酸阿米替林:盐酸阿米替林是对丙米嗪类结构改造过程中,受硫杂蒽类药物一演变过程的启发,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碳原子代替二苯并氮杂卓母核中的氮原子,并通过双键与侧链相连而发现的。
本品在肝脏首过效应,脱甲基生成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替林。去甲替林作为盐酸阿米替林从代谢研究过程发现的新药,也作为临床用药,治疗抑郁症。
2017药学/中药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药学/中药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
特色通关班
精品无忧班
实验无忧班
550元/人 
800元/人 
1500元/人 
6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650元/人 
900元/人 
1700元/人 
550元/人 
800元/人 
1500元/人 
6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650元/人 
900元/人 
1700元/人 
报名审核不通过,下期免费重学
报名审核或考试不过,下期免费重学
报名审核或考试不过,下期免费重学
40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焦虑的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