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惹上毒品可以戒掉吗能戒掉吗

毒品与艾滋病
来源:我的网站 浏览:7243次
什么是毒品毒品通常指鸦片(大烟)、吗啡、海洛因(白粉)、大麻、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国际禁毒公约把毒品分为两大类:精神类药品和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有:鸦片类、吗啡类、盐酸乙基吗啡类、可待因类、福可定类、可卡因类、合成麻醉药类等。精神类药品有:兴奋剂(如安钠珈、六氢大麻酚、咖啡因、强痛定等)致幻剂(如巴比妥、氨酚待因、镇痛新、利眠宁、眠尔痛等)鸦片,又名阿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科植物中的鸦片罂粟未成熟的蒴果中提取的。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有吗啡、可待因等。经人工合成可制成的毒品有吗啡、度冷丁、美散痛等。它是一种传统的麻醉药品,在我国作为止痛镇静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但其毒性很大,极易使人成瘾,并难以戒除。吗啡,在鸦片中含量约10%,是从鸦片中分离提炼出的一种具有奇特的中枢性镇痛作用的生物碱。其为白色粉末,味苦有毒,易溶于水。临床上用于急性疼痛,也用于麻醉前给药。另外,还有很强的止咳作用,使用者会产生难以言表的欣快感,常用成瘾。海洛因,又名乙酰基吗啡,俗称"白粉"、"白面"。最初作为戒除吗啡毒瘾的药物使用,极易成瘾并难以戒断。主要品种有:1号海洛因(粗制吗啡)、2号海洛因(海洛因硷)、3号海洛因(纯度为25%-45%)、4号海洛因(纯度为95%)、棕色海洛因(在生产过程中未经提纯)。可卡因,是一种从古柯叶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结晶粉状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国际禁毒组织称之为"百毒之王"。它可使人产生幻觉和长时间的兴奋与欣快,能消除疲劳和紧张感。可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可刺激大脑皮层,产生视、听、触等幻觉。中毒严重者可致偏执狂型精神病。冰毒,又称去氧麻黄硷,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也叫安非他命。因其外观与冰极相似,故称之为"冰毒"。由于冰毒的刺激性强,持久力强,使用一次便会上瘾,因此被称为"毒品之王"。冰毒的毒性甚于海洛因。海洛因极易形成强烈的生存欲望,而冰毒则使吸毒者不希望生存,只渴望死去。长期使用使人坐立不安,浑身颤抖,易怒,失眠,抑郁,神志不清,心律不齐,腹部疼痛性痉挛甚至发疯死去。吸食冰毒死亡率较高,特别对婴儿毒害最严重。摇头丸,又称"甩头丸"、"快乐丸",是近年来流入我国的一种新型苯丙胺类毒品,是冰毒的衍生物。服用后使人产生强烈的兴奋作用,听到音乐即摇头不止,可长达6~8小时,且引起幻觉和激动,造成疯狂、狂喜、忘我的失控行为。易上瘾,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长期服用会引发神经错乱,最终致人死亡。 大麻,是印度大麻中几种含有毒生物碱的变种,经常使用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医学界曾把大麻广泛用于止痛和镇静,后来又用于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及支气管扩张等。吸食后使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混乱,长期吸用会导致各种疾病。迷幻蘑菇,是由一种带有神经性毒素的菌类植物"毒蝇伞"制成的,毒力持久,比摇头丸更强烈。口服或吸食这种毒品后,会出现健谈、性欲亢进等异常反应。更可怕的是,这种毒品不需要连续服用,而是服用后马上就能产生致幻作用,所以也被称为"唠嗑药"、"抢劫药"、"强奸药"。吸食者能将各种秘密与隐私通过交谈随意告诉他人,并促使吸食者受人支配、出现狂想等症状。 在我国吸毒者中,80%是青少年,男性较多。其中由于好奇而吸毒者占84.4%,被他人引诱而吸毒者占10.8%。毒品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这是由于反复应用该类药物可使大脑中该类药物的受体数量和相关的神经递质浓度,随着药物增量和使用频率不断改变,以求达到生理上的平衡。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的药物受体和神经递质就像一只永远喂不饱的老虎,一旦体内阿片类物质减少,这只放出笼的恶虎就会反噬"饲喂者",使其涕泪交流、多汗、竖毛、呼吸脉搏加快、血压增高、全身疼痛,甚至出现惊悸和濒死的感觉。缺乏毒品的极度恐惧、吸食毒品时产生的极度兴奋和快感,与随之而来的无忧无虑的安宁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不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着吸毒行为,成瘾就是这样产生的。大部分吸毒者的结局,要么感染疾病包括艾滋病死亡;要么超量使用毒品致死;要么因无法得到毒品,经不起毒瘾的煎熬自杀身亡等。任何人只要占上毒品,都无一幸免地产生对毒品的双重依赖。一种是生理依赖,即停止使用毒品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的反应,其痛苦之剧烈令人难以忍受。另一种是心理依赖,吸毒后使人产生一种欣快感,它诱使吸毒者产生强烈的再次使用毒品的欲望。主要危害有:● 毒品进入人体会产生毒副作用及戒断症状,对健康造成直接的严重危害,甚至导致死亡;● 滥用毒品会导致体内重要脏器受损,一些疾病也会乘虚而入,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艾滋病等;● 毒品使吸毒者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对学习、生活、工作已没有兴趣;● 长期吸毒使他们精神萎靡,当无钱购买毒品时就会不择手段地去从事偷、抢、卖淫、甚至残害家人等犯罪活动。吸毒与传播艾滋病关系密切,因为:● 吸毒者往往从口吸发展到静脉吸毒,再发展到共用针管、针头吸毒。如果其中有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就会造成艾滋病在吸毒者中通过血液传播;● 吸毒者往往有不良性行为,包括卖淫嫖娼等,可造成艾滋病经性传播;● 毒品使吸毒者的免疫力下降,为促进感染HIV和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制造了有利条件。预防:● 要认识毒品的危害,切记不可尝试,坚决不吸第一口毒品。● 抵制香烟有助于抵制毒品,因为有些贩卖毒品的人把毒品放入香烟或饮料中,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依赖毒品。所以不吸烟有利于抵制毒品。● 如不幸染上毒品,在戒毒同时应远离毒友及有关社会网络。● 如果一时不能戒毒,要避免静脉注射毒品,更不能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
? ? ? ? ? ? ? ?
???????????????
???????????????
您是本网站第
6178273 访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太平门外蒋王庙街12号
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025-- E-mail:
网站备案:专家:毒品和艾滋病永远是一对孪生子
据最新统计,月,在公安部监所新收的11万戒毒人员中,滥用合成毒品者占比达46%,合成和传统两种毒品均滥用者占12%。由此来看,控制合成毒品滥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议题。
然而,由于合成毒品在成瘾机制、危害表现、毒品来源、流通渠道等方面与传统毒品有着较大区别,给戒断研究和毒品治理带来诸多挑战。
科研:大脑损伤难复原
&&& 合成毒品(或称精神类药物)可以分为中枢兴奋剂如苯丙酸、冰毒、摇头丸等;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氯卓等;迷幻剂如麦角酸二乙酰胺。“一些人认为,合成药物不会成瘾,答案绝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副所长时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它们同样会成瘾,而且往往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服用时间过久会出现抑郁、焦虑、幻觉、偏执等精神疾病,而且用量与精神疾病程度呈正相关。时杰指出,长期滥用毒品会使脑功能核团发生结构和功能性改变,这说明“吸毒者的大脑与正常人不同,成瘾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不良习惯”。“目前,神经科学界认为,病理性记忆的存在是导致戒断者复吸的一个动因。”该所副研究员吴萍说。当吸毒人员在多次药物滥用之后,会形成与成瘾环境等相关的记忆。然而,消退成瘾记忆、让形成的蛋白质消失却很困难。“吸毒是一种慢性复杂性脑疾病,很多吸毒者在戒断毒品后两年,行为学方面的测试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但脑功能恢复却并非如此。”时杰表示,“在当前合成毒品滥用日趋低龄化的情况下,尤其应当避免尝试‘第一口’。”
管理:难以负荷之重
&&& 疾病与吸毒总是相伴相生。专家表示,合成毒品往往使吸毒者发生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等风险增大,在戒断过程中更易发生猝死。而且相关吸毒者还经常是艾滋病、结核病、肝病等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毒品和艾滋病永远是一对孪生子。”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说,2004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启动美沙酮维持治疗行动;年,美沙酮在治人员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下降了85.3%,有效地控制了吸毒人群艾滋病疫情蔓延。然而,新型毒品却对艾滋病流行构成新的影响。吴尊友举例说,在长沙,对826名男男同性恋调查发现,177人(21.4%)报告过去6个月在性行为前或过程中使用新型毒品,其艾滋病感染率为18.6%,梅毒感染者为12.4%。“当前,我们对新型毒品对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影响作用的理解和认识还非常有限,减少新型毒品对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影响仍需要更多研究。”吴尊友说。随着合成毒品戒毒人员的增加,使得长期以来医疗资源缺乏、医务资源配备不足的现状更加捉襟见肘。“从全国情况看,医师与戒毒人员的比例不到1%,平均1名医师就要负责100多名戒毒者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副局长王俭说。此外,受合成毒品影响,许多戒毒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需要精神科医务人员专科诊治,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精神科医生尤为短缺。
应对:在治理中革新
&&& 当前,我国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对于甲基苯丙胺、摇头丸、K粉以及止咳药水滥用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要加强宣传教育,不只是在‘6?26’禁毒日,而是要养成习惯,形成防卫意识,远离毒品。”时杰说。同时,在传统毒品和合成毒品此起彼伏、交织并存的复杂环境中,长期治理的经验在今天也应该于治理中革新。“对于传统毒品而言,世界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毒源地,但现在合成毒品的毒源地不仅在‘外’,而且更多是在‘内’。因此,应对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更新。”时杰说。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合成毒品的前体物质如麻黄碱,很容易通过化学方式合成甲基苯丙胺,且合成成本低,滥用人群较大,这值得警惕。  
戒冰毒 王医生中国阳光戒毒防复吸医疗指导中心)
( 11:29:38)&&2928人次浏览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热门资讯排行榜
??????????
??????????
??????????
咨询服务热线: 021---
地址:中国.上海.沪闵路室(虹梅商务大厦)
双休服务热线: (秦主任) (王医生)(赵老师) 邮 政 编 码:200233 电子信箱:
版权所有@上海雨露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心为什么吸毒者容易感染艾滋病?(毒品与戒毒)
&&&&参见:
&&&&百拇医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难戒掉的毒品排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